谎言的年代:萨拉马戈杂文集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
ISBN:9787508643151
作者:[葡] 若泽·萨拉马戈
页数:336页

内容概要

若泽•萨拉马戈(José Saramago)
199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获得该奖唯一的葡萄牙语系作家,也是迄今为止获得该奖的七位共产党员之一。
1922年,出生于葡萄牙;曾经操持多种不同行业以维持生计,包括技工、技术设计人员与文学编辑,年近六十岁时才全力投入创作。1988年出版的英语版《修道院纪事》,让他首度成为英语出版世界的焦点。1998年,以《盲目》一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该书被改编拍摄成电影《盲流感》,另有代表作《所有的名字》、《里卡多•雷伊斯之死》、《里斯本围城史》、《大象的旅行》、《该隐》等著作,作品已经被翻译为四十余种语言。
2010年6月辞世,享年87岁。

书籍目录

前言
2008年9月
对一座城市的絮语/向达尔文道歉?/乔治•布什,或是谎言的年代/贝卢斯科尼和他的企业/普里安纳斯公墓/阿斯那尔,神的传谕者/传记/离婚与图书馆/在表相底下/白色的试炼/如水般澄净/希望与乌托邦
2008年10月
左派何在?/家庭里的敌人/论费南多•佩索亚/另外一面/回到这个议题来/上帝与拉辛格/艾都瓦多•洛兰佐/何黑•亚马多/卡洛斯•富恩特斯/费德里科•马约尔•萨拉哥萨/上帝作为一个问题/违反人道的(金融)犯罪/宪法与现实/齐戈•博瓦基•德贺兰达/施行拷打者有灵魂吗?/荷赛•路易•山佩卓/“当我有所成长,要向丽塔看齐。” /费南多•梅瑞尔斯与其公司/新资本主义?/问题
2008年11月
谎言,真相∕不是战争的战争∕关塔纳摩∕106年∕文字∕萝莎•帕克斯∕杀害一个人的关键∕老者和年轻人∕教条∕R. C. P.∕八十有六∕活着,非常之活着∕洪水般涌入∕所有的名字∕在巴西∕牲畜∕两条新闻∕因特网的无边页面∕活得很好的一天∕性教育∕文化书坊
2008年12月
不同之处∕所罗门回到贝伦了∕给任何可能感兴趣的人∕萨维亚诺∕圣塔菲大街∕致敬∕巴尔塔萨•加尔松(之一)∕巴尔塔萨•加尔松(之二)∕博尔赫斯∕最后一击∕话语∕出版业者∕加萨∕一年之始∕圣诞节∕晚餐∕太座的兄弟姊妹们∕新书∕以色列
2009年1月
计算∕不负责任的萨克吉∕“No nos abandones”∕从戴维的石头到歌利亚的坦克∕和加萨站在一起∕让我们猜猜看∕安吉尔•龚萨雷兹∕总统们∕扔掷石头与其他令人恐惧的事情∕其他的危机∕奥巴马∕来自何处?∕再谈以色列∕是什么?∕柯林顿?∕罗德汉∕乔华希•桑切士∕证言
2009年2月
面包∕达沃斯∕银行家∕阿道夫•艾希曼∕沈拜奥∕教廷至上∕席吉佛瑞多∕无神论者∕就像我们通常说的∕中国羽毛∕家庭暴力∕在我们门前死去∕意大利人将要做什么?∕苏西∕帕可∕给安东尼奥.马查多的信∕左派∕公义的形式∕水猎狗
2009年3月
冈萨罗•塔瓦瑞斯∕选举∕观察,复原∕再一次观察和复原∕3月的第八天∕多罗、杜罗∕常识∕亲吻这些名字∕来自一辆出租车里的民主∕主席女士∕两个富内斯∕狼来了!∕明天就是千禧年∕一个关于颜色的问题∕棘手的麻烦事∕拉波萨.铎.所尔∕分形几何图形
2009年4月
马哈默•达维许∕G20∕伊基克的圣塔玛莉亚∕一只怀表∕对于危机的进一步解读∕阅读∕拉奎拉∕波∕哥伦比亚在兰萨罗特∕宏伟的骗局∕和达里欧•弗在一起∕卖弄∕睡袍∕论这样一幅不可能的肖像∕爱德华多.加莱亚诺∕穿黑衣的男孩们∕记忆∕猪流感(一)∕猪流感(二)
2009年5月
贾维尔•奥尔蒂斯∕开除∕贝内德蒂∕论一位圣人∕新的人∕书展∕施刑拷打∕勇气∕腐败的英国作风∕索菲娅•甘达里亚斯∕到底要多久?∕查理∕诗人与诗作∕一个梦∕贿赂∕老年人们∕一朵花的生命周期∕武器∕音乐∕“清廉”?∕觉醒
2009年6月
阿辛赫噶的雕像∕马寇士•安纳∕旅程∕世俗主义∕卡洛斯•卡萨瑞斯∕那个叫贝鲁斯科尼的东西∕自相矛盾∕一个好念头∕为贾梅士所撰写的墓志铭∕上帝的躯体∕米高思∕纳坦雅胡∕踏上旅程的大象∕在卡斯特洛诺弗∕归返之旅∕萨斯特里∕萨巴托∕型塑(一)∕型塑(二)∕黑色西班牙∕两年
2009年7月
奥古斯媞娜∕翻译∕评论∕主题是讨论他自己∕卡斯特里尔河∕头发的分边∕夏季的阅读∕院士∕艾奎里诺∕西萨•维埃拉∕大地的颜色∕移民的故事∕雅尔丹主义∕月球∕布兰卡山峰∕5部电影∕《福音书》的章节∕一个男性的问题∕违反教规的权利∕“可是它的确在动”∕宣誓放弃异端邪说声明∕艾尔瓦罗•冈哈尔
2009年8月
加博∕帕修•多•帕德罗∕阿莫多瓦∕在父亲的阴影中(一)∕在父亲的阴影中(二)∕也门∕非洲∕这个可能会成为国王的人……∕危地马拉∕让•季奥诺∕阿克特尔∕卡洛斯•帕瑞德斯∕恰帕斯的血∕哀伤∕第三位上帝∕玩阴的∕两位作家∕共和国∕汽化器∕珍重再见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当世界需要批判声音的时候,作家怎能保持沉默?
《谎言的年代:萨拉马戈杂文集》是199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若泽·萨拉马戈博客的文章结集,记录了作者生命当中整整一年的时光。身为一名无神论者、共产党员,萨拉马戈以其激烈的革命灵魂对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议题,提出敏锐的观察、立体的思考与尖锐而不肯妥协的批判。这些思索化为他笔下缤纷的细节,远看成岭侧成峰,同时又一起向读者证明,作者对于我们身处时代的洞察与理解,并向世人提出对这个世界的深刻哲学反思,也彰显了他认为人类生命最基本、最该坚持的普世价值。
《谎言的年代:萨拉马戈杂文集》是我们时代最有才华的作家之一最真诚的沉思,行文动人心弦而又情感丰富,文章主旨清晰思想犀利,论述简洁有力,其文字在带给读者阅读快感之余,还催人省思,给人启示。
看点:
1.《谎言的年代:萨拉马戈杂文集》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若泽·萨拉马戈献给世人最后的批判之声,是“一个死硬的共产党,一个左派分子,却是一个真正的民主主义者”对我们时代“执着的愤怒和温柔”。
什么是共产党员?萨拉马戈说,就是“有批判力的公民”。在生命的最后几年,萨拉马戈不仅小说新作不断,而且投身Web2.0,开设Blog,撰写博文,频繁更新,视之为开展政治批判、倾泻道德怒火的有效工具。
他冒死反对过军政府,现在他反对小布什和布莱尔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反对以色列对巴勒斯坦的占领,反对任何政府对任何文学作品的任何审查,反对任何伪善的和吃人的制度,反对跨国公司控制下的全球化,反对“一点操他妈的理念想法都没有”的左派,反对1984式或“美丽新世界”式的新极权主义……
在这个抵抗的想象力都已经丢失的年代,萨拉马戈用这本杂文集,提醒我们张开眼睛去洞察世界,不再盲目,不再莫言,起而改变。
2.萨拉马戈曾表示,希望自己的墓碑上刻着如下文字:“这里安睡着一个愤怒的人。” 怒汉只有死去,才会安眠。这本书出版于萨拉马戈离世前两个月,是这位大师最后的作品,也是他生命最后时光的珍贵记录。
3.这本书是一个作家以文字发出的声音,清醒热烈,凝练有力,有着真正知识分子的责任承担。翁贝托•艾柯、约翰•厄普代克等大家诚挚推荐,《卫报》《金融时报》《洛杉矶时报》《出版人周刊》等欧美权威媒体一致好评。
一个作家属于他所身处的那个时代,倘若他没有受到过去的锁链捆绑,他就必须知道他生而为人的这个时代当中所发生的各种问题。那么,当今之世的问题是什么呢?……最根本、最要紧的是,当世界需要批判观点的时候,文学就不应该遗世而孤立。
——若泽·萨拉马戈
媒体评价:
执着的愤怒和温柔。
——意大利著名学者、作家 翁贝托·艾柯(Umberto Eco)
萨拉马戈,就像福克纳一样,对自己的资源和最终目标是如此自信……
——美国著名作家 约翰·厄普代克(John Updike)
我们都成了他慰人语词的孤儿。在他梦想的世界里,强人会变得更有德行,有德行的人会变得更强。
——西班牙副首相 玛丽亚·特雷萨·德拉维加(Maria Teresa Fernandez de la Vega)
萨拉马戈的《谎言的年代》文句优美而诚实。
——《出版人周刊》(Publisher's Weekly)
他的散文就像是宇宙内在的低语,他的声音是所有声音的原型……没有人能够像萨拉马戈这样,如此热情周全,如此自由无拘。
——《卫报》(Guardian)
除了萨拉马戈,我很难想象哪位作家能让我停下来,返回去并发现历史的意义或历史野蛮新生的隐喻。
——《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
是欧洲最具原创性的非凡作家之一……他的写作充满了一种戏剧性的探索精神、沉思性的悲观论和悄然变革的能量。
——《洛杉矶时报》(Los Angeles Times)


 谎言的年代:萨拉马戈杂文集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2条)

  •     如果说萨拉马格的世界是谎言年代,那么我们的世界则是一个暴力时代,这个世界让你分不清哪个更接近真相。萨拉马戈不仅是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也是一名共产党员,不过他并没有生活在共产党专制的国家,因此他永远是一名少数派和反对者。从这一点来说,他可以成为最正宗的知识分子。他在这本批判资本主义的杂文集中写道:如果我能够,我想关闭全世界所有的动物园;如果我能够,我想禁止马戏团进行动物表演……
  •     思考的“日记”《谎言的年代:萨拉马戈杂文集》让我对作家作品,对政治,对文化,对宗教,对社会有着不同思考的一本书。“谎言的年代”是本书的主题,他用他看到的真实告诉我们真正的年代。本书的作者是若泽•萨拉马戈,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谎言的年代》,一本日记式的杂文,一年的日记。内容非常的丰富,涉及的方面很广,政治、作家、作品、文化、宗教;对美国总统奥巴马,当时的法国总统萨科齐等等都写出了自己的看法,用他讽刺犀利的语言提醒着我们世人这是个“谎言的年代”。在看了作者无数篇的日记式杂文后,记忆最深刻的两个内容的文章。第一类,作者对住在加沙走廊的人民,巴勒斯坦,以色列都一直关注,2008年、2009年的日记中都出现。作品中的六篇文章:《加沙》《以色列》《从大卫的石头到歌利亚的坦克》《和加沙站在一起》《让我们猜猜看》《再谈以色列》。对这些文章的批击,讽刺的方式各不相同,但是相同的是他都在为我们揭示着美国和以色列的“特殊的伙伴的关系”; 揭示着生活在加沙长廊的人们痛苦、贫穷、饥饿、受着不同虐待的生活。用作者在《从大卫的石头到歌利亚的坦克》中的话说“我好奇一个遭遇如此不幸的民族,难道对于她的后代子裔做下的这些可怕行径,不会感到羞耻?我怀疑,无论他们所遭受的苦难是否属实,都不应该拿来作为让其他民族受苦的理由。”在沙龙和阿拉法特的时代,我一直也在关注着巴以冲突,每天的新闻,每天几乎都有着死人,生活在水火中的大量的难民。2004年阿拉法特逝世,我潸然泪下,特别尊敬这位为阿拉伯人做出和平贡献的伟人。今年1月沙龙也离开了,虽然在阿拉伯人的眼中,他是个屠夫,是个恶魔;可是站在以色列的人的角度,客观地来说,沙龙很好地保护着自己的国家,自己的种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有沙龙在,以色列人们都有坚定的信念,沙龙是以色列人的英雄。两位那个时代的伟人都离开了,但是巴以的战争,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矛盾直到今天还在,真不知道哪天他们才能走到和平,都是生活在地球的人类,真希望看到阿拉伯人和犹太人放下他们的仇恨,拥有幸福地微笑。第二类是对动物的残暴《中国羽毛》《黑色西班牙》。《中国羽毛》是唯一一篇提到中国,当读完这篇日记的时候,我很“冷”。大量的动物在活着的时候就就被人类活生生的脱毛,手段真是残忍,也许只有人类真正的懂得了动物的重要,尊重动物才能停止这样的杀戮。《黑色西班牙》讲述着西班牙斗牛的文化,作者用他讽刺的文字说出了对这种文化的不满。不知道有多少人看过斗牛比赛,我有一次播台时正好看到杀牛的那一刹那,感到牛很悲凉,而斗牛士很骄傲,看台上的人还在鼓掌。难道他们没有为这只牛难道难过吗?虽然牛一定会为牛肉,但是看到它这样的死是为了满足人类的欲望吗?太残忍了。。。。。。读了《谎言的年代》让我有了很多的思考,很好的一部书,它绝不是那本在架子上高高的站着的,而是放在手边随时翻阅地。。。。。。
  •     刘波/文在书的开头,若泽·萨拉马戈以这样的方式感谢妻子皮拉尔——“这本书没有必要献给皮拉尔,因为自从那一天,她对我说:‘有一个工作交给你,写个博客吧!’这部作品就已经属于她了。”皮拉尔是西班牙人,他66岁时才娶的,比他年轻很多岁。从2008年9月到2009年8月,萨拉马戈致力于完成妻子建议的这项任务。从一开始,他就可以自由决定在博客上写点什么——评论、省思、对某人某事的意见,等等。这些松散细碎但又灵动泼辣的文章最终的结集,就是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本《谎言的年代:萨拉马戈杂文集》,英文名是The Notebook(笔记)。也许后者更为妥帖,因为全书并没有统一的主题,他的谈论范围远远超出了对流行谎言的揭穿和批判。博客写作结束后不到一年,萨拉马戈因长期患病导致的多器官衰竭,在西班牙兰萨罗特岛的家中与世长辞。所以,《谎言的年代》也成为他的最后一本书。葡萄牙对他的去世以国礼相待。作为迄今唯一赢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葡语作家,他是葡萄牙的骄傲。今日的葡萄牙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早已不复往昔的辉煌,乃至常被视为西欧的“病夫”,在最近的欧债危机中也不出意外地占据虚弱的“欧猪五国”的头名。然而在文学上,葡萄牙依然是一个骄傲的独立王国,萨拉马戈就是这个王国的新君主,从路易斯·德·卡蒙斯到费尔南多·佩索阿的一脉文学传统的继承人。萨拉马戈的一生诠释了年龄从来不是写作的障碍:虽然很年轻时就开始写作,但到58岁时才成名,接着到76岁时才赢得诺贝尔文学奖。与他类似,伊比利亚半岛上的文学巨子塞万提斯也是在58岁才写出《堂吉诃德》上卷的,也许并非巧合,小说主人公堂吉诃德也是一位50多岁的老人。据萨拉马戈所写,这块土地上的人忌讳直谈人的老迈。然而与此同时它却总在催生老辣的作家。和很多老人以及很多作家一样,网络写作是萨拉马戈起初不太情愿的,但尝试之后他就甘之如饴,赞赏那互联网的无边页面,是一个他“可以随心所欲地表达自身观点的场所”。就像在小说《石筏》里想象比利牛斯山脉断裂,伊比利亚半岛与欧洲分离而向着美洲漂去所隐喻的那样,萨拉马戈主动与欧洲划清界限,将他的文学深深扎根于伊比利亚半岛与南美洲的拉丁语世界。本书相当大部分的篇幅是向那些历史上或当世的作家表达敬意,其绝大多数是葡语或西语作家。爱德华多·洛伦索、若热·亚马多、卡洛斯·富恩特斯、贡萨洛·塔瓦雷斯、马里奥·贝内德蒂……必须承认我对这些名字都很不熟悉,甚至是藉由萨拉马戈的书才初识的,不过提醒我们在伊比利亚半岛和南美洲别有一方文学的天地,就是富恩特斯所说的“曼查地带”(La Mancha territory),它丰富、多元、深邃、热烈,完全足以与英语世界、法语世界等并驾齐驱。在小说和博客里,萨拉马戈展示两个平行的自我。他的小说曲折隐晦,多用隐喻与深奥的语词,叙述突兀地在不同主体间转换,让读者难分彼此,把他们引入纷繁的文字密林与道德困境,感到既茫然又恐惧。但他的博客文章却完全改换一种风格,直抒胸臆,清澈洞明,就像其中一篇文章的标题——“如水一般澄净”。他不再用隐晦而是用明快的方式,来展露他对当今现实的愤怒——“虽然我过得很好,但这个世界却不好。”强烈的批判性使萨拉马戈成为异类,尤其是与英美的中产阶级作家相比。他的职业经历本身就充满了非主流和边缘化的意味:高中辍学后就做了蓝领技工,后来才进入媒体做技术设计,进而成为文学杂志编辑,糊里糊涂地挤进文坛,又阴差阳错地赢得盛名。作为这样一位非主流的作家,他和大众看到的世界是一样的吗?我们每天从媒体中听到的千篇一律的故事,是真实世界的写照,还是经历了媒体人的观念甚至偏见的扭曲?萨拉马戈说,我们经常是在看而并没有看见,我们不只要去看,而是要去思考和观察,透视那些被话语的迷雾所遮蔽的事实。而他自己,总是努力用一把锋利的刀去揭示那令人不安的真相,抛却了所有中庸温婉的外衣,赤裸裸地袒露自己的爱与恨。既然要关照现实,他的杂文就无数次地涉入政治的领地。然而文学家谈论政治或许不是什么耻辱。萨拉马戈自陈毕生就是个有着左派信念的人,也无法想象他能自绝于任何社会或政治参与之外。在1974年葡萄牙“四·二五革命”之前的法西斯独裁统治时期,也就是萨拉马戈的青年时代,马克思主义始终代表着反抗者的哲学,接受其熏染自然而然。文学家无需为了“纯粹的文学”而避谈自身的政治信念。“当世界需要批判观点的时候,文学就不应该绝世而独立。”据说萨拉马戈生前希望在墓碑上写道:“这里安睡着一个愤怒的人。”他表达对一切的愤怒:历史上的葡萄牙独裁者、天主教会、美国前总统小布什、以色列、犯下虐待罪行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对女性施暴的男权主义者,等等。就像西班牙前总统萨帕特罗说的,他始终敢于为弱势群体说话。他的言辞丝毫不留情面,把天主教教士称为“文明社会的寄生虫”,把小布什骂作“骗徒界的高等祭司”,隔一段时间就要痛斥一下意大利总理、“那个叫贝卢斯科尼的东西”,警告这个“疾病”和“病毒”将会把这块培育出威尔第的土地摧毁。他毫不掩饰对小布什的不屑,讽刺伟大的美国为何选出这“极其渺小的总统”。事实上中文书名《谎言的年代》,就取自其中评论小布什的一篇,抨击他造就一个排斥真相而谎言繁盛的世界,而他要在这个“有组织谎言”的网络上发起狠狠一击。对于他欣赏的西班牙法官巴尔塔萨·加尔松、葡萄牙前总统桑帕约等左翼人物,则不吝赞美,自然其中也不能少了墨西哥萨帕塔民族解放军的领袖。对于2009年初上任的奥巴马,他给以谨慎的欢迎——“突然之间,这个世界对我来说更为清晰,更加充满希望。拜托,请别否定我这个希望。”然而可以猜想,如果再多活几年,他一定不会自外于蔓延全球的对奥巴马的失望情绪。然而萨拉马戈又自称是一位悲观主义者,始终牢记人性固有的阴暗与卑污,承认如果要让世界变得更好,那只能是通过悲观主义而不是乐观主义。他从来不在作品里描述那种“正面的英雄”,那些都是陈词滥调,那种模式已被过度使用到极致。他致力于描述一种令人困惑和不安的状态,不仅因为这代表了某种更有开发潜力的文学素材,而且因为它更符合人类的真实。然而,他又不同于那些更愿意接受现实而拒斥改变的悲观主义者,尤其是写作博客的萨拉马戈,显出他作为一个共产主义者从心底里喷涌而出的激情,希望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施暴者被制约,饥饿者得到饱足。以小说隐喻现实,以博客宣讲理想,萨拉马戈所描述的作为复杂与矛盾存在物的人,在他自己身上得到最好的展现。在萨拉马戈看来,将悲观与乐观这两个对立的两极联系起来的是情感与心灵,即使它们过度泛滥,也比过度稀缺来得好。如果人人都有了更多的温情与爱心,对“人性本恶”的体察将不是导向犬儒和冷漠,而是悲悯与行动。当然,萨拉马戈在《谎言的年代》中的愤怒与控诉可能让一些读者不适,甚至引起某种反愤怒。这会是茫无头绪的情绪发泄,是一个至死都是葡共党员的“老愤青”毫无意义的喃喃自语吗?对有的人来说,真实简单而直观,世界早已剖分为光明和黑暗两部分,只有后者中的罪恶值得关注和书写,否则批判不过是“自由世界”里被宠坏者毫无意义的姿态宣示,乃至于要成为黑暗世界里施恶者的同谋,因为他们贬损了“自由世界”的吸引力。然而,真实是单一的吗?多数人可以否定少数人眼中的真实吗?是否真的就像是在萨拉马戈的小说《失明症漫记》中所隐喻的那样,盲目症是在人们身边不断蔓延?失明会传染,在医学上虽然是奇谈,但在社会里,盲目的迷信、教条与成见确实在人与人之间传染。21世纪的整个人类社会是否依然符合哈罗德·布鲁姆评论《失明症漫记》时所说的:“脆弱而荒诞”?民主自由或许不失为民主自由,就像水不失为水,却是已被污染的水,而批判者努力让水重新澄净。不仅要看,还要观察!这是萨拉马戈始终强调的。就像叔本华说:“任务不在于更多地观察人们尚未见到的东西,而是去思索人人可见却无人深思过的东西。”看的目标是透视。萨拉马戈说:“若你看得到,就仔细看。若你能仔细看,就要好好观察。”不要做那种一直在“看”却从来没发现自己已经盲目的人。我们始终拥有“看到”的能力,却通常不使用这些能力。“我们已经丧失了分析这个世界上正发生的事情的批判能力。我们看来是被锁藏在柏拉图的洞穴里,也已抛弃我们思考和行动的责任。我们已经让自己变成了无法愤怒的呆惰生物,无法拒绝随波逐流……我们已经来到文明的终点,而我并不欢迎那象征终结的最后号角声。”从《耶稣基督眼中的福音书》里对宗教的批判,对以色列的谴责,再到把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以及各国政府对金融机构的救助方式指控为“反人类罪”,常有人批评萨拉马戈走得过远。然而,在一个“后冷战”的世界里,一切秩序被视为理所应当、各安其位,保守成为美德,任何超过“安全限度”的变革呼声都被视为激进,“通往地狱的道路都是由向往天堂的愿望铺成”成为通行的格言。这样的话原本是用来警诫那种牺牲个人自由、如巨灵般无所不包的乌托邦,然而,如果被滥用和误用,它可能被用来为所有明显的不公正与不合理辩护,变相地承认“存在即为合理”,另一种形式的威权主义可能因此而形成。在这个被视为“历史终结”的世界里,人们真的应该彻底满意并对这个主导性的秩序感恩戴德吗?其实不应忘记的是这个包含更多自由的秩序是无数先辈争取得来的,如果在这一代人们不继续维护和争取,它也可能退化、堕落。如果真的没有像萨拉马戈那样厉声疾呼的少数派,社会和人的精神都将陷入新的停滞。他们的批判或许有时会有失精确,甚至犯下明显的错误,然而这种矫枉过正却是避免社会向另一个极端堕落的有益“牛虻”。在书里萨拉马戈愤然回应对他“过度义愤”的批评——义愤应该有限度吗?在义愤稀缺而其恶果又昭然若揭的地方,义愤从来不过剩。如果我们只纠结于萨拉马戈批判对象的皮相,而不专注于更具一般意义的批判性本身,我们将严重地误解他的意义。如萨拉马戈自陈的那般,他并不是专业的政治经济分析家,他的分析有时显得简单直观而缺乏缜密逻辑的铺垫,或者在专家眼里不那么“专业”。他在书中与几位左派人士所联署的“新资本主义宣言”也显得简略而口号化。但反过来说则有一种学院派所没有的锐利。他懂得如何更高效地利用自己的语言,而“专家”往往不过是用“以其昏昏”的语言来遮掩平庸的识见。“人类的语言天赋不是用来掩饰自身的想法的。”这就是萨拉马戈的语言观,所以他始终言之有物,始终锋芒毕露,始终咄咄逼人。博客毕竟不同于小说,萨拉马戈需要在每一篇里完成对一个完整意旨的演述,虽是“螺蛳壳里做道场”,他却演绎出翻江倒海般的阵阵波澜,比他的小说显得更加猛烈、激荡。被这一篇篇充满着丰沛情感的文章冲击,对于阅读者来说也构成一种特殊的考验,一口气吞下难免消化不良。作为一个在一周里断断续续读完全书的人,笔者的建议是每日两三篇的缓阅读,而这也是笔者本人在重读时将选择的模式。更重要的是,除了用头脑之外,你需要更多地用心去阅读他的作品,因为他本人不是用脑而是用心在写作。

精彩短评 (总计48条)

  •     搞笑的是我借了书,查了作者才知道是葡萄牙系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作品。刚开始看了几篇,感觉像一个啰嗦老头对生活的细碎的杂念。但奇怪的是我并不反感这样的抱怨与批判。我只是作为偶识之人,略带微笑的边嗑瓜子边听老爷子碎碎念。三星给文笔。但不推荐。只读来消遣。
  •     是不是从这本开始读是个失误?一本每个作家都会有但不会发表的素材集。下不去眼啊
  •     对待同志如春天般温暖。世界如你所愿的话窝会更愉快,但现实是大多数人乐在其中。
  •     最近又开始喜欢萨拉马戈。。。简直善变到嫌弃自己,羞愧捂脸。。。
  •     其实译本出不出无所谓。最烦是他书改编的电影连资源都找不到这回事儿。
  •     好一把思考的匕首
  •     有的篇章让我不得不怀疑:萨拉马戈同志,您码字儿的时候,大脑主机开机了吗?
  •     愤怒的萨拉马戈。
  •     管中窥豹,可见全貌。萨拉马戈晚年博客的集结之作,针砭时事,文章短小但不精悍,热情却不够犀利,其实稍微有点失望,但是想到年事之高,也可以理解了。此书对了解萨拉马戈还是有一些帮助的,不过基本没太多外围的思想触动。
  •     不是自己了解的领域,拖拖拉拉磕磕碰碰的看完了。
  •     感觉又是打着诺贝尔奖获得者旗号随便引进拼凑成系列的书,除了从英语而非葡语转译失去的风味,零散细碎的日记让我看到的是一个愤世嫉俗、介入政治过深的老人,全然没有大师般的淡定和豁达。也许人家就是如此吧,总之有点失望…
  •     感觉翻译得不好。
  •     太一般了。唠叨、细碎、毫无章法,不愧是机场读物。
  •     类似于韩寒、王小波的论说文之流,过多涉足于当下政治,足以见出一个作家的盲目。
  •     有些失望
  •     相比之下还是他的小说更吸引人
  •     我就是单纯觉得萨拉马戈好可爱,每篇博文都写得异常饱满,是个话痨,每天忧患人类,除此之外文学性和思想性都一般…
  •     我只是单纯觉得这本书很没意思……
  •     买了,翻过,似乎不值得读。
  •     只能說,內容太瑣碎,營養不多,而且書名大過內容。
  •     萨拉马戈在生命的最后几年写了博客,以他的年纪和坚定的“左”的观念在这个呼号着“自由民主”谎言的年代里显得格格不入,但每行字里深沉的人文关怀无法让人不为之动容。
  •     个人喜好,永不妥协的老头的文字,嬉笑怒骂自成文章
  •     86岁的老人依然愤怒,依然如此关注这个陈腐恶心的世界
  •     依旧保持了高超的修辞技巧和讽刺能力,但对他幼稚的政治见解感到失望
  •     原来是博客的评论文集
  •     没什么特别有意思的文章,很快就翻完了。留下的印象就是这位爷讽刺和批判能力一流,可读性不高。
  •     阅读这项活动十分重要,足够让我们一年到头都奉行不辍
  •     充分证明写博客和纯文学写作是有差别的
  •     各种愤怒...
  •     文风加一星吧,政治见解实在拿不到台面儿说话。
  •     看了几篇,好没意思。
  •     假如这个世界只有美、修辞和讽刺,也是个不错的世界,可惜并没有。作者的政治见解真是可笑
  •     百科全书式的书籍,一个作家常年写作的博客,以他不同寻常的视角和感受力、辩证思维阐述时代底下所有的问题,也许读这样的书好处是可以培养一种「萨拉马戈式」的思维习惯,了不起!
  •     Obrigado, jose saramago
  •     博客化的日记,没了深度;关于道德的评判与论断,也老生常谈 没有新意
  •     在图书馆静静地读完,世界好像从未改变,而我们则可以一直改变。
  •     他的文字像一把匕首,犀利、尖锐,对社会问题的分析一针见血。
  •     排版和封面都深得我心
  •     看似内心矛盾和愤怒的萨拉马戈,不断的挑衅皮诺切特和贝卢斯科尼的萨拉马戈,同情巴勒斯坦的萨拉马戈,对文字信手拈来的萨拉马戈,暗讽基督教的萨拉马戈,低调表达喜悦的萨拉马戈;我无法抗拒这些元素加在一起的一本书。只可惜此书转译自英文。
  •     附加一颗星 私人口味。写博客的萨,自然比不过写小说的萨。许多算是未经考证的评论客体+未经深思熟虑的灵光乍现。ahaha。
  •     08年之后萨拉马戈的博客文章。西方仅剩的托派吧。我还是看到很多有意思的信息,不过和写小说的萨拉马戈确实不一样。
  •     萨拉马戈的杂文略失望。几乎都是在图书馆排队和食堂等饭时看完的。
  •     碎片化的记忆 读起来就是回忆
  •     博客集,看了前面几篇,看不下去了。
  •     葡萄牙宪法序言:确保向社会主义过度.....
  •     老资买了台版你就出简体TAT
  •     除却浪漫主义和乌托邦情怀,西方左派知识分子的文字都是“干货”——干巴巴的货。
  •     一只鸡,一年360日,每天都得生个蛋。你想,这蛋有大营养。更何况,这鸡还是之年事已高的老鸡。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