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诗画中的政治隐情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09-10
ISBN:9787101064650
作者:[美] 姜斐德
页数:261页

章节摘录

至少从公元前3世纪起,位于中国南方的潇湘地区就成为各种流民的汇聚之所。这些流民包括了战争难民,不过更为突出的则是受到朝廷惩处而被流放于此地的政治流放者。他们或是在党派斗争中失败,或是因“大不敬”的罪名而被驱逐。这其中不乏博雅而雄辩的伟大作家,正是他们塑造了潇湘的文学观念。他们的作品几乎无一例外地秉承了一种文学传统,即把南方作为蒙冤受屈者的流放之地。而且“潇湘文学”的范式逐渐糅合了离别的主题,以及对听信小人谗言的君主的责备。甚至连“潇湘”一词本身都带有了某种优郁的色彩…。潇湘地区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湖南省,北宋名为“荆湖南路”,这里原属于古代楚国f前740一前330)的南部。在唐宋诗歌中,“潇湘”的名称有时指楚国,有时也指荆州(历史上此地多次被正式命名为荆州。湘水发源于该地区最南端的崇山峻岭之中(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在它向北流入洞庭湖的漫长道路上,成百上千条清澈的山涧和河流汇聚其中,其中之一在今天被称作“潇”。“潇湘”乃是对“潇”、“湘”两条河流的合称,这是通常的解释。然而,一旦这两个词结合成为一个新词,“潇”字就不再是河流的名称,而是成为形容湘水既深且清的形容词。6世纪的一条注文这样解释:“潇者,水清深也。”《水经注》的作者引用了一段现已佚失的文字作为证据:“湘江清照,五六丈下,见底石如樗蒱矢,五色鲜明,白沙如霜雪,赤崖若朝霞,是纳潇湘之名矣。”向北经过五百公里后,湘水流入一片由湖泊和沼泽构成的水的世界中。置身潇湘,令人深感山川景色之美并体会到湘水作为重要水运通道的功效。而那些淹博的学者更会情不自禁地联想到与这个地区相关的众多传说和文学作品。

前言

这本关于宋代诗歌与绘画研究的书即将译成中文出版,我感到莫大的荣幸。这本书的基础,是建立在众多中外学者的洞见卓识之上的,正是他们引领了辨识文学隐喻以及解读绘画作品的研究方向。而近七年来,国内外又发表了大量重要的学术成果,值得进一步去探讨,但本书是哈佛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出版的2000年版的译本,并没有将这些成果包括进来,这是应该特别指出的。现代社会与北宋学者所推崇并引证的诗歌几乎完全隔膜,只有那些致力于唐诗研究的专家和一小部分文学爱好者才会去读像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这样艰涩的诗篇。于是,对于研究绘画的学者来说,一个额外的问题产生了:他必须想象出一幅既定的成形画面会表现为怎么样的一行诗,呈现出怎么样的一种诗意。反过来他也应该思考宋朝的士大夫把诗句或一个想法入画的时候会变成什么样子。问题的关键在于认清宋代学者是如何处理视觉隐喻的。如果绘画所依据的文本字句隐晦,同时绘画不是作为文学的插图而是作为某种理念的表达,那么此时我们对于艺术的理解就要经受格外的考验。就像文学一样,画作在私人间交流,若要其中的隐喻达到效果,就要依赖于这一群体具有一种共通的认知。“潇湘八景”这组画题的文学特性,还有苏轼、王诜以及他们与其他人之间相互唱和的内涵丰富、才华横溢的诗歌,所有这些都展现出北宋时期的创造性变革。宋代的这些士大夫用绘画来感慨放逐、批评朝政,这种观点或许不会让人感到意外。而我还认为,更深远的意义在于他们的题画诗向我们揭示出一种崭新的表达方式:即借用某一经典诗歌的韵脚却不指明它们来自何处。如果人们不具备与作者相同的认知,那么他们很容易就会错过诗句中的隐喻。在私人之间的交流中,次韵一首没有明确指出的诗歌是表达毋庸言说的共同理念的一种方式。有学者认为,11世纪以后,“韵”具有了新的涵义。它指“意在言外”,并作为一种途径,将读者指向诗歌作者无法解说的诗意。也许这就是北宋末年的范温(字元实)所说的“有余意之谓韵”(转引自钱锺书《管锥编》第四册,页1362,中华书局1986年第2版)。尽管这本书有很多不足,但是我仍然希望该书能够引起学者们对放逐文化的关注,这种文化对士大夫画(后代称“文入画“)的产生以及对水墨画的发展有相当重要的贡献。这本书综合运用了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因此无论怎样,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促进唐宋诗歌、绘画和历史各领域间的更深入的跨学科研究。

媒体关注与评论

本书从题画诗形成的某一关键时期入手,深入考察了政治语言通过艺术形成的一个经典范例,这是中国(以及稍后日本)水墨画最著名的一大主题。由于身处政治窘境的政治家将它们的题画诗赋予了相当隐晦的寓意,因此,姜斐德教授的研究就像一位杰出侦探对谜案的调查。每一位读者,无论是汉学家还是“业余侦探”,都会由此对中国历史上绘画、诗歌、政治三位一体的关系获得深刻的理解  ——谢柏轲(Jerome Silbergeld),普林斯顿大学姜斐德教授这部丰富而翔实的著作,教给我们该如何去破解下面的谜题——宋代重要的学者和艺术家是怎样通过表面上看来无伤大雅的山水画来表达他们的悲痛的哀叹和政治上的抗议。通过解释那些隐秘的信息是如何被转换成视觉上的图像,姜斐德教授揭示出有关宋代文人画的一个崭新而且重要的维度。在一系列事例研究的基础上,她展现给我们绘画是如何通过吸纳诗歌的功能、隐喻和规律来获得新的富于意味的发展前提的。  ——孟久丽(Julia Murray),威斯康辛州大学麦迪逊分校相比于任何其他的著作,这本书更为出色的研究引导读者进入那些学者、画家以及诗人的学术语境中,正是他们在宋代创造了崭新的视觉和语言表达方式。  ——韩文彬(Robert Harrist),哥伦比亚大学

内容概要

姜斐德(Alfreda、Murck),在香港新亚书院留学期间开始领略中国绘画的奥妙。后于普林斯顿大学获得中国艺术与考古学博士学位,主攻中国绘画史。曾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任亚洲部业务主管十二年6其著述有《宋代的诗与画——持异议的微妙艺术》(哈佛大学出版社2000年)。从1991年她与丈夫盂克文(ChrisMurck)在台北居住六年,1997年起在北京居住至今。先后在北京大学历史系和巾央美术学院人文研究所任主讲教师。现任故宫博物院资料信息中心顾问、古代书画研究巾心研究员。
另外,还著有《画可以怨否?潇湘八景与北宋谪迁诗画》,台湾大学:美术史研究,四期(1997);《苏轼用杜甫韵字题王晋卿(烟江叠嶂图)》,中国第十届苏轼研讨会论文集.济南:齐鲁书社,1999;《以蒿苣、白菜和野草为画一一杜甫菜园的隐喻》《清华美术》,2005-12(中译Archivesof Asian Arf,48,1995);《盛世华章》中的《无声的对应:中国士大夫的绘画与书法》,《对清朝征服的反应:吴宏与孔尚任》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8。

书籍目录

中文版序言
自序
第一章 千年潇湘怨
(一)舜与湘妃
(二)屈原
(三)宋玉
(四)贾谊
(五)王逸
(六)庾信
(七)沈俭期
(八)张说
(九)李白
(十)杜甫
(十一)韩愈
(十二)柳宗元
第二章 神宗之变局
(一)文官政治
(二)神宗变法
(三)贺庆之图
(四)诫君之图
(五)宋迪之案
(六)滴居洛阳
(七)乌台诗案
第三章 诗与画相融
(一)杜甫成圣
(二)诗之隐语
(三)宋迪画诗:潇湘八景
(四)以题为诗:潇湘八题
第四章 贬谪与归返
(一)放逐:平沙雁落
(二)遇赦:远浦归帆
(三)登临:山市睛岚
第五章 忧思寄山水
(一)江天暮雪
(二)洞庭秋月
(三)潇湘夜雨
(四)烟寺晚钟
(五)渔村落照
(六)木叶下
(七)平远山水
第六章 烟江叠嶂图
(一)苏诗之隐语
(二)王诜之次韵
(三)苏轼之醉笔
(四)王诜之答赠
(五)《烟江叠嶂图》
(六)四诗之手稿
第七章 山谷之幽怨
(一)仕途
(二)松风
(三)山谷之书法
(四)僧仲仁之墨梅
第八章 “宣和”:画中
(一)徽宗即位
(二)“宣和”之画
(三)“升平”时代
(四)郭思与韩拙
第九章 王洪绘八景
第十章 旧曲衍新声
结语
参考书(中文)

编辑推荐

《宋代诗画中的政治隐情》:在整个中华帝国的历史中,学者型官员总是肩负着批判政府政策和举措的责任,即使这种批判会遭到震怒的皇帝或那些政府首脑的处罚时也不例外。处罚的形式从贬官直到处死,甚至连他们的亲属也会受到牵连。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官员采取了主动删改自己的文章或者保持沉默的办法。而另外一些官员则将他们的想法寄托于诗歌。在11世纪,中华帝国正值宋朝,一些学者转而利用绘画这一文雅而又隐晦的方式来表达他们对政治的异议。通过考察文学的象征含义、绘画的标题、同时代的题词以及历史背景,姜斐德教授指出某些画作传达出强烈的政治意见。这种寓意,在一些画作中表现得相对清晰,而在另一些画作中则被特意隐藏,只有那些具有广博学识,特别是了解诗歌以及其传达不同政见和批判意见的模式的人,才能够对这些作品进行解读。除了在画作中附题诗歌外,一些学者在构造他们画作的时候还仿效了诗歌创作的惯例,这就更加强化了文本图像的联系。姜斐德教授认为,表面上无关世务的画作中所隐含的寓意是士大夫阶层越来越重视绘画的一个重要因素。绘画的关联体系作为一项功能,使得学者可以在避免打击的情况下表达他们的异议,而这正为艺术的活力和长久发展作出了贡献。

作者简介

在整个中华帝国的历史中,学者型官员总是肩负着批判政府政策和举措的责任,即使这种批判会遭到震怒的皇帝或那些政府首脑的处罚时也不例外。处罚的形式从贬官直到处死,甚至连他们的亲属也会受到牵连。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官员采取了主动删改自己的文章或者保持沉默的办法。而另外一些官员则将他们的想法寄托于诗歌。在11世纪,中华帝国正值宋朝,一些学者转而利用绘画这一文雅而又隐晦的方式来表达他们对政治的异议。
通过考察文学的象征含义、绘画的标题、同时代的题词以及历史背景,姜斐德教授指出某些画作传达出强烈的政治意见。这种寓意,在一些画作中表现得相对清晰,而在另一些画作中则被特意隐藏,只有那些具有广博学识,特别是了解诗歌以及其传达不同政见和批判意见的模式的人,才能够对这些作品进行解读。除了在画作中附题诗歌外,一些学者在构造他们画作的时候还仿效了诗歌创作的惯例,这就更加强化了文本图像的联系。
姜斐德教授认为,表面上无关世务的画作中所隐含的寓意是士大夫阶层越来越重视绘画的一个重要因素。绘画的关联体系作为一项功能,使得学者可以在避免打击的情况下表达他们的异议,而这正为艺术的活力和长久发展作出了贡献。


 宋代诗画中的政治隐情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近年来,随着书画业的勃兴,有关书画鉴赏与研究的书籍越来越多。人们试图通过对不同书画作品的研究和赏析,而获得一种崭新的审美范畴,以期有更多的人热衷于此项事业。在这些芜杂的作品中,姜斐德女士《宋代诗画的政治隐情》一书,无疑是别出蹊径的。它不是单纯一本研究鉴赏书画的书,而是试图通过侦探的方式,探寻在1000多年我们的古人将诗画和政治遭遇结合起来的那段历史。画可以幽怨吗?无疑是此书所阐述的关键所在。姜斐德教授用抽丝剥茧的方式从一个点入手,进而走进广阔政治和心灵世界,而这个点便是千古潇湘地。几千年来,在潇湘这个地方,因为贬谪而引发幽怨情结的文人墨客不计其数。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选择了用了诗文来表达出个人的幽怨情怀。因为“诗言志,歌咏言”一直被视为中国古代士大夫的干政传统。而宋时出现的《潇湘八景》则似乎是个意外,它的特别性在于它提供的视觉效果并由此而引发出的幽微隐情,而姜斐德教授正是在此之中而窥出从“诗可以怨”到“画可以怨”的转变。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变化,一个根本原因在于,一些文人开始意识到文字狱的可怕性,进而改变策略采取了新的表达方式议政,于是画作为一种新的形式开始替代诗而担负着应有的功能。故而姜斐德教授在言明诗画隐情之前,先交代出因诗而罹祸的“乌台诗案”。而这场千年以来因一个人命运而享有盛名的诗案则构成了宋画政治隐情的大背景,使得“画的幽怨”走向了前台。在中国艺术史上,宋画一向有着复兴之称,其一重要原因是大批文人开始介入书画领域,文人画开始成为当时书画界的主流,革新着以前的画匠。宋画不明,是困扰很多书画研究者心头一惑。其不明在于不能溯其源,不能明其目的,而姜斐德教授则试图解这一惑。她把宋画汇入进广阔的政治世界中,从而探寻那一代文人的心灵世界。宋迪、苏轼、黄庭坚……相继走来,他们在潇湘之地用诗与画相聚,彼此的幽怨相互生发,汇聚成一幅令人扼腕的历史长卷。他们溯古心而叹今世,将个人的家国情怀融进艺术世界里,通过艺术而展现出个人的政治情怀,所谓“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是也。“那年春天,黄庭坚在旅途中遇到僧人仲仁。……仲仁向黄庭坚展示了苏轼和秦观的诗卷.......黄庭坚深受感动。不管此卷是老友的真迹还是转写的抄本,它生动地使人想起二人的音容笑貌。他们分别死于建中靖国元年和元符三年,这显然都是流放南方的结果。……黄庭坚在拜访仲仁之后,继续南行,他把家人留在了永州的山区,独自一人前往宣州……崇宁四年初冬,黄庭坚孤独的去世,身边没有一个亲人或学生,他的葬礼由一位到宣州拜访他的陌生人主持。”也许在我们后人看来,苏轼他们的那点些许的政治情绪不过做了个人悲惨遭遇一些小注脚而已。我们所观瞻只是他们在艺术中所展示的个人风貌,而所谓的政治隐情只做“影子语”罢了。我们常常喜欢站在某个角度上去想象历史,其实历史往往和我们的想象相去甚远。在诗画背后,我们应该读到的可能并不仅仅是某些政治隐情,而应该是因政治而带出的个人生活与心灵上的一种苦痛,进而将历史还归到人自身……
  •     上课用到,想再说下这本书,对于已经习惯了国内考据式研究法的学生来说,这本书无论是从美术史的角度,还是中文的角度,的确都说不上太严谨,但她感动到我了。我想这不仅仅是因为自己对潇湘题材的敏感吧,大概神宗至徽宗这一段历史本来就太传奇太吸引人。就好像硕士期间迷惑我的元丰三年,在多次相遇后,便会把很多点和线连成网。这本书基本把追慕宋风之人所感兴趣的题材、人物、事件都感性地组织在了一起了,是一种方法与尝试,有她自己的逻辑,所以很通畅,读起来也没有障碍。对潇湘历史的回顾,对苏轼等人用韵法的分析,包括王诜《烟江叠嶂图》那一部分的解读都很好。西方女性学者的视角与方法,感性细腻而又不时令人心潮澎湃。姜斐德,从港中文新亚书院到北大到央美,跟我的顺序恰好颠倒,因而一再错过。而现在,我想我正在慢慢理解和接受,更多。
  •     看完全书,深感作者对中国诗词绘画文化功底之深,全书旁征博引,对与潇湘文化相关的人物典故娓娓道来,并将诗词、绘画与时代大背景结合起来分析,摆脱了单纯分析艺术风格的艺术史。但作者在将诗词绘画与时代政治结合起来的同时,也有些走入索隐派的迷途,为了证明结论而牵强附会。因为这些诗词绘画处在北宋大变革的时代,因为这些诗词绘画的作者们(苏轼、宋迪、黄庭坚、王诜等)曾被流放过,就假设这些诗词绘画中一定隐含了很深的政治暗语,对这些千年前的诗人画家们就有些诛心之论了。例如苏轼和王诜关于《烟江叠嶂图》的唱和诗,只是因为其韵脚恰好与杜甫的《秋日夔府咏怀》一样(都是用ian 韵),就言之凿凿的确信:苏轼和王诜都将真实的意思隐藏在诗文背后,其实际意思是借用背后的杜诗的同样句尾字,来阐述自己真实的对政治和流放的不满。这似乎有些牵强附会了。要知道,老杜的这首诗有200句之长,几乎包括了ian韵的大部分 常用字,如果强行要将苏轼和王诜的ian韵的诗的尾字抓来和老杜一一对应,我想从概率上来说也是很容易的。例如苏轼的“烟空云散山依然”,本是描写《烟江叠嶂图》中的山色,但作者一定要将其和杜诗的“衰谢日萧然”结合起来,硬说苏轼此处想表达的实际是苏轼生活的萧然和政治上的多事之秋。如果《烟江叠嶂图》所描绘的风景和老杜的《秋日夔府咏怀》是同一处,或许可以解释两者确实有所联系。但《秋日夔府咏怀》是描写三峡夔州的风景,而《烟江叠嶂图》是湖北均州汉江的风景,两者似乎从地理上也没什么关联(两地都不是作者所称的流放文化多发地--潇湘(湖南))

精彩短评 (总计47条)

  •     对政治,以及政治和艺术的关系理解得有点简单,貌似受既有阐释影响太多。。艺术只能隐喻么?还是被隐喻??
  •     总感觉写着写着就变成了比较宽泛的thematic study。大方向不错,但可商榷之处颇多,夔府咏怀用一先韵,一首一百韵的诗后人凡是用此韵基本很难出其窠臼。用于论烟江叠嶂图尚可,套在松风阁诗上殊觉牵强。潇湘八景论述的内容大抵没错,然太不严谨,作为后人通过赋予画题加于宋迪的语码尚可。
  •     过了
  •     无需多言
  •     老外写中国艺术史,别样的感觉……
  •     莫当作学术著作来品读。
  •     作者作为一个老美很强大, 但是...太牵强了啊
  •     迁谪文化在宋代频繁的党派纷争中已趋成熟,以潇湘八景为主的宋人水墨山水在以山水排诽的政治寓意下庶几成为文人官宦生涯起伏不定的一个隐喻,那些所谓岩穴高冕之士只是政治版域的候鸟,不幸见逐,从而催生了儒家主文谲谏下中国最精微渺远的艺术。
  •     是部好作品但是阅读起来有些颓然。
  •     附:邱才桢老师书评《潇湘何以成怨》原文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b74f9e0100nns9.html
  •     主题很好,写得soso
  •     “怨”之字义根柢便已包含委曲不平的叙事密码,而先秦元典建构亦已规定了恚怒与蕴蓄两条迥异的“止怨”路径。相对于“不平则鸣”酣畅淋漓式的“怨怒”外发,“怨而不怒”式的内敛表达更符合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与尚和持中的审美范畴。当然,考虑到“怨刺上政”的风险,下怨者还需学会必要的伪装术。“如果不存在党争和政治迫害的危险,如果描述农民疾苦或质疑朝廷政策不会招致惩罚,那么黄庭坚的诗风未必会变得如此深奥晦涩”,“以画诉怨”或“画可以怨”其理亦同。围绕潇湘八景的母题,党争中的宋代士大夫借步韵诗之隐喻,以及隐喻诗歌的绘画,作为不易为外破解且又同道会心的怨讽媒介。于此,作者以细读来解码加密后的诗画之怨,这一发微不惟理据信服,亦可谓开启“诗可以怨”的一扇隐蔽户牖
  •     独特的研究角度。
  •     非常糟糕。所谓“诗画”,其实只是对画中诗的阐释,有没有画是一样的。书中解释画的部分和解释诗的部分结合很糟糕。一句话:没有画过画的人很难理解画家画画时在想什么。
  •     一本非常别样的书,将历史,诗词,绘画,有机的结合论述。让你了解宋代不同时期,所有诗词,绘画大家,名家的政治生涯,创作历程与生命跌宕起伏的一生。
  •     上课用到,想再说下这本书,对于已经习惯了国内考据式研究法的学生来说,这本书无论是从美术史的角度,还是中文的角度,的确都说不上太严谨,但她感动到我了。我想这不仅仅是因为自己对潇湘题材的敏感吧,大概神宗至徽宗这一段历史本来就太传奇太吸引人。就好像硕士期间迷惑我的元丰三年,在多次相遇后,便会把很多点和线连成网。这本书基本把追慕宋风之人所感兴趣的题材、人物、事件都感性地组织在了一起了,是一种方法与尝试,有她自己的逻辑,所以很通畅,读起来也没有障碍。对潇湘历史的回顾,对苏轼等人用韵法的分析,包括王诜《烟江叠嶂图》那一部分的解读都很好。西方女性学者的视角与方法,感性细腻而又不时令人心潮澎湃。
  •     牵强附会
  •     独特的视角,解读诗画,从另一个角度看潇湘八景,
  •     很牛很牛。不管有没有道理。
  •     多数图片看不清楚
  •     没看太仔细。。因为对书画了解太少了
  •     宋诗难读,宋画难解,故姜氏援杜诗以“解码”。
  •     角度不错
  •     颇有新意。
  •     有意思。
  •     不知道该说什么来表示我的喜爱与推崇。潇湘美感,寄寓尽致。
  •     读不进去
  •     大部份是鬼扯,細部倒有些精彩。
  •     脑洞很大,辛苦了……
  •     以出色的考据和分析能力,令人信服地展现了两宋年间被贬文人官员们借诗画讽喻朝政和寄托抑郁之气的现象。值得注意的是,士大夫们由公开讨论朝政,转向以诗画微言大义,这实际上也是两宋年间中国文化由外向型转向内向型的一个重要体现。
  •     作者通过对潇湘八景图与烟江叠嶂图的视觉隐喻的分析,理解画家的诗化的寓意,确定何为”文人画“之”文“,揭示为何文人士大夫宣称他们的墨戏的价值远远凌驾于技艺精湛的工笔画。为我们解读中国文人画中的寓意提供了范本。
  •     这本书很有意思。作者如同福尔摩斯一样,一步步将画背后隐藏的信息告诉给读者,推理过程相当认真缜密,其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     姜斐德實在是愛聯想⋯⋯
  •     太有戏了
  •     算一种观点 作者很认真 可以看下
  •     并非觉得解读过度,而是每一步推理和猜想都很谨慎,所以笔者多加以考据或是寻找依据来例证,觉得这样摊开来看的方法和态度都很赞呀 你觉得对或许偏颇都可以此依据来论证。那些觉得此书论证过度的 那快找到论点来批判呀 难不成只是随口说说妄自下个结论就是论述不过度了吗?!
  •     解读绘画母题中或许含有的政治寓意,可以。过度解读,就可笑了。
  •     赵希鹄在《洞天清禄集·古画辨》中谈到“宋复古作潇湘八景初未尝先命名,后人自以洞庭秋月等目之”既是后人命名,书中观点当不成立。
  •     从历史经验看,领导写诗不是什么新鲜事儿
  •     阅读体验不佳,但是强迫症还是让我把这本书看完了
  •     名为书画,其实通篇也没讲几幅画,那些路人皆知的历史颠来倒去地捕风捉影,很失望。
  •     总说,历史是一部歪曲真实的历史,包括美术史和文化史。前提条件必然是,不同的历史诞生了不同歪曲和无视真实的机制和人,才会留下了歪曲现实的文字。这个国度盛产丰富文化的同时,也会裹挟狭隘和破坏、专制。当代人应以怎样的姿态站在历史这条长河之畔,尽量调动你所拥有的时代的视野和角度,前代人未必会有你这种优势。尽量做到客观转述和评论,细致观察而传达,,而非学语的八哥和重复的乌鸦,这本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喜欢那个时空,尽管不知道自己是否只是喜欢一片被层层转述而曲解的破碎记忆和影像。因而也喜欢这本书,和作者姜裴德认真细致的写作态度。
  •     姜斐德引用了玉涧的配画诗“四面平湖月满山,一阿螺髻镜中看。岳阳楼上听长笛,诉尽崎岖行路难。”姜斐德解释“一阿螺髻”“指的是释迦牟尼”,,刘禹锡有“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这样的诗句,再说佛祖的螺髻头型也是一坨一坨的,一螺髻不成了秃子了么
  •     正如作者在序言中所言,这本书和图像没什么关系(干脆进文学史系得了)。解读苏轼那首在王诜画的跋倒是很有意思
  •     境外汉学家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喜爱与掌握大大超过国人!
  •     这么好的一个题目,这么深邃的洞察力,可遇不可求。
  •     西人的调调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