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黑格尔哲学讲稿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1996
ISBN:9787100016544
作者:杨一之
页数:192页

内容概要

杨一之(1912年出生)
重庆潼南人。1929年赴欧留学,在巴黎大学及德国柏林大学攻读哲学。1936年回国后,先后在北平大学、中法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任教。1946年后,任上海同济大学哲学系教授、系主任。新中国成立后转复旦大学。1956年起,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译有《物理认识之途径》、《福格特先生》、《大逻辑》等。与王树人合编有《黑格尔逻辑研究》。


 康德黑格尔哲学讲稿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评康德,评黑格尔,世人不可谓之不多。要么所谓中规中矩,要么所谓一鸣惊人。我想当年黑格尔评价康德谈康德所谓“区分现象与物自体”、“不可知论”是有问题的也是如此吧。康德作为“近世第一大哲”,难免会受到各种苛责。康德既然以“区分物自体”、“为科学争地盘”等思想而“一炮走红”,那么黑格尔恰恰对此做了深刻的批判用意也正在于此。杨的书稿,很明显的,带有时代的气息。然而中规中矩者为多,尤其相较于对康德的评价,对黑格尔的建设性批判似乎更多。原因倒是很简单:康德的哲学思想实际上为话语留下了地盘(所谓水很深就是这个道理)。一般意义上讲康德,说他是在为宗教留地盘,杨对此的解释是恰恰相反是在为”科学争地盘“。这就蛮有点辩证的味道了。实际上还有另一个观点比较引人注目,那就是黑格尔对康德在核心观点上得批判。以前黑格尔正红的时候,流行的观点自然是黑格尔相比康德更高。但黑格尔死后不久,普鲁士国王就讲黑格尔的观点有损宗教权威,进而捧红了谢林。当然,这件事情本身是带有政治意味的。但是另一方面,黑格尔的思想精髓为何反倒会被遗忘的那么快?其实恰恰可以”辩证“的看待这个问题。我们讲辩证,是在一个什么基础上进行辩证,辩证是需要有一个逻辑过程,是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深入过程的。所谓“事物的本质即是反思”大致就是这个意思,反思不是盲目地,而是要依据人的理性入手做一思辨过程。或者换句话说,类似于价值评判上的元价值。同样在辩证范围内也有一个元辩证。黑格尔讲过所谓“好的无穷”和“坏的无穷”,从这个道理上说,这样的一个辩证的序列,依照元批判进行某种回溯,这就是所谓的好的无穷。但是黑格尔的辩证逻辑发展到这个程度,是不是可以同样以更”元逻辑“的方式进行批判呢?换句话说,我们是否有资格站在如此高的角度看待哲学问题?20世纪波普尔讲科学哲学,讲所谓“易错论”,恐怕其实担心的就是这个问题。是不是可以沿着康德的方向按照如此形式逻辑的方式走这条唯心主义的辩证哲学思辨道路,是不是可以做的如此彻底,是不是可以在哲学上尝试把话说尽?这恐怕是令人感到困惑和怀疑的问题。所以总的讲,为什么西方其实还是在讲康德比黑格尔高一些,就在于康德没有说太多吧。可能这么看,似乎康德更加应了维特根斯坦的“不可说”之语。杨在对黑格尔进行批判的时候,是讲实际上黑格尔并不是那么的唯心主义,甚至于唯物层面大于唯心层面,但是仍然有其所谓“软弱”的一面。当然,我们从现在的观点看,又觉得这种批判显得“过时”了。不过作为辩证法大师的黑格尔,无论如何可能也无法认同这种批判吧,哪怕还原到所谓“唯实论”、“唯理性论”这种讲法,他老人家大概也不会同意。我们说他“唯心”、“唯物”恐怕都驳不倒他。那么他的软肋在哪里呢?其实恰恰是辩证逻辑本身的属性决定的。其一,它具有某种“不可批判性”。其二,它的所谓辩证进步的“方向性”值得怀疑。才疏学浅,鄙人浅见。

精彩短评 (总计6条)

  •     - -.
  •     杨一之自然也是我国哲学界的老前辈了,而且和贺麟先生同属早期专攻德国古典哲学方面的专家。但因为年代早,始终有这两个毛病,一是有阶级意识形态,二研究尚未深入,但此书作为解读类书还是不错的,可惜对康德和黑格尔两位哲学史上雄峰的解读成一本小册子,似乎太简略了。
  •     唯物意识形态太重,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令人厌烦的优越感,二级资料只用了列宁的哲学笔记。内容上,唯一的可取之处就是对黑格尔"无"的分析。
  •     讲《纯批》那部分确实够红够专 但到老黑风格明显转小清新了不少……
  •     康德比黑格尔我觉得讲的清楚些,但也可能是因为黑格尔学说本身的艰涩难懂。另外黑格尔部分明显的比康德部分剔除了很多所谓“时代因素”。
  •       评康德,评黑格尔,世人不可谓之不多。要么所谓中规中矩,要么所谓一鸣惊人。我想当年黑格尔评价康德谈康德所谓“区分现象与物自体”、“不可知论”是有问题的也是如此吧。康德作为“近世第一大哲”,难免会受到各种苛责。康德既然以“区分物自体”、“为科学争地盘”等思想而“一炮走红”,那么黑格尔恰恰对此做了深刻的批判用意也正在于此。
      
      杨的书稿,很明显的,带有时代的气息。然而中规中矩者为多,尤其相较于对康德的评价,对黑格尔的建设性批判似乎更多。原因倒是很简单:康德的哲学思想实际上为话语留下了地盘(所谓水很深就是这个道理)。一般意义上讲康德,说他是在为宗教留地盘,杨对此的解释是恰恰相反是在为”科学争地盘“。这就蛮有点辩证的味道了。
      
      实际上还有另一个观点比较引人注目,那就是黑格尔对康德在核心观点上得批判。以前黑格尔正红的时候,流行的观点自然是黑格尔相比康德更高。但黑格尔死后不久,普鲁士国王就讲黑格尔的观点有损宗教权威,进而捧红了谢林。当然,这件事情本身是带有政治意味的。但是另一方面,黑格尔的思想精髓为何反倒会被遗忘的那么快?其实恰恰可以”辩证“的看待这个问题。
      我们讲辩证,是在一个什么基础上进行辩证,辩证是需要有一个逻辑过程,是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深入过程的。所谓“事物的本质即是反思”大致就是这个意思,反思不是盲目地,而是要依据人的理性入手做一思辨过程。或者换句话说,类似于价值评判上的元价值。同样在辩证范围内也有一个元辩证。黑格尔讲过所谓“好的无穷”和“坏的无穷”,从这个道理上说,这样的一个辩证的序列,依照元批判进行某种回溯,这就是所谓的好的无穷。
      但是黑格尔的辩证逻辑发展到这个程度,是不是可以同样以更”元逻辑“的方式进行批判呢?换句话说,我们是否有资格站在如此高的角度看待哲学问题?20世纪波普尔讲科学哲学,讲所谓“易错论”,恐怕其实担心的就是这个问题。是不是可以沿着康德的方向按照如此形式逻辑的方式走这条唯心主义的辩证哲学思辨道路,是不是可以做的如此彻底,是不是可以在哲学上尝试把话说尽?这恐怕是令人感到困惑和怀疑的问题。
      
      所以总的讲,为什么西方其实还是在讲康德比黑格尔高一些,就在于康德没有说太多吧。可能这么看,似乎康德更加应了维特根斯坦的“不可说”之语。
      
      杨在对黑格尔进行批判的时候,是讲实际上黑格尔并不是那么的唯心主义,甚至于唯物层面大于唯心层面,但是仍然有其所谓“软弱”的一面。当然,我们从现在的观点看,又觉得这种批判显得“过时”了。不过作为辩证法大师的黑格尔,无论如何可能也无法认同这种批判吧,哪怕还原到所谓“唯实论”、“唯理性论”这种讲法,他老人家大概也不会同意。我们说他“唯心”、“唯物”恐怕都驳不倒他。那么他的软肋在哪里呢?其实恰恰是辩证逻辑本身的属性决定的。其一,它具有某种“不可批判性”。其二,它的所谓辩证进步的“方向性”值得怀疑。
      
      才疏学浅,鄙人浅见。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