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心经“是”注

出版社:林晓辉 吉林大学出版社 (2011-05出版)
出版日期:2011-5
ISBN:9787560171715
作者:林晓辉
页数:247页

内容概要

林晓辉,男(1959-),1983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地质系,现为天津地质调查中心高级工程师。在为生活奔波的同时。将大部分业余时间用于阅读哲学类书籍。自认为西方哲学与佛教哲学共是印欧语系哲学,它们应有共同的根。而“是”就应该是它们共同的根。作者2009年在线装书局出版的《是的佛教哲学》一书正是通过“是”对佛教哲学进行新的解读,为佛教哲学建立了一个新的哲学体系。本书是从“是”的角度对佛教哲学经典进行解读,以期为揭开佛教哲学的面纱提出一种新的解读方法。

书籍目录

金刚经是注导言学园生活分第一哲学开端分第二超越分第三解构哲学分第四直面“是”分第五二律背反分第六隐喻哲学分第七伦理学分第八概念辩证分第九认识转向分第十最大善分第十一原发理解分第十二划界分第十三第一哲学分第十四此是分第十五学习态度分第十六究竟无我分第十七知识等级分第十八非“是”之谜分第十九神学分第二十不可说分第二十一“是”是无分第二十二方法论分第二十三追求智慧分第二十四非各各相分第二十五纯粹自我分第二十六是不是之争分第二十七幸福观分第二十八是论差异分第二十九“是”是一分第三十纯形式分第三十一洞穴喻分第三十二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是注前言一二四五六七八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

《金刚经》是一部影响深远的佛教经典,其所蕴含的佛学理论和哲学思想,对中国文化及中国哲学,特别是对禅宗的形成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由林晓辉编著的《金刚经心经是注——佛教哲学本体论》是继从“是”的角度对佛教哲学进行全新解读之后,利用“是”对《金刚经》、《心经》这两个佛教哲学经典文本重新解读。

作者简介

《金刚经心经是注——佛教哲学本体论》是继从“是”的角度对佛教哲
学进行全新解读之后,利用“是”对《金刚经》、《心经》这两个佛教哲学
经典文本重新解读。《金刚经》中佛陀把如作为逻辑学的形而上学开端的根
据,并为了澄清如的意义,从不同的角度论述如的各种含义。同时又否定了
任何专门关于如的知识的陈述,使古印度哲学“是什么”的追问方式转变为
“为什么”的追问方式,而开创了古印度哲学史上的一次认识论转向。并且
,伴随着认识论上的转向,佛陀又把思引入了哲学,使佛教哲学成为一门思
辨的学问。而“如筏喻者”的提出又成为佛教哲学终结性引喻,使人们认识
到语言文字的游戏作用。佛陀与须菩提还通过苏格拉底助产术式的对话来寻
求真理,“于意云何”呈现出佛陀诘难式辩证法的特征,“所以者何”则是
佛陀以自问自答对各种事物及其关系本身进行界定。《金刚经》正是在这一
辩证过程中,表现出佛教的智慧不是用“一个人说了算”的方式,而是一种
理性思维的典范。《金刚经》还是佛教哲学概念王国里的纯粹思辨哲学,佛
陀通过三段论及柏拉图式概念二分法来规范概念,使佛教哲学概念体系充满
了辩证发展历程。因此,《金刚经》就是佛教的哲学辞典。经中还通过般若
波罗密划定了哲学与语言的界限,而解决了佛教哲学中的根本问题。而《心
经》中通过对心灵所具有的各种认识能力或机能的否定,意味着佛教哲学认
识到人们不可能依据经验的材料来建立一门关于心灵的学问,使《心经》成
为一种认识论的方法研究,是一种本体论式的方法论。佛教哲学正是通过上
述的活动而建立了一个概念、判断和推理组成的形而上学。但由于人们遗忘
了佛教哲学的“是”,导致佛教哲学由对“是”的追问而滑向了对是者的追
问。
《金刚经心经是注——佛教哲学本体论》由林晓辉编著。

图书封面


 金刚经,心经“是”注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世面上很多书,都在浅化或世俗化佛学。这本书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让我们更好的来理解《金刚经》和《心经》,或者说让我们可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读这两部经,这个全新的角度就是西方的本体论哲学观念。任何一种有组织的宗教都会世俗化,可能都会在一定程度上违背创建者的初衷,特别在中国更是这样。佛陀放弃了优裕的世俗生活,努力学习和修行,直到有一天,他在菩提树下开悟。和孔子,苏格拉底等其他圣贤一样,他通过办教育来推广他的思想理念。据说在祇园精舍这个地方办学就有20多年。按《金刚经》的记载,学生的规模达到1500人。某年某月的某一天,他的一位名叫须菩提的弟子突然发问,才有了这部《金刚经》。须菩提的发问,不是为了任何物质利益或任何实用目的,也不是请教怎样经营功名利禄,他的问题与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无关,他是想知道我们芸芸众生本身和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的究竟。本体论是西方哲学名词,是研究“是”的学问。什么是本体?本体就是“是”!中国禅宗很发达,很活跃。禅宗的追随者做的主要的事情就是参禅。什么是参禅的标的?参禅者究竟参的什么?可以说参的就是“本体”或者就是“是”。这个“是”不可言说,一说就错。作者认为,佛陀的终极实践目的,是要带领人们,通过对最高理性智慧的探求,最终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从而对整个世界的终极原因作出解释。在西方,当然也会有人去做这样的探求,这些探求可能和佛陀的探求标的很类似或接近,只不过说法不同罢了。佛教的本体既不是具体的存在,又不是绝对的虚无,不是一个“相”,它应该是纯形式的。为了方便我们只能称它为“本体”或“是”而已,或者可能类似于黑格尔哲学中提出的“绝对观念”或“绝对存在”。“绝对观念”,很有可能在佛教中可以找到很多同义词,我在这里试图把它们罗列一下:彼岸、本体、是、真如、自性、性体、实相、如来、涅槃nirvana、本来面目、第一义谛、一真法界、无为法、如来藏、阿赖耶识、甚至干屎橛等等。这些词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实际上,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或任何一个语词及其含义与之相对应。任何言说都不是第一义,第一义是不可言说的。维特根思坦说过,“是”本身是不可说的东西,应当对它保持沉默。佛陀说他说法四十九年,没有说着一个字,他说的法是“标月指”,指向的就是那个“本体”。本体就在那儿,要我们自己去参,去悟!他的一切言说指向“是”,但言说本身不是“是”。但没有办法,只有通过言说,才能去探求这个“是”,《西游记》中佛陀给无字真经给玄奘师徒,孙悟空大吵大闹,最后佛陀只好给了他们有字的经书。这个例子太好了,告诉我们只有通过或借助于言说这个途径,才能真正了解“是”。没有语言,真如之理得不到诠释,所以佛陀才不得说法49年,佛陀就是试图在言说那不可言说的“是”。众所周知,《金刚经》是群经之首,是大乘般若的浓缩。佛陀在这部经里面说,“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在这部经里,他老人家告诉了我们探求本体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离一切相”。《金刚经》一共有“相”这个字83处。所谓的“一切相”就是此岸,是所有的现象,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一切,五阴,十二处,十八界,我们所有听到的、看到的、感觉到的,或者我们能言说出来的一切,都属于一切相。一切相都是虚妄的,都不可能是本体。人类所有的认识论只能用于这个虚妄的“一切相”,而不能用于本体。本体是去除了一切相之后的“现象学残余”。其实说它是什么肯定已经错了。“波罗蜜”是佛经里面最常用的语句,意思是到彼岸。我们还没有像佛陀那样证悟,肯定还是在此岸。彼岸和此岸也不是对应关系,也不是正反的关系,更不是连续的关系。到彼岸是佛教实践的最终目标,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百尺竿头,已经到顶了,怎么能更进一步,所以说彼岸不是此世界的智慧,更不是人类智慧的顶峰。因为如果可以用最高这个词来形容,那么还是属于人类智慧的这个系列,也就是说还是属于此岸的智慧。此岸和彼岸之间也没有一道桥梁,思想在这里只有跳跃,可能就是禅宗所说的“顿悟”。彼岸实际上就是本体,到彼岸就是证悟到无余涅槃。这时万物归于最原始因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一切相都无住、不显露、不在场,只有绝对的存在。就像《心经》所说“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或者六祖这样形容,“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布施这个词很重要,在《金刚经》中共出现21次。作者对布施也有全新的理解。佛陀经常用布施的功德来和受持读诵此经的功德进行比较。实际上佛陀是借此引导人们进行关于什么是至善、什么是人类自身的最高价值和最终意义的的本源性追问。当然应该乐善好施,但做一个善人并不是佛教哲学的最终目的。佛经中经常提及的善男子、善女人,并不专指那些喜欢烧香拜佛或经常行善积德做好事的人,而主要是指那些追求智慧者,因为哲学最重要功能是爱智,即通过般若求真知。可以想像,两千五百多年前那些在衹园听法者,不可能都是为了世俗的功利目的追随在释迦牟尼身后!不知为什么,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功利主义得不可思议,在中国,基本上我们学习的目的就是“修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不为功利目的,只是因为爱智去学习,能找到几个同道!布施同时也含有括去之意,是“离一切相”的另一种说法。再回到参禅究竟参的什么这个话题上来。禅宗行者常参一句话头:“父母未生你时,哪个是你的本来面目?”借用海德格尔的话来回答:“存在是什么?存在就是存在本身。”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非常好的一本
  •     金刚经9781927072035,9780986967467。佛言 须菩提言。世尊佛言指小乘佛教的释迦牟尼,如来指大乘佛教所有觉醒圆满者。自觉(小乘罗汉)觉他(大乘菩萨)觉行圆满(佛)。此书:心经: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般若波罗蜜 大智慧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