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年农夫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6
ISBN:9787506042284
作者:富兰克林.H.金
页数:280页

内容概要

F.H.金,威斯康星大学的农业物理学教授,曾任美国农业部土壤局局长,被称为美国土壤物理学之父。他是多部农业作品的作者,如,《土地》、《灌溉与排水》、《农业物理学》以及《住宅、乡村学校以及马厩的通风系统》。

书籍目录

中文版序言 理解中国的小农 (温铁军)
英文版序言
概述
第1章 日本一瞥
第2章 中国的墓地
第3章 到香港和广州
第4章 在西江之上
第5章 沟渠化的程度和田地的曲面拟合
第6章 老百姓的习俗
第7章 燃料问题以及建筑、纺织材料
第8章 迈步田野之间
第9章 废物利用
第10章 在山东
第11章 东方,“拥挤的”时空
第12章 东方的稻米种植
第13章 丝绸文化
第14章 茶产业
第15章 关于天津
第16章 东北和朝鲜
第17章 再访日本
后记

作者简介

这本书记录和研究了农业生产者真实的生活环境,讲述了东方各民族好的耕作方法,学习他们保护自然资源的方法、及他们的经验,人们将获益匪浅。
几世纪之前,东亚三国的农业已经能够支持起如此高度密集的人口,并且可持续发展至今,并且这个势头还将保持下去。美国人十分推崇远东地区人们的原生态农耕方式,认为推广中国、朝鲜和日本可持续农业经验对全人类都是有帮助的。
东亚民族主要依靠小块土地和少量产品来维生,却养活了密集的人口。在远东地区,每一种可以食用的东西都被认为是人类或者畜禽的食物。而不能吃或者不能穿的东西则被用来做燃料。各种有机垃圾混合在一起以及人类的或动物的粪便都被细致地保存下来,在使用之前再将它们粉碎并烘干作为肥料。在这里,看不见一块闲置的土地,见不到一点被浪费的资源。
在现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弊端纷纷显现的时刻,东亚传统的耕作方式再一次引起了世界人民的重视。“回归自然”重新成为受人关注的理念。


 四千年农夫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1条)

  •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温铁军2011年时值辛亥百年,恰逢《四千年农夫》英文原版书出版百周年纪念。自中国倡导“洋务运动”以来,这百年间食洋不化之辈甚多,而认真反思现代化历程中变迁成本的中国人甚少。由我的两位博士生翻译的《四千年农夫》的中文译本在此时出版,可谓是罕见的空谷清音!在殖民者对美洲大陆进行开发的短短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北美大草原的肥沃土壤大量流失,严重影响了美国农耕体系的可持续发展。也正是美国农业面临的严峻挑战,使得美国农业部土壤所所长、威斯康星州立大学土壤专家富兰克林•金萌生了探究东亚国家农耕方式的想法。1909年春,金教授携家人远涉重洋游历了中国、日本和高丽,考察了东亚三国的古老农耕体系,并与当地的农民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他们急切地希望了解在人口稠密的东亚三国,农夫是如何利用有限的土壤生产出足够的粮食。在这次旅行中,金教授发现了东亚农业模式与美国的区别、两者的资源禀赋差异以及东亚模式的优越性。东亚传统小农经济从来就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而且可持续发展。东亚三国农业生产的最大特点是,高效利用各种农业资源,甚至达到了吝啬的程度,但唯一不惜投入的就是劳动力。众所周知,中国耕地资源仅占世界的7%,水资源占世界的6.4%,而水土光热配比的耕地不足国土面积的10%。由于这种人口与资源配比的不平衡,导致2/3的中国人生存资源极度缺乏!何况,中国大部分国土位于干旱地带,若非太平洋季风带来季节性降水,中国大部分地区都不适宜作物生长。在资源匮乏、总体自然条件不适宜农业生产的情况下,若没有农民的辛劳和智慧,任凭什么先进的理念和制度设计,恐怕都无法让中国养活占世界20%的庞大人口。正是短缺的自然资源和庞大的人口之间的矛盾造就了中国农民极端节俭、克制欲望、任劳任怨的品性,以及资源节约、循环利用、精耕细作的中国传统农业生产模式。长期以来,无论是分成租,还是定额租,名义地租率都在50%左右变动,而精耕细作生产模式下的实际地租率则在一般情况下都低于50%。由此可见,尽管人口众多,劳动力仍然是中国传统农业生产中最关键的要素,其要素回报率甚至长期高于土地。由此可知:小农的“家庭理性”作用与农户人口增加存在着相关关系。如果增加了男性,即意味着在未来可从农业生产中获取相对低风险的、稳定的收益的预期;如果增加了女性,则意味着她们能够在农闲时期参与到商品化和货币化程度更高的养殖业、手工业和经济作物的生产、流通等工作中,换取短期收入以补贴家用。这种能够将外部风险内化的小农经济的“家庭理性”之特点,在于农户内部劳动力组合投资机制的发挥,这一机制是建立在“精耕细作+种养兼业”所促发的土地生产率高企的基础之上的。结合小农家庭内部劳动力组合投资机制来考察农业经济时代中国发达的商品经济,则不难理解小农家庭人口生产派生的过剩劳动力,愿意以极低的报酬进入农业之外的生产领域进行工作的原因。每当王权能够保障社会基本稳定,则过剩的劳动力就会很大程度地被农村内部的五行八作所吸纳,即使村社不能吸纳过剩劳动力,它也会被城市和集镇的民间三百六十行所吸纳。当时局动荡、百业凋敝时,过剩的劳动力回流到农村和农业部门,加剧小农家庭人口资源紧张关系的同时减轻了城市商品经济吸纳就业的压力。待外部制度调整到位、百业待兴之时,小农家庭过剩劳动力再次流出。但是,这一调整过程并不总是能够顺利完成。不利气候因素长期大面积影响农业生产,或者王权未能及时控制吏治腐败、官僚豪强兼并土地之势,或者遭遇外部侵略之时,这些外部非经济因素往往交织在一起共同作用,导致小农家庭不堪重负土崩瓦解,最终引起农民起义和王朝更替。由此可见,东亚国家的小农家庭和村社群体实际上发挥着劳动力“蓄水池”的作用,稳定时期为经济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廉价劳动力,困难时期则成为各种社会危机转嫁的承载底线。进一步深入分析“蓄水池”作用,我们则不难发现农业生产率构成了小农家庭劳动力蓄水池效应的物质基础和主要影响因素,良好的村社治理和宏观制度设计也对提高小农村社制的蓄水能力有所裨益。实际上,小农家庭人口生产与这些因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的。由于人口相对其他资源更加丰富,因此东亚三国才可能衍化出劳动密集型的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这种小农与村社的内在“经济理性”,促进着各行各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蓬勃发展,最终铸就了中华民族的整体繁荣。金教授当年未必就有这些分析。于是,他在反思美国农业生产模式之后陷入了迷思,不知道美国农业生产模式该有的发展方向。尽管美国因农业从业人口过少、人工耕作技术落后而无法转向中国式的精耕细作,但是更深层的原因则是,西方殖民者通过掠夺带来空前宽松的土地资源,也促使农业生产模式转型缺乏动力。百年前的学者即已认识到中美两国农业生产模式存在的巨大要素禀赋差异而不可能完全效法彼此。但是当前无论政策界、学术界,还是主流社会,坚持认为中国农业应该转向美国“大规模+集约化生产”模式的大有人在,实在令人对这种“无知者无畏”的泛滥感到惊愕,也不得不对农业政策中长期存在的偏差而带来的“双重负外部性”——生态环境损失和食品安全失控,而令人扼腕。2010年2月公布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显示,中国农业已经超过工业和生活污染,成为污染水资源的最大来源。中国大规模使用农业化学品不过短短的三四十年,就将以往能够消纳城市生活污染、长期创造正外部效应的农业,肆无忌惮地改造成为制造严重负外部性的产业。日本作为金教授探访的东亚三国之一,早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曾因过度使用农业化学品和外部工业污染而导致了严重的环境破坏,不得不彻底放弃以往以“数量安全”为主要导向的农业政策,转而提出兼顾“数量安全、农村发展、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等多重目标的强调农业多功能化的三农政策——1992年发布“新的食物•农业•农村政策方向”,开始致力于环境保全型农业的推进,该政策所关注的对象已不再仅仅是“农业”,而变成了“食物、农业、农村”;政策目标已不再局限于提高农业生产率层面,发展路线也由单纯追求规模扩大和效率提高转变为,重视农业的多功能性和自然循环机能的维持和促进。2004年日本的农业环境、资源保全政策被作为农业政策基本问题进行讨论,2005年3月,新的“食物、农业、农村基本计划”提出了日本农业“全面向重视环境保全型方向转变”的方针。在此农业政策的引导下,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很快得到恢复,并因融入现代适用科技而得到加强。此外,值得中国人学习的是:农业政策转型得到了日本综合农协的有力支持。综合农协是日本政府为保护小农家庭而进行的重要组织制度创新,其作为日本国家战略的地位早在日本法西斯对外发动侵略战争之前就已确立——战争需要从农村社区大量抽取青壮年劳动力和其他资源。政府为了避免农村社区衰败而“赤化”,不得不将留守人员组织起来,给予各项优惠政策,并且严禁任何外部主体进入三农而占有收益。这项综合农协政策的延续,保护了日本农民的利益并促进了农村近百年的可持续发展。直到近几年,日本农业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政府才不得不放开保护政策,允许农村社区之外的自然人投资农业,但外部企业法人仍然被禁止介入。除了农业生产经营领域的保护,综合农协还获准垄断金融资本,通过资本运作获取高额利润再返还给作为农协股东的全体农民。这些优惠政策使得日本农民的人均纯收入长期高于市民的平均收入,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来源于日本政府给予的各项优惠和补贴。只需稍微对世界农业发展的不同方向进行客观分析,则必然导向对人类文明现代化进程进行全面系统的反思。金教授即是如此。他洞察了当时西方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诸多对人类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的因素。而当时中国大城市人口密度居世界最高。像上海这样的城市却没有西方发达的下水道系统,城市人口的排泄物和污水完全依靠来自周边农村的农民每天清晨一桶一桶地将之运往农村,制作成为有机肥再施用到土壤里,最终完成城市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进一步估算可以发现,每天将一百万成年人的粪便施用于田间可以给土壤带来一吨多(大约2712磅)的磷和两吨多(大约4488磅)的钾。金教授从农业生产物质循环角度出发认识到,西方的城市利用发达的下水道系统将人类粪便和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水体,不仅造成环境污染和健康隐患,更重要的是浪费了其中可用于农业生产的宝贵资源。而中国城市废弃物的处理方式既能在减少化肥等外部投入的情况下培肥了土壤,又能利用土地无害化处理人类排泄物,避免废物直接排入外部水体导致污染和健康威胁,更创造了就业,完美体现了农业的多功能性。若当年的西方国家及时采纳金教授的建议——学习东方农业生产和城市规划中对废弃物循环利用的原则——则可能避免密集分布在老欧洲和北美沿海岸线的因水体富营养化作用导致的死海区域的形成。作为美国著名的土壤学家,金教授从未受到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影响,不曾有过中国传统士大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情趣,但是他对东亚三国小农的赞美却是由衷的:“这群人有很高的道德修养,足够聪明,他们正在苏醒,他们有能力利用近年来西方国家的所有科学和发明;这群人长年以来深深地热爱和平,但一旦遭到压迫,他们一定会,也有能力为了自卫而战斗。”同理,20世纪20年代从美国毕业回国的晏阳初博士虽然初期给中国农民下了“贫、愚、弱、私”的偏颇判断,但随后他在深入农村的实践中改造了自我,提出“欲化农民,必先农民化”的主张,并积极开展影响深远的平民教育与乡村自治运动。这两位均属西学功底深厚的学者,虽然从不同的学科视角审视小农,却得出了类似的认识,也使今人得以在先贤的认知基础之上去伪存真,拼凑出更加全面的小农脸谱。只有理解了小农及其赖以生存的自然农业和多功能村社,才具备理解中国历史和预见未来发展的基础。谨以此书献给至今仍被世人不完全理解的中国小农。
  •      图1-10 请问是江浙的哪个古城图片说明为:在中国水网密集的地区,村庄多分布在运河两岸。村子里的街道很狭窄,总是人潮汹涌,热闹非凡。图中,在沿岸三分之一英里的距离内,有3排房子约240户家庭,将近2000人。内容:提到了宽154英尺的地方,分布着16英尺的街道,30英尺宽的运河以及三排房屋,有240户人家,居住将近2000人。
  •     一本关于百年前中国,朝鲜,日本管理土壤以增进肥力的书籍。东亚三国密集人口以及有限的土地资源的条件下,三个国家千年以来的农耕却能够一直保持土壤的肥力。于此,百年美国的农耕历史却让土地贫瘠,给予此,作者远渡东亚,考察东方农业。 可能作者也没有想到他曾经推崇的永续农业并没有得到延续,尤其是在中国。反而如今中国的农业越来越倾向美国的方式。当然不是说我们非得像祖先那样繁重的劳动,低报酬,毕竟世界已经不是那个曾经的世界。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农耕文明中的那些智慧,抑或称之为思考方式的东西还是值得延续,这些智慧的东西不仅仅对于农业,对于个人,家庭甚至社会和国家,各行各业,无疑都是无价珍宝。且在当下食品安全,各类社会问题。不断出现的现实下,我们也有必要对此再次深思。书中用了大量篇幅介绍了,肥,水等与农业生产最重要内容。当然还有间种,套种等。而这所有内容都有一个共通之处,就是能量。而古人的智慧的体现,无不是最大化的储存能量。发达而有效水利不仅仅灌溉土地,而且也是重要的肥源,留住能量而不是任之流向大海。作物或者植物除了可以食用的部分,无论经过什么样的变化——焚烧,干草覆盖,绿肥……最后都是变成肥返回土地。套种,间种等方式也如此,最大化把太阳的能量留下来,产出最大量的食物,作为能量无论是时间上的延续,还是空间,他们都是相互联系的,降低流动得速度。大自然永远不愿意将任何一片枯叶的能量浪费——涵养水份,防止水土流失,某些微生物的食物,变成养分返回母体……而以机械,农药,化肥为基础的农业,似乎各种链接都被判之为低效。而将之一一去除。缺肥,化肥又快又有效,何必花时间做堆肥?缺水,抽水机又快又好用,何必挖水池,覆盖稻草?有虫害,农药立竿见影,间种,套种多麻烦?……当然一定意义上都成立,我们甚至都可以认为这些都是人类高超智力的直接体现。不断的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且又快有又有效,当然限定短期內。人,社会似乎也有倾向短期可遇见利益的倾向。但,人类这个整体终究逃离不来引起的问题。如果有一天土地在无法生产,地下水再也无法抽出,虫子们视农药为饮料时,或许我们不得不再一次希冀于智力,让我们移民火星?油门,让我们走的更快;刹车,让我们走的更远。@tradynew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一百年前的美国遇到了和今日中国非常类似的情况,滥用化肥造成地力衰竭污染严重。重看这本百年前的著作,让人有时光倒流之感。那时的中国人视土地为根本,谨慎得利用每一种有机肥料,不放过任何滋养土壤的机会。

    农业在当今浩浩荡荡的工业化潮流中逐步被边缘化,好的农业传统被逐渐抛弃,中国人与土地之前几千年的情谊也在逐渐淡化。这本书可以引发读者人与自然关系的追问和思考,难得的好书。

    本书译者石嫣本人就是在投身有机农场实践,通过她的耕读,希望她可以把更多的农业书籍带给读者。
  •     现在要走回原来的耕作就可以解决食品安全的问题了!
  •     翻译实在是一般,甚至还有图文不对的。。。。内容的话,毕竟是太久以前的文献了。。。。
  •     村官姐姐借我的书。
  •     书中见解大多出于误读或对于异域文化之民族志式(ethnographic)记录——略存文化人类学参考价值,绝少经济学及经济史价值(非但左派史家,缺乏政治阅历,技术官僚之徒同样迷信乏善可陈之不可靠统计数据);另,错译漏译与混淆词义处俯拾即是,不惮以最大恶意揣测若辈之水准。
  •     买这书要慎重,学术性很强
  •     真实的带我们到百年前的中国,感觉及时在没落的时代,老百姓还是很幸福。
  •     其实就写作水平和翻译的水准来看最多给三星。但是本书所揭示的内容和所隐藏的真谛确实值得我们警醒。现代科技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毁掉了我们最自然最传统的生存方式。四千年农业的永续经营和如今大农场的模式究竟哪一个才适合人类的未来?我想看过此书会令你茅塞顿开……
  •     /////
  •     亞洲農耕史 從經濟和生產方式上將中日韓等國家血脈連結了起來
  •     再翻了一下,啊,他观察得好仔细啊啊啊啊,有几个可以做农耕肥料的方法我在田野时都忽略了。。。或许是现在都没有用这种方法了?茶园埋稻谷草的方法我确实没见到有吖。。。
  •     百年前的生活画卷浮现在眼前
  •     这本书看了很长时间.1 单位太多如美元,美分,墨西哥币,日元,英亩.....大大降低数字的说服力.2定价偏高,如果对内容不确定不建议入手.总之,关于环保,农业来说是不本有意思的书.
  •       金氏在他晚年拖着老迈之身不远千里来东亚考察农业(当时他夫妻俩是坐轮船来的,从美国到日本的横滨花了20天时间),其动机和目的在哪里?读他这本著作必需要把这一点搞清楚,就是说要把他的问题意识搞清楚。他在著书的序文里说,他们早就渴望跟中国和日本的农民见面,用自己的脚走进他们的田园来考察,亲眼察看并理解世界上最古老的这些农民们所采用的若干方法、器具和习惯等。他说:“我们渴望了解经过二千年或三千年甚或也许四千年之久的今天,怎么使得土壤生产足够的粮食来养活这3个国家稠密的人口成为可能。现在我们得到了这个机会”。    显然,金氏最关心的问题是:为什么东亚三个国家人口那么稠密而其地力经久不衰竭?金氏之所以有这个疑问是有其背景的。虽然没有明确说出来,从他著作的字里行间看得出来,他对当时美国式的农业之前途是感到忧虑的。例如说美国农业使用大量的化学肥料;美国的农耕方法使肥沃的处女地不到三代人就地力枯竭,等等。    其次,要想到金氏是一个受过西欧现代农学熏陶的农学家,特别专于土壤学、肥料学、农业工程学。他在中国实地考察农业的时间虽然只有4个多月,但可以想象,在他到中国之前,肯定对中国农业有一定的研究。而他仍然坚持一定要来中国亲眼考察,为他的著书写序言的美国农学界耆宿L*H*Bai— ley教授称赞金氏是"训练有素的观察家”。    金氏这本著作有个副题:Permanent A— gricul***e in China,Korea and Japan,这个 Permanent Agricul***e可以翻译为“永久农业”,也可以译成持续农业。有部分学者把金氏说的永久农业理解为没有发展的、四千年不变的农业,把它跟流行的关于东洋社会的停滞性理论联系起来。或理解为封建社会末期的“农业凋弊”。把中国四千年之农业看作是停滞性的,也不能说不是一种看法,但如细读金氏的书,他说的“永久农业”毋宁近于“持续农业”的意思。   金氏这本著作在国外学术界的影响不小。德国学者Wargner的《中国农书》随处引用金氏此书。著名的有机农业之倡导者英国的Albert Howard和美国的J*I*Rodale都读过金氏的著作,深受影响。日本有机农业研究会的代表干事一乐照雄称赞Albert Howard为“真正的农学者、真正的生态学者”。自从上个世纪后半叶西方石油农业的诸多弊端暴露以来,提倡替代农业之声此起彼伏,如有机农业、自然农法、生物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型农业以及持续农业等等。看来,说金氏是现代持续农业之先驱者也未尝不可。因此,可以认为金氏是近代西欧农业科学的继承者,而他的农业观或者说农学思想具有很浓厚的有机论及生态学因素。以下就从这一角度来验证一下金氏对中国传统农业的看法。    首先看看金氏留意到中国农民使用哪些肥料。把主要的列举如下:    人粪尿、家畜禽粪尿、蚕屎、蚯蚓粪、草木灰、草木落叶、绿肥、堆肥、骨肥、泥肥、土肥、蒿秸、蜗牛壳、豆饼、灶灰、其它杂肥。    这些肥料的绝大部分是有机肥。金氏没有提到化学肥料的弊害,只说化肥的来源不是无尽藏的,而且由于使用化肥而默认了植物营养素的浪费。这可以说是他对近代欧美社会的一种文明批判。相反,他在书中多处讲到有机肥的好处。其中最强调废物利用的重要性(第九章)。人粪尿、家畜粪尿、草木落叶等等废物都不浪费掉而当作肥料归之于土。这就是一种循环利用。汉字“粪”的本来意义是“弃除”,后来变成“肥料”的同义词。    金氏强调废物利用,称赞蒙古人种勤俭、劳动的美德。又说中国人是由于人多地少,迫不得已千方百计利用一切能利用的废物作为有机肥料,这也道破了真理的一面。但他的洞察力并不止于此,他同时还看到施用有机肥在农学上的合理性,虽然这在今天已经属于常识的范围,而且也是中国古农书上已经说过的。施用有机肥不但能给作物补充植物营养素,还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增进土壤的肥沃度。施用有机肥生产出来的农产品质量好。金氏说中国人不但是给作物营养(Feeling the Plants),还给土地施肥(Manur— ing the Land),增养肥力。日本的一些老农也有类似的说法,他们说这是“土づくり”(培肥土壤的意思)。    在中国农民施用的众多肥料中,金氏特别注意观察河泥(Canal Mud)、草塘泥(沤肥)。他在太湖地区(昆山、嘉兴)仔细观察草塘泥的制造、施肥过程,为此不辞在不同时期往返同一个地区之辛劳。在山东省他观察了土肥的制造、施肥过程。他认为土肥是一种硝化过程的应用,欧洲的硝石农法(Niter Farming)类似于此,说很可能是从中国传人的。凡上述种种,证明东方的农民通过实践掌握事物的本质,而其中所包含的原理是值得他们美国人花费精力来研究的。    中国农业的间、套复种的多熟制度也是使金氏叹为观止的一种传统习惯,说东洋人善于集约使用时间和空间(第十一章)。他说的集约使用或有效利用时间和空间,不仅是指多熟制度(System of multiple cropping),还包括类似在田地以外的地方制造土肥等。在他的著作的第十一章里,他举了在太湖流域的冬小麦套种棉花的例子,据他的计算,这种方法比不实行套种一一即等小麦收割完后才开始播种棉花的方法要节省30天的时间。这样,如能伴之以合理施肥和精耕,就能从单位面积的土地上获得最大的收获。关于间套复种的多熟制度,金氏侧重说明其节省时间和空间的效率面,当然他也一定注意到合理轮作实际上也就是保持地力常新壮,改善农田生态环境的措施。    除了以上所述以外,金氏在太湖流域还观察了河网和农田的状态、稻作栽培技术、养蚕业、茶业以及农民生活的其它方面如燃料、建筑材料、织物原料等等,可以说衣食住行各方面都他仔细考察。熟读他的著作,会觉得他不仅是一个技术精湛的农学家,更是一个具有高深哲学思想的农学家,而且是个对农民抱有深厚感情的人道主义者。    金氏考察东亚农业回国后,留给他整理资料、思索著书的时间太短,不到两年就与世长辞,著书也没有写完。据为金氏的著书写序文的Bailey教授说,金氏准备写最后一章“中国和日本给世界的信息”(Message 0f China and Japan to the World),而来不及写这一章就不幸逝世了。我们不禁会想,他会在这最后一章写些什么?如今这只有由读者自己去体会了。Bailey教授在序文里谈他自己的读后感,说:“我们的第一个教训是,要学习保护自然资源,土地这个资源。这就是金教授从东洋带回母国的信息”。   ——本文节选自陈仁端教授《关于太湖流域的水环境与生态农业的若干思考》
  •     五四打倒孔家店,一并也打倒了中国人对自己传统的自信。然而几乎在同时,却有西洋慧眼识珠者,对我中华四千年农耕生活奥秘发生浓厚兴趣,实地考察并欲在西洋美洲推而广之。读来令人唏嘘……
  •     本书的思想意义远大于书本身的内容,100多年过去了,中国是否真的那么急切的想变成下一个美国?
  •     好书,真正的好书。只是农业大国的中国,竟然只有翻译这种书的能力,不胜感慨!
  •     15-3.21-3.29
  •     资料详实,思路清晰,其中的自然资源循环利用思想让人深思。化石燃料驱动大机械的化肥、农药农业难以为继,然而人力密集型的可持续东方农耕文明以被当代认为是落后、辛劳、贫穷的象征,也早已回不去了。难道以后的中国就是西方工业文明夹杂着农耕文明残留的节约、循环利用等传统的混合补丁文明,不中不洋。有没有新的技术革命使得突破化石能源,提供易收集的高密度可再生清洁能源?何去何从?
  •     田园有梦
  •     那么多年的农耕方式,绿色,环保,没用化肥,农药。

    中国人就这样过了近千年。

    而现在非弄这样。唉。。。
  •     古老的智慧
  •     经典中的经典。
  •     翻译错误较多,但书还是不错滴,作为一位土壤学家,金博士对中国传统肥料技术可谓是推崇备至,几乎每章都涉及肥料内容,甚好!
  •     了解历史,做一个新农夫!
  •     对中国农业四千年全新的解读,不再像以前的描述那样一明不闻了
  •     既然领导特意买了这本书,为了不浪费也得读完。100多年前作者就一直在推崇可持续性发展农业的理念,作者拥有长远眼光的同时恰恰也反映了东西方经济发展的落差。文字有关农业的各种知识简直味同嚼蜡,唯独作者走过东方三国人文相关所见所闻让人提起兴趣,所以看这本书之前应该必备一些基础农业知识,才能真正入味。
  •     比较早的书了,跟现在中国农村现状已经有较大差别了
  •     农耕是人类文明的基础,但是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整理出全部农耕经验。假如要集中所有的力量和工具征服地球,就必须清楚的知道世界各地的人们在食物生产过程中都遇到了哪些问题,以及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富兰克林·H·金认为,农耕的首要条件是保持土壤的肥沃,东方各民族早已遇到此类问题,而且已经找到了解决方法。对此,西方或许也能直接从他们的经验中获益良多。这是西方向东方学习保护自然资源的第一课。这便是富兰克林·H·金从东方带回去的重要信息。
  •     一个田野的老农与朝堂上的士绅真正的生活方式
  •     在畅销书推荐上看到这本书,因为好奇所以买回来。看了一半,感慨良多。外国人在努力学习研究中国的古代农耕,而中国人近代却已经丢弃老祖宗成熟的农耕方式,拿外国人的耕种方法来用,悲哀啊!
    纵观现在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如果得不到国家的重视,那么再怎么进行医改、进行养老制度改革,都会沦为空谈。因为没有安全的食物,没有安全的生存环境,花再多的钱看病、交再多的养老金,人民也没有这个命去享!所以我认为食品安全问题应该是医改和养老制度改革的基础,现阶段进行医改那是治标不治本。
  •     100年前一个美国农业专家对中国农村的有系统的记录,从积肥、地租到菜市场砍价。图片丰富。记录是美德,这种水准的记录是积德。
  •     石嫣这个女孩真是让我惊讶,不仅有充分的理论知识,实践也是国内领先
  •     不知道中国的所谓“现代农业”向何处去?我看到的景象是强制集中土地,然后承包给大经营者,按照美国大农业方式运营。如此,数亿农民怎么办?更不用说美国农业模式不能永续发展的问题了。土地被强占、青壮年人口流失、现有经营仅可免于饥饿,以上种种,直接导致农村的衰败。其后果,必将对这个国家产生持久和不可改变的负面影响。
  •     重新学习农作
  •     从一个西方人的视角看东方的传统农业,可以发现很多新的观点。
  •     总说中国这这不好,那不好,其实我国确实有不少优秀的文化需要继承和发扬,本书说的就是这种农耕文化
  •     这个书是那个作者在多少年以前写作的呢?这个一定要搞清楚。现在的中国社会早以不是完全的农耕社会,农民,现在的农民是咋样种地的?大家都知道。若不为生计奔波,则我一定会回到乡下,自办一绿色农庄,自耕自种,不用转基因种子,,,,,,
  •     应该有一部到今日中国农业的著作。
  •     对照“近世日本的日常生活”那本看粪肥逸事
  •     给澳大利亚 帅哥农夫买的 哈哈哈 他特别喜欢。
  •     东西方的文化,哲学思想的不同,处理问题、看世界、为人处世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人类学很久没有出过好书了。
  •     四千年农夫,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对现代农业状况的担忧,而是对现代农业的深刻反省,为什么我们东南亚的土地种植了几千年的作物,土壤还是那么肥沃,而美国的土地只是种植了短暂的两三百年就已经严重贫瘠,这就是我们自古以来天然的生态农业体系的作用。所以,如果今后我们还是一味的采取现代化的种植业,滥用化学农药,那么我们将失去我们富饶的土地!!!
  •     中文的也还行吧,翻译的有些地方还是不如原版,但是看着真的还好喽,毕竟农业我们起家的现在已经没落了,现在好多方法我们都不用了,还是很怀念手工农业时代哦
  •     翻译和跋大煞风景
  •     通过看书,引起了深思,现在的人类的生活状态对于自然的剥夺太厉害了,我们需要对此进行思考了。自己的身体也是如此。
  •     真实、震撼
  •     1、翻译质量很差,里面的面积、产量、货币和价格完全一塌糊涂的;

    2、各种货币单位不统一,难以知道当时的物价水平,还要自己换算;

    3、各种度量衡很混乱,文章中物品价格也很混乱,译者完全也是糊涂的;

    4、缺乏对作者的深入介绍,过于简化,应该附上作者传纪;

    5、翻译者显然缺乏对当时农业的深度了解,却急于出书,质量不能恭维。
  •     一直再找
  •     文中错误遗漏不少,对一些现象的解说显然是在瞎蒙=_,=。毕竟是外国人,且时代动乱,所见所闻有他的局限性。不过总的来说大量有关东亚民族的农业、风俗等史料与照片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作者对于可持续农业有相当高的评价,这显然与美国近200年来对殖民地土地资源的破坏性恣取不无关系(通常是农场主带着黑奴,从东海岸一直开辟荒地至西部。甚至到后来出现了黑奴比土地价格还高的现象,真是讽刺的以奴为本呵!)。在这样的背景下,探寻一种可持续式的农业发展方式确是迫在眉睫。
  •     最后的后记感觉怪怪的
  •     有些人不是喜欢从外国人的视角观察中国吗?那这本书就一定应该看
  •     农耕的首要条件是保持土壤的肥沃。
  •     可以了解到东亚的农业,什么东西都了解一点对人生也有好处!
  •     真正的农业应该是这个样精细耕作的
  •     通过百年前外国人的眼睛来看百年前的中国,是件非常有趣的事情。这个过程中,你可以产生两种好奇:1》百年前的中国(农业)的景况;2》百年前的外国人心目中的中国。前一种好奇是时间上的差异造成的,后一种是空间差异造成的。推荐读读。
  •     这本书真的非常有趣,100年前的中国是如何耕作生活养活3亿人口的?也许只有外国人才能注意到不同,注意到中国农耕的特点和精髓,时代在变迁,我们该传承什么,扬弃什么?
  •     唉,翻译得不行啊。
  •     作为研究近代中国农民的史料是极好的,细节照片都有了。但由于是按照作者的旅行路径写的,所以很零散,挖掘农业本质不够深入
  •     一百年前美国人写的关于东亚传统种植技术与智慧的书,在当今中国人已经忘记如何不使用农药、化肥而种植农作物的时代,这本书带领我们回到工业社会之前,看看我们的祖辈是如何用“爱与智慧”与大自然打交道的。
  •     最初对农业开始关注是源于农村的婆家,有一个邻居。每天看他劳作,种豆种菜,养鸡养鸭,家里没有任何东西是没有用的,豆萁用来烧火,灶灰用来施肥,菜叶谷麸用来喂鸡鸭,鸡粪鸭粪用来浇地。反观现在的生活奢侈浪费,无度地浪费资源。
    这中间的多少生活经验是我们所没有继承的。当农药和化肥成为必需,又有多少人知道怎样才是真正对土地的爱护。
  •     上课时听老师说过,现在随便翻翻。不错的话题。
  •     可持续发展道路不是光说不做就可以的,看看我们的先人怎么做的,真是要好好学习啊!
  •     美国的史学家功力太深厚啦
    看完之后更加理解西方鼓吹大规模农场的目的就是让我们丢弃这四千年的农业精华
    建议本书和粮食战争一起看!
  •     了解中国农业的伟大之处。
  •     还没看完,值得一看,反思一下所谓的“现代农业”的失误之处。中国传统的自然农业有可取之处,但是人口膨胀、城镇化迅猛发展的情况下,土地有限,于是就靠通过“石油农业化学农业”要产量了……
  •     还没开始读。很期待。。书看上去挺好的。
  •     一本美国人写的中国简洁农民农业史,很受启发!
  •     这本书的简介回避了最需要说明的一点,这是一本写作于一百年前的书。这本书的有趣之处在于一个包含热情和善意的外国专业人士如果理解和描述1900年代的中国和日本农业。但是要从这本书里挖掘出什么现实意义就是极度令人怀疑的。
  •     可惜,没几个中国人能写这么好的中国“三农”来!
  •     100年前备受美国人推崇是中国农耕方式,现在看来却是莫大的讽刺,我们完完全全走了令一条路,美国的路,虽然这些年农业发展的脚步没有停过,但是,面对那些不断消失的土地和越发频繁的生态灾害,我们真的不应该反思吗?
  •     1909年,美国农业部土壤局局长、威斯康星大学富兰克林·H·金教授远渡中国、日本和高丽,考察东亚三国古老的农耕体系,反省美国不到百年而穷尽地力,而东亚农耕历经四千年而不竭,认为东亚农业食物取之于土,泻物(自制肥料)还之于土,从土里出生,生后又回归土地,人不是与土地对立,而是有机的自然循环。百年前作者来东亚取经,以此成为五十年代美国有机农业运动的先驱,而我们开始大规模用起化肥,带来土地的不可再生的毁损,值得深思。文字本身有点失望。
  •     20世纪初,一个美国人的视角看中国这个农业古国。
  •     我们的农业变化了很多,变化有好有坏
  •     那是作者一个脚印一句句话 一次次考察的感悟 很受教
  •     前见日本社会已经在重新构造农业,很多人甚至愿意归耕。在思想上重视传统农业的同时,还必须要意识到,这种农业的达成,不能靠浪漫主义或者个别野心家,而是要整个社会为之搭建经济基石,并最终使之造福所有人。我还是深信,传统农业是优良的,是符合我们古国哲学的
  •     对中国农业的视角很独特,推荐阅读
  •     外行人不求甚解的读了一遍
  •     有圖有真相,不錯的書,學到不少,西方人以數字說話著述,值得一讀的書,糞便現在還是可以利用的,建煤氣管道之類的終端可以收集的吧,水資源就不需要在絮凝池中添加大量的氧化鋁
  •     这是一本从不同的视角来看东亚地区农业的书,让我从新认识农业,农民的伟大与智慧。
  •     农业救国
  •     文章关于中国农民是如何节约每一点资源来投入到农田中。作者好几次说,农民的精神风貌很好。我猜是土地让他们变得如此乐观。
  •     看了央视的焦点访谈才知道的这本书,立即用手机上网买了。粗粗看来也觉得这是一本很难得的好书,对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农村、农业甚至中华民族的生活方式都有好的作用。作者富兰克林的评论和感触不像是虚伪的吹捧,事实上他压根不需要吹捧我们。这本书和费孝通的《江村经济》可相提并论,是以一个知识分子的角度在微观层面审视中国传统生活的杰作。推荐大家一读!
  •     老同事译作,当然要看咯
  •     书可以,很满意。对东亚农业说的很详细
  •     了解了以前中国的农业。有一些东西在我们乡下还能看得到。
  •     昨天在当当网订购了这本《四千年农夫》。尽管,农业部可能恢复到千年以前的状态,但农业自给自足、可持续发展的精神需要继承的发展。
  •     文化层面可以了解下
  •     人的生存离不开大地,几千年的经验,竟然舍本求末,值得深思。
  •     一百年前的中国、日本、朝鲜的农业、农村旅游观察笔记。作者本身是土壤学家、农学家,关于延续了几千年并且行之有效的古老农法推崇备至。没有化肥农药的年代,人们怎样经营作物的故事
  •     外国人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对我们还是很有启发的。
    值得一读,不管是不是专业人士。
  •     很好的书,记得当年刚读完很激动,正在新疆做滴灌公司调研,不断寻找机会与公司老板探讨粪肥工业化的可能性,人家明显是应付么。回得去么?符合天道的耕作方式支撑得了如今暴增的人口?
  •     四千年农夫,让我感慨现在中国的农耕文化逐渐消失,代替的是现代化污染农业,伤心
  •     中国的传统农业与西方的现代农业到底哪个更好,书中能找到答案,百年前的学者即已认识到中美两国农业生产模式存在的巨大要素禀赋差异而不可能完全效法彼此。但是当前无论政策界、学术界,还是主流社会,坚持认为中国农业应该转向美国“大规模+集约化生产”模式的大有人在,实在令人对这种“无知者无畏”的泛滥感到惊愕,也不得不对农业政策中长期存在的偏差而带来的“双重负外部性”——生态环境损失和食品安全失控,而令人扼腕。
  •     或许我们应该思考下为什么我们今天想得到一些关于父辈祖先的智慧的启发要去看一本外国人写的书?获取信息和研究方法都不错。
  •     亚洲有机农业全面描述和总结,给人很多启示
  •     大范围推广宣传
  •     工业走苏联的老路,农业走日本的老路,农业给人类的第一记耳光,让中国人来扇
  •     编辑,你把页码搞那么大干嘛??????是排版系统出错啊,还是你特意设计的?????
  •     100年前一个不会中文的美国农业学家的东方游记
  •     内容还没看,不过书的质量挺好的。每次收到书的感觉都很欣喜,充满期待。
    这个晚上,又可以尽享知识带来的喜悦了,而且从中了解作者的思想,或认可,或否定,都不要紧,多一种理念,就多一种思考方式。很享受这样的过程。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