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习俗-中华传统文化经典

出版社:黄山书社
出版日期:2012-7
ISBN:9787546124407
作者:刘艳霞
页数:184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第二节祭祀的产生 祭祀是在神灵产生之后采取的不得已的应对措施。从人类与神灵的关系来说,人类是被动的一方。神灵能力大于人不知多少倍,且无处不在,既惹不起又躲不开。在当时人们的观念里,生存环境中存在着难以说明面目的千奇百怪的神灵。宋代的道教类书《云笈七谶》里有一则关于白泽图的传说,具体地讲述了古代鬼神妖怪的数量: 黄帝巡游全国之时,在东海地方捕到一个奇妙的怪兽。怪兽能说人话,通晓万物,名叫白泽。黄帝从白泽口中得以详细了解天下妖怪鬼神之事。白泽声称,鬼物由远古的精气和徘徊在宇宙中的灵魂演变而来,共计一万一千五百二十种。黄帝即命令臣下把白泽所言之鬼怪逐一描画成图,并以此昭告天下之人。 当然,传说只是传说,不足为确证。白泽所言数目在当时的认识条件下不算小数目,道教典籍夸张铺陈以增其神秘性在所难免,但有一点是合理的,它说出了古代人心目之中神灵充斥、防不胜防的心态。 除了可怕和恐惧之外,自然界也有着难以摆脱的魅力。丰富的植物和众多的兽类,给人以生存的可能和最大限度的满足,这又使人类对自然产生依赖。对自然的依赖就是对神的希望。对人来说,神是能满足人们希望的力量,既惹不起、躲不开,很可怕,又能带来希望和满足。于是,人们产生了与神沟通的愿望,希望通过某种形式,与神灵对话,把自己对神灵的要求、希冀表达给神灵,祭祀于是应运而生。 祭祀神灵是因为神灵掌握着人的命运,它们是高于人的,因而与神的沟通,人类主要的态度是归顺,是服从,是尊奉;其目的是希望神灵高兴、顺心,对人类开恩,至少不制造麻烦。神灵是无所不知的,对于神不能有欺骗行为,更不能做表面文章,所以要虔诚,真心诚意地求神,匍匐在地拜神,以求得到神的佑护。需要说明的是,一味地恐惧神灵虽然能够产生原始宗教,却不一定能产生祭祀。祭祀的产生,需要人类有所追求。也就是说,人不是对神灵单纯地躲避顺从,在顺从的同时,又希望对神灵有所影响,甚至希冀对神灵有所控制。 因为此时,人类已经有了原始农牧业,对自然物的增值的企盼与日俱增,盼望风雨适度,盼望捕捞狩猎顺利平安。而这些希望,要靠神灵帮助,最少是不捣乱、不害人,因而,从某种程度上说,祭祀又是与神灵对抗、讨价还价的一种手段。 祭祀的产生同神灵形成的思想基础有一致性,其中之一是以我及物的简单推理。期望神所做的事,是人类自己想做而无把握成功的事;讨神灵欢心也是按照人自己的喜好。衣食男女、聚会饮宴、歌舞娱乐,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此外,人类手中掌握的有力武器或自然力,自己喜爱的人或推测神所厌恶的人或物,都成为与神灵讨价还价的砝码。这种自我体验式的思想方式,也为神灵进一步人格化创造了条件。 由己推及神灵的结果,是把神灵世俗化,又把人的感情神灵化,人和神生活于同一个空间,形成心情可以相通又难以把握,时刻需加提防又离不开、摆不脱的关系。我国古籍中对这一情景也有描述,《国语•楚语下》说:“少嗥衰微时,黎氏许多人缺德妄行,人与神混杂起来了,无法分别彼此。此时灾祸纷纷降下,没有谁能享尽天年。”这段话除了道德的说教之外,也说出了人与原始“神灵”为伍并深受其害的情景。 促成祭祀产生的另一思维方式是简单的因果推理。事出有因,这是正确的定理,但原因是复杂的,事物的联系是多方面的。这一点思考能力恰是原始人所不具备的,在先民看来,因果之间的联系是简单的,在大多数情形之中,又常常是从结果去推测原因。这种推测是以现实给予他们的启示为基础的,因而突出的表现是幼稚和神秘。比如我国少数民族的古代神话中认为洪水暴发是雷神发怒。至于雷为什么有巨响,我国先民认为是雷神以肚子当鼓拍打,又认为是力士打连鼓。至于旱灾,则是女魃作怪,或是十个太阳并出。至于人的疾病、瘟疫等,又是某些神怪有意为之。 简单因果推理的结果,使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沟通方式,消除能致恶果的原因,同时,也需要以这种方式造成原因,以图带来好的结果,这种方式便是祭祀的仪式。对于祭祀在先民心理上的逻辑合理性,我们可以参考法国近代著名社会学家列维•布留尔关于仪式的一段议论:“在大量不发达民族中间,野物、鱼类或水果的丰收,正常的季节序代、降雨周期,这一切都与由专人举行的一定仪式有联系,或者与某位拥有专门的神秘力量的神圣人物的生存和安宁有联系。祭祀,就是这样在现实的逼迫和心理的需要中产生了。需要是多方面的,神灵又是多种多样的,祭祀要服从神灵的需要,自然要寻找一定的方式,规定必要的程序。从最初的直观的推测渐渐形成了比较固定的形式,心中的愿望通过语言和行为表达出来,祭祀成为与神的会谈。”

前言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五千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祖先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积累了大量珍贵的物质文化资源,最终形成了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继承发展、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有诗、词、赋、曲艺、建筑、戏剧、民俗、绘画、雕刻、烹饪、医药、服装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产生、发展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风俗习惯,已经深深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    综观整个人类的文明史,文化发展的一个重大特点就是既保持本民族的特点,同时又不断地对外来文化加以吸纳和创新。例如,对中国有着巨大影响的佛教就是从印度传入的,但佛教传入中国后,又不断地被改造,带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同时: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对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但影响了韩国、日本、朝鲜等近邻,而且也影响到东南亚、南亚等地的一些国家,如菲律宾、新加坡、越南等,由此形成了世界公认的以中国文化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传统文化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同和重视。    中国的封建社会时期长达两千多年,中国传统文化受封建社会的影响很深。封建时代的统治者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强化中央集权,常常钳制和禁锢文化学术的发展,我们的传统文化也不可避免地带有许多封建糟粕。当然,任何一种传统文化都有其积极和消极的成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新的时期仍然散发出迷人的光辉,值得我们学习和继承。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积淀,是我们的民族之根、民族之魂。本套丛书对中国的传统思想、社会生活、文化艺术、节日风俗等内容进行介绍,让读者能够全面领略它的魅力。

书籍目录

第一章祭祀起源及要求 第一节神灵的形成 第二节祭祀的产生 第三节祭祀的仪式要求 第四节动听的语言 第五节气氛的营造 第二章祭祀目的与功能 第一节祭祀的目的 第二节祭祀的功能 第三章祭祀场所及方法 第一节祭祀的场所 第二节祭祀的方法 第四章种类繁多的祭祀供品 第一节以食物献祭 第二节以饮品献祭 第三节其他献祭物品 第四节特殊祭品 第五章各式各样的祭祀对象 第一节对神仙圣人的祭祀 第二节对自然界的祭祀 第三节对天空神灵的祭祀 第四节对祖先的祭祀 第六章人神共娱的祭祀舞蹈 第一节傩舞 第二节萨满舞 第三节东巴舞 第四节目瑙舞 第五节剽牛舞 第六节龙舞 第七章古代祭天大典 第一节殷商的暴力上帝 第二节周族的道德上帝 第三节郊祭天帝 第四节堂子祭天 第八章传统的岁时祭祀 第一节祝福谢大年 第二节元宵迎紫姑 第三节二月二,龙抬头 第四节四月八,拜菩萨 第五节端午竞龙舟 第六节七夕拜织女 第七节中秋夜拜月 第八节孟姜女送寒衣 第九节廿四送灶王 第九章庙会祭祀及傩祭 第一节太吴陵庙会 第二节城隍出游 第三节海峡两岸,共拜妈祖 第四节岳飞庙会 第五节祭傩驱傩 第六节傩祭和傩戏 第十章少数民族的祭祀 第一节少数民族的节日祭祀 第二节少数民族祭祖 第十一章当代祭祀写真 第一节走向公共空间的祭祀 第二节网络祭祀 第三节尴尬的祭祀

编辑推荐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祭祀习俗》对中国的传统思想、社会生活、文化艺术、节日风俗等内容进行介绍,让读者能够全面领略它的魅力。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的祖先用劳动和智慧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积淀,是我们的民族之根、民族之魂。

作者简介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祭祀习俗》以中华民族悠久的祭祀文化为主线,运用生动朴实的语言详尽地介绍了我国的祭祀文化,其涉及祭祀溯源、传说、典故、文化内涵及少数民族祭祀礼仪等诸多方面,集趣味性、知识性与文化性于一体。饱览《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祭祀习俗》,犹如畅游浩瀚的中华民族文化长河,不亦乐乎!

图书封面


 祭祀习俗-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我是想知道中国各个地方各种祭祀的详细礼仪,祭祀品的摆放,顺序。书中介绍的很肤浅。
  •     这本容易看得进,通俗易懂,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