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的道德界限(第四卷)

出版日期:2015-4
ISBN:9787100110270
作者:[美]乔尔·范伯格(Joel Feinberg)
页数:448页

内容概要

乔尔·范伯格(Joel Feinberg),美国著名法哲学家和政治学家,1926年生于密歇根州底特律市。被誉为美国法哲学领域近三十年来最具影响力的人物。

书籍目录

第二十八章 法律道德主义与无人怨愤的恶
一、广义的与狭义的(严格意义的)法律道德主义
二、纯正的与不纯正的法律道德主义
三、道德主义与对他人的损害
四、道德主义与对他人的冒犯
五、道德主义与对自己的损害
六、对恶的分类
七、界限不明的恶
八、关乎福利的无人怨愤的恶
九、对公共损害与集体损害的一个注解
十、小结与转折
第二十九章 道德保守主义:保留某种生活方式
一、关于与人无涉的社会变迁的恶
二、保守主义的主题
三、不纯正道德保守主义:基于公平的保守主义观点
四、不纯正道德保守主义:基于利益损害的保守主义观点
五、纯正的道德保守主义:基于防止与人无涉的社会变迁的恶的保守主义观点
六、对保守主义控诉的再思考
七、作为界限不明的恶的文化变迁:一些具有误导性的模式
八、“生活方式”
九、小结:可控诉与不可控诉的道德
第二十九A章 自治与社区
一、表面上的冲突
二、人的社会属性
三、传统
四、异化
五、何为社区?
六、成员属性的多重性
七、自由社区的想法
八、社区与自治之间仍存在紧张关系
九、小结
第三十章 严格意义上的道德主义:推行真正的道德
一、批判式道德与传统式道德
二、严格意义上的纯正道德主义
三、不纯正的严格道德主义:德夫林的社会解体理论
四、我们所说的“道德”为何物
五、德夫林的反击:量刑的道德性
六、斯蒂芬的最初观点
七、对无被害人不法行为的“报应”
八、作为刑事辩护事由的同意
九、小结
第三十一章 有损害的剥削行为与无损害的剥削行为
一、剥削的含义
二、剥削的要素(1):利用他人的方式
三、剥削的要素(2):可利用的个性或处境
四、剥削的要素(3):得与失的再分配
五、公平与不公
六、小结:剥削的主要类型
第三十二章 剥削原则:防止不法牟利
一、法律强制
二、损害原则对剥削性犯罪的适用:内幕交易和出售近亲属器官
三、有偿算命
四、转卖门票
五、敲诈行为中的悖论
六、敲诈中的各类威胁:悖论之谜
七、敲诈中的各类要求:正当的敲诈
八、小结
第三十三章 法律完美主义与利益原则
一、性格
二、强迫他人养成美德
三、自动的善:斯金纳对密尔
四、法律的教育功能
五、解读有关刑罚的德育理论
六、题外话:伦理相对主义
七、再论损害与无利益
八、有条件地接受强迫性规则:简论集体之善
结论
一、对自由主义作最有力的论证
二、迟来的再定义
三、顽固的反例(1):帕菲特提出的不当孕育的婴儿
四、顽固的反例(2):克里斯托尔提出的角斗竞赛
五、关于何为反例的困惑
六、自由主义与教条主义
注 释
索 引

作者简介

《刑法的道德界限》共四卷,是范伯格最重要的也是学术影响力最大的著作之一。此四卷虽然陆续发表于1984-1988年间,但皆为回答一个问题,即国家何以将某种行为正当地予以犯罪化?范伯格试图以一系列“限制自由原则”予以解答,以期为立法者提供具有道德合法性的立法依据。
本书《无害的不法行为》是《刑法的道德界限》第四卷。本书提出的问题是,国家能否正当地将未实际损害他人的行为视为犯罪?为此,范伯格就社区中的个人权利、剥削行为、敲诈勒索及“不法”生育等几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展开论述,对法律道德主义原则进行了周密而有力的反驳。


 刑法的道德界限(第四卷)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