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鱼的幸福

出版日期:2014-8
ISBN:9787532153339
作者:[比利时] 李克曼

内容概要

李克曼(Pierre Ryckmans,1935-2014),比利时汉学家、作家和文学评论家。他曾在天主教鲁汶大学学习法律,后到台湾学习中国的语言、文学与艺术。一九七〇年定居澳大利亚,先后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和悉尼大学教授中国语言和文学,并翻译了《论语》、清代画家石涛《画语录》 、鲁迅散文诗集《野草》等,发表过大量散文随笔。一九九〇年,他获选比利时皇家学院院士。他的散文作品曾多次获奖:《海洋老人及其他随笔》荣获二〇〇一年度雷诺多散文奖,非虚构作品《巴达维亚的遇难者》荣获二〇〇三年度基佐奖,并获得意大利奇诺•德勒杜卡终生成就奖和法国文学双月刊终生成就奖。

作者简介

《小鱼的幸福》这本小集子汇集了李克曼在法国《文学》、《读书》等刊物上发表的杂文,主题涉及文学、文化、艺术现象等,书名则来自《庄子》中“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著名辩论。这些随笔文字常常妙语连珠,警句连篇,充满哲思和幽默感,随时抖落出令人捧腹的掌故。李克曼特别推崇道家无为的生活态度,讽刺快节奏的美国式生活方式;他赞赏中国绘画中的留白,以此分析文学名著中爱欲描写“少即是多”的处理方法;而对于写作与阅读,他更是信手拈来许多文学掌故,来说明文学是一个想象力游戏,其无用性正是文学的最大功用。


 小鱼的幸福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寡人很少熬夜,这篇纯为某友所记,竟然被和谐,发helpdouban解决的。不易!辛苦回来了。13等待吴先生巴尔扎克的故事不一目了然,就像个到处采蜜的莎士比亚,被压在大量细节下面,勉强,虽然可信。一位知道如何删节的作者有能力讲普通日报变成荷马史诗。(这话形容日本前卫音乐太好了)17唯一的保护伞里尔克找莎乐美精神分析,后者拒绝了他:“我担心一旦分析成功,你再也写不出诗来了”。名医法拉博夫早就提醒我们“健康只是一种暂时状态”。但问题还有更为根本的一面。乌纳穆诺说得好“身为一个人,和驴子和螃蟹比起来已经是个病态动物;因为意识是一种病”。43丑陋的王国(这讲雅俗问题,很好)很久以前,有一天,意见很小的事让我只觉得明白一个现象。我在一家咖啡馆写稿子。和许多懒人一样,我工作的时候喜欢周围热热闹闹的——这样给我一个有事情在做着的假象。因此旁边聊天的声音,角落里开着的收音机对我完全不造成干扰。收音机里整个上午不间断地播放着流行歌曲、股市行情、噪音般的缪扎克背景音乐(什么玩意,难道是ambient-Musique吗)、球赛消息、有关牛只口蹄疫的谈话、然后又是流行歌曲。而所有这些杂音像没关紧的水龙头不断淌出的温水,也没有谁真正在听。突然——奇迹!——不知道为什么,收音机里的陈腔滥调换上了优美的古典音乐:莫扎特的单簧管五重奏第一乐章立刻以一种笃定的权威占据了我们这个小小的空间,将咖啡馆幻化成天堂的前厅。但其他正在忙着聊天,打牌或看报的客人——耳朵并不聋——相互看了一眼,愣住了,他们的惊异持续了很短的时间,一人旋即猛地站了起来,去把收音机转了个电台,恢复听惯了的市井杂音。大家松了一口气,又可以听而不闻,各自做自己的事儿了。于是我领悟到一个事实并深信不疑:没有文艺素养的人并非不懂得欣赏美丽的东西,他们太懂了,甚至立刻分辨得出来,嗅觉之灵敏如同最挑剔的审美家,不过这种能力只是让他们能够立刻扑上去将之熄灭,以免侵入他们的世界,破坏了他们庸俗丑陋的王国。……每一次遇有情况便奋起抗拒,愈战愈勇,专断独裁毫不放松。灿烂的才华永远是对低俗卑劣的侮辱。如果在审美方面如此,在道德层面应该也一样。比艺术的美更有过之,精神道德的美尤其会触怒我们这些卑微小民。非要将一切降低到我们卑下的水平不可。对所有凌驾我们之上的美加以污蔑、嘲笑、破坏,也许是人类天性中最可悲的特点。(作者对雅是这样看。对俗,他引述也很好,艺术家不可以成天雅,讲究品味实际上是可笑的自缚,“品味”高的,普遍低俗而无能。李克曼的文字都很浅白,也敏锐,我们知道该怎样做了,可是真定义何为雅俗,还是不能。)46品味要知道,天才画家往往很厌恶高品位。(我很理解。妙玉,你装什么清纯!网络时代更是,我对女神、网络词汇,都不置一词。真是浅薄、脏透顶了。)萨特略55驳圣伯夫太聪明当不了小说家。艺术家得蠢点。艺术家蠢和一般人一样,只是蠢的有权威。63作家灵感缺陷没什么个性,突然弹两曲柴可夫斯基……他的模样一如往常,没有变的比较聪明。(这就是神性)69离奇古怪的消息鲁迅被他评“最独特”。我想不必再说鲁迅任何了。三字够了。(之前写鲁迅内裤用了三十年,这些宝贵资料就等着我整理呢)知道的事越多,研究的主题越加缩小,以至于最后在世芝麻绿豆的小事也无所不知而无所知。不幸我是个没有秩序的人,整理谈何容易!瓦雷利曾说“如果你的规则是无序,你偏要建立秩序一定得不偿失”。要证明康拉德的天才,只要看妇女们不爱看他就知道了(奥威尔)康拉德全家几乎都在镇压中遇害,纳博科夫说不出口的是,他之不能原谅康拉德,是因为他揭发了俄国的野蛮——这个解法既是有先见之明的预言也是一种浓厚的欧洲感情。(镇压者是纳博科夫祖父)73写在边缘观光业和卖淫一样:是在拼命寻找一个早丧失了的感觉。(阿伦班鼐)福斯特:只有辗转迂回获得东西才会真正留在记忆里。还有想象中的埃及;最后留在生命力的,也许是偶然的阅读和书页上的眉批(我真是这样。我不怎么读鲁迅了,我读别人评、回忆他,我就哭)看到1936年有个选手一面跑一面抽烟,这是纳粹奥运会。——其实我们忘了过去曾有过这样的时代,人们可以仅为了娱乐而运动。Francois Nourissier:上文学节目好像逛窑子……说明和辩护不是一回事……Multatuli:有一天晚上有女人和我搭讪,我说难道出卖肉体你就没别的事好干了吗?第二天晚上又遇见,他把我写的一本《思想》当头摔来。书把我给打痛了。(讽刺知识分子眼中别人是窑姐儿,他才是呢)翻译论语进行到季康忧盗。孔子的回答很阿Q。我大概也只有在孔夫子的教导中寻一点安慰了。(我不知李克曼是自己爱中国还是因为学中国而爱的,后者总让我觉得不可靠,很像现代工业产物,人的爱怎么能是因为不自如地贡献了学业而塑造成的呢,那有什么自由?)但我们真正能有的,确实只有那些不经心留下的东西。索尔仁尼琴让评论家讨厌……可是他若是一个好邻居,他又怎能成为索尔仁尼琴了呢?唯一例外的密不透风的是龚贤《千岩万壑图》。信仰:求雨的人很少是穿着雨衣去的。最聪明的人所作的傻事不必凡夫俗子要少,只是他做的时候带着权威。萨特(和卡夫卡等带着那种学术官僚的……)和人谈话首先要求对方出示自己确实活着的证明书;而这份证明书恰恰只能由这位官僚来发给。 这样萨特把公民凯恩作者奥森威尔斯判决为“不是导演”……“’品味多得让人受罪!‘据丹尼尔哈雷威,德加甚至认为品味是一种形式的缺陷。他曾说,‘品味!这根本不存在!我们不知道品味是啥,但是能做出非常漂亮的东西!他们绞尽脑汁,拼命想:如何做出一个形状优美的夜壶?这些可怜虫!如果他们的夜壶都是艺术品,他们从此得憋尿了!’“(笑死我了) 利用各种权力、仪式和宗教工具,让一个社会团体凝结起来,与其说是基于经济上的需要,不如说是面对世界的神秘和威胁的一种恐惧心理。亚兰曾说:社会不是饥饿的产物,而是恐惧。生者的快乐是死者的痛苦的反射?和赤裸裸的现实比起来,任和评语都显得苍白,下面是这则剪报的内容:萨拉查(1932-68年,林昭生卒年,担任葡萄牙法西斯总理)的阴影。萨拉查当权三十六年,他的执政在上一年结束了。这位老人自己却不知道。 十二个月前中锋造成四肢瘫痪,病情稳定后继续召集内阁会议,老部下们也忠实地来参加,虽然其中数人已不在原来的职位上。没有人胆敢告诉独裁者:他被人取而代之了。90成功是庸俗的这些人无所不知,却什么都不懂。这么说,通常是批评大学教授。是否有一种形式的性暴露,由于年轻漂亮而是可以原谅的?威尔逊(美国著名批评家)说托尔斯泰的伊凡之死令其毫无感觉(与大众不同),无法相信像伊凡这样的人回顾自己一生的时候会认为日子过得空洞苍白……戈尔维达尔说这绝对是事实,正如埃德蒙威尔逊觉得自己多么多姿多彩……不过谁经得住这种检验呢?不过也许任何”成功“的人,都不会愿意做这种自我检讨。无论是谁,走到人生劲头若感觉没白活,当初所定的目标也不会多远大。终其一生,他俩看完了一座有一座图书馆的书,如此大量的阅读后导致如此少的智慧,得出的结论是:书基本上是无用的。(我们本来有点怀疑——正因如此,我们才那么喜欢书。)看出,李克曼非常喜欢鲁迅、孔子、庄子。94皮埃尔勒韦迪:要能什么也不做,我需要大量的时间,多到没有多余的用在工作上。——这也是对诗歌创作的一个绝佳的定义,写诗本身是冥想生活的最高成果。懒惰比顺理成章的工作需要更多个性。拉布吕耶尔苏格拉底:我们是奴隶吗?还是我们过着悠闲生活?萨缪尔约翰逊说”所有的知识的进步都是悠闲生活的产品“,一个世纪后尼采认为,在有毒的美国影响的压力下,文明的悠闲已被侵蚀:”美国的淘金饥渴有一种野蛮成分,来自红番血统。他们对工作的疯狂需要——正在以传染的方式使古老欧洲变得野蛮,使这里变成了精神的不毛之地。我们已经为我们的无所事事感到羞耻了:长时间的冥想让我们良心不安……‘随便做些什么什么都好,只要不游手好闲’这个原则是一条绳子,所有高等文化和品味都在这条绳子上吊死……到后来,没有人能心安理得过着闲云野鹤的日子。但是,在过去,准则恰好相反:一位君子,若迫于环境而必须工作,会将之视为一个不可告人的羞耻。而奴隶也感觉自己出卖劳力本就是要被人看不起的“。这话我有体会,我喜欢在图书馆观察人。妈妈说我有病,太喜欢看人,不修身。可是我觉得图书馆反应城市的发达程度,里面简直是共产主义,我很高兴。今天有一个自相矛盾的讽刺,次无产者由于长期失业,无事可做(neferpitou:希腊后期),而不得不赋闲在家,至于受过高等教育的精英阶层,他们的自由业已被改编成制造金钱的机器,将自己陷入压力很大的工作中。奴隶般日以继夜,做牛做马,直到精疲力竭。香烟。写的好怎么读? 写得好118钢琴和吸尘器鸣奏曲15岁的古尔德弹钢琴,一次碰到他永不忘的事儿女工打开吸尘器,声音盖住了他的钢琴声。他自己描述这个现象说”当然,我继续在感觉体会钢琴键盘的触感:即使听不见,也可以想想弹奏出来的声音。非常奇怪,我忽然觉得这种新形式的音乐高于所有吸尘器发明之前的音乐,而我一点也未能听见的那一段在我看来是最好的一段“。马克吐温说瓦格纳的音乐最好少听,我理解他的意思,但和古尔德所说的不是一回事。(噪音和沉默)这是彼得奥斯华写的古尔德传记说的。”吸尘器的机械声将音乐盖过时,转移了古尔德的注意力,将之倒向身体内部。让他可以不理会弹奏的音响效果,犹如他体内的一次信天游,使他得到无比的快乐……这就好像依稀蒙蔽意识的静坐、幻觉、催眠技术……这经验展现了他从未有过的音乐现象,犹如青少年达到了一个特别脆弱敏感的时刻,他的一生可能因此彻底改变。“贝多芬的残障使他不得不去发觉无声的音乐境界。黄宾虹晚年盲了还画画……即使当绘画不是视觉经验,依旧是一种呼吸。中国古人以约定符号(neferpitou:减字谱)记录乐谱,不是音符而是手指动作。这古琴练习的方式叫弹哑琴。他们从头到尾不弹出声音,只是在琴上方来回,不触碰琴弦。陶渊明的无弦琴随着他这样的回答: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作家和金钱萨缪尔约翰逊对鲍斯威尔说只有傻瓜愿意免费写文章。后者一五一十记下,却无法掩饰他的茫然,大师在说笑吧?他一辈子献给文学的高贵和辛勤的劳作,不就在否认这个犬儒说法吗?在一个紧急需要的逼迫下,他可以发挥无边的创造力;但另一面,他先天倾向于懒散也几乎一样惊人。后来他不怎么写,他回答是;谁也没义务非用尽最后一分气力不可。全欧洲文人争着读卢梭的书,但没有版权制度。他很准确计算每天需要抄写多少乐谱就可维生,这个限额一旦达到,他便自由支配余下时间。如此他可兼顾物质安全和内心平安。他说”我始终认为,要成为高尚的作家,就不能把写作当做一个职业。你如果为了生活而思想,你的思想不可能高尚“。(我希望对无君说)文学:这比较是一种病、一个疗程、一个喜乐、一种疯狂、一种个人癖好、一次降福、一个执着顽念、一个诅咒、一个恩宠、一种激情。以及其他许多(再者里尔克有句话:如果你能够不屑做而继续活着,那么千万别写!)。斯蒂文森给杂志社:你们在美国委实付的太高,请不要再惯坏我了。……我觉得这大笔钱败坏了我的道德。出版商:我们从来没有弄懂过。不晓得为何会成,也不知道是经由何种途径成的。这番坦白很了不起,出版商们即使非常能干又经验丰富,也很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正好借用顾客多一句有名的评语:”神秘的事情既然掌握不了,就假想成是我们组织的吧“。一个人不该靠笔维生,就像和人聊天、穿衣、三部和履行都不能是维生方式一样。(贝洛克)123说真话的谎言……这样比较适合道貌岸然的听众。克劳德博纳:内脏上有苍蝇。他想到的是里面一定有糖!保罗克洛代尔日记就这样说上面:这种思想串联方式和写诗相似。蓝波可以这样写首诗——笨的人会觉得好笑。但推动的力量是一样的。因此科学最初的源头不是推理,而是从细节上检验想象的结果。(neferpitou:克洛代尔对歌德憎恨)塞缪尔约翰逊在他编撰的英语大字典(1755)中对诗人有三大定义,按重要性依序为:发明家、编故事的人、最后才是写诗的人。蹩脚教授浇了我一头冷水,列了哲学书单后他让我多读小说。以我当时青涩,感到这不严肃,但我们根本不太分得清何谓严肃何为深刻。报上的社论一般很严肃,漫画看起来只是幽默逗趣。但是,社论往往只是在咬文嚼字,而漫画则有很深的含义。……提奥多大力波医生说两个专业实力相仿的医生间他会信任看契诃夫小说的那一位。我这里加一句:如果我犯了罪我希望法官是西默农侦探小说的读者。总是行动的人叮咛妻子别让孩子把时间浪费在看小说上。记忆力若顺其自然,只能聚集没有目标也没有意义的数据。(neferpitou:如意识流)没有了归纳和抽象,就不可能有思想。小说家是现世的历史学家, 历史学家是过去的小说家,二者都在发明真理。康奎斯特(Robert Conquest 1917- 美裔英国历史学家,以极具影响力的苏联研究著名。《大恐怖:斯大林三十年代的整肃运动》)是极少有的从一开始就看清楚问题所在的俄国研究专家,每次尝试传达他知识的时候,就有极大的挫败感;苏联解体后,出版社建议重新发行他的旧作,问他给这个新集子定个啥名,他想了一下说:”定位‘早就给你说过了,笨蛋’,您认为如何?“(牛逼)一位西方作家的名字在东欧国家的重要异议人士作品里常被提及;他们向这位作家致敬,视为仅有的一位完全具体看头了他们的生存条件的作家,直到周围的声音和气味——这便是乔治奥威尔。亚历山大奈克西说得好”奥威尔也许是唯一能够了解苏联世界深度本质的西方作家“。米沃什也这样说。但1984背景是英国。西方人无法了解苏俄和亚洲真相不是缺乏信息(丰富得很)而是由于缺乏想象力。纳粹政权大家都知道:罪犯被击败并判刑……历史学家收集了存货者和见证人的资料并一一分析评断。一道强光照亮了这个时代的每个角落。数据和档案塞满了一座有一座图书馆。133普雷侧的未来充满了希望,他却是唯一发现纳粹的人。他说每次都是小小的牵引让步……他感觉大家都目睹了,道德败坏软软包围着,这个经验就是国家经验,他再也没有分辨真相的能力了……真理……每个人都可以获得,非常简单(王尔德不这样看)——往往痛苦。我们队正义与否会感到犹豫,但真理面前无。彼拉多并不是不懂真理,也不恨耶稣。他的问题是视而不见和害怕丢失总督。日本音乐有一本书里提到日本人被人看做继承、引入(抄袭西方)和创造力很棒,但作者说与其这样说不如说日本人的组装和结构能力好。这是太重要了,李克曼有一句引舞蹈家的话“没有人不抄袭,人只会问抄袭了谁,和抄袭的结果”时间俄国时间与监狱时间的快慢一条鱼对水的浸湿感到惊异吗?威廉布莱克:永恒所爱的是时间的杰作
  •     散文之“小”,在于主题之“杂”与“微”, 任何生活片段皆可入题。散文主题多是闲余碎末,轻巧但并非不重要,它们散落在生活的角落,若捡拾起来细细品味,片言只语不意间就能击中人心。最近有一套“小鱼译丛”,十本书页数最长不过三百,最短只有一百余,开本比手掌稍大,可以随身携带,便于时刻阅读。  内容   十本散文四大主题  这套丛书可以从题材大致分为四类:书籍的乐趣(《小鱼的幸福》《宛如一部小说》《奥岱翁街》)、点滴的美好(《第一口啤酒》《花事》)、长辈的故事(《我如何清空父母的家》《情书遗产》《罗德里格斯岛之旅》《父亲的道歉信》)、哲学的思考(《置身于苦难与阳光之间》)。  《小鱼的幸福》颇似古人笔记,每篇文章以各自主题收纳一系列高论逸闻,引用书籍典故,读后颇能收获一肚子连珠妙语;《奥岱翁街》是巴黎“书友之家”书店女老板阿德里安娜·莫尼耶的回忆文集,它和“莎士比亚书店”紧紧相邻,同样是文学史上的著名沙龙,在莎士比亚书店出版《尤利西斯》后,“书友之家”出版了法文版;《第一口啤酒》描述生活里充满快乐的点滴瞬间,将小事打磨得透亮明澈;《花事》以每一种花为题,以书写者科莱特的思绪为线索,探究花卉背后的自然和文化意涵;《我如何清空父母的家》是莉迪亚·弗莱姆收拾父母遗物时引发的怀念和追忆;《罗德里格斯岛之旅》里,勒·克莱齐奥踏足祖父曾经探险过的岛屿,将旅行的现实和祖父的回忆录结合,勾连家族记忆和殖民思考;《置身于苦难与阳光之间》比较特殊,散文化的哲学思辨,体现出超拔于生活的可能,从日常提炼出哲学的存在,这是加缪的写作特色。  精华   向田邦子乳癌恢复期的生活感悟  这系列丛书中,我最喜欢《宛如一部小说》《情书遗产》《父亲的道歉信》三本。  《宛如一部小说》教授家长和老师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分享一个读者对阅读的欣喜体会。因此才能谆谆告诫:为什么孩子们小时候喜欢听故事,长大却看不进去书?要尊重孩子们读后沉默的权利、要让他们阅读作品本身,而不是布置一系列问题!谈论阅读的书,可以像学院派的艾柯,写出《悠游小说林》这样分析专业作者、专业读者角色的论文;但阅读普通读者的一己之喜,体会普通读者的私密快乐,无疑更加亲切。  《情书遗产》接着上一本《我如何清空父母的家》,通过父母的情书和作者的评述与感悟,还原这一对普通夫妻在战争年代追求爱情的努力(他们都曾因犹太人身份遭到迫害),通过父母的遗物,女儿学会了理解和认同,尤其是对至亲逝去的感悟。这种体会,不敢说,不敢细想,关键需要诚实面对。对父母的逝去的感情是复杂的,不仅有哀恸、愤怒、疑惑,也有一种解脱。父母带来了爱,也带来了爱的禁锢。  《父亲的道歉信》是这系列中唯一一本东方作家的作品,是向田邦子在乳癌恢复期的随笔结集。向田邦子书写家长里短的细节,个人的小怪癖,生活里的温馨和烦忧,碎碎念中不虚伪、不隐饰、不故作姿态,诚恳写出,落笔幽默,对生活平实接受。父亲严肃又心软,在家长的角色里具有特权和威严,不轻易表露情感,却有特殊方式表露内心。生活里的孤独、尴尬和忧愁,甚至死亡这样严肃的主题,向田邦子都信笔写来,时而自嘲一番,却使读者猛地一惊,继而一疼。  特点   入最微末之地,写最私密感受  生活本身,借用《我如何清空父母的家》做比方,好像一堆堆无系统、无目的、无意义的杂物,它们堆在那里,只因为时间将它们接续带到我们面前。如同作者弗莱姆重新审视父母的遗物,重新回忆(或无法回忆出)它们承载的故事,重新整理自己的认知与理解。散文书写也是对“生活”这间屋子的整理术,将生活对我们产生最特殊、最微妙、最奇异触动的各种情绪、思考和细节进行整合,用文字探索它们背后的东西。或许“探索”不算准确,因为它们太细致、太琐碎,承载不起这么严肃的意义,生活需要审察,需要严肃地皱眉与握拳;也需要品味,需要会心地感受泪水和微笑,散文写出生活之思、生活之味、生活之乐,所以用“贴近”比较合适吧,贴近生活,用文字轻奏出它们之间的和谐旋律。  这套丛书的共同特点是笔触“小”,语句“散”。句子看似散散地随意漂浮,阅读时也仿佛浮于水面四处飘荡,但伸手一触,总会碰到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散文是最亲切的文学体裁,与其说它“是什么”,不如说它“不是什么”。它进入最微末的地方,书写最私密的感受,当无法为片段思绪归纳整理出形式时,散文是最合适的选择。它不像小说需要建立一套情节,不像诗歌需要用意象隐喻,不像学术书需要字字有出处,它轻松而开放,直切主题,表达最想说的话,渗流进生活看不见的缝隙,打捞出生活遗落下的片片微光。  散文的书写主体多是“我”,内容多是“我”的生活思索片段。阅读散文,感到的是“私享之乐”。我们是生活河岸边的行路人,这些思绪是河中的游鱼,普通平凡,但我们注视着,分明有所感悟,希望有所依托。所以散文写的是“小鱼的幸福”,此“幸福”指,哪怕苦闷哪怕尴尬哪怕烦忧,被散文写出,就好像有人倾听并能理解“我”,此时心头暖流涌过,感到自己并不孤单。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我知之濠上也。”——读散文就是“知之濠上”,散文是桥梁,让读者和作者心意相通,让读者觉察到自己活着的状态。读散文让我们欣喜,这些最为私密、最为微小,看似毫不起眼的东西,居然对一些人同样重要,居然有书不在意它们的琐细,这么认真地写出来,让我们暗呼“是的……这种体会我也有过……”。散文不需要宏大的主题,不需要严谨的建构,不需要高超的隐喻,它最需要诚意和真情,其次才是文字技巧,我手写我心,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  轻阅读  打发桌上、车上、床上的零碎时间  生活如复印机,每天惯性的节奏让我们已经习惯乃至麻木。散文让生活借助文字,与远方的某个世界连通,它提醒我们注意日常的幸福,分担我们萦绕于心的忧愁,打开我们内心隐藏的世界。当它们太个人化而不知或不好对他人诉说,散文就能为我们承担起这些小小的情绪,友善地支援我们的喜怨哀乐。  在书籍开本和字号越做越大、字距越变越宽、价格越来越高的今天,这系列的小开本、轻型纸装帧实在是难得。和古代“枕上、马上、厕上”相似,当今的阅读多发生在“桌上、车上、床上”——现代人只有在吃饭、通勤、睡前才有零碎时间阅读。这种轻巧易携的书籍,正是属于这样的时间。  这一类“小阅读”系列丛书,还有新星出版社的“圆角途书馆”,上海译文出版社的“小经典系列”,这两套丛书所选范围更宽,除散文外,还涉及诗歌、小说、戏剧、文论、回忆录等。这样的丛书,能够披沙拣金,为读者在“大而重”之外呈现出“小而美”的别样景致,可谓有趣又有裨益。  小鱼译丛  版本:上海文艺出版社  简介:外国散文经典丛书,包含了菲利普·德莱姆的《第一口啤酒》、向田邦子《父亲的道歉信》、莉迪亚·弗莱姆《我如何清空父母的家》、达尼埃尔·佩纳克《宛如一部小说》等共10册。

精彩短评 (总计20条)

  •     李克曼
  •     萌萌的作者写了很多萌萌的文学评论,原来那些名作家也有小怪癖。
  •     小句子特灵
  •     Bravo! 没想到有生之年能见到Pierre Ryckmans的作品翻译成中文。其实他还有一个名字叫Simon Leys。之前写过一篇关于他的文章,但是转过来肯定会被删。
  •     好多都不懂... ...
  •     永恒所爱的是时间的杰作。
  •     汉学家。
  •     有一句“高品位、幽默感和美德是无法靠意志力获得的”。我觉得无趣的人就算读了最有趣的书,去了最有趣的地方,遇见了最有趣的人,也无法从他身上获得些许愉悦,总是欠点火候,略显牵强。
  •     “我要强调的很简单:我们内心的平衡永远都是短暂和脆弱的,因为我们不断碰到日常现实里的种种考验和攻击;为生存而奋斗永远得不到确定的成果。将我们共同的生存条件做了最佳描述的,最后可能还是巴尔加斯·略萨笔下的一个人物,他说:生活是场使得污秽满天飞的龙卷风,而艺术是我们唯一的保护伞。”
  •     淵博、洞察、幽默,尤其富有智慧
  •     真是充满在书海里徜徉的幸福感。还是散文札记诗歌适合旅行时阅读。
  •     拓展思路,还行吧!
  •     写的很有哲理 但大多数看不懂 果然的我的文学修养不够深 …>_<…
  •     锻炼文学修养第一步。作画,难在下笔之前!任何作家的文字震撼力都比不上读者的想象力!
  •     还不错的小品味了,这个外国作家好喜欢中国呀,频频提到中国文化
  •     所谓知识散文,小家子气太过,若非专业相关,实在食如鸡肋。
  •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李克曼说想象力比信息更重要比经验更宝贵,真理源于想象力
  •     风趣,睿智,又让人时不时陷入思索。
  •     涉猎极广,无特别感受了
  •     许多话一点就破,中西贯通。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