赤发的雷德梅茵家族

出版日期:2016-1-1
ISBN:9784594030793
作者:伊登. 菲尔波茨
页数:342页

内容概要

英国作家、诗人、编剧。他生于英国殖民时期印度的阿布山( Mount Abu),在英国德文郡的普利茅斯接受教育,在学习写作并最终成为作家之前,曾做过10年的保险业务员。菲尔波茨是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挚友。阿婆非常欣赏他的作品,还会定期去拜访他。乔根.路易斯.伯吉斯( Jorge Luis Borges )是另一名他的仰慕者。他屡次提到菲尔波茨,还至少写过两篇关于他小说的书评,其中包括作者【私人藏书】的探秘,还介绍了一批对作者文学生涯产生影响的伟大作品。菲尔波茨以98岁的高龄,辞世于德文郡的布罗德克利斯特(Broadclyst)。

书籍目录

正文部分:
1.恐怖的传闻
2.案情陈述
3.谜团
4.一条线索
5.罗伯特.雷德梅茵被看见了
6.罗伯特.雷德梅茵被听见了
7.协议
8.穴中之死
9.一块婚礼蛋糕
10.在格里亚恩泰
11.彼得.甘斯先生
12.掌舵的彼得
13.突然返回英格兰
14.左轮手枪和尖嘴锄头
15.活见鬼
16.最后的雷德梅茵
17.彼得.甘斯陈述案情
18.告白
19.对彼得.甘斯的馈赠
解说by井上良夫
解题by極楽蜻蛉の老罗
出版后记by燕返

作者简介

在英格兰的达特穆尔(Dartmoor)和意大利的科莫湖(Lago di Como)畔的舞台上。发生了以雷德梅茵家族为目标的连续杀人事件。苏格兰场(Scotland Yard)的中年侦探马克.布兰登(Mark Brendon)和苏格兰场退休侦探彼得.甘斯(Peter Ganns)参与了本案的调查。本作被誉为欧美侦探小说史上的最高杰作。江户川乱步于1936年发表的作品《绿衣鬼》(緑衣の鬼)正是对本作的改编。


 赤发的雷德梅茵家族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看完两章我就破案1/2了。。。全书超大篇幅描绘人物和景色,通读全文,诡计没给我多少回味,女主倒是让我不忍和卷,哎,欧美人的名字真是前看后忘。。。书是好书,就是节奏比较慢,看着累
  •     1. 第24页第16行:“我会再您回电的”改成“我会再给您回电的”2. 第25页倒数第2行:“您要找的的马克”改成“您要找的马克”3. 第40页第4行“我不对向您保证什么”改成“我不敢向您保证什么”4. 第55页倒数第9行:“我回去的”改成“我会去的”5. 第56页倒数第9行:“如果我的丈夫真的想我们”改成“如果我的丈夫真的像我们”6. 第66页第10行:“您能告诉这封信”改成“您能告诉我这封信”7. 第70页第3行:“他看起来”未首行缩进两格8. 第70页第5行:“我”应改成“俺”9. 第70页倒数第8行:“进屋看看这份信吧”改成“进屋看看这封信吧”10. 第73页倒数第6行:“这正是是俺想说的”改成“这正是俺想说的”11. 第86页倒数第10行:“十二乐中旬的一天”改成“十二月中旬的一天”12. 第93页第8行:“边说还变表现出”改成“边说还边表现出”13. 第108页第5行:“更早地雷德梅茵家族”改成“更早地把雷德梅茵家族”14. 第111页第2行:“我地跪了下来”改成“我跪了下来”15. 第123页最后一行:“这没什么可顶多说的”改成“这没什么可多说的”16. 第142页倒数第4行:“多利亚”改成“多里亚” 17. 第178页第3行:“上面也提到可您的大名”改成“上面也提到了您的大名”18. 第197页第3行:“再觉得危险的时候”改成“在觉得危险的时候”19. 第210页第9行:“领到”应为“领导”20. 第251页第3行:“阴头”应为“荫头”21. 第252页第12行:连档模子,应该是:连裆模子。22. 第264页注释一:“国旗象棋”应为“国际象棋”。23. 第273页第3行:“的他求婚”改成“他的求婚”24. 第294页第4行:记录上摸黑,应该是:记录上抹黑。25. 第297页第5行:“东川事发”应为“东窗事发”26. 第329页第7行:“从未没”改成“从未”27. 第330页倒数第6行:“心里描写”改成“心理描写28. 第332页第8行:“指的时”改成“指的是”三篇後記一共19W字左右,錯誤率是萬分之一點四.到时候出繁体版,我会把这张勘误表打印出来发给小伙伴们的
  •     不得不说本案的情节朴实无华,诡计也很平庸,但想破解作者设计的全部谜题可没那么简单。我迷上侦探布兰登和男女主角之间的心理博弈,再加上作者冗长(褒义)的风景和人物描写,让我一度找不着焦点。当然作者这么做也不是没有价值,一方面很好的推动情节发展另一方面阻碍了我对案子的判断。我像最初的布兰登一样如坠雾中,直到老侦探彼得指点迷津才得以破案。我觉得这更像一部爱情历险记,只有抛开感情找对方向,才能得到真正的答案……

精彩短评 (总计9条)

  •     略显枯燥,超老的一个梗
  •     话说犯人什么的……真的太明显了……几乎连乱真的伪解答都没有……有点经验的推理玩家一开始就能想出真相了……但是这本书真的……重点不在这里,无论是风景描写还是人物塑造,都有一种浓浓的黄金时代气息,尤其是风景描写,从英国达特穆尔到意大利蒙特湖,仿佛深入其境。【【【透透透】】】阿尔伯特你也太呆萌了……明明都被警告到这种地步,出门至少叫个佣人跟着啊……最后真凶的自白够狂气,也弥补了“为什么不早动手”的缺陷。虽然是多人凶手,不过另一个真凶实在很难让人真的去相信,像后记说的,去揭露圣人内心的魔鬼。不过说实在的……小马克你这智商起伏跌宕得也太厉害了……
  •     第一本私印之书,私心5星!!!
  •     对凶手是谁并不感到意外 感到意外的是凶手的身份 握不住的是幻影 握到的是泡影 人有了一切却为何还要拼命的去追
  •     套路比较明显,出场人物不算少,有针对性的就几个,很容易就能锁定凶手,进而也就看破布局了。浓郁的古典风情还算有味道,情投意合、相互理解、至死不渝的cp让人羡妒,凶手最后的自白真是矫情
  •     作者以極不耐煩地口吻在訴說著自己與事件的關係。如果將之視為主體權威的宣告或是對“零度寫作”的反駁——。翻译并不能称之为优秀,更像是布兰登先生在初中年少時的意淫:“从那仿佛戴着王冠,皎若太阳升朝霞的发髻,到置于钢或银质搭扣的棕色鞋子中,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的玉足。”讀了整整三遍,然後像葛優那樣沉醉於這想像無窮的通感給我帶來的曼妙感覺。 看完:不會註釋。作者幾乎是吸收了歐美最為惡劣的描述手段。描寫、議論以及尷尬的介入,幾乎讓人要陷入那種無可駐足的文本迷茫之中。
  •     毕竟是创作于上世纪二〇年代,核心诡计不知被后世沿用了多少遍,成了套路;不去挑译文的刺,冗余描写或许更具英国的旧时代风情,但并没增强案件的悬念,分数着实使我踌躇良久。
  •     各种絮絮叨叨,而且前面2/3我都没有看到所谓的诡计,后1/3还可以,但对于已经习惯新式的推理小说的读者来说,这一本真的太让人失望了。
  •     在那个年代很了不得了 1922年,快100年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