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晚年文集

出版日期:2014-10
ISBN:9787544355497
作者:(美)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页数:290页

内容概要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举世闻名的德裔美国科学家,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同时他也是一位思想家、哲学家。他不属于那种不关心周围世界,一心只做自己的研究的人。恰恰相反,他是敏锐的、持批评态度的观察者。他的一生都关注着时代的趋势和需求,关心着整个世界。

书籍目录

目录
中文版序
出版者前言
信念与信仰
自画像(1936)
决定命运的十年(1939)
道德的衰败(1937)
留给后世的话(1938)
论自由(1940)
道德与情感(1938)
科学与宗教
Ⅰ(1939)
Ⅱ(1941)
论教育(1936)
科学
相对论(1949)
E=mc2(1946)
什么是相对论?(1919)
物理学与实在(1936)
关于科学方法的一般性思考
科学体系的层次结构
力学及把全部物理学基于其上的尝试
场的概念
相对论
量子理论与物理学的基础
相对论与微粒
综述
理论物理学的基础(1940)
科学的共同语言(1941)
科学定律与伦理准则(1950)
质能互等式的一个初步推导(1946)
公共事务
为什么社会主义?(1949)
黑人问题(1946)
科学与社会(1935)
迈向一个世界政府(1946)
出路(1946)
在接受“一个世界奖”的颁奖会上的演讲(1948)
科学与文明(1933)
给知识分子的信(1948)
致联合国大会的公开信(1947)
给苏联科学家的回信(1948)
爱因斯坦博士的错误观点——瓦维洛夫、弗鲁姆金、
约飞与谢苗诺夫的一封公开信(1947)
科学与生活
关于知识分子的组织(1945)
“欧洲是成功的一例吗?”(1934)
在捍卫言论自由集会上的讲话(1936)
是要原子战争,还是要和平
Ⅰ(1945)
Ⅱ(1947)
战争赢了,和平却没有(1945)
大规模毁灭的威胁(1947)
学校与和平问题(1934)
论兵役(1934)
科学中的军事介入(1947)
军事主义的精神状态
国际安全(1933)
伟大人物
艾萨克•牛顿(1942)
约翰内斯•开普勒(1949)
悼念玛丽•居里(1935)
悼念马克斯•普朗克(1948)
悼念保耳•郎之万(1947)
悼念瓦尔特•能斯脱(1942)
悼念保耳•埃伦菲斯特(1934)
圣雄甘地(1939)
悼念卡尔•冯•奥西厄茨基(1946)
我的人民
他们为何憎恨犹太人?(1938)
犹太人究竟是什么?(1948)
存在压迫是一种刺激(1934)
离散异邦的欧洲犹太人(1948)
让我们牢记(1934)
就一本黑书而写的未发表的序言(1945)
人类生存的目标(1943)
我们对犹太复国主义欠下的债(1938)
献给华沙犹太隔都抵抗战中的英雄们(1944)
在华沙犹太隔都抵抗战中殉难烈士纪念碑前的讲话(1948)
犹太人的天职(1936)
摩西•迈蒙尼德(1935)
斯蒂芬•怀斯(1949)
致耶路撒冷大学的信(1949)
美国犹太人委员会(1945)
以色列的犹太人(1949)
以色列总统职位(1952)
最后讲稿(1955)
文章来源
译后记
人名索引

作者简介

“我孤寂地生活着,年轻时痛苦万分,而在成熟之年里却甘之如饴。” 本书是一份令人感动的文献,它记载了一位有良知的、影响深远的、具有深刻的高尚精神的人的活动;反映了爱因斯坦的哲学以及政治和社会态度。书中各章是由目前尚未出版的讲演、论文、书信、呼吁以及各种不同类型的文章构成。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位无可争辩的、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一位有良知的、具有高尚精神、深具同情心和责任感的人。在一生中,他无视过威胁,拒绝过总统职位,但从未放弃过对正义和良知的追求。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他还在为全人类的和平与发展思索。这本书反映了爱因斯坦的哲学、政治和社会态度,让我们看到这个伟大的人深沉的精神力量,让我们相信,曾经有这样一个血肉之躯在地球上匆匆走过。


 爱因斯坦晚年文集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8条)

  •       海南出版社发行的《爱因斯坦晚年文集》书中共收辑了爱因斯坦的62篇文章,分为“信念与信仰”、“科学”、“公共事务”、“科学生活”、“伟大人物”、“我的人民”6个部类,时间起迄自1934年至1955年,为爱因斯坦成名以后最后20年的各种著述。    爱因斯坦无疑是人类历史上光照千秋的科学伟人。但对于人世上绝大多数的凡夫俗子而言,芸芸众生对着爱因斯坦扯上一堆赞美之辞似乎仅仅表达了一种时髦而已。E=mc2的相对论公式在很多场合被演绎为装饰性的符号,乃至在中学教室的墙上宣传画里也屡见不鲜。事实上,爱因斯坦本人不无风趣地说道,据他估计,对相对论感兴趣的牧师多于对相对论感兴趣的物理学家。  由此可以言及另一个有趣的现象:一般公众往往对爱因斯坦怀有一种持久的迷恋。据说,爱因斯坦从来都不是一个循规蹈矩、寒窗苦读的学子,即便在创立相对论的过程中,他也时常有求于其他数学家的帮助。那么是什么导致了他在科学上的建树呢?我想,除了对物理学的敏感、热忱和专注外,与他那科学精神和智慧交相辉映的是一种来自于信仰的美感以及由此衍生的想象与启示。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仿佛是“以一组不期而至的富有想象力的洞见表现出来,一如诗人或作曲家的灵感”(伯特兰•罗素语)。毋庸置疑,这种罕见的想象力向往着崇高的美、神秘的美和最终极的美﹔它仅仅为少数的天才所独有,甚至仅仅发生于天才人物生命中的短短瞬间。  同时又可以指出,关于爱因斯坦的一切,包括他那纯澈严谨的思辨理性和奇异深邃的想象力显然受益于西方文明的自由主义精神,受益于现代欧洲的教育科研制度。他曾倡言:“同欧洲的人文主义理想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是言论自由、某种程度上个人的自由意志、在思想上追求客观性而不仅仅考虑实用性、对精神王国和兴趣领域里不同品味的鼓励”。他还主张,“个人应当有时间和精力去受最好的理智训练并按照他的爱好在学术和艺术领域取得成就”。可以说只有在包容这种人文理想和追求的社会环境中才会诞育爱因斯坦这样的天才人物和他那旷世罕有的伟大建树。  也正因为如此,爱因斯坦还时时关注着人生、社会和历史的演进。他一生中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目睹或亲历了发生在人类社会中的种种丑恶和灾难。面对市俗政治的各种纷争和冲突,他不遗余力地以虔诚的宗教情感坚持着人道主义立场与良知,不断表达他的热望与真知,在严肃而热情的思考中抨击人类的迷失,并随着文明的发展而颂扬科学的进步。为此,他敬奉的理想是:“一切宗教、艺术和科学都是同一棵树上的不同分支。其目的都是为了让人类的生活趋于高尚,使它从单纯的生理存在中升华,并把个人引向自由”。  作为一个犹太裔科学家,爱因斯坦将犹太民族历经苦难的精神特征归纳为两点:“首先是关于社会正义的民主理想,辅之以全人类间互助互谅的理想”,其次是“对各种形式的理智追求及精神努力的崇尚”。他还特别指出,“犹太人对智慧上的成就的尊重,营造了一个特别有利于任何可能存在的天才发展的氛围。同时,强烈的批判精神阻止了对任何权威的盲目服从”。从评述犹太民族精神的角度,爱因斯坦借以展示的是他所信奉的终极价值观,即人类文明的核心资源:民主、正义、友爱、互助、求知、进步、创新和形而上的批判精神。虽然爱因斯坦在经济学、社会学方面的某些主张未必可取,但这样的信仰始终贯穿着他的一生,构成了他完整的生命。  爱因斯坦离我们远去已半个世纪。如今社会里潮流蔚为大观的是:科学昌明与物欲横流携手高歌、与时俱进,诸如对沃伦•巴菲特和比尔•盖茨的顶礼膜拜几近于新世纪最主流的时尚,如此等等。相比之下爱因斯坦及其科学和思想的遗产已很难为五花八门的大众人流所熟知,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失去了烛照人间与时空的光彩,并不意味着这一精神的、文化的、科学的高度相形见绌于任何一种商业成功或奇迹,相反它仍将——并且永远亲近着人类文明已有的灿烂和更多的灿烂。在谈到牛顿、爱因斯坦等物理学家划时代的贡献时,杨振宁先生曾赞叹道:“它们提炼了几个世纪的实验工作和唯象理论的精髓,达到了科学研究的最高境界。它们以极度浓缩的数学语言写出了物理世界的基本结构,可以说它们是造物主的诗篇”。  假如这样的诗篇至今仍为一些人们所景仰,而你仍然愿意把爱因斯坦看作是一位神话级的天才人物,看作是人类自身的一个奇迹,那么当你仰望头上众星璀璨的天空时,你就会深切地体味到爱因斯坦的自我评述:“我孤寂地活着,年轻时痛苦万分,而在成熟之年里却甘之如饴”。 这本书成为我个人阅读经历中的一份永久的记忆。我为爱因斯坦光彩异人的科学睿智和庄严神圣的人道主义精神所仰叹,也为他那优美流畅的文笔和隽永平和的情趣而折服。
  •     初读《爱因斯坦晚年文集》是在大学时,那是一个《时间简史》、《果壳中的宇宙》流行的年代和环境,抱读《文集》的我,很自然的被同学称为“考古物理学派”,而我却对此不以为然。我觉得至少从形象上一头蓬乱的白发、眼神空洞、皱纹布满额头的爱因斯坦要比歪坐在轮椅上、靠两根手指支配全身的霍金要强许多。 此后多年的一再阅读中,这位老人在我脑海中的形象愈发完整。从他的眼神中,我逐渐读出了忧伤、悲悯和对人类的关怀。他在科学上的成就形成了太大的光环,以至于使人往往止步于对他的敬仰而忽略了他精神生活的其他方面,因而忽略了认识一个伟大而高尚心灵的机会。在拜读《文集》时,我不敢过多涉猎他作品中的“科学”部分,但阅读时的激动仍常常让我掩卷沉思,被爱因斯坦对于人类整体状况的深刻洞见和深刻忧虑所打动而不能自己。 读罢《文集》,你会和我一样,发现自己眼中的爱因斯坦已不仅仅只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他是一位哲人,他对生命、命运、信念、信仰的领悟远远超过其他的科学家。他重视内心的信念,认为“苦难也罢,甜蜜也罢,都来自外界,而坚毅却来自内部,来自一个人的自身努力”;他认为从事具体研究的人不能忽视对“基本问题”的关注,他说:“一切宗教、艺术和科学都是同一棵树上的不同分支。其目的都是为了人类的生活趋于高尚,使他从单纯的胜利中升华,并把个人引向自由。”;他追问人生的意义,觉得“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到那实际上短暂而又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他对教育的认识极为深刻,认为学校“应该在青年身上培养那种有益于公共福利的品质和能力”,“学校的目的必须是培养能独立行动和思考的个人,而这些个人又把为社会服务视为最高的生活问题”,此话虽出自半个多世纪前,可即使在今天看来也远未过时。 他是一位敏锐的社会观察者,时刻关注着他的时代的趋势和要求,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的他热切期盼和平。他在一战期间坚决反战,并毅然在反战的《告欧洲人书》上签上自己的名字;而在二战前夕,他清醒的认识到与法西斯的战争不可避免,明确表示“现在我再不相信绝对的被动的和平主义是有效的了”、“当法律与人类尊严必须保卫时,我们一定要战斗。”在二战期间,他坚决支持反法西斯战争,并拍卖狭义相对论论文手稿以支持盟军。二战结束后,他敏锐的洞悉了世界形势,站在同时代人很难企及的高度宣称“战争赢了,和平却没有”,之后更是在《告美国公民书》中呼吁限制核武器的使用,并公开反对美国制造氢弹,指出美国扩充军备是对世界和平的障碍。 他深刻认识到了资本主义的弊端。1938年,在《留给后世的话》中,他写道“商品的生产和分配是完全没有组织的”、“ 生活在不同国度的人们在不定的时间里还互相残杀”,表达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现状的不满,强调科学的进步并不能掩饰制度的缺陷和人民的困苦。而他对社会主义的理解也极具预见性,在1949年的《为什么是社会主义》一文中,他提出“计划经济并不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的高度集中可能伴随着行政人员的专制,而使个人权利无法得到保障。这些观点现在看来也还是正确的看法。 他身为犹太人,却对犹太人及犹太文化有着客观的思索。他严正谴责种族歧视和纳粹的种族灭绝政策,深切的为犹太人的遭遇而悲痛,但同时对犹太复国主义保持冷静客观的立场。他所倡导的犹太复国主义更多的是针对犹太民族的精神重建,而非犹太政权国家的重建,他一直以来都在希望中东犹太民族能和周边阿拉伯国家和平相处。在1952年接到以色列政府邀请他担任总统的请求时,他拒绝了。他深知,政坛不是自己的乐园,科学才是。 他似乎总能在纷繁的乱象中坚持单纯、朴素的真理。的确,“当一种较低的价值正在取代我们的祖先宁愿不惜一切代价加以保护的东西时”,我们需要爱因斯坦式的坚持与单纯。时代需要更多的人的觉醒,以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防止社会内部异化力量的吞噬。 他充满理性,却又称得上是一位极富感情的诗人,拥有文学家的笔触和艺术家的情感。他在居里夫人的悼念文中不吝热情的讴歌,称“她那人性中的伟大,使我的崇拜之情与日俱增。她的力量,她的意志,她的纯洁,她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她的客观公正,她的坚定不移的判断力——所有这些不易发现的品格都集中在她一人身上”。他的《圣雄甘地》全篇仅二百余字,以六个排比句一气呵成,尤其是最末一句“在未来的时代,可能极少有人相信,这样一个血肉之躯曾在地球上匆匆走过”, 让人读罢意犹未尽。而他在《自画像》一文中的名句:“我孤寂的生活着,年轻时痛苦万分,而在成熟之年却甘之若饴”,更是如拜伦的诗句般经典隽永。 我深信,伟人如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者,这世上再无几人。倚在槐花香气飘动的窗前,读着这本文集,似乎整个身心都充盈喜悦,那是种关于生命本身的愉悦,单纯而无限趋近本真,如同与心仪的姑娘相恋在这人间四月天——那种感觉完美得值得纪念。
  •     尤其喜欢开篇的“自画像”:“对于一个人自身的存在,何者是有意义的,他自己并不知晓......苦难也罢,甜蜜也罢,都来自外界,而坚毅却来自内部,来自一个人自身的努力......”。文集中有很多太专业性的科学论文我不甚感兴趣,但大多是人文、哲学、社会性的文字,人格的魅力如此强大。对于他的文字,我无法评论,只能静静地读,静静地想,静静地感受。结合《爱因斯坦传》读,也很有意思。一如他往常的风格,谦虚而又充满对人类的关怀。里面如科学与宗教,道德的情感对于我们中国人理解为何有些伟大的人相信宗教,有很好的帮助。“难道我们不是一个父亲的孩子”?指得是我们在作为上帝的子民,具有人格的平等。推荐

精彩短评 (总计20条)

  •     好书,大家风范,逻辑清晰 人性的伟大 是成为一个自由而理性的人
  •     翻译得太别扭了
  •     我确信没有任何钱财可以有助于人类的进展。唯有精神伟人的榜样才能把我们领向高贵的思想和行为。金钱只会召唤与迎合人自私的本性和弊端。有任何人能想象摩西、耶稣、甘地被卡内基的钱袋所武装吗?
  •     不得不说爱因斯坦是个科学家,所以在其他方面比如说文学上的造诣还不足以撼动他的科学家称号,这本书让我从另一方面认识了爱因斯坦,虽然写的和文学家稍有距离但是还可以。
  •     一个科学家的文集,其中的思想启发很大 领悟世界级大师的哲学思考
  •     给儿子买的书,他很崇拜爱因斯坦,买来仔细拜读,文章深刻又意义,充分体现出了爱因斯坦高尚的思想质量与崇高的理想。
  •     一个科学家的文集,其中的思想启发很大
  •     执着
  •     周国平先生说:我非常佩服爱因斯坦,他不光有科学上的成就,他是真正了解人类精神生活。 他是科学巨匠的同时也是罕见的德国散文大师、。
  •     《爱因斯坦晚年文集》将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爱因斯坦。这里既有这个地球上最伟大的人的自豪,也有他的忏悔……
  •     很多想法非常“幼稚”,但那种 科学家的赤子之心,对人类前途命运的关怀,让人肃然起敬。
  •     相比起科学,科学背后的人有更大的吸引力。 一直以来只是用物理学家 科学家给爱因斯坦定义,但现在只能说,这的确是位巨人。
  •      爱因斯坦不仅是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一位具有很高天赋和独特风格的德语写作家、、哲人和社会活动家。让我们在伟人走过的路中寻求一点启发吧
  •     这个译本有点烂。。。。
  •     站到那个视角,思考的格局也大了许多。很多时候,我们的思考,被自己的位置局限了很久。
  •     略过科学一章。作为一个科学家,爱因斯坦如此广为人知不仅是因为其在物理学上的研究成果,还有他面对动荡时局积极入世的当事人态度。阅读他的晚年文集了解他的天真、他的愤怒、他的思考,一个不是科学家的爱因斯坦。
  •     愛因斯坦是我的偶像來的~不僅聰明而且喜歡音樂,沒想到文筆還這麼好~文章深刻又意義,充分體現出了愛因斯坦高尚的思想品質與崇高的理想。贊!
  •     读了这些非物理的文章,爱因斯坦真是一代哲人。
  •      关于孤独,少年和老年不同。对犹太人的误解 关于诽谤。外界和坚毅, 感情和思想脱俗化,超越个人目标和内容,就是虔诚和敬畏科学只有追求真理和知识的人发现出来:-P把自我从欲望与恐惧解放出来,抛弃宗教冲动。 教育不是恐吓,打骂,而是建立雄心,和谐的人学会基本知识,学会思考即可。
  •     “我们的任务是一定要解放我们自己,这需要扩大我们同情的圈子,包容所有的生灵,拥抱美妙的大自然。没有什么能够比素食更加有益于人类的健康,并增加在地球上生存的机会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