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革命、动乱与现代美国的诞生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0-1
ISBN:9787511252876
作者:[美] 罗布·柯克帕特里克
页数:320页

内容概要

作者:罗布·柯克帕特里克(Rob Kirkpatrick),出生于纽约州北部,高级编辑,曾出版过诸如约翰·海明威、丽莎·肯尼迪-蒙哥马利等一系列著名作家的作品。同时,他也是一名出色的擅长非虚构写作的作家,著有《六十年代的记忆》(The Quotable Sixties)、《华盛顿参议员的塞西尔·特拉维斯》(Cecil Travis of the Washington Senators),和《夜晚的魔力:布鲁斯·斯普林斯汀的文字与音乐》(Magic in the Night: The Words and Music of Bruce Springsteen)等。其中本书《1969:革命、动乱与现代美国的诞生》最为受到好评。目前,他住在康涅狄格州费尔菲尔德镇。
翻译:朱鸿飞,曾做过海员、实习律师,现在江苏南通一家公司从事国际贸易、商务翻译工作。自2011年起涉足图书翻译工作,第一部译作《第三帝国图文史》出版后受到较好评价。本书是他的第二部翻译作品。

书籍目录

部分事件时间表
序 曲 革命、动乱,与现代美国的诞生
第一部分 冬天的萌芽
1 开启尼克松时代
002
总统就职这一天 ■ 糟糕的就职游行 ■ 同样糟糕的“终止越战计划”
2 风起云涌
010
大学校园成为文化战场 ■ 校长心碎离世 ■ 民权运动新时期
《星期六晚刊》停刊
3 新声音
020
革命音乐之年 ■ 不会演奏乐器的乐队 ■ 朋克摇滚的蓝图
披头士绝唱,布鲁斯摇滚兴起 ■ 重金属爆发
4 超级喷气机
036
橄榄球联盟新秀 ■ 胜利就是说服力
5 美国家族
043
刺杀肯尼迪 ■ 没人能阻止特德 ■ 黑手党家族 ■ 犹太母亲 ■ 移民与融合
第二部分 春天的革命
6 美国撕下了遮羞布
058
X级影片元年 ■ “性解放”走上书架 ■ 情色电影引发的争议
舞台裸体狂热 ■ 戏剧打破极限 ■ 莫里森审判
7 一场全新的球赛
077
大联盟变革 ■ 小熊脱颖而出
8 毒常春藤
087
年轻人的想法 ■ 哈佛的天真逝去 ■ 康奈尔大学学生武装 ■ 边远小镇也有骚乱
9 1、2、3,我们为什么而战
099
“和平缔造者” ■ 流血的意义
10 绿色思想
105
河面真真切切着火了 ■ 把里根拖入一场战斗 ■ 环境政策法案颁布
11 起来!
114
同性恋运动 ■ 小孩打闹动了真格
第三部分 夏天的梦想
12 太空漫步
122
试飞 ■ 科幻文学兴起 ■ “向月球进发” ■ 同声欢呼 ■ 21世纪从今天开始
离开月球 ■ 阿帕网诞生
13 肯尼迪时代的迷雾
140
灾难即将降临 ■ 沉没的汽车 ■ 遇难者 ■ 特德的电话
孤独的身影 ■ 特德的回忆 ■ 自以为是的批判
14  打破牢笼
150
“群居之年” ■ 《逍遥骑士》引起轰动 ■ 又一部电影 ■ 换妻狂热
15  西岸杀手
161
第五位天使 ■ 第一起谋杀案 ■ 拒绝合作以后 ■ 三封密码信
发动“大混乱” ■ 夜不闭户的时代结束
16  奇迹之夏
176
“大都会”连胜 ■ 丑陋的表演,残酷的结局
17  灾区天堂
185
序曲 ■ 伍德斯托克来了 ■ 飓风酝酿中 ■ 一切安全 ■ 飓风明日登陆 ■ 这个灾区有天堂
飓风马上登陆 ■ 超时的表演 ■ 飓风过后 ■ 谁的威胁更大 ■ 传奇永远流传
第四部分 秋天的动乱
18 石破天惊
214
曾经的可爱失败者 ■ 梦想赛季
19 尼克松的战争
224
反战运动 ■ 拒绝前进 ■ 卡利的故事 ■ 美莱大屠杀 ■ 暂时平稳
20 愤怒之日
236
《冷酷媒体》 ■ 法庭?炼狱! ■ 离间黑豹党 ■ 谁是卧底
黑豹党的抗争 ■ 真相流出
21 牛仔和印第安人
252
狂野西部结束 ■ 联邦政府的违约 ■ 占领阿尔卡特拉斯岛
22 嬉皮末日
272
是我杀了他们 ■ 嬉皮有害 ■ 神秘的杀手 ■ 新音乐节正在酝酿
音乐与暴力 ■ 滚石登上舞台 ■ 阿尔塔蒙特的种子
后记:余震——70年代及以后
292

作者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为光明日报出版社继成功推出“与大师一起读历史”书系,引起巨大反响后打造的新品牌“西方社会转型经典译丛”的第一本,美国《图书馆杂志》《历史频道》《今日美国》权威推荐阅读。
1969年,是继1968年之后,世界历史上最值得被关注的一年,一年之中,美国经历了整个时代的高潮和低谷,但美国社会并没有走向混乱和无序,而是走向了新的成熟。在革命与动乱之后,我们的前途在哪里?世界的社会体系与价值体系均在六十年代重塑,我们却从未认真了解过它。
想要看到未来,首先要读懂六十年代,这是一本你绝对不能错过的世界历史课。
内容简介:
美国《图书馆杂志》《历史频道》《今日美国》权威推荐阅读
继1968年之后最值得被关注的一年。
那一年,人类登上月球;那一年,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那一年,朋克音乐诞生,盛大的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开幕,摇滚乐迷们趋之若鹜,在音乐中疯狂;那一年,黑人民权运动登峰造极;那一年,副总统艾格纽的女儿和国会议员的孩子都在吸毒……那一年,就是1969,不平凡年代里压轴的一年。
经过这些事端之后,美国社会并没有走向混乱和无序,而是走向了新的成熟。黑豹党革命和学生运动,电视和报纸的开放,都没有让美国的国家机器崩溃,反而是把一个现代社会可能遭遇到的问题,全走了一个过场。美国经历了1969,最终跨入现代时期。


 1969:革命、动乱与现代美国的诞生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说到1968年,大家都知道,相关的书国内引进的也已经有很多了,至于1969年,感觉就只是1968年后面的那一年吧。但其实1969年发生的事,只要一一罗列,立刻就显得1969年高大上了起来,比如伍德斯托克音乐节,比如肯尼迪遇刺,比如人类登上月球,比如十二宫杀手现身,比如现代网络的前身阿帕网的诞生。整本书基本上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从年初开始,关注点在政治、音乐、科技、文化和体育上,顺便说体育的部分挺无聊的我就直接跳掉了完全没看。总体来说全书还是现实的罗列,很少有大段的评论和分析,但大家都知道,孔子既然可以笔削春秋叙而不作,那么就算只是单纯地罗列现实,当然也可以有一定的倾向性。1968年是混乱的一年,大部分关于1968的书给人的都是一种全民盛宴大家一起出来疯玩的印象,到了这本1969,混乱发展成了失控,失控过后,一切被收编,重归秩序。因为题材限定,整本书要收编全年发生的大事,在每件事上的着墨就不可能过多,这本书里提到的很多事件其实都已经有了中文专著,看完这本书之后可以作为扩展阅读。比方说里面提到了曼森家族杀害了波兰斯基老婆的事,主要是以曼森这个人物为线索写的,其实还可以去看看波兰斯基的回忆录(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365288/),里面有波兰斯基作为当事人对这一事件的看法;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相关的我觉得还是纪录片描绘得更清晰一点,虽然纪录片里面有些内容真实性有待商榷。我觉得这样一本书的好处是作者帮读者整理了资料,把一些以前从未想到过能有联系的事件都串在了一起,读者可以以此入门,接下去自己挑选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比方说我看完了这本书就去认真研究了十二宫杀手留下来至今还未破解的杀人预告………………好了上面都是完成作业,其实我就是想摘录这段关于金斯堡的八卦:P250现在,西尔另案审理后,1969年12月11日,“芝加哥7人集团”审判的马戏团氛围进入一个新时期,被告方开始传唤证人。证人名单中有几位反主流文化名流,包括蒂莫西·利里、艾伦·金斯堡、菲尔·奥克斯、阿洛·格斯里、皮特·西格、朱迪·科林斯,以及乡巴佬乔·麦克唐纳。奥克斯和科林斯都在长凳上唱起了歌。控方试图歪曲金斯堡的证词,要求他引用其色情诗中的内容。在律师和法官激烈的言辞交锋期间,这位诗人念着“唵”,试图给审判程序注入一种禅一般的宁静。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金斯堡是逗比吗!!!
  •     谁的威胁更大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的拥挤、恶劣条件和草率匆忙的计划制造了它自己的小灾区。“我从头到尾都知道现场都有哪些人。”巴里•梅尔顿后来说,“他们告诉我音乐节多么伟大,我知道他们是看了影片,没到音乐会现场。”一脸郁闷的乔普林在她的表演之后不久说,“我适应不了二十几万的观众。”加西亚回忆,“作为个人经历,伍德斯托克令人失望。在那里表演真可怕……”他后来还说到,“给40万人表演确实很特别……我们不喜欢那样,在那里表演……” 皮特•汤森德只是说,“伍德斯托克很糟糕。” 虽然也承认“大部分装扮怪异的外来者的表现好得令人惊讶”,一篇《纽约时报》评论耸人听闻地宣称,整个音乐节是卡斯基尔的一场噩梦,评论追问,“什么样的文化能产生如此巨大的混乱?”音乐节参加者离开雅斯格农场,在这美丽如画的乡村地区留下遍地垃圾,留给媒体和其他人反思音乐节的文化意义。在某种意义上,伍德斯托克算得上成功,因为某些事情“没有”发生——超过40万年轻人聚集在一处,却“没有”导致大规模骚乱或破坏。世界“没有”结束。音乐节最大的成功在于它证明了这样一个音乐节是完全可行的。一位音乐节观众说:“这就像第一次做爱。一旦你做过了,你就想第二次、第三次,因为它太美妙了。”《滚石》评论:“他们还会再来的。在世界各地,巴黎、布拉格、劳德代尔堡、伯克利、芝加哥、伦敦,年轻人的不满情绪更加紧密地交织辉映,直到我们居住的世界版图上随处可见音乐节的参与者和沉迷者。” 许多沙利文县居民甚至赞扬年轻人群表现出的礼貌与和平。一位农夫抱怨音乐节是“一场该死的混乱”,另一位则同情那些睡在野外的15岁女孩。三个人死在伍德斯托克:一位吸食海洛因过量,另一位被一辆拖拉机撞倒,还有一位死于阑尾破裂。数百人死于卡米尔飓风。还有数以千计美国人正在越南死去。但是在许多老一代人眼中,比起缺乏对一次风暴的应急准备,或者征召年轻人去地球另一面的战争中送死,一大群年轻人能够在树林中度过一场狂欢周末,这一事实本身威胁更大。传奇永远流传阿比•霍夫曼在他1969年的同名书中命名的“伍德斯托克部落”亚文化将在它快速诞生之后很快消失。矛盾的是,8月的第三个周末,虽然伍德斯托克音乐节聚集的大量人群和制造的交通堵塞耽搁了许多游客的时间,搞砸了他们的假期,伍德斯托克部落也带来了它自己的游客,这些人涌入为音乐节命名的小镇,就如一次到达反主流文化圣地的朝圣之旅。在《回忆录》中,鲍勃•迪伦回忆:“这里曾经是一片宁静的天堂,但是现在,一去不返了。到达我们农庄的路标肯定树立在所有50个州,给一帮社会弃儿和瘾君子指路。从加州远道而来的闲逛者出现在这里。夜里随时都会有暴徒闯入我们的地盘……我恨不得烧死这些家伙,这些破门而入的、鬼鬼祟祟的、非法入侵的、蛊惑人心的家伙……” 范•莫里森后来告诉《天籁》(Melody Maker)杂志的理查德•威廉斯(Richard Williams),“我第一次去时,人们正动身离开现场。此时伍德斯托克本身开始成为关注的焦点。” 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后几周,范•莫里森正在录制他没有尽头的《星际周》(Astral Weeks)续篇。《月宫舞》(Moondance)将很快成为经典,这是他的神秘版本的“苏格兰灵魂乐”,里面的歌曲有《让我沉醉》(And It Stoned Me)、《大篷车》(Caravan)、《走入神秘》(Into the Mystic),以及标题歌曲《月宫舞》。不久之后,莫里森和妻子珍妮特•普拉内特(Janet Planet)将收拾行装,搬到加州,离开伍德斯托克“现场”。与此同时,麦迪逊大街观察到整个伍德斯托克“事件”作为一个新出现的趋势,并且寻求吸收它。纽约州短途汽车公司的一份广告引用说,司机“谈论乘车到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去的那些孩子们”。一位司机说,“我不明白为什么他们要留着长发,但是我现在不在意了。这是一个自由的国家。他们是我见过的最不会发牢骚、不抱怨,有耐心、大方、有礼貌的一群孩子。来吧,孩子,乘我的车吧。和你们一起乘车很愉快。” 联合货车公司大字标题广告描绘了四位一头乱发的流浪年轻人,用聪明的大字标题戏谑起文化恐惧,“一些人(甚至是)联合也无法对付”。但是它也在小号字体中解释:“如果您可以在自行车后座装上您的一切,那么我们的服务对您没什么用。”1969年,在旧金山一处街角,一家叫“鸿沟”(The Gap)——根据“代沟”(generation gap)一词取的名字——的新商店开业,这是一家以反主流文化为对象的零售店,售卖唱片和牛仔裤。“伍德斯托克一代”(Woodstock Generation)开始走向“百事一代”(Pepsi Generation)。然而伍德斯托克音乐艺术节的传奇将永远流传。迈克尔•兰在三天音乐节期间告诉国家广播公司的加布•普雷斯曼(Gabe Pressman):这一代文化和这一代人,不同于旧文化和老一代人。你看到他们如何管好自己的事,没有警察、枪支、棍棒,没有起哄骚乱,人人团结一致、互相帮助,这种做法很有效。从我们到那儿时起,它就在起作用,并且它还会一直作用下去。不管他们回到城市后会发生什么,这样的事情正在发生,并且事实证明它能够发生。
  •     用春节联欢晚会上的台词来说,今年是美国不同寻常的一年,经济萧条了,很多银行跨了,汽车业衰退了,“月球漫步”的歌星迈克尔•杰克逊死了,“美国最值得信任”的主播克朗凯特死了, “教书匠”弗兰克•麦考特也化作了灰烬。一打开电视,好像到处都是坏消息。      塞斯•诺特博姆小说《万灵节》中有个俄国女子季诺碧亚,在西伯利亚的漫漫长夜,在饥肠辘辘中仰望星空,想象着对外太空的探测,以摆脱对现实的失望(“脱离这个腐烂的臭粪堆。”)。近来美国大张旗鼓地纪念四十年前阿姆斯特朗的月球漫步,不知是不是要重塑美国信心?让人走出对现实的失望?      历史似乎真是有周期性,四十年前的美国和今天颇为相似,美国也陷在越南战争里头,如火如荼的民权运动,却因马丁•路德•金的遇刺,受到了一定挫折。那一年美国的社会郁积着很多情绪。那一年也发生了很多事情,曾经写过关于美国六十年代专著的作家罗伯•柯克帕特里克(Rob Kirkpatrick)专门写了一本书,描述美国这个不平凡年代压轴的一年,书名就叫《一九六九》。      那一年事情特别多。美国人计算时间,喜欢用“decade”(十年),而一九六九则是多事的六十年代这个十年的大结局。婴儿潮时代出生的那一大批人,这一年正血气方刚,这一年年轻人多,利比多泛滥。一九六九年,第一部获得奥斯卡奖的“限制级”影片《午夜牛郎》上映了。其宣传的用语是:“关于《午夜牛郎》的所有传闻,都是真的。”《花花公子》和《阁楼》打起了“私处大战”,把色情和暴露带向了主流媒体。那一年盛大的伍德斯多克音乐节开始了,摇滚迷们趋之若鹜,在音乐中疯狂。当时副总统艾格纽的女儿,还有几个国会议员的孩子都因吸毒,有被学校开除的,有被警察逮捕的,足见一个时代的疯狂。今日一些老人,提到自己六十年代的荒唐,还会寻思良久,从他们描述时候的表情和口气上看(他们会说:“你知道这些时候什么样子”),那种感情很复杂,既有一丝对“阳光灿烂的日子”的缅怀,也有对年少轻狂感到的一些难为情。      时隔四十年来看,那时候的美国,似乎是要让一切该泛滥的泛滥到底,然后再回头重拾山河。那一年是黑人民权运动登峰造极的一年。一方面,警察和FBI向黑人激进组织黑豹党宣战,甚至在底特律与黑人组织发生枪战。可是另外一方面,那一年的黑人学生,却在校园里掀起了另外一场波澜。《一九六九》对这些事件的描述,让人不时想起同一年大洋彼岸的中国文革,和另另一个大洋彼岸开展的法国学运。      年初,斯沃斯莫尔学院的黑人学生会突然向校方发难,提出包括添加招生办黑人工作人员,提高黑人学生录取比率等要求。校长力图在这些学生和校董之间斡旋,但是学生还是占据了学校行政楼。校长史密斯本来是个很开明的人,在其任内,该校黑人比例从无到有,增加到了5%,但是颇具讽刺性的是,这位开明的校长却在这次“得寸进尺”式的发难中,心脏病发作死了,他这一死,黑人学生才撤出了行政楼。那一年黑人占据学校办公室的事件时有发生,警方开进校园,有时也无可奈何,毕竟马丁•路德•金博士死后不久,尸骨未寒,遇到这些半大不小的学生,问题究竟该判定为种族矛盾,阶级矛盾,师生矛盾,还纯粹是闲得发慌的成长烦恼?很难说,同一个事件可做不同界定和阐释,所以为了避免事态扩大,学校处理也比较谨慎。      有一些学生的做法, 半真半假,有胡闹的成分。比如两百个黑人和西裔学生冲击了纽约城市学院校长办公室,嚣张地把校长的私藏的酒喝了个净光,以示革命。可是校方并不是很容易看出到底是胡闹还是较真。史密斯校长遇到的困境就给所有校领导敲响了警钟。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校长甚至专门建了个“学生抗议掩体”(student protest shelter), 掩体建筑设在校园的另外一侧,里面红地毯、复印机一应俱全,还有可供四个秘书办公的地方。      除了黑人学生外,一些名校的其它学生也加入到抗议中来,使得“常青藤”(Ivy League),变成了所谓毒葛藤(Poison Ivy),连哈佛大学这个学子心目中的学术圣地也难逃脱冲击。反战情绪下的一些哈佛学生,不满后备军官训练队在学校的存在,发起了抗议,占据了哈佛行政楼,告诉校领导:楼我们占了,你们滚他妈的蛋。这所一九六九年还要求学生在饭堂都穿正装的著名学府,一夜之间,师道尊严没了,以至于要在建校333年后,第一次请动警方解决问题。对于很多老师来说,这是非常痛心的事情。      之所以这些此起彼伏的运动没有失控,变成美国版的文革,是因为美国官方没有将这些问题过分政治化,出格的时候,多数是请动警察,从治安角度消解问题。另外,过了一段时间,人群也会自动分化,问题在这种自我分化中缓和下来,产生不了造就动荡的势能。在政治层面,左翼的泛滥,让六十年代逐渐走向颓势的右翼势力找到了新的空间,不然那一年老牌右派尼克松也上不了台。换言之,左翼的极端几乎是在作自我证明。目睹他们的作为后,一些极端派走向了温和,一些温和派走向了右翼。后来担任《新共和》主编的哈佛助理教授马丁•佩雷斯目睹当时的场景后称,“我想到了文明的问题。我当时想,日后,如何能重拾我们过去见到老师后,自发给出的那种尊敬?…这些学生占领行政楼的行为,让我一夜之间转变了自己的政治立场,从左翼转向右翼了。”即便后来仍然略偏左的戈尔都怀疑这些过激作为。当年戈尔在哈佛读四年级,他的解释是他同情学生的事业,但是不赞同他们的方法。      经过这些事端之后,美国社会并没有走向混乱和无序,而是走向了新的成熟。黑豹党的革命和学生的折腾,电视和报纸的开放,都没有让美国的国家机器崩溃,反而是把一个现代社会会遭遇到的问题,全走了一个过场,没有人去捂着,压着,继而让问题恶化得不可收拾。更多的时候,就如同父母对待特别闹腾的孩子一样,不过是让他们闹,把过剩的精力消耗掉。据说美国是经历过了一九六九,才跨入了其现代时期。一九六九年就仿佛是宗教节日四旬节(多有斋戒)前一天的狂欢。      那一年,由肯尼迪倡导的登月行动,终于在尼克松的手下成了现实,在美国校园的纷乱,嬉皮的胡闹,和街头的对峙中,尼尔•阿姆斯特朗登上了月球,迈出了“人类的一大步”。那一刻,抗议者也好,烦恼者也好,左翼也好,右翼也好,白人也好,黑人也好,无不停下自己所作的一切,开始收看那真正的月球漫步,或是抬起头来,仰望明月高悬的夜空。

精彩短评 (总计33条)

  •     翻译真是要命!
  •     并不是按照时间顺序,而是按主题来的,所以看完还是有一点混乱,这一年的大事都可以找到但是可能是文化疏离的原因,这一年发生的事情如何使现代美国诞生的,并没有讲很清楚,既然叫这个名字,不能标题党。
  •     史料的堆砌,不过那一年也真够乱的
  •     天翻地覆的60年代,天翻地覆的1969!
  •     歷史
  •     作者罗列了1969年很多重大且影响深远的事件。我本来期望看到这些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对整个历史的影响。我希望从整体来看这个划时代的年代。可惜,作者仅仅是罗列事件,就像一本流水帐。
  •     诸多名词构建了美国60年代末图景:尼克松,里根,齐柏林飞船,登陆月球,科幻小说,性解放,伍德斯托克,越南战争,汉堡山战役,同性恋运动,黑人平权,十二宫杀手...... 粗率的材料组合,没有分析和反思。
  •     流水账,1969的切片,如果对美国那段历史有更深了解的话看此书才有意思。
  •     什么破书,哗众取宠浪费我的钱,亏我那么积极的买了,为了凑单又买了本不值当的书!
  •     记录了那个年代令人震惊的一些细节,那是米国分崩离析的开始。
  •     有纪实文学色彩的历史畅销书籍,书中展现丰富的1969美国社会动荡(乱)的案例和事件,侧重于社会层面,政治经济层面的涉及不多。尤其是一直没能提到1969这场美国社会的动荡“从下而上”的运行机制是怎样的?“上”为何一直没有产生大的动荡?60年代动荡的结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也一直没有答案~
  •     没有自己对事件的见解和观点总结
  •     世界最初始于混沌
  •     不懂棒球,那几篇文章读的没劲。美国的混乱之年,但处处可见社会的宽容
  •     我读过的最无聊的书之一。。。。。。
  •     摇滚乐和棒球相关的篇幅反而显得1969就不那么重要了
  •      晦涩难懂 尤其是棒球部分 三振出局是神马。。。
  •     这本书里关于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的介绍让人大开眼界。
  •     1969年,最为动荡年份后的新世界,“五月风暴”席卷过法兰西,狼藉一片;布拉格的春天被窒息,满是阴郁;东方的文革还有个七年的痒,待万千知识分子涂脂抹粉,人伦丧尽。本是新世界开始,或本是理想的终结。作者写的太平淡无趣,罗列例子了。
  •     写美国一个时代的,值得思考
  •     棒球讲的有点多啊~
  •     政治、社会、文化史。美国青年的激情岁月。
  •     和棒球有关的都全部跳过了…
  •     现代化的社会面,一个例证。新闻流水账,没亲身经历过的,其实没看懂意义
  •     对于1969年的历史巨细靡遗,非常全面。
  •     还可以,阅读无障碍,很流畅,对一些事件比之前看的书详细,比如登月,比如最后的两个音乐节,就是对其中讲球赛啥的实在没兴趣。三星半!
  •     史料挺细致全面的,但阐述不够过瘾,既没有提供以四季更替来进行历史叙事的说服力,也没有揭示出1969年的独特性,也没有说清楚“现代美国的诞生”。
  •     结构松散,内容老套,缺乏分析和评述。渣翻译更是给糟糕的原作刺上了深深的一刀。书中居然出现了“打尖”这个词,译者你确定自己语文不是跟单田芳学的?!
  •     建立几个乐队,发几张唱片也能造成社会动荡吗
  •     按时间线记录标志性事件,每章只关注一类事件,通读时会有跳跃感。富有美国特色,有数章详述了橄榄球、棒球运动。类似《序曲》中的总结性文字太少
  •     絮叨,烦杂,干憋,以时间线记录了1969年,写得还不如教科书。烂书一本。二手处理。
  •     三星半吧,基本都在记述故事,没多少观点,2个章节的体育赛事看得实在不明且不觉厉,反正1969年最伟大的就是诞生了一种人叫真朋克
  •     懂了Woodstock,就懂了60年代。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