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学术入门:古典学

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8-03
ISBN:9787538250282
作者:(英)玛丽・比尔德
页数:132页

书籍目录

一、参观
二、在遗址现场
三、置身在那里
四、一册指南在手
五、表层下面
六、宏伟的理论
七、复原的艺术
八、天下最盛大的一场演出
九、不妨想象一下
十、ET IN ARCADIA EGO

作者简介

“古典学”这一横亘在今人和古希腊罗马人之间的高墙,在这里敞开了一扇大门。引路的是现在座落于阿卡迪亚荒僻山间的一座阿波罗神庙遗址。作者从神庙遗址和雕塑残片轻快地讲起,不仅讲它们的功能和用途,也讲它们的建筑者,建筑思想以及这些思想当时所依据的理念。所有这些都表明了尽管古代世界的每一件遗物看上去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是它们总会有些相同的东西,这些东西不仅有建筑


 当代学术入门:古典学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读一本小册子。牛津大学两个古希腊研究学者,关于古希腊文化的一本入门读物。断续地读了几天,没有想像里的疏隔和深奥。原想借此系统化和专门化一回古希腊的文明史。却不想遇到的是本生趣盎然的优美散文。没有那些过于陌生的硬知识,连古希腊传说里的众神的名字,也出现得少。其实这本书只是简要地介绍古典学一些必备的知识背景。那么,古典学浩瀚的海洋,从哪儿舀这一瓢水?玛丽.比尔德与约翰.汉德森像一个导游,带你去阿卡迪亚山间的巴赛神庙作一回怡然轻松的旅行。旅行缘于大英不列颠博物馆,那里有一间倍加精心看护的陈列室,安放着据说从巴赛神庙运回的十二块神庙墙顶浮雕残片。从这里,这本书的作者开始带领我们把眼睛和脚步迈向公元前八百年的古希腊。一边欣赏希腊的风光,一边探索古典学的学科命题。包括古典学的生成、历史、学科规律和其中各种必然遇到的方法学问题,例如真实与伪造、遗迹与现代、考古与复原、想象与探险。古典学的生成史实际上就是旅游业的发展史。早期的旅游,也叫做探险,是伴随着刺激、怪病、财宝、掠夺、占有、殖民政治与文化输出相关联的特权阶层的游戏产物。其后历经变化,发展到了现在,以一张风光明信片取代神庙雕像作纪念品的下层文化建筑模型。这真是一种令人无话可说的历程。所以,旅游就是古典学的工作方式。同样的,历史学、考古学,也可以视作特殊的旅游学。无论亲临其境,或者只是想象,它们都会给你时间里的风光。欣赏风光,历史里的无限风光,怎么样都可以称得上是一种再辨认。对身藏于时间里不为人知的“自我”的指认与追问。再次想起对旅游这个现代时髦风尚的态度。两位热爱旅游的朋友反驳我,热气腾腾地跋山涉水,那种原始快感的初级意义,也同样有它让人潸然泪下的感性动力,你有什么权利否定?我不反对旅游。我想说的是,哪怕旅游,它也是一种涉及方法论的技术,也是一种可以与专业智识相题并论的自为知识系统。如果你不了解古典学,你纵然可以为断壁残垣之上的廖落星空而泪光闪闪,可是,石头里的血,三千年前的风暴、杀伐、争战,浪漫气息与“表层之下”的诗学,作为“天下最盛大的演出”,你可能就遗憾地错失了。坦白地说,几乎没有人觉得现存的希腊遗迹从表面上看真有什么可观性。奥林匹克山的竞技场、卫城神庙、阿波罗神庙,不过是高耸而乏味的石头柱子,辅之千篇一律的,也许你不出家门就可以见到的乡村背景。这是不能与你心甘情愿一掷千金的成本和不远千里长途跋涉的脚力相匹配的。如此高投入的希腊之行,对一个普通游人的剥削,无异于英国贵族对希腊文物的明抢豪夺。再看那随处可见的,走马观花,排队照相的情景,实在是现代旅游业一个普遍和习以为常的场景。它证实的是,游客必须以这种无能为力的诉求方式来完成他对此行所产生的现实与想象落差的最大化弥补与安慰。这就是现代旅游业的荒谬与古代探险传奇的差异。而古典学是什么,其实就是告诉你,你正走在时间的哪一个阶梯上,你置身在哪里,你正体验的是哪一种亲历。其实就是教会你,如何去做一名尽可能不失望的游客。也就是这本书带给我的最重要的启示了:方法。古典学,这个专门的名词听上去怪异和令人迷茫。而从这本书,我却看到了与印象相距甚远的另一种面貌:如何有趣、有效、有价值地旅游与阅读。方法是如此重要。本书的书写和结构即是一例明证。它紧紧围绕着巴塞神庙墙顶雕像这一条看起来相对偏僻的线路行进,在一些重要的分岔路口,作回旋式的探察,然后再向前行。尽可能以最少、最精准的材料、例证、最务实而不失优美的语言来充填途中可能出现的单调和厌倦的景色,摒除那些太过庞大与野心勃勃的宏观图景,从微小入手,以创见卓立。轻快而清晰地向你介绍,一门学科以及它的表层之下的精神,是如何像巴塞的神庙雕像那样,引人遐思和令人向往的。全书130页,有十个章节。像十个位置准确无误的观景台:1、参观,2、在遗迹现场,3、置身在哪里,4、一册指南在手,5、表层下面,6、宏伟的理论,7、复原的艺术,8、天下最盛大的一场演出,9、不妨想象一下、10、ET IN ARCADIA EGO。这些标题还很完整地告诉了我一门科学由浅入深的流程,即:从现场到想象。

精彩短评 (总计25条)

  •     ET IN ARCADIA EGO.
  •     其实写得挺好的。。
  •     翻译感觉不太爽……
  •     我要真实触摸。不要只看文献资料。人生太短,那么多的文献,遗迹。给我点时间吧。
  •     有意思的小册子
  •     董乐山先生的译本行如流水,与英文版对照的阅读,受益匪浅,在书中作者极力的强调了古典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娱乐性,大大的讥讽了某些把古典学搞得过于神圣的怪咖以及只注重于古文字、古语言学研究而忘了古典学本意的老学究们!
  •     文明史是整体历史的1/100还不到,记得来自这本书
  •     从一个案例见古典学的宽广纵深。
  •     有意思的是从巴塞神庙的再发现聊到古典学的发生其本身和精英阶层的文化“征途”的联系。而这也是19世纪不同国籍的欧洲学者克服民族主义纷争,投身同一领域的成就,以挖掘和复原古典世界和其跟现代的关系。从这个团队的构成看来主要是德法英丹四国,也得以解释类似四国在亚述学的类似地位和历史作用。
  •     Et in Arcadia ego; Auch ich in Akadien.
  •     90页弃看
  •     古典学的核心是旅游。
  •     流於淺俗了,“通識讀本”的確不像是“入門讀本”。
  •     行文多端寡要,散布着自命不凡的修辞和匪夷所思的事例。译笔似多有语病,格式错误也不时让人惊喜。
  •     博物馆开始,引子从在博物馆的复原的东西的摆放猜测古代的缘起; 看到了一个古代和现代的距离; 今天的人距离古代有多远?? 西方人对希腊的文化崇拜真的是到了无可厚非的境界!! 如何对待古典,如何对待过去,如何对待历史,,这些问题的关键的问题在哪里?? 温情和敬意应该就是我们现在的态度吧。。。。。。。 写的很美的一个散文,一个如何看待希腊,看待文化的散文,这样的书籍,读起来让人赏心悦目!!!
  •     同样是一个系列的,水平真是参差不齐,比起那本政治学来说差得没边儿啊
  •     文人好强言,明明选了很有趣的方式,却偏偏又讲得一天世界。董师这本翻得一般,感觉不大在状态。所获大概是“我们如今所知未必比古代人少”和“古典学不仅是艺文辞章之学,还是游历发掘之学”。
  •     玛丽·比尔德确实很有趣
  •     “古典学就是一门存在于我们与希腊人和罗马人的世界之间的距离中的学问”。这本书和我先前看的Rouletedge那本handbook并不相同,后者从我们为何学习人文科学这一宏大的问题入手,夹杂许多对体制的不满;而Mary Beard的书,读起来的感觉似乎是“等这么久,你终于来了”——所谓“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从博物馆到考古现场,巴塞的往昔与今日,古人与我们之间,“距离”这一概念贯穿全书始终,有所期待,又要承受现实与想象之间可能存在的落差,由此,古典学并不仅仅是作者所说的“书斋和想象中的研究”,更需要行走和体验。诚如末章标题“et in Arcadia ego”,浪漫的怀旧、理性的探索相互交织,我们的足迹与先人的遥相辉映,我们正是在这种现实与想象的距离间,追索心中的Arcadia。
  •     library
  •     买了七年,又看出新的好来
  •     有点小难,关键它选取的微观角度问题。
  •     简单清楚,虽然相比之下我可能更喜欢她那本《帕特农神庙》。
  •     纯粹消遣,看着玩玩。
  •     太浅了,翻了下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