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山

出版日期:2016-1-1
ISBN:9787515334517
作者:凡一平
页数:320页

内容概要

凡一平,本名樊一平,1964年生于广西菁盛乡上岭村,壮族。先后就读于河池师专中文科和复旦大学中文系。现为广西民族大学八桂学者“文学创作”岗成员,硕士研究生导师,第十二届**人大代表。著有长篇小说《跪下》《变性人手记》《顺口溜》《老枪》《上岭村的谋杀》,小说集《浑身是戏》《撒谎的村庄》《理发师》等。根据其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有《寻枪》《理发师》《宝贵的秘密》等。

书籍目录

FEI常审问
韦五宽的警察梦
中国扑克
沉香山
投降
幸运的酒徒
姐姐快跑

作者简介

沉香山》是作者凡一平的中篇小说集。书中收录了他的作品,其作品构思精巧,情节曲折起伏,可读性强,充分展示了作者高超的故事架构能力和创作技巧。小说都已销售出影视版权,其中两部正在拍摄中。作者是知名作家,有多部作品被拍成电影。


 沉香山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混乱时期的爱情   --《沉香山》读后感  Daeg Gih Boux Nung  爱情,是作家们常说常新的一个话题。爱情越是经受时间、苦难的考验,它越是显得真挚、可贵,历久弥香。壮族作家凡一平用《沉香山》表达了自己对爱情的思考。小说以十万大山的壮族姑娘韦文秀与法国兵凯文自二战以来长达70年的爱情故事为主线,以壮族地区的社会变迁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凄美感人的爱情故事。小说通过穿插描写韦文秀与苏岩夫、阿猫与阿娟等7对恋人在不同时代,不同人种,不同文化,不同地域间的爱情,构造了自己对爱情的审视和直观的思考,凡一平认为爱情“有一种延续比血脉的延续更久远”的生命力。小说以爱情的角度为切入点,展示了凡一平对现实生活的思考,也反映了其对壮族这个族群的本地化、国际化等文化问题的思考和态度。 一、故事梗概  二战期间,驻守在越南的法国军队被日本打败,被迫转移到广西十万大山的六细村驻扎安顿,在这个期间,六细村里情窦初开的壮族姑娘韦文秀、阿娟与法国兵凯文、阿猫分别产生了爱慕之情。战后,法国兵离开了中国,两对恋人在依依不舍中分别,凯文留下沉香戒指给韦文秀作为信物,约定到了法国后再回来找她。而阿娟姑娘此时已怀有阿猫的骨肉。不久,阿娟把孩子生了下来,取名叫“小阿猫”。后来,阿娟因对阿猫的思念,在绝望中自杀了。阿娟的父亲也因悲伤过度而去世,只剩下“小阿猫”孤身一个。韦文秀就把小阿猫视为已出,独自把孩子扶养成人。文革开始了,苏岩夫等“右派分子”被下放到六细村进行改造。慢慢地,苏岩夫因为个人的魅力而获得了当地人的好感,他也走进了韦文秀和小阿猫的生活,他帮助小阿猫认字,读书。久而久之,苏岩夫与对韦文秀相互间产生了爱慕之情。  后来,苏岩夫获得平反,在离开六细村前向韦文秀表白,但文秀因为心里挂念凯文而忍痛拒绝。苏岩夫伤心地离开了六细村,去了城市。过了几年,厌倦城市生活的苏岩夫渴望乡村的平静,心里一直牵挂文秀和小阿猫,他再次加回到村里,找到了文秀再次向其表白,文秀接受了他,他们组成了小家庭一起在农村平静的生活着。 文革结束后,小阿猫在苏岩夫的精心教导和鼓励下参加了高考,并考取了复旦大学,但因在求学路上丢失报到证,而错失了最后上大学深造的机会,只能返回山村务农。  不久,小阿猫到南宁打工,期间救下了轻生的同乡女子蓝月蛾,蓝月蛾因男友抛弃了她,而她又怀了男友的孩子,因此有了轻生的念头。小阿猫的关怀、照顾打动和鼓舞了蓝月蛾,让其有了活下去的勇气。后来两人相爱了,并一起回乡生活,不久蓝把那个孩子生了下来,她和小阿猫一起扶养成人,那孩子的名字叫韦玉香。  韦玉香长大后,去北京的大学读书学外语。期间爷爷苏岩夫患肝癌,一家人无法承受巨大的医药费,韦玉香为了救爷爷,委身于自己的老师胡杨,已有家室的胡杨要求韦玉香为其代孕生个孩子,因此韦玉香得到一大笔钱。不久,奶奶韦玉香也病重。苏岩夫希望小阿猫能去法国寻找自己的父亲,完成韦文秀的心愿。韦玉香知道奶奶与法国人的爱情故事后,和胡杨一起去法国寻找奶奶的昔日爱人。经过努力,她找到了凯文的遗孀伊莎贝拉,伊莎贝拉告诉她们凯文生前一直挂念韦文秀,而阿猫也因思念阿娟而酗酒,沉沦,最后自杀了。临走前,伊莎贝拉把凯文留下的沉香戒指给了韦玉香带回中国。  最后,韦玉香带着沉香戒指回到了家乡,并给奶奶韦文秀讲述凯文和阿猫返回法国之后的故事,奶奶听后终于瞑目,不久便去世了……。  二、创作的源起《沉香山》创作的起源,是凡一平去广西十万大山旅行期间,在电影《英雄虎胆》的拍摄地,经人介绍认识了李秀英老人,为其与法国士兵的爱情故事而感动。李秀英老人的故事,让凡一平想起自己的外公外婆的爱情故事,这两段故事在不经意间形成了跨时空的共鸣,给予了凡一平创作灵感。他的外婆在26岁时一直在等候外出抗日的外公,一直到82岁去世也未等到外公的归来。这两段旧时代的往事杂糅在一起,为凡一平笔下虚构的爱情故事奠定了时间和空间的叙事张力。但是,凡一平更为重要的创作动力和契机,来源于他自己对爱情的思考和对壮族文化的认识。可以说,《沉香山》是凡一平探索和追寻壮族地区这片孤独、落后、安静的土地生命力之所在的一种形式。他想借助爱情使壮族获得拯救,获得升华,使封闭、落后的壮族地区重新焕发重生的光彩。这表现出了凡一平作为壮族知识分子的文化使命感,也体现了作者独具特色的人文关怀的视野。  三、小说的艺术特色  (一)鲜明的地方特色  《沉香山》故事背景发生在广西十万大山--以瑶、壮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这里不仅少数民族文化多元,还较早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1872年法国天主教传教士富于道到十万大山南屏乡米强村传教,1877年传教士苏西叶主持修建米强教堂,它座落在米强瑶寨西侧,为一座五间的瓦房,面积100平方米,至今仍于服务信众。教徒多是米强、米本、笼因等瑶寨人。小说中讲到的法国军队,在1944年日军侵略越南时,曾撤退到米强教堂,驻扎了半年。当时的米强教堂的神甫为法国传教士李玛诺。小说正是以此为背景的。但凡一平在讲述这个故事时,却把瑶寨变换成壮族的村子,主人公变成了壮族姑娘。这显然是因为作家另有用意。凡一平是壮族人,他个人的民族意识和文化认同让他选择了自己更熟悉、更热爱的族群作为小说的主体,通过讲述自己族人的故事去思考他们的文化问题。  (二)简练的文字   小说高度剧本化,影视化,是凡一平的写作特点之一。比如《寻枪》《理发师》等作品改编成电影后大受欢迎,这得益于小说的语言极具表现力和控制力,适于视觉化、形象化的表达。《沉香山》这部作品所用的文字也是极其简练而直接的。作家的母语--壮语的语言基因在一定程度影响并左右了作者的表述。壮语是古老而有丰富表达能力的语言,尤其体现在民间山歌丰富而绚丽的用韵、比兴,排比等,句子以五言、七言为主,但由于没有成熟的书面文字,现代壮语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逐渐式微,而作为作家的母语里,应该是吸收和融入到了作家的血脉里,小说中的短句,简洁直白的对话都构成了很鲜活,形象的画面,有力的支撑了小说的叙事张力。文章不到4万字便交待清楚历时70年,横跨三代人的爱情故事,而且写得丰富,丰满,深刻,行文不拖沓繁琐,可以说,他这部小说是以简洁的语言来吸引读者的。  (三)浪漫的爱情观  1、自由自主的爱情   浪漫的爱情离不开自由。自由的观念深植于壮族族群的精神土壤之中。长期作为封建王朝统治者眼中的化外之族,壮族人在爱情观、婚恋观与中原地区家长包办、男尊女卑等情况比较起来,相对要自由得多。在小说中,十万大山的姑娘韦文秀、阿娟分别和法国士兵凯文、阿猫之间的产生的情愫,是年轻人青春的爱情,也是自由奔放的爱情。姑娘们敢于跨越国别、种族的界限对爱情自由、勇敢的追求,表现了这个族群品格里对人性自由,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作为终极意义的爱情  爱是人类生存问题的答案。对于长久在苦难里生存的人们来说,生活的困顿、残酷不足于让他们麻木不仁,以至于对爱、对美、对生活失去了希望,因为生活里还有温情。诸如亲情、爱情,人与人之间相互取暖的关怀之情。在乱世里,爱情则其以独特的魅力,让人一生去勇敢守候和追求,爱情作为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它创造了一种奇遇,让原本隔阂的世界,得以贯通,让消逝的时光,重回昨日,让卑微的生命,有了意义。在混乱、艰辛的环境里,这宁静、淳和的小山村,这些像韦文秀、阿娟、苏岩夫、小阿猫等善良,平凡的人们用朴素的生活哲学坚守,用美好的品质,如善良、坚韧以及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执着、为他人的无私奉献和付出等等,以抵抗生活的残暴、冷漠和无情。最终,爱情胜利了。这是作家对爱情的一种感悟,一种信仰,一种虔诚,当然也是作家对民族文化的一种美好的想象,也是一种对终极意义的思考和追问。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