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之三的沉默

出版日期:2016-8-1
ISBN:9787549580928
作者:傅小平
页数:504页

内容概要

傅小平,1978年生,祖籍浙江磐安,现居上海。写小说、评论、随笔,做对话访谈,业余开专栏。媒体从业十载,获新闻类、文学类奖项若干。

书籍目录

辑一
哈 金我哪有吴承恩那种才华
莫 言 在生活中,有时我是一个旁观者
贾平凹 信不信,我没读过《百年孤独》
张贤亮我从来不走套路 李 锐 历史,万劫不复的此岸

辑二
张 炜 要清醒,要有一只不太糊涂的耳朵
张大春 我认为自己是一个小作家
阿 来 现在是不是太有点儿为文学而文学了?
苏 童 别了,先锋的江湖
毕飞宇 书房里的时空关系令人沉醉
辑三
高尔泰 过去了的事,就让它过去
齐邦媛 连生死都超然,你还激越吗?
叶廷芳 很多所谓的知识分子太聪明,太世故了!
金 雁 说了不会白说
毛 尖 退休吧,电影大腕们!
安妮宝贝 这不是我的时代
辑四
杨 炼 别让你的诗沉沦为冷漠死寂的美
欧阳江河 我就是要表达反消费的美学诉求
芒 克 现实再艰难,都不影响我内心的美好
黄灿然 真正的好诗人,第一件事就是放弃很多东西
李 笠 通往优雅高贵的林间小路
后记

作者简介

《四分之三的沉默》是汉语中我读过的最丰富、最精彩的访谈集。
——哈金
小平是文坛上一双敏锐而又诚实的眼睛,他的视角、洞察力,都堪称一流。深入地探究与悟想,远视与近观,温良而执着,是与作家们交谈时的最好对手和可信友伴。他注重大的方向,不放过微小细部,能够于胸中放置稳定的思想文化坐标。强烈的文学心和责任感,则是他的另一品质,也正因此,他走向了思与诗的核心地带。    ——张炜
这是一本由诚实的提问引出的不可多得的好书。不仅是采访记录,也是一簇簇思想碰撞的火花。诚如资中筠先生所说,她的一些话语,是由于采访者的“推动”才说出来的。只有精彩的提问,才能唤出精彩的回答。提问的精彩,来自敏锐的审美感觉、广泛而深入的阅读,以及对时代脉搏的准确把握。相信不仅现在的读者,将来的读者也会从中得到许多阅读的快乐和有益的启示。
——高尔泰
傅小平的文学对话,本身就是精彩的文学作品。他像个灵巧的内心侦探,善用对话这一独特文体,跟踪、追寻、审视、厘清当代中国文学诸大家,迫使作者摊开思想地图,辅助读者裁定作家是否能自圆其说,最终验证于作品的质地。这部对话集,宏观处从中国时空透视全球化语境,微观处用显微镜观察细节的水滴。听傅小平与作家们谈话,我们会不知不觉参与其中,颔首,微笑,摇头,皱眉,掩卷之后,才突然发现,我们都是揭秘的共谋者,和傅小平一样,在窥探作家内心堂奥的同时,加倍享受了杰作的创造之美。
——杨炼
正如杨炼所说:“他像个灵巧的内心侦探,善用对话这一独特文体,跟踪、追寻、审视、厘清当代中国文学诸大家。”
作者在书中以访谈的形式汇聚了当代国内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大家,例如英美文坛上大放异彩的华人作家哈金,刚获诺贝尔奖的莫言,先锋派小说家苏童、毕飞宇,美学大师高尔泰,朦胧派诗人杨炼、欧阳江河……他们以小说家、文学评论家、诗人、思想家的身份解读他们自己的作品,又从其作品切入这个时代与社会,谈理想谈人生,谈艺术,谈文学创作。
作者以他自己深刻的阅读体验和独特的思维方式向他们提出了问题,访谈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是不拘一格的,坦诚且随意、充满激情,让读者得以一窥这些作家丰富的内心世界。


 四分之三的沉默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0.题记这本书,其实很早就看完了,却一直迟迟没有写评。其实,是因为不知道怎么写,总有种这书还没读透的感觉。不过,再读一遍,估计在认知上也不会提升太多,现在水平就在这了。和朋友在QQ上交流,向朋友推荐这本书,列举了对书中几个作家的感受。突然地突发奇想,不如把这里面21个作家的访谈,连同对这21个人看法一起点评一番,省心省神并且又很接“地气”,还有干货。1. 在21世纪,看21个人辑一NO.1 : 哈金。对于我,这是一个非常陌生的名字;对于生活在国内的其他文学爱好者来说,也不会特别熟悉。因为他生活在美国,用英语写作。不过,笔下的故事倒是中国故事。东北人,二十世纪50年代生人。在对他的访谈中,本书作者傅小平,更多地提及了哈金的新书《南京安魂曲》。近代,历史题材。哈金,采用了一种独特的视角,他叫每种力量都均匀地展开,避免了狭隘的民族主义。不过,把整部小说鲜明地指向历史,又何曾不是一种狭隘呢?NO.2: 莫言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的访谈,从《蛙》开始,一部计划生育史。傅小平的提问很犀利,提到了《蛙》的很多不足。莫言的回答,只能呵呵了。NO.3: 贾平凹上个世纪,曾夺人眼球的一个风云作家。他的访谈,关于《老生》。我发现,贾平凹的小说名字多半都是两个字,《废都》、《秦腔》、《古炉》、《带灯》......《老生》。这也是一种标题党,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他是一个用心经营的人。在访谈中,傅小平贾平凹的文字有一股马尔克斯“魔幻现实主义”的味道,而贾平凹回应,他没看过《百年孤独》。细细评味,竟有世事皆怪诞的况味。NO.4: 张贤亮傅小平,对张老赞誉有加,但访谈的篇幅却是21篇中最短的,不知何故?NO.5: 李 锐又一个陌生的名字。同样,把笔指向历史,《张马丁的第八天》,一个关于义和团的故事。李锐在谈及创作过程的时候提到,写作《张马丁》的时候,他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对《圣经》等宗教知识的补充。而这本书的审稿人就是个教徒,李锐说,很庆幸审稿人没看出什么大的问题。这个细节,叫我想起对哈金的访谈中,哈金提到国内的作家输不起,一部小说都会有专门的款项,写砸了,很可能会自毁前途。辑二NO.6: 张 炜一个很有历史气息的作家,可惜访谈对他的历史观挖掘地不够深入,有机会可以了解一下。"历史不是为了消解现在,历史是为了廓清现在"(和原句可能有出入,大意如此)。NO.7: 张大春对张大春的访谈的标题叫:我认为自己是一个小作家。张大春,也是一个很有中国传统气息的小说大家。四卷本《大唐李白》,是小说、是历史、也是诗论。在《大唐李白》中,很多诗歌是张大春写的“伪李白诗”,看到这个细节,叫我非常佩服他。NO.8: 阿 来一个民族色彩很重的小说商人。当年的《尘埃落定》的版权曾经炒到天价。但此书之后,阿来慢慢在文学圈子里沉寂了。从这点看,现在的麦家和阿来有点相似,《解密》也是被炒得沸沸扬扬,甚至被收入了“企鹅经典”。但《解密》之后,麦家就变得非常商业化了,成了一个类型小说家。不同的是,麦家的作品还停留在大众的视线里,而阿来没有。看阿来的访谈,你会发现,他的民族属性是他的写作资源,也是他的商业资源。但题材不是文学本身,时代的变迁,我们对题材的认知会变化,小说终究还是要看“文学性”的。NO.9: 苏 童喜欢他的自然喜欢,不喜欢他的不必靠近。偶然看到苏童发表的对雷蒙德.卡佛的看法,直觉告诉我,我和他品味非常不一样。“神,敬而远之;鬼,亦敬而远之”。NO.10: 毕飞宇《推拿》。名字,暗示了题材。这个题材中,暗藏着某些未知的东西。值得找来读读。小结:辑一和辑二中的10个人,都是小说家。除了最后一位毕飞宇之外,另外9个人的写作都或多或少和我们的历史和传统有所关联,且不论作品的好坏优劣得失成败,但至少说明了我们的五千年的历史,有着丰富的可以取用的资源。反观当下,很多小说都是“立足当下”,仿佛是空中楼阁中的通天之树,虽然“枝繁叶茂”,但根茎却十分短小。我们现在使用的文字,是“五四”之后的文字,但故事的元素和给养其实还是可以从深远的历史中来。这也是我们阅读《四分之三的沉默》的意义所在,了解上个世纪的作家怎么认知和使用历史,也为我们的阅读和创作提供了非常好的借鉴。另一方面,像哈金和李锐处理历史的方式,也可以和大仲马和司汤达处理历史的方式做对比。史实,在小说中国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多了,“小说”的味道就淡了。国内小说强调“社会价值”,大仲马之流自然不是同一个档次。但大仲马的小说,却更容易叫读者留在作者的世界里,而不是读者自己的历史认知中。辑三NO.11: 高尔泰美学家,散文家。NO.12: 齐邦媛《巨流河》NO.13:叶廷芳翻译家,国内卡夫卡和迪伦马特的研究权威。NO.14:金 雁俄罗斯和东欧研究专家。NO.15:毛尖影评人、大学老师。NO.16:安妮宝贝安妮宝贝说:“这不是我的时代”。作为小说家的她,被放到了非小说家当中。这很值得玩味。安妮宝贝的态度,代表了一部分写作者的态度。看完她的访谈,我觉得“小资”这个标签对她并不合适。小结:在辑三中,涉及到6个人,在某种程度上拓宽了我们对文学的认知,同时他们的工作和努力,也为文学创作者提供了某种基础建设和灵感来源,对他们的认知和阅读能提高写作者和阅读者的自身修为。辑四NO.17:杨 炼一个我不熟悉的诗人。NO.18:欧阳江河一个有钱的诗人。一个形而上的诗人。NO.19:芒 克一个说话很“直爽”的诗人。经历丰富。访谈中,涉及了一个诗人和诗歌似乎没什么关系的复杂并且丰富的人生。“段子手”芒克。NO.20:黄灿然一个不入流的诗人和翻译家。所谓“直译”,难道不是黄灿然无能的代名词吗?读到黄灿然谈“直译”,请细细体会。NO.21:李 笠诗人,《特朗斯特罗姆全集》的翻译者。小结:在小说家的访问中,一再提到“诗性”,但多是寥寥数语,一笔带过。在关于诗人的访谈中,我们依旧看不清“诗性”是什么。诗,是语言的最高形式——在欧阳江河那里,这句话变得很私人,很抽象;而在其他诗人那里,大家都在谈诗,却好像“我看云时很近/看你(诗)时很远”。“朦胧诗”之后,中国国内的诗歌,呈现一片死寂。余秀华之流是撑不起"最高形式"这杆大旗的。而辑四中,我们给人印象最深的不是“诗歌”,而是"争论"。除了,黄灿然之外,其他四个人都曾是朦胧诗的猛将,但在这四个人却对诗歌或者说诗歌界有着非常大的分歧。分歧的焦点包括:个人在诗歌界的地位,尤其在朦胧诗时期的地位;对诗歌认知的理解;对朦胧诗时代的种种的回忆和辨析......而在其中,有一个没有出现的人,却被他们一再提及,他也是谈及朦胧诗避不开的人物。这个人就是,北岛。芒克,亲切地称呼北岛为“老北岛”,因为他们是曾经一起战斗过很久的伙伴。而其他人,对北岛似乎就不那么恭敬了。回到访谈中来,诗人们对北岛、《今天》代表的那个朦胧诗时代的追忆和辩驳最值得玩味。黄灿然,在二十世纪的诗人面前,是资历最浅的一个。但在二十一世纪,他显然是这五个人中最活跃的一个。在黄的访谈中,真是“满纸荒唐言”,“却无辛酸泪”——“直译”的细节和举例,全无“诗意”。直译成“黏土”,意译成“黄土”——这样的问题,其实并不能解决“诗性”的问题。而北岛在《时间的玫瑰》中提供的诗歌翻译的态度和标准,或许能给我们提供关于这个问题的一些启示。不同的诗歌有着存在着不同的韵律和音乐性,而翻译介绍诗歌时,怎么传达韵律和音乐似乎才是问题的症结。总结:站在新世纪,审视这21篇访谈和21个文化圈的人物,竟有一种“久旱逢甘露”的滋润之感。这21个作家学者,大多数已经淡出大众的视野,但他们代表的那个时代却是一个“纯”文学的时代。那个时代的“纯文学”不是当下那种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街头巷尾的热议,是一个个耳熟能详的作家和人物,谁不知道贾平凹呢,谁有没听过《废都》呢?那种纯,是一种入口之水一样的纯,是干净,也是亲近。而眼下的文学或者文化圈,是消费型的,市场化的,是喧哗和热闹的。我时常有个隐忧:未来的中国会变成现在的美国。那个美国不是真正的美国,仅是一种sterotype——是一种媒体形象,是电影电视网络报纸杂志等各种媒体中的美国,一个有着短暂历史的崇尚实用主义的泛滥着美国梦的高度物质化的美国,一个中国化的美国化的中国。在这种潮流中,我们渐渐无意间或者不得不斩断了和过去的联系,小步快跑勇往直前......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却只有手指般的根须。在这种两相对照中,我们回过头,“用历史廓清现在”,真正地善待我们的历史和传统,真正地体会什么才是“中国特色”,或许要比“拿来主义”更有力量,更富"诗意"。
  •     第一次读这种访谈类的书藉,首先感受到的是身为记者的作者,知识的博学与有深度的思想,才能用有针对性与不流俗的提问,让读者看到了一个“海纳百川”似的对话录。在一问一答中,每个作家的不同特点,以及他们每个人的“大气象”也都在字里行间的问答中感知的到,一些写作动机、手法等这些关于写作的知识也在不经意间一一的展现,可谓信息量与知识量都是特别大的,让人有种大块朵颐和意犹未尽之感。喜欢的一些作家的作品的丰富性与深层次性,也得到了充分的挖掘。一个个作家的思想境界与对文学,对人生的哲学思索也都铺展在面前,不由得让人思考,文学的表现行式如此多样,最后却也大多是殊途同归吧?不管是耐人寻味的小说,还是本身有着韵律感与指向性,更有着语言的精髓提炼与给人带来美的享受的诗歌,或是发掘整合历史与评论的文章,大概都是在指向个人对人性、人生意义或是对文化的走向与堪忧的解读吧?这样写出来的东西才让人觉得丰满有灵气,对一些心灵正处在困顿时期的人才会产生强烈的精神共振与指导意义吧?书读越多,越觉得自己是如此的“贫瘠”,在精神这块平原上立起的大山,才会越来越多,当仰望那一座座高耸超拔却并不险峻的大山,那种满足感与知识的缺乏感同时矛盾的纠结在一起。在这个人人都是娱乐主体的时代,有很多人都觉得没事儿时捧着一本书看的人,多么古板与与时不俱进,有时就会听到“每天的微信帖子都看不完,哪还有时间读那么厚的书?”“浪费那些时间看书,还不如在群里聊会天,沟通沟通人脉来得更实在。”等云云。一个又一个简短的帖子带来便利的浅阅读的同时,那些碎片的网络信息量即使再大,又如何与深度的阅读同日而语?这么快速的发展带来的是实用主义,不需要思索,也不必探求,而只是等着一些被人“嚼了又嚼”的无甚营养的“快餐”大行其道,却还觉得挺香。荣格在《心理学与文学》中说:“我们生活在一个由我们自己的精神所创造的世界之中。”也许很多人却在向外去寻求,而忘了向内的思考与不僵化自己的思维模式才是最应该做的,而这本书里有些作家也一再的强调,不管读什么样的文学行式,都是为了引起思考而做的准备与铺垫。也许也只有喜欢深度阅读的人们才会知道那片天空下的蓝是多么的动人心魄。

精彩短评 (总计12条)

  •     好
  •     很好的一部作品,初读不求甚解,再读一遍发现信息量很大,看来打铁还要自身硬
  •     回应司格拉底:很仔细地查考了司格拉底评论中所提到的这个“错误”,查核了《拉贝日记》《南京安魂曲》与《四分之三的沉默》,短评中有几个地方说法不够严谨,也会给还没有读到这本书的读者有一定的误导,所以希望以一个非常喜欢这本书的读者身份稍作澄清。1.傅小平问的是,“南京冬日阴霾天明显比晴天受到欢迎”是哈金由史料而来还是纯粹源于想象,他嗅到了这句话的不同寻常,无须为这句话具体出自哪里负责,哈金自己也没有提及出处。“一上来就错”说法站不住脚。2.单凭这一句在不同文本中可能呈现不同样子的话,就判断哈金的“东北本色”写不出这样的句子,这个也很难说得过去。3.一个好的提问者会让作家发现连自己都意想不到的东西,当事人自己的回忆录和日记只是单向度的内容而已,并不像本书这样富有交互性、多元的角度和多向度的声音。
  •     如果你只是想通过访谈,来窥探那些作家的成功要诀,文坛秘辛 、生活八卦的话,我坦率地告诉你,还是不要买了。傅小平这个“访谈挤奶工”没有挤出过一滴隐私之奶,谈的还是他们的作品,他们的文学观。我不得不佩服傅小平。没有他在访谈中对访谈者思维上的步步紧逼,话题不就不会呈现如此的深度,进而我们也无法透过繁杂噪音,看懂每个作家文学上的鸣与默。
  •     哈金那句话“南京冬日阴霾天明显比晴天受到欢迎”,疑为《拉贝日记》里的话,,,另外,个人以为,这种集起来的写法,还不如读者自己去看当事人的回忆录或日记更过瘾。 这本书通读下来,还是很喜欢,,,诗歌部分杨炼很精彩,,这年月有如此定力,做那么扎实的访谈,殊为不易。
  •     已购。类似中国版的巴黎评论·作家访谈,抱着认识一些当代中国作家的心态读的。结果就看到了叶廷芳的那篇访谈,很是震撼!其他比较好的还有张炜、金雁、黄灿然、李笠的访谈。其他有一些是围绕他们的某部作品展开访谈:哈金《南京安魂曲》、莫言《蛙》、贾平凹《老生》、张贤亮《一亿六》、张大春《大唐李白》。这些都没读过,所以读访谈也觉陌生,以后等读过原作,可再回头看这本书,恐怕又有别样的味道。
  •     看到这样的书,感觉到了生之意义写作之意义好好说话之意义沉默和听见的意义。
  •     翻阅了大半,作者和各大家的深度对话,不分伯仲, 区别于大多流俗的名人对话,触及心灵幽深处的良心之作! 也喜欢书名,像在盛夏的一股绿风。。。。。。
  •     朋友介绍,买了一本读。诚实、敏锐。书比较厚,要有赠送的书签就ok了。
  •     很有深度的访谈录,值得一读!
  •     老态龙钟,自恃有才,偶有火花,无一长久
  •     目录有些许惊艳,内容很详实,读对话式文章比作品好,是因为你可以更接近作者,当然也更接近真实的言说。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