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戒

出版社:花山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4
ISBN:9787805059808
作者:张爱玲
页数:360页

内容概要

张爱玲,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独特的,带有传奇色彩的女作家。1921年生于上海,中学就读于圣玛利亚女校,后入香港大学。1942年返回上海,开始文学生涯。主要著作有小说集《传奇》、散文集《流言》、长篇小说《十八春》等。1952年移居香港,六十年代定居于美国,创作有《红楼梦魇》及散文、小说、电影剧本等。


 色·戒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他对战局并不乐观。知道他将来怎样?得一知己,死而无憾。他觉得她的影子会永远依傍他,安慰他。虽然她恨他,她最后对他的感情强烈到什么是什么感情都不相干了,只是有感情。他们是原始的猎人与猎物的关系,虎与伥的关系,最终极的占有。她这才生是他的人,死是他的鬼。只是,王佳芝恨他吗?真的恨吗?恨的话为什么最后会有最后那句“快走”?她明知这样的结局是她的任务失败,她和所有人都会暴露,她必死。王佳芝也不知道对易先生是爱多还是恨多吧。张爱玲是不是说过,和自己的初恋死在自己最爱的人手里,也很幸福。而且,到底谁是猎人谁是猎物,易先生对王佳芝呢?是爱还是恨?有时候,爱是相互的,恨亦是。想必易先生终其一生也会记住这位“麦太太”的。看小说时,脑海里总是蹦跶出被李安搬上荧幕的易先生和王佳芝,梁朝伟和汤唯两人的面孔不断切换。好吧,李安真的很成功。王佳芝的心理真的值得人揣摩,看完了小说,觉得疑惑,但又不知道疑惑什么。安静地思考很久,还是想不通,到底是什么给了我这种感觉呢?

精彩短评 (总计41条)

  •     情节跟人物的塑造非常好! 汤唯跟梁朝伟的演技perfect
  •     我就看了 色戒一篇。不会再看别的了。
  •     或者,易先生根本就是她自己编出来,给自己的一个期待吧。
    能有这种穿透力,小弟敬佩。。即使说的是真是假
  •     脸皮薄一直不敢看电影,就先看了书,现在脸皮厚了些电影已经看了。其实我脸皮还是挺薄的,嘻嘻。
  •       看了李安的《色·戒》,方才真懂了张爱玲的《色,戒》。
      看电影前,原是先看了小说的,明明暗暗的情,看了,觉得冷冷的嘲讽,也就过了,没觉得太好。
      后来看了电影,洁净版的,只记住了一段扭曲的床戏,更不觉得其中有什么滋味。倒是很喜欢汤唯那张娇俏的脸,藏着东方式的性感,那一点淫荡也是可爱的。
      直到今日看了每华千里迢迢寄来的完整版的碟,看了,才发现,原来李安,真是懂得的。
      就好比是,60年前张爱玲放下了一个哑谜,而60年后,李安去解了,解得很透。
      才发现,那三段床戏,段段精彩,段段都少不得。
      又能理解张爱玲缘何在文中提那句“到女人心里的路通过阴道”。
      
      张爱玲的《色,戒》中,其实只写了“情”,原是没写“色”的。
      李安的《色·戒》为何平白生出了那么多的“色”?是他故意夺人眼球?还是曲解了60年前才女的心思?
      而事实上是,张爱玲虽未写“色”,但其实字字皆色。李安是读懂了的,所以,汤唯和梁朝伟的奋不顾身,绝不是为了满足观众的猎艳心理。
      那王佳芝和易先生,本就因色而起。不是先有两情相悦,才有床第之欢,恰恰是反着,是先有了床第之欢,才有了两情相悦。
      王佳芝是为了任务,易先生只是完成占有。因而小说中虽未写“色”,但这“色”却是可以意会的。
      而三段床戏,导演的安排也颇费心思。
      第一段,是明显的性虐与被虐。不要去理会某些评论里,说这段性虐反应了易先生被压抑的心理之类的,那其实是扯淡,——如果真的是心理扭曲,为什么只有第一段床戏是性虐?为什么在之后的几段床戏中易先生不仅不虐,反而还对王佳芝温存有嘉?
      所以,这一段其实是对男女荷尔蒙关系放大了的展现。——不管怎么强势的女人,都期待一个比她更强的男人,这就是人性。或者可以换句话说,在强大的男人面前,女人或多或少都会流露出一种“奴性”,这是生而有之,是女人不愿承认但又不得不承认的。正如对于男人而言,征服是快乐的,对于女人而言,被征服也是一种快乐,——这两种快乐,在男女的初次交融中显得格外重要,男人一定要是强势的,女人一定要是半推半就的,男人是引导的,女人是被引导的。体现在这一段的床戏,性虐与被虐,就是这种关系的极端,却形象的体现。
      而王佳芝在易先生离去后,嘴角泛起的那一丝神秘的微笑,其实含义很复杂,——这里面一定少不了那种被征服的快感。
      突然想起尼采那个疯子,关于“男人需带着鞭子去见女人”那句经典论断,不能不佩服,在对于男女关系的洞悉上,尼采是绝对不疯的。
      
      所以,王佳芝与易先生的爱,就在这样的性之中产生。导演李安感叹说“色易守,情难防”,其实如果守不住色,根本不可能防住情。那条到女人心里的路,原是那般真实地存在着。
      随着两人情感的变化,性也开始发生变化。从最开始的征服与被征服,到了第二段,王佳芝背对着易先生坐在上位,以及之后的水乳交融,那是略带羞涩,却悱恻缠绵。而到了第三段,也是影片中最后一段床戏,王佳芝正面在上,已经完全是一副小兽的形态,甚至到后来拿枕头去盖易先生的脸,似乎最开始的被虐者变成了施虐者,而施虐者成为了被虐者,这已经完全体现出了两人关系的升温,——当女人把所有的一切毫不保留地袒露在一个男人的面前时,她和他才真正完全一体了,她对他充满了爱与信赖,同时也意味着占有。
      
      真是太佩服李安对于男女关系的洞察力,当然更佩服张爱玲,不动声色写出了一场情爱风暴,——与敌人的性,蔓延开来,竟能长成一种情,而这种情,竟然令自己的信仰溃不成军。太真实,真实得令人可怕。理智,原来是那么不堪一击的东西。而人性,又是那般生动美好的。
      的确,理智不可爱,过于理智的血管里,流动着的不是热血,而是冰水吧。
      
      而那枚“鸽子蛋”呢?那的确是一个标签。那是男人对于女人的一种爱的标签。是对于书中那句“权势是最好的春药”的生动诠释。
      金钱、地位、权势,这些东西到底跟爱情有什么关系?如果一个男人,剥离了这些东西,你是否还会爱他?
      其实可以明确地说,如果真的剥离了这些,一个男人就不那么可爱了。这话很残酷,但这也是人性。
      是的,金钱地位权势,这些东西都是过眼云烟,但它们就像身上穿的衣服,脚上套的鞋子,是地摊货还是阿玛尼?是流水线上的积压品还是限量版手工制品?这完全不是保暖不保暖的问题,而是这些表象,恰好就是一个男人是否强大的最显而易见的证明。
      要说春药,这些都是。甚至不仅仅是春药,它们还是迷魂药。
      戴不戴“鸽子蛋”其实也不重要,但“鸽子蛋”的意义就在于,它昭示着它的拥有者——这个女人,她征服(或被征服)了一个强大的男人。
      一个简单的说法就是:哪个男人愿意自己的女人没有一件好衣服,不戴一件好首饰呢?——除非,他没有能力给与,或者,这个女人不愿意接受。
      
      如果是后者,那只能证明:这个女人还没有完完全全地把自己交给他,她给自己留了余地,她并不认为自己是他的女人。
      所以,无论是这两种情形中的哪一种,最终都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就是这个男人的失败。
      这仍然是人性,起码,是张爱玲笔下的人性。
      所以,易先生是一定会给王佳芝买“鸽子蛋”的,在那样的时刻,易先生脸上流露出的“温柔怜惜”也确乎是真的:因为这一买一接受之间,他确知了这个女人的心。
      王佳芝也确知了自己的心,与其说她明白了“这个人是真爱我的”,还不如说她明白了“我是真爱这个人的”。
      在爱面前,女人永远是丧失理智的那一方。
      而男人,永远是自私的。
      就是这样了,易先生爱她,占有她,甚至占有了她的生命。他没有给她退路,他用她的情安慰了自己。他觉得他还是得到了。
      
      是这样的吧。男人女人,张爱玲算是通透明白了。
      这也难怪她得孤独一辈子,像她这样的女人,该是怎样强大的男人才能占有她的呢?她的“被征服欲”该遇着谁才能得到满足呢?她身上那种深刻的对男人的“奴性”,在谁的面前才能真正体现呢?
      或者,易先生根本就是她自己编出来,给自己的一个期待吧。
      
  •     男人也有奴性。
  •     总算见识到了张爱玲文字的犀利简练,一针见血 不过还是更爱电影一点
  •     读的不是这一版,是有张爱玲手稿的特别版。里面张爱玲自己说,故事使她很震动,“因而甘心一遍遍改写这么些年,甚至于想起来只想到最初获得材料的惊喜,与改写的历程,一点都不觉得这其间三十年的时间过去了。”√
  •     你也很有洞悉力~
  •     2011-05-11 22:12:45   来自: Beatrix007 (阿赖耶识)
    色,戒的评论 5
    提示: 有关键情节透露2011-05-11 22:12:45   来自: Beatrix007 (阿赖耶识)
    色,戒的评论 5
    提示: 有关键情节透露 www.tao1628.com
  •       《色戒》过去很久了,旧话重提已经引不起什么关注。该讨论的该挖掘的都基本穷尽,在这里只能说说几个细节,既不“色”也不“戒”。其实,评论家使劲在“色”上做文章本就是本末倒置,“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再正常不多的事情,不值得大惊小怪。
      
       这里说的《色戒》,既是小说,也是电影。小说和电影,情结差别甚小,情感相去甚远,用流传已久的“冷”“暖”之说加以概括,基本恰当。
      
       先说王佳芝在珠宝店把易先生放走的时候。电影和小说相比,局限性的确很大,演员再如何卖力,也无法将有些微妙的情感诠释到位,即便诠释到位,观众也只能按照最常规的方式去接受。铺天盖地的评论中对此“爱情”的看法莫衷一是,或谓愚蠢,或谓真爱。
      
       但阅读原著,则又是另一番感受。删去插入的两段对易先生的神态动作描写,张爱玲点破王佳芝心理的一句话,如下:
      
      
      ......此刻她也再也不会想到她爱不爱他,而是——
      
      ...... ......
      
      这个人是真爱我的,她突然想,心下轰然一声,若有所失。
      
      
       注意,张爱玲写的是“ 这个人是真爱我的” 而非 “我是真爱这个人的”。仅凭此,自然不能说王佳芝一丝一毫也未对易先生动情,但这不是此刻的重点,此刻的重点是:在这六克拉的鸽子蛋的光耀中,舞台上的女主角蓦地觉得,原来这个同她共演一场大戏的男主角对她怀着真挚的感情,是真爱。然而下一刻这场戏就要按照它预定的方式结束,爱情也随之消失,这一刻的动容和对下一刻的怅惘让她“若有所失”。
      
       如果仅凭此便放走易先生,理由也不够充分。但,小说和电影都在之前有过着重的铺垫,即除易先生之外,她的亲人和同她有着共同利益的战友对她本人,王佳芝,并非真爱。
      
       父亲的远走和母亲的早逝自然不必说,重庆方面对一群学生也不过是简单的利用,失败之后便不再过问。至于邝裕民,不过是个有勇无谋的热血青年,做着自我陶醉的英雄美梦。他不会不知道她对他有过感情,若不是为了这点感情,她未必会加入。然而也就是因为知道了她对他的那份感情,便自以为是地把她看作“自己人”,于是乎纵然是拿她当了个棋子,也丝毫不愧疚,反倒会为自己并非“儿女情长,英雄气短”之辈而骄傲,属于典型的自私之人,与《书剑恩仇录》中的陈家洛实乃一丘之貉。
      
       于是《南方周末》上曾有评论说王佳芝的悲哀,是一种个体的悲哀。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我们更倾向于把这种悲哀归入时代,因而个体的悲哀就变得无关轻重。然而这种悲哀,作为一种个体性的存在,在宏大的背景下,并非就不再是悲哀,而是时代悲哀掩埋之下的个人的悲哀。
      
       用这样的眼光去看待王佳芝在珠宝店里那一刹那的抉择,似乎可以理解的更深一些。
      
       电影里的末尾,在采石场(也就是行刑的地方)有一个处理个人以为很好。王佳芝看了看旁边的即将同自己一起长眠于采石场深渊的邝裕民,神情复杂,几秒钟后,她将脸转开了。解读自然有许多种,如果让我试着描摹一下王佳芝当时的心理,我会这样写:
      
       直到此刻,他还是不甘心。高傲的登山者,差一步登顶,想不到却要跟着粗砺的巨石轰隆隆地滚落,滚入眼前几十米的深渊,葬身之处竟比弄堂里的小瘪三还低了许多。
      
       他看着她,他是不是已经知道了店里二楼上所发生的一切呢?看来是知道了。拷问他时,为了从内部瓦解他们这群人,自然把她叛变的事情当成重磅炸弹给扔了出去。
      
       所以,他一定恨她,他们都恨她。他们总是跟她说,要挺住,她是这个计划中最重要的一环。果然,她的叛变,足以让所有人葬身深渊。她该内疚么?她怎么内疚得起?人都要死了,内不内疚又有什么区别?
      
       王佳芝转过脸去,不再看他。夜色温柔,跟昨天没什么两样,跟她还正在紧张地执行着计划的昨天没什么两样。天气似乎还有一丝风,不远处赖秀金断断续续的抽噎不断飘来,声音不引起任何情绪,邝裕民似乎也没有听见。
      
       此刻,他们谁也听不见谁,谁也看不见谁,一个个并排地跪在黑黝黝的无底洞旁边,想着自己未了的心结,或者什么也没想。
      
       很快,不到十点,他们就要一起坠落了。
      
       不,不是,赶在最后的时刻来临之前,王佳芝想,不是一起,他们只是碰巧从不同的方向坠落到一起而已。
      
  •     居然是个短篇,哎,女人呐,多感情用事。
  •     看了两遍都没完全懂
  •     没想到原著竟然是个短篇。看下来印象最深就是那句:通向女人心灵的是阴道。。和电影一样的感触,女人为了感情,真是可以牺牲掉一切啊。
  •     本想以青春绽放将自己与他一同燃烧成灰,却不想,自己的短暂人生是燃烧了,却是为他燃烧,并用自己的燃烧为他烧出了一条路。大爱小爱,什么是真爱,本以为是真的大爱却要牺牲自己的生命扼杀自己的小爱,倒不如为自己自私一次。张爱玲笔下的女人多么可悲可怜,许是将自己的人生的悲凉全写进了小说吧。
  •     在爸爸书架上放了好多年,我看的时候书页发黄...
  •     通向女人心灵的是阴道
  •     带了些东西,烟给易太太,也不知道你喜欢什么。——人来了就好。
    至少李安眼里,他爱她啊。
  •     我看了完整版的色戒三遍了~都觉得自己仍未能参透李安镜头下所诠释的种种~“色”及“欲”及我而言或许还只是一层浅薄的认知....
  •     才女怨妇
  •     太晚了
  •     楼上这个回复的意义何在啊?
  •     (高一)
  •     好吧,我去台湾在二手书店凑巧碰到了张爱玲的《色,戒》,不是这个版本,是个特别版,里面有她的手稿,以前只是听过这个人,完全没接触过她的作品,只是当做故事来看的话,可能因为繁体字本身看得有些费劲,连剧情也是云里雾里,糊里糊涂,看了后面她自己的评论才算是大致看懂。书中还收录了另外一个故事我倒是喜欢,《郁金香》,有时间再深读研究吧。
  •       
       张爱玲写短短的一篇《色,戒》,修修改改写了25年,文本用语含混隐晦、富有内蕴,思想内容令人充满好奇心。
       目前我已知的人们对《色,戒》的猜想大致有这几种:一,故事以中统女特工郑苹如刺杀“汪伪”特务头子丁默村为蓝本;二,王佳芝在珠宝店楼上提醒老易逃走是因为爱上了他;三,明说王佳芝放走老易,暗写张爱玲自己对汉奸胡兰成无可改变的爱情。
       对于第一种猜想我们都是没有办法有异议的。但对于第二、三种说法,我真的有不同看法。
       首先阐明一下我对张爱玲的整体理解。张爱玲的作品里从来没有出现过正常意义上的爱情,都是男女双方互相利用(如《倾城之恋》)或者互相怜悯(如《封锁》),我读张爱玲的作品时从来不把它当写爱情东西看。她往往是借一个爱情故事来表达她对人生的苍凉、悲观的看法。《色,戒》也不是例外。
       李安在谈到汤唯在电影《色,戒》中的表演时曾说,汤唯这么年轻,演佳芝非常不容易,《卧虎藏龙》里章子怡还有杨紫琼,而《色,戒》里是汤唯一个人在扛戏(大意)。小说中,王佳芝也是这样的不容易。她就像她在凯司令咖啡馆等老易时用的那种栀子香水一样。
       我第一次读本文就被这个细节吸引了。栀子香清淡、悠长,是一种常用的人工合成香型。但是它太冷、太单薄、太脆弱,生产单味栀子香水的那家法国公司20世纪20年代就停产了。
       王佳芝只是无所依靠,如同这栀子的冷香。她对乡音的依恋,和老易在一起时的“洗热水澡”的感觉都是她深切的孤独感和漂泊感的外化表现。
       爱不爱国?应该有的,但动机非常之不主旋律——爱国,抗日,或许都只是为了找回一种归属感。
       爱不爱组织?显然不,只是误打误撞加入,并产生了隐隐的不满。“我傻,反正就是我傻”。后来不满更为强烈,却不敢对自己挑明,只能恨自己信任过的人,“恨他(邝裕民),恨他跟他们一样”。
       所以她一直孤独而漂泊,甚至程度更加深重。
       她从心理上就已经对组织,对暗杀,对爱国,或者说对以上述名义绑架个人自由的行为产生了离心倾向(没有告诉上海组织她那位住在愚园路的亲戚),只是由于对老吴和同学们的义正词严的压力(隐形的暴力)的畏惧,不敢明确表露罢了。
       孤独、漂泊和对离心倾向不自知的长期压抑让她在上海又一次接受了刺杀老易的任务。但与参与这项任务的其他人严重不协调的心理活动依旧在潜滋暗长。耳后散发着栀子花香的王佳芝只是个普通人,她的的心理状况非常不稳定。她没有坚强的个人意志,没有甘愿献身革命的绝对忠诚。这是秘密工作的大忌。
       就在她心理状况如此不稳定的时候,刺杀老易的具体行动被提上日程。
       紧张的等待,珠宝店局促的空间,用金条交易的战时买卖王佳芝的心理状态应该正在被推向极致,“紧张拉长到永恒”。这时,老易“爽快”地给佳芝花大价钱买下昂贵的粉钻,一下子把佳芝的离心倾向唤起,把她的心急速推向老易,她在这一瞬间给了老易真心——这不因为对老易的爱,而是对组织的隐形压迫和剥夺的报复,是释放,是发泄,因为孤独,因为漂泊,这是一个女人最深切的无奈和痛苦,这是张爱玲的典型气质。
       最后,事情败露,老易下令将王佳芝一干人全部枪决。
       众太太嬉闹声中,老易默默的走出去,正如小说开头在这热闹中走进这房间。只是那是佳芝还在,坐在纸醉金迷的麻将桌旁,打着麻将,谈着官太太们最喜欢的内容,浓妆和忙碌的一双手掩盖着她内心的孤独无依。
      
       张爱玲和胡兰成的感情可能也是这样,两个人在一起不是因为爱情(也许最初有爱情的,但维持的动力却与爱无关),而是由于对外在某种力量的反抗,对某种观念的挑战,对人性的惺惺相惜。
      
       《小团圆》中的九莉、《封锁》中的吴翠远,《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花凋》中的郑川嫦……张爱玲笔下的女人没有明显的血肉和个性,只是苍白无力,只是孤独,只是无奈,最后在悲凉的味道中从文中淡去——散发着淡淡的栀子味,芬芳一缕缕飘散到虚无的空中。
      
  •     特意读了原作。保持了张爱玲一贯的苍凉、阴郁之感,李安多了几分仁慈之心,电影中能看出易先生的动情和沦陷;论格局也是电影更加阔大。张向来不屑于家国民族等宏大命题,好在虽然她格局小,题材限于男女情爱,但是在人性深度的挖掘上,她有不俗的表现。
  •     男人和女人对待爱情的态度真是不一样。
  •     “陪欢场女子买东西,他是老手了,只一旁随侍,总使人不注意他。此刻的微笑也丝毫不带讽刺性,不过有点悲哀。他的侧影迎着台灯,目光下视,睫毛像米色的蛾翅,歇落在瘦瘦的面颊上,在她看来是一种温柔怜惜的神气。 这个人是真爱我的,她突然想,心下轰然一声,若有所失。 太晚了。” 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我倒觉得佳芝的初恋、短短一生唯一的爱就是易先生。邝裕民这个懦夫。
  •       《色戒》——有情李安,无情张爱玲
      
      厉害的小说家能用文字抓住人的眼耳鼻舌身意,挑动人的情绪、心境、欲念…….让人读出意趣、读出味道、读出个意思来。
      老早拜服于小说的魔力、文字的魔力,于是总以刁难的眼光看电影------我与上帝可以直接沟通,为何还听你这神父传道!
      有了这层傲慢当底色,改编自小说的电影自然不如原著,这简直无可争议。经年的傲慢与武断,最终还是被李安的《色戒》打破了。李安的《色戒》和我印象里张爱玲的《色戒》,简直是两样。震动人的并不是电影改编得如何高明,而是,我藉此意识到------过去一直只把电影当文本读。
      情节、故事、人物以及主旨大意,这些是读文本时的预期。电影语言的个性与魅力不同于文本语言,摄影、场面调度、运动、声音、剪辑、表演……这些才是它展露精彩的地方。
      小说与改编自它的电影,根本不在同一个擂台上。硬把它们比出好坏,拼出胜负,其实没多大意思。
      第一次看电影《色戒》,很是惊讶——李安怎么能把一篇干巴巴的小说拍得这样沉郁艳冶?张爱玲写得隐晦,大片留白,好像让人全看清楚了,却又觉得到处模模糊糊。李安的电影,拍得赤裸,成熟的好莱坞叙事方式,故事有头有尾,环环相扣,精彩看得见,说得通。
      李安厉害,小说化成电影,整个破茧成蝶。张的文字层层搅裹,像只巨大的银色蚕茧,里头有东西隐而不发,看似光亮其实黝黑一片;李安的影片,好像破茧而出的蛱蝶,湿漉漉,色彩斑斓,极尽声色。
      几年后再看,有了新的体会:李安用有情取代了张爱玲的无情,用确凿直白取代了张的模糊隐晦,小说不是茧,电影不是蝶,说到底,张是张,李是李,小说是小说,电影是电影。
      电影里三场浓墨重彩的性爱把小说里留白的地方填得满满当当。有了这样的铺垫,王佳芝那句没由来的“快走”,便有了合情合理的根据------他是爱她的,她发现,她也是爱他的。
      观众不用费力去揣摩便能得到一个解释,一个合乎逻辑、情理的解释,同时也得到观影的满足感,一切都像一个圆一样,是说得明白的。
      影片中,为了把爱情两个字说得更直白、深刻,导演添加了小说里没有的两个情节:一是,王佳芝在日式料理店为易先生唱一曲《天涯歌女》;二是,易先生死里逃生回到家中,独自上楼,坐在王佳芝房里大床上,郁郁寡欢,若有所思。
      灯光打在梁朝伟沉郁深情的脸上,汤唯唱着“郎呀,穿在一起不离分”,导演明明白白地暗示:这是爱情。王佳芝放弃除恶的行为一下子有了动机、有了解释。
      在小说里,张爱玲明显比李安无情,她不要一个好莱坞式的圆满叙事,她让王佳芝糊里糊涂放走汉奸,让王佳芝鸿毛一般轻飘飘地死掉,让老易“喜气洋洋,带三分春色,在喧笑声中悄然走了出去”。
      李安的电影,阴郁压抑,却总还有儒家温柔敦厚的味道。张爱玲的小说,热热闹闹背后却是清洌洌的无情,仿佛世界就是如此,谈什么黑与白?
      “他是实在诱惑太多,顾不过来,一个眼不见,就会丢在脑后。还非得钉着他,简直需要提溜着两只乳房在他跟前晃。” 第三人称观点,意识流的叙事,王佳芝清楚什么是色诱,不清楚的是爱情。
       六克拉的粉红钻戒成交,张爱玲描写珠宝店里王佳芝意识涌动------“他这安逸的小鹰巢值得留恋。墙根斜倚着的大镜子照着她的脚,踏在牡丹花丛中。是天方夜谭里的市场,才会无意中发现奇珍异宝。”
      天方夜谭,奇珍异宝,像做梦……王佳芝意识模糊了------“那,难道她有点爱上了老易?她不信,但是也无法斩钉截铁地说不是,因为没恋爱过,不知道怎么样就算是爱上了。跟老易在一起那两次总是那么提心吊胆,要处处留神,哪还去问自己觉得怎样……”
      佳芝不知道什么是爱,她无法确定。张爱玲曲笔点出佳芝与老易的情事,用的是“提心吊胆,处处留神”八个字,而不是李安那般浓墨重彩地用性爱渲染出爱情。
      小说高潮在珠宝店一段------他的侧影迎着台灯,目光下视,睫毛像米色的蛾翅,歇落在瘦瘦的面颊上,在她看来是一种温柔怜惜的神气。
      “这个人是真爱我的,她突然想,心下轰然一声,若有所失。”
      轰的一声心房崩溃,源于灯光下那“温柔怜惜的神气”,张爱玲在前面加了四个字“在她看来”。天大的误会,王佳芝“以为”他爱她。
      陪欢场女子买东西,他是老手了,只一旁随侍,总使人不注意他。此刻的微笑也丝毫不带讽刺性,不过有点悲哀。
      易先生眼里,佳芝是无数欢场女子中的一个。王佳芝眼里,易先生“温柔怜惜的神情”其实是“有点悲哀却丝毫不带讽刺性的微笑”。
      张爱玲厉害,绰约几笔,把个天大的误会写得一切只如平常。王佳芝就这样以为“他爱她”,不明白“她是否爱他”,低声一句“快走”,老易逃出生天后,一个电话打去,说:“通通枪毙了。”
      小说结尾,叙事视角由王佳芝转到易先生。跟李安不同,张爱玲没让易先生深情凝重地坐到王佳芝床上,而是让他“有点精神恍惚的样子,脸上又憋不住的喜气洋洋,带三分春色”。
      易先生高兴,因为他死里逃生,因为他破获间谍重案,还因为,他得意地以为王佳芝真的爱上了他。
      这美人局两年前在香港已经发动了,布置得这样周密,却被美人临时变计放走了他。她还是真爱他的,是他生平第一个红粉知己。想不到中年以后还有这番遇合。
      他不在乎王佳芝的命,他在乎自己的命,在乎自己的前途,在乎“这番遇合,居然得到美人真爱……这才是终极的占有”。
      女的误以为男的爱她,男的误以为女的爱他,真真假假,层层误解套在一起,彻底荒谬,荒谬却又真实得平常。张爱玲热热闹闹的无情是真无情。
      李安把无情换做有情,把荒谬误会改写成爱情悲剧,电影的《色戒》是李安的《色戒》,不是张爱玲的《色戒》了。
       从小说到电影,有叙事语言的转变,有导演个人的发挥,有读者和观众个人的诠释,趣味、意味正在此间。
      
  •     觉得电影更好一些
  •     在我记忆里,惊涛骇浪卷起的一场爱情,无辜的爱情。
  •     张小姐以为谁都像她那样,抵御不了自己内心的欲望。却未曾想过,这点小破事,在有些人的眼里,是可有可无,毫不重要的。自己的格局是真小,怎能理解得了别人雄关漫道的勇气?她把所有女性降格成她那个德行,特别不能接受。
  •     看一遍 心悸一遍
  •       张爱玲对于女人的分析,还是相当透彻的。
      看完这本书之后,又重新读了一遍前言《谈女人》,张爱玲把女人分为了两种,一种以身体悦人,一种以思想悦人。现实生活中的女人从事的职业大约都可以分在这两种里面。
      我最喜欢的还是《红玫瑰与白玫瑰》这篇里写的“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粘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多么生动,一夫一妻制对于男人的约束又多么有限。身体不出轨的男人,多半也精神出轨了……
  •     对啊,所以说李安始终是有情,温柔敦厚,张爱玲冷得很
  •     小说本平平
  •     先读的英文版,男人女人的爱情观念可是很不一样的哟。
  •     沒想到小說這麼短,一個多小時就看完了。李安拍出來太驚豔了,神還原,而且湯唯和梁朝偉的演技皆是可圈可點的。張愛玲的文筆真是細膩得令人想哭,愛就是不問值不值得。( •̥́ ˍ •̀ू )
  •     “她临终一定恨他。不过‘无毒不丈夫’。不是这样的男子汉,她也不会爱他。”
  •     王佳芝为国锄奸的春秋大义,在易先生为她买下那枚六克拉钻戒的瞬间轰然坍塌,——“这个人是爱我的”,这突然而至的想法,让王佳芝放走了易先生,却也因此送掉了自己的卿卿性命。神来之笔在于结尾处易先生的想法,——“虽然她恨他,她最后对他的感情强烈到是什么感情都不相干了,只是有感情。他们是原始的猎人与猎物的关系,虎与伥的关系,最终极的占有。她这才生是他的人,死是他的鬼”。这些话读来令人毛骨悚然,而这正是张爱玲所要达到的阅读效果。人性至此,怎不令人心惊胆颤?
  •       一发不可收拾,读完文字后,立即下载了电影,然后各种影评、书评,直到现在单曲循环着的电影主题曲。
      思绪越飞越远,想法越来越多。被玩牌的室友们突然惊醒,听着他们大声的调侃,我脑子里出现了小说结尾时的那个画面,如白驹过隙,但却让我恍然大悟,当易先生体验了生死瞬间的惊心、经历了和王佳芝的诀别之后回到公寓,几位官太太不断的“易先生请客”和那句“不吃辣的怎么胡的出辣子”才是《色,戒》里最残酷的笑话。
      黄包车夫笑着拧动了风车,王佳芝被隔绝在了封锁线之内;子弹射向六条年青的生命,牌桌子上的官太太们在讨论着川菜;前线的战士在流血,后方的人们在玩乐。
      《色,戒》里,人性被描写的如此深刻、复杂,而很多人只对故事的原型、影射乃至外衣感兴趣。
      人生就是这样,不管付出了什么,经历了什么,就算是宝贵的童贞,就算是年青的生命,也会在时间的研磨中随风而去,淹没在时代的大潮中。
      但,文学是不朽的,至少我们还可以躺在宿舍的床上听着音乐因当年那群为国家献出生命的大学生而感慨,因王佳芝的痴情和易先生的绝情而叹息,并在这些感慨和叹息中理解人生。
      还有电影,自从读了金庸的原著之后我就对影像失去了信心,不得不说李安的《色戒》改变了我的观点,好的电影和文字是互补的,李安用镜头完美了我的想象。我曾认为,这场感情应该在王佳芝夹杂着幸福和悲哀的“快走”和易先生的惊愕中得到诠释,可李安让我明白,恰恰相反,它是体现在易先生的身上。当易先生让王佳芝戴着那枚钻戒,拉过她的手细细品味时,那种沉溺其中的神情,充满了柔情与怜惜。那一刻,似乎整个世界的喧嚣都消失了,只剩下王佳芝幸福的泪水,只是这幸福只持续了一秒,在易先生的飞奔中被撞的粉碎,正如在王佳芝戴上那枚璀璨的六克拉钻戒的瞬间,为国锄奸的春秋大义轰然而塌。就在这短暂的几秒中,两个人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店主却早已扣上独目显微镜,检查戒指是否被掉包。
      不管怎么说,一个陈旧的故事被提炼成了文字,文字又被改编成了电影,作家、读者、导演、演员、观众七嘴八舌,或哭或笑。然而,被淹没的是那个时代和那个时代的人生。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