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大学1919-1952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7-1
ISBN:9787213055379
作者:陈远
页数:262页

章节摘录

四、国共两党博弈中的学生运动  抗战胜利之后,内战接踵而来,在这场关于中国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大搏斗中,被毛泽东称为“第二条战线”的学生运动,在权力转移中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如杰西·格·卢茨在《中国教会大学史》一书中论证分析的那样:如果说学生是中国城市舆论的晴雨表的话,那么,1948 年学生的情绪明显地表明“天命”已经从国民党转移到共产党这边来了,因为随着同国民党的疏远接踵而来的就是承认共产党领导的合法性了。1946 年至1949 年间的学生运动有助于在民众中造成对国民党统治普遍不满的印象,同时,左派学生则协助了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过渡。  在从1946 年底到1948 年暑假的一年半里,北平全市性的集会示威游行共达7次之多。作为在民族主义兴起过程中已经成为北平学生运动主力之一的燕京大学学生,一次不落地参加了这些学生运动。当事人张世龙在事后的回忆中,直接明了地说明了这些学生运动的性质:  燕京大学的学生运动,是由中共地下党领导的。燕大学生自治会于1946年成立,是胜利后北平各大学中成立最早的自治会之一。学生自治会负责人殷书训、沈立义、包儒、张少琴、袁淳曾等共产党员、党的外围组织成员站在历次斗争的前列,成为运动的骨干,学生自治会则是学生运动的组织者。    与之前在民族主义兴起过程中的学生运动不同,这一时期的学生运动更多表达的是学生们对于国民党政权的不满,以及由于美国对国民党的扶持而引发的把美国同国民党政权联系在一起的倾向。沈崇事件的爆发是其中的典型事件之一。这一事件在最初阶段北平市政府向美国当局提出正式抗议后,美国当局立即表示道歉并逮捕了被指控为强奸犯的美国士兵,温和解决看起来应该是水到渠成。但是北平的学生和民主同盟方面抓住了这一问题发动了一场学生运动。当年参加了这一运动的燕大校友张大中向笔者口述这一历史事件时,表示当时弥漫在学生当中的反美情绪已经非常强烈:    到了(1946 年)10 月份,我接任了燕京地下党北系(原来在北平的地下党组织)的支部书记。那时候美国支持国民党打内战。有一次,我看到美国的坦克经过我们学校的门口,我想,日本人走了,美国人又来了,这是我们的国土啊!这段时期,我主要的活动就是组织反美反蒋了。  1946 年圣诞节的前夜,北大女同学沈崇被美国兵奸污的消息传到了燕大,抗议的海报很快就贴满了图书馆大楼,要求行动起来罢课游行。在随后的抗暴游行那天,我看到同学们都发动起来了,也加入到里面去。我当时提了一个白灰桶,拿着一把扫帚,沿街写“GO HOME, U.S. ARMY!”( 美国兵,滚回去) 的标语。我的一个同学跑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膀说:“你的表现不错呀!”那次游行之后,北平的学生运动如火如荼、一浪高过一浪。我和同宿舍的同学们也经常在一起谈论时事,不同的是,每次运动,我都会进城去召开大学工作委员会会议,研究运动的部署。有一次同宿舍的一个同学看到我离校进城,问我干吗去了,我跟他说:“回家看老婆了。”他不知道我这是因为组织的纪律,还埋怨我光说不练,我只能冲他笑笑了事。    尽管张大中当时并没有“得到上级指示”,但是他明确地告诉笔者,“这场运动在南系党支部是经过了决策的”。在运动的影响下,燕京的教授以请愿书的形式支持燕京学生提出的美国撤军的要求,并且同北平其他大学的教师一起写信给当时已经出任驻华大使的老校长司徒雷登,要求美国保证不再发生类似事件。燕京的学生们在此次运动中表现得尤其激烈,为了进一步证明自己并无亲美的倾向,他们再一次号召全国学生举行联合抗议。  发生于1947 年5 月的反饥饿、反内战运动是从抢救教育危机、各大学要求公费改善待遇开始的。最先把饥饿与内战联系起来的是清华大学。张大中虽然人在燕京,但是在这次运动中却起了关键的作用。    当时清华围绕着饥饿和内战的问题展开过很多讨论,讨论的内容都在壁报上登出来,讨论之后大家得出结论:“饥饿的原因在于内战。”但是在怎么提出口号的问题上,有的认为应该把“反内战”放在前面,有的认为应该把“反饥饿”放在前面。当时在清华担任党支部书记的同学是从燕京转过去的,他跟我讲了这个情况,我跟他说了我的意见:应该把“反饥饿”放在前面,因为饥饿是人们的切身感受。5 月15 号,清华学生代表大会经过激烈的讨论,终于确定了正式的口号是“反饥饿反内战”。燕京大学是在5 月18 号谈论这个问题的,当时在大礼堂,一个有国民党军统背景的学生说:“从老百姓立场看,一个巴掌拍不响,内战是国共双方打起来的,应该要求双方下令停战。”这个说法让很多人一下觉得很合理。我和其他地下党的负责人小声商量了一下,几个人轮番发言批驳了那个人的说法。那人还想说话,引起全场同学一片嘘声。这时,大会主席提出表决,通过了罢课并和其他大学一致行动的决议。5 月18 日国民党出动军警在西单、北池子镇压反饥饿反内战宣传队,一下子把同学们激怒了,反蒋的情绪更高了。5 月20 日大游行那天,我为了了解情况,骑着自行车在清华和燕京的队伍中穿行,随时和大游行主席团的同学保持着联系。大队行进到天安门的时候,探路的纠察队员传来西单一带有特务的消息,我赶忙跑到大队最前面去看情况。当时还有一张照片留了下来。这次运动过后,我去和刘仁汇报,刘仁跟我说:“有的同志看到你参加游行了,好啊!只要群众起来了,就什么也不怕了。”    张大中回忆中的“有国民党军统背景的学生”名为钱宇年,钱宇年之前曾在燕大医预系读书,据有关资料记载,钱当时的身份是“军统北平站学运组少校副组长”“特务分子”。“八一九”之后,钱宇年在燕园策动成立了“燕友社”,“打的是中间立场的旗号,成员八九十人中,除少数几个反动骨干以外,绝大多数是并无什么反动政治背景的同学”。尽管在“八一九”之后,与国民党站在对立面的学生自治会和一些重要社团的主要负责人离开了燕园,但是尚留在燕园中的由学生自治会的立委和执委组成的临时机构——选举委员会中,具有中共背景的学生人数依然占据多数。钱宇年策动成立“燕友社”的目的,便是和这些左倾学生争夺学生自治会的领导权。那一年选举大会的情形,当年的左倾学生张世龙在事后有详尽的记载:    会议开始前,五六十名反动学生骨干抢占了前三排座位,我们准备发言的积极分子就坐在他们的后面,双方摆好了架势,一场激烈的舌战似乎无可避免地要展开了。可是反动分子却采用了最愚蠢也是他们最拿手的策略——捣乱。大会由选举委员会负责人李延宁、卢念高、朱德勋三同学集体主持。在李宣布开会之后,尚未报告议程,就见第一排的一个家伙跳到椅子扶手上,面向同学大喊大叫,李延宁等事先考虑到有些人可能捣乱,为此专门带了一个用于维持会场秩序的大摇铃,这时立即摇起铃来,要求此人遵守秩序。可是,前三排的那批人却大声鼓噪。我们准备发言的同学纷纷举手,主席马上指定举手的同学发言,而那批捣乱分子依然大吵大闹。发言的同学不管一切喧闹,依然面向同学讲话。一个中统特务见还压不倒我们,便一个箭步蹿上主席台去,扯着嗓子喊叫。这种蛮横无赖的行径,激起了广大同学义愤,顿时嘘声四起。这些捣乱分子也不示弱,一齐掀动折椅座板,敲得震天响,把一切声音淹没在敲打声中。会场乱成一团。坐在楼上和后排的同学站起来,似乎要退场了。可是如此散会却正中捣乱者冲散大会的阴谋。就在这个紧要关头,参加这次会的冯除昌和另一同学临时写了一横幅在台前高高举起,上写“×××(指那上台捣乱的人)滚下来”,台下同学齐声高喊“××× 滚下来”。加上这时在主持会议的同学立刻抬出一块黑板,在上面写了几个大字——“凡拥护本次选举的同学请起立”,哗啦一声,除前三排外,几乎全场起来热烈鼓掌,一下子就把对方的嚣张气焰压了下去。随后,一位“高唱队”的同学跳到台上指挥大家高唱《光明赞》和《团结就是力量》。在大多数同学空前团结的声势下,那几十个捣乱的人一个个灰溜溜地溜出了礼堂,在这以后几天,立委会顺利地召开了,在新立委会主持下进行了执委会的选举。    因为没有看到当年“钱宇年们”的相关资料,只好单方面引用其对立面的回忆,但这已经足以说明,随着两党斗争的白热化,学生运动的政治化倾向也越来越明显。  如此频繁的学生运动对于燕京大学乃至当时的教会大学意味着什么呢?《中国教会大学史》的作者卢茨如此写道:“在1945 年至1949 年间,学生变得愈来愈不受学校纪律的约束。政治活动开始代替学业,学校的一些正常要求也变得无法实行。教会大学历来较能对学生实行有效的纪律约束,但到1948 年至1949 年,这对许多教会学校来说已经不再成为特点了。教会大学的学生也同国立学校的学生那样强迫校长和教务长辞职。考试不得不推迟或中止,教学工作突然结束。关于开除鼓动者的决定也不得不撤销。自1926 年至1927 年的北伐以来,教会大学从未遇到过如此混乱的局面。即使是1937 年的中日战争似乎也不像40 年代的革命那样给教会大学带来不祥的预兆。”即使考虑到卢茨的西方视角,这样的结论应该也还算是公允之论。  历史有时让人难以预料,而此时已经出任美国驻华大使的司徒雷登显然也没有想到,有一天自己会受到昔日他视若子女的燕大学生的猛烈抨击。那是在1948 年5月的“反美扶日”全国性运动之后,司徒雷登向记者发表谈话,认为群众运动“被人操纵”,并且说中国学生接受了美国的救济,就“无权批评美国政府的政策”。那一年,司徒雷登像往年一样于6 月下旬回到燕园过生日,没想到迎接他的却是“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标语。当年学生中的一员、已故旅加拿大学者林孟熹如此叙述当年的场景:    之后,多个学生团体包括本人在内的好几个代表去临湖轩和司徒见面。我们青年人满腔热血,唇枪舌剑地猛烈抨击美国对华政策,司徒仍然保持着他一贯的温文尔雅,偶尔作出一些解释,但更多的是倾听。最后傅泾波进来告知市府催赴晚宴,会面乃告结束。其后6 月30 日司徒在致国务院电文中曾报告说,由于听从燕大学生及华北学联的意见,他已取消原定于6月29 日毕业典礼的演讲。这的确是明智之举,如果那天一位不久前指责过中国学生的美国驻华大使登上贝公楼礼堂发表演说,所引起的反响,绝不会仅仅是“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标语,或者少数几个学生的唇枪舌剑。  正如在本节的开头所引述的那样,1948 年,学生的情绪明显地表明“天命”已经从国民党转移到共产党这边来了。那一年,《燕京新闻》采访了6 位大学教授,已经没有一个人对美国关于国共两党的和平调解抱有希望了。早在1947 年3 月曾经呼吁美国出面调停的张东荪,此时已经认为和平谈判的基础不复存在。他与陆志韦都认为,在共产党节节取胜之时根本不可能指望他们为了恢复和平谈判而作出让步。燕大社会学系教授雷洁琼更加直截了当地指出:“如果认为通过组织一个由善意的知识分子组成的第三方面就可以实现和平和民主的中国的话……这当然是想入非非。这是因为他们缺乏的正是实力。”他们还同时指出,美援对于中国不再有任何好处,相反,因为美援助长了内战而只能带来坏处。这些教授的声明在当时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美国国会正在考虑援华法案用以支持南京政权,燕京教授们的意见会直接影响到司徒雷登,而司徒雷登的态度又会直接影响到美国国会。一个佐证是,林孟熹生前曾经问过傅泾波:“司徒校长在中国政局问题上,究竟最听信谁的意见?”傅泾波的回答是:“张东荪。”日后司徒雷登之所以积极图谋与还未建政的中共联系,与当时这些燕京教授们对于时局的看法不无关系。而也正是在此时,有些知识分子如卢茨所说,已经开始意识到自己“在政治上要么甘居下游,要么接受左派的领导”。而“对于有些人来说,后者似乎更可取一些”。

媒体关注与评论

本书取材丰富、分析精密、叙事流畅、论断公允,不但如实地保存了燕京大学33年间的辉煌业绩,而且更将它“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的内在精神生动地呈现了出来。——普林斯顿大学讲座教授、燕大校友 余英时

内容概要

陈远,近代史学者、媒体人。学术视野关注于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中国大学史、文化生态变迁、知识分子研究等题目,近年来主要从事燕京大学的史料收集以及相关研究,另外侧重于重新构建民国史体系。2008年赴香港中文大学做短期访问,2011年受澳门大学之邀为其研究生院做学术演讲。著有《 燕京大学1919—1952》《消逝的燕京》《负伤的知识人》《在不美的年代里》《穿越美与不美》《被忽略的大师:李宗吾新传》等。

书籍目录

代 序(余英时) 1
自 序 1
第一章 诞生于伟大时代 1
第二章 司徒雷登的起点 23
第三章 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 45
第四章 扎根中国 59
第五章 学术上的崛起(一) 83
第六章 学术上的崛起(二) 97
第七章 司徒雷登 129
第八章 战争中的燕京大学 151
第九章 革命中的燕京大学 177
第十章 天翻地覆之际 195
第十一章 燕京的消亡 209
后 记 255
参考文献 257

编辑推荐

这不仅是一部校史,更是中西文明冲突视角之下的中国近现代史燕京大学校友余英时作序、章诒和题写书名94年来最独特、最好看的燕京大学校史燕大一隅,折射着整个近现代中国的命运

作者简介

★这不仅是一部校史,更是中西文明冲突视角之下的中国近现代史
★燕京大学校友余英时作序、章诒和题写书名
★94年来最独特、最好看的燕京大学校史
★燕大一隅,折射着整个近现代中国的命运
1919年司徒雷登出任燕京大学校长,燕大开始它33年短暂历史中的辉煌业绩;1952年在新政 权推行的“院系调整”中,燕京大学永远地消逝了。33年间,燕京大学在教育方法、课程设置、规章制度、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对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留下极为显赫的声名,并一度与北大、清华比肩,被誉为“中国教会大学之首”“世界一流大学”。更为重要的是,五四运动、西安事变、国共内战、学生运动……近现代中国几乎所有重大事件都和燕大有关;司徒雷登、傅泾波、张东荪等燕大人,也深深地介入了时代。本书讲述了民国一代学人风采、教会学校在中国的曲折历程、燕大著名校友的逸闻趣事、燕大在抗战中的特殊作用、哈佛燕京学社的成立、共和国建立后知识分子的命运等侧面,通过燕大这个角度,展现出中西文明冲突中一个时代的命运。
★本书取材丰富、分析精密、叙事流畅、论断公允,不但如实地保存了燕京大学33年间的辉煌业绩,而且更将它“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的内在精神生动地呈现了出来。
——普林斯顿大学讲座教授、燕大校友 余英时


 燕京大学1919-1952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0条)

  •     第一次读一个学校的校史,收获颇丰,正如作者所言,他写的并不是一部严格的校史,而是要关注它的独特之处。尽管作者说他放弃了“燕京大学自身演变的轨迹,以及它在中国教育史、学术史、政治史乃至社会史中发挥的作用和位置”这个宏大的目标,但事实上,这本书仍然可以看作是以燕京大学校史为主线,教育史、学术史、政治史为支线的文章。书中有许多书摘、史料、当事人回忆等内容的引用,用以佐证或是叙述当时发生的事,其中不乏一些逸闻趣事。燕大新址的选定和购买过程就很耐人寻味,陈督军将给父亲购置的晚年用来养老的勺园让与司徒雷登,作燕大的新址,也就是后来所称的燕园,这一来历背景使得燕园的故事更是别有一种情怀,本是尽孝心,现在让予了教育事业(尽管在当时还谈不上),无论如何都是一段佳话。燕园的美不仅在于它承袭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更在设计时的别具匠心,建筑不是随意点播平地而起,而是精心设计了轴线与分布。更雅的是,每一座建筑都有它的名字,由此成就了现在的未名湖与博雅塔。其实最耐人寻味的,便是在燕京大学消失后的那么多年中,它却仿佛从未消失过。读到学术上的崛起一章,看到当时燕大历史系教师阵容不禁咂舌。几乎每个人在现在的人眼中,都可以称得上学术界的大牛,其中有好几位都是燕大历史系培养出来的研究生。值得思考的就是,为何燕大可以培养出如此优秀的学生,又为何许多燕大的学生至今难忘那段历史,难忘对母校的一份情深?在现代大学教育中,学校的好坏优劣似乎是被框死的,好的学校几乎是样样好,而不好的学校似乎也甘于沉寂,一无所成便一无所成,学生也很少会以母校为荣。燕大在它还是以为基督教服务的时期的教育排名并不靠前,但它靠着校长司徒雷登的努力和教员的严谨,也慢慢打开了新的教育领地,培养出优秀的学员。教育工作者必须有一种有别其他行业的情怀,如同企业文化,独特的校园文化是成就一个学校的关键,我始终认为现在的大学教育,即使是默默无闻的三流学校,若是真心想要办好学,在众平庸大学里杀出一条血路,也是未尝不可的事情。
  •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北京大学迁入燕京大学校址,燕大被分拆,自此创办于1919年拥有33年校史的燕京大学成为历史名词,后来有关燕大的回忆文章,许多都使用了“消失的燕京大学”的说法,燕京大学真的消失了吗?在读完陈远著《燕京大学1919—1952》后,有一个强烈的感觉,燕京大学仍然存在,并且永远不会消失。  这么说不仅是因为接纳了分拆后学系的北大、清华、民族大学、政法大学等,不同程度地传承了燕大的精神与文化,更是因为作为中国大学历史上一个辉煌的存在,燕大的名字并没有因为时间的磨损而黯然,反而在大学精神逐渐沦丧、许多大学生看不起母校的今天,有着熠熠闪光的示范效应。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有个问题一直萦绕,“他们为什么如此热爱燕京大学?”整个阅读过程也成了寻找这个问题答案的过程。从最狭义的角度理解,美国教会当时在中国创办多所教会学校,主要目的是培养神职人员,让基督教在中国落地生根,从二元对立的角度看,也可以偏激地理解为“信仰侵略”,在整个燕大从筹建到壮大再到被分解的过程中,“信仰侵略”都是一个巨大的阴影,“谁出钱办学”成了大学的原罪。然而,用今天开放的眼光看,“谁出钱办学”并不是什么问题,关键在于要办一所怎么样的学校。  校园与学子之间,有着血脉相连的关系,热爱母校本身,也成为了一种信仰。《燕京大学1919—1952》描述了汇文大学、华北协和女子大学、通州协和大学这三所学校合并为燕京大学的艰难,大家都希望新学校名字能有原校名出现,甚至为此不惜“大吵三天三夜”,有学生要以焚烧毕业证书来进行抗议,他们如此热爱母校,是因为那时的大学之于年轻学子而言,融合了学习知识、寄予理想、提升精神、刷新生命等诸多功能。创办者的辛劳自不必说,但只有被学子用赤诚之心来守护的大学,才是一所优秀大学的根本。  作为燕京大学首任校长、也是最重要一位校长的司徒雷登,在创办、发展和保护燕京大学方面,付出了呕心沥血般的努力。他的最可敬之处,不在于向美国老太太(教会资金主要捐赠者)伸手要办学经费,也不是巧妙周旋于政坛人士、社会名流中间为燕大保驾护航,而是利用“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策略,更改了教会办学的主旨,把燕大带向了“因自由,得真理,以服务”的现代大学之路,这句校训每个字都能在教会那里找到渊源,但在今天看来,却是世界主流价值观的体现,是每个公民毕生追求的理想境界。  司徒雷登热爱燕京大学,一方面是出于情感投入良多的缘故,另一方面是他对大学有着超越国别、政治、文化的认知,他办学的动力也许用四个最简单的字就能形容,这四个字即“教书育人”。花高薪请名教授,以中国古建筑风格建设教室、宿舍,如鸟筑巢般地让燕大在如此之短的时间里,成为当时的世界一流大学,若非有涓涓不断的热爱来支撑,会无力完成。当时落后的中国,对于学生教育举国上下都有强烈热情,军阀陈树藩把北京居所勺园送予(一说低价卖出)给燕京大学当校址,也是看中了燕大的“品牌号召力”,弱国更要重教育,连军阀都有此觉悟,可见当时办学承载了多大的民族复兴愿望。  司徒雷登是一个诚实的人,他只想办一所中国大学,至于燕大的西方渊源,他觉得只有谈到历史时才有必要提到。燕大之所以在非基督教运动和收回教育权运动这两次冲击下仍能安然无恙,和司徒雷登对待燕大的诚实态度有很大关系,当燕大壮大时,已不是他一个人、一个教会的燕大,而是中国人的燕大。最后燕大还是因为另一性质的收回教育权运动而被分拆,这是拘于当时历史局限的无奈结果,后来有声音呼唤“恢复燕大”,也只能当作对燕大的一种怀念来看待了。  《燕京大学1919—1952》是一本通过采访燕大校友以及研究史实资料而写出的读物,文字客观冷静,但读时仍偶有激动之感,这激动有些来自本书始终如一的历史观:摒弃各种外在杂音,坚持对大学精神进行纯粹的还原。有些则来自对照现实后产生的失落情绪,为什么现在的校长、教授和学生,对大学的看法变得如此功利?他们对大学的热爱为何不再那么纯粹,大学为何又沦落成了求职跳板甚至复杂社会的浓缩地?对旧日大学的怀念潮,这些年集结出许多让人感慨的著作,阅读它们,方能真正了解大学的含义。(刊于8月9日《北京青年报》 )
  •     " 燕京大学,从成立至其消亡,虽然不过短短三十三载,然而它却走过了国、共两个时代,见证过中国最为艰难困苦的岁月。即使常年深处水深火热之中,也无法阻碍其迅速成为最为出类拔萃的大学,名气之大,迄今亦无人能出其左右。作者在书中说到,关于燕大的历史档案,今天也依然未能揭去“保密”的烙印,一般人是无法从正式的文书档案中了解到它的全部的。对于它的记忆,已经随着作古的老人们一起被渐渐遗忘。作为曾经为中国社会发展起到巨大促进作用的燕大,不应被遗忘在历史的角落。能够重新检视燕大从艰难诞生到蜚声海外再到嘎然而止的全历程,对于中国教育能否再续“一流”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之所以说是“再续”,那是因为早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燕大就已达到了当时一流的标准。即使是带有教会大学的名号,但也完全不妨碍燕大的全面发展,从大学的管理体制上,到学术研究成果,再到实践领域,燕大都独领一时风骚。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是离不开一代又一代浸染于燕大厚重的人文与学术氛围的学者和仁人志士的良心、决心和铮铮铁骨的。尤其是在那个国将不国的乱世,他们依然践行着自己对民族、国家甚至对世界大同的责任。能有如此气节,不得不让人佩服——当下中国的大学教育,发展至今却盛行着以个人利益为导向的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盛行,孰优孰劣,不言而喻。时至今日,燕大的威望与成就,仍让后世大学难以企及。然而象牙塔内的学术自由与思想开明,却拗不过领袖铁一般的意志。原本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圣地,霎时间沦为政治运动惨烈的第一线。其结果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伴随着中国千年的教育传统被全盘否定,由洋人创办的燕大,即使拥有过无限的风光,即使为中国社会的发展立下汗马功劳,但亦难逃被推翻、肢解的厄运。所幸的是,燕大之精气神虽亡,但其形骸残在,被并入其他大学后还能延续其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作为曾经的最高学府,燕大的消亡无疑是文明衰退的一种表现。过去的不安与动荡,早已尘埃落定,中国社会发展至今,已是一派歌舞升平的盛世景象。说到成绩,人们总是会沾沾自喜,信心满满。但对于发展路上的那些曾经的不尽人意,却不是谁都愿意提及的。燕大的历史,被人铭记住的多是它光辉的那一页,而那段包含了无奈与嗟叹的岁月,却被刻意地封存、遗忘。如果没有这本书,我对燕京大学和其他教会大学的认知,唯有通过百度获得,必然只停留在那光辉的部分随波逐流地跟着沾沾自喜、信心满满起来,绝非此刻的沉重与感伤。之所以感到沉重与感伤,是因为国内高等教育发展至今,的的确确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又多少丧失了其“为学”的精神内涵,变得如工厂一般量化产出一批批合格工具的场所。这还不算,各种曾经备受尊敬的称呼也能明码标价叫卖起来,专家成了“砖家”,教授变为“教兽”。用博大精深的汉字去戏谑,还不能说明中国教育界和学术界的乱象、怪象嘛?感谢作者陈远的这本书,让我能伴随着他的文字,重回燕大那段峥嵘的岁月,再次领略和燕大一起逝去已久的 “大学”精神!"

精彩短评 (总计58条)

  •     这本书真的很好看,一口气看完了,觉得身临其境,仿佛就站在历史的那一刻,看着燕大的起伏兴衰,很推荐
  •     可悲可叹,燕京的消亡已经预示了中国教育的悲剧,所以现在一直悲剧着
  •      翻看该书,第一章居然发现抄袭《燕大文史资料》(第四辑)中王百强先生写的:“燕京大学校名与校史若干史料辨析”一文的内容十分严重。高厚德的《燕京大学史》是英文微缩影印版,王百强先生是摘译的,此书作者竟然完全抄袭王百强先生所引高厚德著作全部内容,还将高厚德的为著作列入书后中文参考文献???简直是岂有此理。。。书中插图主要来自燕大80周年纪念册中。。。很多内容基本是摘抄别人引用过的著作和文献,然后作为自己的引文,还假模假式列出参考文献。。。。这本书除了最后一章有点看点,其余内容要么抄袭,要么从前人著作摘抄(“假引证”)。。。可以说,没有什么学术规范可言,可以看出此书作者并未受什么学术训练。所以,提醒一些读者读该书时,保持警惕为好。
  •     任何一个时代,我们都应该尊重爱护大师、学者,他们同样也是社会进步的推动者。
  •     第一次全面了解燕京大学,非常详尽。没有学术自由,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只是缘木求鱼,然也。
  •     重点关注一下南迁的状态
  •     “对待大学的态度反映一个国家对待文明的态度”~用功的著作,不是一流。
  •     逝去的大学带走了一个大师辈出的时代。
  •     潞河这个地方原来和燕大有如此密切的关系。 曾经燕大的建筑名称风雅,不知有没有一天能恢复那些称谓。 @陈远
  •     这本书谈不上有多优秀,但从中可以窥见曾经培养出张爱玲和林语堂这样的双语作家的教会学校,是如何一步步被赤化乃至消亡的。往事并不如烟,值得我们守护和回忆的东西就这么点了
  •     适合作为历史普及读物,作者毕竟尚不足以驾驭燕大这样的大题材。
  •     这是我向往的学校啊!书写的非常好,当然也是因为历史内容比较丰富,燕大岂是北大能比的?
  •     把燕京校史从前到后讲述一遍。手边备一本,方便以后查找资料。但这本书的写作极端不严谨,引证有时只标书名、不写页码,有时干脆什么都不注。前几章不少句子读起来翻译腔浓重,恐不出作者之手,而出自译者之手。书后还列了些英文文献,恐是摆样子。作者虽是记者出身,但既然写历史,就需遵循历史研究的基本规范。应得1-2星,但燕京大学的题目毕竟重要,所以勉强3星。P大鸠占鹊巢,所以P大人都应知道一些燕园的历史。发现陈寅恪是抗战时成都燕大聘任的教授,左目失明时,照顾他的就是燕京的学生。据当时校长梅眙宝回忆,陈对他感叹:“未料你们教会学校,倒还师道犹存”。
  •     【燕京大学很重要,但是这本书写的不好。】(可能叶文心的《疏离的学院》会好点,但这不是专论燕大的。同是民国大学主题,易社强的《联大》就很不错。)
  •     捋得很清晰,不错的普及读物。
  •     很棒的一本书,内容详实,阅读顺畅。强烈向喜欢民国史的同学推荐。
  •     体例上有些问题,一些地方交代的不清楚,如何更好地处理校史与民国史、建国史……即使如作者言“不是一本严格意义上的校史”,和治史的方法与思路还是差别较大。
  •     很幸运在我还在犹豫是否出国的那个暑假,这本书的阅读,坚定了我出国的欲望,让我下定了决心,改了学校,改了就读城市,带着对真正学术自由和人文自由的向往,去到英国,游历欧洲。
  •     了解了一下,挺不错的,前有之事只怕后世复有之。
  •     燕大校史。就进入中国,中外合作方面,和八十年代大众汽车进入中国可同读并观之。当然,和大众非常不同的是,燕大发展到最后是能够完全成为中国学校的。书的内容侧重人事方面的介绍。正是因为燕大对中华教育的真正担当,才使燕大成为成果卓著的名校。只是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     简要回顾了那段值得纪念的历史
  •     有助于了解中国大学中一段被湮没的历史。反馈一个问题:Kindle版的此书中注释内容并没有像其它电子书那样做成超链接的形式,而是直接夹杂在正文中,并且字体与正文等大,影响了阅读。希望出版社能够重新制作一下
  •     文字背后的力道,需要慢慢品味。
  •     从建校 到学科 到名人,内容丰富,值得一读。在资料未公开的情况下,燕大多多少少是个迷,此书主要不是靠档案,而是靠口述。
  •     夜半读书 想起苏大鸠占鹊巢的前身也是教会学校 想起去过的广州东山近代别墅群 传教士 谢谢。欢迎您再来 常来
  •     看到那些湮没在历史里的人名,一阵唏嘘。。。
  •     宣传语俗气一点儿。装帧一般。文字全面,普及性尚可。可闲读。
  •     难怪总看不起p大
  •     一本很全面介绍燕京大学的书,值得细细品味,对照今天的中国的一些大学,很感慨。
  •     史料运用比想象得要丰富,对燕大的发展沿革做了比较好的基本性梳理。两点遗憾:(1)作者采集的口述史料运用不足;(2)校园生活史方面仍然阙如,期待此类著作出炉。
  •     《燕京大学》一书,是作者所著《消逝的燕京》(重庆出版社,2011年)的姐妹篇。为撰写好这两本书,并不断挖掘这一段被尘封的历史,作者曾走访了多位在国内还健在的燕京学人,以及他们的亲属及后人(尚未涉及曾执教于海外的燕京学人,及其后人);查阅了大量不易见到的,涉及燕京大学早年档案资料。尽管这些资料并非珍本秘籍,但作者善于从中发现蛛丝马迹,进行合理考证,并提出新的观点。不足之处,对于曾执教于海外的燕京学人,及其后人,如邓喘禹、周一良、王伊同未能记述、描写。
  •     感谢无私的美国人
  •     最后一章,触目惊心……以及口述史绝对功德无量!
  •     几天读下来,感慨颇多!大学教育的好坏是反映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好坏的标准。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燕京大学的校训似乎让其余大学的校训黯然。大学教育的真谛究竟是什么?就是做学问,有自由,并且能够服务于大众,服务于人类!真理是顺理成章的,只不过需要人们去追求并加以诠释,这些,做学问之人就能做到,只不过学识高低而已;自由,我认为是有很多种内涵的,学术自由是首当其冲的,还有就是自由的学术环境,不被外部势力所影响;服务,就是用自由的思想加上真理的诠释来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类。这样国家才能发展,通过服务又能够反哺给学术,以致学术欣欣相容,服务愈加细致入微。这可能就是一个大学应有之义。这样的前提是什么?就是不受到影响。当看到燕京大学的消逝,心头一紧,看到那时候德高望重的教授被迫害,心已凉。
  •     燕京消亡的一刻,知识分子脊梁被弯曲的过程,看得人最难受
  •     1,了解了燕京大学的详细的情况,如:是文理科的学校;是基督教各个差会共同参与举办的原因;学校建立的种种困难等等。2,上世纪二十年代,我国各界有志之士对外国基督教欲想控制中国教育的抵抗及取得的成绩。3,这是一本记录我国教育变革的书籍。
  •     由于某些原因,本书未能更多地使用档案资料,因而以口述回忆为主要史料,不过已经非常不错了,最后一章写得最好。期待档案更公开后,能有更全面、深入的燕大史。
  •     客观真实的描述那个大师辈出的岁月。
  •     作者陈远说过,在媒体的工作经验让他知道怎么写能让人读起来不累。本书读起来确实不累,但作为学术著作,结构有些散漫,提出了问题却没有足够的分析和结论;作为通俗读物,又显得学究气,语言不够生动灵活。最令人唏嘘的不是燕大的消亡,而是司徒雷登无法安眠燕园。
  •     十年磨一剑的作品,资料详实,但是有些用历史迎合观点的嫌疑。
  •     叙事平平,燕大尽管成就很大但文中多有过誉不实之处,比如“世界一流大学”、“没有哪所大学像燕大对政治介入如此之深”诸如此类。更难以忍受的是,作者对北大简直是不怀好意,要知道院系调整以及北大从城里迁入燕园都是当时的政治决定,而不是北大主动为之;对司徒校长安葬燕园一事同样质问北大为何不置一词,简直莫名其妙。
  •     买的电子版,了解一下
  •     对待大学和知识分子的态度,反应了一个政府对待文明的态度。读懂燕京大学的历史,也是读懂中国近代史。
  •     历史可以明志
  •     嘔血半世鑄燕京,一朝穢文汙純名。 惡黨邪作別心計,狡徒黠筆誤真清。 濁句三千博愚憤,臜語數行沽昧情。 攜離傾營孤詣地,寒骨仍未落生平。
  •     一声长叹
  •     大学之道也就在这种校史里看得到了吧
  •     热泪盈眶 ~大学的兴衰,国家的兴衰
  •     一个没有百年历史的大学,在一个时代,做了对于现在来想,许多许多牛逼的事情,然后它被历史冲走了。。真遗憾,只能说,历史是复杂的,燕大的精神能留存到燕大每一个人的身上,被流传下去,多棒!
  •     许多不能讲的你应该能猜到一些,再看看岱骏的《华西坝》
  •     值得一看!老师推荐的哦!
  •     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
  •     材料还算丰富,但是写得未免也太无聊了吧。
  •     书写的不错,让我们看到中国大学的历史。
  •     写中国教育,中国知识分子的书,每每到1949之后,都心生悲凉。多少文明与美好,死于野蛮与主义。
  •     买此书时恰在阅读《南渡北归》,正好两厢印证着,虽各有特色,但本书内容没《南渡北归》丰满,故有点买重了。
  •     : G649.281/7233
  •     又一段被尘封的历史,有理由向那些投身教育事业的人士致敬,正视历史和历史人物。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