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飞!中国大飞机

出版社:成都时代出版社(原蜀蓉棋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9
ISBN:9787807055952
作者:张旭
页数:147页

章节摘录

  “运10”到底是怎么下马的?飞机专家:没有钱,就停飞了。找来专家一起论证,得出三条结论:工程不能停,成果不能丢,队伍不能散。然后提出一个解决方案,需要六千万元。当时第三架“运10”已经装配了60%,为了能继续飞下去,上海地方预备承担一半费用——三千万元,另一半就只有向国家要。该型号机属于国家,三番五次,争取了很久,但最终希望落空。启动“708工程”开始是国家下达的任务,但是最后没有任何文件说这项工程停下,就不了了之了。我们曾经拥有“运10”飞机,但是后来被束之高阁。1988年项目再次立项后,又不了了之。到了今天。怎样才能让这些历史不再重演呢?飞机专家:举一个类似的例子——“空客危机”。2007年3月6日,法国前总理写的文章,明确指出“空客危机”源于管理不当。它不是干得很好吗?A380还来到了北京,怎么就出现危机了?其实真相并不完全如我们所见,A380是做得非常出色的,但工程进度一拖再拖,一百多架飞机都已订货,对方所有设备已经完工,基础设施也已建设完毕,但是飞机老不来,成本就开始积压。现在空客不得不赔偿对方损失,赔了钱,没办法,只好裁员。按照法国前总理的说法将要裁员一万,这对空客:来说足个不小的冲击。空客这个航空界的龙头公司也遇到了挫折,究竟为什么?管理不当,什么管理不当?用人不当。因为法国、德国为了争取自己国家的利益,造出来的飞机,机身里面的电线不一样,对方又如何能买单?所以导致项目返工推迟。最近,法国前总理公开承认空客管理不当。对比而言,“运10”为什么下马,其实也是中同的管理不当。只要我们敢于承认历史,记取我们走弯路所付出的代价,不断改进,历史就会翻开新篇章。国际相关内容:2007年1月31日,加拿大庞巴迪宇航公司宣布退出小座级千线飞机市场,作为世界第三大民机制造商,他们试图挑战空客波音干线飞机的计划终于胎死腹中。而之前印尼在国家投入11亿美元的支持下,研发的110座的大型客机N2130正准备上线之际,遭遇金融风暴,公司倒闭。同样,日本曾经也尝试搞出了60座的YSll支线飞机,虽然技术成功,也生产了182架飞机,但在欧美的挤压下,日本政府最后损失了330亿~360亿日元,最终完全退出民用飞机的独立研制。相同命运的还有荷兰110座的福克100、德国70~80座的多尼尔’728和瑞典50~60座级的Saab2000。其中,荷兰福克公司已于1996年破产。面对这样的境况,试问:中国究竟需要大飞机吗?反方意见:民用飞机的商用属性和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决定了大飞机的生存与否关键在于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能否取得商业成功。为此,就必须先下功夫进行市场需求的分析、研究,针对航空公司的要求来制造和设计产品,使其商品具有市场竞争力。“运110”为什么最后下马了,就是因为没有民航用户。民用飞机没有民航客户,必死无疑。由于历史背景、发展程度不同,“运10”当时就是先有了产品,再去找市场,被动操作导致失败。中国要住世界工业竞争中有优势,就要立足自己的生活方式,模仿别人的生活方式来开发产品,只能是东施效颦,永远落后。比如,私家车代表着美国人的生活方式,美国的汽车公司得近水楼台之便,对这种生活方式理解得比我们深,自然比我们更知道如何为这种生活方式提供产品。大飞机也是如此。美国和中国虽然国土而积桐当,但美国无论是从东岸到夏喊夷,还是从佛罗里达到阿拉斯加,国入跨度都远超出中国。特别是其经济重心集中在东西两岸,其间的距离基本上是北京到广州的两倍。更何况美国人口密度低,不适合人批量的铁路客运。这也难怪,在航空业崛起后,美国的铁路运输迅速萎缩,一百年前的铁路线大多废弃。而铁路废弃后,反过来更加强了对飞机的依赖。与此相对,中国的经济重心集中在国土一侧狭窄的沿海地带,南北之间尚有较大客运距离,东西之间的商业客运距离相对较短。吏何况,中国人口密度极大,铁路客运的负载量比飞机大得多,更适合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从这个意义上看,民用航空业对中围而言,远不如对美罔那么重要。正方意见:如果说中国客流量集中在沿海地带,铁路客运是更适合国情的生活方式,中国就不应该东施效颦,再去研发高科技产品。但相比而言,西欧各国面积仅为美国的一州,人口密度更大,客流量更是集.中在中短途,铁路客运岂不也更适合欧洲人的生活方式?那为何他们还要投入巨资丌发空中客车呢?欧洲成功开发出空中客车的市场优势又是,从何而来呢?作为大型战略性高技术装备,人飞机的研制兼有政治、经济、国防、技术四重意义。在政治意义上,大飞机能够反映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能力,在鼓舞民族精神、提高民族自信方面,其价值不逊于“两弹一星”和太空飞船。经济上,大飞机具有巨大的市场赢利空间。到2020年我国大约需要新增干线客机1600架,总价值为1500亿~1800亿美元;而到2050年,我困大约还需要更新和新增干线客机3000多架,加上各类支线客机和民用运输机,总价值为3500亿~4000亿美元。这仅仅是国内市场的统计,如果参与闻际竞争,大飞机的市:历空间将更加广阔。从国防上看,若大飞机研制成功,将使中同实现大型军用飞机的国产化,进一步增强国防实力。从技术上看,大飞机处于产业链的前端,堪称拉动工业技术链条的“总龙头”,其研制必将有力地拉动中国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强化民族工业的力量,提升中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看,启动大飞机研制,都是势在必行的重大战略决策。P2-6

前言

  举世瞩目的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虽然胜利闭 幕了。但“两会”所带来的余波继续在神州大地上荡漾。“两会”中讨论的 议题之一——中国政府立项自主制造大飞机一事,也终于在国人乃至全球的 热切关注中决定了下来。近日。国家成立了“大飞机专门工作领导小组”, 制订出庞大的计划,投入巨资组织实施,预计2020年前,制造出我们中国人 自己的大飞机。 这条爆炸性的新闻,至今仍为人们所热议。

书籍目录

引言历史回放相关话题迟来的幸福第一章 壮志凌云十年少从变木头为煤炭到设计飞机不改初衷,立志航空第二章 为新中国设计第一座航空工厂从飞机工厂起飞的梦想“大观园”里的飞机模型第三章 为中国插上翅膀孕育中的“歼教1”好事多磨,“歼教1”木质样机站起来了银燕腾空泪花流“美国人对中国飞机设计师竖起了大拇指”尾旋试飞,无人拍板,耽搁三年“勤工号”飞天第四章 从未破灭的航空梦“强5”零支持试制成功从“钣金工”到无书可教的数学老师第五章 航空路上没有止境“歼6”突破超音速“歼7”带来的机缘失速,自由落体一玩转航空器第六章“歼教6”悄然升空“歼教6”冲破乌云,一飞冲天第七章 “运10”——中国飞机设计的巅峰时刻“708工程”启动,“运10”立项细节成就中国“运10”英语主考官“运10”展翅高飞有“运10”,中国天空不寂寞“运10”“断臂”,渴望重上蓝天第八章 中国大飞机将重上九霄按国际适航标准打造“运12”往之不谏,来者可追。期待中国大飞机重上蓝天

编辑推荐

  起飞,中国精神!起飞,民族梦想! 这里,记载着航空人坚不可催的梦想与毅力! 这里,见证了中国航空事业的起步与腾飞! 这里,他们用青春、激情与智慧为中国这只雄鹰插上属于自己的坚硬翅膀! 这是中国第一代飞机设计师程不时与飞机结下的不解之缘!

作者简介

《起飞!中国大飞机》是迎接十七大重点图书选题之一的著作,也是一本记录共和国航天史的专著。在这《起飞!中国大飞机》里收录了:《从变木头为煤炭到设计飞机》、《“强5 ”零支持试制成功》、《“美国人对中国飞机设计师竖起了大拇指”》、《细节成就中国“运10”》、《有“运10”,中国天空不寂寞》等故事。


 起飞!中国大飞机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书名并没有很好地说明内容,其实本书类似于一本个人传记,以此为切入点展现了新中国航空事业几十年的光荣与酸楚。我觉得这本书其实是一本很好的励志书,程不时这样的老一辈的科技工作者身上有很多优秀的品质,很值得当代青年人学习:1.事业选择的动机书中讲到,程不时从小热爱科学技术,喜欢探究事物的奥秘。这预示着他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或者工程师。但是在什么领域呢?程不时少年时正值抗日战争,他看到日本军机横行中国的天空,萌发了为祖国设计飞机保卫领空的志向。即使在大学里,系主任明确地告诫“学航空没前途”,仍然没有动摇他的决心;也正是这样坚定的信念,才使他虽然一生屡经挫折,却仍然做出了令人敬佩的成绩。程不时选择航空,是结合了个人兴趣和国家与民族的需要而做出的决定。我觉得这样做出的决定,最有可能作出光辉的业绩:兴趣让你能够把事情做好,不断的钻研、探究;而国家与民族的需要,让你的业绩能够在民族的历史上留下值得书写的篇章,发生事实上的巨大影响(当然,如果业绩够大,那就可以说是对全人类的贡献了)。反观当代学生,有很多人以经济和政治上的短期成功作为自己的指针,即所谓“争名逐利”。商业和政治上的事情很容易变化,人很容易在这频繁的变化中迷失了自己,在各种指标、诱惑中疲于奔命,忘记了在平凡的每一天中充实和提高自己,而这正是一切能力与品质得以形成的基础。2.广泛的知识面和兴趣爱好程不时先生是在颠沛流离的战火中成长起来的,毕业后工作又非常繁忙,可是仅从书中所见,他不仅具有深厚的航空专业知识,还有极佳的俄语、英语功底,掌握演奏小提琴、作曲、乐队指挥等技能。他的夫人也是不仅学业优异,还是排球省队的主力队员。无论是当时和现在,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达到这其中的一项就是很不容易了,就能在社会上获得相当地位了,甚至一些不够谦逊的人会因此沾沾自喜,目中无人。其实他们和真正的牛人差距何其大!牛人是如何做到的?除了他们本来就天赋优越的原因外,作风与态度的原因也是非常重要的。程不时被下放到工厂劳动,作为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却毫无架子地向普通工人请教,和他们展开劳动竞赛,让工人们觉得非常亲近;被下放到学校教数学,虚心听取教师们的意见,自己一个人苦练讲课,上课很受学生欢迎。毫不奇怪,他一切的知识、技能都是这样一点一滴地积累而来的。而反思一下我们自己,有多少时候仅仅是学得一招半式,就敢鄙视没接触过的新人?有多少时候对自己的一点知识沾沾自喜,而鄙视别人所学,认为是雕虫小技、不上台面?有多少时候觉得自己衣食无忧,而放弃了继续学习与提高?这就是差距!3.忠于职守,认真做事程不时的一生,可能真的有点“生不逢时”,整个飞机设计生涯屡屡受到政治的干扰,没能最大化地发挥聪明才智。但程不时在有机会做喜欢的飞机设计工作时,总是尽职尽责、努力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所以才在困难的条件下仍然作出了可观的成绩。我们并非生活在天堂,外部环境不尽如意的情况总是不能完全免除,任何伟大的成果都是在带着镣铐跳舞,都是在困难的条件下克服困难才完成的。如今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内,在学东西的时候总是有畏难的情绪,认为难度太大,没有适当的指导,恐怕无法学会。这固然是一种自然的反应,但必须承认这正是获得成就的真正的障碍。这需要我们经常阅读这样真实、诚实而积极的书籍,不断从前辈的事迹中获得战斗的力量。4.对学习与创新的认识上世纪80年代,运十的研制成功,曾经大大缩短了我国和世界航空先进水平的差距,可惜由于思路的混乱,放弃了自主研制,而期望国外企业提供现成技术,”甘当小学生,老老实实学,恭恭敬敬学“,最终既没有得到核心的技术,也抛弃了原来的成果,遗憾至今。书中对这一历史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反思,指出(应该是采访程不时并转述其观点)坚持自主创新,”博采众长,为我所用“才是正确的追赶之道。我觉得这对我们也很有启发意义的。实际上,”甘当小学生,老老实实学,恭恭敬敬学“这种办法,我觉得仍然是对学习过程一种不正确的认识,是我国长期应试教育的一种遗毒。即使是小学生,科学上说也应该提倡启发式的教学,鼓励创新的思考,鼓励自主地、独立地学习,在与别人(包括老师和学生)的交流中批判地吸收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建立透彻理解的知识基础,并培养出实践的能力。以上是我觉得非常有本书中对青年人非常有启发的东西。最后,向程不时老先生,及一切为我国科技事业付出了青春、贡献了智慧的前辈们致敬!PS:关于中国科技近代中国在对外部世界一无所知的封闭中与西方科技文明狭路相逢,经过几十年的碰撞与交流,才终于在上世纪10-20年代渐渐找到此种文明的精髓——德先生和赛先生。那一代人中的科技先驱思想是非常先进的,他们面对百年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祖国,强烈的使命感使他们的求知欲和奉献精神都最大程度地被激发。我们必须在今天怀着感恩地心情提到他们,如果没有他们,那么中国的科技不可能在1949年之后克服重重困难(包括某些头脑时而清醒时而糊涂的政治野心家导致的人祸),仍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科技曾经在世界上长期领先,近几十年,海外华人也在尖端科学领域取得了很多成果。在中国大陆,曾有许多科技成果在困难的条件下完成,却相比国外的毫不逊色。这充分证明中国人攀登科技高峰,智力上是不存在任何障碍的。真正的科技工作者并没有否认与世界一流科技水平的差距,但这不是妄自菲薄的理由。差距只意味着我们需要更加努力,反思我们的态度、制度、文化,而不是我们的能力!如果我们能创造利于科学家工作的制度与文化环境,避免20世纪不堪回首的政治运动,相信中国的科学事业一定会有光明的前途,中国人的名字一定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未来人类阅读的科技史中!
  •     刚看完《起飞,中国大飞机》一书,写此文和大家分享一些我在看完这本书后的一些心得。我和这本书邂逅于两个月前,初读此书,它是一本人物传记,向我讲述了中国第一代飞机设计师程不时先生与飞机结下的不解之缘,向我展示着我国航空人坚不可摧的梦想与毅力;再读此书,它是一本中国航空近现代史,见证了中国航空事业的起步与腾飞,细述了航空道路上的碰壁和坎坷;读此书数次之后,它变成了一本青年励志读物,它用程不时这样的中国航空事业先行者的真实事迹教育我们这些航空事业接班人们:要有所作为,想垂名千古,就要在这棵树上吊死,不改初衷,立志航空,用青春、激情与智慧为中国这只雄鹰插上属于自己的坚硬翅膀!举世瞩目的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虽然早已胜利闭幕了,但“两会”所带来的余波继续在神州大地上荡漾。“两会”中讨论的议题之一——中国政府立项自主制造大飞机一事,也终于在国人乃至全球的热切关注中决定了下来。前些时候,国家成立了“大飞机专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庞大的计划,投入巨资组织实施,预计2020年前,制造出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大飞机。这条爆炸性的新闻,至今仍为人们所热议。但是,稍微懂点航空的人都知道,我们曾经拥有“运10”飞机,而程不时先生正是那“708工程”中“运10”飞机的副总设计师,80年代初“运10”便试制成功,但是后来因3000万元的试飞油费而束之高阁,“运10”从此销声匿迹,1988年,在中国飞机专家的共同呼吁下,国务院正式批复研发大飞机并立项,但最终计划落空。2007年,大飞机复出,我所担心的是历史会不会重演?中国的大飞机项目能坚持下去吗?或者,只是重提旧事?看完这本书后,我对中国的大飞机事业算是松了一口气,但只是松了一口气而已。历史的袒护者这么说:“运10”之所以能够在技术上取得成功,就是因为他在当时是独立于航空工业体制之外的项目,而是由地方主导。我不完全懂这句话的意思,这也能算技术上成功的原因?明明是政治上失败的祸根!南航一位老教授和我说过:就是因为当时“运10”的负责人是某某人,所以“运10”被当时的中央给扼杀了。我想我没有理由不相信一位做了一辈子学问的老教授的话,言简意赅,“运10”下台的部分原因算是清楚了。但并没有结束,刚才那位所谓的“历史袒护者”的话到底什么意思?技术上成功的原因怎么可能是这些,明明是那么一群孜孜不倦的航空工作者用他们的生命在奋斗!从航模,到歼教1,初教6,强五,歼教6,直到后来的运十,程不时可以说年轻时就功成名就,但他的待遇如何?前往上海接手运十,一家三代挤在一个小房间里。歼六歼七过程中,有一阶段他们连正式的厂房都没有,运输飞机部件用的大木箱就是他们的工作室。此外,感情问题,政治问题,家庭问题等等足以压倒一个男人,但是他偏偏站得很稳,什么原因?境界!这就叫境界。不图回报,献身科研的境界!这很值得我们学习,虽然这不是正常人就能学得来的。要说读这本书不考虑下一班航空人的情况是不可能的,毕竟我所学习的专业是飞行器设计。和程不时老先生那一辈相比,如果我们在这个年代投身航空事业还是比较划算的,用划算这个词,是因为一时没找到更为合适的词。首先,国内的畸形航空需要大批人才从事民用航空方面研究,顺便说一下我为什么称我国的航空为畸形航空,因为我国的航空中军用比重太大,超过了80%,也就是说,在民用航空方面有很大一个空,等着我们去补上,或者说是有很大一片市场等着我们去开拓。其次,待遇和当时比的话•••不用比,这就不能比,当年的研究所是什么地位?那时只是工厂的下属单位,现在呢?虽然和时下网络上的那群另类的公务员不能比,但一般工作的待遇绝对可以说是不能望其项背。最后,我想以书中的一段话结束我的演讲:国务院原则批准大型飞机研制重大科技专项正式立项,同意组建大型科技股份公司。程不时和夫人都笑了,两位老人乐得如同顽童。有人说程不时的父亲给儿子取错了名,弄得生不逢时,但程不时并不这样认为,他感谢命运让他邂逅了那一批优秀的作品。走进中国航空史的长廊,程不时的身影永远地留在了那光荣的岁月里。总有一天,中国自己的大飞机又将承载着中国人的梦想与努力翱翔在我们头顶的蓝天!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生不逢时的他,却为我们这代航空人铺下了很坚实的路。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