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另一种学习的语言

出版社:湖南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2-08
ISBN:9787535605580
作者:伊莱恩.皮尔科汉(美),等
页数:176页

内容概要

伊莱恩・皮尔・科汉(ElainePear Cohen) ――雕塑家、艺术顾问。曾在宾夕法尼亚和科罗拉多从事过儿童和大学美术教学及师资培训工作。毕业于贝宁顿学院,并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作为纽约州的艺术教育顾问参与过合作教育服务机构的 多项教学实验计划和对障碍儿 童进行的教学实验。
鲁斯・斯特劳斯・盖纳(RuthstrausGainer) ――视觉艺术专家。从事儿童美术教学和在马里兰州蒙哥马利公立学校对教师进行跨学科培训工作。在巴那德学院获美术方面的文学学士学位,马里兰大学获艺术教育方面的理学硕士学位。曾致力于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的一项美术教育及学习过程的探索性研究。

书籍目录

目录
《美术教育译丛》序
导言
目的说明
第一章 美术与儿童
第一节 课堂中的美术活动
一个教师的发现
每个教师都可以成为榜样
我们对“艺术”的理解
寻求秩序
儿童美术与美术的区别
我们对“美术教育”的理解
给教师的一般建议
第二节 儿童美术的本质
一般的观点
作为发展的一种表现
作为个性的一种表现
作为一种交流
作为情绪的一种表现
第二章 美术与学习
第一节 了解自我
不能阅读的克里斯
一个实验班的经验
美术教育中的自我形象理论
有关活动的建议
第二节 学习思维
美术与认识
训练认识技巧的活动
结论有关活动的建议
第三节 学习观察
十岁的儿童画树
六岁俄国儿童画汽车
观看的差异
学习观看
有关活动的建议
第四节 了解情感
个人烦恼在美术中的释放 情感及其在教育中
的作用 幻想一瞥 关于书写表达的说明
有关活动的建议
第三章 美术与学校
第一节 美术与其他课程的结合
审美准备
美术教师和班级教师各自的职责
社会学习
科学
语言艺术
数学
有关活动的建议
第二节 学校环境
教室的设计
组织一个美术中心
向美术中
心推荐的基本材料
第三节 智力、创造性及智商测验
被贴上标签的孩子
智力与智商测验
发散思维与创造性
第四节 美术教学的评价
评价的有关问题
第五节 写给家长的话
第六节 美术与各类儿童的关系
美术与少数民族儿童
美术与贫困儿童
美术与非语言儿童
美术与富裕儿童
美术与“天才”儿童
美术与障碍儿童
美术对教育的奉献


 美术,另一种学习的语言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读这本书已是十年前的事了,但翻阅它的读书笔记时,还是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与兴奋。曾记录了书中三十多条观点、语句,现在就其中几个观点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一.技巧──体验黄全愈曾在他的著作《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中谈到“像不像”与“好不好”的问题。黄全愈发现中国孩子画完画都要问“像不像”,而美国孩子在画完画后,从来不问“像不像”,只问“好不好”,也只有在他们认为好的时候,才问“好不好”,如果他们自己都认为不好的,一扔了之。为什么中国孩子画完画后都要问“像不像”?他们所问的“像”到底又指什么?黄是这样分析的:既然有“像不像”的发问,就一定有一个可依据的样板来评判“像”还是“不像”。当一个人从小就反复接受这种模式的训练,久而久之就会习惯性的以“像不像”样板来要求自己。对呀,要回答“像不像”的问题,一定有一个依据,不然就不可能逻辑地回答“像不像”的问题。这又是一种怎样的训练模式?“黑板──学生的眼睛──经由学生的手把黑板上的样板‘画’下来。”我感到很难过,这其实是我们现行美术课中采用最多的教学模式。由于这种训练往往培养的是一种比照式的逻辑思维或线性思维,很多人就会放弃参照现实生活中生动的实物,而去“拷贝”“克隆”现存的许多优秀的“样板”(这“样板”可能是名画,或是教师的范画)。这是一种很可怕的动力定式导致的定向思维。更可悲的是,大多数成人评价孩子的画都是以教师出示的“样板”为依据,往往能听到“画得真好,画得和老师的画一样”的赞扬声。怎么会形成这种训练模式的?反思我们的美术教学,长久以来强调的主要是“技术”,一种绘画的“基本技能”。这样的“强调”确实能使少数的孩子成材,那么大多数孩子呢?他们接受美术教育的意义又是什么?绘画是一种技能,是一种可以被创造利用的技能,也可以是一种扼杀创造,重复他人的一种技能。《美术,另一种学习的语言》(以下简称《美术》)一书指出:“一味强调美术中的‘基本技能’,强调技术,所回答的是怎样做,而不是做什么或为什么做的问题。应该注重和强调儿童在美术创作和观察过程中表达和发展思想与情感。除了关注审美理解力外,我们主要关注的是这种认识个性,建立自信和帮助学生思考的潜力。技术是从属于观念和个人意义表现的,技术的掌握应为个人表现服务。”“美术作为一种释放情绪和表达疑问的有力和积极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我想,在我们的美术教学中,更应注重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注重他们在这一学习过程中的体验。结果并不是不重要,“装饰性固然能使我们的生活更愉快,然而,一旦美术牺牲人的品质,而仅仅成为装饰,人们就必须怀疑其价值。”二.“试错法”在美术课中,教师往往心急于学生的作业马上出成果,而忽视了技巧的获得是有一个过程的。《美术》一书指出“获得技巧的过程是一个花时间试验的连续过程,教师的目的应该是提供这种试验过程的方式,而不是展示一个必须达到的目标。目标要求是因人而异的,而我们要做的是尽力鼓励每个人去尝试这一过程。”书中提倡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试错法”。其实,美术对错误的谅解和新的尝试有着很宽松的态度,不存在任何需要记忆的唯一正确答案。故“试错法”的“错”应该理解为“失败”。我们应该意识到尝试有多数失败的可能性,也应该允许学生在尝试的过程中出现失败。我们应该有更多的耐心,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其去体验尝试过程中的愉悦。作业的结果是因人而异的,因为学生的基础不一样,而促使学生在创作和观察过程中建立自信,帮助学生学会思考,认识自我,发掘自身内在的潜力则更为重要。三.有关“评价”“教师想对他学生的学习负责,首先要做的事就是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而一件作品的质量是不能用标准测验的方法进行检验的。检验学生发展的唯一有效的评价方法只能以儿童自己的年龄、生活、思想和情感为背景。”“儿童不可能是一个模式,他们在学校的行为不可能以完全同样的方式去评价。一些儿童表现的是语言取向,另一些是身体和运动取向,还有一些是视觉取向,忽略这些差别则会出现拙劣的教学,并会严重伤害儿童的自我形象。”“评价”并不是教师的特权,《美术》一书指出“可以教会学生如何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这样的评价应在个人和集体两方面进行。从学生个人的角度出发,教师可以这样建议:“让我们将这张画与你上周画的那张比比,你更喜欢哪张?想象为什么你认为它更好。”如果学生不能注意到自己画出现的变化,就应向他们指出。对于集体范围的评价,教师将全部作品摆好后,可以这样问:“今天开始学习时,我们提出的目标是什么?你们认为达到了预定的目标了吗?哪些画完成得好些?为什么你认为它是成功的?”注意从正面评价,促使其为此而感到荣耀。“用标准测验的方法”进行评价肯定是不科学的,我们也常说“因材施教”,但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却并不是那么容易的。面对一个班三、四十学生,要照顾到每一位学生,从参与他们的学习过程到建立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其和让其对自己和别人进行公正、客观地评价,其中教师必须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我很想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美术创作的愉悦,但又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四.“教师必须要会画吗?”书中的答案是否定的。当然,作为美术教师,一定的绘画技能是要有的,但这种技能并不能主宰教学的全部。“正是尝试的愿望和发现的兴奋引导着儿童及其教师在艺术以及所有领域中的学习。”“我们不可能都成为艺术家,但我们都能欣赏和学会理解音乐和所有的艺术,只要我们保证他们始终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所以教师不一定要是绘画方面的专业人才,一个对艺术抱有积极态度的教师所传授的某些东西远比某中艺术形式中的技术更重要。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儿童美术教育的生动阐述
  •     非常喜欢这本书,是它使自己开始关注教学内涵,并引导着自己工作的方向.
  •     对于目前的美术教育来说非常的实用。但是对于大多数想要看到画面效果的家长来说,不知道如何平衡启发性的东西以及视觉性的效果。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