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在路上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6-03
ISBN:9787208022317
作者:王彬彬
页数:265 页页

作者简介

请输入具体内容


 死在路上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五星给勤于思考的人。我们都是平凡的人,但我们拒绝平庸;我们都是孤独的人,但我们拒绝无聊;我们都是简单的人,但我们拒绝肤浅。《等待戈多》里,等待的人们终于没能等到所盼望的:这真是活该!他们为什么要一直傻等着呢,难道他们没有长腿吗?应该变等待戈多为寻找戈多。也许戈多也终于寻找不到,但寻找本身难道不是自有一番意味吗?而等待,静坐着的翘首等待,却是多么乏味多么无聊多么难以忍受哦!——王彬彬《死在路上·偶思长短录·寻找戈多》对于王老师用《等待戈多》作为修改对象去阐释其寻找的价值取向,我只能说,那时的王老师和现在的我们一样,还有些年轻。也许,在贝克特思想的视域里,卑微茫然的人类早已失却了“寻找”的可能性。人们举目四望,猛然发现自己处于一个毫无希望的荒原上,其时虽已四月,荒原却依旧是荒原。人们“只有一种感觉:走投无路。”“不,我可不想要自由,我要的只是一条路,左边或者右边,去哪里都成。”卡夫卡通过猿猴的嘴告诉我们:我们称之为“路”的东西,不过是彷徨而已,人类已经失去了回家的路。在那个永远的戈多面前,我们的意义已经被彻底的怀疑了,无论是自由、平等还是博爱,统统成了虚妄。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基米尔的等待是无奈的,但是,没有路的我们除了等待还能做什么?
  •     《死在路上》(王彬彬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一版)“二王论战”让王彬彬为我所知。后来又读了他的文学评论集《在功利与唯美之间》(学林版),其理论素质颇为贫乏,文章以油滑见长,缺乏思想的深度。不过王彬彬却好谈“伟大、崇高、理想”等深度大词,或许自己越是缺乏啥,越是渴望啥吧。《死在路上》属于“智者心语丛书”,但如果想读到什么“智者心语”,未免会大失所望。王彬彬对金庸小说、张爱玲小说及诺贝尔文学奖的议论与批评都缺乏真知灼见,尤其是对异类的文学作品缺乏宽容的理解与尊重,“媚俗”是王彬彬文章的特色。他与王蒙之间的那场论战,现在看起来更像是一场狗咬狗的闹剧。王彬彬以“死在路上”自勉,可惜其文章完全没有那种“死在路上”的壮美,徒见其喋喋不休的怨妇式感伤。
  •     对于一个朝着终点的人来说,死在路上应该是多可怕的,应该死在终点。死在终点,对于他是幸福的。 然而,是否每一个赶路者面前都有一的钟点呢?是否每一个赶路着面前都有一个终点呢? 然而,一个没有目标的赶路者和一个没有终点的路是康宁的么?是可能的,例如,一个散步者和一条散步的路。 然而,一个散步者是不能算作一个赶路者的,一条散步者脚下的路也不同于赶路者脚下的路。 那么,一个有着即定目标的赶路者和一个漫无目的的散步者,究竟谁更幸福呢?一条有终点的路和一条没有终点的路,究竟哪一条路走起来更容易呢? 那么,是否一个行路者要么是有着明确目标的赶路者。要么是漫无目的散步者,而不可能有第三种情况呢?是否每一条路要么有着明确的终点,要么根本没有终点,而不可能有第三种存在方式呢? 然而,一个既非朝着明确目标赶路有全非无目标的散步者的行路者是可能的么?一条即非有明确终点又非全无终点的是可能的么? 是可能的。例如,鲁迅《过客》中和他脚下的路。这是一个匆忙的行路者,但他却不知道自己是从什么地方来,也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地方去。他只知道:“从我还能记得起,我就在这走,要走到一个地方去,这地方就在前面。”而前面,前面“是荒凉破败的丛莽”,前面是“坟”。 而坟,无疑是他的目标,并不是他脚下的终点,但他却是四在这里。那么在这里,就只能算四在路上。 死在路上是幸福的吗?死在路上是不幸的吗?如果根本就没有终点,那么,就只能死在路上吗? 不!还可以死在起点。 然而,对于《过客》中的行路者来说,死在起点是不可能的,不但因为在开始的地方,“没有一处没有名目,没有一处没有地主,没有一处没有驱逐和牢笼,没有一处没有皮面的笑容,没有皮面的笑容,没有一处没有眶外的眼泪。”而且还因为,“那前面的声音叫我走。”这是不可能抗拒的召唤。 那么,就走下去吧:衣衫褴褛地走下去,带着饥渴走下去,跌跌撞撞,步履满跚走下去...... 那么,就死在路上吧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思想 太喜欢了
  •     了解王彬彬,从这本书开始吧,虽然有的文字显出作者当年的思想某种不足,但完全可以想象10年之后的王彬彬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的思想者了。
  •     不喜欢用“崇高”绑架他人的论调,但更讨厌“躲避崇高”之流。文以载道,大哉斯言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