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的追寻

出版社:吉林东北师范大学
出版日期:1997-01-01
ISBN:9787560220468
作者:胡海波著

章节摘录

  失去正义追求的理想目的,利益与创造就会彼此脱离。理想、利益与创造的彼此外在、相互分离,在理论与实践上导致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两种观点在价值选择中不休的争执。现实主义者把权力、效率、利益等属于“人事”的价值目标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理想主义者把权利、正义、自由等属于,“人性”价值目标作为自己的追求。这种两极对立的思维方式与片面、抽象的观点都是不可取的,因为现实与理想本身就是统一的。人总是用理想规定现实,从未来把握现在。同样,只有在现实生活中才能找到理想的最深层根据,未来只能在现在生成。人所要求的世界是从理想转化而来的,理想只能在人的世界中得以实现。“人事”与“人性”相互贯注才能真正属于人,否则就会变成动物之事与神灵之性,从而脱离人。  把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结合起来,“谨慎的理想主义”,这种并不陌生的看法与观点似乎是老生常谈,但真正落实起来却很困难。当代正义理论的重要任务是在人性追求的意义上把获得利益的现实同正义追求的理想协调、综合起来。在人与社会发展的未来,这种综合与协调将有可能导致从现实的理想到理想的现实的过渡。因为从根本上来说,理想与现实并不必然矛盾,把二者综合起来的价值选择,应是最合理的抉择。一旦这样抉择,人的现实追求与活动就有可能以人及其理想为核心和目的,现实就转化为现实的理想而否定现存的生活状况。这时,人作为否定与超越现实局限,具有理想精神和正义追求的人去思想、行动、生活,就会创造出理想的现实。  ……

内容概要

  胡海波,1956年生,祖籍吉林省扶余县。1983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政治系,1987年获哲学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从事哲学教学与研究工作。1992年赴吉林大学从师于著名哲学家高清海教授,1996年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任东北师范大学政治系副主任,哲学副教授。  近年来主要研究哲学与人的发展问题,著有《人的发展要用人的方式去获得》、《社会发展的人文追求》、《哲学人化的理想》、《社会发展的双重理想》、《邓小平理论与当代中国的发展》等论著。“八五”、“九五”期间,承担并完成国家教委和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四个课题的研究工作。

书籍目录

导言正义的人性追寻1.正义的人性根据2.正义的双重主题3.正义理论的境界4.追寻创造与发展的理想第一编 人性的正义一 正义的哲学理解1.正义的本质2.正义观的哲学境界3.正义理论的理想精神二 正义的人性价值1.正义观念的历史起源2.正义追求的价值内涵3.社会正义的人性意义三 “类”的正义1.人创造了自己的“类本性”2.生成“类意识”的思想历程3.实现“类正义”的时代呼唤第二编 时代的正义一 正义观发展的基本形态1.正义观发展的时代前提2.群体本位的正义观3.个人本位的正义观4.类本位的正义观二 正义的传统1.传统的现代迷失与追寻2。传统的当代冲突与整合3.正义传统的自我超越三 正义的当代抉择1.当代正义问题的焦点2.罗尔斯与诺齐克的自由正义3.麦金太尔的美德正义4.当代中国的正义追求第三编 社会的正义一 正义的原则1.从冲突到平衡的原则2.权利的权力3.自由的平等4.公平的差别5.合作的竞争6.交往的独立7.生活的利益8.正义原则的结论二 正义的效率与公平1.发展理想的困惑与重建……第四篇 实践的正义结语后记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正义对人是一个颇具神圣意蕴的字眼儿。正义的追求,同真理、自由一起,向来体现着人类伟大的思想精神。  人们追求正义,就是追求崇高,实际说来,这是因为人把自己的存在看得很高贵,所以人便永远不会安分于现存的关系,总要去追求比现实存在更为高尚的某种存在关系。人的本性就是如此,说来是很奇特的,那是属于一种永在自我创生的自为本性,永在扬弃自我的超越本性。人作为人的那种本质,与物的性质根本不同,它可以说既存在于人的身上,又不在人的身上存在,既是业已实现了的东西,又属永未完成的性质,因而才需要人去不断地创生和追求,在永不停顿的发展中去完善自身。  追求人性的完善,这就是正义真正的主题。然而,完善的人性对人又只能是一种理想的存在。这不是说它是非现实的东西,人们就会生出更完善的理想追求来。正义,于是成为人类在生存发展过程中完善自身的一种永恒需求,它仿佛是一座永在增高自己的山峰,不断吸引并推动着人们朝向更高处攀登。

图书封面


 正义的追寻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确实是一本值得仔细琢磨的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