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鲁斯特是个神经学家

出版日期:2014-9
ISBN:9787213062441
作者:【美】乔纳·莱勒
页数:260页

内容概要

于哥伦比亚大学主修神经学,在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埃里克·坎德尔(Eric Kandel)的实验室里做过有关记忆的生物学研究实验。
牛津大学罗兹学者(Rhodes scholar),关注20世纪的文学艺术,对艺术与科学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
《连线》杂志特约编辑,《纽约客》杂志长期撰稿人,《华尔街日报》专栏作家。
畅销书《想象》(Imagine:How Creativity Works)作者。

书籍目录

序言 揭开大脑的奥秘,艺术和科学缺一不可
第1章 感觉的物质基础
“自由体诗人”沃尔特·惠特曼
爱默生的影响
幻 肢
情感解剖学
身体电流
第2章 自由的生物学解释
“英国心理小说先驱”乔治·艾略特
社会物理学
爱与谜
崭新的头脑
文学基因组
混沌的恩典
第3章 味觉的本质
“西厨之王”奥古斯特·埃科菲
美味的秘密
思想的味道
主观的感觉
第4章 记忆的途径
“意识流文学先驱”马塞尔·普鲁斯特
直 觉
昨日的谎言
多愁善感的蛋白质
第5章 视觉的过程
“现代绘画之父”保罗·塞尚
光之限
塞尚和左拉
空白的画布
第6章 音乐的源头
“音乐界的毕加索”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
不协和音的诞生
噪 声
情感的张力
时髦达人斯特拉文斯基
柏拉图的错误
第7章 语言的结构
“现代主义之母”格特鲁德·斯泰因
毕加索的肖像画
詹姆斯兄弟
诺姆·乔姆斯基
无意义的意义
第8章 浮现的自我
“游走在优雅和疯癫之间”的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
现代主义的分裂思绪
浮 现
莉 莉
结语 呼唤真正的“第三种文化”:艺术与科学直接对话
译者后记

作者简介

一直以来,多数人都认为在对大脑奥秘的探索中,科学无疑是最精确的,是站在第一线的先导者,但是实际上,艺术时常超越科学而捷足先登。
在《普鲁斯特是个神经学家》一书中,作者乔纳·莱勒例举了19—20世界闻名世界的八位艺术家——“自由体诗人”惠特曼、“英国心理小说先驱”乔治·艾略特、“现代绘画之父”保罗·塞尚、“音乐界的毕加索”斯特拉文斯基、“现代主义之母”格特鲁德·斯泰因、“意识流文学先驱”普鲁斯特、“西厨之王”奥古斯特·埃科菲和“游走在优雅与疯癫之间”的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展示了艺术是如何早于现代神经学发现人类思维和创造力的真谛的,比如,普鲁斯特是如何首次揭示了记忆的易错性,与他《追忆似水年华》中提到的玛德琳蛋糕又有何种关系;乔治·艾略特是如何理解大脑的可塑性的;法国大厨埃科菲是如何凭直觉发现了鲜味(第五种味道)的;塞尚是如何参透了视觉的微妙之处的;而斯泰因又是如何通过写作实验而展示了语言的深层结构的。在艺术与科学的角逐中,这是关于艺术一次次胜出的扣人心弦的故事。
《普鲁斯特是个神经学家》力图为艺术与科学搭建沟通的桥梁,以探寻人类大脑的奥秘,解读真正的“第三种文化”。


 普鲁斯特是个神经学家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老实讲不想把这第三种文化看成第三种。搞科研的人其实肯定很习惯这个了,A观点和B观点,看似针锋相对,但其实真相可能是有A也有B。总有一点什么是共通的。总有某些部分是可以互相启发的。看完这本书不能说有太多收获,但实在觉得作者是同道中人。我也是个神经科学研究者。我也热爱艺术,并且做梦都想用科学结构艺术。科学和艺术显然并非二元对立,事实上无论是科学和艺术,背后的立足点都是人类的哲学观。搞科学的人试图寻找碎片化证据去构建更为坚实的哲学大厦,搞艺术的人喜欢更直接更赤裸裸地利用不同形式去表达。说来说去,都是要关于“是什么”的表达。宇宙是什么,人类意识又是什么。充满魅力的未知,科学家和艺术家都是探索者。说回这本书。就连类似的书里其实也能看出作者的哲学观。和我的有相似也有不同。相似之处在于我们都孜孜不倦地想找两块饼重叠之处,差别在于我比作者更极端。作者明显在把科学当单一秩序,而且推崇人类思维的随机性,相信个体的不可测论。而我的观点恰恰相反。概率性不意味着完全无规律,没有绝对值不代表无法被建模。人类的内部世界与外部宇宙一样复杂。这种复杂性很像美人像上的面纱,本身是神秘的,但假如你相信底下有着美轮美奂的五官,不断地仰望并试图触摸,也许终有一天能窥见其中真意。最后。认为科普无聊的,何必看这书。以及作为仍在一线工作的神经科学研究者,我得说这书里提到的学术观点相关都还蛮准确的(那两三章与我的领域直接相关的我总有发言权)。而且说不定比国内各大院校使用的相关学科基础教材上的还要确切且新得多。
  •     “普鲁斯特是个神经学家”这个主标题以主谓宾的结构呈现,普鲁斯特确实是个卖点,还没有看到神经学家的字眼,就已经决心一键下单。主标题有点标题党的感觉,普鲁斯特并不是这本书的主角,准确点应该这么说:普鲁斯特并不是这本书的唯一主角。本以为它是类似于《拥抱逝水年华》一样从某些方面解析《追忆似水年华》的评论集,了解到作者曾经在哥伦比亚大学主修神经学的时候,才发现自己错的离谱。副标题“艺术与科学的交融”才是本书的核心所在,不过这个标题我猜想应该是出版商或者译者添加的,原版的标题就是《PROUST WAS A NEUROSCIENTIST》,并没有副标题对本书的意向做进一步的补充说明。本书所写的正是早于脑神经科学获得发现成果的那些艺术家,正是那些先行接触到人类大脑真理的文学家、画家和作曲家。当今的科学只不过是重新发现了这些可触可感的鲜活真理而已。而这些文学家、画家和作曲家的想象力早在彼时就已经预告了再未来才会被验证的科学事实。比如普鲁斯特先于神经学家揭示了记忆的易错性,这么说来主标题就显得合情合理,普鲁斯特虽然没有以科学实验的严谨证明记忆的易错性,他却是首次揭示记忆易错性的艺术家。这样的观点不免让一向喜欢以虚构和非虚构来划分书籍的我有些手足无措,一向以为小说家无非针砭时事,洞察人性,这些都是虚构的,非严谨的,没想到普鲁斯特竟然以文学这种艺术方式阐述了几十年后才被科学证明的记忆易错性这个事实。而不仅仅是记忆,作者挑选了八个艺术家从八个角度阐述了艺术先于科学对大脑奥秘的探究,其中涉及到视觉,听觉,味觉,记忆,语言的深层结构等方方面面。行文中的一个个例证阐述着艺术对于大脑奥秘理解的前瞻性和不可或缺性,而科学似乎总是晚那么一步,或者说科学总是这样亦步亦趋地追随着艺术的脚步给艺术观点以理性的证实和支持。这不仅让人开始怀疑科学一向标榜的知识进步模式【理论假说 -- 科学实验 -- 技术应用】是否依然奏效,我们还可以不可以相信科学终究可以解释一切?一向理性严谨的科学家是否还会一如既往地对天马行空的艺术家嗤之以鼻?科学家们试图把思想划分为各个解剖部分时,艺术家们则想要从内部理解意识。严格的科学手段譬如数学模型,公理公式要求着被分析的事情能被量化,能被计算,毕竟这样的方法解释了很多现象,继而我们渴盼着它能够解释一切。反讽的是,科学越是发达,就越发地发现自己的局限性,科学家们无法拆分的那个活生生的现实正是我们切身经历着的唯一现实。在这个无法解决的矛盾面前,艺术则挺身而出,是艺术家们提醒着我们科学并不完整,科学不会也不能囊括我们意识的非物质性。我们的意识是一种涌现,而非一种拆分,真理需要从活生生的我们自己开始,而非从无生命的物质中寻找答案,它取决于我们对现实的真实感受。艺术家们用敏锐的直觉对抗着或者说超越着他们所处时代的认知极限,而科学家们则跟随着艺术家的脚步用严谨的方法证明着艺术家们的睿智和前瞻,艺术与科学的交融,也许正是作者期盼的第三种文化,乔纳·莱勒就试图用这种交融的方式来科普我们。- banny 2015年01月18日 北京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有科学角度的文艺评论。前面几篇挺不错的。翻译文辞很好。
  •     在诗人浪漫错综的呓语中,找到一丝科学的光辉,窥见别样的伟大。
  •     忘了标记这本了。我个人非常喜欢。讲音乐那章很喜欢,讲感觉的物质基础也很喜欢。
  •     只读了一半吧,实在看不下去了。国外人的思维和国人差异蛮大的。也许是汉译者的水平造成了文本语言很不流畅。看介绍原作者乔纳莱勒25岁写的这本书。思想毕竟无法成熟,逻辑混乱是它另一个缺点吧
  •     好玩儿
  •     艺术时常超越科学捷足先登接触真相
  •     科学书最讨厌的就是各种引用没有出处!长得就像从搜索引擎里复制粘贴编辑出来的,更别提拿普鲁斯特来做噱头欺骗我感情了。
  •     全心全意地强推这书。作者挺有意思的。
  •     艺术关于直觉,科学却关于概念因果实证。表面上这两者是互相抵触的不同体系,而底层里,都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形式。艺术知道how就行,科学却追根究底地在求那个why,这样科学往往要慢一步,甚至会多走很多弯路。然而,它们都好棒。
  •     艺术展现的是整体,而科学看到的似乎都是局部。两者结合产生的第三种文化看起来很美味.
  •     深刻得足以让人修正自己世界观的一本好书,事实上它已令人信服地阐述了科学与艺术的关系,并提出警醒,带给人希望,希望有更多人能看到这本书。PS:作为一个理工科生,通过这本书,才第一次如此靠近艺术。
  •     科学与艺术都在探索真理,而真理并不唯一,也没有尽头。科学与艺术,一如身体与灵魂般水乳交融。
  •     眼睛不是镜头,大脑不是机器。
  •     有时候,我们的感觉比我们的理智所知道的更多,更丰富,以及更准确。
  •     artandscience
  •     虽然不确定完全看懂 但是非常好玩儿,艺术比科学到达的更早 感觉比理智知道的更多
  •     深入浅出,融合认知心理与人类艺术。解释了包括文学作品里的决定性瞬间,意识,回忆;嗅觉与人脑,错觉导致的偏见;人的视觉与绘画艺术的精神再现等等。
  •     很有启发
  •     很少读科普,艺术的戏份足,科学不够科学。但终究是,艺术走向理性的分析时,科学走向理性的茫茫尽头。一辈子写这种review是不是挺好玩的…
  •     第三种文化范本,后四章明显比前四章要流畅。在解释世界这件事上,科学依靠精准实验,艺术凭借模糊直觉,二者各有优劣。作者试图以其博学巧思打通其中关节,但科学部分没有给出引据,似有以过时的结论来硬套艺术作品之嫌。因此,阅读本书,遐思多多益善,考据则能免则免吧。
  •     很有启发,艺术与科学也从来不分家,文笔很好
  •     感觉神经学家都和普鲁斯特过不太去,前阵子刚看了本普鲁斯特与乌贼,这阵子又看完了这本。 又文艺又要讲科学,跨界写的颇有激情,在这个意义上整书挺成功。无论是前四还是后四都挺喜欢的。
  •     艺术和科学以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向人们展示对世界与自身的探索,二者的对立甚至使去理解被割裂。艺术往往比科学更敏锐更精确的预言着对内外世界的认识,二者尝试结合的第三种文化也许能提供更新更有价值的视角和方法。已知越多,未知越多,心怀虚谷,才能看到世间的广博
  •     没法打分,大致的啃了几下,真是啃不动,知识不够用呀
  •     我好想真的很喜欢你嘛。
  •     艺术与科学的相互阐释
  •     瞎扯
  •     作者在艺术上有造诣,远不止科学视角看艺术这么简单,后几章略失衡,科学没有跟上,不如前几章精彩,但书的整体水准还是超出预期。
  •     刚开始读,觉得翻译得不错,内容也让人心潮澎湃~作者25岁就写出这书……
  •     两种角度的融合或许才能更接近我们永远不可能知晓的真相。
  •     开拓视野。
  •     科学研究往往会偏于狭隘,艺术与文学则可以让科学走的更远。曾听一个朋友说感觉学文学贡献不大,但我觉得正因为有了文学艺术,我们才能更好的认识这个世界。
  •     很有意思 值得一读
  •     从文学艺术角度与科学对话,另一种“第三种文化”的尝试。个人感觉这本不如作者另外两本书好看。
  •     感觉这本书的学术性很强,但是它要比一本的学术书好读。这本书用科学的思维分析了艺术,又在艺术中提现了科学。作者用简单直白的科学语言来解释艺术,讲的很清晰,同时读起来也很轻松
  •     有些“联系”还是牵强了点。不过角度挺有意思。
  •     2017/3/5 10:14
  •     直觉的构成,无序中寻求有序。通感描写。动物的本能。
  •     从大脑运作方式解读普鲁斯特的记忆
  •     85+
  •     因为无论艺术还是科学,我都非常无知,所以阅读这本书充满愉悦感,当然时不时还会涌起“他怎么知道创作者是这么想的?”“他这个结论会不会已经被最新的研究推翻了…?”的疑问。我把这本书送给朋友,她气急败坏指责这种谈资式的、用毫不可靠的科学思维给高尚的艺术做注脚的写法。但是,艺术和科学本来就不是截然分开乃至有所高低的,神经科学更是与艺术在关注人本身这一点上结合了。只能说她有她的问题,不知道有一天艺术也背叛了她的信任,她还会怎么说。
  •     没有参考文献啊
  •     有选择性看了几个感兴趣的人。
  •     作者好年青啊
  •     从约翰·塞尔的《心灵导论》到一位台湾学者的《人心难测》,再到《自由与神经科学》,这又是一本关于神经科学的书。觉得还不错,从文学作品切入,寻求文艺与科学的共同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     粗略的读了一些标题和读书笔记,并没有看进去,大概还是集中于脑研究的一些分析,如果有机会实践的话再找出这本书仔细品味一下
  •     备注!
  •     忙碌的一年又结束了,听着外面的炮声,看着闪烁着红灯的外滩,懒到不想爬起来看春晚。窝在小床翻翻书,才发现时间珍贵。晚安~
  •     看看
  •     书单又加长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