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心灵的历史》章节试读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0-12
ISBN:9787302007210
作者:徐葆耕
页数:498页

《西方文学:心灵的历史》的笔记-第493页

然而,正象歌德的《浮士德》中的艺术之子欧福良,因飞得过高而过早陨逝一样,浪漫运动竟流星似的在发出刺眼的光芒之后立即变得灰暗起来。人们惊讶而失望地发现,启蒙学者所许诺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国,在大革命后并未变成现实。从封建和依赖关系中尚未完全解脱的人们迅即跌入对物的依赖关系中。金钱取代上帝和国王成为新的支配力量。“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价值交换”(见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在金钱的支配下,整个社会掀起了“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个人贪婪成了推动历史的大力神,同时又是造成道德沦丧及一切灾祸的万恶之源。正像拜伦在《曼弗雷德》中所揭示的,对个体欲望的无餍追求将导致“自己成为自己的地狱”。到了20世纪初,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进一步激化,“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演化为“国对国的战争”。。。对自由的追求似乎走上了绝路,因为自由变成自由的枷锁,每个人的自由都意味着对别人的禁锢。“他人就是地狱”。

《西方文学:心灵的历史》的笔记-第461页 - 现代

世界不是留给弱者的

《西方文学:心灵的历史》的笔记-第283页

我想从中国侗族的一个古老风习说起:这个民族的女孩子,在16岁的时候,长辈们要为她们举行一次标志其成熟的仪式:把她推入泥塘,让她靠自己的力量连滚带爬地上岸,然后独自向着茫茫的山野走去。我在一部电影里有幸看到这样的场面,当时非常激动:这个浑身沾满泥浆的少女,当她孤独地向着荒原走去时,她在想些什么?过去她依附于父母的羽翼之下,她成熟了,渴望独立,如今终于实现了。父亲的鞭影将不在她的头上晃动,但母亲温暖的怀抱也不再属于她。再那陌生的野兽出没的人生旅途上,等待着她的是什么?是幸福的憧憬,还是灾难的陷阱?是爱情的欢乐,还是野兽的吞噬?看到满目荒芜的山野,形单影只地向前走去,会不会有一种凄凉的孤独感袭上心头?前面等待着你的是什么?是开花的草地,心爱的男人,还是凄风暴雨,豺狼虫豸?当那刚刚脱离母亲怀抱的娇嫩心灵惨遭袭击,而又四顾无助的时候,孤独的恐惧是否会使你感到浓重的忧郁?所有关于成年的憧憬都如海市蜃楼般破灭了,面对这黝黑的世界你会不会惘然地提出这个问题:人活着有什么意思?把这无谓的生命结束掉吧!
这一段是导入写波德莱尔的引子,被吸引住,是因为其中对于成长的困惑的描述是那么贴切和动人;另一方面,这本书将文学的发展史按照人的心灵心灵成长史来写,开始觉得牵强,往后读,这样的分析越发的显得合情合理。

《西方文学:心灵的历史》的笔记-第305页

人们从童年步入成年,就是从幼稚走向成熟,从蒙昧走向文明,并且形成相对稳定的思想、性格、气质。这个成长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吸收知识、积累经验,从单纯走向复杂的获取过程。但与此同时,还是一个逆向思维,即抛弃、失落、退化的过程。童贞纯洁被复合的社会意识所取代,奔放的情感被冷静的理性所控制,自然的欲望被道德伦理所压抑,神奇的想象力被科学的现实所摧毁,童年的乐观被人生的酸楚所销蚀:人的心理结构由单纯变为复杂。弗洛伊德在心理学史上第一次指出人的心理结构不是平面的,而是划分为层次的立体结构。人的理性、道德、文明修养,一方面升华着孩提式的蒙昧,一方面压抑着童年时代对快乐的自由追求、对现实的奇幻想象、对情感的恣意表达,那种想哭便哭,想笑便笑,想爱便不顾一切地爱,想恨便直截了当地恨的自由被囚禁了,理性生活带来了秩序,也带来了精神上的贫困、寂寞、孤独和无聊。
莎士比亚从来不把这个过程(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的历史过程)简单化为一种机械式的“旧人”与“新人”之间的对立。他看到了新生世界走向胜利的人文主义倾向,同时也认识到这个新世界却促使在人类道德的某些方面比较好的、与人民利益关系比较密切的家长制社会的崩溃。莎士比亚即看到了人文主义的胜利,同时也看到这个正在前进中的世界将是金钱统治的世界,压迫和剥削群众的世界,大力放纵个人主义充满贪婪等等的一个世界。
人类经过了一切的尝试和探索,在这纷纭复杂的知识和各种各类的事物中,除了空虚之外,找不到任何坚实可靠的东西,因此就抛弃了自命不凡的心理,承认了自己本来的地位。
——蒙田《散文集》
不因愤怒,也并非出于恐惧,人杀人只是为了欣赏死亡。
——古罗马哲学家 塞内加
人有一种社会化的倾向,因为在这种状态中他感到自己不仅仅是人,即比发展他的自然才能要更多一点什么。但是,他又有一种个体化自身的强烈倾向,因为他同时有要求事物都按自己的心愿摆布的非社会的本性,于是这在所有方面都发现对抗。……真是这种对抗唤醒了他的全部能力,驱使他去克服他的懒惰,使他通过渴望荣誉、权利和财富,去追求地位……,从野蛮到文明的第一步就这样开始了。……人们如果像他们所畜牧的羊群那样脾气好,就不能达到比他们的畜类有更高价值的存在……。这种无情的名利争逐,这种渴望占有和权力的贪婪欲望,没有它们,人类的一切优秀的自然才能将永远沉睡,得不到发展。人希望河西,自然知道什么对种族更有利,它发展不谐和……
——康德 《批判哲学的批判》
撒旦哟!你这位被教士和国王们痛恨的恶魔,让我拥抱你,让我把你紧紧按在我的心上,你这位被祝福者啊!你所做的事并不总是光明正大和善良的,但是只有你的业绩才使宇宙具有意义。如果没有你,正义将是什么呢?将是一种本能。理性呢?将是一种习惯。人呢?将是一种动物。
——普鲁东《革命与教会中的正义》

《西方文学:心灵的历史》的笔记-第197页

當你在晚上準備進入夢鄉的時候,突然從內心中湧出一股感傷:這一天過得是那麼貧乏、單調而無聊,沒有激動人心的歡樂,也沒有刺痛肺腑的哀傷,想不出一點有價值的成績和溫暖心房的享受,一天就這麼過去了;更可怕的是明天還會如此,日日月月,年年歲歲,似乎都籠罩著一種灰色。你望著灰暗模糊的屋頂,望著無邊的黑夜,會提出一個問題:人活著有甚麼意思?一種強烈的要改變你的生命的慾望猛烈地撞擊著你的心房,眼淚被慾火燒乾了,一種沒有明確目的的決心在你的內心凝固下來,你幾乎抱著“如果這樣活無寧死”的想法準備重新生活,••••••朋友,當你這樣想的時候,我就可以說:“你已經接近浮士德了。”我覺得,你也接近存在主義了••••••


 西方文学:心灵的历史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