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灵魂年代的美国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
ISBN:9787305093883
作者:[美] 尼尔森•乔治
页数:304页

章节摘录

当地老百姓称他为“索命者”,仿佛他是床头恐怖故事里某位令人毛骨悚然的神秘人物。在全国大部分地方,人们称他为亚特兰大弑童者,是杀人魔头,据说从1979年夏天至1981年6月21日被逮捕期间,他谋杀了28人,年龄从7岁至27岁,所有受害者均为黑人。他的母亲菲尔和父亲荷马给他取名为韦恩·B,威廉姆斯(Wayne B.Williams);23岁时他长大成人了,面带倦容,肤色偏浅,一心想在演艺圈谋份行当。    威廉姆斯如果算不上全国第一,至少也是最著名的连环凶杀案祸首,虽然他只被指控谋杀了27岁的纳撒尼尔·卡特(Nathaniel Cater)和21岁的杰米·雷(Jimtmy Ray),两名死者的尸体漂浮在恰达河齐河的水面上时被人们发现。为了抓获凶手,成立了由110名人员组成的特别行动组,其调查员呈递了一份书面证词,称威廉姆斯可能与大部分其他谋杀案有关,但是同时又说,这两项谋杀案是最不利于他的指控。1982年2月27日,威廉姆斯被判谋杀罪名成立。    除了这几桩谋杀案对亚特兰大有巨大影响之外,80年代很少有事件会对一个城市产生这么大的影响了。从70年代初开始,亚特兰大就号称是“新南方”的首都、“一个繁华得忘记了恨意的城市”。过去两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亚特兰大实行晚上7点到早上6点的全城宵禁,接连发生的谋杀案以及四下蔓延的种种传闻实在让父母孩童们惊恐不安。    有关“杀人案的罪魁祸首是3K党,或是白人集权主义者”的传闻弄得整个亚特兰大人心惶惶,更是加深了黑人群体中本来就根深蒂同的仇视白人情结。对一些人来说,这些凶杀案是南方中心城市里抵抗黑人晋升和权力上升的恐怖运动。一些人纷纷揣测,亚特兰大的首位黑人市长梅那德·杰克逊(Maynard Jackson)以及他的后继者安迪·杨格(Ancly Young)能否抵制住这股运动,避免种族暴乱,因为这样的事件很有可能会牵扯出种族阴谋活动。    威廉姆斯最终被逮捕后,种种疑虑四下散布开了。许多人认为他不过是替罪羔羊,真正的凶手仍逍遥法外。卡蜜尔·贝尔(Caraille Bell)是九岁孩童尤瑟夫·贝尔(Yusef Bell)的母亲,也是“制止弑童委员会”的创始人,她称威廉姆斯的审判是“袋鼠法庭”。在长达九周的审讯过程中,公诉人从十件案件中找寻证据,试图从中证明一个相仿的犯罪模式,从而把威廉姆斯与十二名受害者联系起来,而这主要通过把从受害者身上找到的细小纤维和小狗的毛发,与从威廉姆斯家中采集的物品进行匹配。一些案件巾,有看见威廉姆斯与受害者在一起的目击证人。    詹姆斯·鲍德温(James Baldwin)特地赶来亚特兰大,为《花花公子》(Playboy)写文报道这桩案件,他把随后写成的文章改写成了书,即《不为人知的证据》(Evidence of Things Not Sddn)。他在书中写道:“被告的辩护律师被团团围困,更要命的是,他们还起了内讧,这样的辩护难免是要落人为他们精心设计的圈套中的。他们的法律义务是要为客户辩护,推翻双谋杀的指控。然而,公诉人对这桩双谋杀指控根本提不起兴趣,而且,他们是不是在审理案子还不好说。威廉姆斯是被当做屠杀群众的罪犯在审理,这样的指控本没有合法性,又何来法律辩护呢。”    威廉姆斯的定罪让大部分由黑人组成的亚特兰大政治阶层能赶紧息事宁人,整个城市把注意力转向了地铁系统的完善、大型空巾客运终端的升级,以及世纪末举办奥运会的筹备工作上。然而,大部分受害者家庭永远也没法完全相信,威廉姆斯是所有案件的凶手,而且威廉姆斯本人也从没承认过任何一桩指控。朝气蓬勃的亚特兰大,这个国内黑人政治机器运行最通畅的城市之一,它还来不及回首这些案件的种种疑团,就马不停蹄地朝前方奔去了。    在亚特兰大之外,最惹人注目的全国性事件就是联邦政府不再是民权运动的公诉人及拥护者了,他们脱手责任的速度极为迅速。这一年里,里根总统解除了阿瑟·费林明(Arthur Flemming)作为美国民权运动委员会的主席之职,任命黑人保守人士小克拉伦斯·彭德尔顿(Clarence Pendleton Jr,)接替他的工作。彭德尔顿是80年代中出现的众多黑人保守人士中的一员,他们会在有关种族的全国性对话中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他们会成为媒体的宠儿、身负重任的权力中介。然而,他们中很少有人能通过选举任职。    与政府的保守主义倾向相一致的是,在里根任职的头一年里,许多影响着少数族裔的联邦指令也废止不用了。美国劳工部宣布,对承包商竞标联邦项目有影响的平权行动中的相关规定可以放松执行。美国司法部宣布不会再要求雇主严格执行平权行动相关规定,或是要根据配额进行招工,同时还宣布,学校种族融合不再作为一项抵制公立学校种族隔离的政策了,称学校种族融合制度“效率低下,而且极为不公正”。    P39-42

前言

平权行动    几百年来,只有宗教领袖和哲学家的口中才会冒出“灵魂”一词(暂且不论该词的其他含义),指人的精神内核。灵魂可以受到诅咒,永世不得超生;灵魂也可以得到救赎,升入天国。早在被信徒奉为至宝的《圣经》诞生之前,上帝和魔鬼就为了谁主人类灵魂一事争执不休。我们生而为人全赖灵魂,而非游走世间的外部身躯,因灵魂就是诠释人何以为人的那块意识领域。在当今公众的概念中,“灵魂”总与个体的精神世界相关,世纪之交风靡各地的《心灵鸡汤》一书即是很好的佐证。    由此看来,那些60年代的黑人歌手自称他们的流行音乐为“灵魂乐”就不足为奇了,因为这些音乐的要素(节奏、旋律、和声)都根源于滋养他们的基督教堂音乐。虽然灵魂乐关乎世俗题材——多为爱情、爱欲和丧失,但其灵魂还是源自基督教义,尤其当由艾瑞莎·弗兰克林(Aretha Franklir)这样的歌后诠释时,灵魂乐便如主日讲道一般虔诚崇高。    经过这一简单的语义转用,“灵魂”一词开始在更大范围内使用。随着60年代的逐渐流逝,灵魂指代的不仅仅是一种流行音乐风格,还有美国黑人(根据年代或语境的不同,还可能被称作黑鬼、有色人种、非裔美国人)所有的传统和文化。我们成了“灵魂姊妹”,“灵魂弟兄”,我们吃着“灵魂饭”,见面握“灵魂手”,庆祝时“鼓灵魂掌”,而我们的“灵魂孩子”听着“灵魂乐教父”詹姆斯·布朗(James Brown)的歌,朝着获取“灵魂势力”的方向迈进。“灵魂”一词在社会上广泛使用后不久便具有了商业味道,随之出现了灵魂杂志、灵魂理发店、灵魂护发产品,以及一部经久不衰的电视表演秀《灵歌列车》(Soul Train)。摩城唱片公司创始人贝利·戈迪(Berry Gordy)一贯擅长抓住机遇,他甚至给这个词注册了版权,发行灵魂厂牌的唱片。    眼下的音乐视频、电视广告和电影仍会时不时提及60年代这一灵魂年代,然而,他们着眼的不过是这一时代的商业表层;对于黑人社区而言,60年代有着深厚的底蕴及独特的历史。风靡60年代的不仅有烤鸡——那十年间,黑人争取平等公民权利的斗争达到了巅峰。这场斗争的号角自林肯总统签署《解放宣言》之日便已吹响,不过于二战后重燃烽火,因为战后美国国内不同种族的公民(其中有好多外国观察评论员,这让政府稍感安慰)纷纷揭露这个国家的虚伪面目,称其在外与纳粹打仗,向内却不约而同地施行种族歧视。    为了使现实情境不至于与国家宪法中激情澎湃的措辞相去甚远,民权运动带着宗教般的热情重新塑造了美利坚合众国。1946年到70年代之间发生了一系列立法、游行、道德劝诫以及流血运动,其中在60年代,立法行动和道德劝诫均达到顶峰,因而官方障碍轰然倒塌。    60年代时我还是个孩童,即便如此,每当回想起那个年代里《我们必胜》中的激情也很是留恋。对我而言,那个历史年代绝对是把灵魂的精神内涵宣泄到极致的最佳写照,是对人类进步的信念,是对未来辉煌的自信乐观。我们无需一一细数其间的伟绩就可以了解,在那个年代里,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法尼·罗·哈默(Fannie Lou Hamer)、马尔克姆·艾克斯(Malcolrr X)和成千上万怀着奉献精神的民众一起参与到热血沸腾的实际行动中。他们致力于一场艰苦卓绝的事业,一场为灵魂而战的事业。    自70年代中期起,美国黑人的历史进入了崭新的时期,“后灵魂年代”这一术语就是指这段百般曲折、矛盾四起、动荡不断,并且时常漫溢着恐怖的岁月。我用这一简略术语来描绘一个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整个国家努力试图内化灵魂年代以来的成败得失以及矛盾困惑。后灵魂年代里,黑人在社会生活中开始占有一席之地,这在之前从未有过。非洲黑奴的后裔开始以政治人物、广告明星、流行歌手、工人阶层和同窗好友的身份参与公众活动,享有了公民的权利,但是他们并不总被当成同等公民,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这个国家里黑奴以往的悲惨历史。    然而不幸的是,所有这些进步都没有像60年代里人们期待的那样给黑人群众带来实际益处。就缓解现实中持续的贫困、改善低劣的教育、驱除根深蒂固的社会歧视而言,60年代的楷模们取得的成就并没有带来多少实质影响。后灵魂年代里的一些人对政府改善社会环境所做的甚微努力只做保守的还击,黑人群体中的阶级矛盾一直以来都被压制,加上四下泛滥的吸毒,以及与灵魂年代的精神背道而驰的唯唯诺诺,以上种种只是后灵魂年代为什么经常乱如麻叫人理不清的部分原因。    一部关于后灵魂年代的纪实片,不是讲述一场时间脉络清晰的社会运动,却是收集了七零八碎的各色片断,组成的也不是条理清楚线性发展的故事,而是一幅色彩斑驳的拼贴图。一些社会动态,如对灵魂年代的直接响应或是前所未料的某种革命,推动着这部纪实叙事片的情节向前发展。在后灵魂年代,许多黑人在选举中胜出,开始担任政府要职,这是历史上不曾发生过的。他们恪尽职守,致力于改善同胞的生活状况,同时也为其他社会成员服务(主要是指白人)。在这个年代里,持保守观点的黑人通过高透明度的政府任聘或从事媒体工作,开始跻身权贵之列,这对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对黑人抱有的传统政治观点和价值观构成了挑战。这个年代激发了穷人阶层的创新激情,点燃了他们压抑的怒火,由此催生了艺术作品的创作,也鼓动了一些破坏活动,使外界得以了解黑人世界,而这些在历史上都未曾有过。这个年代展示了黑人女性作家和知识分子在种族和性别的语境下爆发的才华,但也引发了各个阶层的黑人男性对这些女性的挖苦指摘。这个年代还重生了黑人民族主义这一遥远年代的信念,上演了多幕街道游行,还向族裔融合这一观念发难,而族裔融合实际上却是有利于培养人们对非洲文化和非基督教信仰的兴趣的。    由于“黑色”一词成了对一个种族的特指,不难想象,到了70年代末,这个词即便不被新词替换掉,也肯定会招致多方挑战或是重新诠释。事实上,80年代的人们就在玩味对黑人的称呼,像“邦皮士”、“霹雳舞男孩”、“美国黑公主”、“下层阶级”、“女性主义者”和“非洲中心主义”这类词开始进入词汇库。这些词中,有一些是戴着有色眼镜的白人创造的,另一些则是俚语和学术词,是代表黑人逐渐获得的新身份和新形象的词。    对《后灵魂年代的美国》一书一个保险的猜想是,这本书讲述的是美国黑人群体中的发明创造、事迹现象以及流行趋势,最终是如何塑造美国其他族裔的生活的。民权运动时期,这种说法很大程度上在政治、法律以及音乐界得到了证实,但是在废除种族隔离更加彻底的80年代,美国社会接受这种族裔之间的相互影响时,不再是堂而皇之地排斥,因而可以想象,黑人文化的影响遂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即便如此,本书却不是在单纯地缅怀种族界限模糊的80年代。《音乐故事》或是历史频道的忠实观众在本书中可能找不到80年代的一些主题思想和重大事件的叙述,书中也不讲魔术方块、“会员专用”夹克衫,也尽可能少讲T先生。万分抱歉。本书侧重于记载那些突然觉得生为非裔美国人值得骄傲的人的成败得失,因而所呈现的那十年景象(多出或少了十二个月都无妨)具有高度选择性。    《后灵魂年代的美国》一书是我的切身体验。80年代时的我二十出头,风华正茂,像所有同龄人一样,我一路走来,一路探索,可谓意气风发。于80年代步人弱冠之年,对我和我的同龄人而言,实属大幸。那时的美国前所未有地向黑人敞开了机遇的大门。我们得到了我们的父母没有机会触碰的工作,那十年里我们挣得的报酬可能比以前一代黑人终其一生赚到的还多。但是生在80年代的我们就高人一等吗?难道我们比先辈更强健、更英勇、更果敢吗?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我们不过是受到的教育更好,不过是时代的幸运儿罢了。    生在这一时代的我们还很贪得无厌、自视甚高,却又被种族主义者用拿来造势的武器攻击得喘不过气来。拥挤不堪、寒酸破败的学校,以及漫不经心不问事儿的老师,要么暴虐凶残,要么不闻不问。而通常两者兼具的治安部门,还有惨不忍睹、画了红线隔离开的住宅,加之腐败瘫痪的公共设施,这些都为种族主义者说事提供了借口。虽然种族隔离得到削弱,我们硕果累累,虽然族裔融合给我们带来了多种可能,但是在更深的层面上,黑人大众中还是产生了一股愤世嫉俗、甘愿遗世独立的心态,仿佛这个崭新的美国让我们激动万分的同时,也让我们厌倦而丧失热情了,这种两面性正是对我们绝好的诠释。    接着,电影牛仔罗纳德·里根登场了,骑着他的马——新保守主义,这也是时下整个国家弥漫的气氛。里根于1980年登上总统之位,也有赖于国家对黑人晋升的扼制,因为早在吉米·卡特(Jimmy Carter)在任的四年中,黑人晋升一事就闹得沸沸扬扬。70年代末的报纸杂志对此大肆报道,当时许多黑人领导人都认为,对于黑人来说,里根总统不会比在任的民主党总统吉米·卡特更糟了。一些声名显赫的黑人领导人甚至还积极赞成这位新保守主义者继位呢。花费口舌去说这些领导人目光短浅,无异于突然意识到说唱音乐是按着节奏来的。    《后灵魂年代的美国》一书虽然是用第三人称展开叙述,但是从许多方面来说却是我的自传,因为书中论及的宽泛主题皆为我一生的探索。1980年1月,当时我是个没有固定工作的自由作家,与母亲和有孕在身的妹妹挤在布鲁克林最破烂不堪的社区中的一幢两层楼的房子里。1989年末,我担任一家报纸的专栏作者,同时还是个小有名气的音乐评论家和作家,住在布鲁克林一处考究的住宅区里,住的是宽敞舒适的赤褐色砂石房屋,新厨房比老房子的卧室还要大。80年代,激发我改善生活现状的动力是黑人流行文化的迅速崛起。我第一份像模像样的收入是迈克尔·杰克逊(Michael Jackson)传记的版税,1983年夏天,我一气呵成写完了这书。我把这笔钱的一部分投资斯派克·李(Spike Lee)的电影《稳操胜券》(She’Gotta Have It),这也是我初次涉足文化产业。1980年至1989年间,我从事写作的同时,还经营些小生意,这都得益于后灵魂年代给我带来的机遇。    但是,我的人生图景并非总是一帆风顺。我的一位近亲染上毒瘾,接着就干起了小偷小摸之事,满口谎言,自此之后,这种互不信任、相互猜忌的风气就在家庭成员心中生了根,至今我们还在努力摆脱它。俗话说祸不单行,这位吸毒的亲戚不久便染上了HIV病毒,整个家庭因这80年代的另一瘟疫而受累。幸好,我们都挺过来了,而且从多方面来看,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坚强。但是,痛苦是切切实实的,伤疤也永远无法抚平。    在我看来,查尔斯·狄更斯的至理名言——“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恰如其分地概括了80年代。所有经历过这个年代的人都被它跌宕起伏的喜悦与悲痛所感染,就像弗兰克·贝弗利(Frankie Beverly)的歌里唱的那样。你不知道谁是弗兰克·贝弗利?这又是80年代的旧事了。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这本书糅历史、政治、文化和评论于一体,是关于20世纪最遭人忽视的那十年的一本生动的参考书。”    ——《今日美国》

内容概要

尼尔森•乔治著有十部非裔美国文化的非虚构类图书以及四部小说,曾两次荣获“美国作曲家、作家与出版商协会”的迪恩斯•泰勒奖,一次夺得格莱美奖,他所著的《嘻哈美国》和《提升比赛》均获得了前哥伦布基金会的美国图书奖。《嘻哈美国》和《节奏与布鲁斯之殇》曾入围国家图书书评人奖决选名单。他为多家国家级杂志撰稿,包括《花花公子》、《公告牌》、《君子》、《音乐潮》、《品质》和《乡村之音》,并策划制作了多档电视节目,以及两部专题片。他最新的电影《日常生活中的人们》最近在HBO首映。他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现仍居住于此地。

编辑推荐

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美国黑人的历史进入了崭新的时期。在五六十年代平权运动的努力之下,非裔美国人开始以政治人物、广告明星、流行歌手等身份参与公众生活,享有了公民的权利,但是这些进步并没有像人们期待的那样给黑人带来实际益处。《后灵魂年代的美国》作者尼尔森·乔治,迈克尔·杰克逊的传记作者,美国著名记者和文化批评家,以“后灵魂”这一术语来指称这一百般曲折、矛盾、动荡不断,时常弥漫着恐怖的岁月。本书以编年的形式,回顾了80年代流行乐、政治、体育、媒介等领域的文化现象,为我们展示分析了美国黑人群体中的发明创造、事迹现象以及流行趋势最终是如何塑造着美国其他族裔的生活的。

作者简介

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美国黑人的历史进入了崭新的时期。在五六十年代平权运动的努力之下,非裔美国人开始以政治人物、广告明星、流行歌手等身份参与公众生活,享有了公民的权利,但是这些进步并没有像人们期待的那样给黑人带来实际益处。本书作者尼尔森•乔治,迈克尔•杰克逊的传记作者,美国著名记者和文化批评家,以“后灵魂”这一术语来指称这一百般曲折、矛盾、动荡不断,时常弥漫着恐怖的岁月。本书以编年的形式,回顾了八十年代流行乐、政治、体育、媒介等领域的文化现象,为我们展示分析了美国黑人群体中的发明创造、事迹现象以及流行趋势最终是如何塑造着美国其他族裔的生活的。

图书封面


 后灵魂年代的美国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0条)

  •     1.在图书馆看上的第一眼绝对是因为这个封面的缘故;2.看前看了一下本书的简介,心想冲着了解一点米国黑人音乐与社会政治运动的发展与关联的兴趣,这本书也值得看一下的;3.实际看了不到10页就。。。
  •     80年代的黑人。黑人的80年代。MJ开始了,乔丹开始了,奥普拉开始了,还有比尔墨菲,还有摩根弗里曼,还有很多很多……
  •     1221到手
  •     一种类编年体的写法,80年代黑人的斗争,细微处见精神,总的来说比较新奇。
  •     上次看的最好的音乐评论书籍榜单上的,我对黑人音乐文化还是很感兴趣的,这本书详实的记录整个八十年代每一年值得记忆的黑人音乐、政治、体育、电影、名人等事情,流水账一样,没什么意思,看维基百科都比这本书有意思
  •     详尽,作者向来重视对流行文化的关注。但范围限制会让中国读者觉得期望过高。
  •     每个时代都可以既是最好的也是最坏的
  •     流水账就是这么真挚而精彩。我很喜欢作者把自己的经验加进历史记述的方法。
  •     政治正确!
  •     其实就是八十年代的黑人争取平等权力的一个侧面缩影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