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之岛

出版日期:2015-1
ISBN:9787301250363
作者:戴锦华
页数:360页

内容概要

戴锦华,曾任教于北京电影学院电影文学系;现任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教授,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东亚系兼职教授,并曾在美国、欧洲、日本、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数十所大学任客座教授。从事电影、女性文学和大众文化的研究。
代表作品:专著有《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涉渡之舟:新时期中国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化》《雾中风景》等。专著与论文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日文和韩文出版或发表。

书籍目录

目录
昨日之岛:电影、学术与我(代序)
断桥:子一代的艺术
性别与叙事:当代中国电影中的女性
雾中风景:初读第六代
情结、伤口与镜中之像:当代文化中的日本想象
庆典之屏:新世纪的中国电影
历史、个人与另类冷战书写:《打开心门向蓝天》
全球化时代的怀旧与物恋:《花样年华》
侯孝贤的坐标
主体结构与观视方式:再读第四代
“刺秦”变奏曲
主要著作一览

作者简介

发现电影的魅力,呈现文化的症候,戴锦华文章精选结集,坦言学术和人生思考的心路历程。
本书包括十篇戴锦华本人精选的文章和一篇访谈,从中可以看到戴锦华教授多年来以电影为基点,对当下与历史议题所展开的思考,尤其可以看到作者思想发展的断面。


 昨日之岛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昨日之岛》是戴锦华以往作品的重新汇编,可以看作出版社的“旧瓶装新酒”,或是她多年来著作与思想的索引书。由于有着独特的语言与隐喻体系,一直觉得戴爷的文字对不熟悉这套“暗语”的人来说并不易懂。对影片的文本分析本身,最初觉得新奇、着迷,后来亦一度感到牵强,认为外在的解读可能远超出了作者本身及创作的现场。但这两方面的疑问,在《昨日之岛》中都得到了缓和。去年初读时,对书中讲述文革为核心的一段历史(1950-1970年代)及其对电影书写的影响印象深刻。如今,应和着文革五十年历史暗影的长尾,更令人若有所悟。这段过于繁复、惊骇,使人羞于启齿而难以与人分享的经历,无疑构成了许多人的伤痛记忆。多年以来,它一直隐匿于历史地表之下,无从触及。这场曾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广泛的好奇、隔远的窥视,赞颂与效仿的全民革命与实验,在国家层面是社会主义昂扬奋进与如今令人骄傲的经济成果之间一段令人尴尬的沉默,一次无法自圆其说的“逆行”;而于个人层面,它不仅是一段青春岁月的蹉跎,甚至不是精神的压抑与肉体的伤痕——从老戴婉转隐逸的论述中,第一次意识到,它也是一个青春激情与理想被证伪,自己人性之恶被激发的过程。我想与前者相比,后者在“醒来”以后恐怕更难让人面对自己。“如果知识分子曾经在1950年代至1970年代话语建构暧昧、尴尬、怯懦、犬儒,那么,他(她)们则在伤痕书写中出演真理的捍卫者与历史的蒙难者。”“这特定的书写,成功地改写了历史图景与记忆,构建了一份相对于权力与历史的“人质境况”……而“人质”的寓言境况,则在确保了“人”的内在价值不遭质询的前提下,免除了对历史承担、历史角色的追问与质询。”——戴锦华,《昨日之岛》书中论及,伤痕文学的写作与第四代电影导演的许多作品,究其核心,都是一个“外化”的过程——将这段难以面对的历史外化为无主名的突然降临的灾难,或单纯的“权力的车轮”与政治暴力,而实现的是自我的无罪化。历史中的自我是“人质”,是被权力的车轮碾压的无辜者,是纯粹的客体与旁观者,仿佛“我们”并未参与,仿佛“我们”无需反思。这股文化风潮之所以引起巨大反响,首先自然源于历史造成创伤之深巨,使人难以直视。但同时,也是这种“悲诉”式的主流文化遮蔽了历史的本来面目,引领人们相拥而泣,自觉或不自觉地绕过了反思。如今,那段历史中仍有一块庞大的空洞,而我们在同样的精神与文化荫蔽下,继续一代又一代地自主忽视着这空洞的存在,视若无睹地绕过历史的残骸欢言而去。写于2015年6月,改于2016年8月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第一篇访谈非常好。戴老师的政治立场使其对电影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且非常犀利。戴老师的文字依然漂亮又绕口。
  •     大学期间迄今为止在论文写作上影响最大的学者
  •     看了序言了解了戴老师的经历 非常受用
  •     每次看戴锦华的书都觉得自己像智障一样什么都不懂。上次看讲坛说为了请戴锦华来主办方还特地送了几条中华哈哈哈哈哈哈哈。
  •     学术感太浓厚,像读论文,水平有限,最终放弃。
  •     听了不少戴老师的访谈,于是买书来读。本以为是本随笔集,但读起来感觉比《镜与世俗神话》和《电影批评》难懂。可能是涉及太多历史性的研究,而80后对那些时代的变革毫无感触,共鸣感太弱。如果多些对当下现实或电影的研究,肯定会不同。
  •     第一篇对谈。
  •     看不懂 还是等过个几年再回来看
  •     粗略翻过,依然大量晦涩难懂的名词术语,但理解一点已是获益匪浅。他日再刷
  •     也没有必要对性别太敏感。女性问题的几部电影,换个角度也可以说反而彰显了女权。其他部分都好
  •     戴老师的访谈都喜欢,但到了正经文章,太过于结合历史和意识形态了。尤其是涉及到第四代第五代的文革,实在消受不起,这大概就是做文化研究的姿态,而非影评向的书写了。细致的镜头讲解,可以对照影片再读一遍。惯用语真是好多呀,历史语境啊缺席在场啊自觉不自觉啊,看得我好累。
  •     高手!
  •     读这样的书,就是为了不要写出这样的文章。
  •     序言有点意思,还有一篇讨论刺秦的,文章术语太多,有掉书袋之嫌,学院派的通病,或者是对读者素质有要求?读她的访谈随笔干货更多
  •     累,喜欢第六代那篇
  •     “女性主义于我,更多是对生命内在经验——基本是伤痛经验的解惑和力量,而不只是理论或学术。”读完这本定下了2017的new year resolution,每周看三部20世纪的电影,一部英语,一部华语,一部其他语。
  •     后冷战的电影书写,戴锦华老师用她个人的经历所带来的文化思考告诉了我们中国电影与历史的深沉脉络
  •     戴錦華的視點- 深讀「花樣年華」與「侯孝賢」段落,獲益匪淺。
  •     突然有点讨厌戴锦华文章中的学术语言、生硬造词,当然不仅仅是她个人的问题,时代的病症,学术圈的魔咒
  •     专门看戴爷的书竟是多年以前了。现在读来莫名有一种“告别革命”的艰难之感,不再完全地被她的文体、思想体系所包裹,也不再有热泪盈眶的感觉。大概是自己和周边都发生了一些位移,或者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遭遇。好处是终于问得出问题,像找到了一只恐龙蛋的缝隙,就提溜着这些变化去找她。
  •     仅就我能读懂的部分而言,还是不错的。
  •     再读了一遍,要给五颗星。印象最深的是打开心门向蓝天、花样年华和侯孝贤。北大人的视野和历史纵深啊!!
  •     戴锦华老师的电影文章自选集,按照时间排序的编排方式,清晰勾勒出戴老师电影研究的三个阶段——之于电影本体的影像分析、之于文化研究层面的电影分析和之于政治经济学层面的电影分析。戴老师对影片分析的全面深刻程度,以及文章的厚度和思想性,都让人无比敬佩。
  •     序言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但是文章来说大量的使用某些概念,读起来稍稍有些费力,没有能够达到“临门一脚”的效果,有些地方看起来反而有些露怯。
  •     几乎全是从文本角度去解读的,一定是新批评的忠实拥护者。
  •     语言新密度稍大,导致阅读愉悦感下降,但信息传递和思维导向依旧很棒。
  •     新奇。
  •     吓到了,之前从未读过这样深入的电影文论:“以电影为基点,对当下/历史议题展开思考”且具“政治经济学内在观点”。而昨之为昨,是以有今之“与电影事实不同的视点与思考层面,发现了平行于我的第三世界研究,而电影仍充满魅力和召唤。”#頁码索引#
  •     深入浅出,文化比较的功力可见一斑。
  •     建议读完后注意下文章的年份,当时的语境中的文字,被2015年的自选集选中,是戴老师目前科研视野中依旧笃定的旧时自我判断。如她所言,自我叠踏的困兽吧。初读第六代那篇,真是糟糕啊。
  •     回过头又读了一遍访谈。其实戴老师从90年代起就已经不再以引导观众为目的直接面对文化消费者发言了,也一度将主要精力放在文化研究上,用她的话说是文化研究覆盖电影研究,所以读这本收录她昨日电影文章的书籍更多的是了解她的研究轨迹和多重身份而非我最原始印象里的文本和电影语言读解,很多内容也就囫囵着过了。我对她扔怀有小学生对电影思想者的迷信和感念。
  •     分析分到位,就是有些难懂!
  •     戴老师的书是概念的分析与拆解。
  •     除了前面的访谈,后面的要读懂还需要时间
  •     之后陆续把读书笔记贴上来,这本书对于影视批评方向的来说很难得
  •     外在于作者的解读难免有牵强附会之嫌,但在老戴笔下,仿佛影片与历史的重逢。
  •     上学期上影片精读的时候看的。 断断续续听戴爷的课好几门,看戴爷的书好几本,真心希望我以后能够无限接近于她讲话,写作的容量与逻辑的严密。 大概这需要的是不厌其烦的积累,熟稔于心的理论,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对自己的思考的足够的底气。
  •     原来戴老师去北大因着乐黛云老师…有趣
  •     可能是智识不够,所以觉得前半部分太过理论和学术化,后面写花样年华的那篇很好。但,非我杯茶。
  •     戴老师是埃科粉,但就目前水平还是读不进去埃科的书,但不耽误我崇拜戴老师!
  •     戴锦华老师的一直在用政治经济学的视点评论电影,这算是她作为那个年代走出来的评论家的烙印和特点了
  •     戴老师的解读振聋发聩
  •     最后一天翻开戴爷这本书,依然还会做笔记,依然还会觉得佩服,却是怀念大过感动,对语言密度的吃力感带来的也并不完全是高山仰止之感了,是一种认知和阅读习惯的变化吧。喜欢《打开心门向蓝天》,也明白戴爷的路径或许并不适合分析侯孝贤。
  •     旧文结集,作者最负盛名的观点和术语悉数囊括。唯一可挑刺之处也许是部分语句过于诘屈聱牙。
  •     读的好累
  •     戴大大,请收下我的膝盖。
  •     戴爷的文章,明亮到有些晃眼。
  •     除了第一篇访谈,其后的论文充斥着僵硬的术语和句法,“如果说...那么...”、“间或”、“有趣的是”这些不知所云的关联词让人怀疑作者的写作状态。的确,文章中不乏真知灼见,但这种文风实在过于我行我素、读者不友好,也很难组织起一个立体的结构吧。
  •     戴爷 可是难免觉得她的课比书要抓
  •     我更愿称其为社论而非影评,电影映照现实,而承载现实的文字其实颇为散漫重复,虽算不上多佶屈聱牙,读罢回忆却也有点雾里看花的味道。况且定价也太高了,不喜。——虽然我是借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