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

出版日期:2015-1-1
ISBN:9787545908554
作者:冉云飞
页数:264页页

内容概要

冉云飞,生于重庆酉阳乡下的蛮子,1987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长居成都。著名青年学者、作家、杂文家。入选“2008年度百位华人公共知识分子”。著有《沉疴:中国教育的危机与批判》、《尖锐的秋天:里尔克》、《陷阱里的先锋:博尔赫斯》、《庄子我说》、《像唐诗一样生活》、《从历史的偏旁进入成都》、《通往比傻帝国》等书十数部,现供职于某刊。

书籍目录

目录:
自序
风物 山河不再,草木伤怀
渝东南人文风俗地图
奔向大海的道路 :岷江流域闻见录
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
行者演义 :神游成都记
今朝纵目弄芳菲
味道最说青城山
“野杂种”的吊脚楼
故物 成渝往事,几度乾坤
乌托邦与旧日子
四川敢为天下先的三个偏方
打入巴蜀袍哥的心脏 :以“黄”与“水”为例
Lonely Planet 之巴蜀小史
渡尽劫波兄弟在 :成渝互掐小史
苦尽甘何在 :1945 年 8 月 15 日的成都
民国图书馆 :以四川为例
民生公司职员六十年前的日记
从一本美术创作集考察历史
人物 入蜀皆客,家国何堪
一位日本人 1876 年的巴蜀观察
王闿运的四川食物
王闿运的蜀道观察
重庆孤男寡女 :历史上的商业双雄
康有为的四川学生
民国四川“女武训”
物理学家撰写的文学史
史学家周一良的岳父
后记
古今八卦中的巴蜀

作者简介

没有故乡的人是不幸的,有故乡而又不幸遭遇人为的失去,这是一种双重的失去。
——冉云飞
《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一书,是作家冉云飞有关巴蜀历史研究的又一力作。书中主要以明末清初红苕入川为开端,试以时间为线索,将看似微渺的个体事件一以贯之,见微知著,倾力于揭示近代文明与蜀地之间的冲撞,并进一步以蜀地为缩影,反映中国的特殊历史境况。
本书大体分为三辑:即“风物”、“故物”、“人物”。其中,“风物”以山川河流,森林植被为引子,极尽展示四川的地理风貌,人文风情,穷“一方水土育一方人”之要义;“故物”则围绕巴蜀两地从古至今的关系沿革,突出四川的特殊地位,反映四川人“敢为天下先”的鲜明特性,以及蜀地在孕育近代思想文化方面可歌可泣的“自由因”;“人物”更选取隐没于蜀史之中,影响显著而又易为世所忽略之人其事。文中多借入蜀“游客”之视野与笔触,以窥近代中国情状之一斑。
全文处处留情“故乡”,不仅添补了四川史料研究的不足,同时也揭示了文人精神家园沦陷这一实质。本书叙事虽平实,情感却激荡;虽力图掩饰内心之扼腕叹息,却时刻流露出作者历久弥深的乡情,以及对时代之“不得已”的种种挣扎。
作者对故乡沦陷实质力透纸背的见地,异于文人单纯慨叹工业文明冷却农耕文明的质朴乡情,而更多着墨于地情国情,氤氲历史气息,落墨之处,尽显对家国历史的反思。


 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0条)

  •     近日,读冉云飞《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实话实说,以前从未关注过冉云飞,虽然对他的一些事迹略有耳闻,但一来并无兴趣,二来经验告诉自己,大凡热衷在公共平台发表此类言论的人,无论真诚和正确与否,深度往往无足观,换言之,从他们身上学不到东西,何况我的邪恶三观早已定型。因此,居然一直认为冉云飞是个三十几岁的愤怒小青年,也自然对他没有起码的认识。我真是孤陋寡闻啊,原来他出生于1965年,今年已经五十岁了。冉云飞是个长者。于是,怀着对长者的尊重,仔细读完了他的新作《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读罢掩卷,我毫不掩饰冉云飞写作中两个我要挑剔的地方。第一,这本书主要写乡土意义上的成都和重庆,笔头之下,情感丰沛,于家乡山川人物民俗饮食,所记所忆,所存所录,字字珍贵。然而一谈到诸如民国时势、政治人物等,评价殊为幼稚简单,一腔热血而已,可知他果然只是文人,无学者之训练,亦无策士之心术;第二,此书为散文,每一篇文字都足以称得上言之有物,绝无虚妄或浮华言辞,某些地方,也可见作者之情义。但是,实话说,这些文章都过于质实,过于平板,不美,不够好看,不足以打动人心,不能深入骨髓。文字给人的感觉,倒像是读官方地理杂志上的文章,明明是独特的乡土情感,写出来却感觉不到独特之处。好了,欲扬先抑,关于这本书真正重要的话在下面。这本书提示了当代县志写作的一种可能:为在各类自我主张的“普世价值”下沦陷的故乡树碑立传。县志,或者说地方志,更广泛的话可以说是山川地理志,往前可以一直追溯到《禹贡》,但较为合理的追溯可以说是留下来的唐代的《元和郡县志》。但《元和郡县志》是总志,近地理也远民俗,其“乡土”的意味并不重。县志的蓬勃写作是明清时期,这一现象的思想史依据我觉得主要是宋代儒学对乡土社会的重视。盖因宋代儒学的制度设计与前代譬如汉唐的不同,就是多了一份对乡规民约、族制家礼等的设计。此种思潮酝酿至明清,县志的写作就蔚然成风了。当然,县志的写作背后的原因众多,譬如传统中国的户口在明清的膨胀等各类原因等,此不赘述。这些县志的作者大都由当地的县令或训导之类官员署名,但就像今天一样,真正参与编修撰写的,往往是当地的宿儒名耆。特别值得关注的,则是一些最著名的经史学者也写作县志。比如,张尔岐写《济阳县志》,参修《山东通志》,戴震也修过《汾阳县志》等。当然,学者撰修县志,在当时有许多也是因为自己身为大儒而被官方延揽。但纵览流传至今的各类县志目录,不时就能发现经史大师的名字,这的确是存在的现象。为什么经史学者爱写县志?究其根源,就是儒家的价值体系里有一条是“封建”。当然,这是理想化、理论化的“封建”,不是考古意义上的复古的封建制度,而是对乡土(宗族)价值的体认,引申来说,也是在对“大一统”进行崇尚的同时,对“地方自治”的崇尚。从这个意义上说,县志的写作不仅是史,也是经,是宗法制度的地域化写作。因此,县志既包括了一个地域的历史、地理等沿革,也须记录当地出生的先贤和来本地为官并为乡民所敬仰的先贤事迹,还要表彰各类节妇孝子,等等。于是,县志的意义也就逸出了四库分类法的“史”的范畴,最终融入一个地域的特殊的性格与气质之中,成为“经”的最佳伴侣,诠释着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为每一个生于兹死于兹的人界定价值,赋予所有的游子以性格和荣誉。县志之功劳,绝不局限于存天地之筹划,亦囊括一个个体的生老病死。从而抗拒任何整齐划一的、专制的、非此即彼的、历史终结的、说一不二的“普世价值”。儒家的吊诡之处也正在于此,这种抗拒“普世价值”的价值,就是儒家的普世价值。如果说明清是县志写作的第一个高峰,那么近代以来县志的写作出现了第二个高峰,不过,这种写作早已脱离了经史的语境——经学都“死”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县志于是成了社会学的样本、统计学的对象、人类学的资料,书写县志的部门则是地方行政机构里最冷的衙门——史志办。尽管县志的内容看上去没有大的变化,似乎只是古代县志的白话版,但实际上发生了质的变化:对本地历史的描述必然有“革命史”的板块,乡贤也剔除了一些人,增加了一些“革命烈士”,更重要的是,现代意义上的“县志”新增了大量的土地、水利、户口、植被、特产等等的数字表格。从“有用”的角度看,这些官修的县志当然对学术研究用处更大更实际。但这些县志,一般人不会去看,本地人不会去看,只是一种“年鉴”。于是,回想明清两代县志的鼎盛,纵然彼时那些县志也不总会被普通人阅读,但其写作的思想资源却依然鲜活。那么不妨设想:为什么当代人不能以一己之力来为自己的故乡写县志呢?为什么一定要用那么多的客观化数字呢?为什么不能从自己的主观情感出发,记录一个地方的山川物产、地理风俗、美食建筑等等呢?再加上照片。生动鲜活,既可以作为研究的“一家之言”,也能被一般民众特别是本地百姓流畅阅读。冉云飞这本书,尽管在我看来有许多不满意,但却无意中让我觉得,这正是很不错的一种“新县志”写作。事实上,儒家的保守主义倾向和对乡土价值的维护,是对抗现代性侵袭的天然屏障。冉云飞身为著名的自由主义者,在《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里哀叹成都重庆一切“故物”的消逝,他把矛头指向中共革命与三峡工程等“工具理性”的破坏,并怀想如果在自由的制度下,这些“承平旧物”会永远存在,这种怀旧的情绪悲情而又精神错乱。因为不论是中共的革命隐喻的“平等”,还是三峡工程隐喻的“科学”,以及总会到来的民主制度保障的“自由”和彻底的“市场经济”,都是或将是抹平一切乡土差异、冲毁一切故乡万里长城的现代大杀器。试图用现代的“普世价值”来维系古典的“乡土生活”,这恐怕只是幻梦。《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这个题目是写实,也是预言。在我看来,这本书是自我矛盾的,作者从中试图呼唤的价值恰恰是本书的存在所否定的;这本书也是质实而缺乏文采的。但这本书的确是我所期待的一种新县志的写作,因为保存了这些记录,也就完成了这本书自身的使命。至于作者书写的意图,当然已经不再重要。
  •     我是怀着一种复杂的心态来读这本书的。如柏桦所言,“唯有旧日子带给我们幸福”,我在书中感受到了旧日的活泼和温暖。但我又不能抽离于当下,眼睁睁地看着故乡沦陷,距离对故乡那种自然纯朴美丽的意象越来越遥远,有着无计可施的无力、颓唐和悲伤。因为父母已经搬来成都,我已经好几年没有回故乡了。实际上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到外地读书,我就很少回去。零六年春节我带着内子回到故乡,小时候宽阔而清澈的诺水河已经萎缩而肮脏,仿佛街头无依无靠的拾荒老人。小时候外婆家就在河边,每天过河需渡船。有时等渡船,我们将小桶往河里轻轻一舀,桶里自然就有许多小鱼。夏天的傍晚,诺水河是大人和孩子们的天堂,游泳凫水,或者坐在河滩的鹅卵石上纳凉。及夜幕深垂,月上柳梢,众人方渐渐散去,热闹的诺水河也归于宁静。同学说这样的情状不再了,“那么脏的水,扎可能还有鱼嘛”,倒是偶尔还有下河玩水的,不过几个调皮孩子。春节也不复小时候的热闹和温暖。很少有人写春联扎灯笼,狮子龙灯也不见了,大人小孩多窝在家里,打麻将或者看电视,街头甚至比平常还冷清。面对这样的故乡,我有一种无法言说的疏离感,仿佛身处陌生之地——不,有时异乡反到令人亲切和感动,比如二零一二年春节的双廊,家家户户写春联,乡民身着传统服饰一丝不苟迎本祖。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熊培云在《一个村庄里的中国》中写道:“当我怀着乡愁游学归来,再次回到我的村庄时,发现我梦中的精神家园近乎无存。出国前,我曾经历过一次家里的老房子因移民建镇被拆得一干二净时的空空荡荡,谁知道如今连山川也变了颜色:河流和道路一样被荒草淹没,村里的山地被村干部以极其低廉的价格莫名其妙地卖掉七十年,甚至连村庄附近长了一两百年的古树也被树贩子卖到沿海某省美化环境去了。”柴静在些故乡《山西,山西》的文章末尾写了八个字:“这是远古我的家乡”。我读到这八个字的时候,仿佛看见那只白鹭漂亮的拐了一个大弯后,飞向远方,消失在灰暗的天空中。过去明媚的故乡就这样消失在深重的雾霾中了,似乎再也见不到了。但这样的书写也给人一种错觉,即故乡的沦陷是改革开放之后才开始的,似乎不改革不开放不搞市场经济不搞现代化,我们的故乡就会一直春光明媚,山河大地一片静好。故乡的沦陷似乎是市场经济必然的附属品。读到书中《从一本美术书创作集体考察历史》,我突然醒悟,故乡的沦陷并不是从改革开放才开始的。“这个内部参和交流‘非卖品’反映了主事者一种怕自己所做还不符合官方需要的不安和谨慎心态、歌颂也是要有配发给你的权力才行的,没有歌颂的权利你随便歌颂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歌颂错了同样是犯错误,百分之百的政治宣传品,也不能给你提供一种万能的保险套和安全感。”这令我很自然地想起一封著名的信件:友兰先生:十五日来函已悉。我们是欢迎人们进步的。像你这样的人,过去犯过错误,现在准备改正错误,如果能实践,那是好的。也不必急于求效,可以慢慢地改,总以采取老实态度为宜。此复。敬颂教祺!毛泽东十月十三日这封信写于一九四九年,也就是党刚刚宣布执掌江山的第十三天。随后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反右、大炼钢铁、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运动彼伏此起摩肩接踵,个人被时代的洪流所裹挟,身不由自,没有说话的自由,也没有不说话的自由。故乡的沦陷,实则自乡民失去自由的那一天便开始了。我们所以为的故乡的沦陷始自改革开放,不过是一个假象。相反,经济发展之后,我们的视线才有可能从个人安危转移到对故乡的关注上来。且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公权力仍旧颟顸自大,加速和放大了这种沦陷。哈耶克早就说过,“各种经济现象之间密切的相互依存使我们不容易使计划恰好停止在我们所希望的限度内,并且市场的自由运作所受的阻碍一旦超过了一定的限度,计划者就被迫将管制范围加以扩展,直到它变得无所不包为止。”至于极权和开放式管理之下的差别,“同是异族入侵,清朝统治者比元朝统治者更有长久发展的眼光,元朝没有对四川做出相应的恢复性的贡献,而清朝则大规模鼓励人口密集和邻近四川的省份的民众前往四川去开创自己的未来。”且需注意的是,“此次入川移民(湖广填四川)的主动性和冒险精神是其他几次无法比拟的,因为这次不是政府强迫的无奈和战乱的被动。”明代四川唯一状元杨慎说“宋宣和中,成都杨景盛一家,同科登进士第十二人,经元师之惨,民靡孑遗,以百八十年犹未能复如宋世之半也!”而到一八七六年竹添进一郎入川时,“都邑则繁盛,客店则闳壮,肩舆络绎,昼夜不绝。小站亦皆炊膏粱以待客”,“书肆则所在布列,卧龙桥前后最多。青编缥帙纶乎庋阁间,文学之盛可知也。”冉云飞在书中用大量的篇幅描写了民国时期的四川。有人认为民国和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最自由的两个时期,我亦有此同感,那真是百家争鸣,灿若星河。因抗战之故,大批作家学人知识分子随政府播迁入川,四大文化中心,成都、重庆和李庄,四川占据三席,于此也可见民国时期四川的繁盛。在《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一书中,除一些篇什中涉及到民国人物风俗之外,还有《苦尽甘何在: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的成都》、《民国图书馆:以四川为例》、《民生公司职员六十年前日记》、《民国四川“女武训”》、《物理学家撰写的文学史》和《史学家周一良的岳父》等六篇专门的文字,从细节上展现了民国的自由和开阔。比如民生公司的演讲,演讲者有军政界的杨森、崔伯敬、梁寒操、左舜生、黄炎培等;文化界的胡焕庸、魏时珍、矛盾、马寅初、郭沫若、邱正欧、李济欧等;实业界的卢作孚、孙恩三、王道之、王世均等,演讲的内容涉及国是民生、民权文化、交通航运、国际形势,甚至演讲会变成青年团团会,可谓包罗万象。就邱正欧博士的观点(贝当不但无罪,反而有功),冉云飞说:“这个观点,是否成立,可以探讨、争论,但彼时可以公开演讲此种言论,也应该属于学术自由的表现吧。”大陆易帜之后,为国民做出巨大贡献、被毛泽东表扬的民生公司创办人卢作孚“事业未竟,心存侥幸,从香港北归,在观望与徘徊中小心翼翼地迈进一九四九年这道历史大坎儿,结果在一九五二年便‘自绝于人民’。”而另一位学者周一良先生,“周一良先生在史学特别是魏晋南北朝史的研究上,比较有成就。这些成就多是在一九四九年以前和一九七九年以后取得的。明眼人一看就有疑惑,那么他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七九年这三四年在干什么呢?自然他也没有闲着,举其大者,比如奉命批判老师辈的胡适先生,在‘文革’后期参加‘梁效(两校)写作组’等。”“女武训”吴蜀芳先生在四九年之前,有十七年在做特殊教育教学和创办特殊教育学校。但四九年之后,“吴蜀芳所为不多”。读到这些的时候,我情不自禁地想,是什么让故乡如此让人怀念而不舍?怀念故乡,皆因故乡之山水、风情和人物,而尤以人物为重。故乡之失,乃因人物不再鲜活;人物不鲜活,乃因社会不自由。想当年抗战时期国难当头,吴蜀芳、晏阳初、陶行知诸先生仍孜孜不倦兴办教育;卢作孚、范旭东诸先生则以实业救故乡于沦陷……冉云飞在书中写道:“作为一个现代人,我并不反对过现代生活,但我反对为了过现代生活,而将先人的审美情趣、民族文化、古迹旧踪当做牺牲品的做法,这种你死我活、不破不立、破旧立新的斗争哲学,实在是伤害我们对先人纪念、传承文化孑遗的怀旧情感”。照此来说,冉云飞倒不仅仅是怀念故去的山河风物人情,也不仅仅是向往田园牧歌这般简单,而是以书写祖先过去日常生活方式,来表达对自由、对个体尊重的追忆和实践。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一个“在”字表达了这是一种持续的、正在进行中的状态。但即便如今世风浇薄的年代,我们亦不必过度悲伤,每个人还是可以尽一份力救自己的故乡,如吴蜀芳先生的学生王茂华、礼广贵那般,整理自己曾经校长和老师的回忆录。
  •     不知何时,故乡一遍一遍又在了心上,曾经那个总是想方设法想忽略的地方,或许是因为阅历增长而对故乡多了些许成熟的思考和认识。如今的故乡,“山河不再,草木伤怀”,但我们依然心心系念着她,只因曾经或爱过或恨过但终归是爱过,即使故园老去而情终究难逝。冉云飞的《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是一本用史料记录故乡历史变迁的散文集,从历史对比、文化延续等多个方面映证了文人精神家园沦陷的事实,这个故乡就是名动古今中外的巴蜀大地,而这个故乡也是生我养我的那个故乡。对于故乡,无论是曾经生活过的还是现在正在生活的,冉云飞都以为是要“有相应的关照与热爱,才不至于悬浮失重,不至于使自己与所居住地处于油与水的关系,两不相洽”,所以他“因为热爱,才对别人的伤害特别敏感难受,才受不了其间所受的诸种荼毒”,一切只缘于他对故乡历久弥新的感情,而这份之于故乡的感情应该是普世所共同的。《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是一本运用史料写作的书,但它不是简单的史料的堆砌和铺陈,而是兼以冉氏笔法和思考而呈其独特的一面,平实却又情感激荡,一如作者关心社会和关心生活的鲜活两面,却从来不乏其思想性和趣味性,而我可以保证这绝不是我的虚妄之言,因为有那巴蜀的山水和父老为我作证。这本书既来源于脚步丈量过的山水,也来源于纸上已经泛黄的史料,只是为“构建那过去或即将消失的故乡,聊以慰藉众多像我一样的受伤者”。故而这本书分为了“风物” “故物” “人物”三部分,从四川的历史说起,再细述近代文明的冲撞,最后直陈中外各色人物在四川的作为,亦可算是对四川的前世今生以及个中的纷繁芜杂作一个厘清,也让我们从身边去真正地认识和了解四川,而不只是似解非解地永远在“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识庐山直面目”的叹息里茫然和遗憾。在故乡山河的自然之景里,有作者生长的故乡重庆酉阳乡下,有今天居住的成都这座城,有大西南举足轻重的岷江流域,有道教发祥地的幽幽青城山,更有那特别的土家永远的吊脚楼……而在这一风一世界里,有九寨,有黄龙;有金沙江,有青衣江;有都江堰,有四姑娘山;有乐山,有宜宾;有熊猫,有竹海;有宽窄巷子,有大慈寺;有三星堆,有金沙遗址;有川菜,有茶馆;有旧书,有新花,可谓陶情怡性的、耳听目及的、心思系念的都无所不包无所不有了,算是倾尽全力毫不吝啬地给出了一条精神无比富庶的绝佳路径。或许你看到此,会立刻有想来四川旅游一趟的想法,如果您单以为这只是一个导游完全手册的话,那想必您可是大错而特错了,但我并不否认它的此项功能,若您真的按图索骥去寻找或许会有些失望了,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而世事早已今非昨,今天和昨天相同的更多的或许只是那个名字罢了。巴蜀大地是北纬30o上的明珠,偏于西南一隅而立于秦岭之南,从古蜀国、古巴国以来就是历史重镇,而渝东和川西从来都有太多的不一样:一个是武陵山区里传说过的“桃花源地”,一个是“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的“天府之国”;一个是山野的村落,一个是繁华的城市;一个依着山,一个傍着水; 一个火爆,一个绵软……自宋真宗年间得名于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四路而称“四川”以来,他们从来又都是一体(直至1997年重庆直辖)的,是兄弟也是对手,是邻居也是敌人,既喜欢又讨厌,既羡慕又怨恨,既维护又指责,总是互掐不止而似乎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却又携手做了许多事——出川抗日救国、投资教育建图书馆、民生公司的讲座等,所谓剪不断更理还乱也就不过如此了。而四川人既是独特的又是极能忍的,他们平素里不理会那些玄乎的东西(政治)却充满了娱乐精神,待到忍无可忍暴发时却又瞬间具有了“敢为天下先”的气质,或许可以说这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了吧。四川大地上这些景这些物自是与别处诸多不同而充满了十足的吸引力,虽然李太白早就言之凿凿地说过“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话,但是杜工部还是从千里之外的天水直奔成都筑了草堂。当然其他诸如陆游、范成大等自然也是不会不来的,更留下了许多书写四川的脍炙人口的诗篇流传后世。或许还因了扬雄、司马相如、苏轼等的缘故,也招引了入蜀客的纷至沓来,这其中既有外国人(日本人竹添进一郎等)也有外省人(湘人王闿运等),从他们的眼中我们知道了另一个不同的四川,比如说“湖广填四川”移民的标志榕树(黄葛树),四川的红苕种植对于社会的影响,以及王闿运对四川的评判更是语不惊人死不休——“蜀亦外国也”。而巴蜀自己人当也不会甘落人后,历史上重庆的商业双雄——秦代的寡妇清(炼丹砂)和近代的卢作孚(开创民生公司)更是非同小可,前者在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中更是有专门记载,而后者的航运船队对抗战和川内民生的贡献可以说是生死攸关;民国四川女子罗蜀芳首先创办了聋哑学校,并以一己之力坚持了近十七年之久,亦可见其不凡的毅力和对特殊孩子的慈爱之心……还有康有为的四川学生官道尊、撰写文学史的物理学家郑宾于等,他们或许不被记入正史,但他们的影响之于四川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谓见微知著、微言大义也在于此了。故乡,今天已经渐渐陌生而走远,曾经那些故乡的风、故乡的物、故乡的人更是只在纸上留存,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故乡确实是沦陷了,或者说是真的改变得我们已然找不到任何与曾经的联系了。其实,我们不是不喜欢故乡的改变,只是我们希望她的改变是有序的、美丽的、富有生气的,而不是完全失序之后的凋敝和颓败。但愿这本《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能给有故乡或没有故乡的所有人一些思考、一些认识、一些警醒,如能再自身践行力之所及而使故乡重新复活,那自是当善莫幸哉之至了。2015.2.10晚于北京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半本就够了。
  •     开头几篇还不错,越到后面越看不下去了。作者想表达的高度无法用文字展现,所以读起来很失望
  •     巴蜀地区知识的乱炖
  •     蜀地学者。
  •     资料堆砌甚至可以说强行用人名地名典故凑字数,以前还觉得冉云飞算是个有才学的痞子呢。
  •     川人之一种。。惊闻冉老师已于今年10月31日决志信主 并在微博自曝旧文 数年前受”王胖子怡”邀约第一次参加教会分享 于半懂不懂中抖的那些知识分子最爱抖的机灵 邀请大家读来体会他的成长和变化。。挺震惊的
  •     翻翻。
  •     感叹号不要钱是嘛!!!
  •     前面说成都的,适合看看。后面就是资料片的感觉。冉老师的文章,说不上特别好,没啥文笔,但考究功夫好而且很长。但是酒品人品没话说。。。。
  •     真的这本书如果叫四川风土人情是不是更贴切点,书名实在有点装了。到后面有点堆砌资料的味道,多的一星给作者对故乡的热爱。
  •     史实方面有一些错误。
  •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自己背井离乡的缘故,觉得大有可读,尤其“风物”部分,很能够引发川渝人的感慨。更好的是照片们,美得真实,看得心颤,勾起太多情绪。后半本就有些失于水准,作者阅览虽多,大概还是不太适合学究,大体上是堆砌,有些言论也不尽恰当。
  •     冉匪真不愧是杂家,看的书真多。文章实在难以下咽。
  •     最后几篇大概是凑篇幅,全是资料堆砌而无太大意义。越读越读不下去。
  •     没有惊人之笔,皆为市井书斋。
  •     又是一本名字好
  •     这本一个度过历史的游记学者写的、重庆或者蒙古人看了会被气死的书,最适合在去成都的火车上或者在成都游玩的过程中翻翻……被四川的朋友安利买的,本以为是社会学的一些东西,结果并没有。不过其中有几个历史小故事倒是蛮有意思撒
  •     花式标题党。
  •     这本书看到中途的时候几乎想放弃,因为冉先生那些一厢情愿的愤怒、酸腐的掉书袋、不古不今的语言风格,以及那些让成长在普通话区域的人觉得好笑的“川普”构成了我气愤的全部原因,作为定居在四川的外来者,试图从本书找到一个不同的切入点来了解这片土地,可冉先生的旁征博引和过时信息显然没能达到预期。一个逆转发生在将本书啃完的最后两天,我渐渐在阅读中找到了节奏和乐趣,也许它无法给予现代人一种lonely planet的拿来主义,不能为野史爱好者带来兴奋点和高潮,但冉先生满腔的赤子情怀,以生活在这片土地的普通人为根基的专研精神,深深感动了我也平复了之前的全部愤慨~~
  •     标题党之嫌,与其说是唱给故乡的挽歌,毋宁说是对近现代巴蜀文化做切片式的考察研究。灌注其中的家国情怀令人动容。
  •     自由主义的思想者。。。
  •     之前我有帮这本书说话,说分给得太低了。现在看还是低了些,但我也没打算给高分。冉匪文章结构一直是硬伤,我算是一个业余的四川方志爱好者,所以冉的这本书该是我兴趣的题材,结果读的时候觉得:啊~这样啊!读完后,放了也就这1个月吧,已经忘得差不多了,是那种翻着书都想不起太多的那种忘法。这绝对不能怨我,因为冉的文章结构很难让你记住里面的要点,太东拼西凑,缺少整体的脉络。书中有一篇我记得的,那大概就属于值得推荐的范畴了:《行者演义:神游成都记》——高级版的成都游览攻略。普通的成都攻略写写景点,说几家所谓的苍蝇馆子美食。冉毕竟读了那么多书,一上来就列书单,书单里面的才是成都的魂,而绝不是街边的串串香。这篇里面,又尤以旧书店和茶馆的介绍最值票钱。不过,要我说,冉匪还是「束于学」了。
  •     不像是书 更像是资料集
  •     无料
  •     部分不错,另可按图索骥的找其它书
  •     标题和内容极不搭界
  •     在读
  •     这本书,如果我还在四川读起来可能感觉会更好,因为在一个地方了解一个地方可能更有趣,不过说来,之前在四川待了近两年,却并无深入之了解,虽是憾事,可是其间的人事却于我意义非常,至今忆起都会嘴角上扬。后来的篇章却又资料堆砌之感,有着索然。对于深入了解四川,可以开一个视角。
  •     现在写四川的书太多。
  •     文字很美
  •     今年读到的第一本书,还是很喜欢冉老师对于乡愁和历史的洞见,从风物、故物和人物入手,纵观先秦到当代川渝双故乡的多方面,用词考究,史料清晰,希望自己也能如他一般接地气。
  •     休憩113rd,还以为冉匪的文章会很呛很尖锐很有火药味,结果发现只是围绕四川或者说巴蜀的一些散文而已,全书是写于不同时期的文章合辑而成,所以同一段话在不同文章被多次引用,而且不止一次, 挺无聊的。而且,看书名看序言,貌似真情满满,实则文胜于质,丝毫不见作者动真情实感,差点看睡着
  •     落差之大
  •     风物,故物两个部分尚可,人物部分简直滥竽充数。
  •     买到签名版,了解巴蜀文化开卷有益
  •     内容东拼西凑,见识有限。
  •     看了目录,再看书名。感觉就是个标题党。本书唯一的亮点是书名。名字起得好,内容说实话难以服众。
  •     傻
  •     宋真宗咸平4年 (公元1001年),将川峡路一分为四,即益州路 (后改成都府路),梓州路 (后改潼川路)、利州路 (州治广元)、夔州路 (州治奉节),合称为川峡四路,简称"四川"路,四川由此得名
  •     在读。词藻堆砌得太多了,虽说故乡怎么夸都不过分,但让人“听”不下去,就过犹不及了。大概会成为读不完的书了。
  •     引经据典资料详实,但就是太多引用。有自己意见表达的时候最出色,也难得是个有意见的领袖。其他难免看起来像资料堆砌。
  •     “四川人的自我陶醉、保守自闭,历来是很重的。”
  •     好乱,标题跟内容有什么关系?
  •     看名字以为是苦大仇深的社会评论,没想到是“谁不说俺家乡好”的家乡故事。还行吧。
  •     山河不在,草木伤怀。 因为对成都有莫名的好感才买的书,也想去了解一些逐渐丢失的东西,文化也好,习俗也好。
  •     若不是对四川热爱,有巴蜀的山水做背书,索然无味了就
  •     关于四川人和历史的散文与研究。我印象较深的是关于王闓运入蜀的两篇,湘人眼中的蜀地,这个题目,我早应该关注了。
  •     介绍四川的随笔小记,风土人情很有味道,虽说少不入川,老不离蜀,但是仍希望可以再去一次。
  •     冉云飞的书真的很棒。
  •     书名挺俗,内容喜欢,因为这也是自己生活成长的地方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