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挥谈艺录

出版社:上海文艺
出版日期:1982年7月
ISBN:SH8078-3342
作者:魏绍昌编

作者简介

这是一部阐述石挥表演艺术理论与实践的专著,是著名表演艺术家、导演—石挥数十年从事话剧、电影、导演实践经验的总结。其中有演出手记、导演散记、以及对演员修养问题的论述。书中还有程之等电影演员撰写的回忆石挥的文章。我国著名戏剧家黄佐临先生为此书做了序,对石挥的表演艺术以及人品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石挥谈艺录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现在,我已经从一个月前略带狂热的状态中恢复了过来。石挥对我来说的最大意义,是打开了一道通往老电影的门,让我借以发现他的搭档,他们的文华公司,以及由众多像文华一样的电影公司撑起的中国电影被岁月掩盖的光芒,但这光芒一旦发现便不可忘却,并在个人的审美经验里打上深深的烙印,又或者是自己心中一直潜藏的某种趣味由此激发而愈发明晰。在艺术领域,进化论与发展主义是最荒谬的东西,新并不总是比旧更有价值,除非你认为人性总在不断进步,不断变善,而我认为这是彻头彻尾的胡说八道。辗转在西城区图书馆借到这本《石挥谈艺录》,1982年1版1印,据我所知,此后一直没有再版。如果不是资料馆前两个月的放映,我不会知道石挥。这是偶然的收获,生活中有诸多事情都要归功于偶然。我从这本书里知道,他小时候住在宣武门外校场小六条,就读于和平门外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包括《我的一辈子》里的达智桥胡同,都是离我现在的住处多么近的地方啊,是我以无业之身在城里游荡时无数次路过的地方!现在它们与我似乎也多了份关联。然而,即便我仔细读完全书,石挥本人仍然是很远的感觉。这跟赵丹不一样,看赵丹的电影,同样折服于他高超而不着痕迹的演技,但同时也能感到他那叫人亲切的孩子气。我们能在《十字街头》或是《马路天使》里看到青春逼人的赵丹,却不可能看到那个话剧舞台上出神入化的石挥——几乎没有任何影像资料留存下来。石挥,正如他自己所说,比较适合演中年人,他的银幕形象就年龄层的全面来说,是不够的。于是,有时候难免会觉得些许遗憾。但伟大的演员并不需要以影片的数量来加以证明,某些劳模演员所受的赞美一部分只是时间的功劳罢了。不过,世上即使有天才,那只能够他做某种本色表演。如果想有更广阔的发挥,便仍需通晓世事、人情练达。内心贫瘠的人是不可能演出丰富来的。而这种阅历下却又不可失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逆流而动的定力和勇气。就像某句话所说,天真只可能失去,却不可能得到。艺术家总要保留着一份天真,即便在他处理相反的主题时。假如失去了那份天真,艺术生命也就基本宣告终结。当然,天真和幼稚是彻底两码事。回到演剧上来。优秀的演员在于他能抓住塑造一个人物的关键,因为他看得通透,想得通透,问题自然也会比较多,为了去解决,要花的工夫自然也就多了。《石挥谈艺录》第一辑,便是几篇可称为“演剧手记”的文章。不知道现在的演员还会不会写类似的东西,但听说过演员在开拍前为自己要扮演的角色写上万字小传的。从形体、发声到读词,石挥都有做比较详细阐述。因我之前从未读过类似书籍或文章,觉得很有趣。《大马戏团》和《秋海棠》的演出手记算是为我辈无缘得见当时演出盛况之人解了解馋吧。以上都是名副其实的“谈艺”。第一辑最后关于AB制的论战文章,在今天更多是史料价值而非理论价值了。第二辑是有关自己主演电影的几篇文章,都不长,也远没有第一辑里的文章那么丰满。当然时势也变化许多了。第四辑是石挥翻译的两篇国外戏剧理论。很长,也不是我的专业,便舍弃不读了。我最钟意的是第三辑石挥自己写的几篇散文,单就文笔来说也许并不能算多么高妙。但只要一个人写出了真情实感,那么文字便是第二位的了。仍然是那句话,最可宝贵的是人的个性,是人之所以成为“那一个”的差异。如果我们承认人的情感是平等的,那么复现了这份情感的文字就是平等的,从这个层面上说,便不再存在高下的问题,而只是差异的问题。那么多华丽的辞藻写出的虚伪感情,只是在自以为是地做蹩脚的模拟罢了,何况我并不认为虚伪是能够掩盖的,假的东西永远真不了。读完《天涯海角篇》,便会了解石挥的热与冷。他的矛盾与迷惘,他的“恋之恨”,他对孤独的爱——那是他“不得已的嗜好”,他对北平的回忆——“在北平不觉得北平好,离开了她才知道别的地方糟”,他少年与青年时代辗转的经历,他如何进入演员的行业,还有他逃离都市去江南游的自在欢欣和不时触景生情勾起的心事重重。“在无锡”一篇中写蝴蝶,却满是对那个“她”所持情感的疑惑和猜测。此处不知是否指周璇。石挥此文写于1944年8月,但根据查到的资料,似乎他们那个时候并未相熟?石周之情事,我并没有兴趣更没有八卦的好奇心。“在扬州”一篇,因我自己不久前刚游过扬州,故而读来甚为亲切。然而,游完了扬州,“夕阳下的瘦西湖更令人留恋,心里有说不出的空虚,好像离开了瘦西湖,就是个污秽可怕的世界。但这可怕的世界却是人们一定要回去的现实境地,现实的丑恶是逃不开的,于是心里感到悲哀(……)”回到了上海,回到污秽的世界,为了求生就不得不你争我夺,看谁能杀出血路来。这种身不由己厌倦无奈的情绪在《孔子之前没有孔子》的末句也流露出来——“终于,我已经被掳到这人海苍茫的申江来了。”读了石挥这几篇文字,便丝毫不奇怪如此一个热爱生命的人为何最终选择自杀。那不是懦弱,而是拒绝加入玷污生命至真至纯至美的荒诞游戏。江水是干净的,身体溶天地自然之中,就算腐了烂了又有什么关系呢!因为石挥,我开始看老电影。我想知道中国人曾经怎样生活,曾经拥有怎样的情感世界。石挥于我,就像演完了自己的华彩后,退居幕后,但这个舞台永远有他的深刻印记。
  •     ■文/小約說到戲,似乎總與雅樂相勾肩。不論是中國傳統的戲曲或西洋的歌劇通通要在唱的楸枰上分出高低。然至近代以降,文明話劇便衝破了原有的格律,帶著某種不太入韻的俗腔口白,以更近世俗又頗負清高的樣子,踱了過來,讓人不得不正眼去瞧它一瞧。然不論于何種戲,我終究是一個較有興趣的外行。對於人生,誰都該是個一知半解的外行吧。我單揀文明戲來說,就是為了這適當的態度。話劇總不那麼嚴規肅律,這興許是外行的偏見,可細想來它確有把柄在,我才好下結論,姑且算做是新鮮憨拙之見吧。就像石揮剛動手接過文明戲也是常有不適在的狀況出現,好在他是一個善學善用的人,且心性極好因此所見的困境倒能讓他撚展出別樣的景致。想到石揮自然與前幾日讀過的《石揮談藝錄》不無關係。就書論書,《石揮談藝錄》的封面印象挺風雅。遠有倪瓚之畫墨梅,近有齊白石之繪戲蝦,徐悲鴻之潑駿馬,唐雲先生之畫雞亦是一絕,《石》的封面便是唐雲先生的雄雞圖,筆力端厚,儀態萬方。而回想來,石揮之一生真有破亮之啼的清孤和堂皇。《石揮談藝錄》大致有這樣幾個部分:第一輯是石揮的演藝心錄,總的讀來有一種低低的又高高的心境,均是不錯的文章,不講辭氣,只是態度很好,這是招人敬的地方。其中《與李少春談戲》一文甚佳,形式好直興興的對談狀態。第二輯是石揮空閒裏翻譯美國塞繆爾•塞爾登的《一個演員的手冊》,譯筆平平,但石揮的好學與執著,在當時的話劇舞臺上幾乎找不太到第二個,閱讀目錄時著實驚訝了一回。第三輯是石揮的散文隨筆,意思倒不大,只是要保持瞭解一個人的全整。其實他更多的生活都與舞臺相沫,因此精彩的在第一輯裏已經道完。最後一輯像是故人的悼念文字,是催淚之什,倒不矯情,定是真意實情。石揮的成功首在話劇,尤是在“苦幹”劇團的日子,磨礪出了一個藝術家的底子,自此以後《大馬戲團》、《秋海棠》、《文天祥》中慕容天錫、秋海棠、文天祥的成就之高,也就可以想見。當時上海小報稱石揮為“話劇皇帝”這是特別的饋贈,人可以無名無份而自足精彩,然世人的品評雖為流俗陰騭,到底還是喜氣的。此種喜氣的揮發其實很快,是媒體極繁榮的上海呼之即來呼之即去的蛋白酶。往後石揮從事電影創作,多的是時代的催促和直硬,而真正到了《我這一輩子》則徹底的灰敗和蝕骨。五七年,石揮導演了最後一部電影《霧海夜航》,講述民主三號輪船由上海開往寧波時觸礁遇險而被解放軍搶救成功的故事。石揮不分晝夜地努力工作,但“反右派鬥爭”開始了,電影開拍不久便有吳永剛、吳茵、白沉等上影導演、演員被劃為“右派”的消息。當《霧海夜航》剪輯完成後第二天,石揮也被通知向上影領導交代問題,他萬萬沒有想到等待他的是一頂將他砸入深淵的“反黨反社會主義”的帽子。《霧海夜航》裏石揮要將勇氣拍出來,現在看來倒像是“壯士一去不復返”的悲愴。我常以為瞭解一個人遠比瞭解一個時代要複雜的多。用笛卡兒的話講“在世界中”,我們均在世界中,於是在我們身上就有了世界存在的一種可能,人人兀自相異,言下之意“可能”便是無窮盡,時代定寓於人的可能性之中,進而由人而後時代才是應選之舉,且是上舉。前幾日《看電影》雜誌社的李兄到訪,暢談甚歡。我們談到了傅雷、石揮以及那時代很多其他的人物,彼此不約而同的感歎到:當時的人在在可以為一部傳奇。我很喜歡這個詞,傳奇,有一種戲夢人生的況味在,有天大的宿命在。是時不我與,抑或是天道酬情,然終會落盡,永不“乾淨”。所以我寧願相信“奇跡是上帝懶惰的一個跡象”(費爾南多•佩索阿《惶然錄》),就此而已。

精彩短评 (总计15条)

  •     讲得很细致,比如话剧念白的音调。
  •     沉沉地睡去了/睡,休贪恋/为了生存/还得准备更大的奋斗/因为过了今晚/还有明天!明天,没有了/今亦没有了/可是去/散发弄扁舟?
  •     仍然鲜活的感受
  •     文采好。
  •     从第一辑到第二辑对于他人的称谓有了极大的转变 "同志"可见一斑|真成了戏精了
  •     他的东西有根儿。
  •     四星给石挥。没有录音录像,只有想象石挥的话剧风采的份儿了。
  •     这个世界是有天才的,不懂得也不妨碍膜拜
  •     朴实的灼见。
  •     只对第三辑有兴趣,老爷子文字太规整了,而且涉及表演技法心得的东西又不是我想看的
  •     谢寂寥老安利,石挥是天才。另里面有一篇《与李少春谈戏》,诸位票友可以找了看看。爱问共享有pdf
  •     “戏要演足”
  •     有很多真知灼见,受限于时代局限我给4星作为表演专业书推荐。作为演剧史料则是5星力荐。
  •     出乎意料的喜欢。一是惊讶于内容除了电影理论之外还能涉及诸多艺术领域,而石挥的文笔简单而可人,二是惊讶于书籍编辑、装帧之好,松紧得当,繁简适宜,远优于今日常见的粗制滥造或者过度包装的书籍。
  •     斯人独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