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物最相思─古典詩詞的愛情體驗

出版社:麥田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4
ISBN:9789861735016
作者:張曼娟
页数:240页

内容概要

張曼娟
遇見愛情對許多人來說,只是一場哭了、笑了、莫明所以的經歷,某些人卻能有深刻細微的體會。
而她,不僅經歷了、體會了,還能恰如其份的詮釋與抒情,使我們更明白自己的愛情。
她是張曼娟,從古典詩詞款款走來,在每個人心中埋下一顆相思的種子,等待萌芽。

书籍目录

◎序/此物最相思──宛如絕句
紅豆生南國
 因為隱密,所以炙烈──奴為出來難,教郎恣意憐
 細微又巨大,愛的超感應──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不相愛,才能一直愛下去──相見爭如不見,有情何似無情
 距離是美感,也是智慧──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無愛的心靈多荒涼──從此無心愛良夜,任它明月下西樓
春來發幾枝
 此時此地,正好遇見你──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
 一無所有,依然相信愛──相思已是不曾閒,又那得、工夫咒你
 難以抗拒的誘惑──分明一見怕銷魂,卻愁不到銷魂處
 愛到深處欲惶恐──欲別牽郎衣,郎今到何處
 因為被愛,才有任性的權利──婉伸郎膝上,何處不可憐
願君多採擷
 不能忍受的也包容──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沒有任何事物可以取代──長門盡日無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惡質的分手,毀壞一切美好──江已東流,哪肯更西流
 一直在那裡,只等你回頭認取──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便是死亡也不會消逝──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此物最相思
 心中長存,初見的美好悸動──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當成末世一樣,深深相愛──只愁歌舞散,化作彩雲飛
 情書是最恆久的抒情──相思意已深,白紙書難足
 持之以恆的浪漫,最珍貴──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
 愛的出發,最奇幻的旅程──鴛鴦自是多情甚,雨雨風風一處棲

编辑推荐

  美好的愛情就像絕句,抑揚頓挫,飽滿豐盈,帶著我們瞬間飛行,安然降落,游走在夢與真實的邊境,使人含淚睡去,微笑蘇醒。  繼《愛情,詩流域》、《時光詞場》與《人間好時節》之后,張曼娟又一結合古今的動人愛情書。《此物最相思:古典詩詞的愛情體驗》精選二十位古代名人的「愛情詩」:坎坷卻癡情的文人皇帝李煜;細膩又耽美的

作者简介

張曼娟最打動人心的古典愛情詩文,陪伴有情人渡過每一個歡喜、悲傷、甜美的日子。二十首古典詩詞,二十個愛情故事,二十種愛情的面貌。華文世界古典新詮第一人───張曼娟將帶領我們體驗一場古典與現代交織的愛情之旅。【關於本書】美好的愛情就像絕句,抑揚頓挫,飽滿豐盈,帶著我們瞬間飛行,安然降落,遊走在夢與真實的邊境,使人含淚睡去,微笑甦醒。繼《愛情,詩流域》、《時光詞場》與《人間好時節》之後,張曼娟又一結合古今的動人愛情書。


 此物最相思─古典詩詞的愛情體驗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手捧曼娟老师的新书《此物最相思》,仿佛有道柔美的粉色之光淡淡扬起,轻柔曼妙如被风挥动的轻纱,与封面上那株盘曲虬劲的树完满交融,营造出一个宁静深远却又充满了丰盈想象的空间。欢欣如朝阳般清新绚烂;悲伤如秋雨般连绵不断;想念像解不开的麻,缠绵到了天涯;离散像一个告别的手势,挥过了就红尘两散……爱情里点点滴滴的情绪,这一次在曼娟老师妙笔之下,借着二十首古典诗词,悠然摆荡在人生长河中,让你或远观成一幅美图,或贴近地进入腹心迷途。一首首低语的情诗,一句句轻声的诉说般,让人真真切切地体味过爱情的甜美与悲伤,让你更加清晰地体味爱的千姿百态和丰饶内蕴,并且深深回味起你曾经遇见的那些爱。我们都曾爱过啊!因为爱过,所以才明白爱里藏有那么多的迷思,爱也让我们生出了许多一辈子都觉得无法理解的情绪。我们曾经因为爱一个人而变得温善美好,也因为爱一个人而变得嫉妒尖锐。我们以为自己了解爱,却在爱离开我们之后蓦然发现,我们竟然不明白爱里的那句话,那道眼神,那个手势,那个爱过的人,以及自己。因为迷惑,坊间才有太多的书,教人怎么去爱。可是我总在读完之后,觉得有些许失望落空。那些如手册、如教育家般的字眼,总是让我觉得焦躁不堪。就像在烦躁不安的时候,仍有一个人在一旁指着你大声的说,你应该这样,你应该那样,你不应该这样,你不应该那样……虽然很符合现代人凡事都单刀直入的风格,却少了那么一份恋爱里独特的感觉?当我翻着《此物最相思》时,我却发现了一些不同。简单的词句,却又包裹起无数的情愫。那些过季被遗弃的扇,那些永世奔腾而去的江,那些以圆缺钩惹了无数眼泪的月,那些懂了和不懂的心情,看似漫不经心地留出一片空白,却在一个幽微的转折间,让人看到了万千的变幻。而曼娟老师则像一个技艺高超的刺绣大师,将蕴藏在这些词句中的细腻情感抽出,并用这些华美的丝线织就出一幅壮丽的锦缎。当我阅读时,我也用这匹锦缎环住自己。在那里,我可以笑你们懂的笑,可以哭你们不明白的哭。我可以不安,也可以坦然。仿佛我也变成了文字里的人,一起幽微地思考着那个历经千百年仍让人沉迷的话题。它,叫做“爱”。【当我不说,我已诉尽千言】从《爱情诗流域》开始,曼娟老师的“藏试卷”系列一直用那些上口的古典诗词为药引,治愈了许许多多关于情感、关于人生的疑惑。而这次《此物最相思》,则像一本专门针对因爱而困惑、而生病的医方集,供被爱困扰的有情人参阅。二十首“药引”,挑得丰富多彩。既有安静沉稳的“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也有可爱俏皮的“婉伸郎膝上,何处不可怜”;既有隐忍成全的“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也有大胆直白的“奴为出来难,教郎恣意怜”;既有坚定不移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也有千帆过尽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些“药引”虽然分量极少,却引出了后面曼娟老师深邃的“爱情体验”。整本书最吸引我的部分,莫过于这些爱情体验。借着这些爱情体验,曼娟老师以她在序言中所持的“谦卑的态度”,扩大了爱情的版图,也让人醒悟,爱情其实不止一面。就像书里我很喜欢的《不相爱,才能一直爱下去》这则故事,曼娟老师将那个对于相爱的人来说是“奇怪决定”的故事,给出了另一种可能:面对一个真正喜欢的男人,女孩双双没有选择靠近,相反,她以一种离散的姿态,与他成为一辈子的朋友。而那个男人,也尊重了她的选择,即使到了生命最后的阶段,他仍温柔地对她说:“我知道我不符合你的要求,但,你还是应该找个伴。”或许对很多人而言,这样的两个人非常奇怪。明明怀抱着对爱深切的期许,却在最后选择了“知己”这样友情之上恋人未满的奇怪方式来相处,只是因为双双这样想,“我不能同你在一起,就是害怕爱情消失后,就要失去你了”(P33)。“没有努力去试过,怎么知道没有未来?!”我的一个好朋友在面对一段类似的故事后曾说过这样的话。而另一个好朋友也对那段故事深表遗憾,“努力了这么久,就差最后一步,我心里的遗憾真的很深”。可是,当我面对双双,面对那段和双双的情感类似的故事时,我却深深地被曼娟老师的注解所打动了——“‘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频密的相见,只引来更深切的思念,有时想想,多情实在不如无情好,无情便不会惹来相思与烦恼。惜情有各种不同的方式,节制,也是一种选择。”(P34)曼娟老师温柔地将那种我们认为怪异的相处方法释出了另一种情怀,她让我们看见了因为爱而生出的无限可能。“爱情,有各种不同的情况与状态,有的人需要真实的占有;有的人只需要隔着一段适当的距离陪伴。”(P34)有时候两个相爱的人,不一定会生活在一起,但那并不表示他们不爱。这样的认知,让我明白,当相爱的人去选择以无情的态度相对,或许并不是他们爱的不够,而是爱到深处,便愿意为了彼此而牺牲自己的任性,相互体谅,并换成一种更久更沉厚的态度成为对方的一棵树。多年之后,还可以看见有一个身影立在那里,从此便可以坚定爱能永存这样的信念。“不相爱,有时候竟是可以一直爱下去的原因;不在一起,反而有了长长久久作伴的理由。”(P34)这样的绵长,或许比激情更让人感动,也更让相爱的人安心吧。曼娟老师在书中开疆拓土,把爱情的版图驰骋出天宽地阔的开朗。我因此明白了爱的各种可能性,也了解了我那个爱上不够明明好的人却不愿离开的朋友的复杂心情,也明白了平凡日子中所曾经存有的无穷浪漫,更让我坚定了爱的信心。我突然想起钟晓阳的《哀歌》。曾经,那段不得不离散的爱,曾让我深深遗憾。而今,当我再读那段文字——“让我在梦中,最后一次拥抱你。虽然爱是有限的,我也愿以一生的爱,化解你无穷的悲哀。我真的爱你。”(注1)我终于发现那句文字所蕴藏的丰厚内涵,也看到了结束之后所开启的另一种无限可能。爱不正像那些永远不说明白的古诗吗?不懂的人,一笑而过。懂得的人,只几个字,便绕出万水千山的缠绵。就像对着不说爱你,或者不说不爱你的人,你听到另一种声音了吗?!【八卦也动人】除了曼娟老师的爱情体验之外,这本书里让我惊艳的部分,则是曼娟老师为每首挑选的诗词所特别撰写的“诗人是情人”部分。我们生活的社会里,整日充满了八卦新闻。五光十色的艺文圈里,更是不缺乏八卦来填塞。打开电视,连上网络,情变、劈腿、第三者插足、离婚等等字眼不断袭击我们的眼球。尤其那些曾经海誓山盟,高调恋爱的情侣,终有一日劳燕分飞时,往昔的甜蜜与而今的不堪同时对照,还有照片活生生为证,一波波如洪水般铺天盖地涌来,让人不禁怀疑,这个世界还有会爱的人吗?曼娟老师在“诗人是情人”部分里,让我看到了另一种“八卦”。以前我阅读这些词句时,从不知道这些诗词背后那个书写的人,竟然也有这样动人的爱情故事。我不知道童年砸缸救伙伴的司马光也有看着月光想起那双妩媚眼眸的动人时刻,不知道号称“扬州八怪”的郑板桥心里也藏了一个清丽佳人,不知道冷宫中的梅妃亲手拒绝了一份无爱的赏赐,不知道李益会因自己的负心而愧疚一生,不知道曾有一个痴情的妓女为了客死在仕途中的秦观长途奔走,不知道有一个舟子因与王子同舟而欣然喜悦……那些柔情似水的文字,在老师的注解下,化为一段段动情的传奇,而文字也因有了这些血肉,变得更加诚挚,更加动人。我喜欢这种感觉。这让我觉得我在阅读的文字并不是冰冷,而是有温度的。那些书写者正是因为曾经那样深切地爱过,才能写出如此动人的诗篇。也因为如此,这些“八卦”也让我感动地获知,我们所认为的那些天长地久、深情相许的爱恋,并非只是纸上的黄粱美梦,在现实生活中也曾这样真真切切地存活过一回,似乎一瞬间可以拥有无穷的勇气和力量,让人足以相信爱也能在当今的土壤继续茁壮地成长。我一直觉得,如今的媒体已经呈现一种焦躁不安的状态,而无节制发言的个人blog更是极尽夸张疯狂之能事。怕无法吸引到读者,于是用越来越耸动的标题和腥膻的内容,竭尽全力地挽留住目光。可是,我却又很悲伤地想,在这样环境下生活的我们,以及那些还未进入爱情殿堂的孩子们,整日浸淫在这样的理念中,会不会终有一日放弃对爱追寻,最后简化成一次次快感的短暂交集?!如果那样,灭杀真爱的不是别人,正是我们自己。幸好,还有一群人,坚持用自己温柔的笔触,一字一句写下美好的情感,写下良善的态度,写下对光明的追求,写下对未来的期许。就像每次读曼娟老师的文字,总能让我感受到一股温柔却又坚强的力量从心中涌出,有一种想要更好生活,更温柔对待这个世界的愿望。所以,如果要读八卦,我宁愿读曼娟老师写的这一种。因为读完之后,我更加坚定,爱之花一定会好好地绽放在这世界上。【明日,再读一句诗】在每一篇章的最后,曼娟老师贴心地选择一两首与主题契合的诗,当做那一首首爱情之歌的余韵。外加曼娟老师为经典好句特别加注的“曼语”,有的醍醐灌顶,有的俏皮可爱,无不一语中的,让人忍不住嘴角上扬。不过,我更喜欢的还是捧着书,读着那些穿梭时光来到我们面前的诗句。慢慢地,读出了美妙的音韵,读出了一份厚重,也读出了浓烈的情感。我想起最近刚看的电影《The Reader》。十五岁的少年爱上了三十六岁的成熟女人,在狂恋之中,女人要求男孩为她朗读。当那些文字经过男孩的口滑出,仿佛带着他的体温,在那个孤寂的年代里温暖了女人的心。即使日后她身陷囹圄,他仍寄去他为她朗读的录音带,使她在孤绝中仍能昂首挺胸活下去。世界的节奏越来越快,快到我们只能看着它远去的背影,独自承担身上越来越沉的重担。那些云起云落的天空,早被各类打折机票占据;那些一笔一划书写的书信,变成了读完就删除的email……世界变了,我们也变了,但是,变得连自己都不太喜欢。那个为了一首诗而一晚激动的我们,那个为了一份等待而将一日过成一年的我们,那个为了让恋人微笑费尽心思做尽傻事的我们,现在去了哪里?因为害怕失去,害怕缺少,害怕不完整,害怕落后……害怕太多太多,却发现在汲汲营营的追寻中,如掰玉米的狗熊,以为抱着很多,实际却失去了更多。而最可惜的,就是那颗纯纯的初心,那颗人生若只如初见的初心,那颗看朱成碧思纷纷的初心,此刻竟在游戏、快感、潮流等等迷宫中,遗落而不可寻。然后,我们变得很忙。忙到连读一句诗的时间都没有了。忙到说一句爱的时间都没有了。可是,当你阅读这本《此物最相思》时,会不会想起那颗初心?会不会想起那份爱情?会不会想起你已经渐渐遗忘的那个人?会不会重拾那句歌里唱的那种心情:“漫长的人生道路,就算有再大成就,被一个人挂念已足够”(注2)!我想,曼娟老师之所以用古典诗词为引,大概是想借助那份纯粹的力量,唤醒我们已经麻木的心灵吧。当我们放下时间的概念,耐着烦躁的性子,不计较性价比得失,选择一个天色晴好的时日,以清水润喉,轻轻地将那些缠绵的诗句用体热温暖。然后,你就会懂了。为何那份暗涌的幽微曲折,能叫人那么深刻地情深意动。因为啊,懂得的人,名之为“爱”。那么明日,我们再来读一句诗,好吗?!注1:引文出自钟晓阳《哀歌》。注2:歌词出自刘仲仪《暖手》(作词:吴向飞)。谢谢你阅读我的字。    欢迎光临kivoのblog「念情书」:http://blog.sina.com.cn/kivo
  •     http://blog.iiris.cn/view.asp?id=773老赵在台北跑了三家书店,总算帮我带回了张曼娟的最新藏诗卷《此物最相思》。粉红银梅的装帧真是精致,稀疏得当的竖排繁体文字配上与内容相得益彰的彩色插画显示出了出版人的用心,这样的书,第一眼就给了读者情感的体验──所谓情感设计也──所以喜欢。喜欢古典文学博士的曼娟教授的小说,是因为文字里散发着幽古的芬芳,清清淡淡的,不时如微风划过,不待沁入肺腑,即悠悠飘走,而脑中的印迹,却因此而深刻。喜欢看曼娟的藏诗卷,一是因为她对古典诗词用现代情感故事去做的阐释,这种阐释绝对是一种优美的创造;二是喜欢她自然舒展的意象文字,古韵飘香,但绝不娇柔,也绝不艰涩,更不卖弄辞藻,但古典的情怀,却因此而沁心。一直想多学习一些文字风格,06年在阿里山下的叫做斗六的小镇的书店里,第一次看到曼娟的藏诗卷,就喜欢上了,在模仿中,享受着乐趣。晚上与老赵吃溪鱼,谈到古典,古典的已经是艺术──过时了才能成为艺术,如果想要用古典拯救现代,只能是一种美丽的回眸,毕竟还是要散去。我们需要站在社会发展的宏大场景中,把古典只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作为现代极其丰富的文化样式中的一部分,与现代的经典一起,交织融合地发展,就如曼娟的藏诗卷,用现代的故事去阐释古典的诗词,并创造出新意,所以曼娟的作品又被称为新古典──切合古韵也切合现代,这才是高超的做法。我很欣赏温总理对古典诗词能信手拈来、妙趣生花,但是不是非这样才能体现传统的继承和古典的修养呢?看看曼娟的满篇文字,绝少使用,这又能给我们一些什么启迪呢?
  •     那天,为了这本书熬到凌晨4点半以为只是睡前的催眠序曲而已,却没想到一拿起就再也没有办法放下每一个故事,每一首诗,都美的让人心醉,也美的让人心碎我喜欢她所选的每首诗——或许她选的并不是每个人都读过的那些诗,或许也不是那些最广为流传的故事,但是反而更令人惊喜特别是,看着那些书本里原本让人觉得慷慨正气大义凛然的“英雄志士”们用那么柔情那么细腻的心思描写他们曾经刻骨铭心的感情,更是让人沉醉,让人心驰神往看这些古诗,看这些情诗,真的真的比看那些言情小说偶像故事还要精彩,还要入戏很想很想,可以有一天,能够重温那些故人旧事想象那些永远无法重复的经典故事,是怎么样惊心动魄的,上演着

精彩短评 (总计58条)

  •     kivo:
    有些小书还是很有意思的,曾经在一个小书店里看到一本诗集,是个10几岁的小诗人自己出了,不是正规途径出版,店家友情帮着卖···
  •     我看过《失落的一角》和《失落的一角遇见大圓滿》确实很好的2部书,文字简单道理深刻。确实是好书!
  •        自从拿到这本书,一直想找个时间好好坐下来品读一番。无奈工作繁忙,采访和写稿竟将每天的大好时光占据的严严实实。周末终于找出半天的时间,急忙将心中的念念不忘拿出来好好的欣赏。
      
       初见这本书是在雨枫书馆,当店员将这本书交到我的手上,老实说心里有点失望。这本书的装帧实在是很女性化,细细卷曲的花纹弥漫在书的封面上,深深浅浅的紫色和粉色将整本书装点得格外梦幻抒情。只是对于我这样不解风情的女生来说,如此可爱的颜色却让我有些望而生畏。
      
       物最相思,相的是谁的思?还记得曾经看过一本类似的品读诗歌的书册。人生若只如初见,明明一句饱含悲怆的诗句最后竟然生生成了无病呻吟的矫揉造作,让我从此以后一见到这样的书籍,总要敬而远之,以免被酸腐的自我良好与卖弄熏倒。所以刚拿到这本书,心里鼓足勇气对自己说道,再冒一次险吧!
      
       谁想只是翻开作者写的序细读下来,内心的嫌弃已经悄然弥散。没有自以为是的品评,没有肆意揣测的虚构,作者用真实的感受和真诚的语言来与大众交流她的读诗心得。更何况她的文字竟有出乎意料的精致与生动。不知不觉整本书看下来,不仅没有感到烦躁疲惫,反而觉得“口舌生香,悠悠怀想”。
      
       作者张曼娟描绘爱情的样貌时说:“宛如绝句,短短的,却余韵无穷。能令人一生追忆,深觉庆幸。”中肯的说,她的书或许不会达到“令人一生追忆,深觉庆幸”,但已经足以带领读者进行一场精神旅行!这样已然足够!
      
       本书唯一令人觉有煞风景的地方是编辑,读到35页时竟然出现多出来的错字,实在是让人觉得遗憾。若能改善就更好了!
  •     不在一起 反而有了長久作伴的理由
  •     kivo:
    曾经试读过张小娴这些女作家的书,还是张曼娟最深得我心,她不仅仅是在写爱情。
    最喜欢她的短篇,文笔淡如水,看完却好像有种意未尽的绵长,相比之下长篇不能这点表现出来,故事结构没有短篇的精妙。而她在诗词方面的造诣大概是众所周知的,所以这本书超级期待!
    不知道你是哪里买的?网上有否?
  •       今天收到《此物最相思》,张曼娟著。
      
      刚好寻到一首曲子《画楼上》,我就在这笛声中,翻开它读进去。
      
      喜欢作者很有一段时间了,近照中的她倚靠在藤椅上,神情平和,一头短发,明眸清澈,白衣胜雪,鞋子上半透明的纱带打成蝴蝶结,精巧地缠在脚踝上,成熟中透露俏皮。
      
      依然是我熟悉的张曼娟。
      
      
      
      原本我想离爱情和离别这些话题远一些,可是没有那些无可比拟的体验,人生岂不是太单调可惜了么?
      
      右上角一枝红梅探出来,粉红色题字《此物最相思》,像是提醒春在枝头已十分。
      
      你说我不懂,我就承认,所以只能在作者的解读下去体味诗句中含蓄绵密的情意,就像所有的诗句都是为我写的一样。
      
      我模拟着爱恋的喜悦与憧憬,咀嚼着爱恋的失落与忧伤,在诗句中被安慰,被包容,被理解,就像一朵蓓蕾终于开成花儿,在春风中摇曳。
      
      
      
      《奴为出来难,教郎恣意怜》
      
      人生是有这样的相逢的,不是恰恰好的一种,而是或早或太迟。都怪这花样年华太刺激,也怪这花样年华太美丽。狠狠闪躲,偏又狠狠吸引。
      
      如果问,你会不会觉得后悔?
      
      书中的解答是,我并没有失去,这么真诚地爱过,是永远不会失去的。
      
      我也是这样想的。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体会过一种细微但是庞大的力量,它轻易地钻入每个毛孔中,带着特有的,清甜的香气,让原本已经懈怠的精神振奋起来,想要高歌或奔跑。在这气场中,你的脑海里出现一个名字,同时清晰地感觉到,对方也在注意你。
      
      于是,你率先打了招呼,几乎同时,就收到对方的讯息,然后有一搭没一搭地聊起来,轻松喜悦得像做梦一样。
      
      只要心有灵犀,距离再远,阻隔再多,也能在空气中感应。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
      
      你觉得最好的关系是什么?
      
      我慢慢觉得似乎不是情侣 ,因为情侣难免流于琐碎,也不止是朋友,就是那种彼此心动又戛然而止的状态。因为不曾真正在一起,所以保留最美好的想象。
      
      “比男女朋友还好”这样的状态,原来是真的存在的。
      
      爱情是不断生成,易于腐朽的物质。有的人无所畏惧,投入一次又一次的爱情轮回中,也有人因为太想珍惜,太怕失去,只能将初初萌发的爱情感觉保存下来,即便不再生长,却也不会倒退。
      
      因为我们没有在一起,反而有了理由,更长久地做伴。
      
      我们在这距离中间,真真正正地成长了。
      
      
      
      《婉伸郎膝上,何处不可怜》
      
      见过在爱中任意舒展的女子,也见过在爱中低首敛眉的男人。
      
      任性,撒娇,为所欲为,不是自己多么魅力超群,而是仗着对方的喜欢。因为喜欢,才能由着你强买强卖。
      
      我自己,何尝不是其中一个。
      
      
      
      《不思量,自难忘》
      如果你问我,我就回答我并不想念你。
      
      对于一个从不曾忘怀的人来说,又何须想起呢?
      
      我们相隔万里,倘若此刻重逢,恐怕你已认不出我了,这些年的沧桑,即便我的声音个性依旧,心灵已布满风尘。
      
      那晚,做了一个梦,梦到重回旧时年月,我和你依旧是当时的容貌,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只是泪流如倾。
      
      因为无论如何,也道不尽我内心的情怀。
      
      当我不说,我已诉尽千言。
      
      
      
      封面上书写着:爱情就像永远不说明白的古诗,不懂的人,一笑而过,懂得的人,只几个字,便绕出万水千山的缠绵。
      
      我期望成为这样的人,阅读时柔情万缕,放下书本,也能莞尔一笑。
      
  •     joei:
    这本的大陆版已经出了呢,可以买到了!
  •     C.s.J.:
    其实是老师的书写的很棒,我只是说出自己的感想而已!
    不客气!
  •       手捧曼娟老师的新书《此物最相思》,仿佛有道柔美的粉色之光淡淡扬起,轻柔曼妙如被风挥动的轻纱,与封面上那株盘曲虬劲的树完满交融,营造出一个宁静深远却又充满了丰盈想象的空间。
      
      欢欣如朝阳般清新绚烂;悲伤如秋雨般连绵不断;想念像解不开的麻,缠绵到了天涯;离散像一个告别的手势,挥过了就红尘两散……爱情里点点滴滴的情绪,这一次在曼娟老师妙笔之下,借着二十首古典诗词,悠然摆荡在人生长河中,让你或远观成一幅美图,或贴近地进入腹心迷途。一首首低语的情诗,一句句轻声的诉说般,让人真真切切地体味过爱情的甜美与悲伤,让你更加清晰地体味爱的千姿百态和丰饶内蕴,并且深深回味起你曾经遇见的那些爱。
      
      我们都曾爱过啊!因为爱过,所以才明白爱里藏有那么多的迷思,爱也让我们生出了许多一辈子都觉得无法理解的情绪。我们曾经因为爱一个人而变得温善美好,也因为爱一个人而变得嫉妒尖锐。我们以为自己了解爱,却在爱离开我们之后蓦然发现,我们竟然不明白爱里的那句话,那道眼神,那个手势,那个爱过的人,以及自己。
      
      因为迷惑,坊间才有太多的书,教人怎么去爱。可是我总在读完之后,觉得有些许失望落空。那些如手册、如教育家般的字眼,总是让我觉得焦躁不堪。就像在烦躁不安的时候,仍有一个人在一旁指着你大声的说,你应该这样,你应该那样,你不应该这样,你不应该那样……虽然很符合现代人凡事都单刀直入的风格,却少了那么一份恋爱里独特的感觉?
      
      当我翻着《此物最相思》时,我却发现了一些不同。简单的词句,却又包裹起无数的情愫。那些过季被遗弃的扇,那些永世奔腾而去的江,那些以圆缺钩惹了无数眼泪的月,那些懂了和不懂的心情,看似漫不经心地留出一片空白,却在一个幽微的转折间,让人看到了万千的变幻。而曼娟老师则像一个技艺高超的刺绣大师,将蕴藏在这些词句中的细腻情感抽出,并用这些华美的丝线织就出一幅壮丽的锦缎。
      
      当我阅读时,我也用这匹锦缎环住自己。在那里,我可以笑你们懂的笑,可以哭你们不明白的哭。我可以不安,也可以坦然。仿佛我也变成了文字里的人,一起幽微地思考着那个历经千百年仍让人沉迷的话题。
      
      它,叫做“爱”。
      
      
      
      【当我不说,我已诉尽千言】
      
      
      从《爱情诗流域》开始,曼娟老师的“藏试卷”系列一直用那些上口的古典诗词为药引,治愈了许许多多关于情感、关于人生的疑惑。而这次《此物最相思》,则像一本专门针对因爱而困惑、而生病的医方集,供被爱困扰的有情人参阅。
      
      二十首“药引”,挑得丰富多彩。既有安静沉稳的“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也有可爱俏皮的“婉伸郎膝上,何处不可怜”;既有隐忍成全的“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也有大胆直白的“奴为出来难,教郎恣意怜”;既有坚定不移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也有千帆过尽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些“药引”虽然分量极少,却引出了后面曼娟老师深邃的“爱情体验”。
      
      整本书最吸引我的部分,莫过于这些爱情体验。借着这些爱情体验,曼娟老师以她在序言中所持的“谦卑的态度”,扩大了爱情的版图,也让人醒悟,爱情其实不止一面。
      
      就像书里我很喜欢的《不相爱,才能一直爱下去》这则故事,曼娟老师将那个对于相爱的人来说是“奇怪决定”的故事,给出了另一种可能:面对一个真正喜欢的男人,女孩双双没有选择靠近,相反,她以一种离散的姿态,与他成为一辈子的朋友。而那个男人,也尊重了她的选择,即使到了生命最后的阶段,他仍温柔地对她说:“我知道我不符合你的要求,但,你还是应该找个伴。”
      
      或许对很多人而言,这样的两个人非常奇怪。明明怀抱着对爱深切的期许,却在最后选择了“知己”这样友情之上恋人未满的奇怪方式来相处,只是因为双双这样想,“我不能同你在一起,就是害怕爱情消失后,就要失去你了”(P33)。
      
      “没有努力去试过,怎么知道没有未来?!”我的一个好朋友在面对一段类似的故事后曾说过这样的话。而另一个好朋友也对那段故事深表遗憾,“努力了这么久,就差最后一步,我心里的遗憾真的很深”。可是,当我面对双双,面对那段和双双的情感类似的故事时,我却深深地被曼娟老师的注解所打动了——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频密的相见,只引来更深切的思念,有时想想,多情实在不如无情好,无情便不会惹来相思与烦恼。惜情有各种不同的方式,节制,也是一种选择。”(P34)
      
      曼娟老师温柔地将那种我们认为怪异的相处方法释出了另一种情怀,她让我们看见了因为爱而生出的无限可能。“爱情,有各种不同的情况与状态,有的人需要真实的占有;有的人只需要隔着一段适当的距离陪伴。”(P34)有时候两个相爱的人,不一定会生活在一起,但那并不表示他们不爱。这样的认知,让我明白,当相爱的人去选择以无情的态度相对,或许并不是他们爱的不够,而是爱到深处,便愿意为了彼此而牺牲自己的任性,相互体谅,并换成一种更久更沉厚的态度成为对方的一棵树。多年之后,还可以看见有一个身影立在那里,从此便可以坚定爱能永存这样的信念。“不相爱,有时候竟是可以一直爱下去的原因;不在一起,反而有了长长久久作伴的理由。”(P34)这样的绵长,或许比激情更让人感动,也更让相爱的人安心吧。
      
      曼娟老师在书中开疆拓土,把爱情的版图驰骋出天宽地阔的开朗。我因此明白了爱的各种可能性,也了解了我那个爱上不够明明好的人却不愿离开的朋友的复杂心情,也明白了平凡日子中所曾经存有的无穷浪漫,更让我坚定了爱的信心。
      
      我突然想起钟晓阳的《哀歌》。曾经,那段不得不离散的爱,曾让我深深遗憾。而今,当我再读那段文字——
      
      “让我在梦中,最后一次拥抱你。虽然爱是有限的,我也愿以一生的爱,化解你无穷的悲哀。
      
      我真的爱你。”(注1)
      
      我终于发现那句文字所蕴藏的丰厚内涵,也看到了结束之后所开启的另一种无限可能。爱不正像那些永远不说明白的古诗吗?不懂的人,一笑而过。懂得的人,只几个字,便绕出万水千山的缠绵。
      
      就像对着不说爱你,或者不说不爱你的人,你听到另一种声音了吗?!
      
      
      【八卦也动人】
      
      
      除了曼娟老师的爱情体验之外,这本书里让我惊艳的部分,则是曼娟老师为每首挑选的诗词所特别撰写的“诗人是情人”部分。
      
      我们生活的社会里,整日充满了八卦新闻。五光十色的艺文圈里,更是不缺乏八卦来填塞。打开电视,连上网络,情变、劈腿、第三者插足、离婚等等字眼不断袭击我们的眼球。尤其那些曾经海誓山盟,高调恋爱的情侣,终有一日劳燕分飞时,往昔的甜蜜与而今的不堪同时对照,还有照片活生生为证,一波波如洪水般铺天盖地涌来,让人不禁怀疑,这个世界还有会爱的人吗?
      
      曼娟老师在“诗人是情人”部分里,让我看到了另一种“八卦”。
      
      以前我阅读这些词句时,从不知道这些诗词背后那个书写的人,竟然也有这样动人的爱情故事。我不知道童年砸缸救伙伴的司马光也有看着月光想起那双妩媚眼眸的动人时刻,不知道号称“扬州八怪”的郑板桥心里也藏了一个清丽佳人,不知道冷宫中的梅妃亲手拒绝了一份无爱的赏赐,不知道李益会因自己的负心而愧疚一生,不知道曾有一个痴情的妓女为了客死在仕途中的秦观长途奔走,不知道有一个舟子因与王子同舟而欣然喜悦……那些柔情似水的文字,在老师的注解下,化为一段段动情的传奇,而文字也因有了这些血肉,变得更加诚挚,更加动人。
      
      我喜欢这种感觉。这让我觉得我在阅读的文字并不是冰冷,而是有温度的。那些书写者正是因为曾经那样深切地爱过,才能写出如此动人的诗篇。也因为如此,这些“八卦”也让我感动地获知,我们所认为的那些天长地久、深情相许的爱恋,并非只是纸上的黄粱美梦,在现实生活中也曾这样真真切切地存活过一回,似乎一瞬间可以拥有无穷的勇气和力量,让人足以相信爱也能在当今的土壤继续茁壮地成长。
      
      我一直觉得,如今的媒体已经呈现一种焦躁不安的状态,而无节制发言的个人blog更是极尽夸张疯狂之能事。怕无法吸引到读者,于是用越来越耸动的标题和腥膻的内容,竭尽全力地挽留住目光。可是,我却又很悲伤地想,在这样环境下生活的我们,以及那些还未进入爱情殿堂的孩子们,整日浸淫在这样的理念中,会不会终有一日放弃对爱追寻,最后简化成一次次快感的短暂交集?!
      
      如果那样,灭杀真爱的不是别人,正是我们自己。
      
      幸好,还有一群人,坚持用自己温柔的笔触,一字一句写下美好的情感,写下良善的态度,写下对光明的追求,写下对未来的期许。就像每次读曼娟老师的文字,总能让我感受到一股温柔却又坚强的力量从心中涌出,有一种想要更好生活,更温柔对待这个世界的愿望。
      
      所以,如果要读八卦,我宁愿读曼娟老师写的这一种。
      
      因为读完之后,我更加坚定,爱之花一定会好好地绽放在这世界上。
      
      
      【明日,再读一句诗】
      
      
      在每一篇章的最后,曼娟老师贴心地选择一两首与主题契合的诗,当做那一首首爱情之歌的余韵。外加曼娟老师为经典好句特别加注的“曼语”,有的醍醐灌顶,有的俏皮可爱,无不一语中的,让人忍不住嘴角上扬。
      
      不过,我更喜欢的还是捧着书,读着那些穿梭时光来到我们面前的诗句。慢慢地,读出了美妙的音韵,读出了一份厚重,也读出了浓烈的情感。
      
      我想起最近刚看的电影《The Reader》。十五岁的少年爱上了三十六岁的成熟女人,在狂恋之中,女人要求男孩为她朗读。当那些文字经过男孩的口滑出,仿佛带着他的体温,在那个孤寂的年代里温暖了女人的心。即使日后她身陷囹圄,他仍寄去他为她朗读的录音带,使她在孤绝中仍能昂首挺胸活下去。
      
      世界的节奏越来越快,快到我们只能看着它远去的背影,独自承担身上越来越沉的重担。那些云起云落的天空,早被各类打折机票占据;那些一笔一划书写的书信,变成了读完就删除的email……世界变了,我们也变了,但是,变得连自己都不太喜欢。那个为了一首诗而一晚激动的我们,那个为了一份等待而将一日过成一年的我们,那个为了让恋人微笑费尽心思做尽傻事的我们,现在去了哪里?
      
      因为害怕失去,害怕缺少,害怕不完整,害怕落后……害怕太多太多,却发现在汲汲营营的追寻中,如掰玉米的狗熊,以为抱着很多,实际却失去了更多。而最可惜的,就是那颗纯纯的初心,那颗人生若只如初见的初心,那颗看朱成碧思纷纷的初心,此刻竟在游戏、快感、潮流等等迷宫中,遗落而不可寻。
      
      然后,我们变得很忙。
      
      忙到连读一句诗的时间都没有了。
      
      忙到说一句爱的时间都没有了。
      
      可是,当你阅读这本《此物最相思》时,会不会想起那颗初心?会不会想起那份爱情?会不会想起你已经渐渐遗忘的那个人?会不会重拾那句歌里唱的那种心情:“漫长的人生道路,就算有再大成就,被一个人挂念已足够”(注2)!
      
      我想,曼娟老师之所以用古典诗词为引,大概是想借助那份纯粹的力量,唤醒我们已经麻木的心灵吧。当我们放下时间的概念,耐着烦躁的性子,不计较性价比得失,选择一个天色晴好的时日,以清水润喉,轻轻地将那些缠绵的诗句用体热温暖。
      
      然后,你就会懂了。
      
      为何那份暗涌的幽微曲折,能叫人那么深刻地情深意动。
      
      因为啊,懂得的人,名之为“爱”。
      
      那么明日,我们再来读一句诗,好吗?!
      
      
      
      注1:引文出自钟晓阳《哀歌》。
      
      注2:歌词出自刘仲仪《暖手》(作词:吴向飞)。
      
      
      谢谢你阅读我的字。
      
      欢迎光临kivoのblog「念情书」:http://blog.sina.com.cn/kivo
      
  •       嗯,我也在看这本书。
      是一个朋友送的,因为是圣诞礼物,刚接到不久。
      已经很少有时间和心情这样安安静静看一本书了,书倒是买了不少,总是开个头便被闲置了下来,于是书签总是用掉不少,这本书却成了例外。
      
      可能因为她在通过古典诗词讲爱情故事吧!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颉,此物最相思。
      相思这个词,真是美丽到动人的
      爱情本来就已经千回百转、缠绵悱恻,要是再糅合到诗词里去
      当真是美丽到不能再美丽的事情了
      有人可能会说:那爱情里的无限酸楚,你看不到吗?
      我也是人,当然看得到,甚至为那称不上爱情的一些情感流泪不已
      可是,就是因为太过美丽,这样的情感,才能让人时刻以感恩的心抱着
      最美最暖的故事
      或许都在这颗红豆上了
      承认思念
      可是也仅限于思念
      去古典诗词里进行一场时光和情感的旅行吧
      这本书,值得你去看
  •     LSL:
    因为曼娟老师一直与古典文学为伴,所以,她的文字与张小娴等人相比,更贴近中国人的本质,而她温柔的态度,也更像个优雅的古人。文如其人,大概就是说这样吧!
    我是朋友寄赠的。不过据说大陆版也由一家文化公司在努力接洽中。如果你等不及,或许可以考虑淘宝上的一些代沟。
  •     C.s.J.:
    虽然我只看了第一本
    却一直让我念念不忘啊~
  •     写得很好,张曼娟确实对“爱情”这个东西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很窝心。很喜欢她,几乎她所有的作品都有,这本新书不知道有没有港版?你在哪里购得呢??
  •     (*^__^*) 嘻嘻……
    谢谢分享~
  •     不错。但是通篇都是与相思有关的爱情物语,爱情观每个人都有,看看就好了。
  •     LSL:
    那本《失落的一角》属于在书店站十分钟就可以看完,却仍想让你买回家的书喔~^_^
    下次找你说的那本书来看看~
  •       http://blog.iiris.cn/view.asp?id=773
      
      老赵在台北跑了三家书店,总算帮我带回了张曼娟的最新藏诗卷《此物最相思》。粉红银梅的装帧真是精致,稀疏得当的竖排繁体文字配上与内容相得益彰的彩色插画显示出了出版人的用心,这样的书,第一眼就给了读者情感的体验──所谓情感设计也──所以喜欢。
      
      喜欢古典文学博士的曼娟教授的小说,是因为文字里散发着幽古的芬芳,清清淡淡的,不时如微风划过,不待沁入肺腑,即悠悠飘走,而脑中的印迹,却因此而深刻。
      
      喜欢看曼娟的藏诗卷,一是因为她对古典诗词用现代情感故事去做的阐释,这种阐释绝对是一种优美的创造;二是喜欢她自然舒展的意象文字,古韵飘香,但绝不娇柔,也绝不艰涩,更不卖弄辞藻,但古典的情怀,却因此而沁心。一直想多学习一些文字风格,06年在阿里山下的叫做斗六的小镇的书店里,第一次看到曼娟的藏诗卷,就喜欢上了,在模仿中,享受着乐趣。
      
      晚上与老赵吃溪鱼,谈到古典,古典的已经是艺术──过时了才能成为艺术,如果想要用古典拯救现代,只能是一种美丽的回眸,毕竟还是要散去。我们需要站在社会发展的宏大场景中,把古典只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作为现代极其丰富的文化样式中的一部分,与现代的经典一起,交织融合地发展,就如曼娟的藏诗卷,用现代的故事去阐释古典的诗词,并创造出新意,所以曼娟的作品又被称为新古典──切合古韵也切合现代,这才是高超的做法。
      
      我很欣赏温总理对古典诗词能信手拈来、妙趣生花,但是不是非这样才能体现传统的继承和古典的修养呢?看看曼娟的满篇文字,绝少使用,这又能给我们一些什么启迪呢?
  •       于书摊搜索无果,我决定本年度放弃读这本名为古典诗词的爱情体验《此物最相思》。我想我大概没有资格在这里发表评论,但是我还是要唠叨几句。
      
      我想,一个女人,四十已过,满身疑惑,爱情无果,纵然在古典诗词里解读了二十种唯美的爱情,云淡风轻地享受单身生活,这孑然一身的背后又有谁去解读?
      
      “当我不说,我已诉尽千言”;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 ;你爱,不爱,你懂,你不懂,不如现实中来得实实在在。
      
      我20岁的时候,和狮子女友人一起在小饭馆吃饭,两位朴实无华的同学坐在我们旁边:他们点两个菜,一晕一素,两碗米饭,一锅汤,你吃你的,我塞我的,偶尔给对方夹两口青菜,平淡之中洋溢着和谐与幸福。我问友人:为什么我不能那样幸福?她答我:把你身上的刺都收起来,把眼睛从头顶上拿下来,幸福就那么简单。
      
      那一年,我20岁,听了之后,撇了撇嘴。
      
      我的这位友人在爱情中有着自己的坚持与等待,也有着妥协与无奈。她的生命中有着一个像西湖龙井般存在的男人,那个男人会坐在她对面,讲诗,讲史,谈人生,谈哲学;又会像风一样,飘走不见,去追寻自己的梦想。她渴望饮这一杯西湖龙井,却在现实中选择了一杯咖啡,那是她每天早上醒来,平淡地,却离不开的。
      
      去年,我们于沪重逢,相谈之间,她丢了一句话给我:一个女人由简单到复杂容易;再由复杂到简单就很难了。我听了之后,撇了撇嘴,不以为然。
      
      在我年轻嚣张的时候,我总是希望自己变得复杂,让人捉摸不透,讨厌被人看透。我凭着一副好皮囊,去勾搭我看上的男人,勾搭勾搭,一勾就搭上了。但是那个时候,我不知爱为何物,我像小孩子得到玩具一样,对着这个玩具的一个缺点无限放大,然后不肯向前再迈出一步。最后,我伤害了别人,自己也弄得遍体鳞伤。好了伤疤忘了疼,然后继续在同一个错误上重复。
      
      我的一个双子欲女友人,每次聊起感情的话题时,会像一个博士后对着一个小学生一样,居高临下地对我说:一个男人,如果眼睛好看,你就只看他的眼睛;个子高,你就只想着他个子高;你不需要爱一个人的全部,估计这个世界上只有他妈做得到爱他的全部。还有,不要指望一个男人能给你下半生的幸福,能给你下半身的性福就不错啦!
      
      她伸伸手臂,叹息道:回去吧!孩子。再去走个十万八千里的路吧!
      
      于是乎,我闭门思过,埋头苦读,深情钻研爱情这门功课。我看张爱玲,我看张小娴,我看张曼娟,他们的话语总是那么犀利却又醒世,唯美却又伤感。但是,当我回头看她们的个人感情时,我冷汗了,她们无一不是孤独终老,在感情上困顿执迷,或者止步不前。这么懂得讲感情的女人,却终究没有给自己的感情找到归宿。
      
      我想,女人确实真的不应该想太多,更不应该读太多书,启发了那么多别人,却最终困住了自己。都说,男人比女人理性,因为男人用多一个部位比女人思考,所以女人永远是那个想太多的人。
      
      那个唱着:“我想我会一直孤单,就这样一辈子孤单”的女人也已经结婚了,我想我再也找不到勇气去听这首歌。我想,陈升的那首《风筝》里,手里拿线的人是陈升的老婆;陈升是风筝;还是陈升是手里拿线的人,刘若英才是风筝,都已无关重要。他们的心中都给彼此留了一个位置,《不相爱,才能一直爱下去》大概就在于此了。
      
      做一只风筝好呢?还是做手里拿着线的人好呢?于自己,我一直设定自己是那个苦情的拿着线的角色,等待着一个人;后来,我无意得知,原来我是那天上飘着的风筝,令人没有安全感。其实,做一只风筝更难,心里更苦。
      
      其实一个女人,终其一生追寻的那个人,是亦师亦友亦兄般存在的男人。而男人,一生也在找两个人,一个是妈妈,一个是妹妹,有些幸运地,找到了两个的综合体。
      
      一个女人暂不提爱慕虚荣,终究争强好胜,锋芒毕露也都是错误。一个真正聪明的女人懂得如何收起自己的聪明,又适度地秀出自己的聪明;于这半遮半掩之际,会让男人觉得:她到底知道吗?似乎知道,又似乎不知道。到底知不知道呢?
      
      永远给你一点猜想的空间,却不让你泄气退走。如果你不懂得拿捏这个度,去找一个男人做知己,即男女之间的纯友谊。
      
      这个世界男女之间存在”纯友谊“吗?我的答案是:不存在。
      
      但凡存在的,我觉得一种模式会比较可行:这个男的爱这个女的多一些,曾经爱过,却得不到回应,于是做朋友,一辈子守候的朋友。纵然他会转身去爱,但是内心永远给这个女人留了个位置,而这个位置永远无法被取代的话,那么这个就是所谓的”男女之间的纯友谊“。
      
      如若这个女的爱这个男的多一些,做他的知己,默默守候,大多男人会像风筝一样,落地。因为,男人比女人多一个部位挨不住寂寞;而女人因为宁缺毋滥,坚定坚守。所以说,男人更理性,而女人更理智。
      
      关于我的碎碎念,你管我爱没爱过?爱,不爱,不如不爱。多少年后,我关于爱的最深体会却是那一张饭桌,一荤一素,两碗米饭,一锅汤,不讲话,却平淡,有默契。
      
      
      
      
      
      
      
      
      
      
      
      
      
      
  •     和期待中有些許出入。
  •      此物最相思,无以名之,曰爱情。
  •     很经典的一本书,篇幅短,不容易让人看得瞌睡,关于爱情的描述很到位,就是讲得再有真理,仍然有人义无反顾的走向爱情,麻烦……真不知道说那些人甚好!唉~
  •     kivo:
    还没有读过,听朋友介绍过,一直在我打算看的书列中,有些书文字很少却使人爱不惜手。以前读过一本《我的第一本哲学书》,薄薄的一本,但是让你思考很多。呵呵
  •     超想看,但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真羡慕台湾出书的速度!
  •     C.s.J.:
    当然太滥竽充数的书,我也很头大。不过有些书虽然字不多(比如绘本),但是读完却让人有值回书价的感觉,那就足够了。
    其实书的价值,依然是我之前的观点,只要你认为值,那本书就值了!
  •     做个标签,好文啊……
  •     第一次看完评论有买书的冲动,确实很动心,再次感谢你的推荐。
  •     好的O(∩_∩)O~
  •     盛名之下,其实难符!圈钱的!
  •     kivo:
    是成都的,这个地方有趣的地方很多,值得慢慢发掘,后来把这本书送给了朋友,结果他又买了本送我,呵呵,很搞笑
    有时候觉得能以书会的友是最值得相信的,尤其是这种不算正经的书
  •     LSL:
    谢谢!
    我也很喜欢曼娟老师对于爱情书写时的温柔及宽容的态度,与大多数人唯恐锋芒不够露的处事方式来看,我更觉得曼娟老师这样的态度,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我不确定这本书有没有出版港版,因为我读的是台湾麦田版,说不定香港会有进货,你可能要问一下当地的书店了!^_^
    希望你也能早日读到这本好书!
  •     LSL:
    我也经常被内地版很多书的设计看傻眼,尤其是最近出版的朱天文的《巫言》,据说设计了好几稿,最后出来的,是雪白的封面加一个大逗号。然后,我就开始在脑海里出现很多省略号了……
    不过大概是因为我老年人的关系,我最近开始喜欢排版宽松一点的书。有时候一页密密麻麻,常让我在看到的第一眼先头大。
    当然还是疏密得当为最优先的考虑啊!
    这样聊下去,似乎又是别的话题了。暂且打住吧。呵呵!
  •       手捧曼娟老师的新书《此物最相思》,仿佛有道柔美的粉色之光淡淡扬起,轻柔曼妙如被风挥动的轻纱,与封面上那株盘曲虬劲的树完满交融,营造出一个宁静深远却又充满了丰盈想象的空间。
      
      欢欣如朝阳般清新绚烂;悲伤如秋雨般连绵不断;想念像解不开的麻,缠绵到了天涯;离散像一个告别的手势,挥过了就红尘两散……爱情里点点滴滴的情绪,这一次在曼娟老师妙笔之下,借着二十首古典诗词,悠然摆荡在人生长河中,让你或远观成一幅美图,或贴近地进入腹心迷途。一首首低语的情诗,一句句轻声的诉说般,让人真真切切地体味过爱情的甜美与悲伤,让你更加清晰地体味爱的千姿百态和丰饶内蕴,并且深深回味起你曾经遇见的那些爱。
      
      我们都曾爱过啊!因为爱过,所以才明白爱里藏有那么多的迷思,爱也让我们生出了许多一辈子都觉得无法理解的情绪。我们曾经因为爱一个人而变得温善美好,也因为爱一个人而变得嫉妒尖锐。我们以为自己了解爱,却在爱离开我们之后蓦然发现,我们竟然不明白爱里的那句话,那道眼神,那个手势,那个爱过的人,以及自己。
      
      因为迷惑,坊间才有太多的书,教人怎么去爱。可是我总在读完之后,觉得有些许失望落空。那些如手册、如教育家般的字眼,总是让我觉得焦躁不堪。就像在烦躁不安的时候,仍有一个人在一旁指着你大声的说,你应该这样,你应该那样,你不应该这样,你不应该那样……虽然很符合现代人凡事都单刀直入的风格,却少了那么一份恋爱里独特的感觉?
      
      当我翻着《此物最相思》时,我却发现了一些不同。简单的词句,却又包裹起无数的情愫。那些过季被遗弃的扇,那些永世奔腾而去的江,那些以圆缺钩惹了无数眼泪的月,那些懂了和不懂的心情,看似漫不经心地留出一片空白,却在一个幽微的转折间,让人看到了万千的变幻。而曼娟老师则像一个技艺高超的刺绣大师,将蕴藏在这些词句中的细腻情感抽出,并用这些华美的丝线织就出一幅壮丽的锦缎。
      
      当我阅读时,我也用这匹锦缎环住自己。在那里,我可以笑你们懂的笑,可以哭你们不明白的哭。我可以不安,也可以坦然。仿佛我也变成了文字里的人,一起幽微地思考着那个历经千百年仍让人沉迷的话题。
      
      它,叫做“爱”。
      
      
      
      【当我不说,我已诉尽千言】
      
      
      从《爱情诗流域》开始,曼娟老师的“藏试卷”系列一直用那些上口的古典诗词为药引,治愈了许许多多关于情感、关于人生的疑惑。而这次《此物最相思》,则像一本专门针对因爱而困惑、而生病的医方集,供被爱困扰的有情人参阅。
      
      二十首“药引”,挑得丰富多彩。既有安静沉稳的“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也有可爱俏皮的“婉伸郎膝上,何处不可怜”;既有隐忍成全的“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也有大胆直白的“奴为出来难,教郎恣意怜”;既有坚定不移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也有千帆过尽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些“药引”虽然分量极少,却引出了后面曼娟老师深邃的“爱情体验”。
      
      整本书最吸引我的部分,莫过于这些爱情体验。借着这些爱情体验,曼娟老师以她在序言中所持的“谦卑的态度”,扩大了爱情的版图,也让人醒悟,爱情其实不止一面。
      
      就像书里我很喜欢的《不相爱,才能一直爱下去》这则故事,曼娟老师将那个对于相爱的人来说是“奇怪决定”的故事,给出了另一种可能:面对一个真正喜欢的男人,女孩双双没有选择靠近,相反,她以一种离散的姿态,与他成为一辈子的朋友。而那个男人,也尊重了她的选择,即使到了生命最后的阶段,他仍温柔地对她说:“我知道我不符合你的要求,但,你还是应该找个伴。”
      
      或许对很多人而言,这样的两个人非常奇怪。明明怀抱着对爱深切的期许,却在最后选择了“知己”这样友情之上恋人未满的奇怪方式来相处,只是因为双双这样想,“我不能同你在一起,就是害怕爱情消失后,就要失去你了”(P33)。
      
      “没有努力去试过,怎么知道没有未来?!”我的一个好朋友在面对一段类似的故事后曾说过这样的话。而另一个好朋友也对那段故事深表遗憾,“努力了这么久,就差最后一步,我心里的遗憾真的很深”。可是,当我面对双双,面对那段和双双的情感类似的故事时,我却深深地被曼娟老师的注解所打动了——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频密的相见,只引来更深切的思念,有时想想,多情实在不如无情好,无情便不会惹来相思与烦恼。惜情有各种不同的方式,节制,也是一种选择。”(P34)
      
      曼娟老师温柔地将那种我们认为怪异的相处方法释出了另一种情怀,她让我们看见了因为爱而生出的无限可能。“爱情,有各种不同的情况与状态,有的人需要真实的占有;有的人只需要隔着一段适当的距离陪伴。”(P34)有时候两个相爱的人,不一定会生活在一起,但那并不表示他们不爱。这样的认知,让我明白,当相爱的人去选择以无情的态度相对,或许并不是他们爱的不够,而是爱到深处,便愿意为了彼此而牺牲自己的任性,相互体谅,并换成一种更久更沉厚的态度成为对方的一棵树。多年之后,还可以看见有一个身影立在那里,从此便可以坚定爱能永存这样的信念。“不相爱,有时候竟是可以一直爱下去的原因;不在一起,反而有了长长久久作伴的理由。”(P34)这样的绵长,或许比激情更让人感动,也更让相爱的人安心吧。
      
      曼娟老师在书中开疆拓土,把爱情的版图驰骋出天宽地阔的开朗。我因此明白了爱的各种可能性,也了解了我那个爱上不够明明好的人却不愿离开的朋友的复杂心情,也明白了平凡日子中所曾经存有的无穷浪漫,更让我坚定了爱的信心。
      
      我突然想起钟晓阳的《哀歌》。曾经,那段不得不离散的爱,曾让我深深遗憾。而今,当我再读那段文字——
      
      “让我在梦中,最后一次拥抱你。虽然爱是有限的,我也愿以一生的爱,化解你无穷的悲哀。
      
      我真的爱你。”(注1)
      
      我终于发现那句文字所蕴藏的丰厚内涵,也看到了结束之后所开启的另一种无限可能。爱不正像那些永远不说明白的古诗吗?不懂的人,一笑而过。懂得的人,只几个字,便绕出万水千山的缠绵。
      
      就像对着不说爱你,或者不说不爱你的人,你听到另一种声音了吗?!
      
      
      【八卦也动人】
      
      
      除了曼娟老师的爱情体验之外,这本书里让我惊艳的部分,则是曼娟老师为每首挑选的诗词所特别撰写的“诗人是情人”部分。
      
      我们生活的社会里,整日充满了八卦新闻。五光十色的艺文圈里,更是不缺乏八卦来填塞。打开电视,连上网络,情变、劈腿、第三者插足、离婚等等字眼不断袭击我们的眼球。尤其那些曾经海誓山盟,高调恋爱的情侣,终有一日劳燕分飞时,往昔的甜蜜与而今的不堪同时对照,还有照片活生生为证,一波波如洪水般铺天盖地涌来,让人不禁怀疑,这个世界还有会爱的人吗?
      
      曼娟老师在“诗人是情人”部分里,让我看到了另一种“八卦”。
      
      以前我阅读这些词句时,从不知道这些诗词背后那个书写的人,竟然也有这样动人的爱情故事。我不知道童年砸缸救伙伴的司马光也有看着月光想起那双妩媚眼眸的动人时刻,不知道号称“扬州八怪”的郑板桥心里也藏了一个清丽佳人,不知道冷宫中的梅妃亲手拒绝了一份无爱的赏赐,不知道李益会因自己的负心而愧疚一生,不知道曾有一个痴情的妓女为了客死在仕途中的秦观长途奔走,不知道有一个舟子因与王子同舟而欣然喜悦……那些柔情似水的文字,在老师的注解下,化为一段段动情的传奇,而文字也因有了这些血肉,变得更加诚挚,更加动人。
      
      我喜欢这种感觉。这让我觉得我在阅读的文字并不是冰冷,而是有温度的。那些书写者正是因为曾经那样深切地爱过,才能写出如此动人的诗篇。也因为如此,这些“八卦”也让我感动地获知,我们所认为的那些天长地久、深情相许的爱恋,并非只是纸上的黄粱美梦,在现实生活中也曾这样真真切切地存活过一回,似乎一瞬间可以拥有无穷的勇气和力量,让人足以相信爱也能在当今的土壤继续茁壮地成长。
      
      我一直觉得,如今的媒体已经呈现一种焦躁不安的状态,而无节制发言的个人blog更是极尽夸张疯狂之能事。怕无法吸引到读者,于是用越来越耸动的标题和腥膻的内容,竭尽全力地挽留住目光。可是,我却又很悲伤地想,在这样环境下生活的我们,以及那些还未进入爱情殿堂的孩子们,整日浸淫在这样的理念中,会不会终有一日放弃对爱追寻,最后简化成一次次快感的短暂交集?!
      
      如果那样,灭杀真爱的不是别人,正是我们自己。
      
      幸好,还有一群人,坚持用自己温柔的笔触,一字一句写下美好的情感,写下良善的态度,写下对光明的追求,写下对未来的期许。就像每次读曼娟老师的文字,总能让我感受到一股温柔却又坚强的力量从心中涌出,有一种想要更好生活,更温柔对待这个世界的愿望。
      
      所以,如果要读八卦,我宁愿读曼娟老师写的这一种。
      
      因为读完之后,我更加坚定,爱之花一定会好好地绽放在这世界上。
      
      
      【明日,再读一句诗】
      
      
      在每一篇章的最后,曼娟老师贴心地选择一两首与主题契合的诗,当做那一首首爱情之歌的余韵。外加曼娟老师为经典好句特别加注的“曼语”,有的醍醐灌顶,有的俏皮可爱,无不一语中的,让人忍不住嘴角上扬。
      
      不过,我更喜欢的还是捧着书,读着那些穿梭时光来到我们面前的诗句。慢慢地,读出了美妙的音韵,读出了一份厚重,也读出了浓烈的情感。
      
      我想起最近刚看的电影《The Reader》。十五岁的少年爱上了三十六岁的成熟女人,在狂恋之中,女人要求男孩为她朗读。当那些文字经过男孩的口滑出,仿佛带着他的体温,在那个孤寂的年代里温暖了女人的心。即使日后她身陷囹圄,他仍寄去他为她朗读的录音带,使她在孤绝中仍能昂首挺胸活下去。
      
      世界的节奏越来越快,快到我们只能看着它远去的背影,独自承担身上越来越沉的重担。那些云起云落的天空,早被各类打折机票占据;那些一笔一划书写的书信,变成了读完就删除的email……世界变了,我们也变了,但是,变得连自己都不太喜欢。那个为了一首诗而一晚激动的我们,那个为了一份等待而将一日过成一年的我们,那个为了让恋人微笑费尽心思做尽傻事的我们,现在去了哪里?
      
      因为害怕失去,害怕缺少,害怕不完整,害怕落后……害怕太多太多,却发现在汲汲营营的追寻中,如掰玉米的狗熊,以为抱着很多,实际却失去了更多。而最可惜的,就是那颗纯纯的初心,那颗人生若只如初见的初心,那颗看朱成碧思纷纷的初心,此刻竟在游戏、快感、潮流等等迷宫中,遗落而不可寻。
      
      然后,我们变得很忙。
      
      忙到连读一句诗的时间都没有了。
      
      忙到说一句爱的时间都没有了。
      
      可是,当你阅读这本《此物最相思》时,会不会想起那颗初心?会不会想起那份爱情?会不会想起你已经渐渐遗忘的那个人?会不会重拾那句歌里唱的那种心情:“漫长的人生道路,就算有再大成就,被一个人挂念已足够”(注2)!
      
      我想,曼娟老师之所以用古典诗词为引,大概是想借助那份纯粹的力量,唤醒我们已经麻木的心灵吧。当我们放下时间的概念,耐着烦躁的性子,不计较性价比得失,选择一个天色晴好的时日,以清水润喉,轻轻地将那些缠绵的诗句用体热温暖。
      
      然后,你就会懂了。
      
      为何那份暗涌的幽微曲折,能叫人那么深刻地情深意动。
      
      因为啊,懂得的人,名之为“爱”。
      
      那么明日,我们再来读一句诗,好吗?!
      
      
      
      注1:引文出自钟晓阳《哀歌》。
      
      注2:歌词出自刘仲仪《暖手》(作词:吴向飞)。
      
      
      谢谢你阅读我的字。
        
      欢迎光临kivoのblog「念情书」:http://blog.sina.com.cn/kivo
  •       还记得那是在高中的时候,有一天,好友走进教室,神秘的说,送你一个礼物,摊开手掌,闭上眼睛。我乖乖照做,片刻之后,我的掌心多了一颗红豆。她告诉我王维的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告诉我:红豆代表了我对你的思念。
      就是因为这件小事,使得我一直对红豆颇有好感。对这首诗也是。
      
      如今,拿到这本张曼娟的《此物最相思》。柔软的绢质封面,淡粉的半透明腰封,充满了柔情。
      
      一页页翻来,一个个爱情故事,诠释着古典诗句。如果要我用几个词来形容这本书,我想说:古典,女性,柔软,温情,爱。
      看了一遍又一遍,被很多故事打动。或许,每个人都能在这些故事中,这些诗词里,找到自己的影子。
      那个一直陪伴在双双身边的男人,不相爱,竟是一直爱下去的理由;不在一起,反而能够长久相伴,“相见真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司马光《西江月》)。
      没有一颗心灵,应该荒凉无爱。然而,谁知道将来自己会不会成为一个“北大荒”(北京大龄单身女青年)。曼娟说:当女人在现实世界中拼搏许久,吃尽苦头,终于得以安生立命之后,爱情,似乎已不再重要。“从此无心爱良夜,任它明月下西楼”(李益《写情》)。
      总有一些单纯善良,软弱,温暖的女子,因为单纯和善良,她们总爱上不该爱的男子,又因为软弱和温暖,使她们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最可叹的,是她们在为爱倾其所有最终一无所有的时候,仍然相信爱情。她只是说:我现在既不年轻,也不漂亮,又没有钱。我是一个一无所有的人,如果仍有人爱我,应该就是真心的爱吧。“相思已是不得闲,又哪得,工夫咒你”(蜀中妓《鹊桥仙》)。
      那个娶了酷似深爱的女孩子做新娘的阿凡,在多年之后见到当年深爱的女子,离了婚,孑然一身。当年的感情与思念竟又重新开始,无论理智如何阻止,思念却满溢。爱情本来就是至情至性之事,没有道理可讲。“分明一见怕销魂,却愁不到销魂处”(郑燮《踏莎行》)。
      那个因爱而变得惶惶不安的女子,因为相爱,而付出完全的自己,因而也更加害怕失去,也许没有安全感,是一种本性。只是平日里,我们总会隐藏,会伪装。遇见爱情,于是才会敞开心灵。然而在惶惶不安之后,在日日夜夜的不安,查岗,突击之后,爱情也就一点点的远去了,爱情的美好也渐渐逝去。“欲别牵郎衣,郎今到何处”(孟郊《古别离》)。
      还有那个因为被爱着,所以肆意任性的菲比。因为知道有人疼惜,所以任性。知道,任性过了,一转身,他一定会在那里等着她。也是因为被爱着的女学生,所以可以肆意点自己想吃的东西,吃不完的,不爱吃的,通通有人解决。“腕伸郎膝上,何处不可怜”(南朝民歌《子夜歌》)。
      ……
      我们都明白,爱情里的百转千回,并不是几个故事可以说尽的。
      曼娟却将她的细微体验,用二十首诗词,二十个爱情故事,娓娓道来。让人读到心中,最柔软的那一处,温情。
      此物最相思,无以名之,曰爱情。
      
  •     Wendysmile:
    不客气~
  •     kivo:
    不过内地很多书的设计不是不少,而是太设计了,使文字本身的魅力流失,而且价格高昂,有时看一些200多页的书,翻两眼就没了,兴趣索然。
    呵呵,其实不仅仅是内地,每个地方都有啦···不过还是希望能看到文字和装帧都很平衡且好的书。
  •     LSL:
    不知你也没有看过《失落的一角》
    那本文字很少的书,一直让我记忆深刻
    不知你看过没有~
  •     讀畢有聯想有收獲,便是值得一讀。
  •       爱情没有指导原则,只有谦卑的体会。
      这么真诚的爱过,是永远不会失去的。
      在爱情里,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却能够持之以恒,原来才是最浪漫的事。
      当我们的心,如胶似漆的紧紧黏在一起,什么力量能把我们分开?在无情的时间与空间面前,炙热而坚定的爱侣,夷然睥睨,无所畏惧。
      倘若遇见了,当然要好好相守。
      然而,每个人的心,都是一个宇宙,阿哲将宇宙的中心,留给了那个女孩。
      非常想念一个人,距离却很遥远。我便在梦里见到他。
      李商隐一生处于牛李党争的漩涡中,无法挣脱。他原本受到牛党的知遇提拔之恩,却因为娶了李党的王氏为妻,被牛党视为叛徒。他与妻子和睦恩爱,妻子过世之后,终身不娶,悼念妻子的诗真情流露,令人动容。/在我看来,『不完美爱情』的创建,是他最大的成就。于是,我们学会了,尽管不完美,还是值得爱。
      不想爱,有时候竟是可以一直爱下去的原因,不在一起,反而有了长长久久作伴的理由。
      不见面的时候,仍在思念中,更完整的品味着爱人的气息、声音与形貌。就像聆听动人乐章之后,我们必得在寂寞中回味,绕梁三日的余音袅袅。
      当时明月,两处照相思。----秦观。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卓文君《白头吟》
      对于爱情最初的憧憬,却是一生一世,爱上一个人,便希望这份爱永远不改变,永远不消失,然而,有时候,永不消失的爱带来的却不是幸福,而是痛苦。
      爱情并不如想象中顽强,有时候,我们必须为爱情出征,征服心魔。
      佛家说,人生有八苦,其中之一便是爱别离苦,爱中的别离,确实是难以言说之苦。
      不恨归来迟,莫向临邛去。----孟郊《古别离》
      没有前世,也没有来生,当成末世一样,永不餍足的相爱。
      
      书的装帧很美,淡淡的文字配着淡淡的水彩画插图,就像生活本来的色彩,爱情也是其中一种,就这样,简单的,用自己的姿态,充斥在每个人的生命之中吧。
  •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     爱情就像永远不说明白的古诗,不懂的人,一笑而过,懂得的人,只几个字,便绕出万水千山的缠绵。
  •     都不知道能用什么形容了
  •     LSL:
    十几岁的小诗人,那一定很有趣。有时候不期然地遇见好书,确实是一件快乐的事~
  •     LSL:
    或许是成本和习惯使然,内地版与台版仍存在一些区别。而内地版也更多关注文字本身,使其他的层面稍微忽视了些。我们也期待内地的设计能越来越优秀,一起来期待,或许终有一天内地版也能让我们骄傲!
  •     写的真的很好。古诗词很美。
  •     2009夏天看過。名氣大於實質。
  •     kivo:
    比起内地版,还是觉得台版的更有味道,很喜欢这本书的封面,而且繁体竖排的文字也更贴近这本书的感觉,想去香港找找看,上次就是在这里找到了《你是我生命的缺口》的。不过书还是书,文字则更重要。
  •       那天,为了这本书熬到凌晨4点半
      
      以为只是睡前的催眠序曲而已,却没想到一拿起就再也没有办法放下
      每一个故事,每一首诗,都美的让人心醉,也美的让人心碎
      
      我喜欢她所选的每首诗——或许她选的并不是每个人都读过的那些诗,或许也不是那些最广为流传的故事,但是反而更令人惊喜
      
      特别是,看着那些书本里原本让人觉得慷慨正气大义凛然的“英雄志士”们用那么柔情那么细腻的心思描写他们曾经刻骨铭心的感情,更是让人沉醉,让人心驰神往
      
      
      看这些古诗,看这些情诗,真的真的比看那些言情小说偶像故事还要精彩,还要入戏
      
      很想很想,可以有一天,能够重温那些故人旧事
      想象那些永远无法重复的经典故事,是怎么样惊心动魄的,上演着
      
      
      
  •     很想看 但买不到
  •     淋雨儿:
    谢谢!^_^
  •     请逐一加注【雨枫试读】吧,谢谢~
  •     呵呵,看两位再这交流“书”的板式心得,很有意思,只能说出版商各有各的目的,有的觉得厚实能给人稳重的感觉,于是把几千字撑了百多页(比方),有的就密密麻麻,急得连插图的地方都没有。有时候看书也要看出版社。
  •       Hi,
      写了《此物最相思》的书评。好像自打大学毕业以后就没写过命题作文了,手生得很。平常没有主题瞎写,常常下笔千言,有个范围就不灵了。感觉前半截很主旋律,后半截很矫情,不好意思得很:(
      书评如下。
      
      
      最柔软的角落
      
      有人说手写情书给喜欢的女孩,却被认为是火星人。曾几何时,那等待信,鱼雁往来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大家开始习惯于手机短讯,接发email,一切都那么相似和冷冰冰。大家或许再也体会不到“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高水远知何处”的怅惘了,也不再有“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担忧了,现在想联系就可以联系得到,想见面打开摄像头,只要有信号,管你在天涯海角。可是,心在哪里呢?期待变少了,希望变薄了,一切的真挚,赤诚似乎也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有所变异,变得理智而又凉薄了。或许在这个时代,我们应该给自己的心灵来一次文艺复兴了。重温一下尘封的温暖,再续一些往昔的纯真。
      
      张曼娟的这本书以古诗词道今情,以古人诗中对爱情的或欣喜或悲叹,来类比现今大千世界中男男女女的悲欢离合,时代大不同而理近。
      
      读这本书,也有很多感触。原来最珍视的人是会“不思量,自难忘”,因为一直未曾把他/她放下,而不是说有多么思念其人,不用特别去想,斯人已逝,却依然在心中形影相随,或许吧,直到生命终结;“只恐夜深花睡去”,想起匆匆而逝的青春,抓不住的流光,所以珍惜眼前吧,好好生活,谁知道呢,今年天气这么反常,或许2012快到了呢,大家就吃好喝好玩好吧;看到李商隐,总让我想起红楼梦,或许是因为黛玉说她最讨厌李义山,我一直觉得这话是反话,可能是因为不忍看他的诗吧,“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分明让我想到红楼夜宴,宝黛间的隐隐的默契,以及“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是知己也是有情人,却终归只是分崩零落,各归虚无;“分明一见怕销魂,却愁不到销魂处”,古人表达感情比我们含蓄,也比我们热烈。读完此书,像是去众诗人心中旅行了一圈,窥见了诗人们心中最柔软的角落,为爱情唏嘘,也为爱情欣慰。
      
      书评人:赵洁
      提供:雨枫书馆
  •     些许失望,或许期望过高。也许诗词大家都有自己的解读,说破了,就了无趣味了
  •     LSL:
    真是有趣的经历呢!^_^
    读不太功利的书,确实能让人看到阅读者的本质。毕竟,阅读,是要用心才能持续和经营下去的啊!
  •        《此物最相思》——关于爱情的千姿百态
       By 马凤洁
      
       爱情有很多种样子。有的爱情叫做“一见钟情”,有的爱情叫做“柏拉图式的爱情”,有的爱情叫做“相濡以沫”,有的爱情叫做“生死不离”……虽然每个人都有不同版本的爱情故事,但爱情作为一个高度浓缩的概念,是几乎所有文学作品的主题,也是所有艺术家们创作所需的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
      
       张曼娟的这本简体书是浅色的装帧,每一页都透着浪漫和温柔。一开始我就是因为那些插页里掺了粉似的玫红和海蓝才对这本书爱不释手。
      
       “爱情宛如绝句,二十首诗,二十种体会。”这是作者要介绍给读者的。
      
       而我除了那些诗,那些背景故事,更喜欢的是前边的20个现代的爱情故事。那些小篇章,更加接近我们现世的生活。爱情,总是不难见到的。
      
       曾有一段时间,我以为暗恋最美。悄悄地喜欢一个人,不会去索取回报,因为一点小事就可以很开心很满足。但暗恋也很苦,时间长年累月的过去,会觉得青春易逝,自己最美的那几年,却没有个相爱的人在身边相伴。可暗恋是最缠绵的,也是最轻柔的。有时候,不得不面对现实了,结局或许是甜美的,更或许是苦涩的。但暗恋的那个人,永远都会觉得这段时光最美最真。大概是因为真正的恋爱关系里,会有惹人倦怠的争吵和伤害,而暗恋则总是那么纯洁如莲花。
      
       承认也罢,不愿意想起也罢,或许人人都有过偷偷喜欢一个人的经历吧。可人们最爱的,还是两厢情愿的爱情。男人喜欢女人貌美又知性,女人喜欢男人体贴又豪迈。两个人相伴着度过生命中最甜蜜的阶段,又一起争吵,一起体会悲伤,一起经受各种考验。有些人,在这条路上,走过了很短的一段,然后转身去与其他的人相识、相恋,重复相似的环节。他们在爱情的笼罩下,踟蹰,徘徊,体味着它带来的狂喜和惆怅。最终,或因得不到长久的爱而疲惫,也或因长久地沉浸在一段爱情里而渴望结识新的人。爱情本身就这么矛盾,它是不死的,却也是转瞬即逝的。
      
       每段爱情可持续的时间或许只有8个月到两年那么久,可是守住一段爱情,两个人牵着手,哪怕是一路争吵着,走向夕阳,大概是每个人心中永远最美的景象了。
      
       无论古今,也不分地域,在爱情千娇百媚的样子里,最好的爱情,或许就只是两个人一起,并肩看看这个世界。两个人在一起,比一个人更快乐些——或许这是人们甘愿受爱情束缚的唯一理由吧。
      
  •     kivo:
    当然也会读到字不多,却值得回味的书。
    呵呵,打住··
  •       張曼娟最打動人心的古典愛情詩文,   陪伴有情人渡過每一個歡喜、悲傷、甜美的日子。   二十首古典詩詞,二十個愛情故事,二十種愛情的面貌。   華文世界古典新詮第一人───張曼娟   將帶領我們體驗一場古典與現代交織的愛情之旅。   關於本書   美好的愛情就像絕句,   抑揚頓挫,飽滿豐盈,   帶著我們瞬間飛行,安然降落,   遊走在夢與真實的邊境,使人含淚睡去,微笑甦醒。   繼《愛情,詩流域》、《時光詞場》與《人間好時節》之後,   張曼娟又一結合古今的動人愛情書。本書精選二十位古代名人的「愛情詩」:   坎坷卻癡情的文人皇帝李煜;細膩又耽美的李商隱;對妻子忠誠專一的司馬光;   風流多情的才子秦觀;多情種子鄭板橋;煙花柳巷中炙手可熱的浪漫大師柳永;   才貌雙全、深受唐玄宗寵愛的梅妃江采蘋;知情解意的多情人范成大;   一生的愛情都獻給國仇家恨的辛棄疾;瀟灑看世情的蘇東坡;   感情生活乖舛的清朝顯貴納蘭性德;一生離不開酒和女人的李白;   清代才華女詩人季淑蘭……   每一首詩傳達的愛情,都有張曼娟最細膩動人的現代故事來呼應—   隱密的愛,任性的愛,回憶的愛,不倫的愛,包容的愛,奇幻的愛,浪漫的愛,   紅粉知己的愛,緊迫盯人的愛,青梅竹馬的愛,超感應的愛,永不消失的愛……   二十首古典詩詞,二十個愛情故事,二十種愛情體驗,   不論古今,每一種愛情都被同樣經驗著、歌誦著,   張曼娟以她最專業的古典素養,結合最擅長的現代愛情書寫,   從古到今,為我們演繹一則則不分時空的愛情旅程。   古典與時尚交融的包裝   優雅的淡紫色書封採用日本進口棉絲紙製作,由著名平面設計者林小乙   以古典融合時尚的設計,讓讀者從內到外,都能感受到獨特質感
  •     相见真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