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蒙·阿隆回忆录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9
ISBN:9787802251038
作者:[法]雷蒙·阿隆
页数:674页

作者简介

雷蒙·阿隆是萨特的第一个绝交对象,50年后却伴随着全球保守主义的回潮被重新发现,迎来了国内外思想界研究的高潮。去年,他和萨特同是诞辰一百周年,关于萨特的纪念冷冷静静,而关于阿隆的研究却红红火火。本书的副标题是“五十年的政治思考”,在学界,有人说,是阿隆在全世界拉开对法国及欧洲左翼知识分子遗产的全面反思序幕。
目录:
译者前言
序言 雷蒙·阿隆和他的《回忆录》
第一篇 政治教育(1905-1939年)
第一章 父亲的遗嘱
第二章 学习与友谊
第三章 发现德国
第四章 在拉丁区正中心
第五章 是灰心丧气还是幸灾乐祸……
第六章 浩劫之路
第二篇 政治愿望(1939-1955年)
第七章 战争
第八章 幻想不出于抒情
第九章 记者和活动家
第十章 瓜分欧洲
第十一章 20世纪的战争
第十二章 “知识分子的鸦片”
第三篇 祸患之中的教师(1955-1969年)
第十三章 返回古老的巴黎大学
第十四章 阿尔及利亚悲剧
第十五章 工业社会
第十六章 将军的宏伟计划
第十七章 和平与战争
第十八章 “他没有理解我们”或1968年5月
第十九章 “自信与统治者”
第四篇 当官的年代(1069-1977年)
第二十章 从皮埃尔·布里松到罗贝尔·埃尔桑
第二十一章 后戴高乐主义
第二十二章 论意识形态批判
第二十三章 亨利·基辛格与美国霸权的终结
第二十四章 历史评论
第二十五章 西方的衰落
第五篇 死缓阶段(1977-1982年)
第二十六章 心肌梗塞
第二十七章 《快报》周刊
第二十八章 一代人的结束
结束语
作者书目提要
人名对照表
译后记
为《费加罗报》写了20年社评的阿隆,在此书中以畅晓通达的笔触,记录下他一生与法国左翼知识人搏杀的过程,尤其是与自己的同窗、左翼思想大师萨特之间的长期论辩,更堪称现代思想一桩最有特色的公案。阿隆始终以镇定左派的文化界狂热为己任,虽不时感到“身处边缘”,却对自己的立场至死不渝。从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自由主义者的一些最坚韧、最具特色的品质:他不愿提出恢宏而一贯的体系,不敢言之凿凿地谈论完美社会,慎言有关群体拯救的许诺。用萨特的评语说,他“属于那种同火热的历史运动总保持一段历史距离的人”,他给自己的一生定下的任务是“尽可能诚实地理解我的时代,时刻不忘我的知识的局限性”。正是阿隆的这种思想品格,使他的著作能够“擦亮一代知识分子的眼睛”。


 雷蒙·阿隆回忆录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与萨特的有趣的关系。基辛格的老师。译者前言p3 亨利-基辛格博士是他的得意门生之一。(显然雷蒙阿隆的马基雅维利派见解深刻影响了基辛格。)p4 阿隆属于自由派,但他对“自由”有自己的理解和阐释。在法国自由派学者中,他与哈耶克相识较早,也认同“法治社会”建立在“开明的私利”之上的自由主义主张,但他并不推崇哈耶克的绝对自由社会原则,也不同意“市场原教旨主义”,他结合法国的传统和实际,主张要关注全体国民的自由、安宁和幸福,建立一种“比较公正的社会”和“不那么令人痛苦的共同命运”,强调民主社会的“现实性”和“平庸性”。正文p3 将近10岁时,发现了父亲杂乱堆积着的关于德雷福斯事件的史料。p64 近距离对于德国法西斯的观察。人们在希特勒的政治手腕下表现出的服从。p74 与法兰克福学派的接触。卢卡奇和曼海姆的相对独立。p75 “在我看来,批判理论在今日德国仅发挥着有限的影响。而在英美世界,对马克思主义日益增长的兴趣已经扩展到无产阶级运动的斜枝旁蔓之中。较之纯粹的马克思主义者,经济剖析结合思想批判的方式更适合于激进的美国人的口味。”p81 除高等师范学校和加利马出版社之外,我还经常出入于高等实验学校,我对亚历山大-科依雷、亚历山大-科耶夫和埃里克-韦尔这3个才子十分钦佩,不敢班门弄斧。在3人中,可能只有科耶夫的声誉已经超出大学教授和专家们的窄小圈子之外。尽管他的个性和后期思想高深莫测,我仍然认为,他在3人中最有才华。科耶夫是当今黑格尔现象学方面的权威大师。那时,我并不常听他的课,但在最后一年开始加入他身边的崇拜者行列。那二十来个学生中还有凯诺、J.拉康、M.梅洛-庞蒂、韦尔和费萨尔。科耶夫在上课时,总是先对《现象学》中若干段内容进行解释,一个一个音节地说出其中某些字,接着,开始讲授,不需讲稿,一气呵成。他的一口法语,文法完美无缺,古怪的斯拉夫腔调独具特色,颇能引人入胜。在座的高级知识分子向以爱提疑问、异议和批评著称,但听他讲课却能听到入迷。这其中奥妙何在?在于他高超的才华和精湛的论证技艺。最后一年的讲课内容曾被收编成册,我不知道这本书是否完整无缺地再现出讲授者的艺术。这种艺术不是取决于雄辩的口才,而是取决于讲授的主题和讲授者本人。讲授的主题既是世界史又是《现象学》,世界史通过用《现象学》解释变得清楚无误。所有听众都沿着他的思路走,甚至那些不信历史气数的人,那些怀疑艺术后面隐藏着手段的人,也抵挡不住这个魔术师的魔力。在听他讲课的时候,那些历史时期和历史事件一目了然,一听便懂,正足以证明他的方式对头。研究黑格尔的专家学者经常引用和使用他的《黑格尔研究导论》。他们称赞他指出了“认识”概念在黑格尔的人类学中的重要作用,但很少谈论他对《人类学》的全部阐述,这种阐述表达出所谓的解释者本人具有的哲学思想。厌烦某种哲学推理的读者可以看看《导论》中有代表性和集中重要论点的几页:当人类不再行动时,即不再通过浴血奋战、通过创造性劳动来否定和改变自然以及社会现状时,历史也就停止了,而当实际现状完全达到人类意愿(即人类对认识自己在世上独特性质的意愿),使他心满意足时,人类也就不再行动了。如果人类真正和完全满足于现有状况,就不再存在任何实际意愿,从而不再去改造现实,同时也不再真正改造自己。他的唯一“意愿”--如果他是哲学家的话--将是了解现状及其后果,并且通过言语来展示自己的了解。着人的才能就是对全部现实作出充分完整的说明,从而最后使人类(即使是哲学家)心满意足:他将永远不再反对这人的说明,正如哲人已经不再反对被自己所说明的现实一样。这样,哲人不带辩证性(即不带惯于否定的方式)的说明就成为绝对真理,这个真理不再形成任何哲学“辩证”,永远不会成为同某个反论对立的“论断”。但是,怎样才能得知人类是否真正和完全地对现状已经心满意足了呢?根据黑格尔的观点,人类除了认识的意愿之外别无其他(Den Mensh ist Anenkennen 第20卷,第206页,1.26),历史就是使这一意愿逐渐得到满足的过程,最终的满足则须在征服全世界的国家中实现(黑格尔认为这就是拿破仑帝国)。但是,黑格尔首先必须预测历史的“未来”(历史的未来在本质上是无法预见的,因为未来是自由的;换言之,就是产生对现状的“否定”),因为他所期望的国家仅仅处于形成过程之中。即使在今天,我们依然清楚地知道,它距一个“经验实体”或“客观实在”甚至一个“现存实在”仍很遥远。接下来就是意义重大得多的第二部:怎样才能知道在这种国家中获得的满足确实是人类最终的满足而不仅仅是对可能实现的意愿之一的满足?怎样才能知道帝国中历史“进程”的稳定,并不是因暂时乏力而稍有停顿呢?根据什么才可以证明,这个帝国使人类除了认识的意愿之外不再产生新的意愿,因此,也不会在某一天被人类除了斗争和劳动之外的某种否定性和再创性行动所推翻?唯有通过一种假设,即认识的意愿将耗尽人类的“全部能力”,来对此进行证明。但是,这只能在具备人类全部的、完满的认识之后,即普遍的和最后(“必须”)的认识、“绝对真实”的认识之后,才有权力作此假设。然而,只有在历史终期才能达到绝对真理。历史终期才能是决定时期。于是,我们被牵连进一个“恶性循环”之中。黑格尔对此已做过充分和详尽的阐述。但是,他认为,在通过说明现实获得绝对真理时(即在现实的准确和全面的特征中),和在现实“进程”的终期(即在人类历史最终停顿)时,他已经发现了一个准则。奇特的是,这个准则正是他所描述的循环,即“科学体系”。再稍后一段:“这就是说,在黑格尔的论证面前,‘所有的思维能力’已经枯竭。任何其他论证都无法同它相抗衡,都只能是他已经论证过的内容之一,都只能是对前面所述体系某一部分的重新总结,这个体系是全部思维的构成要素。”。。。威廉-狄尔泰和马克思-韦伯尽管属于黑格尔思想直接继承者之列,却仍然解决不了自己提出的问题,解决不了自以为已经解决的问题。科耶夫在1938年或1939年自称为“地道的斯大林主义者”,此话是否真诚?更确切地说,是在什么意义上的真诚?历史将引出一个和好的世界帝国,既然没有拿破仑,那就斯大林罢。这个帝国既不是俄国式的也不是马克思主义式的,它将容括相互了解之下团结和好的全体人类。至于赤色俄国被丧失理性者所统治,语言被庸俗化,文化被毁坏,他私下并不否认。恰恰相反,他一有机会就这样说,事情早已大白于天下,只有下愚不化的家伙才能无所知觉,也只有同傻瓜说话的人才感到有必要重复第二遍。他身上是否留有潜在的、合理的热爱俄国的感情?我对此并不怀疑。当然,她一片忠贞,心甘情愿地作出选择,为祖国法兰西效劳,这同样毫无疑问。他不喜欢美国人,这个哲人将美国视为世上最彻头彻尾不含哲理的国家。当然,在他眼里,哲学已经与希腊人(前苏格拉底智者、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德国人(康德、黑格尔)和两者之间的笛卡尔主义者混为一体。他抵抗来自美国的压力,维护建立共同市场的《关贸总协定》的条条款款,从而捍卫了法国和欧洲的独立自主。他在国际会议中被认为是一个令人生畏的谈判者。。。。1946年或1947年,再一次午餐中,科耶夫简略地谈到了自己的历史哲学研究和个人经历。他说,他为法国和欧洲的利益着想,才在一段时期转向斯大林主义。在黑格尔之后再也没有重要的思想出现。在这个意义上说,历史已经终结了。哲学论证的环已经形成。但是,仍要发生一些事件,在实现世界帝国之前将存在一些地区性帝国(或共同市场)的阶段,西欧联合组织就是这个阶段的产物。科耶夫对贸易外交的投入。他对亚历山大-科依雷、马丁-海德格尔、雅各布、布莱恩和埃里克-韦尔表达了感激之情,认为自己从他们身上获益匪浅。但是,他又用蔑视的口吻,斥责其中一些人后来偏离了唯一的正确道路,即《精神现象学》。p97 马克斯-塞勒的三种典型。头一种以血缘和亲属关系为主。第二种叫做历史社会,以政权为主,第三种叫做现代社会,以经济关系为主。p98 。。。狄尔泰 个体纳入整体才有意义,整体通过分析个体才能够发现自己。但是,人们一旦承认了连续不断的创造力正是根本的历史事实,那么,怎样再去克服我们历史条件的特性呢?。。。我没有低估他们思维的中心:价值的相对性和历史认识的客观性。p115 货币上的爱国主义的荒唐。p336 戴高乐,一个历史推举出的代表国家正统的强人,在路径与民主之间的两难。p338 孟德斯鸠的名言:“应当由征服者来弥补他所做的一部分坏事。这样我就给征服权下了如下的定义:这是一个必要的、合法的而又不幸的权利,它留下一笔永远需要补偿的巨额债务,用以偿还对人性所欠的债。”p360 工业社会这一章其实有很丰富的讨论,是需要经常温习的。p419 三M:马克思、毛泽东、马尔库塞。极左在古拉格之后对于CP的鄙视,认为他们是官僚。阿隆对于萨特和阿尔库塞的批评可以参考。p552 《帝国主义的共和国》和《对战争的思考》“海岛大陆”这个概念来自一个著名的英国地缘政治学家,他对德国的奥斯豪费尔学派起过影响;麦克金德在他的著作中,特别是那本《民主的理想与现实》一书中,论述了陆地与海洋、大陆强国与海洋强国之间的斗争。海上强国,只有拥有足以提供足够资源的经济基础时才能维持其统治。我认为1898年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年代,下一个时期到1941年12月珍珠港美国参战为止。这是一个奇异的、多变的和矛盾的时期。p562 克劳塞维茨作为现代战略的创立者之一,以军事和政治的联系作为思考的起点和核心。军事工具服从政治意志。p566 卡尔施密特对于阿隆的战争论研究的回应。阿隆对于六八年并没有什么论述。p640 三个比我强的人结为朋友。萨特、埃里克-韦伊和科耶夫。
  •     ....................................................................................译文总体的质量还可以,但有些用词与前后文呈现的作者表述的心态不一致,读起来感觉很怪,同时部分人名翻译有些乱,这个不知道应不应该算审稿编辑的责任,本来对这本书的期望还是蛮高的,现在看了四章略有尴尬,不过还是值得看完的!我想....................................................................................
  •      拉尔夫达伦多夫“在《心灵内外的旅程》一书中提到雷蒙阿隆和亨利基辛格——他们都是学者、历史学家、知识分子性新闻工作者,发挥了重要的公共作用,但未尝没有付出代价:遭到心怀嫉妒的学术同事的诋毁,被讲求实际的政治家指责为书生论证。达伦多夫评论说阿隆距离权力太近而无法影响思想,(他又)距权力太远从而无法影响行动。然而至少这类人物几乎可以填平思想与行动、知识分子与民众之间的巨大鸿沟。”——[美]罗兰斯特龙伯格著,刘北成,赵国新译《现代西方思想史》,627页,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     第一次阅读雷蒙阿隆是在2003年冬天,当时我正痴迷于社会学与社会史,无意中在学校图书馆找到一本《社会学主要思潮》(葛智强、胡秉诚、*王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书后的借阅纪录空空如也,作者正是雷蒙阿隆。这位二战后直至去世前(1983)对法国思想界产生巨大影响的学者在国内名声远不及他的论敌萨特和美洛庞蒂。我翻开这本书,被孟德斯鸠“如果我能使人类从偏见中解脱出来,那么我就将是最幸运的人了。这里我所说的偏见,不是指使人不了解某些事情的东西,而是使人失去自知之明的东西”(12页)打动,开始翻阅这本大部头。《社会学主要思潮》成书于上世纪60年代,作者用12年时间写成,介绍社会学创始人孟德斯鸠、孔德、马克思、托克维尔以及世纪之交(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一代涂尔干、帕雷托、韦伯等人的思想、著作与生平。这本书的封底写道作者致力于探索现代社会学的起源,努力把握这几位社会学家的精髓,既不忽视我们是指位社会学特定目标的东西,又不忘记这种特定的目标是与上一世纪里的哲学观念和政治理念是须臾不可分割的。当时我只看完第一章。雷蒙阿隆推崇孟德斯鸠,他将孟德斯鸠推为社会学开创人,“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孟德斯鸠是最后一个古典哲学家,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他又是第一个社会学家。说他是最后一位古典哲学家,那是因为他认为社会基本上是由政治制度决定的,并且提出了自有这一概念。而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他用社会这一总概念重新解释古典政治思想,并力图用社会学的观点对社会集体的各个方面做出解释。(40)作者在前言中没有掩饰自己的思想倾向,“在第一部分的结束语中,我说明我是属于孟德斯鸠、托克维尔以及埃莱维等自由社会学家这一派”,孟德斯鸠政治哲学的基本点是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目的是通过各派力量的均势确保政权温和(38),由此可见雷蒙阿隆的政治倾向。他认为孟德斯鸠政治哲学的意义在于“不管社会结构如何,在一个时期里,人们都有可能运用孟德斯鸠的思想方法,分析某个社会特有的庞杂形式,并通过各派力量的均势谋求确保温和与自由”。看了雷蒙阿隆对孟德斯鸠的介绍,我忍不住要崇拜一下这位稳健的自由主义先驱。 看完第一章后,我不得不放下这本书忙别的事。      2004年6月,在上海季风园书店,我买到了华夏出版社的《社会学主要思潮》新版和雷蒙的另一本专著《阶级斗争——工业社会十讲》。《阶级斗争》是雷蒙阿隆在巴黎高师的讲稿。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很多有影响力的哲学家曾在巴黎高师任教,其中包括德里达。这套讲稿有三本,国内翻译了其中一本。哈,原来国外也有将大学教授的讲稿印行出书例子。这本书的写作背景为冷战时期,法国左派思想与学生风潮交相辉映,左派抨击法国经济繁荣而精神堕落的现状,羡慕铁幕另一端的极权社会的理想主义。雷蒙阿隆指出苏联同样属于工业社会,在比较美英法苏等国各阶级状况,分析了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在现代工业社会中的不合时宜。西方社会各阶层之间互相流动,工人阶级不是铁板一块。雷蒙阿隆曾在《社会学主要思潮》中指出苏联社会学家对西方批评尖锐,而对本国的现状则比较宽容。雷蒙阿隆将法国左派知识分子对乌托邦的推崇称为知识分子的鸦片。   《知识分子的鸦片》这本书在接触到雷蒙阿隆后一直想看,无奈限于条件,台湾蔡英文的本子一直无缘得见,《阶级斗争》书后所附书目中包括《知识分子的鸦片》,于是就等着这本书能早点翻译出来,又担心急急忙忙赶出来的活质量会不会有问题,看过太多英文句式型学术译著,虽然我的英语水平有限,但翻译书看多了,有时候甚至能够猜出这句话的原文句式。在等待中又听说过《知识分子的鸦片》一书可能出不了了。到2005年《知识分子的鸦片》之删节版终于面世。不知怎的,我又没了原来的急切,直到最近才从图书馆借了这本书,译者是吕一民、顾杭。   雷蒙阿隆批评法国知识分子对民主国家的缺失毫不留情,却对那些以冠冕堂皇的理论的名义所犯的滔天大罪予以宽容。阿隆分析左派概念的混乱时指出:鼓吹组织的左派多少会变得专制,因为主张自由的政府行动迟缓,且因为多种利益或偏见的抵制受到抑制。鼓吹组织的左派如果不是民族主义的,那也是民族的,因为只有国家能够实现它的纲领。鼓吹组织的左派有时也是帝国主义的,因为计划经济的推崇者们渴望有无限的空间和资源……左派理论与实践的矛盾与不自恰显而易见,所剩的只有空洞的美妙言辞和故作救世主的架子。正如阿隆所说“历史上的左派的语言或许在当代会受到喝彩,然而当怜悯本身只具有唯一的意义的时候,永恒的左派精神实际上已经死亡。”阿隆的犀利有其深厚的理论作支撑。他对社会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乃至哲学都有研究。在《阶级斗争》一书中阿隆指出分析一个复杂社会首先必须是一个经济学家,然后要成为社会学家、历史学家,最后是哲学家。他反对任何意义上的决定论,这也是他对社会学公认的创始人孔德和涂尔干无法认同的原因。   虽然阿隆对同时代法国思想家多有批评,但他对法兰西文化却有着发自内心的自豪感,在《论治史——法兰西学院课程》中写道:我想扮演一个法国人有可能扮演的角色把英文译成德文,把德文译成英文。此处德文借指德国思辨哲学传统,英文则借指英国分析哲学传统。阿隆自陈我的结论是英美,而我的思想则来自德法;也曾经表示自己深受新康德主义的影响。在他身上,文化多元倾向表现无遗。   子曰见贤思齐。阿隆说他倾向于以下两种人:一种是那些知道不带仇恨的进行战斗的人;一种是那些拒绝在“论坛”上展开的斗争中寻找人类命运的秘密的人。哦,这两种精神不正是一个知识分子所应有的精神气质吗?在此,我想起那句古语: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精彩短评 (总计52条)

  •     我也想买来着……
  •     于是又是新星囧
  •     只读了150页。
  •     我觉得翻译总体还行, 不过部分细节处理确实不到位,不知道应不应该算编辑审稿的责任
  •     知识分子的鸦片
  •       科捷夫、科杰夫、柯捷夫,猜猜看,他们是不是三兄弟?
      当然不是。
      他们是《雷蒙·阿隆回忆录》中一代哲人科耶夫的三个“化身”。在这本书中,不同的章节,哪怕仅仅隔开薄薄的几页,科耶夫就可能摇身一变,成为“科捷夫、科杰夫、柯捷夫”中的一个。并且在这些中文名字后面没有一个附有他的原名。不单是科耶夫,书中出现的大多数人名都没有附上原名,这让我不止一次怀疑里面提到的某人与某人之间其实就是同一个人。当然,我更不知道一个普通读者能不能搞明白这些名字之间的关系。
      《雷蒙·阿隆回忆录》是一本绝对值得仔细品评的书,但是我说的绝对不是现在这本中文版。且不说中文翻译的水平,里面类似一人数名的错误太多了。其实,中文版早在多年前就已经出版了。可是这次新星出版社再版此书却没有对书中这些明显的错漏进行校正。当然,他们在装帧上很下了工夫。最大的努力是把书价做了必要的调整。
      我想提醒的是,在这本书出另外的版本前,善良的读者们啊,千万不要买!
  •     孤侠岛主,请问我这段评论是哪里抄来的?
  •     所谓的法国右派,萨特论敌
  •     有的地方翻译出来的文句有点匪夷所思
  •     看到楼主的评论已经晚了……我从网上订了一本。
  •     是啊,新星出版社的书,我接触到的翻译都是烂到死,我正在读的托尼朱特的《战后欧洲史》也是这样。
  •     书是本好书。是译者们的专业水平让读者不敢恭维呢,还是他们的职业操守让人怀疑,总觉得翻译的还不能体现出原书的面貌和精髓来。
    有人知道国内有卖原版或者英文版的么?
  •       想起以前的公司。它号称自己是“单位”,人人受困于此,于是,我认为,不学无术就成了它的最大特征。
      一位名记主任一次和我说,记者应该有独立意志、批判态度,就应该像最近很热销的那本回忆录的作者一样,那本回忆录叫什么来着,很贵的一本,我买了的……然后沉默了十多分钟,冷场。我赶快去书店去看了看,就是这本。
      还有一位老资格编辑,整天“辅导”我的。有一次很亢奋地和我说,你们学校那个著名的袁时伟现在怎么样,我很喜欢他,看过他很多文章。我记得,当时,我愕然到耳朵翁鸣。
      后来,他很认真地和我探讨起旅游,说自己去过安徽的庐山。我开始怀疑自己在发梦。
      读书,真的得真诚点。
  •     封面照片真可爱~
  •     就算是最有深度的智慧,也实在是太罗嗦了!
  •     挑了一些章节看。挺乏味的。
  •     阿隆有点像老派中国文人,温文尔雅,读史阅世,行文流丽而常带机锋,假谦虚真自负,见广识博、练达老成的一只狐狸,却非沉潜宏深的刺猬。
  •     翻译得真差!
  •     读了好久今终于一鼓作气。主要因为特别迟才领悟左右之差别以及历史与现实的关联是清晰而有趣的
  •     晚了 买了 悔了
  •     买过三联版的,以为这个能修订一下,差点再买一本,多亏上这来看了一下,谢谢贴主。
  •     因为是很多人翻译的,而且都没有怎么统稿
  •     这段评论是抄来的
  •     读了大半,没读完
  •     2014.8.8 注:阿隆的三个坚持(之一为坚持设身地思考政治决策)的张力与限制
  •     实在是不厚道,翻译真的很专业。我觉得这本书之所以能再版,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翻译的优势。
  •     晚矣,晚矣,已购得一本。
  •     看了1/4,这是我想走的道路,而这本书是值得再看一次的书
  •     没读完
  •       与萨特的有趣的关系。基辛格的老师。
      
      译者前言
      
      p3 亨利-基辛格博士是他的得意门生之一。(显然雷蒙阿隆的马基雅维利派见解深刻影响了基辛格。)
      
      p4 阿隆属于自由派,但他对“自由”有自己的理解和阐释。在法国自由派学者中,他与哈耶克相识较早,也认同“法治社会”建立在“开明的私利”之上的自由主义主张,但他并不推崇哈耶克的绝对自由社会原则,也不同意“市场原教旨主义”,他结合法国的传统和实际,主张要关注全体国民的自由、安宁和幸福,建立一种“比较公正的社会”和“不那么令人痛苦的共同命运”,强调民主社会的“现实性”和“平庸性”。
      
      正文
      
      p3 将近10岁时,发现了父亲杂乱堆积着的关于德雷福斯事件的史料。
      
      p64 近距离对于德国法西斯的观察。人们在希特勒的政治手腕下表现出的服从。
      
      p74 与法兰克福学派的接触。卢卡奇和曼海姆的相对独立。
      
      p75 “在我看来,批判理论在今日德国仅发挥着有限的影响。而在英美世界,对马克思主义日益增长的兴趣已经扩展到无产阶级运动的斜枝旁蔓之中。较之纯粹的马克思主义者,经济剖析结合思想批判的方式更适合于激进的美国人的口味。”
      
      p81 除高等师范学校和加利马出版社之外,我还经常出入于高等实验学校,我对亚历山大-科依雷、亚历山大-科耶夫和埃里克-韦尔这3个才子十分钦佩,不敢班门弄斧。在3人中,可能只有科耶夫的声誉已经超出大学教授和专家们的窄小圈子之外。尽管他的个性和后期思想高深莫测,我仍然认为,他在3人中最有才华。
      科耶夫是当今黑格尔现象学方面的权威大师。那时,我并不常听他的课,但在最后一年开始加入他身边的崇拜者行列。那二十来个学生中还有凯诺、J.拉康、M.梅洛-庞蒂、韦尔和费萨尔。科耶夫在上课时,总是先对《现象学》中若干段内容进行解释,一个一个音节地说出其中某些字,接着,开始讲授,不需讲稿,一气呵成。他的一口法语,文法完美无缺,古怪的斯拉夫腔调独具特色,颇能引人入胜。在座的高级知识分子向以爱提疑问、异议和批评著称,但听他讲课却能听到入迷。这其中奥妙何在?在于他高超的才华和精湛的论证技艺。最后一年的讲课内容曾被收编成册,我不知道这本书是否完整无缺地再现出讲授者的艺术。这种艺术不是取决于雄辩的口才,而是取决于讲授的主题和讲授者本人。讲授的主题既是世界史又是《现象学》,世界史通过用《现象学》解释变得清楚无误。所有听众都沿着他的思路走,甚至那些不信历史气数的人,那些怀疑艺术后面隐藏着手段的人,也抵挡不住这个魔术师的魔力。在听他讲课的时候,那些历史时期和历史事件一目了然,一听便懂,正足以证明他的方式对头。
      
      
      研究黑格尔的专家学者经常引用和使用他的《黑格尔研究导论》。他们称赞他指出了“认识”概念在黑格尔的人类学中的重要作用,但很少谈论他对《人类学》的全部阐述,这种阐述表达出所谓的解释者本人具有的哲学思想。
      厌烦某种哲学推理的读者可以看看《导论》中有代表性和集中重要论点的几页:
      当人类不再行动时,即不再通过浴血奋战、通过创造性劳动来否定和改变自然以及社会现状时,历史也就停止了,而当实际现状完全达到人类意愿(即人类对认识自己在世上独特性质的意愿),使他心满意足时,人类也就不再行动了。如果人类真正和完全满足于现有状况,就不再存在任何实际意愿,从而不再去改造现实,同时也不再真正改造自己。他的唯一“意愿”--如果他是哲学家的话--将是了解现状及其后果,并且通过言语来展示自己的了解。着人的才能就是对全部现实作出充分完整的说明,从而最后使人类(即使是哲学家)心满意足:他将永远不再反对这人的说明,正如哲人已经不再反对被自己所说明的现实一样。这样,哲人不带辩证性(即不带惯于否定的方式)的说明就成为绝对真理,这个真理不再形成任何哲学“辩证”,永远不会成为同某个反论对立的“论断”。
      但是,怎样才能得知人类是否真正和完全地对现状已经心满意足了呢?
      根据黑格尔的观点,人类除了认识的意愿之外别无其他(Den Mensh ist Anenkennen 第20卷,第206页,1.26),历史就是使这一意愿逐渐得到满足的过程,最终的满足则须在征服全世界的国家中实现(黑格尔认为这就是拿破仑帝国)。但是,黑格尔首先必须预测历史的“未来”(历史的未来在本质上是无法预见的,因为未来是自由的;换言之,就是产生对现状的“否定”),因为他所期望的国家仅仅处于形成过程之中。即使在今天,我们依然清楚地知道,它距一个“经验实体”或“客观实在”甚至一个“现存实在”仍很遥远。接下来就是意义重大得多的第二部:怎样才能知道在这种国家中获得的满足确实是人类最终的满足而不仅仅是对可能实现的意愿之一的满足?怎样才能知道帝国中历史“进程”的稳定,并不是因暂时乏力而稍有停顿呢?根据什么才可以证明,这个帝国使人类除了认识的意愿之外不再产生新的意愿,因此,也不会在某一天被人类除了斗争和劳动之外的某种否定性和再创性行动所推翻?
      唯有通过一种假设,即认识的意愿将耗尽人类的“全部能力”,来对此进行证明。但是,这只能在具备人类全部的、完满的认识之后,即普遍的和最后(“必须”)的认识、“绝对真实”的认识之后,才有权力作此假设。然而,只有在历史终期才能达到绝对真理。历史终期才能是决定时期。
      于是,我们被牵连进一个“恶性循环”之中。黑格尔对此已做过充分和详尽的阐述。但是,他认为,在通过说明现实获得绝对真理时(即在现实的准确和全面的特征中),和在现实“进程”的终期(即在人类历史最终停顿)时,他已经发现了一个准则。奇特的是,这个准则正是他所描述的循环,即“科学体系”。
      
      再稍后一段:“这就是说,在黑格尔的论证面前,‘所有的思维能力’已经枯竭。任何其他论证都无法同它相抗衡,都只能是他已经论证过的内容之一,都只能是对前面所述体系某一部分的重新总结,这个体系是全部思维的构成要素。”
      。。。威廉-狄尔泰和马克思-韦伯尽管属于黑格尔思想直接继承者之列,却仍然解决不了自己提出的问题,解决不了自以为已经解决的问题。
      科耶夫在1938年或1939年自称为“地道的斯大林主义者”,此话是否真诚?更确切地说,是在什么意义上的真诚?历史将引出一个和好的世界帝国,既然没有拿破仑,那就斯大林罢。这个帝国既不是俄国式的也不是马克思主义式的,它将容括相互了解之下团结和好的全体人类。至于赤色俄国被丧失理性者所统治,语言被庸俗化,文化被毁坏,他私下并不否认。恰恰相反,他一有机会就这样说,事情早已大白于天下,只有下愚不化的家伙才能无所知觉,也只有同傻瓜说话的人才感到有必要重复第二遍。他身上是否留有潜在的、合理的热爱俄国的感情?我对此并不怀疑。当然,她一片忠贞,心甘情愿地作出选择,为祖国法兰西效劳,这同样毫无疑问。他不喜欢美国人,这个哲人将美国视为世上最彻头彻尾不含哲理的国家。当然,在他眼里,哲学已经与希腊人(前苏格拉底智者、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德国人(康德、黑格尔)和两者之间的笛卡尔主义者混为一体。他抵抗来自美国的压力,维护建立共同市场的《关贸总协定》的条条款款,从而捍卫了法国和欧洲的独立自主。他在国际会议中被认为是一个令人生畏的谈判者。。。。
      1946年或1947年,再一次午餐中,科耶夫简略地谈到了自己的历史哲学研究和个人经历。他说,他为法国和欧洲的利益着想,才在一段时期转向斯大林主义。在黑格尔之后再也没有重要的思想出现。在这个意义上说,历史已经终结了。哲学论证的环已经形成。但是,仍要发生一些事件,在实现世界帝国之前将存在一些地区性帝国(或共同市场)的阶段,西欧联合组织就是这个阶段的产物。
      科耶夫对贸易外交的投入。
      他对亚历山大-科依雷、马丁-海德格尔、雅各布、布莱恩和埃里克-韦尔表达了感激之情,认为自己从他们身上获益匪浅。但是,他又用蔑视的口吻,斥责其中一些人后来偏离了唯一的正确道路,即《精神现象学》。
      
      p97 马克斯-塞勒的三种典型。头一种以血缘和亲属关系为主。第二种叫做历史社会,以政权为主,第三种叫做现代社会,以经济关系为主。
      
      p98 。。。狄尔泰 个体纳入整体才有意义,整体通过分析个体才能够发现自己。但是,人们一旦承认了连续不断的创造力正是根本的历史事实,那么,怎样再去克服我们历史条件的特性呢?。。。我没有低估他们思维的中心:价值的相对性和历史认识的客观性。
      
      p115 货币上的爱国主义的荒唐。
      
      p336 戴高乐,一个历史推举出的代表国家正统的强人,在路径与民主之间的两难。
      
      p338 孟德斯鸠的名言:“应当由征服者来弥补他所做的一部分坏事。这样我就给征服权下了如下的定义:这是一个必要的、合法的而又不幸的权利,它留下一笔永远需要补偿的巨额债务,用以偿还对人性所欠的债。”
      
      p360 工业社会这一章其实有很丰富的讨论,是需要经常温习的。
      
      p419 三M:马克思、毛泽东、马尔库塞。极左在古拉格之后对于CP的鄙视,认为他们是官僚。
      
      阿隆对于萨特和阿尔库塞的批评可以参考。
      
      p552 《帝国主义的共和国》和《对战争的思考》
      “海岛大陆”这个概念来自一个著名的英国地缘政治学家,他对德国的奥斯豪费尔学派起过影响;麦克金德在他的著作中,特别是那本《民主的理想与现实》一书中,论述了陆地与海洋、大陆强国与海洋强国之间的斗争。海上强国,只有拥有足以提供足够资源的经济基础时才能维持其统治。
      我认为1898年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年代,下一个时期到1941年12月珍珠港美国参战为止。这是一个奇异的、多变的和矛盾的时期。
      
      p562 克劳塞维茨作为现代战略的创立者之一,以军事和政治的联系作为思考的起点和核心。军事工具服从政治意志。
      
      p566 卡尔施密特对于阿隆的战争论研究的回应。
      
      阿隆对于六八年并没有什么论述。
      
      p640 三个比我强的人结为朋友。萨特、埃里克-韦伊和科耶夫。
      
  •     哦?是吗?呵呵,那抱歉了
  •     谢谢楼主,等新译本。
  •     同感太多要拿来写篇
  •     这本书翻译得真好,不愧是杨祖功等老一辈学者翻的~~
  •     看了80多页实在啃不下去了,文笔晦涩,人名繁多,内容无趣,我果然还是不待见政治啊!啊啊!!
  •       ....................................................................................
      译文总体的质量还可以,但有些用词与前后文呈现的作者表述的心态不一致,读起来感觉很怪,同时部分人名翻译有些乱,这个不知道应不应该算审稿编辑的责任,本来对这本书的期望还是蛮高的,现在看了四章略有尴尬,不过还是值得看完的!我想
      ....................................................................................
  •     所读版本尚未出版,但是译著是同一批人。
  •     岛主好记性,可惜不记得那学术中国上登出的文章署名正是“西闪”?
  •     要读完!
  •     读了一半看不下去,实在没有什么共鸣感
  •     学术中国上登过这本书的一篇书评,同样是讲翻译问题,科耶夫三兄弟,调侃的语气都一模一样
    当然,这篇文章要长得多,而且被多家网站转载
  •     西方社会政治哲学 经典
  •       【读品·浅尝】
      
      王晓渔
      
      关于阿隆,我们除了知道他与萨特的分歧,还知道些什么呢?幸好,1992年三联书店就推出《雷蒙•阿隆回忆录:五十年的政治反思》,今年新星出版社将它再版。这本书的封面上印着阿隆的一句话:“我相信,我已经说出了基本事实”,这让人想起聂鲁达的回忆录标题《我承认,我曾历尽沧桑》。前者比较内敛,后者更为张扬,这与两人的精神气质正好契合。回忆录是一项危险的写作,作者很容易变成广告里常见的成功人士,把生命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放大成历史上的标志性事件。阿隆却提到大哥省得人事的最后一天,自己正在运动竞选法兰西学院教授的资格,没能去探望。这种不加修饰的表述,很容易让那些寻找精神导师的读者失望,我却喜欢这些文字,它们拒绝制造幻觉。
      
      生于1905年、死于1983年的阿隆几乎经历了20世纪最为重大的历史事件:法西斯上台、二战的爆发、前苏联和美国的冷战、1968的学生运动,等等。阿隆同时也经历了法国思想界的变迁,从巴黎高师到法兰西学院,还曾在《费加罗报》任职多年。“《费加罗报》的教授,法兰西学院的记者”,据说戴高乐这样称呼阿隆。在每一个重大问题上,阿隆都有着明确的是非。这种是非并不等于左派或者右派的站队,阿隆表示自己与“真正”的左派在某一方面(而且是极其重要的方面)有着共同感受,他还表示自己与宣扬“宁要希特勒,不要勃鲁姆”的右派毫无共同之处。由此也可以看出,与其说阿隆是右派,不如说那些使用“宁要……,不要……”句式的左派并非“真正”的左派。
      
      有些遗憾的是,阿隆的学说在他生前一直比较寂寞。这不是阿隆的遗憾,而是读者的遗憾,我们总是在一个思想者远离世界之后才发现他的意义所在。回忆录发表几周之后,阿隆因为心脏病逝世,他似乎已经做好准备:用这本回顾自己一生的书迎接自己看不到的未来。
      
      [法]雷蒙•阿隆:《雷蒙•阿隆回忆录:五十年的政治反思》,杨祖功等译,新星出版社,2006年9月,68元。
      
  •     呵呵,阿隆说什么呢,年代越久他越香。
  •     四方思想
  •     还好,还好,多谢提醒!
    为什么阿隆在中国会这么倒霉?
  •     又是一部觉得买得很值的书。没什么好评的,满分。
  •     阿隆说:「如果怀疑能够消灭狂热,那就让我们真心迎接它的到来吧。诚然,知识分子都应该具有批评的功能。可是,当这种批评是在宣扬对专制和暴力的崇拜时,它就变成虚无主义了。」这样的人,在一个知识分子凡事必须表明立场,迷恋天翻地覆慨而慷的革命国度里,注定是个「反动派」。
  •     很有阅读必要。
  •     翻了几页不敢读了,先养着灰尘再说
  •     有点啰嗦,人生寻常事花了不少笔墨。
  •     too expensive~~~~~>>>>> >_<`````` but I bought one!!!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