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证据评判研究

出版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1
ISBN:9787565310935
作者:陈惊天
页数:272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言行隐微是说言行在客观上已经存在,只是因其隐微在常规下不易被发现。闻达挺箸于外,是说无论多么隐微,只要有其言行,言行自己就必然会留下被人认知、被人把握的信息。许慎《说文》认为,“徵者,召也。召者,‘言乎’(按,即呼也)”。召、呼又可互训。召是什么,是息也,呼是什么,亦息也。由此可知,“徵”者就是可召可呼之息。 主:那么“息”又是什么? 宾:息者,物成之所以也。就是构成物的那种东西。在诉讼中,就是形成争议事实的那些基本素因。 主:形成争议事实的那些基本素因又是什么? 宾:可以说是“息”,在我们的文化中,“息”也就是气,而气、息凝则物成。物成而质聚,质聚而生性,性生而有情,情而有感,感而有象,象而有形。由此可知所谓息者,即言行所赖之由也。只要有言行,不管其多么隐微,都必然会有可召可呼之息令人认知与把握。也就是说,所谓“澄”者,“徵也”的这个“徵”,就是可以令人认知、把握的,反映言行的形、象、感、情、性、质的统称。 “徵”字在其他典籍中还有很多被应用的例证。《礼记·中庸》就说:“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徵,徵则悠远……如此者,不见而彰……”“子曰‘吾说夏礼,杞不足征也。吾学殷礼,有宋存焉。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上焉者,虽善无徵,无征不信,民弗从。” 以上所引的三段文字中,第一段是说,至诚是不间断的,不间断就可以长久延续,长久延续就可以得到徵信,得到徵信就可以更加悠久长远。像这样不要体现而自己彰显出来的,就是徵了。第二段是说,我(孔子)解读夏礼;可是夏以后商的杞国不能提供徵信。我学殷礼;有殷的后裔宋国可以作徵信。我学周礼;现在正在适用。所以我遵从周代的礼制。第三段是说,周代以前的礼制,虽然很好,但无徵信,无法验证,老百姓就不相信,不相信,就没有人听从。此处所援引之“徵”字,全部都是“澄”的内容。

内容概要

陈惊天,1975年生,祖籍浙江乐清,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博士后研究人员,中国行为法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校友会副会长、中央电视台《经济与法》《举案说法》栏目专家评论员。曾任北京市第八届律师代表大会律师代表,北京市律师协会规章制度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律师协会企业法律风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等。近年来,在《人民检察》《法律适用》等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参与《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理性思考》《刑事审前程序改革实证研究》《检察制度原理》等著作的写作;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课题,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重点项目等省部级课题,联合国开发署、美国福特基金会、英国文化交流委员会等项目课题近十个;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录制普法节目近百次。

书籍目录

前言 一、道可道非常道 二、研究方法:从点和圆圈说起 三、指导思想:立足中国之中 四、研究目的和创新观点 第一章证据评判概说 第一节证据评判的含义 一、证据评价、证据裁判与证据评判 二、证据评判是对证据审查、评价和判断的行为 三、证据评判是根据证据认定事实的过程 四、证据评判是从证据到事实的桥梁 第二节证据评判的主体 一、评判主体的伦理与道德建设 二、评判主体的职业化与专业化 三、评判主体的独立与中立 四、精英司法的理想与现实 第三节证据评判的客体 一、证据概念之学说 二、证据与证据信息 三、证据与定案证据 四、证据的客观属性与主观属性 第四节证据评判的内容 一、证明能力 二、证明力 第二章证据评判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诉讼认识论 一、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确定性和辩证性 二、诉讼认识的相对性、主观性和有限性 三、诉讼认识论对证据评判的若干启示 第二节正当法律程序理论 一、正当法律程序的起源及其发展 二、正当程序内容的发展与变化 三、正当程序的核心要素 四、正当程序的正当化表现 五、证据评判的基本程序要求 第三节利益衡量理论 一、利益衡量理论的起源及其发展 二、利益衡量理论要点 三、证据评判的若干利益衡量方法 第三章证据评判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客观公正原则 一、客观公正原则的内涵 二、客观公正原则的实践问题 三、客观公正原则在证据评判中的体现 第二节情理推断原则 一、情理判断原则的内涵 二、情理判断原则的实践问题 三、情理判断原则在证据评判中的体现 第三节综合评判原则 一、综合评判原则的内涵 二、综合评判原则的实践问题 三、综合评判原则在证据评判中的体现 第四节理由公开原则 一、理由公开原则的内涵 二、理由公开原则的实践问题 三、理由公开原则在证据评判中的体现 第四章证据评判的基本结构 第一节证据评判的基石 一、证据裁判制度的历史发展 二、证据裁判制度的内涵概述 三、证据裁判制度在我国之状况 第二节证据评判的方式 一、法定证据制度 二、自由心证制度 三、证据评判方式在我国之状况 第三节证据评判的基本方法 一、经验法则与司法认知 二、逻辑规则与司法推理 三、利益衡量与司法推定 第四节证据评判的证明标准 一、证明、诉讼证明与审判证明 二、证明标准与证据评判的证明标准 三、审判证明标准之选择 第五节证据评判的应然目标 一、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之争论 二、传统证据法学中的客观真实理论 三、客观真实理论面临的挑战 四、客观真实与证据评判的应然目标 第六节证据评判的实然结果 一、裁判事实的客观性与绝对性 二、裁判事实的主观性与相对性 三、对裁判事实的实践检验有限性 四、裁判事实的正当性 第五章证据评判的工作机理 第一节从客观事实到主观事实 一、事实概说 二、客观范畴的事实 三、主观范畴的事实 四、客观事实与主观事实之间的联系 第二节从证据、可识素因到信息 一、证据与可识素因 二、可识素因的理解和辨析 三、可识素因与证据信息 第三节从信息到符号 一、信息概念 二、信息的特征 三、人与信息 四、信息与符号 第四节从符号、命题到裁判事实 一、从符号到命题 二、命题的概念及解析 三、证据、事实与命题的关系 四、命题与裁判事实 第六章证据评判理论视野下的实务建议 第一节理念与思维 一、加强证据评判要以审判程序为中心的观念 二、正确理解证据裁判制度的作用和局限 三、理性对待法官心证的自由与限制 四、经验、逻辑和价值的综合与交叉 五、侦控思维、辩护思维与法官证据评判 六、排除法官对证据先入为主的“恐惧” 七、清楚认识神证、人证和物证的历史规律 八、充分利用客观性证据和主观性证据的特点 九、逐步完善证据规则体系 十、注重间接证据的综合运用 十一、无罪推定和疑罪处理 第二节实务与方法 一、单一证据评判要点 二、综合证据评判要点 三、物证的评判要点 四、人证的评判要点 五、对单个案件的若干评判要点 六、正确对待证据评判实践中的潜规则 七、“幽灵抗辩”和“证明责任”的转移 八、正确理解证明标准的分层和统一 结论 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

《法官证据评判研究》是面向国内外专家、学者长期开放的大型专著丛书。喜2001年面世以来,已出版发行了90余部以诉讼原理、诉讼规律为内容且有新意、有深度、有分量的专著、译著,对公安、司法工作有指导意义,对立法工作有参考价值。其中已有多部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

作者简介

《法官证据评判研究》以法官评判为视角,全面分析和探讨了证据法学的基本问题。运用逻辑同一律方法,对证据法学的系列概念进行了调整,形成了完整的概念体系;运用系统方法,对证据法学的基本理论进行了梳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运用哲学、逻辑学、信息学、符号学等知识,详细剖析了证据评判的整个过程,揭示了其完整的工作运行机理,展现了证据、可识素因、证据信息、符号、命题与事实之间的相互关系,揭开了证据评判活动的神秘面纱。


 法官证据评判研究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