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殿:1959-1961信阳大饥荒沉思录

出版日期:2015-5
ISBN:9787512017820
作者:张向持
页数:353页

内容概要

张向持,河南省宝丰县人,现任解放军报社主任编辑,发表有《解读中原》《中国打击铁路盗匪纪实》《酒煮中国》《酒歌》《酒桌要革命》等报告文学作品。

书籍目录

前言
01序篇
追逐梦想
敢教日月换新天——建设激情波涛汹涌
追星逐月舞云端——“大跃进”狂热逼退科学
天寒再遇西风冽——庐山会议“人祸”助天灾
坠地逝梦对愁眠——苦日子又回来了
02上篇
大难临头
大河有水小河干——许世友密送军粮救乡亲
“命根”与“心泉”——“饿死不杀牛”震荡大别山
“百里大堰”藏玄机——杨守绩巧立名目救饥民
“劈山”之愿——灾区开展“三反”活动
宜将冰泪化春水——地委默许“粮种换人种”
纤夫之责——国库“借粮”放粥
忠孝吟——行署专员为民丢官
“涌泉”不薄滴水缘——粮站站长“盗粮”救官
03中篇
地狱门前
阎罗殿前有勇者——庄稼汉唐丰山的故事
生命尊严覆盖“贞节牌坊”——寡妇凤嫂的故事
生死抉择一笑间——刘氏家族的故事
“园丁”与“花朵”——县中校长的故事
“百灵”放声向天歌——欢妹的婚姻故事
“大义”不孤独——老猎人的故事
04下篇
希望不灭
小卒过河不回头——“张三铁匠”进京告状
不惧险阻“炮翻山”——杨守绩急电北京“揭盖子”
诤言不抑是忠诚——王国华发起鸡公山“会议政变”
毛泽东勃然大怒——信阳事件定性“反革命复辟”
昏黄油灯照幽夜——杨守绩子女的幸运
高墙围不住的声音——“特训班”响起“为人民服务”
“一个不杀,大部不抓”——毛泽东的批示保护了大批干部
心有愧意不遮掩——蔡中田奔波“谢罪”
“眼睛向下”心无憾——李丙炎“死抱萝卜”不放手
尾声:心中的圣殿
后记:漫漫十年为“一谏”

作者简介

经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线装书局出版《圣殿》一书。
军旅作家张向持呕心沥血,历时十年,踏遍豫南的山山水水,寻访上百位当年的干部、群众,满怀一腔热血创作《圣殿》一书,首次全景观地披露了1959-1961史称“信阳事件”这场大饥荒里发生的一些惊天地、泣鬼神的人和事,反映艰难岁月中的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圣殿》所要展示的是:
大难临头之际,一个馒头似条命,却有人把自己的“救命饭”送给他人;
大难临头之际,面临生与死的考验,却有不少人甘愿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
大难临头之际,千村万寨依然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天下粮仓饥民不谋;
大难临头之际,许多共产党的干部冒着丢官甚至更大的风险,无私无畏地维护百姓利益;
大难临头之际,众多共产党的基层领导干部视“生活特殊”为耻辱,家人饿死也属平常;
大难临头之际,朝不保夕的百姓却救活了共产党的干部;
大难临头之际,在死亡线上徘徊的百姓仍然希望不灭,铁心跟着共产党走;
大难临头之际,一个民族同舟共济的精神、顽强的生存意志、良好的风尚、坚定的信念、真挚的情感,等等,感天动地。
展示历史悲剧:一场生命灾难,让人们看到政策、决策违背科学规律的惨重代价,让人们懂得尊重科学、崇尚民主的极端重要。
警示存亡之忧:一场生命灾难,让人们看到淡忘群众观念、忽视群众利益的悲惨后果,让人们彻悟“执政为民”、“群众路线”的永恒价值。
揭示天理人心:一场生命灾难,揭示“圣殿”与“根基”的存亡关系,警示执政的共产党人永远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伟大宗旨。


 圣殿:1959-1961信阳大饥荒沉思录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1959年冬至1960年春,在河南信阳地区,曾因大面积饥·荒,发生大批群众被饿死的惨剧,史称“信·阳事件”。今天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信阳·事件”的来龙去脉了,和一些80后、90后谈起饿殍遍地人相食的惨状,常会引来惊诧怀疑,以为“天方·夜谭”。在这遗忘渐趋频繁之际,新近读到的张向持先生的《圣殿》一书,算是一次适逢其时的提醒,将为后人留下一份鲜活的证言。《圣殿》被誉为是“首次全景披露了1959年至1961年的信阳·大·饥荒”。为了写作此书,张向持历时十年,六赴信阳,采访了百余位“信阳·事件”亲历者。我敬佩作者敢于直面历史,触碰重大历史题材的勇气,书中记述的许多真实案例亦让我时时长吁,泪满衣襟。然而,于子夜时分,读毕全书,仍感到有些意犹未尽。最大的“未尽”是,该书缺失了最能够反映“信阳·事件”沉痛之处的核心数据。什么是“信·阳事件”的核心?以信阳事件亲历者、时任信阳行署办公室秘书的余·德鸿的话来说,“‘信·阳事件’的核心是饿死人的问题”。那么,“信阳事件”饿死了多少人?据余·德鸿的回忆,中央在知晓信阳发生大面积·饥·荒后,中央监察委员会(中纪·委前身)曾派人用三个月左右的时间,逐县调查,最后在报告上写上了“饿·死·了10·5万人”。这个数字也得到了权威·党史的间接认可。在新近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中,“信·阳·事件”作为“大跃进”运动的一个沉痛后果被提到了:“据正式统计,19·60年全国总人·口比上年减少100·0万。突出的如河南信·阳地区,1960年有·9个县死亡·率超过10·0‰,为正常年份的好几倍。”当时信阳地区的人口大约在850万,据此推算,余德鸿所言的饿·殍百万,当不为过。105万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北京的鸟巢体育场能容纳8万观众,相当于13个鸟巢座无虚席。诚然,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言,“不赞成以‘死亡·数字’论曲直。因为,那场灾难的发生有其复杂的历史背景,也有诸多不可忽略的内外在因素,‘死亡数字’只说明灾难程度,并不能说明引发灾难的实质问题。”但是,不以死亡数字论曲直,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无视它,甚至有意回避它。正是这冷冰冰的阿拉伯数字“105万”,冲击了我们,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到那场灾难的严重程度,忍不住想去探究数字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故事?除了饿·死·人的核心数字之外,还有其他一些能够反映“信·阳事件”的数据和案例。比如,当时信阳·地委为了不让饥民外流,各处皆设关卡,扣压了12000多封向外求助的信件。有一个党支部23个党员饿·死了20个,剩下3人给河南省·委·写了一封血·书,请求省委救救他们村里的群众,但也未能如愿。之所以认为不应该缺失这些数据和案例,乃是因为它们已经是关于“信阳事件”的基本共识,是绕不开的存在。至于《圣殿》一书中为何会有这些缺失,可能缘于立意、题材、写作手法三方面的限制。在立意上,作者撰写此·书的目的在于挖掘信阳人民在面对大灾大难中闪现的人性光辉,追索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题材上,多年来,“信阳事件”一直被视为“·禁·区”,是始终无人触及的重大敏感题材。在写作手法上,作者采取的是报告文学,而非严肃的学术研究著作。三·重限制之下,自然就不难理解这些稍嫌·灰暗的数据为何缺失了。这些限制我能理·解。客观地说,相比于许多人云亦云的研究信阳·事件的文章,《圣·殿》一书在立意和题材上,都有不错的突破性。尤其是在立意上,相比于长期以来网络上铺天盖地对时任信阳地委书记路宪文等人几乎一边倒的鞭挞,作者挖掘出了许多基·层干部在执行极·左路线时的矛盾和纠结,有着一种设身处地的理解和同情。此外,更是对许多基层百姓、干部的人性光辉事迹有浓墨重彩之笔:地区行署专员张树·藩·不惜官位、一次又一次的为民请命,有许世友将军的密送军粮,有县委书记杨守绩巧立名目向国库“借·粮”施粥,有民政厅小职员张富辗转赴京陈情……“评判历史是要讲述功业成败的,但还有比功业成败更长久的东西,这就是永恒的人性。”(王海光)书中所展现的人性的光辉,昭示我们后来者在回顾历史人物时,尤忌偏狭、极端,贵在公正、持平,毕竟人性是复杂的,任何非此即彼、非恶即善的道德判断都值得警惕。在当时的历史情境下,谁也难以保证自己就能做出正确的选择。而至于所谓“敏·感”、“禁·区”之说,是客观的存在,但并非是不可逾越的障碍。事实上,“信阳·事件”虽然敏感,但近年来在相关党史、地方志、文集中,却也并不讳言。以我所见,早在上世纪90年代,当年 “信阳·事件”的三位重要当事人—信阳地委第一书记路宪文、行署专员张·树藩、行署办公室秘书余德·鸿,都在罹患重病之际,留下了有关回忆,此后陆续在《百·年潮》等刊物发表。进入新世纪以来,也有十多篇研究论文发表,只是目前在大陆还没有相关研究专著问世,尚缺临门一脚。·“大·跃·进”运动是当代中国史上最关键的事件之一。“信阳·事件”是“·大跃进”运动中一个最典型的缩影。它和大·跃进一起,既是当时神州大地狂·热追求乌·托邦理想带来的苦果,也为此后文·革·浩劫埋下了种子。某种意义上,解剖“信阳·事件”,就是解剖了“大·跃进”,找到了隐藏在时间深处的共和国历史的隐秘之路。(删节版刊于2015.8.12《中华读书报》)
  •     我居然光速看完了……说实话,有点后悔买了,师兄说,是没有看到你想要的吧……呵呵,也许吧,可能还有对历史的不甘和时代的无奈。小的时候经常听到老人家说59年的可怕,说现在的我们多么幸福,还有说党造福社会的光芒…那时觉得一切都只是故事,就像姥姥叫我回去吃饭的路上讲的月亮上那只小兔子。后来,高中的一个夜晚,奶奶跟妈妈讲起自己的小时候,偷听的我彻夜难眠…以前只大概知道奶奶现在的兄弟都不是亲的,突然知晓奶奶的亲兄弟都死了,说是得了瘟疫…而更不敢想象的是,奶奶看着自己的亲妹妹被亲人们吃掉...最难过的是奶奶已经没有了眼泪…或许有些痛太重,眼泪已无法承受吧…作者将这段历史的起起伏伏分成了三段悲喜交加的过程,用一个个纪实性的故事串成一座"圣殿",里面里住着一群无可奈何的党员干部、一群不抛弃不放弃的可爱人民、一些让人唾弃的时代罪人…作者的圣殿的大地是红色的,没错,鲜血的颜色,圣殿的天空是灰色的,嗯,还有星星点点的黄色衬托,因为悲剧已成悲剧,而悲剧里的人们依然是大写的人…当然,历史悲剧的酿成并非一人、两人而为之,否则岂不成为法西斯的超越级,而历史的作用也当然是警醒世人,以史为鉴,但历史成为教材的前提是历史的可知性,它应当是可被触摸的,每一个伤疤,每一处伤痕都应当被人们了解然后宽慰.其实书中的核心思想,以人民利益为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没错的,就像于说的文革对当代的反思在于注重民主与法制,但是无论如何建立健全制度来保障民主,最核心的一定是思想意识形态的改变…新时期下党员干部的思想意识,人民群众对党的意识形态,最终会制约制度的实践效果…没想到,我居然写了这样一个读后感……
  •     全文发不上来,刊出是洁版。http://epaper.gmw.cn/zhdsb/html/2015-08/12/nw.D110000zhdsb_20150812_3-10.htm?div=-1

精彩短评 (总计14条)

  •     作者将这段历史的起起伏伏分成了三段悲喜交加的过程,用一个个纪实性的故事串成一座"圣殿",里面里住着一群无可奈何的党员干部、一群不抛弃不放弃的可爱人民、一些让人唾弃的时代罪人…作者的圣殿的大地是红色的,没错,鲜血的颜色,圣殿的天空是灰色的嗯,还有星星点点的黄色衬托,因为悲剧已成悲剧,而悲剧里的人们依然是大写的人…
  •     1、书名恶心 2、通篇没有关于信阳事件的一些基本数据。比如饿死了多少人?打压了多少干部群众? 3、我理解这种敏感题材的尺度,所以打了2星。否则就是一星了。
  •     丧事当喜事写,而且还是早过时的报告文学写法
  •     国内第一本关于大饥荒的著作,能出版,离不开作者解放军报社主编的特殊身份。但是,主要问题有二:第一,重复官方口径官方思维,得出的结论是走群众路线、党群关系密不可分,这等于没有反思,回避了历史问题;第二,比较有新意的是提供了一些事实细节,但是主观的渲染太多,报告文学的痕迹很重,弱化了历史事件的分量,不如根据当事人的口述做成口述史,让事实自己说话。
  •     看了简介直接1星差评
  •     在书店拿起这本书就坐在那里看完了;可以看到处于每一层权力机构中人的不同视角,心态与抱负; 路宪文在通知的前面加了一段话——各县要继续巩固“反瞒产”的成果,继续批判“右倾思想”,要把安排好群众生活上升到“高举三面红旗”的高度来抓。张树藩看后笑起来,说书记办事艺术高,这叫屁话好话混着讲,大家不难辨出香臭。//所以这本书也一样艺术
  •     丧事当喜事办
  •     阅读后陷入了沉思~
  •     一看目录,典型的坏事变好事,死者情绪稳定
  •     能出版已经不错了,墓碑也不知何时解禁。希望会有更多的类似调查。
  •     国内公开出版的第一本关于大饥荒的专著,但看的真让人失望。如果错误无非被正视,那还是不要反思好了。
  •     读的不是这本,是虚声的不被理解的毛泽东1,豆瓣上没有,只好用这本标记一下
  •     不深刻,貌似还有开脱罪责的嫌疑。
  •     傻逼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