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栖居》书评

出版日期:2016-9
ISBN:9787508662423
作者:萧春雷
页数:268页

寻找大地的过去

寻找大地的过去评《大地栖居》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人类栖息、居住在大地上,行百里路,破万卷书,穷其一生在追寻自己存在与成长的意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在相同的大地上,留下了无数先人前辈走过的印记、刻下的痕迹及留下的踪迹,知悉他们曾经的努力,探索他们与自然的相处,以期获得生活的智慧,探寻所谓的意义。游记似乎是结合了旅行和读书的两种努力,它一边在展示探索的过程,一边在记录人生的感悟。《大地栖居》系列就是这样旅行和思考的游记系列,它记录了作者游历华夏大地之间,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开始读《大地栖居》,本是因为小时候到过闽南,对闽南红砖大厝的喜欢;家乡的房屋建筑也多少有闽南风格的影响,但我却对其历史一无所知。因为很少有去搜集相关资料信息的习惯,于是便“懒得”细究下去,这次可以直接“拿来”,便可以得到多年来一些问题的答案,完成了自己的一项小心愿。从书中得知,红砖大厝是闽南文化的继承发展、西方文明的植入衍变,加之中国、南洋建筑文明的互相碰撞、吸收与融合,丰富我们自己传统的一座活化石。人类不停在大地上游走,将他们的思想和文化散播在各处,文明本来就是人类智慧的累积,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推陈出新,遗留到如今的应该是曾经的精华与骨干了。类似的探索与发现在书中还有很多,苗族的迁徙、客家的产生,都像传奇故事一样令人着迷;百姓的生活、历史的变迁,又像我们身边发生过的每一个细节值得琢磨。从广西、浙江到宁夏、西藏,作者到过的地方都留下了他的印记,也用他的文章记录了他的见闻与思考。和一般的旅游游记不同的是,作者更考虑文章的文学性、现场感和学术价值,因此在每一个地理人文景观中,作者所写的游记,同时反映了历史的传承、现实的发展以及学术上的探究多重意义,其意义不仅给未到过的读者有身临其境的述说,文学性和学术性描写让文章更显得厚重和深远。苗族的迁徙与发展,其实就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缩影,它代表了我们生存的坚强、文明的自我构建以及文化的不断传承,等等。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获得的和失去的同样多,也同样重要。放宽我们思想的视角去看人类,我们会发现人类的发展一直沿着一条曲曲折折的道路蹒跚前进;在我们生活的大地上寻找曾经的足迹,就是在后望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历程,或许能让我们获得更多关于文明的信息,这些碎片的拼接,让文明的历史曲线显得更加连续、平滑。《大地栖居》给游客的启示是,在做任何一次旅行的时候,都可以提前问问自己旅行的意义,做一做旅行的攻略,到景点时倾听一下地理与历史的声音,回望先人们曾经的思想。《大地栖居》给行者的建议是,举头三尺有神明,人要带着敬畏的心向往自然,行走于大地之间,更需要有包容与勇气。对于那些更富有责任的人们来说,历史有时候需要经常遥望与回望,文明需要持续的探究与求索,因为人类游走在大地之间,并非注定要效忠哪一方水土,他们带着他们的信仰四处奔波,有时候为了觅食蝇营狗苟,有时候已经忘了曾经的过去。2016-10-8

乱翻书|往来古今,四方上下——《大地栖居》

是因为自己也要出去走走,想看到一些什么,所以拿来此书读。没有市面上游记的矫揉造作,有一些主观的判断但作者的着眼点并不在此,也没有另一些散文的肆意想象。作者的选题是有范围的,然后查找资料,采访相关人物。我欣赏的,正是这样,有目标,有选择的行程。因为选题的确定,思考才能够更深入。往常的日常生活中,走马观花的看过,出去很大可能也是如此。你选择要看到什么?你才能看到什么?当然个人与个人又有不同的意趣,没有高低之分,只要适合自己就是好的。这本书对我来说关于苗族的迁徙是有趣的,关于闽南人的建筑和风格也是有意思的,关于西北的介绍是我熟悉的,涉及到民族涉及到地图,河西走廊湘桂走廊等等,是困难的。这是由于我对地图没有足够的想象力。迟到的民族——苗族 客家族苗族第一次迁徙,是蚩尤余部退出黄河下游的平原。西周王朝,苗族失去长江中游平原,躲进山高林密的武陵山脉,这是第二次迁徙。从武陵山脉退居云贵高原,这是第三次迁徙。一个低平原的民族,在一次又一次的迁徙中变成了山地民族。第四次大迁徙,从1600~1950持续了三个世纪,苗族成为一个跨国境的民族。在未读此书之前,我以为大家都是炎黄子孙,国运一说也曾让我心潮澎湃。仔细想,这不过是胜利者从后往前看的结果。要真做事情,那是从前到后,从无到有。因为失败者的声音太过微弱,所以很难听到。即便有,大多数人也不会去倾听。客家族,这个名称是可以顾名思义的。也算是晚到的,客人一样的。但晚到,可不会带来多大的好处,首先就是自然资源的有限,平原水域已经被瓜分完毕,苗族也面临着相似的处境,竞争有多残酷,人就有多么坚韧。一个平原民族为了生存渐渐演变为山地民族。走廊——河西与湘桂河西走廊何以当之为走廊?前几天读过的《实用主义》说自己是走廊,今天又遇到这个走廊。若要我想,实用主义的走廊实际上是对各个主义的兼容并包,融合。那么民族的走廊,地理位置的走廊想必是各民族的一个融合通道。在这里,许多民族的消失并不是像我以前想象的那样被杀害被消灭,而是被融合被同化。在阅读了河西走廊主人的历代更迭之后我也产生了同样的问题“游牧民族为什么需要河西?”少数民族学者切排和贺卫光都是这样的看法:1:河西走廊是互市点,商道2:游牧民族经济的非完整性3:农牧交界线(汉唐)作者思考之后有了这样的问题:丝绸之路究竟是对游牧民族更重要呢还是对中原王朝更为重要。作者似乎更倾向于“游牧民族”。理由是香料等物资并非民生之用,又非战略物资。我不太同意这种想法,我以为它这种走廊若真的能够在兵强马壮的王朝完全发挥作用,是十分有利于周边国家的稳定的。内陆——长城人家,黄河人家长城的砖头,被长城旁边的人拆了做羊圈,作者开始未免遗憾了一番。但最后又说“长城的使命终结了,村民们物尽其用,拆下旧砖修建羊圈,犹如铸剑为犁,历代皆然。文物保护观念是那些远离长城的人发明的,固然属于远见卓识,然而,但我们不顾由此带来的不便,警告那些终生与长城相守的村民“长城是宝贝,你们不得轻举妄动”时,是不是也显示出了一种文明的傲慢。”我想起小时侯和表姐装模作样的感叹为什么要把那一大块坡来种地,因为那里听很多老人说是满山坡的鲜花,地上的水池都是荷花。要是发展旅游业一定有很多人来玩,来看。这是不是也是一种偏见。基于已经得到的粮食等物质资料,然后产生的想法。要么你的认知有助于现在到未来。如果是对过去的“错误”发表看法,这很少有用。譬如,我们应该说要怎样去发展旅游业,而不是说过去种地了把山坡开垦成梯状的田地了。对于长城应该说,以后该怎样保护,而不是说过去的人拿长城的砖头建了羊圈怎样过分。这个道理是马克思说的根据实际情况,是对时间和空间的权衡,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最后“最不可思议的是,这个大地上的采集者,种植者和漫游者,心中珍藏着一份星图,当你沉浸于一个无垠的精神世界,凝望恒河沙数的宇宙生生灭没,谁还担忧脚下的绿洲宛如一片树叶,被风沙刮走?”愿往来古今,四方上下,未来,前方,都有人影绰绰。

委身大地,诗意栖居

“诗意地栖居”是西方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诗美论中所憧憬、描绘的人类最理想的生存状态。为了这审美的生存,人类必须以肩负自己和后代的责任感去力挽正日益溃退的地球环境。对自我生存状态日益关注的人类正跳出旧有的审美桎梏,在新的视点上审视人与自然、人与自身。萧春雷的游记散文,超越了一般游记散文常见的游山恋水、热爱自然的记叙笔调,将笔触插入人类生存境际的底处去审视历史,关注现实,思考未来,彰显出别具一格的生态美,令今天被生存境遇搅得焦头烂额的读者读后不得不面对大地的伤痛,长考深思。萧春雷《大地栖居》里的生态美,首先美在对自然界清丽脱俗、醉人心魄的纯美之景的描绘与赞颂,尤其是既以生命体验的至真对那种无污染、无喧嚣、无干扰的“诗意”环境的纵情陶醉与放歌,又从哲思的高度对人类“诗意地栖居”的生存未来的思考。同属“中国的掌纹”系列,《大地栖居》同《自然骨魄》《华夏边城》一样,不是见景即录,有景必歌,而是置于生态美的理念高度的有目的、有选择地抒写。其在前言里有这样一节文字:“鱼在水中,鸟在空中,苗在山中。苗族的歌谣这样唱道。在云贵高原,我走访过不少苗寨,它们都散落在大山深处,村子坐落在陡峭的斜坡上,只好建造吊脚楼;因为缺水,贫瘠的梯田里只能种植苞谷或旱稻。云南文山州流行一句俗语:汉族住街头,壮族住水头,苗族住山头。这样一种民族地理分布,并非因为苗族喜欢山林,而是因为他们来得太迟。”将美的自然和人类生活的现状连在一起,且放到生态高度来认识,是人类的觉醒亦是回归。如此理论之光的照耀,使萧春雷的游记散文对自然美的抒写与赞颂格外挑剔也格外醉人。《大地栖居》的生态美,还突出体现在对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对人类丰富潜能创造性实现的赞美,对人类生命过程中和谐相爱、豁达心态的深切体味。作为审美主体的人,美其实就是入对自我本质力量的反观,是人类丰富潜能的诗意释放。因此,山水之美,生态之美,最终都是人对自然的认识美,认同美,征服美,利用美,和谐美和共荣美。委身大地,诗意栖居。按照海德格尔的诗学解构,人类的生存道路只能是诗意的道路。托马斯•伯里曾把后代文化说成是“一种生态时代的精神”,强调文化同自然精神的创造性的融合与沟通。萧春雷以其游记散文形象地展示了现代人的生命追求和审美关注,其审美价值无疑比一般的游记散文又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作家应该以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标准要求自己,严肃对待自己所从事的高尚职业,把创作自由与社会责任感统一起来。从萧春雷的创作实践看,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这也就更有理由让我们对他的新作抱以更多更高的期望。


 大地栖居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