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撒不爱我

出版社:广西师大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
ISBN:9787549548811
作者:王健壮
页数:296页

内容概要

王健壮,台大历史系毕业、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研究。曾任《仙人掌杂志》主编,《中国时报》“人间副刊”主编、政治记者、专栏主任、采访主任,《时报杂志》社长兼总编辑,《时报新闻周刊》总编辑,《新新闻》总编辑与社长,《中国时报》总编辑与社长,博理基金会执行长。
出版《我不爱凯撒》、《看花犹是去年人》、《我叫他,爷爷》等书。现为世新大学客座教授。

书籍目录

序一:“记者”是一种生活方式 / 卢跃刚
序二:健壮如斯 / 陈浩
自序:寻找张季鸾
【第一辑】 媒体的矿工:调查记者
总统也怕那只耙子:斯蒂芬斯
吃肉时就想到的名字:辛克莱
密涅瓦打败泰坦:塔贝尔
到国会抓叛国贼:菲利普斯
茶壶顶上的犬儒:安德森
如果媒体沉默不语:古斯曼
荒凉年代的独立记者:
只要记住一句话:斯东
别在床上看他的书:哈伯斯坦
天下第一笔:赫什
大家都在等他电话:伍德沃德
最佳拍档三十年:巴利特与斯蒂尔
迈阿密风云:萨维奇
五千年等于一年:艾伦瑞克
永远在路上:加勒特
我看我感受我经验:柯诺瓦
残酷大街上的奥德修斯:勒布兰克
死牢天使:普洛提斯
【第二辑】 媒体的哨兵:线上记者
兴登堡向他含泪告白:塞尔迪斯
肯尼迪在他面前发抖 :雷斯顿
放胆文章拼命药:汤普森
七千页的大秘密:席汉
最后一场决斗:法拉奇
呼叫中国救米勒:米勒
最前线哨兵:梅班克
【第三辑】 媒体的柱子:专栏作家
挂铃铛的那只公羊:李普曼
总统向记者低头:克罗克
停止旋转的木马:安德森
他替敌人辩护:阿尔索普
一字一锤敲警钟:刘易斯
站在马路中间的圣牛:布洛德
南方有一颗孤星:伊文斯
普利策也捧腹大笑:陶德
二减一不等于四:克鲁格曼
美国李敖爱摇滚:阿特曼
他打开了白宫大脑:奥莱塔
部落格进城了:马歇尔
【第四辑】 媒体的船锚:电视主播
美好的星期二:莫洛
第十七号敌人:肖尔
宁为主播不做总统:克朗凯特
荒原中的绿洲:莫耶斯
上帝开他玩笑:丹•拉瑟
七百二十一个名字:科佩尔
冯光远的拜把兄弟:斯图尔特
【第五辑】 媒体的指挥:总编辑与总主笔
没有广告的报纸:英格索尔
没人歌颂的英雄:麦克鲁奇
最危险的总编辑:布莱德利
别舔那只喂你的手:道尼
最后堡垒没有沦陷:柯林斯
放烽火的人:卡崔娜•范登豪沃
没有终点的游牧:金斯利
屏老

作者简介

记者是永远的反对派!
“我”是记者,“凯撒”即强权。作者咬住不放的,是权力与媒体的恒久博弈。
王健壮是记者,是编辑,是文人,是政论家,但是他同时如白荷出水,高高地在风中招摇一种稀有的价值标准。《凯撒不爱我》是五十二个自由派新闻人的故事,是五十二个与当权派、与扭曲的社会风气唱反调的传奇。作者高擎“自由主义”、“新闻专业主义”两面旗帜,竖标杆,挽狂澜。从“扒粪运动”到“最危险的总编辑”,近百年的新闻史,一路缕过来。书中的主角是调查记者、专栏作家、主播、总编辑、总主笔,他们曾经揭举无数弊案,曾经力抗麦卡锡的白色恐怖,也曾在“911”后的保守风气中坚守自由主义;有的终究晚节不保,有的则以职业生命做赌注,坚持新闻的理想。阅读此书,令我们感叹新闻还是有标准的,而前面正有如此多的典范。
也许就是因为对台湾媒体的集体不为,或者对“张季鸾精神”(秉持不党、不卖、不私、不盲的“四不主义”)如烟一般消失得无影无踪,有些感慨甚至有些恐慌吧,所以我才转向美国的媒体,想从美国新闻界的历史与现实里,去寻找像张季鸾与《大公报》那样的记者、那样的报老板以及那样的媒体,目的既是为了替我的沮丧挫折寻求慰藉,也是为了替我的虚无麻木寻找刺激。没想到这个自私的动机,这段自我治疗的旅程,最后却写成了一本书。 ──王健壮


 凯撒不爱我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這一個禮拜,地鐵里,公交巴士上,穿梭上下班的路上,一直在讀王健壯前輩的新作《凱撒不愛我》。這是我三年來第一次一口氣讀完的小冊子。這本書開本不大,頁碼不多,站在寸土寸金的巴士上更便於展開和只手擒來,不會給同行的朋友帶來不快和蔑視。這本書封面奇特,長著兩隻角的“怪獸”唯獨一顆“撲撲”跳動的心臟分外顯眼,這就是所謂新聞人的“良心”吧。每次在公共場合看這本書時,總發現有人盯著這封面看,大概他們以為我看的是一本愛情小說,心裡肯定在嘀咕:“看你斯斯文文的樣子,還看時尚愛情小說,哼!”哈,哈!王先生自己也說,書中五十二位新聞人全部都是西方人,美國人更是佔據絕大部份篇幅,蓋由於“自由派”新聞人只能存活在在美利堅這塊豐沃的土壤上。試想,這些人要是到了中國,該是怎樣一副光景呢?不言而喻。即便像張繼鸞、王芸生這樣的“良心”生在中國,也只能慘澹收場或被作為工具一般使用,何其悲!作為同行,這本書能引起我太多的共鳴,也有很多話不吐不快,但由於衆所周知的原因,我只能言盡於此。最後,說兩點書中的編輯錯誤。第194頁第9行“撈什子”應該是北方土話“勞什子”吧;封底的襯頁中介紹王健壯老師時用了“美國弗吉尼亞大學研究”,總感覺成份殘缺。於是查閱了“天下雜誌”,發現其介紹王先生簡歷時是這樣表述的:“台灣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維吉尼亞大學訪問研究。曾任新新聞周刊總編輯、社長,中國時報總編輯、社長。現為世新大學客座教授,並在聯合報定期撰寫專欄。出版有《我不愛凱撒》、《凱撒不愛我》、《看花猶是去年人》、《我叫他,爺爺》等書。”
  •     新闻与强权马哲认为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意即有国家就一定有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想来是因为总不能人人都进行自我统治,那岂不成了“一人国”了?且以此为大前提讨论。知之不多,便不妄议欧洲历史,只以中国古代为讨论对象,几千年来朝代更迭,建立,推翻,重来,再推翻,周而复始,何也?盖因“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的强权统治适合打天下,却不能用于治国。焚书坑儒?——“秦三世而亡。”民敢怒不敢言会怎么样呢?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统治阶级看似居高临下,但上之所以为上,乃因有下:九层之台,尚起于垒土。且居于上层者,天然就应该对下层负有遮风挡雨的责任,下层享受庇护,所以甘居于下;倘上层不仁,下层不堪重负,也会揭竿而起。所以这事实上应该是一种博弈均衡,各取所需的关系。由此可见,虽然统治者为统治者,被统治者虽然为被统治者,但事实二者处于同一根平衡木上,寻找一个平衡点就显得如此重要。这个平衡点的位置是如此微妙,所以不能由两方中的任一方来承担:没有既做运动员又做裁判的道理。新闻人就是这应运而生的第三方。因为其中间位置的角色设定,使的他们一方面可以倾听民意,以达上听;另一方面则要盯紧决策层,口诛笔伐。此时新闻人的作用就是引导民众通过合法平和的方式维护权益,将变革的社会成本减少到最小。可是在非民主的社会环境下,这是不成立的。所以以这种定义看来,强权之下,最需要新闻,也最缺乏纯粹的新闻。强权要求顺从与依附,而独立恰是自由派新闻(或者说“自由主义报刊理念”?)存在的前提。二者互为天敌,却又相依而生。寻找精英治国与民主政治的平衡点而这又和精英治国有什么关系呢?一个大的国家机器想要维持运作,是需要有能力胜任的“精英”们操作的。圣人生而大盗起,窃国者诸侯;且不说贵族政治,“民主政治”的意思也不是人人都是决策者,而是人人都可以是决策者。而由于个人能力或个人意愿不同,总有人不会成为决策者。他们的利益谁来保护呢?指望决策者厚德载物、以民为本?人性是最不可靠的,尤其是当他的手里握有权利。要让决策者真是的感受到悬在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才不会轻举妄动;司法是最有力的执行者,新闻则是最有力的触发者:他们自身的属性导致他们往往能看到并挖到更深层的东西。同时沟通上层决策阶层与下层人民诉求,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以及保护弱势群体,是需要有人站出来为他们发声,给他们的利益代言的。因为这里所提到的弱势群体不仅仅是经济、社会地位等一些外在的,更多的可能是思想上的弱势——他们甚至看不清自己真正需要什么,以及该如何运用现有的去争取应得的。新闻人都应该作为社会的良心,触发改革,为民请命。——像摩西分海,带领以色列人出逃埃及的压迫——新闻人不是上帝的使徒,我们是民主的使徒,我们为真相而来。文人论政?——同论新闻人的自由传统与典范所谓“文人论政”就是知识分子以匡扶时世为己任,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我忧患意识贯穿到言论当中,力图以言论来指引国家的走向。 将学识淬炼成最精砺的钢,在把这思想的钢打磨成最锐意的枪,言论的枪,对,言论,决策者须知人言可畏。无冕之王实际是这种民主和自由的新闻观念,以及在报纸事件中反映出的独立性。看《凯撒不爱我》,作者似乎是十分推崇文人论政的,向往“达则兼济天下”,以为好的新闻就是能够“一剑声寒动九州”的无上魄力与能力,是关乎国计民生,能够引起领域震动的大新闻。在他笔下,无论是写出有“改变历史的影响力”的《屠场》的辛克莱,还是能引起“媒体大地震”意即政坛地震的赫斯特,以及“‘一文而动天下’可以决定国家议程”的赫什,均是笔底波澜,成为改革的媒触。他们都十分厉害。不过,《民主的细节》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细节:(在普遍左倾的高校中)越是远离经济基础的院系,就越左倾。文人议政,要坚持的是文人的风骨与真实,却不可倚仗文人的天真与感性。王建壮先生所大力推崇的张季鸾老先生更多的是作为民主社会的启蒙的角色,起一种“去塞求通”的作用,写的也多为社论。文人论政还典型表现为深厚的爱国情怀,独立的报刊品格以及鲜明的舆论倾向——固然很好,但这不完全符合纪实新闻的要求吧?在这一方面,我更认同罗素1959年的未来寄予:把你知道的原原本本的告诉大众,不要让自己被自己所更愿意相信的,或者认为人们相信了会对社会更加有益的东西所影响,只是单纯的去审视,什么才是事实。文人论政要求;记者在新闻中;真相却要求:记者不在新闻中,有的,只是事实。我的疑义:何为“新闻人”?《凯撒不爱我》中,作者写了那么多的“新闻人”,我却不甚明白:新闻人是什么?记者到底该报道什么?“新闻人”。听上去就像是很有崇高职业理想的名字。新闻可以是教授普洛提斯和他的学生做出来的,“扒粪运动”的开创者之一斯蒂芬斯说:记者不写隐私,只写公益。 萨维奇却是因报道当时作为很有希望的总统候选人哈特的绯闻而初步成名的,或许是当一个人成了公众人物,且与政治扯上关系之后,一些原本是隐私的东西就不成为隐私了?他的个人事务也有可能影响到公众利益?作者讲的是他所认为的新闻人的最高追求,是一个理想化的东西,所谓理想,就是“可望而不可及”,如果决心成为一个新闻人,大可以心向往之,却不必以此为绝对的衡量标准。他是说故事的人,你却不可错认自己是主角。 岂止凯撒不爱我既然新闻人追寻真相,力求公开,社会愈加开放,利益团体众多且往来关系复杂。视新闻人为天敌的,又岂止凯撒?
  •     如健壮说,在龙家的阳台上,吹海风,看轮船,回忆三年前去世的余纪中老先生,感叹民主化以后,壹媒体入台搅局,庸俗商人控盘,台湾严肃媒体江河日下。《冰点》与龙应台以及《中国时报》的完美合作,是我那天发言的内容。2005年连战以国民党党主席的身份、宋楚瑜以亲民党党主席的身份访大陆,连战发表北大自由主义演讲,宋楚瑜发表清华演讲,在大陆刮起了“连宋旋风”。连战在台湾选民、特别是知识分子眼里,并不是一位有魅力的政治家,舆论甚至把他视作国民党因傲慢、无能、颟顸而失去政权的窝囊废。隔海相望,大陆人有自己的观察维度。我们感叹台湾政治家的风度,参照系是一些油盐不进、讳莫如深的蜡像脸。台湾政治的败军之帅,已然在大陆的舞台上风流倜傥,挥洒自如。我们接下来的想法是,连战、宋楚瑜访大陆的出色表现,电视直播让我们直接看到了民主制度塑造的华人政治家风采,但台湾社会呢?台湾人呢?应该还有篇东西介绍台湾,才立体,才全面。谁写合适,放眼华语世界,仔细筛选,目光聚焦在龙应台身上。我给应台写信约稿,她回信说忙。我说,忙也要写。她说,如果写,写真话,大陆可能也很难发表,是不是换别人写。我就摊牌了:“我们面对海峡两岸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过综合考虑,选中了你,因为你是知道限制并且能超越限制进行写作的作家,你的作品完全可能在限度以内又不失水准地在大陆发表。换大陆的作家和学者,再好也不能替代台湾视角。”而且,在新闻管制的情况下,我也不敢保证,约来的稿子能发表。我说:“这有点像赌博。让一个呼吸着自由空气的作家参与可能劳作而没有收成的赌博,多少有点残忍。我们赌博,不能要求你也来参与赌博,但是,我想,我们能邀请你这位海峡两岸历史与现实的知情者,一起来推动历史进步。”健壮的现场评论,很是老到。他说,这不是一个编辑和一个作者之间的寻常约稿,而是海峡两岸知识分子之间的一场围绕着社会进步、民族福祉的心灵交流,唯如此,“应台这样的作者”才会冒险一赌。赌局还不仅如此。我和应台有真赌。她把稿子发过来,我们看了,写得高明,踩着极限边界,大观照,“小叙述”,环环相扣,根据我们的经验和当下政治氛围,略加修饰,应能发表。她在香港那边拿着电话不信,我说咱们打个赌,稿子发表了,你在北京请我们吃大餐;枪毙了,我们在北京请你吃大餐。结果是,她输了,我赢了。冰点同仁——我们赢了。《你可能不知道的台湾》“大冰点”一个整版见报,标题改了一个字,“不能”改成了“可能”,内文只删去了无伤宏旨的两句话。台湾《中国时报》同时发表,用的是原标题《你不能不知道的台湾》。应台在电话里大声说:“跃刚,你这是‘引蛇出洞’。”暗喻“反右”。我说:“不对,我是‘引龙出洞’。”“龙”应台出马,怎么是“蛇”?与应台合作是一段佳话,与《中国时报》的合作也是一段佳话。《中国时报》是台湾自由派报纸,文人办报的典范,其在台湾的地位,相当于《纽约时报》之在美国。龙文《中国时报》与《冰点》同天见报,所不同的是,《中国时报》见报时加了一段“编者按”,大意是说,“连宋旋风”之后,接着刮的是“龙旋风”,龙文首发《冰点》,《中国时报》转载,而且断言,龙文在大陆发表,“是继连宋北大清华演讲直播之后第三次‘台湾经验震撼’”,云云。1949年以来,凡56年敌对,海峡两岸两种社会制度的两大主流报纸,对一篇近万字的长文,如此默契,同时各用整版篇幅发表,前无古人,难有来者。议题,选人,组稿,讨论,交稿,编稿,审稿,见报,《中国青年报》1978年复刊以来最敏感的一篇稿子,一路下来,有惊无险,节奏铿锵,行云流水一般。一位作家,两家大报,联袂创造了历史。唏嘘之余,更有感佩。《中国时报》“转载”的姿态,而且打破罕登长文的惯例,潜在的话语极其丰富,除了对两岸关系重大转折以及龙文作用的高度共识,高难操作惺惺相惜的体察和相互尊敬,更有我看重的专业伦理之操守。黄清龙是决策者和编者按的操刀人,香港见面,热烈拥抱,像是久别重逢的战友。这位台湾第一大报的总编辑,在香港龙家聚会这些人当中,是少壮派,洞察力和胆魄一流,44岁,已经担任了4年总编辑。他是余纪忠先生生前选拔的最后一任总编辑。由此想到,1999年空降到《中国青年报》的新任总编辑问我,怎么当好一个大报的总编辑。我送他六个字:发稿子,担责任。说得完整一些,应该是八个字:敢发稿子,敢担责任。他没接着问,接着问,我就会告诉他我心向往之的《大公报》四原则——“不党、不卖、不私、不盲”。《中国青年报》是党报,“不党”做不到,按照专业主义的伦理、标准,做到“不卖、不私、不盲”,应可努力。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向往之而不能得
  •     当年还想着要读新闻时候买的书。结果还好,我现在没有学新闻,因为我无法成为那样的记者。
  •     在这“万山不许一溪流”的世界里,给我们看这个,是想气死我们不成?
  •     最有趣的,在三序一跋。中间的流水账,略过也不觉可惜。
  •     卢跃刚的序写到对标点符号的嗜好,有同感。
  •     老師的書一定要支持,不過還是上課比較有趣啊。
  •     记住了张季鸾。这本书对新闻人的记录求全不求甚解,雁过无痕。
  •     读新闻系之前阅读此书,做打气勉励之用。学过新闻了解了新闻人“排气筒”的作用,还是会隐隐有些失落。
  •     长知识,厉害的新闻人
  •     让心怀新闻理想的人从前辈身上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     2014是书荒年,看图书馆的记录都没有借过几本书,借过的都是没有读完的或者专业书,加上这一本,访美记和乌合之众是仅有的三本读完的专业书,哭死!其他也不要说了!书荒年!书荒年!!!!
  •     读读而已。
  •     呵呵~五味杂陈
  •     风骨劲健,铮然有声
  •     花名册一本。
  •     名记者索引录……
  •     去找每个记者的原文来读会更好玩儿。。
  •     令人失望。只能拿来当人物索引。
  •     一汪自由主义的心,一群永远的反对派
  •     他是我的老師。。。上課比較爽
  •     这个好省事,感觉好失真。
  •     小书,言之未尽。恰如济癫所言,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
  •     重新唤醒了新闻理想
  •     书是好书,不过可能因为是专栏文章的缘故,篇幅偏短,有些对象展开还不够。
  •     新闻人,敬意~
  •     新闻记者的理想化生活,但事实总比这来得恶心。
  •     并无过多惊喜,毕竟里面的大师们都不熟,惭愧
  •     我为什么不去看维基百科呢?这是个问题
  •     进步主义读本
  •     简略介绍美国著名的记者,远不如自序《寻找张季鸾》精彩。
  •     新闻从业者的坚守和武装。
  •     理想主义回溯呀。浓缩版《聚焦》。
  •     确实如大家而言,读三序一跋更有意思一些,后面林林总总的名记者小传,有如一百零八个梁山好汉介绍合集,不足以观其人,亦不足以学其道,唯打气励志矣,适合初入道的新闻学子观瞻前人风范。
  •     感叹即使在美帝,新闻自由也岌岌可危了。另,其中那个纽约布朗克斯的故事让我久久难忘。
  •     短小精悍的人物小传,读起来轻松有趣,最适合新闻系的学生。
  •     身为暗属性南方系脑残粉,昨日沈事件过后愈发觉得不知如何坚持信仰。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我一直觉得,能说出这样让人战栗的话,那个人即使在凯撒面前下跪,内心也一定在坚持着某种正义的信念。
  •     2017年的媒体,只是猜测,或许又将回到某个相似的时代...
  •     我承认买这本书的初衷纯粹是觉得它封面好看。后面仔细阅读之后,发现这本书最有价值的地方莫过于是它的“三篇序言”
  •     记者是永远的反动派,而且是这个社会良心的私家侦探。
  •     美国特殊历史其实的新闻记者,已及他们对时代的改变。
  •     美国的进步与书中的每一位记者密切相关。
  •     读书有点快,不过我是好书慢慢读,这样的书吧就略读吧,都是作者的小文章,一篇一个人物,诉诸理想吧,又显得强硬,总之这日子还是要自己去闯荡。
  •     台湾人写的名记传
  •     很喜欢很喜欢
  •     惭愧
  •     引用龙应台的评论:“记者下笔快速,但不一定逻辑锋利。编辑思虑多面,但不见得冻烛幽微。文人容易意气飞扬,但风雨袭击时并非每个人都能屹立不移。政论家善于针砭时弊但论及历史的纵深、思想的重量或者家国情怀的承担,不见得个个都有。王健壮是记者,是编辑,是文人,是政论家,但是他同时如白荷出水,高高地在风中招摇一种稀有的价值标准。”
  •     这个是国内最缺少的
  •     不党、不卖、不私、不盲。张季鸾曾经的办报方针离我们相差甚远,如今自勉,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好多好多。
  •     感觉序言比正文精彩
  •     对于新闻专攻的我来说写的有点浅了,不过可以过一遍牛哄哄的新闻人也不错,并且图书装帧精美。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