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尽头

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05
ISBN:9787538716559
作者:孙健敏
页数:612页

内容概要

戴望舒1905-1950,诗人。原名朝寀,浙江杭州人。1923年入上海大学文学系学习,1925年转入震旦大学法文班,1927年出版诗集《我的记忆》,其中《雨巷》成为他的代有作。1938年主编《星岛日报》星岛副刊,还兼任《珠江日报》《大众日报》副刊主编。建国后在新闻总署从事编译工作。

作者简介

在一个叫做“金色天堂”的神秘地方,四位城市白领丁鸿、夏日寒、皮条和老唐发现他们正在被一种奇怪的程序所控制,他们的所思,所言、所为似乎都与他们自己无关,他们正在不折不扣地变成一个个角色,他们的爱情与生活也变成了一个无法表达的游戏。而与此同时,所有与他们相关的亲朋好友也随之被带入了这个奇怪的程序,一些诡秘的事情不断地发生着,程序像一个深不可测的黑洞一样不可抗拒,将他们一点点吞噬。他们似乎活在了一个不真实的世界中。小说用奇妙的想象为结构,以电子游戏为形式,展示了文化转型时代中国人的内心变化,当代人在面对无所适从的选择时所产生的迷惘与失落。这是一部关注当下现实的黑色幽默作品,语言幽默,内容风趣,将故事性,流行文化和前卫实验融合在一起,实现了一种广告拼巾式的后现代风格。


 天堂尽头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8条)

  •     马克思至少有两个。一个是决定论的,认定这个世界是循着某种方向,或者说是历史发展规律而去的,顺其者倡,逆其者亡,其势如东去之水无可阻逆。另一个要复杂些,用德里达的话说,就是某种“解放的承诺”,这“承诺”当然可能只是规律的需要,但同时或许也开辟了打碎规律的可能。在40万字的长篇小说《天堂尽头——电子游戏*程序》里,我们同样可以发现两个孙健敏:一个决定论者,但是怀疑又总是从他的字里行间不断地渗出。决定孙健敏世界的是一种叫做“*程序”的东西。这玩意据说是一种神奇的催眠程序,大概是由盛唐时一唐姓魔法师制造出来的,也有可能是30世纪时一位由基因合成而成的大魔法师编写的产品,总之它无处不在,万事万物皆在它控制之中,有点像“二十二条军规”,但要强大邪乎得多。就算你仿佛已经知道你是在“*程序”中,你开始你怀疑你对自我的感知你对身周世界的认识只是这程序给你造成的幻觉,你开始想更多地了解这种程序甚至想摧毁这种程序,但最终你却发现这其实只是这程序的安排。书中的一位主要人物老唐据说是唐姓魔法师的嫡系传人,很久以来一直和他家族中的那些先辈一样致力于破解“*程序”,但当他在程序的安排下到了美国却发现,他想帮助人们挣脱“*程序”的努力最终却变成了一种时尚,变成了“*程序”的一种控制方式。他的东方星相企业因此成为近年来全美发展最快的新兴企业,连那些卖饮料的、卖鞋子的、卖卫生巾的家伙们,都知道如果利用*程序来为自己的产品做宣传,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每条街道、每个家庭、每堵墙壁、每件用品上,*程序程序都已经成为了一个必不可少的装饰品。人们热情地参与到一切与*程序有关的活动中,并心甘情愿地将金钱交到老唐手里。这让老唐开了窍,终于明白人们只关心*程序是否能娱乐他们,而并不关心它是否真的存在,或者能否被破解。就像老杰克所说的那样,他没有义务也没有能力去让所有的人都活得更好。无论*程序是否被破解,这个世界上总免不了有一些人注定要被人控制,而有一些人注定要控制别人,他们以金字塔的方式,构成了人类生活的秩序和基础。没有了这些秩序,人类反而会因此灭亡。所以他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地爬到这个金字塔的顶端,而不是去破坏它。因为脑子开了窍,老唐终于把自己的天才给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了。他把原来东方星相那种带有神秘主义倾向的手工方式发展成了一种真正的大工业,使它有了一整套傻子都能操作的机器和将不同的人统一在一起的制度。所有的反抗最终只是为自己增添新的锁链。孙健敏的目光锐利而冷酷,无论时空如何弯曲错位,他在浩瀚星空和量子世界里看到了同样的编码,看到了同样的秩序和绝望。当他在书的扉页上写下此书是由“*程序开发托拉斯出品”的时候,他或许正有着老唐式的悲哀,他或许真的以为,那些文字,书写那些文字的五年时光,其实只是“*程序”和他开的一个玩笑,一个多少有点刻毒的玩笑。在鲁迅的“铁屋子”里,先醒过来的人痛苦于不知道如何唤醒睡着的人,来共同掀翻这“铁屋子”。一个世纪过去了,我们似乎正遭遇更为冷酷的洞察:他们是怎么醒来的?是不是只是“铁屋子”之外“铁宇宙”的一个游戏呢?会不会到了末了也只是一个庄周与蝶的老套的故事,醒着做梦,或者梦见了醒。在书的末尾,我们清楚地看到了这种洞察带来的绝望:老唐和他的美国情人艾拉站在阴风恻恻地据说是破解“*程序”关键的洞口,不知道该不该跳下去。所有跳下去的人都死了,但根据计算,它只能在这里。在这一刻,我们甚至怀疑,这个洞口又是“*程序”的一个阴谋。就像书中每个人在“*程序”驱使下神奇的千变万化的能力一样,就在这除了死亡似乎别无选择的时候,另一个孙健敏出现了。他从老唐的影子里浮出来,“也许在程序外面来看,他们都真的从这里逃出去了。”至少在这个简短的瞬间,决定论的孙健敏动摇了,即使这真是一个在热动力学中终将趋于死寂的世界,但只要还有“外面”,甚至只是有关于“外面”的想象,另一个孙健敏就会生长。于是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一部把未来世界想象成可以通过咀嚼食物、喊几个编码好的数字就可以获得性高潮的书里还会有皮条和滴滴在侮辱和损害里,相濡以沫的爱情。于是我们可以理解,在把猫的产生想象成老鼠想吃同类的产物的书里,会出现那个在下只角长大为了儿子顺利成长蝇营狗苟,却永远不能为儿子所理解的老头夏怀志的故事,会满怀伤感的让这个卑琐而伟大的父亲死在笑声里。于是我们可以理解,那个30世纪的大魔法师最终还是飞出了那间以比光速更快的速度分裂繁殖的房子,即使他的身体变成了碎片,即使房子外面“最大的可能就是一片无尽的空虚”。于是我们明白,“*程序”就象一个黑洞,逃出去是另一个孙健敏赋予这部书的隐秘主题。在书里有一个叫“小野鸡”的人物,这个从小被目为“拉三”受到排斥的女孩随着年龄的增长,被迫要嫁给一个玻利维亚的老年华侨。玻利维亚这个地名我们很熟悉,格瓦拉在那里革命,在那里被杀害,但这和“小野鸡”似乎没关系。在那场热闹而冷酷的婚礼里,新娘的勇气,新娘的复仇顽强地凭借着一个普通的句式:“逃到玻利维亚去,逃到玻利维亚去。”不知怎么的,她下车的时候却突然打了一个趔趄,然后她就抛下了所有围在一起观看她的亲朋好友,开始一路狂奔起来。她一边跑一边将婚纱像羽毛一样从自己的身上扯下来,丢了一路都是。在彻底地精疲力竭之前,她不断地跑啊跑啊跑啊,仿佛这个世界真的存在着一个缺口,能让她从里面完全逃出去似的。这一幕让我无限感动,让我无端地想起古龙的《萧十一郎》里,萧十一郎撞开那所房子找到秘密的一瞬。确实,萧十一郎并没真的发现了自我,古龙的想法也太简单了,但想得太复杂是不是也只是这个“*程序”的陷阱了。或许我们实现梦想的第一步,还是应该撞开那所房子,或者说,逃到玻利维亚去。
  •     这个大陆版本的书,出得比较糙。当时这一版也有很多罗嗦的地方,这几年修订了几稿,文字上应该简练不少,还没看并且打算看的朋友们,就看这个版本吧。我会陆续贴出来的。http://www.douban.com/note/201798017/
  •     原载南方都市报问:你怎么会想到要去写这样一部庞杂并且奇怪的小说?答: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就像有人指着你的儿子问你:你为什么要生下这个小崽子?你会觉得很茫然,因为每一个明显的理由中,隐含着更多不可告人的理由。你现在能告诉别人的只是以现在你的想法去追溯当时的想法,先是你无意中只记住了你愿意记住的东西,然后你有意地从这些记忆中告诉别人你愿意告诉的东西。问:什么是你愿意告诉大家的?答:我愿意告诉大家的是,这是一部在不断的自我否定中被酝酿出来的小说,从八十年代末到我完成它时,我已经完全变成了另一个人,世界变了,中国变了,我的想法变了,我感知世界的方式也变了,因此这部小说也就不断地在发生变化,有些变化是我期待的,有些其实我并不期待,但最终我不得不将它们全部接纳下来。问:八十年代末?那时候你的构思是什么样的?答:那时候我想去写一部以宾馆为背景的黑色幽默小说。问:怎么会想到要去用宾馆做背景?答:因为宾馆在八十年代中期,至少在我成长的城市里,宾馆曾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传奇之物。记得当时我的城市正处在一个星级宾馆和饭店的高速增长期,它们的出现勾动了我们对摩登生活的全部想象和欲望。那时候,在生活中我们能听到很多与宾馆有关的传奇。所以,我产生了写作的欲望。问:那时候你是什么样的状态?答:一个装腔作势的高中文学青年。事实上我身处的那个八十年代本身就是一个文学青年化的年代。所有的人都浑身是劲,有太多的想法要表达,有太多的事情要跟人争辩,男女老少都在尝试着离经叛道。记得那时候,我的语文老师将语文课本弃之不顾,用《性格组合论》给我们上课。在这位老师的影响下,我们甚至开始读尼采和萨特之类的,然后几个胡子都没长出来的家伙聚在一起,一脸悲怆地谈论“人生就是悲剧”之类的事情。那时候我表面上是个愤青,骨子里是个没主见的小资加半文盲。但八十年代的记忆对我们这些三十岁以上的人来说是永远无法磨灭的,这些记忆构成了我这部小说背景的一部分。问:那么另一部分背景是什么?答:是90年代的记忆。问:90年代对你意味着什么?答:是雄心壮志在日常生活中消散,是想象在现实中被挤成碎片,是冲动变成世故,是憧憬和行动的能力全面地丧失,是认识到我们原来是如此的渺小,是我变成了一个三十岁的半老头子,是心安理得地成为我以前千方百计不想成为的那个人。问:好像很消极?答:不能说完全消极,只是不再像以前那样盲目乐观了,是对自己认识得更清楚了,尤其是对自己的弱点和阴暗的一面有了更多的了解。真正使我们四处碰壁的,是我们以前的盲目乐观,我们对自己估计过高,对我们可能面对的困难估计过低,对我们的目标和思维缺乏反思和质疑。所以,在消极的背面是一种积极的反省,否定之后,可能会带来否定之否定。问:为什么想到要用电子游戏这种形式?答:这是我个人经验的产物。91年我玩俄罗斯方块时,我发现时间感变得极不可靠,时间在每一个Score(得分)中被分散成微不足道的东西,我很喜欢这种形式感的东西,觉得可能和我这部小说的内容很合拍。后来,我开始玩真正的电脑游戏,在时间感消失的同时,我还丧失了真实与虚幻的分界线,一切都是偶然的不确定的,这和我对90年代的感觉很相像。当然如果90年代是个游戏的话,那么与之相连的80年代以及以前的年代也自然可能是同一个游戏。我想用游戏的感觉来质疑我们自以为是的铁的逻辑,用另一种眼神来看我们的世界和我们的生活。问:怎样阅读才能让人更快地切入你的小说?答:用一种看四格漫画的心态去读。小说中每个人物都是别人的背景,每个人物既是他自己又是他自己的对手,要从线性的思维中摆脱出来,认识到这部小说或者我们的世界不是由一条单向度的线索构成的,而是无数条多向度的线索互相纠缠的结果。丧失想象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人不是我所期待的那个读者。我只用小说来跟读者对话,除了答案我什么都愿意提供。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我的世界观
  •     很多写小说的人看了这本书之后会羞愧的、因为他们写得就是垃圾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