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文集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12
ISBN:9787309042870
作者:赵凯
页数:482页

内容概要

王中(1914一1994),山东高密人,原名单�,笔名张德功。1935年9月一1937年7月在国立山东大学外文系读书,曾积极参加“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抗战爆发后,投笔从戎,投身抗日战争,加入中共东北军工委从事抗日救亡宣传和兵运工作。1940年转移到山东抗日根据地,历任《大众月刊》、《大众日报》、新华社山东总分社、《新民主报》等编委、编辑部主任、总编等职。1949年南下上海,任上海市军管会新闻室军代表、秘书股长,接管上海的新闻出版机构,创办华东新闻学院,任教务长。1950年至1957年任复旦大学校党委常委、统战部长,复旦大学副教务长,政治理论教学委员会主任兼教授,新闻系系主任、教授。后任复旦大学教学科学部自然科学教学组组长、复旦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等职。1979年再次出任复旦大学新闻系主任、教授,并主持创建复旦大学分校(现上海大学文学院),担任校长。作为著名新闻学者,1981年和1984年,王中先后被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文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博士生导师,并任上海新闻学会副会长、中国新闻教育学会副会长等。离休后,享受副市长级待遇和国务院特殊津贴。
王中教授长期从事新闻理论教学和研究工作,1957年他撰述的《新闻学原理大纲》,为我国新闻学走上系统化、理论化和科学化轨道建立了里程碑式的功绩,引起新闻学界、新闻业界的瞩目和强烈反响。他对《民呼日报》、《民吁日报》和《民立报》的研究,也是颇有深度和独到的。
改革开放后,王中重新研究新闻理论,提出了一些新的创见,作出了新的学术贡献,如对于“新闻”概念再认识的观点,对于新闻与宣传的关系、新闻事业的阶级性等问题的论断,等等。
王中一生追求真理,勇于创新,虽历经磨难,但始终信念不变,意志不摧。他的理论和精神,给人以启迪和鼓舞,其价值是永存的。

书籍目录

前 言

第一部分 新闻学术论著

办报人要有读者观念(1956年)
报纸和读者的关系(1956年)
新闻事业的发展规律和报纸的职能(1957年)
新闻学原理大纲(十八章目录)(1956年)
新闻学原理大纲(前三章讲课提纲)(1956年)
新闻学原理大纲(1957年)
第一讲 关于新闻学的形成、发展及其范围
第二讲 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与演变的规律
第三讲 报纸的性质和职能
上海新闻界的争鸣(1957年)
论评论文写作和新闻学上的几个问题
――评解放日报)1957年6月16日社论(1957年)
《民呼日报》、《民吁日报》和《民立报》(1980年)
《民立报》等报的“迂回宣传”(1981年)
从民立报等报看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办报思想(1983年)
论新闻(1981年)
论传播工具(1981年)
论宣传(1982年)
宣传艺术的魁力――读莎士比亚的《裘力斯・凯撒》(1982年)
新闻学的第 课题(1982年)
论新闻事业的阶级性(1982年)
谈谈研究生的科学研究(1980年)
谈谈新闻学的科学研究(1980年)
新闻学研究中的三个问题(1985年)

第二部分 杂文 书序 书信

孔明和张飞(1956年)
治学与为人(1956年)
盲肠和嘴巴(1956年)
安全发言术(1956年)
冤哉,冯�!(1956年)
谜语新闻好(1980年)
不是咬文嚼字(1981年)
文明教子(1981年)
“又来了”(1982年)
祝《文学报》开创新局面(1983年)
杂文的三要素(1983年)
悼莱昂兄(1985年)
忆恽逸群同志(1985年)
致《大众日报》华新同学的信(1984年)
《门内门外交谈》序
《新闻写作纵横谈》序
《新闻学基础》序
《新闻写作》序

第三部分 访问记与学术动态

王中教授谈报纸性质及其他(1980年)
王中教授赴云南、贵州讲学(1983年)
王中教授应邀去南宁、桂林讲学(1984年)
王中教授与研究生谈新闻改革(1984年)
王中教授谈电视新闻(1984年)
新闻观念要有大的突破――王中教授访问记(1985年)
上海新闻界隆重召开王中新闻理论研讨会(1993年)

附录 回忆及纪念文章

在“祝贺王中教授从事新闻工作55周年暨新闻理论研讨会”上的祝词(钱冬生)
王中对新闻工作和新闻教育的贡献(丁淦林)
王中研究新闻学的经过与贡献(余家宏 丁淦林)
一树独先天下春(居欣如)
音容宛在思念长存(宁树藩)
王中印象(林帆)
回忆王中(贾植芳)
早起的虫儿(吴中杰)
我的学术领路人――长忆我的恩师王中(李良荣)
上下求索九死木悔――追忆我国著名新闻学者王中教授(谭启泰)
王中与复旦新闻教育(徐培汀)
追忆和王中先生的一段交往(祖丁远)
怀念王中教务长(蒋光佩)
王中老师为我们“补课”(陈布南)
我的导师(王浣芳)
忆王中老师(舒修)

后记

作者简介

文集收录了作者关于新闻学原理、两个“新闻”概念的理论,关于新闻与意识形态、新闻学与宣传学关系的论述,关于中国报业史方面的研究论文,以及杂文和访谈30余篇。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王中教授经过认真调研和深入思考,以追求真理、探求规律的精神,就新闻学原理作了振聋发聩的阐述,为建立中国特色的新闻学设计了理论框架。经过历史和实践的检验,证明他的理论创见是符合社会发展实际的,并愈益闪射出真理的光华。文集中汇编的王中80年代的研究篇章《论新闻》、《论传播工具》、《论宣传》、《论新闻事业的阶级性》、《谈谈新闻学的科学研究》等等,更显示出思辨和学理的色彩,对于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他的多篇杂文也是文笔犀利,入木三分,在幽默中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由于历史的原因,王中教授的早期作品大部分已散失,很难搜集。但从仅存的文献中,我们仍可感受到一个敢于坚持真理,勇于探索,虽九死而不悔的新闻学者的优秀品格和凛然风骨。


 王中文集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早在1956年,中国尚且处于计划经济的时代,他就提出了报纸的宣传性和商业性。这是敢为人先的王中。在他所提出的理论被人们误解被人们否定的时候,他坚持自己的想法和实践得出的经验。这是坚定不移的王中。在他被指责被批斗被扣上莫须有的罪名的时候,他淡淡的面对,即使被人严刑拷打,他依然坚持己见,只是微笑着说一句,还好,不严重。这是坚强乐观的王中。在终于能够得以平反,重新回到新闻研究和教学的舞台的时候,继续为他所热爱的新闻事业发光发热。这是不计前嫌的王中。想要带研究生的时候,李良荣被指派给他,他问李的第一句话是,知道我的事情吗?怕被打成右派吗?为什么?当李良荣说害怕,并说出了为什么害怕的时候,王中并没有谴责他,而是表扬他说的是大实话,并说当记者首先的要求就是说实话。这是实事求是的王中。。。。因为这次看《王中文集》看的不是很细致,所以大概记住了这几件事。王中一生中经历了无数的大事小情,但他从容面对,淡然处之,这种做学问的态度,为人的态度,都值得我们学习。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好的学者应该像王中一样,写后人看的东西,而不是现在人看的东西。学者应该具有预见性。
  •     本来以为王中是老一代新闻学者,所持的观念必定有所落后,但偶然翻看了他写的杂文,顿时产生兴趣继续读下去。也许这就是他的魅力所在。
  •     王中(刚知道原名单勣,不知为何改名)一生没有留下著作,大概跟性格和时代都有关系,但让人佩服的是作为政工出身的干部能对新闻学不断思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1957年这样的环境下能大胆提出报纸的宣传性和商品性,并强调要在商品性的基础上发挥宣传工具的作用,睿气,锐气。可惜1960-1980的大好时光被时代蹉跎。此书虽厚,半数是杂文(如品评三国的文章)和别人的述评,读来很有意思。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