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若琴弦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9
ISBN:9787020065448
作者:史铁生
页数:452页

作者简介

《命若琴弦》主要内容: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生命的声音,在轻轻地飞扬……他只好再全力去想那张药方和琴弦,还剩下几根,还只剩最后几根了。那时就可以去抓药了,然后就能看见这个世界——他无数次爬过的山,无数次走过的路,无数次感到过他的温暖和炽热的太阳,无数次梦想着的蓝天、月亮和星星……还有呢?突然间心里一阵空,空得深重。就只为了这些?还有什么?他朦胧中所盼望的东西似乎比这要多得多。


 命若琴弦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生命中,有些事情可以选择,而有些事情却不然。比如,我们无从抉择自己所生的年代,所生的家庭,我们无法主宰自己将有怎样的容颜,将有怎样的智慧。然而,上天让我们降临,却意在让我们好好的活着。史铁生的这个故事之所以震撼我,也许正在于作者自己——一个在生命最应盛放的年纪遭遇无法想像的挫折,却最终挺过来的人。因为荡开的笔墨有一个真实的背景,所以它不是无病呻吟,而显出了它的深度。也许,不曾遭遇过这样的打击,我们亦万万不会有这样的思考。生命中很多沉思的机会,都被我们放过。在最最困难的时候,是什么支持着他们活下去?是谈断一千根弦的药引子,加上一张白纸的药方。这样,老瞎子觉得他可以看一眼这个世界,他不枉此生。这样,小瞎子不会再面对这样多的不公平,也许如果他不是瞎子,他可以娶兰秀儿。于是为了那一千根弦,弹过一生。一千根。自从学琴以来,我似乎只弹断过两根弦,还只是因为初学时方法不对,渐渐入门后就再没有把弦弹断的经历。那么一千根,也许太多了。足矣让一个人跋山涉水,历尽艰辛,足矣让一个人为了那一个目标奋斗一辈子。可是,一千根亦太少,少的毕竟让老瞎子有生之年弹断了一千根,有生之年知道了这个美丽的谎言。历尽沧桑的老瞎子比我想象的要平静。我想原因,或许是能不能睁开眼睛已经不重要了。——老瞎子这一辈子难道没有怀疑过那药方?连年少的小瞎子都懂得这其中的荒诞。可是老瞎子信了,或者说是欺骗自己去信。信了,便可让自己的生活有一点依靠,让自己在悲酸中有一点想头,让自己在失意中有一点安慰——也许再坚持,我就可以看一眼这个世界了,我就不枉费这一辈子的辛苦了。老瞎子何尝不知道,别说是没有这样神奇的药方,就算是有,一千根,何尝容易!等到弹断一千根,早已过了古稀之年,又有什么意义呢?但是却只有相信,因为人要活下去。老瞎子相信,恰恰说明了他有一颗想要活下去的心!“人的命就像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年少时理解不了这句话的老瞎子,在七十年的光阴磨洗中,或许悟出了这句话的意思。命若琴弦。而生命的价值正在于弹拨的过程,弹过,欢笑过,落泪过,体会过,便不枉此生。弹好了就够了,至于那个遥遥无期的愿望,是不实现都无所谓了。“目的虽是虚设的,可非得有不行。”因为注定,年轻的我们无法解读人生的“过程论”,我们必须有一个目标。也许,梦想能做到如此,也就达到了她应有的效果吧。只是,为什么我们不能早些懂得——命若琴弦,弹好了就好了。我们追不到那些虚妄,而最终珍视的却不是我们想追的东西。生命因此,便有了弹不断的美丽。
  •       一在大学读了7年中文系尤其是主修了现当代文学后,我发现,有两位作家是被高中语文课给严重坑害了的。一位是鲁迅,一位是史铁生。  想起以前导师说过一句评价:大家总是会把二流的作家当成一流的作家,三流的作家当作二流的作家,一流的作家呢,不是被误读,就是被漠视。  被误读最深的无疑是鲁迅,初高中课堂为他贴上的“反封建斗士”、“爱国志士”之类的标签,配上鲁迅先生独有的冷峻沉郁的文风,除了给人一头雾水和深刻的心理阴影,觉得这不就是个患有躁狂症的喷子外,其作品背后那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的大智大勇大爱,是只能随着鲁迅先生入土为安了。更有甚者只凭着高中语文课堂上那残存的一些印象和道听途说的种种八卦,便对着鲁迅大骂特骂并以此为荣沾沾自喜,觉得自己因此就比鲁迅还牛气了几分,也是让人啼笑皆非。  和鲁迅的遭遇相比,被漠视的史铁生算是更幸运了些。他给很多人的印象或许就是个残疾人作家,也只是个残疾人作家吧。且因为他的残疾,让很多读者即使不明就里,也会愿意先送上一些“人道主义”的同情。然后,也就没有然后了......  二  《命若琴弦》是本科时老师布置的一篇平时作业的阅读文本。当时的我也是稀里糊涂的看了想着敷衍了事的把作业写了完事。作业虽然交了,事情却并没有完。老瞎子和小瞎子的形象留在了我的记忆中,并随着之后的每次重读,他们的故事在我的心中不断被丰富、被解构、再被重构。所以在自己的选修课上,我拿出了这篇文章让同学们自由讨论。不求解读的视角多么专业,只希望当这些孩子们在今后的某个时刻,也想问问自己的命时,他们能想起记忆中的这对老瞎子和小瞎子。  三  中国人大多喜欢算命,求一个实在的果,却很少有人敢于问命,寻一寻人生的因。人困极乃问天,当生命的困苦已然超过自身所能承受的范畴时,人或许才能在极度的绝望中爆发出极强的愤恨,手指苍天的问一问:“老天爷,为何受伤的总是我!”  “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的史铁生便是如此。生命突来的横祸让他措手不及也难以接受,于是他带着巨大的痛苦开始了执着的追问:为什么上天会降给人如此巨大的痛苦?为什么偏偏是我遭受了这一切?正如小瞎子问老瞎子的那样:“干嘛咱们是瞎子”?  老瞎子的回答是:“就因为咱们是瞎子。”这就是命,属于老瞎子和小瞎子的命,属于史铁生的命,也是属于我们每个人的命。“所谓命运,就是说,这一出"人间戏剧"需要各种各样的角色,你只能是其中之一,不可以随意调换。”  在和学生们交流时,很多孩子看完《命若琴弦》的第一感觉是:“老瞎子和小瞎子真可怜!史铁生残疾了真可怜!”看似充满人道主义关怀的话语中,显露着的却是无知无觉的狭隘。试问我们虽双腿健全,但我们何曾做到身随心至,何尝不是被各类无形的套索羁绊着,举步维艰;我们虽双目能视,但人心的真假虚实、世道的变幻无常、命运的周折起伏,我们可能堪破看透?  “人所不能者,即是限制,即是残疾。”  命定的出身显露着造物主不可抗拒的权威,生命永恒困境的设置,更隐现着命运不怀好意的捉弄。“人有三种根本的困境:第一,人生来只能注定是自己,人生来注定是活在无数他人中间,并且无法与他人彻底沟通。这意味着孤独。 第二,人生来就有欲望,人实现欲望的能力,永远赶不上他欲望的能力。这是一个永恒的距离。 第三,人生来不想死,可人生来就是在走向死。这意味着恐惧。”  这场“人间戏剧”最巧妙的设计还在于命运与自我的相互作用,连锁反应。每个人都是命运恶意身不由己的消受者,每个人也都是参与其中自作聪明的造作者。命运的不公借着人的欲望才发酵成苦难,命运的偶然往往因人的执着而化为了必然。凡事有命运之因,也是他人之果。终了,在这命运迷局与自我残缺相互搅动而形成的人间漩涡中,每个人都成为了无法挣脱的被困者。  四  命运的不公、欲望的折磨、希望后的绝望,以及一切周而复始的轮转。生命的苦痛撕扯吞噬着老瞎子和小瞎子,可救赎之途何在?小瞎子憧憬着电匣子里那个遥远而美好的世界,但这份遥远的美好终会徒增现实的无奈;与兰秀儿的朦胧的情愫曾带给他重生般的快乐,却也将他推入了死一般的痛苦。他的痛苦老瞎子都懂得,但老瞎子更明白“这事谁也替不了谁”。老瞎子将毕生的希望寄托于弹断一千根琴弦后可以让他重见光明的“良方”,但良方只是一张白纸,一张将他全部的希望映照的无比苍白的白纸。破庙中三尊分不清是佛是道的泥像静静的坐着,注视着老瞎子和小瞎子全部的痛苦,却也只是袖手旁观静静的坐着。  然而,看似无解的宿命难题中,解锁的机关却也早已设下。当小瞎子因为对兰秀爱的破灭而绝望求死时,支撑老瞎子从死的绝望中挺过来的,又正是他对小瞎子的爱。“若不是还想着他的徒弟,老瞎子就回不到野羊坳。”“他知道自己的死期将至,可那孩子在等他回去。”当老瞎子因为目的的虚妄而滑向幻灭时,过程的意义却也因此闪现。“他一路走,便怀恋起过去的日子,才知道以往那些奔奔忙忙兴致勃勃的翻山、走路、弹琴,乃至心焦、忧虑都是多么欢乐!”;想起来面对着围绕自己听书的男女老少,全心沉到自己所说的书中去,将“身上的疲劳和心里的孤静全忘却”的“最知足的一刻”。  爱与过程,便是人类命运迷宫中的解救之途,拯救着他人,亦救赎着自己。  五  “心弦也要两个点――一头是追求,一头是目的――你才能在中间这紧绷绷的过程上弹响心曲。”  目的是欲望的化身,欲望是方向,是动力,也是虚妄,是痛苦的源泉。老瞎子曾无数次的幻想“能看见这个世界――他无数次爬过的山,无数次走过的路,无数次感到过她的温暖和炽热的太阳 ,无数次梦想着的蓝天和月亮和星星……还有呢?还有什么?他朦胧中所盼望的东西似乎比这要多得多…… ”是的,欲望所渴望的东西永远比期盼的还多得多,所以欲望永远不可能被满足,它是挂在我们眼前的果实,激励诱惑着我们不断向前。可在这通往虚妄的道路上,我们迈出的每一步,我们沿途的所见所闻,却又是真真实实属于我们人生的每一步。只顾目的枉顾过程,过程亦将失落于虚幻的目的之中。所以当弦一根根弹断,一步步迈向自己期盼了一辈子的目标时,老瞎子也忍不住问着自己:“失去的,已经永远失去了。七十年中所受的全部辛苦就为了最后能看一眼世界,这值得吗?”  在绝望中不断质问命运,不断求索着生命救赎的史铁生终于悟出了自己的答案:过程。对,过程,只剩了过程。对付绝境的办法只剩它了。不信你可以慢慢想一想,什么光荣呀,伟大呀,天才呀,壮烈呀,博学呀,这个呀那个呀,都不行,都不是绝境的对手,只要你最最关心的是目的而不是过程你无论怎样都得落入绝境,只要你仍然不从目的转向过程你就别想走出绝境。过程 只剩了它了。事实上你唯一具有的就是过程。一个只想(只想!)使过程精彩的人是无法被剥夺的,因为死神也无法将一个精彩的过程变成不精彩的过程,因为坏运也无法阻挡你去创造一个精彩的过程,相反你可以把死亡也变成一个精彩的过程,相反坏运更利于你去创造精彩的过程。于是绝境溃败了,它必然溃败。你立于目的的绝境却实现着、欣赏着、饱尝着过程的精彩,你便把绝境送上了绝境。梦想使你迷醉,距离就成了欢乐;追求使你充实,失败和成功都是伴奏;当生命以美的形式证明其价值的时候,幸福是享受,痛苦也是享受。(节选自史铁生:《好运设计》)  六  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后,两顶发了黑的草帽起伏躜动,匆匆忙忙,象是随着一条不安静的河水在漂流。无所谓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也无所谓谁是谁…   但他们,留下了属于自己的故事!
  •     这是一本史铁生写的文集,有散文,也有随笔。大约因为第一篇文章写两个以弹琴说书为生的瞎子的故事,所以书的名字就定为《命若琴弦》了吧。故事讲两个瞎子以弹琴为生,四处卖唱。老瞎子听师傅临终遗言,只要弹断1000根琴弦,便可取出藏于琴中的药方,治好眼瞎的毛病,一睹世间的缤纷绚丽,五颜六色。可是,当老瞎子历经千辛万苦弹断了1000根琴弦后,去抓药时,才由旁人告知,那药方是一张空白纸,根本就没有什么药方。老瞎子一下子崩溃,几天食不下咽,眼看憔悴下去。半年之后,终于领悟,其实弹琴才是活着的意义,瞎子的命运在于琴弦之上带给别人的快乐,而不在于自己复明,目睹世界的美丽。命若琴弦,是说两个瞎子的命,若琴弦。其实也说他自己的生命,若琴弦。所谓琴弦,其实奏响着生命的乐章。有了音乐,生命就会欢快起来。这琴弦好比人的盼头,或者说希望。有了盼头,活着才有意思,也许这就是活着的意义。不过,盼头、或者希望,又也许根本不是活着的意义,活着的意义在于活着本身。史铁生想告诉我们的大约就是这个意思吧。以前只理解史铁生的作品是身残志坚的代表,看完全书我才觉得,其实他才是参透人生的大家。他有着极为丰富的精神世界,远非普通的健全人所能及。也许,健全的人只被身体的欢愉、痛苦感受所迷惑,反而对精神上的快乐追求很少。也不能说这是互补的作用,不能说身体残疾用精神世界丰富来弥补。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对精神方面有所追求,物欲永远都没有满足的那一天,我们需要精神食粮来填一填我们的内心。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公司今日读书分享会某博士介绍的一本书。
  •     人的命就像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
  •     不在乎谁是谁。因为讲的是一类人。老瞎子和小瞎子,命要像琴弦那样拉紧了,弹起来。
  •     “人的命运就像这根弦,拉紧才能弹好,弹好就够了。”让我想起程浩在散文《昂着头的艺术》中所说的那些话。他也是很崇敬史铁生的。残缺的生命,更懂得珍惜,更能体查到生命的一些本质。程浩曾说:“命运如此,休伦公道。不幸和幸运一样,都需要有人承担。”
  •     苍茫群山里两个瞎子,一老一少,层次叠加的琴弦,给徒弟留下一辈子的希望。命若琴弦,咿咿呀呀。
  •     好喜欢史铁生啊。
  •     命若琴弦,生命原本很脆弱,活着要有希望,才能一直坚持走下去吧。
  •     1.一个永恒的距离势必要布置在这些角色们的能力与欲望之间。 2.幸亏人可以死。我们好像什么都不怕了,哼着歌走在小巷深处。 3.要是一个人做梦,到死都没醒,你说,这梦还能算梦吗?
  •     人的命就像这根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
  •     咱的命就在这琴弦上。目的虽是虚设的,可非得有不行,不然琴弦怎么拉紧;拉不紧就弹不响。永远拉紧欢跳的琴弦,不必去看那张无字的白纸
  •     ”人的命就像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也就够了“
  •     羡慕书里的老瞎子,一辈子就一个目标,弹断那一千根弦以重获光明,哪怕是个谎言,回首一生却也是紧绷着弦弹了一辈子的好曲子,过去的风吹日晒翻山越岭都变得充实而充满希望,七十年的日子都充满了盼头。再看今日,父母辈的辛苦和付出没有换来崭新的自由,却催生了一批自我陶醉的成天喊苦喊累的伪斗士,把自己放在臆想出的逆境里挣扎,完事觉得自己特别了不起特别汉子,我只想说,骚年,低下头踏实努力吧…………
  •     短篇。很有意思。生命之粮为希望。
  •     每周二都是看书的日子
  •     生活有时需要一张白纸做药引子。
  •     命就如同这根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就够了!
  •     高三去日本的时候在长崎听过一个折纸鹤的故事,具体情节与盲人拉琴别无二致,听罢便泪流满面。
  •     “记住,人的命就像这根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
  •     不知如何评论 请允悲
  •     史老先生,您的药方,我收下啦。
  •     喜欢他的文章因为触摸到了生命的内核。
  •     信仰也许是虚空的,但却能支撑我们实在的活着。
  •     一千根弦是药引子,得一根根弹。可能大部分时候,人都处于比较低潮的阶段,一周之中,甚至四五天都觉得不开心。所以痛苦才是人的常态吧。写下来,继续走。
  •     人所不及的经历才能写出这种人所不及的作品,身残志不残,史铁生的作品里处处都是哲理,流露出很强的宗教意识。
  •     心弦也要两点——一头追求,一头是目的——你才能在中间这紧绷的过程上弹响心曲。
  •     无所谓从哪里来也无所谓到哪里去 ,我最喜欢的当代作家。
  •     1.人生需要一个目标——药方 2.人生的意义在于过程的充盈——琴弦
  •     荒诞的人生除了希望,要靠什么度过?
  •     《黑黑》、《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毒药》、《我之舞》、《草帽》、《小说三篇——脚本构思》、《一种谜语的几种简单的猜法》、《第一人称》、《别人》、《死国幻记》、《两个故事》、《往事》,如果非要选出一些我喜欢的故事,那么我会选择这些。在史铁生的作品里,残疾的身影总是挥之不去。这不仅与作者本人有关,更因为他在用一种残疾的眼光观看世界。在这种残疾里,他体会到健康的人未必能体会到的世界的残缺。记不清他在哪篇文章里提到他感谢这种残疾了,但我想,他要感谢的大致是这种视野,而非残疾本身。在这缺憾里,他却找到了向上的力量。《命若琴弦》里的老瞎子的梦想幻灭了,可他却将希望为小瞎子保留,甚至如他师傅一般,将不可达到作为希望实现的引子。在《死国幻记》里,他们并不是没有欲望,他们只是欲望着欲望并忽视它。
  •     生命中没有“最”,困难的人生永远有“更”字。老史,地坛里,苦苦思索的你现在在天堂,好吗?
  •     每一个句子都深入人心。
  •     命若琴弦,写的真是太棒了。人生总要有一个目标,然后丰盛充盈的活下去。
  •     既然一切都是空,那就坚强的活在当下吧。
  •     虚设的目的引导着现实的过程,这是人生的荒诞,也是人生的悲剧。
  •     找不到我看的图书馆的版本。
  •     命若琴弦,拉紧了才能弹,一头是追求,一头是目标。琴弦易断,但也有其绵长悠扬之韵律美和音乐美。小瞎子,老瞎子,老瞎子的师傅,三者合一就是瞎子一生的宿命。谁说宿命天定?宿命就是要有活着的人来打破,即使是虚无的循环和轮回,亦有其蕴含之美感。
  •     第若干次讀,第一次感受到史鐵生不同時期作品的差異。三十幾歲時的文章,稍顯生硬,追問間少不了怨艾。四五十歲時的文章,哲學意味漸濃,多了幾分虛無,怨艾也成了自問自答。貫穿始終的,是對命運偶然性的參悟,對生命殘缺、不完整的體悟,對冥冥之中上帝之手的敬和畏,以及七八十年代的特殊語境和共有知識。以前愛讀《毒藥》、《命若琴弦》等,這一回更偏好《巷口老樹下》、《在一個冬天的晚上》和《奶奶的星星》。恰逢春節,舉國歡騰,閱罷此書,心有所慨。
  •     一次灵魂的碰撞
  •     有了目标,哪怕只是虚无的,也可以绷紧每一天的日子。就好像现在每日的阅读、观影,急迫地想要弥补以前虚度的光阴,不过是希望未来有一日遇到他,能够听懂他讲的话。看来虚妄,实则幸福。
  •     即使再难,也是幸福的。
  •     命若琴弦,如他所说。
  •     人生就像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
  •     最爱命若琴弦,一根琴弦需要两个点来拉持,而人生也需要两个支点来支撑,而支撑小瞎子的是什么,是希望,是对光明的希望,是对幸福的希望!小瞎子相信老瞎子告诉他的指示,然而读者却赤裸裸地看见了真相,老瞎子和小瞎子的悲哀。
  •     我倒是已经猜到了结果。做人总是要有点盼头才好。
  •     老人常说,日子总要有个盼头,哪怕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     作者善于把一些晦涩难懂的问题或道理用一个非常易懂通俗的事情来打比方,使得本应枯燥的道理论述变得活泼。
  •     看了一篇命若琴弦。
  •     铁生的书果然大都是这样,可能经历过了人生的悲,所看到的就是人性之下的光芒吧
  •     人活着得有点追求
  •     先生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