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花抄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4-1
ISBN:9787302348610
作者:苏枕书
页数:280页

内容概要

苏枕书,客居京都,爱猫,爱植物。已出版《连生》《阑珊》《岁时记》《不许流光入梦来》《葛原与春时》等多部小说。
已出版随笔集《尘世的梦浮桥》,人物评传《一生负气成今日》。

书籍目录


重庆往事
八十八夜
爬山记
六叠的世界
吉田山风土记
秋天的植物
在京都当和尚
隔壁邻居
穿在京都
京都的吃
在京都买浮世绘
猫之寺
天平之甍——唐招提寺金堂大修纪事
流沙香事——第六十三回正仓院展览
无印良品——日本的生活哲学
日本庭园浅谈
洛中之雨
河童物语
谈豆腐
浮槎
拜年
两姓之好
香织二三事

作者简介

古诗中咏藤花之句甚多,譬如惆怅春归留不得,紫藤花下渐黄昏。譬如夜深不语中庭立,月照藤花影上阶。藤花清紫可爱,香甜可食。东国亦爱咏藤花,《万叶集》中比比皆是,俳人笔下随处可采撷。本书有关故乡风物与旧事、日本文化与人情,辑完正是藤花盛开时,遂以此为题。
媒体推荐:
苏姑娘的字温婉尔雅,有一种淡淡的感觉,沉静而舒展,用这个词形容再合适不过。
——何碧幽
她的文字很优美,很多关于京都的描写更是如此,让原本就对这座城市充满了向往的我,如今更是想去不已。
——马小跳
我很喜欢随笔,喜欢这种随意的感觉。当然,也喜欢很有趣味的小说,比如推理。我一直喜欢看动画片,所以接触的日本方面的东西会相比欧美多。所以,对于苏枕书,我是比较喜欢的,因为她写的东西很有灵性,也很有日本的那种舒服的感觉。
——ruby


 藤花抄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这本《藤花抄》里的文章,是她近两年写成,我一篇篇看过,如今渐成规模,辑成一本书,于作者是总结,对读者则又有别种意味。人生苦短,不能经历所有的故事,文字则可以将一个人的所见所闻写下来,交给另一个人去观看揣摩,体味置身其中的心境。于是作者与观者,人生都拓展了一分。作者生在江边,算起来也是文化概念上的江南,所以风物皆滋润。我长在山里,见惯的是靠山吃山的猎户和山民,粗糙苦砺。江南多紫藤花,而山中人则少有打理精致花草的兴趣,好养兰草、杜鹃与月季,因为漫山皆是。深山多生木通,开紫花,据说与紫藤略有几分相似,只是不成珠帘倒挂的姿态,而且颜色要浓厚得多。所以我只能想象一条载着簇新家具的船穿过河汊,靠上码头的场景,以及停泊久了的船,因为不忍伤了四周新生的荷花,索性系在岸边,挂一排灯笼作麻将馆。这样潇洒的情怀,倒不大像印象里的江南人,要有些塞外的旷达才能消解掉温柔里的小气。我也在重庆呆过几年,就没有在雨天碰到过吹尺八于江畔楼头的胖子,也未曾去农家乐吃过豆花和鸡。所以看作者写出一二有魏晋风或者江湖气的人物,就有些嫉妒,觉得自己所见所闻太过狭隘。进城机会少,交游也不广。腊梅和黄桷兰倒常见,到季节满街都是卖花的女人,背着盛满花束的背篓。京都我去过两回,加起来不到十天,在忽晴忽雪的日子里爬过大文字山,也在夜里游过吉田山,在真如堂脱了鞋上去,立在栏杆前看堂前三重塔影与菩提树影,不敢高声。这是初来的新奇和郑重,多少有做客的拘谨。然而一个地方的真味,不经年累月在其中,大多咀嚼不到。譬如在爬大文字山的山道人,与一个个迎面过来的人问好,但却未能遇到同行的老太太,一路告诉这座山的故事;也没有在下山的夜路上碰到萤火虫,听着泉水声,知道山路已经快要走完。至于“金红一梳上弦月,自三重塔的尖端,一点点坠入浓密的树林,止余一点清光”的景象,以及得以跟各家旧书店的老板交朋友的缘分,更只能心向往之。而这些都是在作者的见闻里,不是刻意作态给人看,就是生活其中的日常与真实。女性有天生的细腻敏感,从一杯茶一枝花里看出人情温厚,写得出绵密悠长的文字,让人细细咂摸,在想象里重返彼时彼地,重建一个世界。自然,千人所见又各有不同。现在翻这部书稿,想起两年来很多有趣的事。譬如写修整唐招提寺的时候,讲到千手千眼观音像。千手观音的手以木制,用木钉跟菩萨像身体连接。修缮之时,须用X光测定连接的位置和精度,于是木钉楔入的姿态皆清晰可见。她给我看过这幅X光照,说:“菩萨好痛。”又如通电话的时候,她正在路上碰见猫,便学猫声呼唤。家里的三只猫听见,也飞快振作精神,围拢过来查看。东日本大地震那年,国内新闻上时时都是核泄漏、辐射扩散的消息,传言纷起。她正好要回京都开学。虽然从经验与常识看,京都尚不至被波及,仍然不免担心,叮嘱她万一不妙,马上回来。然而后来一切平静。她给一家杂志社写了《浮槎》,讲震后日本人的生活与心境。她自己并不满意,说想写的和杂志社的命题不太是一回事。但挣钱吃饭,总该顺着金主来。对于这个道理,她是很清楚的。虽常自叹妥协软弱,然而人前总得摆笑脸。国人常受提醒,日本岛国多灾多难,故常有侵略大陆的野心,然而大陆未必不多灾多难。日本受古中国文化的浸润,“古今兴废有若反掌,青山绿水则固无恙”这样的悲慨,应是相通。所以当她写道,在织田信长烧过的延历寺山中,一位老妇指着周遭青山说,“当年的寺庙都已经烧失,但所有的山峦仍然存在。所以比叡山和延历寺仍然在这里,分毫无差”,对历史存亡的豁达与哀悼,尽在其中。至于京都的食物,多清淡可口,很容易接受。她推崇京都的渍物,想是在那边清汤寡水惯了,只有从粗茶淡饭里吃出个好来。可惜她当年在重庆练就的麻辣肚肠,今已全废。2013年6月10日(ps:此书已面世,回头看,的确觉得她应当有所突破。共勉。)
  •      得書時落照微茫。街燈恰好亮了起來,便溶成一片。 書面說是夏蟲色,卻更青蔥;說是千草色,但略淺淡。「藤花抄」三字襯著黃檗的顏色,像貼了一紙長籤,頗覺清切。外封飾以瓶花盞茶,如人強言幽雅,轉顯冗煩;於是剝了去。剝去的外封上還印著三條薦語,所謂「媒體」。我固陋已久,看了三人字號,並不認識。薦語爾爾,亦爾爾而已。「沉靜而舒展,用這個詞形容再合適不過」,這分明是兩個詞。 枕書多年客寄,一冊叢集,大半是東國風物;小半是追憶,隔海而復隔年。以字句觀之,則櫛梳之間,偶可商量;以篇秩觀之,則流麗之外,或失散碎。但枕書之爲枕書,原不在此。曾說,有些文章美則美矣,無關作者;還有些文章讀了,讓人想見其人。「香織上前撥開投信口的積雪,將懷中帶來的賀年片小心地塞進去,想了想又微微一合掌,轉頭朝我笑」,這當機一瞬的溫存,雖極平常,卻非無情之人如我所能窺。又曾與人說,枕書這樣的女生(須徑讀作「一朶女子」),任誰都有片刻想娶——誰都難免愛上她所看見的那個可愛的人寰。翻至書跋,遂有一段羡慕嫉妒恨,於胸格格。 是書錄文二十四篇,也讓人羡慕。曾經喜歡寫些什麽,後來怯了,便不能寫,徒自羡慕能寫的人。我也有想寫的事,祇是城郭如故,道心惟微。退筆殘書,艱於一字。或許後二十年,可以說與能寫的人作虛構的材料吧。眞是羡慕能寫的人,眞是羡慕。 PS 1:媒體薦語當然不佳,祇「舒展」二字合我心意。蓋哲學所謂意向(intentio),本義就是舒展(intendere)。聖多瑪斯說心無自性,胡塞爾說意有所向,雖非一趣,亦可相合;或亦唯識宗說心王心所、非卽非離。祇此舒展之中,纔開顯出人心人境。 PS 2:日本風物極宜枕書寫;蓋日本山川清潤、草木玲瓏,就中皆有情意。中國則「如此江山徒莽蒼」,日本則「夏草や兵どもが夢の跡」。大抵中國承伏羲氏遊牧之餘緒,但尊一天;日本則八百萬神佛可佞。 PS 3:一言以狀枕書之書,則「白露滿園花不語,銀燈流廈月初沉」。勉強敷衍了幾段,刪去廣播,免得人看。 
  •     藤花抄,很诗意的名字,就连封面亦是一样,当然内容更是。每当我阅读书中的一个个文字时,我的心随之安然下来,就算再凌乱的心,也是一样能静心。每日睡前必读几段几篇,成了我这段时间,最为美妙的时刻。苏枕书,连名字都那样美,于日本生活多年,所写的,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记忆中的家乡;二则是日本的日常生活。书中的每篇文字,所写的心境故事极为少,大多是对事物及其细致的描写。如写重庆的春天。离开故乡的四月已有七年。柳树的嫩叶用热水焯过,和面摊饼。枸杞芽、马兰头、荠菜,都是这个时候才能吃到。蚕豆在方言里叫春豆,最嫩时剥开可生食。过几天可清炒,再过几天外皮老去,要剥掉,光吃豆仁儿。细致至此,足可见作者本人在写文字尤为善于抽丝剥茧,一层一层描述,所见所想,甚至所感。作者对于京都生活,着墨多,写京都遇见的人,如京都和尚,京都的和尚不似中国的,与普通人无不一样,可以娶妻生子、喝酒吃肉,甚至开豪车,拥美人。日本的和尚,家族继承制,当然在继承前需考个专门执照,也可以这么说,和尚,在日本而言,莫过于一种职业,一种特殊的职业吧。也写京都的穿、吃、物,如浮世绘,从古到今,娓娓道来,仿若在写历史,但又不是,作者是融入了自己的想法、观点,诉说自己所理解的物与事。这样一来,便不是说教式,而是讲个故事般。因了作者这样叙写,我也很有冲动,想去看看日本,日本的那些花事、物事、城事、人事。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雅致 非常舒服
  •     看完了,非常好,可以说是作者目前所有书中辑得最好的一本。前半本写风物,后半本写人事,详述细叙,一气呵成。
  •     近来读过很不错的随笔
  •     清浅恬美的文字,优雅的旅途见闻。
  •     而回忆偏如散珠,稍一惊动,就遍地抛滚,不成片段。
  •     苏枕书的散文随笔果然比小说好些,看完好像去京都(啊,不知说了多少次了)
  •     还是喜欢看她写自己的生活的部分。但我可不是偷窥狂啊_(:з」∠)_
  •     很平淡温暖的一本书。
  •     一如既往地喜欢
  •     淡淡的文字,闲来看看如与人闲聊。
  •     少女版汪曾祺
  •     清丽婉转,却流于表面。
  •     细腻
  •     她很知道自己擅长写哪方面的东西。总有几分俏皮消解了絮语温柔里的小气,所幸让一切见闻都有了承载,看苏枕书的京都比大部分游记、社科书,都要有趣。
  •     特别喜欢。陪我走过很难过的一段日子。看里面对京都对奈良的描写,理想中的人生样子啊。
  •     大学里在学校图书馆读的,现在又借了一次,打算重读。
  •     一汪浅池,落雨涟漪,闲适可喜。
  •     喜爱日本风物的部分 还是枕书的味道
  •     苏姑娘的文字是真好。仅看这样的文字就觉得值得打五星。
  •     图书馆借的书,之前一直想买,总是没货。对她笔下的生活尽是憧憬
  •     清平不寂,这种烟火气和饱足感实在教人羡艳啊
  •     淡淡的感觉 让人心情慢慢静下来 还没读完 读完再码
  •     3.5 读完之日倒是日本之行又黄了之时。有几篇挺喜欢,有几篇读来太腻。
  •     后几篇大好!
  •     看过《岁时记》再看这本,感觉这本书就是《岁时记》的注解。
  •     201606-跟一个城市有了时间的积淀,自身是不是也会慢慢融入这个城市的真味。京都,看上去真的是一个注定我会喜欢的地方。精致、安静、细致、内敛 ...
  •     更喜欢关于日本风物的篇章~
  •     阅后内心恬淡安静,犹如京都这座城市给人的细微感受。那张莲花供花插图最漂亮,几乎每一篇我都喜欢,期待作者写出更多关于京都的散文!
  •     日式的随笔,睡前翻翻,生活之趣。
  •     一直在看她的微博 也看过她写得书 然而这一本里面有她写的自己 于是……有点觉得不是同一个人……吧的感觉
  •     几篇介绍京都的文章文笔优美,读来受益匪浅,几篇写作者现实生活的文章则略嫌琐碎
  •     要是个长得像周作人的大叔写的就更棒了…
  •     又一本苏枕书的书。
  •     一个旅日江南女孩子的随笔结集。书里有见闻随感也有掌故。叙述里很多生活的细节像流水上漂浮的花瓣,那种隐隐的笃定和安然非常动人。文字的味道很好,温和雅致,我很喜欢。
  •     大爱苏枕书的文笔,看完就想去京都~
  •     琐碎 重细节 对日本很多细节不熟悉,无感
  •     2016-16
  •     文字安静美好,但我不喜欢
  •     有几篇看起来会有点掉书袋,但总体感觉还是很棒,尤其是同样住在京都的人看来。
  •     写幼时,真挚有趣。
  •     喜欢这个作者,冲淡隽永的文字。
  •     文笔恬淡有古韵,可一瞥京都的山川俊秀,承唐遗风,故乡风俗。倒是最后自述经历文风一转才见作者洒脱不拘的性情。
  •     如果说《京都古书店风景》是书店的导览,那么《藤花抄》就是心情的记录,或喜或嗔,宛尔动人
  •     勾書。
  •     太爱,要买本收藏~
  •     看完之后想退学开书店了(´∀`)第一次怀疑自己选择的专业是不是真的是我想要的。无印良品的哲学也很喜欢。就是里面有很多文物之类的看不太进去,也许是不了解的原因?
  •     非常好看,也涨芝士
  •     文字反映一个人的性情。无法模仿。
  •     看不下去(;`O´)o
  •     文字真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