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氏物语》书评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9-07
ISBN:9787020026760
作者:紫式部(日)
页数:870页

里面几乎都是美女

感觉书里面都是美女,还不是一般的美,是那种惊为天人的美。我当时就奇怪了,看现在日本女人的长相,过去的日本女子怎么能美成那样?很佩服作者的描写能力,写那么多美女都不带重样的。看第一遍的时候觉得有些枯燥无聊,不过是写那源氏大花心和不同女子的风流故事,那些和歌也根本无法和唐诗相比,差的太远了,打油还差不多。可能是因为文化背景的原因吧,我没觉得这书有多好,和红楼梦根本没法比,随便消遣看看还行,反正是没有吸引我再读一遍的魔力。

我的中国眼

源氏物语太红了,也不知道是因为不断被改编的漫画,电影,还是电视剧的缘故,反正知道这个的人绝对比知道竹取物语的人多。名著什么的大多只能是当做学术书去看,你不是研究这方面的,还是不要染指为好。都说这是日本的红楼梦,但是看过几集红楼连续剧的我还是觉得源的人物不够突出,对于当时那种宫廷环境和服饰,节庆描写倒是很详细。古代最有名的才女就是紫式部和清少纳言了,很多人拿她们做比较。但是宫廷姑娘闲来无事,还是看物语的人会多一些的。听说上杉谦信也爱看源氏物语……但凡是评价高的作品,我都要花一年以上才能看完,因为真的不适合连续阅读。终于看完了上下两册,就觉得作者对于光源氏太过偏爱,甚至是对书中所有人,大概是因为有个贵族的头衔,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气势。就像光源氏,五十多岁的时候,作者还会说他比年少时更英俊,果真他是不会衰老的么。还有那些为了情爱而消瘦的女子,作者也会觉得此人比以前更加华美。兴许是传说中病态美。书中的高潮部分,我认为就是紫姬开始病弱,最后亡故的阶段。至此,故事也差不多结束了,之前,死的死,出家的出家,暴毙的暴毙,也算是非常萧条的了。但是我一直不太喜欢她们死亡的方式,因为都是由爱产生,包括那位三公主的母亲,偏要认为自己女儿和柏木有染,然后郁郁寡欢,最终提早离开人世,真是让人费解。不过我能看出一点,就是流言蜚语从古至今都是伤及人命的,而且宫廷生活颇为无聊,写诗和异性互通情爱是非常消磨时间的,但是注意一定不要去贪恋身份地位很高的人,不然对方可能只是和你玩玩而已,并不会当真。男人么,都是喜欢年轻的。还有一点比较敢兴趣的,就是那些恶灵,实在是受阴阳师影响,觉得六条妃子附身葵姬那段还是比较精彩的。相较于源氏,我其实更不喜欢他的儿子夕雾,这人虽然也有色心,但是却没有他老爹的色胆和魅力。和青梅竹马的云居雁在一起后,对紫姬一见钟情,碍于老爹的淫威,不敢造次,就对好友柏木的遗孀落叶公主起了好感,最终在侍女们的帮助下得遂心愿。大家都是不爱江山爱美人,爱就爱吧,又有点见异思迁。源氏对每个女人都很好,安排衣食住丧的,但是心里对每个人女人都挑剔过。包括紫姬,曾认为她生性嫉妒,紫姬想出家,他就搬出那套紫姬也想出家,但是念及世间就剩紫姬一人放心不下遂打消了出家的念头这一想法,直到紫姬离世,才让她完成了这个心愿,希望她往生成佛。后来追及紫姬,才发现她的种种隐忍和包容。源氏物语,围绕光华公子展开的一系列情情爱爱,在现代人看来有些拖沓了,而且心里承受能力小弱,爱就爱了,为什么要为自己爱了一个人伤了另外一个人而惧悔交加,最终英年夭折呢(这里指的是柏木)好像都是说不好的,但就给四星补偿一下吧~

走近源氏物语

初次接触《源氏物语》是在初一时的一次偶然机会,我在图书馆的某个角落里无意间翻到了这一套漫画版丛书。精美装帧的封面,纯日派的人物画风,对于一个初一的小女孩来说,这无疑是个眼前为之一亮的东西。依稀记得那封面是明晃晃的亮黄颜色,A4纸大小。那个夏日的午后,阳光透过图书馆彩绘的玻璃窗耀眼地射进来,在大理石光滑的地面上折射起一束束光线。就这样翻了一半这漫画版本的《源氏物语》。当然,当时的我对于这部剧作里面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是不了解的,仅记得她画风华丽奢华,仅此而已。二次接触是在我们大学外语学院那间不算大不算小的机房里看的《源氏物语——千年之恋》。当三维的立体画面把一维的文字叙述赤裸裸地显示在观众面前时,我仍然惊叹于《源氏物语——千年之恋》画面颜色的荀烈,导演大把大把地运用颜色泼洒点缀于这故事情节中,精美的画面成为这大河剧的一大看点。而这次,我以最原始的文字记录形式直面这日本经典之作,我这次看的是1982年版的译本,看着这27年前泛黄纸皮有着浓厚书卷味的书,一种感觉说不出,没有年代久远,没有近在咫尺。抽离了二维的漫画抽离了三维的画面,抽丝拨茧地只剩下文字,看似空洞,其实文字的力量却更大地塑造了另一个不同的源氏的世界,任由文字在我的脑海里驰骋勾勒出前所未有的画面。或许是因为有前面两次的铺垫,我很快地就进入了书中文字描绘的世界。文艺大师丰子恺文学功底深厚,用词遣句得心应手信手拈来,品读之际酣畅淋漓,一气呵成,完全没有读其他日本古典小说的磕磕碰碰。从中也能看出日本深受中国大唐文化影响之深远,因为里面有很多精美的诗文,其华美真的不亚于出至中国人之手的文字。这就让人不得不由衷佩服起《源氏物语》的作者——紫式部。在书中作者说:“我乃女流之辈,才疏学浅,不宜奢谈汉诗”。其实不然,书中大段大段的描写,铺陈,叙述,其间间或兴起,就信手拈来一首古诗,可谓是文中的一剂润滑,那些古诗读起来通俗易懂又不失华丽,紫式部的文学功底可谓折服众人,我看着看着敬佩不已。作者深刻揭露贵族社会的一特征:在那个社会里,结婚只是一种政治行为,是一种借新的联姻来扩大自己的势力。这里面起决定作用的是家世的利益,而绝不是个人意愿。而我认为,作者正是想通过这部作品,把在那个特殊时代里心中积郁的东西抒发出来,觉得此情节不能笼闭在一个人心中,必须传告给后人,于是有了现在我手中的这部大作。一个时代裂起一个时代的痕,而埋进去的是一代人的魂。紫式部在这部书中埋了多少人的魂我在这里且先不说罢,毕竟那个年代纵且已经消逝,留下的,就只有我品读这字里行间而望文兴叹的销魂。且说这文字里的世界罢,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一幕是第二章的雨夜评女子。把女子划分品评得头头是道。以前我认为这个世界,非黑即白,没有中间体。看过这夜评,我顿悟,人其实原本无三五九等,阳春白雪、下里巴人之分,而只有有故事的人和没故事的人之分。因为家庭出身、个人经历,原本人人一样的躯体里便注入了不同的魂,人就有了分别,特别是女子,这种分别更是显而易见。男人对一个女人的要求,从这雨夜评里,我觉得甚是苛刻。但何尝不可作为我们当今摩登时代女人的借鉴呢?虽然是千年之前的事了,但我觉得一些人情书故,情感交情是千年不变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这,又有何异同?我们可以从这些古籍中寻得当今社会的生存之道。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锺粟,书中自有颜如玉。我翻看着这古书,真是受益匪浅。这雨夜评女子,他们把讨论上等女子之事,如同当今我们讨论国家大事般堂而皇之地品评一番。男人依女子的等级之分来选挑女子,而唯有上等之女子才是他们魂牵梦萦的渴求之物。读到这里不禁抬起头,看看外面灿烂的阳光,只是莞尔一笑。或许,以后的我再翻开这本书的扉页时那当是另一番滋味了吧,但应该仍会低头在心里莞尔一笑。

日式红楼——题外话

回忆往日读红楼,看罢林妹妹去世就不肯在看。隔了许久才草草看了结尾。近日读源氏物语,竟然也是同样。看罢紫姬与公子去世也不肯再看。虽年纪轻轻,却觉得书中人的心事诸多的相似。所以原是打五星,因为书中人的话引起太多心事偏偏要扣掉一星。也因为没有读完,不肯全打五星,脾气还是那么执拗。女子原是心思太细。看了这诸多书评尽说些旧制下妇女命途多舛的鬼话,忍不住也写点东西。

可怜你侬我侬,都是泡影空花——读《源氏物语》

在这迟迟不暖,花儿厌开的四月里,把厚厚三本《源氏物语》看完,心竟掉进不可言喻的颓丧和忧伤里去了!世人把《源氏物语》看做《金瓶梅》来读,我却只当无常人生的一出悲戏!紫式部真了不起,幽闭深宫的妇人之手,竟能联缀出如此长篇巨制。清少纳言的《枕草子》皆为触景生情的短篇,不足为难,这样浩瀚自然又能始终保持优美的长篇才是世间难再有的奇品!男主角源氏,长着魔鬼都会嫉妒的面孔,因为美而让人深感不祥,真是惹人遐想呀!书看到半截了,找了电影《源氏物语·千年之恋》看,一看之下,失望得不行。还比不上陈冠希呢!也比不上我当年喜欢的谢霆锋!可见美到极致的人,怎么演都不成,美当然是不可言说,不可表演的啦!(害得我这两天,神思恍惚,满大街看青年男子,哪个能帅得像源氏公子呢~~)不讨厌他!这么帅,这么滥情(帅当然和滥情成正比~)如山中的急雨一般,虽让人不堪狼狈,却也让人津津乐道。每次看他有所行动,必先从偷窥开始,然后情书,然后是帘幕外的花言巧语,然后把半个身子挤进去,捏人家的手、衣襟或头发,说啥也不撒手,又是诉苦,又是喊冤,又是百般软语温存,最后终于得成好事,哝哝情话到天明,哈,平安时代的男女幽会真好玩,费那么多劲儿,黑灯瞎火的看不清情人的面庞,又是哭又是笑的,琐琐碎碎地聊,聊到天亮,男的就踏着露水狼狈地离开了~~真是辛苦啊,怪不得都命短~~再说这源氏,真乃色棍中的极品,继母、养女,老太太、小萝莉,口味无所不包,让人叹为观止呀!而情多反为所累的种种情状,也让人咬牙切齿,“纯属咎由自取!”遍观源氏所染指的女人,我偏爱槿姬、二条妃子和花散里。槿姬端庄自爱,不随流俗,迂腐得彻底;二条妃子情爱浓炽,生灵死魂皆不得安息,颇有生生世世纠缠源氏的气概,癫狂得彻底;而花散里相貌虽然丑陋,却有自处之智慧,故能安然度送岁月,想必寿命也是诸位女子中最长的,这是最为可取的优点。全盛时期的源氏,怕是全世界男人艳羡的对象(如果穿越回日本的平安时期,又恰巧穿越成了源氏~~哈哈,真是小狗掉进屎坑里一般的幸福哈~~)。春宫住的是紫夫人,夏宫里住的是花散里,秋宫住的是秋好皇后,东宫里住的是明石夫人,四时景致,春花秋叶,夏雷冬雪,想去哪家去哪家,想看哪景看哪景,整日里风花雪月,哄着美人们高兴就算最大的正经事儿,这个源氏,就算是立刻死了,也不足惜呀!所以在三十九章,他真的死了时,我竟浑然不觉伤心!可这一章,紫式部却写得特别,只有标题没有正文,想必是不堪其悲,特意空过的吧!源氏死后,十章的内容写了源氏名誉上的小儿子薰君(实际是源氏的老婆和别人私通而生下的儿子,源氏觉得这是现世的报应,自己偷鸡摸狗的事儿没少干,反被人偷也属正常,所以睁一眼闭一眼,如此的豁达,也是不容易呀!)。这十章又叫“宇治十贴”,小说的主要场景挪到京都东南的宇治去了。宇治这个地名,与“忧世”同音,在书中,薰君曾有几次痛呼,厌恶宇治这个荒僻的所在,却不能忘情,依旧犯露冒霜,往返在这条崎岖的山路上。这个位于洛南的宇治,我计划去看完伏见稻荷大社后,再搭电车抵达。不知五月间,宇治川还是如平安时代一样,有着怕人的水声,凄厉的晚风,和浓重的朝雾吗?薰君和宇治山庄大女公子的宿缘让人叹息,可后来和三女公子浮舟的缘分就让人更加叹息复叹息了。浮舟之名,名如其人,浮浅无根,可恨可怜!小说结尾处,薰君痴痴地想:自己当年把浮舟藏在宇治山庄,如今怕有男子效仿了他,把浮舟藏在小野的草庵中了吧。小说结束得突然,让人一阵恍惚,念头刹不住了——浮舟打定主意不让薰找打她,而薰于浮舟这样的女子,也渐渐会淡忘吧!他不是说过吗,世上没有一人不似这小舟一样虚幻无常,即使住在琼楼玉宇中,也不能永存于世。所以,那些捣人心肝、让人辗转于爱海情天的恋情最终都是泡影空花,更何况那无凭春梦似的欲念呢?

日本的情色

源氏物语是在08年留学时带来的,本想在飞机上无聊看看,结果一直没看,直到最近因一些喜爱的日本艺术品,打算还是了解一下日本的文学。对日本文学艺术了解不深,所以只谈谈个人感受。虽然此书顶着种种大名,可是我不喜欢,越读越恶心。全书的基调是以男本位,女人充其量就是玩物和抒情的对象:1,不否认美男子让人流口水,但深究起来,如果源氏不是出自皇室,其美貌在民间,也只是奇闻怪事而已。对源氏赞美的背后深深透露出当时日本对阶级的严格划分。其色情行为,如果不是有他的地位撑腰,恐怕早就不得志而死吧。2,女人的美的划分:开始时几个男人讨论各种女人,如同在品玩物件一样令人作呕。后面慢慢展示了男人对女人的价值评定。美貌只是其中一部分,出身才是第一标准!如果出身一般,则无论修养智慧品格高,也不过是拘谨做人。例如明石姬,纵然有极高的音乐才华,智慧又高,人又和气,但是出身一般,女儿成了别人的孩子,自己也只能作一个照顾者,更加不敢享受应有的宠爱,别的夫人搬进六条院的新居后才能悄悄搬进去。男人们对女人的想入非非,也是听到此人是公主,或者是某亲王的女儿而先入为主的遐想。女人被这样品评,实在是令现代人不可思议。3,男人的双重标准:最恶心的是男人要占有一个女人时,明明是作坏事,却找出一大堆理由。如果女人抗拒、表示冷漠或事后非常懊恼,男人则作深情状表示自己一片苦心不得理解,自己的情深没有回报,对方不体谅等。可是如果女人不抵抗或比较顺从,男人则认为女人不值得、轻率风流、品格低,内心自然看不起她们。只有行为上抵抗,但又不绝情,才能勾引起男人的迷思,例如空蝉。男人为自己花心找寻各种理由,最后没有真诚的愧疚,一如既往去勾引和占有其他男人的妻子儿女;但当他们的妻子儿女被其他男人占有,则十分不悦,同时看不起那被占有的女人。这大概是人类欲用重重文明包裹自己的动物本性,却无法成功。最根本最内心的欲望,还是如同雄性黑猩猩占有最多雌性那样而已。其中源氏自养女孩子成人,然后占有她们,这也许是日本乱伦色情的根源吧;还有就是,里面的近亲乱伦十分严重,如果列一个人物关系表,就可以看到,其实来来去去就是一个小圈子近亲乱伦。从生物学角度,近亲繁殖会使到后代变异机会减少,长此以往,物种竞争力下降,必然会走向灭绝之路。就不奇怪书中人物感叹一年不如一年,除了后代们漂亮以外,有什么可以值得赞赏呢?不喜欢归不喜欢,但究竟也不是一无是处:1,日本特有的情色:之前看有关日本艺妓的纪录片时,其中说到艺妓全身被厚厚的衣服包裹,只有脖子稍稍露出来,这一块露出来的肌肤就足够击中日本男人兴奋点。在源氏物语里面也正是描写了这种色情和意淫,例如在屏风或车子露出来的一块衣角、三公主处跑出来的小猫、无意露出的垂地的头发发梢、月夜传来的琴声、器物残留的衣香、烛影下女人的侧面、留在床上的一件衣服等等。西方是以显露为性感,就像贵妇人们都挤出两个半月形的胸和大片的胳膊后背;而日本的性感则是欲盖弥彰,遮掩下的无意诱惑。西方是显露为美,东方,特别是日本是遮盖为美。源氏物语能够让人理解日本人的情色,从而明白其诗歌、文学等等的色情描画。在这个层面上,源氏物语自有其价值。2,幽默:虽然不喜欢书中男人对女人的评论,但是有些还是让人会心一笑。对末摘花小姐的评论不得不说是尖酸又好笑。源氏三番四次去讽刺这个亲王的女儿,说她鼻子尖的一个红点破坏了她面貌,回家又跟紫姬继续取笑,给画里面的人鼻子上点个红点,觉得果然很难看;这还不够,对着镜子给自己点一个红点,觉得这样也不好看。又笑这位小姐食古不化、毫无生趣,老是用唐装作诗,戏说:”唐装唐装又唐装“。另一个例子是对近江君的描写,说她没有气质和礼仪,乐趣也不高雅,最喜欢打牌,表达对父亲的思念是:”不能日夜会见爹爹,那时真好比打双六手运不好,气死我也……我情愿给爹爹倒便壶……“虽然是取笑,但是可以看出作者对这位出身民间、大大咧咧的女孩深表同情,我也觉得这种坦率比扭捏作态要可爱真实多了。看到书五分之四,基调变得很阴沉悲伤,似乎象征着日本皇室的衰微。皇室里的多情(说白就是淫乱和近亲繁衍)和不事生产(沉迷”高雅乐趣“甚少提到关切社会民生的作为),导致皇室最后成为一个独立于现实生活外的虚无存在。虽然皇室衰微,但是其对日本文化影响还是深远存在,这也是为何日本男女还是存在极大不平等的缘故之一吧。我想,现代人跟古人阅读这本书的感受会很不一样。以前的人因为深受以前的文化和传统影响,觉得里面的一切都很风雅自然,不会想到不平等。他们阅读这本书,就像看故事一样享受;但接受了新思想的现代人,是无法承认以前的一套是合理的,就好像我无法认为里面的不平等是应该被赞颂一样。同时我庆幸自己生长在现代,可以自己掌握命运。像源氏物语里面的女子,无论出身高贵不高贵,命运都是系于男子,抗拒又不行,不抗拒又不行,最后通常不是病死就是出家。读者所处的时代不同,阅读的感受不同。所以我不勉强自己继续阅读,在五分之四处,果断弃之。

予取予求的爱化成的文字

自紫式部离开藤原道长后 后半部的小说就是一怨妇的言辞 偶可以这么说吗?无论源氏再怎么年长而显年轻 再怎么华丽更胜当年 对女子的情愫相对来讲 已比他年轻时大有减半 但紫式部竟在后半部非常直接地写出“真令人讨厌”“这多么让人厌恶”之类的话 或许她想表达源氏对紫姬的不忠不信的怨恨每次电影都很奇怪的把作者和书中的故事结合起来 很少单纯描述源氏故事 改编后当然还是书的比较饱满 我能说特不耐天海佑希的那一部吗。。。雷死偶鸟。。。贵为世界上第一部长篇小说 因为描述了当年日本贵族的生活风貌 另伴有不少日本和歌诗词 措词文风华丽 更有白居易先生的诗登场 所以也有人将其和红楼梦对比 偶觉得是有很多方面可以比 但终归相差太久 文化上的差异不能说孰优孰劣 也不能一遍打死说完全无可比之处 总结四字:各有千秋~书从开篇到末 随处可见艳丽的色彩 读完一两章之后卖弄文艺的女子总会感到一股粉或紫之类的颜色映然弥漫 若隐若现 源氏于前 好坏不扬 但有美靥足矣 源氏的好在于阅遍天下所有女子 总会发现所有女子(无论相貌美丑)身上哪怕一点点的优点 而且事后也总会眷顾那个女子 可惜他现实还是非常注重女子的相貌和文化礼仪修养 特别是身家背景 明石姬又如何?她可谓源氏认识的所有女人中综合素质之最 但源氏仍旧嫌她身家低 这也不能全怪阿源 他老人家怎么说也是太上皇的儿子 又贵为当时皇上的老子(真是混乱的关系) 自小受到的极优秀的教育且长得太美貌 在当时的男人来讲 德才兼备 又很体恤民间疾苦 如此完美的男人 对伴侣的要求自然是非常高的六条妃子其实是本书女性的亮点 而且书的故事在这里也推向一个高潮 电影也经常以此作为紫式部内心对道长过分的爱转化而成的生灵 对此的评论过多 偶也不想多参与了反而我更喜欢阿源的第一个女人(?)空蝉 除了皇后 算是第一个拒绝源氏的女人 阿源的强迫其实看得偶有点心惊 空蝉实际对阿源也有点心动 但确实很好地守住自己的信条 真是女性的榜样 也自此章之后偶对阿源就没好感 到后来就更乱了 整个宫闱的女人基本染光 阿源还算是好物 可见其他的多不堪入目了。。。伦常问题是让偶觉得混乱的事件。。。冷泉帝和明石中宫都是源氏的孩子 而且是亲兄妹!冷泉帝在名义上又是阿源的亲弟弟 他们的孩子算是阿源的谁 我的老天!阿源遇到这种事居然不会精神分裂 还要很自然地活着 还自己一手包办的 真是服了他了。。。非要等到后来三公主和柏木事件 加上紫姬无所出 才突然顿悟。。。挺怀疑紫姬要是有孩子 他不知又有什么把戏。。。历史背景的关系 也不敢说这边当年就有多少干净的事 作为女子 承受巨大的压力写下整篇无论当时还是现在都可上升赞为宏章 是为不易 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 都言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 —— 用在紫式部上也许亦无不可

初三——高二——大二

在那个日本漫画肆意横行的年代,通过斋藤千惠认识了这本书《源氏物语》……终于在现如今小寨波涛眼镜源旧址的翰林书店淘到……初三 徘徊于其中纷繁的爱情故事和晦涩难懂的人物关系……高二 伤感于末摘花的境遇……极度讨厌所谓美人者,以花为貌,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柳为态,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肌,以秋水为姿,以诗词为心……一点都没有普通劳动阶级妇女的朴实!大二 厌恶源氏的群花丛中过……还大肆标榜:我自己生性柔弱,没有决断,所以喜欢柔弱的人……浮薄少年不良心男人的矛盾之处,是他无法调和自身欲望和理性的矛盾,面对真情,欲望驱使他仍然无休止地从一个女人流到另一个女人那里。政治上实现价值的失败……发泄……现在 突然对那些如樱花搬绝美的女子和有着麻将牌名字一样的男子毫无感觉……

浮世

从大一接触到这本书起,将近十年了,先后读了三次才终于坚持读完了,前两次都是读到一半就看不下去了,总觉得翻译得是很有问题的,如果不是它的名气,都没法让我坚持看到结局。书里大段大段重复的心理描写,不过也有几个情节是很触动人心的,一是六条妃子被始乱终弃,二是最后退场的浮舟的用情游移。清傲的六条妃子,起初并未注意到源氏,而源氏再三引诱,终令六条妃子动了心,可是光源氏在新鲜感过去之后,就将她弃之如敝屣了。可怜六条妃子被本不在意的人勾得动了心,而动心之后却被无情抛弃,可是动过的心却再也无法收回,思念一日胜过一日,愤恨也一天多过一天,高傲的性情让她不能表露满心幽怨,不愿承认自己的失落,更不去放下身架纠缠负心人,表面的若无其事覆盖着无法排解的怨恨,怨恨自己,怨恨薄情人,以致生魂作祟。看到电影电视里表现的镜头,觉得六条妃子很可怕很讨厌,看到书才体会到她有多可怜……

没有听说的那么好

或许是我修为有限吧,我实在看不出《源氏物语》除了本身所具有的记录历史的价值之外,还有什么值得看的地方,写来写去就是源氏的滥情史,就是那个时代的生活记录。而且看惯了描写中国那种腐败宫廷,勾心斗角的生活的小说,再看《源氏物语》,觉得他的情节没新意,人物的特色也不是很明显,个个是美女,个个是俊男,个个才气十足,相互之间的差距也存在于外人的描述里。从情节本身,很难全面的了解书中人物的脾性和特点,甚至不清楚相互之间最大的差距到底在哪里。紫姬是书中的女主,贤淑大方,才艺俱佳,魅力无限,藤壶也是如此,明石姬亦是人间仙子,只是身份卑微而已,花散里,夕颜,空蝉等人虽各有特点,但终究不是很明显,留在记忆里的只是她们与源氏的秘情,而不是她们本身的魅力。而且林文月的翻译实在不怎么样,还是丰子恺先生的翻译古色古香,尤其对于和歌的翻译,充满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韵味,足见丰先生笔力强劲。

源氏物语的男子

这本书在讲述一个骨子里不信任爱的男人,一生都在极力的周旋于爱之间的故事,一切的起始,都是他一手造成的.当然,你也可以把源头看成是造就了他童年的人.这样的一生,注定的不仅仅是结果,也是过程.他的苦乐,都融在这里.但是我必须要说的是:作为一个男人,他是失败的.以他这种性格,生来是女人更合适他,当然他也不是"囚禁在男人身体中的女人",如果说他有他的成就,也是有托了父母的起点.别为他找借口,别忘记他的出身,既是庶出,但是起点依旧不是布衣百姓.作为一个男人,他是失败的.只不过这本书的华美的句式,优雅的词语,细腻的心理描写,都让人能看完后觉得意犹未尽,然后忘记自己一开始的印象,毕竟,这是一本无奈的激情书.

源氏物语

我不想否认,真的很长,长到我看了一年都没看完,有几次看着看着就睡着了,那是我看教科书才会有的反应。但是,真的很不错。不愧为“日本版的红楼梦”,强烈推荐。

其实没太懂

最大的感觉是它对之后的日本文学影响深远。不过,或许影响深远的不是这本书,而是日本文化本身?反正,看完后觉得很晕。不喜欢里面的诗,写得真是…………不好啦~不过这又或许是值得原谅的,因为是日本人写唐诗?

必读之书~

屈屈三本,1千多页,早在N+N年前就买到手,如今我花多久才读完的都算不过来了。总觉得像马拉松,跑一跑歇一歇,好不容易在累死前到了终点,却感觉如坠雾中,脚踏绵花,上下没有着落。在我读过的书中,《源氏物语》是第一部日本古典小说,对于我来说基本是个陌生领域,完全带着好奇和新鲜感。作者也的确有一种独特的写作方式,细腻、深沉、压抑,即使是对激烈情绪的表述也显得波澜不惊。整篇作品就像一首叙事长诗,伴随着清风明月、衣香、叹息,还有眼泪,从源氏到他的子孙,无论男女,境况如何,仿佛都生活在忧伤的氛围中,琴瑟歌舞只是爱情这一永恒主题的插曲,一方面色彩斑斓、风光无限,一方面又“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两三”。《源氏物语》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大大的丰富与他们所表达出来的,敢想却不能说,生活在无数的禁忌、约束,条条框框中,人生就像在走早被画好的格子,从出生就注定了命运,并且万难更改,即使厌倦,也要高车驷马,众星捧月,即使不满,也要忍气吞生,强颜欢笑……到也有趣~~也许平安时代的日本皇宫贵族不办政事只谈风月?即便是作者抽丝拨茧只写他们的生活侧面,也略显得情事太多了,反而感觉追逐情人才是正经事,却偶尔要受工作的羁绊(估计要是有人只写他们咋上班的就没人看了~)缺憾美,《源氏物语》可能应了这一点,遗憾的没有光源氏的临终描写,遗憾的没有薰君和三皇子的飞黄腾达(你要求太高了吧~),遗憾的结尾处戛然而止……无解即无穷解~~有人提出《源氏物语》应该翻译得再白话一些,简直P话!你把《红楼梦》给我翻得白点试试,被唾沫淹死可没人管。人民文学出版社,丰子恺的译本相当出色,古朴典雅,读起来很舒服,看得出他在尽力保持原著风貌,而且做得比较到家。我读的是老版本,现在在书店好像买不到了,具体后来者的译本情况似乎也在模仿丰子恺,未拜读过,不便评价。以上拙评,匆忙写成,想哪写哪,见谅~~

可以看很多遍的一本书

第一次读这本是书是在初中的时候,区里面的图书馆,很旧的版本,但是难得的是书的前面有详细的人物关系图,将几代人之间的血缘姻亲交代了一番。后来买了新版的收藏就没有这个了,觉得很可惜。一开始只是很感性的喜欢里面的文字,或者是下意识的不愿意作何感想,毕竟同性总不愿意承认自身在情感中的被动。但后来还是忍不住读过《光源氏钟爱的女人们》,竟比原著更容易打动人心,纯粹就男女之间的情爱,恍惚千年,实际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你情我愿难得,强求总是别扭。

人物结构看到头痛的一书

读的我要疯掉了人物关系好多好乱把人物名称都写下来了还是得再好好研究下完了 我是鲁迅先生笔下的儒家学派啊看到的全是性没看到什么多大的悲啊但是我觉得源氏有点很假 就是竟然可以包容三公主和柏木生下的熏还是中国人和日本人思维不一样呢未完待续

源氏放萤

看到很多人认真的讨论源氏物语里喜欢谁,不喜欢谁,但对我来说,这本书实在是距离太遥远了,里头的社交法则也很陌生,所有的人物都笼罩在社会习俗之下,很少见个性鲜明突出的,难怪有人不服气把它和《红楼梦》比,别说是红楼梦了,就是唐传奇中,举出一位崔莺莺,其个性之突出,心理之婉转复杂,便可秒杀《源氏物语》里任何一位女性。但是我始终认为不能这样比。《红楼梦》里看的是人,而《源氏物语》里看的是故事(物语也),所以我没法说我喜欢谁,不喜欢谁,我只能说喜欢或不喜欢的故事。每个女子所经历的情欲故事,都给人一种千载之下而意味犹新的感觉。比如空蝉,她一方面坚拒源氏的诱惑,一方面又怕源氏以为她不解风情,这种烈女的虚荣不是深谙人性是写不出来的。再比如夕颜,她和源氏的露水情缘,因为双方都不晓得对方底细而变得非常炽热,(直以为对方是狐狸精),陌生化催生的情欲,现代人肯定不会陌生。夕颜的猝死带有乐极生悲的意味,同样是被六条妃子的生魂出窍而害死,葵姬只让人觉得可怜,夕颜却让人觉得凄清而恐怖,——因为她前一天晚上还在和源氏欢好。艳遇之后而殇,这个故事很带感。紫姬是萝莉养成,另一种版本的洛丽塔。槿姬、秋好皇后与源氏是蓝颜知己。藤壶皇后是恋母情意结。薰与匂亲王,与宇治山庄的两位(或三位)女公子,紫式部再大胆点,换妻题材就要产生了。(按书里的描写,真的不是不可能的)但是我最喜欢的一段却是玉鬘的故事。她出场非常晚,但是以她为中心或线索的故事却非常长,从《玉鬘》到《真木柱》,整整有十个章节。她比较出奇的是她的身份,她本人是夕颜与头中将的私生女,而夕颜与源氏是情人,她长大后被源氏找到并收养,对外面说是他自己的女儿,他待她既像是父亲,色心蠢动的时候又把她当情人追求,因为不得满足,又把玉鬘当诱饵,引其他贵族来求爱,他在一旁取乐。非常大胆而细腻而新颖的情欲故事。头中将的儿子们本来是玉鬘的异母兄弟,现在却跑来求爱,源氏的儿子夕雾则把她当姐姐看待,但是等到她的身份揭晓,头中将的儿子们都感到惭愧,而夕雾又反过来向她追求,喜剧意味爆棚。此外还有源氏的弟弟式部亲王和一个髭黑大将同时向玉鬘求爱。被这些不明真相的追求者,仿佛漩涡一样围绕在中心的是源氏和玉鬘,两人之间的情欲攻守。其实玉鬘对于源氏并非不动心,只是她的地位尴尬,她认为如果她在真正的父亲身边,那么接受源氏的追求并无不可。而现在如果从了源氏,将来的父亲那一边就很难交待,所以坚拒。这时候源氏就让别的贵族来追求她。其中一次是他的弟弟式部亲王,他让这个亲王和玉鬘在黑暗中隔着帐幕对话,他却突然出现,动手掀开隔着玉鬘的帘子,然后将事先准备好的萤火虫放飞,于是点点萤光中,式部亲王隐约窥见玉鬘用扇子遮脸的娇态,而源氏则跑出去为他的恶作剧开心。我真的爱煞这一情节,在乌烟瘴气的氛围里,突然沁入一点微光与清凉,故事本身是不足道的,似乎也没有什么大的意义,但是那个时刻予人美感上的回味是无穷的。真的,这是全书我最喜欢的片段。

源氏物语中我比较喜爱的角色

上中下三册,共1070页,以为是个要费时间的大部头,却意外的很好读。花了2个月的时间,每天晚上读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不知不觉就看完了。书中男性角色笔墨较多的,应该就是一代的源氏、头中将,二代的夕雾、柏木;三代的薰、匂皇子。源氏风流成性,如要放在现世中评价,一定是个骄奢荒淫的渣男,但毕竟是那个时代,非要代入时代背景去评价的话,却又无可厚非,甚至,其人格高贵总被世人所赞赏。但相对而言,我更喜欢夕雾和薰,他们也有追求美女的念头,然而还是比较接近现在的道德观,起码不会见一个爱一个,看到的美女都要据为已有。源氏、夕雾和薰,之所以品格上得到众人尤其是作者的称赞,主要还是由于他们对于女性的尊重,即使不是特别喜爱的女性,但凡需要他们的照顾,他们一定会竭尽所能。与他们相反的,匂皇子对于女性的喜爱和情谊,就比较流于表面,看作者对匂皇子的称赞,也大都与其外表俊美风姿优雅有关,其人品道德如何,多从他人口中得知,如其母明石皇后的评价:好色,总做出不体面的事。女性对匂皇子来说,也只是美色而已。因此,即使失去浮舟后他也悲痛不已,然而感觉也只是留恋佳人,所以短时间内再遇到另外的佳人,立即就将伤痛忘却了。相反,薰却时时后悔未能及时体察浮舟的心事,浮舟假死一年还记得帮她做法事,可见其心之纯正。书中女性角色太多了,大都是悲情角色,所以即使体制是一夫多妻,对女人来说仍然是何其痛苦。其中,我最喜欢的女性是紫姬,明石姬和宇治的大女公子。紫姬,在众多女性角色中感觉是综合水平最高的,无论样貌、才艺、品性,都是极为出色的。在对待源氏,以及源氏众多情人的态度上,也是处理最妥当的(在当时背景下),宽和大气、温柔细腻、思虑周祥、独当一面,简直是当时女子的典范吧。明石姬,虽出身低微却有一副傲骨,低调谦逊又不卑不亢。最令我钦佩的,莫过于宇治的大女公子。因为她和槿姬一样,是为数不多没有屈服于源氏的女子。但槿姬始终太过严肃刻板,大女公子却不同,她对薰并非没有感情,然而为了自己妹妹的幸福,即使面对薰的一再追求,也没有任情而动,其心之坚定,着实使人佩服。总体上看,最佳偶天成的一对,当属源氏和紫姬这对了,源氏的风流好色,也因始终爱紫姬十分真心而显得不那么令人嫌恶,最后竟因紫姬的仙逝而日益衰减直至追随紫姬而去,还真让人动容!故事的好看程度上,源氏>夕雾>薰。

也只看过(中)

很可惜,至今我也只看过中册.那是在南开中学,一个老师搬家时卖旧书时,我偶然见着封面精致,所以就买下了,遗憾在于只有一册.是丰子恺的译本,读来别有韵致.闲时读此书,大概也会不自觉的优雅起来!

陪你看月亮的人

《源氏物语》中光源氏的儿子夕雾爱上了孀居的落叶公主,以照顾好友遗孀之名,千般殷切,万般讨好。一日,他从公主所居秋山回来,夜色已晚,小院暗香浮动,明月高悬,便叫青梅竹马的妻子云居雁起来看月亮。这时的云居雁,那个曾经两小无猜的小表姐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闹而又略显俗气的妇人,正忙着给孩子喂奶哄其睡觉,不肯出去扫了夕雾的兴,第二天孩子差点受到柏木鬼魂的惊吓,于是她百般埋怨深夜归来还非要折腾看什么月亮的丈夫。后来,夕雾苦寻机会,终于在公主母亲生病期间得见公主本人,当晚提出的一个要求便是让哀婉动人的落叶公主陪他同赏月色。老妇人病故后,夕雾多次求爱遭拒,心灰意冷,十三的夜晚路过公主私邸,落木萧萧月色皎洁,心旌摇荡感慨万千,回家后还一直痴痴傻傻的眺望月色……这人对月亮的喜爱程度也是醉了。这段故事难免让人觉得,很多人苦觅一生,都是在寻找一个能陪自己看月亮的人。当身边的她似乎已经不那么懂你的心,便心有浮动想再寻获一片白月光,即使身边的这颗朱砂痣是经过六年的漫长等待才得以结婚相守,即使曾经被这一点殷红折磨到看见相似的人都会心生留恋,即使求而不得努力到连自己身上的绿袍都恨的不行……但,这些都阻挡不了追寻的脚步。终有一天,我们被柴米油盐变的世俗平凡,不再自诩清冷,不再文艺的不可一世,也失去心思成了一个“任他明月下西楼,反正不关我的事”的人,那时候会不会也会像云居雁一样,哀怨地指责:“我已不能改变性情,讨你喜欢!”继而任性地离开,诅咒你的齐人之梦碎个稀巴烂?好吧,看月亮,看你妹的月亮!!!

迷恋

《源氏物语》全书共54回,是日本文学之泰斗,这部书描写了日本平安时期贵族社会的生活形态,给我的感觉是跟我国陈端生创作的《再生缘》风格很像,文笔古雅。它既揭露了贵族阶级荒淫无度之相,但笔触却又是充满赞赏与同情的。从人物形象上来看,找不出一个可爱的人,男人风流,女人矫揉造作。男人常会像女人一样哭哭啼啼,而且出门时衣服还要熏着浓香。至于主角源氏公子,如何评价他呢?初中时看这部书时,很喜欢他,觉得他风流潇洒,有才华,很有魅力。现在再读时,发现他就是一“情圣”,处处留情。她对自己的爱也是令人费解的。十八岁的他偶遇仅十岁左右的紫儿,便不顾一切地收养了她,像父亲一样疼惜。可是既然有了父亲般的情怀,又何必存了不良之心。纵观全书,他对紫姬的爱算是最久最深的了。他这样的男子实在不适合作父亲,也不适合做朝臣。他应该只是那笼中的金丝雀,生活也是表演,为别人,但自己却沉溺其中。不过不论这部书的人物情节如何,它依然是一部值得看的作品。从中可以看日本精致的文化和生活,尤其是那些男女交往时的和诗。

那个无聊男人的风流韵事

一个无聊男人的风流韵事,只这一句话就能概括《源氏物语》。不知是哪根筋动了,有天傍晚回家路过书店时,忽然想看《源氏物语》了,因为我一向对历史类、古典类小说书籍非常厌恶,而那天就像是受到了神的什么指引,于是买了一本回到家里就开始看起来。书陆陆续续看了有一半,我才进入状况,才开始认起真来,开始对情节进展恋恋不舍起来。正像有朋友说我的那样,许多人都会不屑地认为那个名叫光源氏的无聊男人的风流韵事有啥好看的,然而我却真心地后悔为何没有早十年或者早五年就读了这本小说。以前从来不知道男人竟能风流到那种程度,尽管在古代奉行的是一夫多妻制,尽管在贵族阶层,男女间互相书信往还吟诗作赋调情,是风雅之事,否则会被视为不解风情。俊美得不似凡间人物的主人公光源氏,是桐壶皇帝与最宠爱的侍妾所生的皇子,深思熟虑的皇帝为让自己最宠的这个儿子能一生平安,免得像他出身低微的母亲那样成为宫廷斗争的牺牲品,于是索性将其反贬为臣下。光源氏为人好春风,风流韵事多得数不清,他什么女人都不放过,从母后藤壶皇后(12岁时就偷偷恋上母后,后伺机跟父皇的这位宠妃强行偷欢,更生下儿子,还继位当了皇帝,人称冷泉帝),到皇帝的宫女胧月夜,甚至长相丑陋的普通民女末摘花,真是好色到不行,老了、笃信佛法了也仍旧改不了天生的风流病。可除了超风流,这个美男子无论从哪一方面讲的确没有任何的不完美,出身高贵,容貌俊美,是天底下最美的美男子,能文能武,能歌善舞,在品评女人方面,更是具有独到见解。此书的女作者紫式部也是一派赤裸裸的赞美口吻,大概恨不能跟书中所写的所有女子那样投怀送抱吧,总之你能想到的所有形容男人好的词语,都能用在源氏身上。但风流归风流,光源氏对自己12岁时(古代的人真是早熟啊)就娶来的原配大老婆葵姬,是格外看重的,至少面子上做足了,虽然出身高贵的葵姬为人过于沉闷严谨,葵姬在世时二人生活在一起很别扭不愉快。大概男人觉得把这样的老婆放在家里才能安心放心吧。男权社会的男人就是这么地被宠得荒唐得没有道理。紫姬,美貌、才情、人品,无人能出其右,是源氏一生中最宠爱的一个夫人。原配葵姬死后,紫姬成了最得宠的正夫人。为免重蹈自己与美貌后母私通的覆辙,源氏甚至对自己的亲生儿子夕雾也多加防范,不准许儿子踏近后母紫姬的深闺半步,完全地实行对外隔离。但有一次,夕雾还是偶然间目睹了紫姬的绝世美貌,从此念念难忘。因是藤壶皇后之兄的情人所生,所以紫姬的出生不甚高贵,小时候的际遇很不幸,因与源氏终生恋慕的藤壶母后有血缘关系,后幸被源氏收养。紫姬从小由光源氏抚养长大,是完全按照源氏的品位和喜好调教出来的绝色美女。后水到渠成成为源氏之妻,那情缘美得像童话一样。紫姬多年来全凭有源氏的专宠而在源氏宅邸四季馆内地位超然,馆内事无巨细均由她操持得妥贴大方,源氏的那么多个夫人和情人中都无一能与其匹敌。源氏与紫姬感情深厚,不是一般的恩爱。但即便这样,源氏依然时常瞒着偷情。在因宫廷之争而被流放的三年间,源氏又跟民女明石姬好上了,更生下一女——后来成为皇后的明石女御。这应该是对紫姬伤害最重的一次,紫姬不能生育,她心里的苦痛程度,没类似经历的人是难以想象的。明石女御是由紫姬精心抚养成人的。源氏的多情风流病总也改不了,老了后竟然还以皇命难违为借口,娶了年轻的公主——源氏之兄朱雀帝的女儿为妻。尽管除了她的皇室背景地位,公主没有任何一点能比得上紫姬,但就因是公主,她不仅轻易就分走了源氏一半的宠爱,地位更有压倒紫姬之向。从容涵养有大家之风的紫姬虽然表面上不动声色,但内心的苦楚可想而知,那么多年了,她哪里尝过孤衾独眠的滋味。紫姬最终因抑郁而生病致死。她因不舍抛下源氏及考虑到源氏的情感终归没有出成家。她死后,垂垂老矣的源氏终于开始深深后悔为何要做那些伤害紫姬的事呢。可人已去后悔又有何用。不几年光景,形单影只失魂落魄的源氏也追随紫姬而去。可见除了忠贞等种种因素,婚姻之中,门当户对、家世背景、出身、地位,也是多么地重要啊。如何成就称心如意的美满姻缘,这些就不能不考虑。平凡的婚姻又未尝不是这样。灰姑娘的故事,麻雀变凤凰的故事,不是没有,但都在总爱撒弥天大谎的电影电视和小说里,而现实中则太少太少了。天生丽质但出身不高贵、身世没有外援的姑娘们就不要做不切实际的美梦了。红颜薄命一词大概就是这么来的吧,认命吧。这部书中我最喜欢的女人,就是紫姬,但决不光因为她是这部书里面唯一没跟人偷过情没有过乱七八糟的风流情事的女人。而这部书中我最喜欢的男人,却是夕雾——源氏的长子。风流是需要足够的资本的,并不是所有男人都能够风流的。有资本但不寻花问柳的男人,是啥样的呢?夕雾就是这样的男人。他的外表在情人眼里出西施的女作者紫式部眼里可能比不过其父源氏,但他的才能和情思一点都不逊于源氏,而品性却与处处留情的源氏正相反,夕雾非常专情、稳重。夕雾与青梅竹马的云居雁两小无猜私订了终身,但云居雁的父亲左大臣初始瞧不起当时官位尚低微的少年夕雾,拒绝了这门好亲事。夕雾并不放弃,除了埋头发奋图强,逢场作戏之事几乎全无,发心只恋慕云居雁一人。多年后,当左大臣亲自求上门来为女儿提亲,夕雾终于与年少时的恋人云居雁有情人终成眷属。读到这里,我竟然没有任何先兆的流眼泪了。至今都觉得怪怪的,泪腺竟然不听理智使唤,失控了。10多年洁身自好只爱一个女人,却不得相见不能够在一起,多么难熬的年月啊,尤其是对一个极有资本的男人来说。但后来,这个专一的男人夕雾也有了情事。因受好友(亦即云居雁之兄)临终之托,照顾其妻六公主落叶公主,后日久生情恋上了落叶公主。大概是逃不过的宿世姻缘吧。云居雁虽不依,后来仍是娶回了家。这两个老婆,一个是可爱亲切不拘型的,一个是高雅型的,被分别安排在不同的府邸,夕雾每处各住半个月,倒也相安无事。怪吗?见多小说里的其他男人的众生相就不会觉得怪了。小说中那些风花雪月的华美奢糜考究情境,如果拍成电影或电视,该是一场怎样香艳的视觉盛宴呀。日本东映公司在2001年成立50周年大庆时曾经作为重头戏拍摄过《千年之恋源氏物语》。我一定要千方百计找来看。英伦时装顽童Alexander McQueen曾经建议挥别时装圈后的时尚霸主Tom Ford拍摄一部时装版的《后宫》,要是我也有机会的话,我会建议Tom Ford拍摄一部时装版的《源氏物语》。想一想都会觉得这个点子真是太刺激了。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断在想一个有点痛心的问题。亲爱的女人们,你要做男人的老婆还是情人?既然条件好的男人都有风流韵事,伤心总是难免的,那做情人又未尝不可接受,管他有没有老婆有没有其他女人,也许做情人会更受宠爱也未可知,难道一张婚纸和名份就能够保证他对你忠贞专一到死?不如放弃想要完美的愚蠢幼稚念头。这种妥协虽然很伤心无奈,但很务实。除非你肯安安分分地守着一个平庸的男人过日子,平庸的男人是有贼心没贼胆,你觉得他很老实忠贞你以为他不会出轨不会寻花问柳,那是他不敢或者你还不知道。男人骨子里都有寻花问柳的基因和天赋。而且,在那样的平凡婚姻中,你需要忍耐的可能会更多。结什么婚呀,如果你想要忠贞专一的婚姻伴侣,找个女同志结婚,或许都会比找个你想像中的好男人相守要容易得多。或者你又说你有骨气有勇气要独立能独立,一个人自由自在地生活,可是别忘了自由有个同义词叫做寂寞。为什么讲寻花问柳是男人的天赋呢?因为女人就明显地不具备这种天赋。女人如果不服气,不信可以去尝试出轨,但最多一次,就会彻底投降放弃。当然女人也有好色浪荡的,但那是极少极少数。读完《源氏物语》,当我再一次做性格测试游戏时,我的性格竟成了自己以前最讨厌的薛宝钗,处处周到的,隐忍的薛宝钗。同时觉得,不写点什么东西,难以安心进行以下的事情。每个女孩子,在成人之后,或初尝情事之前,都该先读读这部著名的哀婉的爱情小说。那么当日后面对心爱男人的风流韵事时,就不会如遭晴天霹雳不知所措,就会少一些痛苦和难过。因为提早打过了预防针。男人和女人,是多么不同的动物。爱情如果看透了,就是这般的悲凉。抱头痛哭吧,哭完了,抹干眼泪,该干嘛干嘛去。------------------------------这是2006年夏季读完《源氏物语》后写下的文字,好长啊。当年那样锋芒毕露好强的性格,男人都很怕的吧,哈哈。何时再重读一遍吧,日本的古典俳句,意境很美,也很想看看将近10年后现在的自己是何种心境。

细腻

貌似有人讲是日本版的红楼梦。刚开始看到第一页的人物关系表顿时傻了。可是日本人写的书思路的确很清晰,不会让人混淆,而且我超爱日本作家对情节细腻的描写。这是我追随多年日本文学的最重要原因。可以放松所有的神经跟随笔者进入那个世界,实在享受。

日本的红楼梦

感觉不错的一本书,我一只有想把《红楼梦》从头到尾看一遍的想法,但结果却先把《源氏物语》看了一遍——皇族的爱情故事,最后的结局让我觉得有点可怜(源氏君),但又很自然。

评论源氏物语

说是日本的红楼梦,太玷污红楼梦了,顶多也就是《老残游记》的水平。给个差评是提醒大家,期望多高,失望就有多大。

源氏源氏

认为很难去公正的比较噢~时代背景什么的都不相同~~~~~不过这本书还真是一部优秀的作品呢,紫式部令人刮目相看,当然还仰仗丰子恺老师的精彩译文啦,据说原文是非常难懂的日本古文~~~~~“源氏”是我少有的让我闻到那个世界的味道的书^_^~为什么源氏都可以随便进女方的家呢?看完后最大的疑惑~>_<~~~在西方世界影响力很大的一本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小说。

物哀之美

噢吼~我又没文化了~第一次读《源氏物语》(丰子恺译)。这本书地位极高,有日本《红楼梦》之称,但是比《红》早将近一千年。其实,香菇君本人并不喜欢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因为它讲了一个放荡不羁的男子和众多女人的故事,这期间的女人不仅包括自己的继母,还包括自己的养女(OMG=!=)。但是这本书美就美在它的语言、它的诗词、它的物哀之情。《源》让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它拿花来命名所出现的女子,借此来暗喻书中每个女子的命运。夕颜,姣好美丽、悄然开放,但生命却短暂易逝,是无人欣赏的“薄命花”;紫藤,高贵典雅、完美绝伦、受人尊重;常夏,生命力顽强、盛开时灿烂鲜艳;末摘花,相貌平平却很善良;葵姬,出身高贵、气质非凡,却自尊心强......然而,她们逃不开的命运就是——逝去,如同花儿一般,开在最美的季节,璀璨夺目,但在经历过风雨之后,都散落一地,让人怜惜。夕颜之死,让人惋惜;紫藤之死,让人悲叹;葵姬之死,让人唏嘘。这让我不免想到了林妹妹的《葬花吟》:“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花在本书中不仅代表女子,更象征着日本文化中对万物的悲悯之情,即“物哀”。万物皆有灵是物哀的核心,所有事物都是属灵的。在日本,人们崇拜神道教,这里的神是指万物,花有花神、树有树神、石有石神...这也同中国的传统神教有着类似之处。万物都会有灵性,这让日本人尊崇自然,他们会知道所有的事物你给予它美好的时候,它同样也会将美好给予你,所以他们强调自然与人类的和谐相处之道。因为万物有灵,所以万事万物都是有生命周期的,也都是短暂的,日本文化中也多多少少追求那种“须臾之美”,短暂而美好,悲从中来。也正因为此,他们才会珍惜每一次聚首的时间,因为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也正因为此,他们才会活在当下,因为今天是短暂而美好的。这大概也是为什么日本将樱花视作他们国花的原因吧,樱花正是在最灿烂光辉的时候选择凋谢,也正如日本武士道精神中所保持至今的。

千年梦幻,我爱的书

出于莫名其妙的原因,我将《徒然草》拿出来看,然后又陷入了那个如梦似幻的千年以前……初中的时候,遇到了三部影响我一生的书他们是:《洛丽塔》,《源氏物语》和《魔戒》而我现在要说的,当然是《源氏物语》记得刚上高中的时候,我满怀希望地和语文老师聊天,结果发现语文组的所有老师都没有看过《源氏物语》,这让我对八中,彻底地绝望了我最喜欢的几章,分别是:源氏将紫姬抚养长大,空蝉的不舍与动摇,源氏和玉鬘的暧昧恋情,柏木为了三公主而奋不顾身地爱,以及最后的宇治十章浮舟的故事。繁华过后,梦中浮桥,微酸心事,谁人明了……三卷的细密字体,丰子恺流畅的译文,让我的初中三年时光,格外美丽我会如此怀念那个年代,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吧初三的时候有了漫画版的《源氏物语》和电影版《千年之恋》,我至今遗憾那年回扬州的时候,没有买七卷的大陆正版,而是买的十三卷的台湾盗版,并不是说这个版不好,激光扫描的没有错字,而且注释也是有的,但没有正版在手,实在让我心里有些堵至于为什么不买台湾正版很简单,太贵了高三的时候看了《千年之恋》,因为合肥的DVD市场总是很慢,这次居然让我等了三年,不过我曾为了寻找一本书,找了七年,三年只是一半不到的时间画面里果然是奢华至极的色彩,但相对于书而言,总少了些意境,甚至没有漫画里那缜密的线条带给我的感觉《徒然草》和《枕草子》是在同一本书里的,后者的翻译是周作人真是有意思的事情,紫式部和清少纳言,丰子恺和周作人千年梦幻延续至民国,再到了今天我长叹一声,梦已千年

一边说它拖沓艰涩一边还是一字字读完的长篇

一边说着它拖沓艰涩一边还是一字一字读完的长篇。读着读着渐渐就一副精美古雅淫靡的华美画卷在脑海铺展了开来,倒是意外地引人入胜。前大半篇幅源氏部分几乎具备了一部经典YY小说的所有因素:风华绝代、天赋异禀、权高位重、得与日月同辉的光源氏,一生光耀富贵,艳遇无数,甚至连最为不幸的一段流放经历都焉知非福。连其后裔也无不相貌华艳,仕途人生总体顺境得意。虽贵为皇子,身居朝廷要职,然而从书中始终也看不出他的正职到底是什么,一辈子就在各种形形色色的女人之间流连徘徊,下至民女上至皇后,幼至十余岁女童长至七八十岁老妇,远至深山隐女近至姐妹继母,但凡略有姿色的女子这位极品色狼无不涉猎。然后就是各种勾搭各种引诱各种夺留各种调教。身为男人得艳福如此夫复何求啊!个人觉得后半篇关于后代熏的部分反倒比较曲折有趣,饱含更多的复杂情感和人性纠结。简单的说就是,至少他有得不到的女人了……比起故事情节本身,作者所描绘的古代日本盛世场景以及诸多细致考究的宫廷生活细节更为经典耐人寻味,从中能看出现今日本民族性格文化一些根源比如严格精细到惊人的等级制度;比如繁复的规矩礼节(印象很深的一个场景是,虽为一家人,却由于身份差别,要先用官方方式表达问候之后,退出房间,再次进入,再以家人的身份谈论私事);女性被物化,社会地位极其低下(当一个良家闺女被男人相中频表爱意,清高拒之谓不解风情顽固败兴,温顺迎合又几乎必然身败名裂一世污名,做女人难做古代日本女人更难啊!然而有意思的是本书的作者紫式部就是一位女性);无微不至,精致高雅,奢华精良的生活品位(本书来看当时各种名目的节庆、仪式、祭典、游赏还真是丰富密集数不胜数啊。每当社会昌盛到一定程度,似乎人们就开始不约而同地诗词歌赋起来,要是现今我们也有这么多节日就好了……T_T),从书中还可以看出当时日本对中国文化的相当高的崇敬。但凡贵族必定要有较高的汉学修养,来自中国的乐具、器皿、诗词、音乐,都有一种深深的高级感啊!(这种优等感现在似乎是调了个个……)这个翻译版本文风古雅、精美、缓慢、细腻、绵长(虽然很多时候也不免拖沓艰涩或者玄妙到令人质疑原文的本意)看的时候我总是不禁在想,这动不动就吟诗作对的文字风格着实是为难译者了……对于一部外文小说译者的语言风格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该译作最终的语言风格,有机会的话很想看下其他翻译版本,不过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这心力了,这真心不是那种可以一目十行适合轻松拜读的小说啊……另,由于是本很古早的小说,中间和结尾有部分章节缺失,还是颇感遗憾

.

与其标榜日版《石头记》,倒和《金瓶梅》有几分相似。 本性使然,任凭外力、内力、毅力、精力,皆枉然。苦苦寻觅大悟,追求天地本性,却忤逆自然,背道而驰!魔道修仙,任你千年万年,何来正果?唯我五蕴皆空,冷眼六道轮回。

物语

日本真是个神奇的民族。对景物能有那么细腻的感受。日本人举止又是那么温柔。特别是日本的女子。温柔的物语。缠绵的情事。像座美丽的花园,让人流连忘返。

花了近半个学期读完

有时候看一本书 不是因为它多吸引我 而是把它当成一种任务去完成了。从上个学期就开始看了 ,一直没看完,跟我的性格有关 ,拖拖拉拉 。今天上马克思课时就决定,一定要看完!于是今天终于看完了,划上句号了。可是看到结尾处我呆了——到目前为止,我看完三本书的结局,都呆掉了:第一本《挪威的森林》:结局是:我在哪? 后来百度了很多,发现是我没看透的原因。这样戛然而止的结尾表达了那个年代青少年的迷茫。第二本《变身》:这本书是在网上买的,当时刚起床,决心一口气看完。当右手上捏着的页数越来越少之后,我觉得我离真相越来越近了,有点兴奋!但是当我手里的页数更少了之后我开始怀疑后面这几页够结尾吗?于是,当我看到最后一页的最后一个字时,我才恍然大悟:我买了一本残书。。。剩下的内容我是在百度上搜到看完的。。。第三本就是《源氏物语》。因为这本书我拖拖拉拉看了近半个学期才看完,所以对结局多少还是有些期待的。最后看到结尾时,我第一反应是:又遇到残书了? 后面百度之后 ,我的反应跟看完《挪威的森林》时一样:哈 ?结尾了。。。我觉得《源氏物语》比较有特点的地方就是他的语言,很优美,柔婉,尤其是对美人的描写,感觉跃然纸面似的,让我不禁像看看书中的人物到底是多美啊? 我曾经在微博上看到一组图 是日本手工艺 一组陶娃娃,但是里面的美人与我想象中差别挺大的:梨形脸,圆圆的形体。不过好在挺有日本的特色的。刚刚看《源氏物语》的感想是,无论多优秀的男人 都还是会有缺陷,而且你永远也不会知道他对你说的甜言蜜语是真还是假。看着书中的美人悲惨凄凉的一生,说到底,“红颜祸水”到底是女人呢还是男人呢?许多人拿它跟《红楼梦》比较。我感觉比不上,《源氏物语》像一首淡雅的歌,轻飘飘的,像梦魇,感觉不实,很虚幻。而《红楼梦》感觉像一首浑厚的歌,听后仍然回味无穷,看的时候 ,一会儿实,一会儿虚,有种半梦半醒的感觉,恩 。。就像午睡一睡睡到晚上六七点一样。最后的结尾,薰大将的考虑让我感觉他还真是冥顽不灵。这本书里的男人,都认为女人可以任自己摆布,不知道他知道真相是浮舟自己不愿意,会不会觉得吃惊呢?这个女人竟然自己做决定。那个时候的女人地位真的很低。

源氏物语,紫氏所创造的奇迹

我认为,古典散文里,只有日本的散文可以与中国所比。看过〈源氏物语〉,也看过紫的日记。都是十分淡雅的感觉。其实,日本散文总是十分淡的。但是這种淡却有种花的香味散发出来,仿佛又与中国散文不同。源氏物语展现了那个时代的日本贵族生活,也同样揭示了女子的地位,以及女子想触却不由己的爱情。

山城墨樱,抵不过风飞花散;宇治流觞,饮方知春暖秋寒

最初想到看这书,是因为偶然见到了丰老的一句译文:“山樱若是多情种,今岁应开墨色花”——书中此句是源氏咏叹怀念藤壶母后之句,也是夕雾咏叹怀念柏木之句。古已有之的幽静,所谓伤春悲秋之调,跃然纸上。凭着对日本史的粗浅了解,曾以为这书是讲源平之争的,还把这山樱当作了静御前的拟人,差得远了。《源氏物语》主要是记述了平安时代源氏家族的情史,与后世镰仓幕府建府的源平合战关系不大,当然和源义经,平清盛等也无甚关系。主人公源氏,源于某一代天皇的庶出子嗣。这个其实不须很纠结,看了全书就明白,平安时代日本皇室和贵族的结缘婚配那是相当的混乱,放到如今的社会,几乎无一不是乱伦……平安时代的日本,似乎没有太多真正的政治,所谓皇亲贵戚,终日生活的中心无非是寻欢作乐,男女调情,官位倾轧……所谓的太政大臣,左大臣,右大臣,内大臣,排序的意味大于实际的作用。前半部光源氏留情糟蹋了不少女子,后半部的“继承人”匂宫和薰君,也一脉继承了这种性情。源氏的家纹是著名的四菱纹,和后人战国的甲斐武田氏纹样相同,或许武田晴信的性格也是源自源氏的基因吧。跑题了,这都有讲川中岛的意味了……想起了以前一个邪恶的笑话,所谓的“光源氏”计划——不过源氏和紫姬,真心正如国父和国母的关系:女子幼时结识青年男子,男子一见倾心后,教养女子成为自己心中理想的妻房,最后俩人双宿双飞……或许男人的心中都潜藏这样的臆想吧……说到译文。作为一部翻译的作品,原文看不懂而另当别论,译文可说是译者对作品的再创作吧。丰老的译文,读来吴语气息浓重,如见乡音,倍感亲切,不可多得。有人说像大叔说书,确实如此;不过源物这种包含沧桑的文字,大叔说书反而更有味道吧。如果说有什么缺点的话,可能就是“作”了一点吧。还有一点不得不赞的,是书中的和歌汉诗,这些应该不是抄录的原文文字,而都是译者翻译的时候重新意译创作的诗歌,丰老的文笔功底从这点上就表露无疑。这版书仅从译文来看,明显是分为两段的,“云隐”之后,整片文字的意境,感觉完全不同了。前半部着重描绘伤春悲秋之物事,景物描写又有恰到好处的汉诗和歌妆点,华丽异常;后半部“宇治十帖”,整个的感觉是灰蒙蒙的,不知是原文如此还是译文所致。一个月的时间读完冗长的全文,感觉和红楼梦相比,不是完全相似吧,称源物是日本的红楼梦有点言过其实。文中的汉诗和歌还是不错的,尤其是丰老的译文,传神的意味不尽,可以单独抄下来背诵的。过段时间,再来重读吧。PS. 解释下标题好了:山城是平安京的令制国名,源氏的主要活动在京城;宇治则自然是指“宇治十帖”的发生地。所谓风飞花散,是说六条院的繁华随着源氏的逝世而逝去;所谓春暖秋寒,是感慨八亲王三个女孩的悲戚身世。

紫式部没有想到

在写下这本书时,作者大概没有想到,它能成为未来一些人一回头的温柔与守望。那种清远,纤细,不紧不慢,优雅的生活和态度,如珠玉,如清澈的飞溅之瀑,在如今这个缺少美感更缺少审美的世界里已难寻觅,变成一种可望不可及的奢侈。动画版源氏物语里,那首名叫高雅的曲子,恰如其分地表现了那个时代的风貌,如嗅到一缕有淡淡熏香却令人黯然伤神的风。它所透着的忧伤,不仅为书中人物的命运而鸣,更让书外的我有相似的感情,因为,那个时代,离我过于遥远,让我追思,祭奠。我并不羡慕,只是有如同见到河水奔流不返的感慨无奈。

琴诗酒友皆抛我,雪月花时最忆君。

看了雪国后为了川端康成的那句 琴诗酒友皆抛我,雪月花时最忆君 而看源氏物语,想了解物哀究竟是什么。起先因《源氏物语千年纪》对故事有了一些把握,而看了原文后又觉得动漫和小说塑造的人物又有所不同,源氏究竟是怎么样的人?情深不寿。他对每个女子都付出真心但又不局限在同一位,同时也有自身劣性——“越是难得,越是可慕”,身为旁观者却无法责怪他,好像一切发生在他身上是理所应当,或许这就是源氏他的魅力。十分赞同前面一位说得这篇小说的叙述方式,每一个章节实际是源氏的一个或几个年纪,几岁春至几岁夏,以此推算,我们不是在读他的风花雪月,实在是读他的人生,尤其是当他死后小说仍向前竟然有种悲壮之感。据说丰子恺译本和另外一个译本有所不同,有时间想看看林译本的译法。关于源氏物语想表达的,可能就是世事无常吧。源氏出生时的风光,先皇的宠爱,到后来贬谪明石浦,又会京都把持朝政等等……都有世事无常在其中,也或许想表达一些注定的因缘之事。再有可能想表现一种人生于俗世,即便位高权重但却都有羁绊缠身。故事里的他们超群拔俗引人注目,却也少了很多自由,即便是普通人恐怕也很难有随心所欲的逍遥自在,但人往往痴迷的可能正是那求不得。

日本的红楼梦

讲述了皇帝儿子荒淫的故事 但也不乏文学精品 书中大量引用白居易的诗 像长恨歌之类的 语言十分优美 是学习古代诗词的必读之书 同时书中大量描写了平安时代贵族骄奢淫逸的生活 可以欣赏到平安时代的日本

古典

这部小说一直都被说成是日本的《红楼梦》,依稀记得应该是丰子恺老先生所译吧!其实,最早知道这部书应该还是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跑到隔壁人家看小人书,在一大本故事画册里看见了里边为这部书而画的人物画像和里边的一些故事!惊叹于日本的古代美女那头发都是那么的长,那么的美,衣服也是那种长长着地,给人感觉特华丽!那时看的段落好似是描写源氏之子夕雾和云居雁的!高中时,常常到书店里,看见这部书也总会拿起粗粗的翻阅几下!故而,到了大学,特意到图书馆里借来好好地读了一番!“源氏”是小说前半部男主人公的姓,“物语”意为“讲述”,是日本古典文学中的一种体裁,类似于我国唐代的“传奇”。作者紫式部,大多人都认为她应该是当时的一个宫廷女史! 故事开始于桐壶帝在位的时候。出身低微的桐壶更衣,独得桐壶帝的宠爱。后此更衣生下一位皇子,其他嫔妃,尤其是弘徽殿女御也愈加忌恨。更衣不堪凌辱折磨,生子不到3年,便悒郁而亡。小皇子没有强大的外戚做靠山,很难在宫中立足。桐壶帝不得已将其降为臣籍,赐姓源氏。源氏不仅貌美惊人,而且才华横溢。12岁行冠礼之后,娶当权的左大臣之女葵姬为妻,但葵姬不遂源氏的意。于是源氏追求桐壶帝续娶的女御藤壶,据说女御酷似源氏生母。不久,两人发生乱伦关系,生下一子,后来即位称冷泉帝。源氏到处偷香窃玉,强行占有了伊豫介的后妻空蝉 ,还向比他大7岁的婶母六条妃子求欢,并同时辗转在花散里、末摘花等众女子之间。当他骗拐一位不明身份的弱女子夕颜(其实却是葵姬之兄头中将的情人)去荒屋幽会时,这女子不幸暴亡,源氏为此大病一场,病愈进香时遇到一个女孩,她酷似自己日思夜想而不得相见的藤壶,得知她是藤壶女御的侄女,名叫紫姬,就趁紫姬熟睡把她带回家中,收为养女,朝夕相伴,以寄托对藤壶的思慕。几年后紫姬出落得亭亭玉立,高贵优雅,才艺超众,十分可人。源氏便把她据为己有。葵姬生下夕雾小公子时,因六条妃子生魂附体而过世,之后紫姬被扶为正夫人。   桐壶帝退位以后,右大臣弘徽殿女御的儿子登上皇位(朱雀帝),源氏及岳父左大臣一派从此失势。恰巧源氏与右大臣女儿胧月夜偷情之事败露,源氏噩运临头,在右大臣弘徽殿女御操纵下被迫远离京城,到荒凉少人的须磨、明石隐居。当地有一明石道人是同源氏公子有姻亲的,然隐居乡野。其女名唤明石姬,从小悉心培养,仪表不凡(文中说不亚于皇女),琴艺当世独一无二(文中说其琴技是什么的唯一传人),字迹优美流畅(文中说不亚于高贵的贵族)。为排遣寂寞,源氏公子与明石道人的女儿明石姬结合,后生一女,被选入宫中做了皇后。由于天降异兆,朱雀帝又重病在身,朝政不稳。源氏奉召回京辅佐朝廷。不久,朱雀帝让位给冷泉帝。源氏升任太政大臣 ,源氏及左大臣一门恢复了往日的繁华气派。源氏建造了集四季景物为一体、蔚为壮观的六条院寓所,将昔日恋人统统接到院里来住。源氏近40岁时,将朱雀帝之女三公主纳为正妻,紫姬终因心力交瘁,病卧在床。早已觊觎三公主美貌的头中将之柏木趁源氏探病的机会,与三公主幽会,被源氏发现。柏木惧悔交加,一病不起,英年夭折。三公主生下容貌与柏木毫无二致的私生子薰后,落发为尼。源氏深感自己和藤壶乱伦之罪的报应临头,心如死灰。恰巧紫姬不久又逝,源氏失去了精神支柱,了断尘缘,隐遁出家。几年后死去。   源氏之子夕雾为人方正严谨,并不像父亲一般处处留情。源氏刻意不让夕雾仕途太顺利,意图培养。夕雾从小与表姐云居雁青梅竹马,两情相悦,但云居雁之父葵姬之兄嫌弃夕雾官位不高,又一心想送女儿入宫,因此不答应夕雾求婚。夕雾思慕云居雁不得,恰逢唯光大夫家送入宫中作舞姬的女儿藤典侍酷肖云居雁,因而与她私通,后成为夕雾侧室。后来夕雾终于和云居雁结为连理,生育许多子女。柏木过世后,与之生前交好的夕雾前往安慰其夫人时,爱上了柏木遗孀落叶公主。落叶公主自感命运凄凉,一直不肯接受夕雾的求爱,最后夕雾在侍女们的帮助下才得遂心愿。源氏过世之后夕雾任太政大臣,位高权重。   源氏之子薰生性严谨。20岁来到宇治山庄爱上了庄主八亲王的大女公子,不料遭到拒绝。大女公子病故后,他寻回外貌酷肖大女公子的八亲王的私生女浮舟,填补心灵的空白。可是匂皇子深夜闯入浮舟卧房,假冒薰的声音,占有了浮舟。当浮舟意识到自己一身事二主后,毅然跳水自尽,被人救起后削发出家。尽管薰一往情深,多次捎信,以求一见,但终未了此心愿。 看这本书时我还是深深地想到小时候画册里画的那美丽的头发,长长着地的衣服,那段描写光源氏的文字,依稀记得是说他的美的!然后记得最多就是 文中众多美好的女子,都是那样的薄命,真正的红颜薄命!同一本《红楼梦》,鲁迅先生曾说:道学家看到“梦”,儒家家看到“淫”,才子佳人看到“情”,革命家看到“排满”。同一本《源氏物语》也可以有不同的解读,可以和上文一样依照中国人的现代的价值观解读成一个采花天才的风流传奇的一生,也可以用日本人对于美学的理解,对于情与爱,性于灵那暧昧的分离和统一,对这本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直到一千多年后的今天对日本文学仍有深远影响的爱情巨作有截然不同的, 或灿烂如樱花绽放,或沉黯如黄昏永驻的解读。其实,我本庸人,那会有文学大家们理解的了这些深奥之意,真正喜好的还是里边如《红楼梦》一样,大量优美的诗句!

我心厌叹世无常

可以说作者的笔调虽不成熟但是是优美的。给人一种京都的唯美之风,总得觉来故事又是很拖沓,不过上流社会本就循环往复,本就物欲横流~~~ 看完之后悲伤和浮躁交错,不知道是故事感染了我,还是情节繁赜了我~~ 只有那句“君居九重应怜故,我心厌叹世无常”时时唏嘘不已~~

重物而轻人

因为一句“日本的红楼梦”的赞誉我开始看这本书,第一次看到夕颜猝死,时隔两年这次终于强迫着自己看完了。也许是希望太盛,也可能是我对日本那个时代的文化毫无了解,我并不是太喜欢这本书。我不能接受书中人物的爱情观。没见过面,甚至没说过话,往往仅凭一个侧影,有时只是几句评论,就展开热烈的追求,得不到时又伤心恼怒的要命,这爱情未免有点莫名其妙吧。更有甚者,床单都滚过了才发现对方长相不合心意,转头而讥讽嘲笑,完全忘了之前狂热的求爱。至于女性地位也就不用说了。最让人不适的还有阶级划分,并且根据出身而先入为主的对女性划分三六九等,而且堂而皇之的宣之于口甚至进行讨论。这本书对我来说,风物纪实的意义更大于小说。读完之后确实被衣香缭绕的风雅氛围所吸引,但是书中的人物却仿佛一个个脸谱化的存在。也许是因为日本文学的含蓄,这本书如同帝王起居注一样巨细靡遗的记录了源氏等贵族的猎艳生涯,却对诸多女性的不同心理性格描写甚少。当然我相信这本书被评价那么高一定是有理由的,只是现在的我读不进。

女性

最先接触《源氏物语》是从漫画开始的。。很古典。。感觉很不错。。。同时很痛苦。。。可悲又无奈的女性啊。。

一个很闲的女人写给另一个更闲的女人看的消遣读物

  源氏物语 虽然才看了两章,但这不是典型的脑残杰克苏种马文吗 白瞎了丰子恺的翻译一开始就把我雷到了,什么三岁的源氏,就美艳惊人,不象凡间的人,所有人见到他都觉得他美的不可思议,连原本和他母亲敌对的人看到他也无法讨厌他。我的天,一个三岁的小孩要长成什么样 才能有这种效果啊这种设定,不告诉是源氏物语,我一定会觉得是哪个萝莉写的而且看小说的简介,这本身本来就是一个很闲的女人(作者)写给另一个更闲的女人(皇后)看的消遣读物啊。可是怎么会被推到这种高度的。。。

景胜于情

看的是丰子恺的译本,足足用了半个学期,每天睡觉前读上几页,很不错的感觉。在我看来,丰大师的文笔精彩程度远远胜于书本身的内容,细细揣摩,愈觉有味。整本书带有浓厚的日式风情,撇去内容不说,现在我还是常常想起其中的一些场景,于细微之处的描写,都成为了脑子里最鲜活的内容。

每个女人都有源氏所爱的姿态

读了二十一回,几乎每一回都有源氏的爱人出现,还不带重样的!可还是想读下去,到底紫式部的《源氏物语》的哪一点吸引了我?平实的描写,清新又易懂的诗句,都让我放不下。这就是源氏物语的特点吧。最最最有可能的便是,我自己也处在暗恋的状态,可惜我暗恋的人,也如同源氏一样,每个女生都有他爱的理由。我在揣摩他的心理,又暗暗期盼他回头看看我。我觉得自己像极明石姬。自卑,又在期盼爱人的垂目。其实对源氏(他)而言,我不过如影子一样,在亮如白昼的日子出现不了,只有在漫漫长夜无聊孤寂时显出自己影子。果然人类的情感哪怕隔得再久也是共同的,爱慕,思念,嫉妒,争夺,患得患失之间,把自己折磨的支离破碎。初读,是在比较自己的感情,再读,希望能真正读出里面女性的无奈,时代的没落与无常。

华丽的伤痕

《源氏物语》,小说、漫画、电影,断断续续看了大概有三遍吧。高中时候介绍自己读过的书,还为它写了很长很长的读后感。源氏是很美丽迷人却又很任性的男人。不断陷入新的爱情,不断邂逅新的美人,生命在一场又一场的艳遇里来回奔走。两大家族斗争什么的,看完了就没了印象,但是阿紫之类的美人却一直放在心里。说起来,我和源氏一样,也是个喜欢美丽事物的花心鬼吧。六条夫人,葵姬,女御,夕雾,明石姬等等等等,一干美人之中我最喜欢的还是阿紫和葵姬。看完源氏物语而不喜欢阿紫的估计不多吧。按照源氏心意养大的美丽少女,温柔而孱弱,虽然不是我一贯欣赏的女孩类型,但是善良纯真让人无法对她心生恶感。葵姬嘛,属于我对于正妻的始终支持,而且印象里她比较接近真实生活中我欣赏的类型。可惜最后被六条的生魂给弄死了,唉。看着源氏在花丛间游走采撷,很多时候我都想把书给扔了,这个践踏女性的混蛋牙鲁!但是他也是很可怜的吧,身为皇族却要离开父母,小小年纪又失去了母亲。这个有着恋母情结的笨蛋,连皇帝的妃子都敢泡,却难以交付真心。华美优雅的面具之下,是永远不能填平的伤痕和欲望。

女性的天空,星汉灿烂……

紫式部毕竟是属于她那个时代的女性,那个时代的女性如果不能当玩物,就只有出家为尼一条路——对于紫式部而言,在她的常识里,女人就只能这样活着。      最典型的:号称是摆脱了源氏掌心的玉蔓,其实也只是从源氏的怀抱跳出,成为髭黑大将的妻子——用一个男人来摆脱另一个男人。   可见紫式部也想不出在那样的时代,有什么路是女人可以去走的。      其实不鸟源氏爱慕的还有两人。      其一是槿姬——她即使内心爱慕源氏,却不甘成为源氏的收藏品,因此只能克制自己的爱,仅仅同源氏保持神交的关系。   另一个是空蝉。按照一些研究者的说法,其实源氏的初夜是给了这个女人的,但她对源氏也只有克制,尽管每每拿源氏同自己年老的丈夫相比,她亦会怦然心动。      任人玩弄(如紫姬、明石、夕颜),出家(如胧夜月、藤壶),克己终老(如六条、槿姬、空蝉)。   这大概就是紫式部能为女人想到的最好的三条路。   那个时代,那个文化环境,还能为女性留有更广泛的选择吗??      没有。      《源氏物语》这本书中的主人公源氏,的确有些令现代女性生厌。   不过我认为这个得结合读者和作者所处的时代而分别来看。以现代人的价值观角度,花花公子的确应该唾弃,不尊重女性的人也应当群起而菊爆之;但不要忘了,《源氏物语》最初的读者都是女性,那些生活在平安时代的贵妇人们是接受并且崇拜它所塑造出的形象的。      切勿以今人之眼光苛责古人。紫式部已经相当不容易了。      而且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对比于源氏之花心薄幸,书中最出彩的便是一干女性角色。      感情炽热如火,爱要爱得死去活来,恨要恨得铭心刻骨的六条妃子;   情欲自由奔放,敢于主动追求爱情的胧夜月;   美丽贤淑,温柔多情,处处为他人着想的紫之上;   出身卑微,委曲求全,但却高贵典雅的明石;   母仪天下,富有献身精神的藤壶皇后;   克己坚忍的空蝉;格调高洁的槿姬;不甘堕落的玉蔓;柔情似水的夕颜;外冷内热、高傲矜持的葵姬;自甘平凡忠诚不二的花散里和末摘花;勇敢争取婚姻平等的云居雁;天真烂漫涉世不深的三公主…………      我们可以看到,即使在那个压抑桎梏、轻视女性身心自由的时代,也还是有如此多出色的女性,在以自己的方式,闪耀着个性的光辉。      在漆黑的夜空中,并不缺那一片浩瀚的银河。

翻译的极致 浅唱低吟的生活

上大学的时候 教翻译的老师不止一次推荐这部书于是到书店 站着去翻看 上中下 3册然后只看了目录就买下了书喜欢这种味道丰子恺翻译的味道紫式部书就的味道故事也许琐碎情节也许拖沓但气度是舒缓的 视野是清澄的还有小小的偷窥的愉悦和旁观者的清醒的痛楚耐下心 安静的看下去然后长吁短叹 微妙的心情

每一段爱情都很委婉,每个爱人都在心头

听说《源氏物语》是日本的《红楼梦》有很多的不以为然,以为这只是个噱头,读完之后,掩卷深思,回味源氏和每个女人之间的交往:每一次的写诗传信,每一次将女孩比作花儿爱护,对每个女人都珍爱重之的体谅,喜欢他温柔体贴的性格。第一次觉得从一个赏花人的角度去看,追求女人的过程是那么的美好,而“收藏”这些女人又是多么的必然。第一次体会到为什么一夫多妻始终是男人心中的一个美梦。然而源氏并不是一个滥情的人,他虽然追求过许多人,然而他和她们一向相交以礼,无论怎样都是美好的开始,美好的结束。其中一个相貌并不美,才华也不出众,被形容为像牵牛花的女孩,反而给他留下非常深刻印象,因为他在后期对她不够关注,女孩郁郁而终,等他赶到已经不及医治。这样“惜花”的思想,和贾宝玉异曲同工,而他远比贾宝玉幸运得多。源氏在幼年时窥见到父亲的爱妃,从此魂牵梦绕,也造成那个王妃郁郁而终。然而幸运的是,在一次郊游的时候,源氏遇见了一个长得酷似那个王妃的小女孩。他暗中资助教育那个女孩,等她成人就将她娶做自己的正室。若干年后,源氏升作王爷(忘了原来叫做什么了),他设了初夏秋冬四院,让自己最亲厚的四位妃子住进去,春院住的就是这一位。虽然双方最初都对监护双方变作夫妻的关系有些尴尬,但最后,也就慢慢随遇而安。那位像春日樱花般美丽灿烂的女孩,终究是源氏的最爱!若水三千,最爱的其实只有一个。这位女孩一死,源氏随即出家,他的儿子成了下任天皇。

源氏物語 林文月版

【轉貼】 第一章 桐壺且說天皇時代,某朝後宮妃嬪眾多,內中有一更衣。出身微寒,卻蒙皇上萬般恩寵。另幾個出身高貴的妃子,剛入宮時,便很是自命不凡,以為定然能蒙皇上加恩;如今,眼見這出身低微的更衣反倒受了恩寵,便十分忌恨,處處對她加以誹謗。與這更衣地位同等的、或者出身比她更低微的更衣,自知無力爭寵,無奈中更是萬般怨恨。這更衣朝夕侍候皇上,別的妃子看了自然都妒火中燒。也許是眾怨積聚太多吧,這更衣心緒鬱結,便生起病來,只得常回娘家調養。皇上見了,更是捨她不下,反而更加憐愛,也不顧眾口非議,一心只是對這更衣佝情。此般寵愛,必將淪為後世話柄。即便朝中的顯貴,對此也大都不以為然,彼此間時常側目議論道:「這等專寵,實在令人吃驚!唐朝就因有了這種事而終於天下大亂。」這內宮的事,不久也逐漸傳遍全國,民間聽了怨聲載道,認為這實在是十分可憂的,將來免不了會出楊貴妃引發的那種大禍。更衣處於如此境地,苦惱不堪,內心也甚為憂懼,唯賴皇上深思,尚能在宮中謹慎度日。這更衣早已謝世的父親曾居大綱言之位。母親也出身名門望族,眼見人家女兒雙親俱全,享盡榮華富貴,就指望自己女兒也不落人後;因而每逢參加慶吊等儀式,她總是竭盡心力、百般調度,裝得十分體面。只可惜朝中沒有重臣庇護,如若發生意外,勢必無力自保,心中也就免不了感到淒涼。或許是前世的因緣吧,這更衣卻生下一容貌非凡、光彩如玉、舉世無雙的皇子。皇上得知後,急欲見這孩子,忙教人抱進它來一看之下,果是一個清秀異常的小星子。大皇子為右大臣的女兒弘徽殿女御所生,母家是尊貴的外戚,順理成章,他自然就成了人人愛戴的東宮太子。論相貌,他卻不及這小皇子清秀俊美。因此皇上對於大皇子,儘管珍愛,但相比之下總顯得平常,而對於這小皇子,卻視若掌上明珠,寵愛無比。看作上無私予的寶貝。小皇子的母親是更衣,她有著不尋常的身份,品格也十分高貴,本不必像普通低級女官一樣,在日常生活中侍候皇上。而皇上對她的寵愛非同尋常,以至無法顧及常理,只是一味地要她留在身邊,幾乎片刻不離。每逢並宴作樂,以及其它佳節盛會,也總是首先宣召這更衣。有時皇上起床遲了,便不讓其回宮室裡去,整個一天乾脆就將這更衣留在身邊。這般日夜侍候,按更衣的身份而論,也似乎太輕率了。自小皇子出生後,皇上對這更衣更是十分重視,使得大皇子的母親弘徽殿女御心生疑忌;如此下去,來日立為太子的,恐怕就是這小皇子了。 弘徽殿女御入宮最早,況且她已生男育女,皇上對她的看重,非一般的妃子可比。因此獨有弘徽殿的疑忌,令皇上憂悶,心裡也很是不安。《待續》 First Previous 2-13 of 13 Next Last ReplyRecommend Message 2 of 13 in Discussion From: W_MM Sent: 11/6/2004 3:08 PM 【轉貼】 更衣愈受皇恩寵愛,然而貶斥、誹謗她的人也愈多。她身單體弱,宮中又沒有外戚從旁相助,因此皇上越加寵愛,她越是憂懼不安。她所住的宮院叫桐壺,從此院去皇上常住的清涼殿,必須經過許多妃嬪的宮室。她在兩者間頻繁來往,眾妃嬪看在眼裡,心裡極不舒暢,也是自然的。有時來往得太過頻繁,這些妃嬪就惡意作弄她,在板橋上或過廊裡放些齷齪污穢的東西,使得迎送桐壺更衣的宮女們經過時,衣裙被弄得齷齪不堪;有時她們又相互私約,將桐壺更衣必須經過的走廊兩頭有意鎖閉,使她進退不是,窘迫異常。如此等等,花樣百出,桐壺更衣因此痛苦不堪。皇上得知常發生此等事情,對她更是憐惜有加,遂讓清涼殿後面後涼殿裡的一個更衣另遷別處,騰出房間以供桐壺更衣作值宿時的休息室。那個遷出去的更衣,從此對桐壺更衣懷恨在心,也就更不用言說了。 小皇子三歲時行穿裙儀式排場並不亞於大皇子當年。內藏定和納殿傾其所有,大加操辦,儀式非常隆重,卻也招致了世人的種種非議,但待得看到這小皇子容貌出眾,舉止、儀態超凡脫俗,十足一個蓋世無雙的五人兒,人們心中對他的妒忌和非議才頓然退去。見識多廣的人見了他,都極為吃驚,瞠目注視道:「這等神仙似的人兒也會降至世間!」是年夏天,小皇子母親桐壺更衣覺得身體欠安,便欲告假回娘家休養,無奈皇上不忍,執意不允。這更衣近年來慪慪常病,皇上已經習慣了。 於是對她說道:「不妨暫且往在宮中休養,看看情形再說吧。」可這期間,更衣的病已日漸加重,不過五六日,身體已是衰如弱柳。母親太君心痛不已。向皇上哭訴乞假。皇上見事已至此,方准許其出宮。即使在這等時候,皇上也心存提防,恐其發生意外,令桐壺吃驚受辱。因此,決意讓小皇子留在宮中,更衣一人悄悄退出。皇上此時也不便再作挽留,但因礙於身份,不能親自相送出宮,心中難免又是一陣難言之痛。這更衣原本花容月貌,到這時已是芳容消損,自己心中也是百感交加,卻又無力申述,實在只剩得奄奄一息了。皇上見此情景,茫然無措,一面啼泣,一面歷敘舊情,重申盟誓。可這更衣已不能言語、兩眼無神、四肢癱軟,僅能昏昏沉沉躺著。皇上束手無策,只得匆匆出室,忙命左右備車回去;但終覺捨她不下,不禁又走進這更衣的房中來,又不允其出宮了。他對這更衣說道:「你我曾山盟海誓:即便有一天,大限來時,我們倆也應雙雙同行。你不至於捨我而去吧!」這更衣深覺感情濃厚,使斷斷續續地吟道:「大限來時悲長別, 殘燈將盡歎個窮。 早知今日……」說到此時,想要再說下去,無奈身疲力軟,已是痛楚難當、氣息奄奄了。皇上還執意將她留住宮中,親自守視病情。只是左右奏道:「那邊祈禱今日開始,高僧都已請到,已定於今晚啟懺……」便催促皇上動身。無可奈何,皇上只得允其出宮回娘家裡去。《待續》ReplyRecommend Message 3 of 13 in Discussion From: W_MM Sent: 11/6/2004 3:09 PM 【轉貼】 卻說桐壺更在離宮之後,皇上滿懷悲痛,難以入睡,只覺長夜漫漫,憂心似焚;派去探病的使者也遲遲未返,不禁長吁短歎。使者到達那更衣家外,只聽得裡面號啕大哭。家人哭道:「夜半過後就去世了!」使者垂頭喪氣而返,如實奏告皇上。皇上聞此噩耗,心如刀割,神智恍恍格愧,只得將自己籠閉一室,枯坐凝思。小皇子年幼喪母,皇上很想將他留住身邊。可是喪服中之子留待御前,無此先例,只得准其出居外家。小皇子年紀尚幼,見眾宮女啼啼哀號,父皇也淚流不止,心中只是奇怪。他哪能想到平常父母子女別離,已是悲哀斷腸之事,更何況同遭死別生離呢?悲傷也有個限度,最後只得按照喪禮,舉行火葬。太君戀戀不捨,悲泣哀號道:「讓我與女兒一同化做灰塵吧!」她擠上送葬的眾詩女的車子,來到愛宕的火葬場,那裡莊嚴的葬禮正在舉行。此時的太君,自不必說心情是何等的傷感!她嗚咽難言,勉強說道:「看著她,只想著平目的音容笑貌,便彷彿她還活著,真切地見到她變成了灰燼,才相信她已非這世間的人了。」說罷,哭得幾乎從車上跌了下來。眾傳女忙來攙扶,萬般勸解。她們道:「早就擔心會弄到這般地步的。」不久,宮中的欽差來了。宣讀聖旨道:「追封桐壺更衣為三級。」此番宣旨又引起了一陣嚎啕。皇上回想這更衣在世時,不曾作女御,總覺得異常抱歉,所以追封,對她晉升一級。不想這追封又引得許多的怨忌。知情達理的人,尚認為這更衣容貌秀麗、優雅可愛、性情溫淑、和藹可親,的確無可指責。只因往昔皇上寵愛太過,所以遭人妒恨。如今已不幸身亡,皇上身邊的女官們記起她品格之高貴、心地之善良,都不勝惋惜。所謂「生前城可惜,死後皆可愛。」這古歌必是為此情此景而興的了。時光流逝,桐壺更衣死後,每次例行法事,皇上總派人前往吊唁。撫慰也總是格外優厚。雖已事過境遷,但皇上悲情依舊,實在難以排遣。他不再宣召別的妃子待寢,只是朝夕以淚洗面、隱愁忍痛。身邊的侍臣見此,都憂然歎息、相對垂淚。宮中只有弘徽殿等人,始終不肯容忍桐壺更衣,並說道:「作了陰間的鬼,還令人不得安寧,這般寵愛也真是難解啊!」皇上雖有大皇子傳側,可是心中仍是惦著小皇子,還時常派遣親信女官及乳母等到外家探詢。《待續》ReplyRecommend Message 4 of 13 in Discussion From: W_MM Sent: 11/6/2004 3:09 PM 【轉貼】 時值深秋。一日黃昏,夙風乍起,使人頓覺寒氣透骨。面對這番情景,皇上忽然憶起昔日舊事,倍覺神傷,遂派了韌負和命婦到外家存問小皇子音信。二人即刻登車前往。此時正逢皓月當空,皇上徘徊宮中,仰頭望月,追憶往昔情形:每逢月夕花晨,宮中必有絲竹管弦之聲。那時桐壺更衣或則彈琴,清脆的音色、沁人肺腑;或則吟詩,婉轉悠揚、不同凡響。她的聲音笑貌,時隱時現,彷彿就在眼前。然而幻影雖濃,又哪抵得過一瞬的現實呢?待那韌負和命婦到達外家,車子進門方定,只見庭院寥落,四周一片淒涼。這深樓老宅原本桐壺太君溫居之所,為了調養這如玉的桐壺女兒,也曾經略加裝修,維持過一時的體面。可是自更衣死後,這寡婦日夜為亡女悲傷飲泣,已無治理庭院之心,所以雜草叢生、花木凋零。今日寒風蕭瑟,這庭院便倍顯冷落淒涼。只剩了一輪秋月,如銀盤般向繁茂的雜草遍灑清輝。命婦從正殿南面下得車來,太君一見宮中來人,禁不住又悲從中來,哀哀切切,一時不能言語,好半天才哽咽道:「妾身命苦,如今落得孤身一人枉活人世。今勢呈上的眷愛,風霜之中,駕臨寒門,教老身感愧有加!」說罷,淚如雨下。命婦答道:「前幾日典詩來此,回宮復奏皇上,說起這裡的情狀,傷心慘目,真叫人肛腸欲斷。我本愚笨無知之人,今日來此,也感到很是悲戚!」她略一躊躇,傳旨道:「皇上說:『更衣之死原只道是做夢,一直神魂顛倒。後來雖稍安定,但仍痛苦不堪。真不知何以解憂啊!因此欲清太君悄悄來宮中一行,不知可否?又每每掛念小皇子,可憐他年幼便喪母別父,在悲泣中度日,清早日攜其來此。』萬歲爺說這番話時,聲氣斷續,忍淚吞聲,只因恐旁人笑其怯弱吧,教人看了,實在令人難當。因此未及他把話說完,我便早早退出了。」說罷,即呈上皇上手書。《待續》 ReplyRecommend Message 5 of 13 in Discussion From: W_MM Sent: 11/6/2004 3:10 PM 【轉貼】 太君說道:「老身終日以淚洗面,淚流過多,以至兩眼昏花,承蒙皇上踢此御函,眼前頓添光明。」 便拜讀聖旨:「本來希望時光的流逝能使心中的悲傷逐漸減少,豈料歷 久彌深,越加無法排遣。此真無可奈何之事!皇兒近來如何? 時時想念。不能與太君共同撫養,實是憾事。今請偕此予入宮,聊為對亡人之遺念。」書中另敘別離之情種種,並附詩一首道: 「夜風進冷露,深宮淚沾襟。遙遙荒話草,頓然倍孤零。」太君未及讀完,已是泣不成聲。緩緩道:「妾身老朽,苟且人世是因命當受苦。如今面對松樹,已羞愧難當;何況九重宮門,豈有顏仰望?屢蒙皇恩,百般撫慰,真不知何以表達老身感激之情。但臣妾自身,不便冒昧入宮。只是暗自感到:小皇子雖然年齒尚幼,但不知緣何天資異常聰慧,近來終日想念父皇,急欲進宮。此實在是人間至情,深可為人嘉憫。這事望代為啟奏。妾身命薄,居此荒落之地尚可,可是小皇子,實在委屈他了……」時值小皇子睡中。命婦說道:「此番本當拜見小皇子,才好將詳情奏復皇上。但念皇上尚在宮中專候回音,恕不便在此久留。」便要告辭。太君說道:「痛失愛女,心情鬱結,苦不堪言,實欲與知己之人敘談衷曲,以稍展愁懷。公余有暇,請務必常顧寒舍,妾身不勝感念。憶昔日每次相見,皆為良辰美景歡慶之事。而今傳書遞柬寄托悲憤,實非所願。全怨妾身薄命,不幸遭此苦厄。亡女初生之時,愚夫婦即寄與厚望,祈願此女為門庭增光。亡夫彌留之際反覆叮囑妾身:『務必實現吾女入宮之願,切勿因我之亡故而作罷。』妾身也曾憂念,家中無有力後援,愚女入宮後必受種種委屈。只因不忍違反其父遺囑,其後才遣其人宮。承蒙主上寵幸,愚女入待之後,得到萬般憐愛,真是無微不至。亡女周旋於眾妃之間因此而不敢不忍受種種無理侮辱。怎料得朋輩妒恨,日積月累,痛心之事,難於傾述。終因積憂傷身,以至慘遭大病,命歸黃泉。皇上的千般寵愛,如今反成怨恨之根。唉,不說也罷,這不過是我這傷心寡婦胡言亂語吧了。」太君一陣心酸,話未說完已是泣不成聲。《待續》ReplyRecommend Message 6 of 13 in Discussion From: W_MM Sent: 11/6/2004 3:10 PM 【轉貼】 此時已是夜深,命婦說道:「太君所言極是,皇上也是如此想的。他說:『我雖真心真意愛她,也不該如此過甚,以致驚人耳目,使這番恩愛不能長久。現在想來,我倆的盟誓,卻是一段惡緣!我自信一向未曾作過招人怨恨之事。只為了此人,竟把得許多無端怨恨,如今又落得形單影孤,反倒成了個笑柄。這也是前世作孽吧!』他時時申述,眼淚始終未乾。」絮絮叨叨,難以盡述。最後命婦又含淚道:「夜已至深,今夜之內還須回宮復奏。」遂急欲動身。此時,冷月西沉,寒風拂面,夜天如水,使人倍感淒涼;亂草叢中,秋蟲鳴聲淒婉,催人下淚。此情此景,令命婦不忍離去,遂吟詩一首道:「秋蟲縱然伴人泣,長宵已盡淚仍滴。」吟罷,尚待登車,只聽那太君答詩,命侍女傳道: 『「哭聲稠稠似蟲鳴, 宮人同悲泣聲起。」請將此怨恨之詞,代為轉奏。』太君想到,此番犒賞命婦,所用禮物不宜過於富有風趣,遂將更衣遺留的一套衣衫、一些梳妝用具,贈與命婦。這些東西也彷彿專為此用而遺留著的。伴著小皇子來的眾位年輕侍女,人人悲傷,自不待言。她們看慣宮中繁華景色,歎息此地衰落淒涼。她們念及皇上悲痛的情形,甚為同情,便勸說太君,將小皇子早日送人宮去。這太君認為自己乃不法之身,此時偕小皇子入宮,定會生出非議;而自己若不見小皇子,即使時間短暫,也覺心頭不安。小皇子入宮一事,因此擱置。《待續》 ReplyRecommend Message 7 of 13 in Discussion From: W_MM Sent: 11/6/2004 3:11 PM 【轉貼】 命婦回得宮來,見皇上尚未安歇,憐措之情頓生。清涼殿前,此時秋花秋草正十分繁龐。皇上帶著四五個女官佯裝觀賞。那四五個女官都性情溫雅,和皇上靜悄悄地閒聊消遣。近些時日,皇上心緒稍寧,早晚披閱長恨歌畫冊。這是從前宇多天皇命畫工繪制的,內有著名詩人伊勢和貫之的和歌及漢詩。皇上日常談論,也多是此類話題。此時皇上看見命婦回宮,便急忙詢問銅壺娘家的情狀。命婦便將此行見聞悄悄奏告。皇上細讀太君復書,但見書中寫道: 「辱承錦注,誠惶誠恐,愧無置身之地。拜讀溫諭,悲感並聚,以至心迷目眩。」「嘉蔭凋殘秋風猛,弱草芳盡不勝悲。」詩中失言之處,料是悲傷過度,方寸已亂所致,皇上也並不以此見怪。皇上不想別人窺得自己隱情,但哪裡掩飾得住?回想更衣初到時兩人千種風流、萬般恩愛。如今只落得形影相吊,孤獨一人,便覺得自己甚為可憐。他道:「當初太君不想違背大綱言遺囑,才遣此女入宮。我本來應該對她厚遇善待,以答謝此番美意,竟遲遲未行。只可惜如今人失琴暗,徒作空言而已!」皇上說到此處,覺得甚為含歉。接著又道:「所幸,更衣已生下小皇子,待他長大成人,老太君定得享福之時。唉,但願他能如太君所願才好。」命婦將太君所贈禮物呈皇上御覽。皇上看了,心想道:「這如果是臨鄧道士探得了亡人居處而帶回的鋼合金錠,那有多好……」但如此空想,也是無用。遂吟詩道: 「君若化作鴻都客,香魂應循住處來。」 皇上看現《長恨歌》畫卷,覺得楊貴妃於畫中的容貌雖然悅人,即使是名家手筆,但終覺筆力有限,少了生趣。詩中描繪貴妃的面龐和眉毛如「太液芙蓉未央柳」,這比喻固然恰當,唐時的裝束也很是艷麗優雅。《待續》ReplyRecommend Message 8 of 13 in Discussion From: W_MM Sent: 11/6/2004 3:12 PM 【轉貼】 但一想起桐壺更衣的嫵媚溫柔,就覺得任何花鳥的顏色與聲音都遜色了。以前朝夕廝守,共吟「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技』」之詩句,還立下盟誓。如今一切都化作了水月夢花。此時正當風嘯蟲鳴、萬物傷秋,無不使人哀思。而弘徽殿女御久不參謁帝居,卻在此深夜時分賞玩月色,奏起絲竹管弦來。皇上聽了,甚為不快,只覺得聲聲刺耳。皇上身邊的殿上人和女官們,深察皇上心事,聽到這奏樂之聲,也都極為生厭。這弘徽殿女御原本冷酷之至,全然不顧及皇上心事,因此故作此舉。此時月已西墜,皇上即景口占道: 「宮牆月暗淚眼昏,造傳荒邱有無明?」皇上想起桐壺更衣娘家的情狀,挑燈凝思,全無睡意。忽聽得巡夜的右近衛官唱名,方知此時已是醜時。是上恐枯坐過久,惹人注意,只得進內就寢,仍是輾轉難寐。次日起床,又回想從前「珠簾錦帳不覺曉」的情景,不免又是觸景傷情,朝政也懶得理了。早膳勉強舉筷,也只是應名罷了;正式御餐,早已廢止了。因此侍膳的人,見此情景,個個憂愁歎息。近身持臣,無論男女,人人著急,均歎道:「這實在是毫無辦法的了!是上和這桐壺更衣,定有前世宿緣。更衣在世之時,皇上一味恩寵,也全然不顧眾人的譏誚怨恨。及至死後,又日日愁歎,凡與這更衣有關之事,都一味佝情,甚至疏懶朝政。真是不可思議啊!」並引唐玄宗等外國朝廷的例子來低聲議論,暗自歎息。過了些日子,小皇子回宮。這孩子越發長得俊美了,竟不似塵世間人,皇上自然更是憐愛有加。來年春天,冊立太子,皇上心中極欲立小皇子為太子,但苦其無顯赫的外戚作後援;而廢長立幼,又為世人所忌,恐反而對小皇子不利。遂打消了這念頭,只好不露聲色,仍立了大皇子為太子。於是世人便有評論: 「對小皇子鍾愛如此,終於不立為太子,看來萬事畢竟是有分寸啊!」廣大皇子母親弘徽殿女御至此也覺得寬慰了。這更衣太君自女兒死後,一直悲傷抑鬱,無以自慰。她終日祈禱佛主,願早八天國,與女兒相聚。不久,果蒙佛力引渡去了西天。皇上為此又頗為悲傷。時小星子年方六歲,已懂得一些人情,哭悼外祖母,真是位借盡哀。祖孫相依多年,親情難分。彌留之際,口中念念有詞,反覆念及這小外孫,確是悲戚不已。小皇子自此以後也就長留宮中了。《待續》ReplyRecommend Message 9 of 13 in Discussion From: W_MM Sent: 11/6/2004 3:12 PM 【轉貼】 小皇子七歲開始讀書時,其聰明穎悟,已是絕世罕見。皇上見他過分機敏,反倒覺得擔心。 他道:「現在誰還再去怨恨他呢?他沒有母親,就此一點,大家也該好好疼惜他。」皇上駕臨弘徽殿,也常帶他去,還讓他入簾玩耍。這小皇子確實長得可愛,面惡或有仇怨的人,一看見他可愛的情態,也禁不住面帶喜色。弘徽殿女御也不忍心恨他了。除了大皇子以外,這弘徽女御還生有兩位皇女,相貌都比不上小皇子的俊美。女御和更衣們見了小皇子,也都不計前嫌。人們都想:小小年紀竟這般雅緻風韻、儀態羞媚,確是十分的可親可愛;可和他游戲玩耍,還須謹慎對待才是。又兼天資聰慧,規定學習的各種學問,均能觸類旁通。就是琴笛之類,也很是精通、擁熟,演奏起來,清純悅耳的聲音響徹雲霄,其多才多藝之能,教人難以置信。卻說朝鮮國派使臣來朝見皇上,其中有一個高明的相士。皇上召見這根土,欲令其替小皇子看相。但手多天皇時已有禁令:外國人不得入宮。皇上只好將小皇子扮作朝臣右大並的兒子。這右大並原本是小皇子的保護人,他們一起來到款待外賓的鴻腫館訪問相士。相上看罷小皇子的相貌,吃驚不小,又幾度測首細看,不勝詫異。他道:「從這位公子的相貌來看,有君王之相,應該登至尊之位。但果真如此,又恐國家將有變亂,自己也多憂患。如果作為朝中大臣,輔佐治理天下,則又與其相貌不合。」這右大並原本是個富有才藝的博士,當下便和這相上海闊天空地交談起來,言語也很是投契。兩人吟詩作文,互相答謝。相士即日便要告辭返國,他此次得見如此相貌不凡的人物,已深感欣幸;如今離別在即,反生幾分悲傷。他作了許多優美詩文抒發此種心情,並贈與小皇子。小皇子也吟頌詩篇,作為答謝。相上讀罷小皇子的詩篇,贊不絕口,再次贈送種種珍貴禮品。朝廷也重重賞賜這相土。此事雖然秘而不宣,但世人早已傳遍。現太子的外祖父右大臣等得知此事,恐皇上有改立太子之意,於是心中疑忌頓起。皇上十分賢明,也很能通曉相術,對小皇子的相貌,早就成竹在胸,也就一直不曾封他為親王。如今聽這朝鮮胡士所說和自己見解不謀而合,一方面覺得這相上實甚高明,另一方面又暗下決心:「一定不讓他做個沒有外威作後援的無品親王,以免他一生坎坷。我還能在位幾年,也難料定。倒還不如讓他做個臣子,將來輔佐朝廷。為他前程著想,也不失為兩全其美之計。」從此就教他研習輔佐朝政的種種學問。小皇子明了此道之後,更顯得才華橫溢了。視其才能,居臣下之位,確實十分可惜。然而封他為親王,定然招致世人疑忌,對他反而不利。讓精通命理的人為此推算,結果相同。於是皇上從此便決意將這小皇子降為巨籍,賜姓源氏。《待續》 ReplyRecommend Message 10 of 13 in Discussion From: W_MM Sent: 11/6/2004 3:13 PM 【轉貼】 歲月流逝,但皇上對桐壺更衣的思念卻絲毫未停止。有時為消解愁悶,也召見一些頗有聲名的佳人,但哪能和桐壺更衣相比?因此更感到如桐壺更在那樣的美人真是世間少有。於是從此毫無美色之思,也日漸疏遠了女人。一日,一個侍候皇上的典侍,提起先帝的第四侍女,說她容貌姣好,人人誇艷,其母后也寵愛異常。這典侍曾侍候過先帝,與她母后也很是親近,時常進出官邪,親眼見著這四公主長得花月之容;而且現在也時常隱約窺見其姿容。這典詩奏清道:「臣妾已入宮侍奉三代人主,未嘗見到與桐壺娘娘相似之人。只有這四公主肖似桐壺娘娘,也實在是傾國傾城之貌呵。」皇上聞言,想道:「莫非世間還有如此巧合之事?」一時心動,便傳備厚禮,喚四公主進宮。得到皇上傳喚,母后異常著急,想道:「這可如何是好?這可如何是好啊?弘徽殿女御乃歹毒婦人,桐壺更衣分明便是被她折磨死的。前車可鑒,真教人心寒!」她左右尋思,猶豫不決。終於未將四公主護送入宮。不巧這其間母后突然病亡,落得四公主孤身一人。皇上心生憐憫,誠懇地遣人存問,對她家人道:「教四公主入宮吧,我把她當作余女看待。」四公主的眾侍女、保護人,還有作兵部卿親王的兄長都認真思量道:「與其在家孤苦度日,還不如送入宮中,心情也許可以寬慰一些。」便送四公主入宮。四公主住在籐壺院,於是稱她為籐壺女御。待皇上召見籐壺女御,覺得她容貌風采秀麗,確實酷似已故桐壺更衣,而且出身高貴、氣質不凡,妃嬪們對她又無可貶斥。籐壺女御入宮後,也確實很是稱心。已故桐壺更衣出身低微,受人輕視,偏偏卻深得皇上恩寵。皇上雖仍然對桐壺更衣情有獨鐘,但愛情卻不知不覺間移注到籐壺女御身上,心情自然也就變得歡慰了。這實是人間常情,真令人感慨啊!《待續》 ReplyRecommend Message 11 of 13 in Discussion From: W_MM Sent: 11/6/2004 3:13 PM 【轉貼】 源氏公子時刻不離皇上左右,日常侍奉皇上的妃嬪們對他也從不按規矩迴避。妃嬪們個個都自以為美貌不遜於她人,而她們也全都嫵媚窈窕。然而她們個個都比公子年長,態度也老成規矩;唯這籐壺女御年齡幼小,相貌又十分出眾,見了源氏公子常常含羞躲避。公子朝夕出入於宮閉,自然常常窺見籐壺女御美色。母親桐壺更衣去世時,公子年方三歲,自然不曾記得她的面容。但聽那典侍說起母親,與這位籐壺女御相貌酷似,年幼的公子便心生戀慕,也時時親近這位繼母。兩人同是皇上寵愛親近的人兒,皇上便常常對籐壺女御說: 「不要疏遠這孩子。你和他母親相貌異常肖似,他親近你,不要認為是無禮,要對他多憐愛才好呢。他母親音容笑貌和你相象,自然他的音容笑貌也和你相象。你們兩人作為母子,也是相稱的。」源氏公子聽到此話,童心暗自高興。每當春花秋月、良辰美景之時,他便常去親近籐壺女御,表現出他對籐壺女御的戀慕之情。弘徽殿女御與籐壺女御也不能相容,受此連累,也勾起她對源氏公子的舊恨,對源氏公子也很是不能容納了。皇上常常稱讚籐壺女御名重天下,把她視作舉世罕有的美人。但源氏公子的容貌比她更為光彩動人,因此也就有人稱他為「光華公子」。籐壺女御和源氏公子都很受皇上寵愛,因此人們又稱她為「昭陽妃子」。源氏公子著童子裝,十分嬌艷可愛,改裝真是有些可惜。但宮中慣例,男童十二歲滿,都應舉行冠禮,改作成人裝束。為了辦好這儀式,皇上親自安排指揮,日夜操持。除規定的制度之外,又增加了種種排場,使規模更為盛大。昔日皇太子在紫表殿舉行冠禮,場面非常隆重;而源氏公子的冠禮,皇上欲使其比那次更為隆盛。儀式的饗宴,歷來由內藏素及谷倉院當公務辦理,但是皇上深恐他們不能辦得周到,因此特別頒旨,務必操辦得盡善周全。儀式設在皇上最喜愛的清涼殿東廂,東面是皇上寶座,在寶座前設置受冠者源氏和加冠大臣的座位。申時源氏公子上殿。他梳成「總角」的重發,左右分開,在耳旁挽成兩個可愛的雙髻,甚是嬌艷可愛。馬上就要改作成人裝束,實在可惜啊!執行剪髮儀式的大藏卿,面對源氏公子一頭青絲美髮,也實在不忍下手。此記此景,使皇上又懷念起他母親桐壺更衣來。心想:要是更衣還在,見此情景不知該作何感想。想到此處,竟一陣心酸,又只得隱忍下去。 加冠之後,源氏公子到休息之處換成人裝束,走上殿來拜見父是。眾人一見,無不贊歎激動。皇上更是百感交集,昔日已近淡忘的悲哀,而今重又湧卜心頭。先前擔心源氏公子天真爛漫的可愛風姿因改裝而減色,豈知改裝之後,越發顯得俊美可愛了。《待續》ReplyRecommend Message 12 of 13 in Discussion From: W_MM Sent: 11/6/2004 3:14 PM 【轉貼】 行加冠之禮的左大臣,夫人是位侍女,足下一女,名為葵姬。皇太子傾慕這葵姬,想聘娶她,無奈左大臣遷延未許,只因為有心將此女嫁與源氏公子。他曾將此意奏表皇上。皇上心想: 「這孩子加冠後本來缺少高貴的外戚作後援。左大臣既有此心,我也就成其美事,教葵姬傳寢吧。」冠禮之前,皇上曾催促左大臣早作準備。正好左大臣意欲早成此事,也就欣然應允了。儀式完畢,眾人退殿到待所。此時傳所之內,大張筵席。源氏公子在諸親王末席落坐。左大臣在席上隱約提起葵姬。公子年事尚幼,靦腆低頭,羞而不語。不久內侍傳旨,皇上召見左大臣。待左大臣入內見駕,御前眾命婦便將冠犒賞品賜與他:照例是白色大褂一件、衣衫一套,並賜酒一杯。其時皇上吟詩道:「童髮己承親手束,合歡雙帶結成無?」詩中暗含結親之意,一聽之下左大臣心中很是喜悅,立即和道:「合歡朱絲紹民心,只願深紅永不消。」隨即走下長階,來到庭中,拜舞叩謝皇上。皇上則命賞賜左大臣在馬家御馬一匹、藏人所鷹一頭。各公卿王侯也都依次排列階前,分別拜領賞賜。由源氏公子呈獻眾人的餚撰點心,或裝匣,或裝筐,均由右大共受命調制。另外賞賜下僚的屯食,犒賞其他官員的禮品,都裝在古式櫃裡,滿放陳列,所有的桌兒也已塞滿,禮品的豐富和盛大勝過皇太子加冠之時。當晚源氏公子即赴左大臣邸宅招親,盛大的結婚儀式,其場面又為世間少見。左大臣著自己女婿,確實嬌小玲瓏,俊秀美麗。只是葵姬比新郎年紀稍大,覺得有些不相稱,心中也很是尷尬。左大臣原本受皇上信賴,夫人又是皇上的同胞妹妹,因此在任何方面都已是高貴無比。現在又招得源氏公子為婿,聲名也就更加顯赫了。皇太子的外祖父右大臣,雖與其同屬朝中重臣,將來還可能獨攬朝中大權,但如今與左大臣相比,也自愧弗如。左大臣姬妾成群,子女眾多。正夫人所生的一位公子,現任藏人少將之職,也和源氏公子一樣,秀美異常,是個英俊少年。《待續》ReplyRecommend Message 13 of 13 in Discussion From: W_MM Sent: 11/6/2004 3:14 PM 【轉貼】 右大臣雖與左大臣不睦,卻十分看重這位藏人少將,竟將自己疼愛的第四位女公子嫁給了他。右大臣對這位女婿的鍾愛,也並不亞於左大臣對源氏公子的重視。這真也是世間少有的兩對翁婿! 源氏公子常被皇上宣召,形影不離,便很少去妻子家裡。他心中一直仰慕籐壺女御蓋世無雙的美貌。心想:「我能和這樣一個世間少有的美人結婚,該有多好!這葵姬也是府門千金、左大臣的掌上明珠,嬌艷可愛,只可惜與源氏公子性情總是不合。少年人總是很專一,源氏公子對籐壺女御秘密的愛戀,真是無以復加。已加冠成人,便再也不能像孩提時代那般隨心所欲地穿簾入幕了。惟有借作樂之時,隔簾吹笛,與帝內琴聲相和,借以傳達愛慕之情。有時僅只聽到籐壺妃子隱約的嬌聲,也能使自己的戀慕之情得到須許安慰。源氏公子因此一直樂於住在宮中。每每在宮中住了五六日之後,才到左大臣邸宅住兩三日,如此與葵姬若即若離。左大臣則念及他年紀尚幼,難免任性,也並不加以留意,仍舊一心地憐愛他。源氏公子身邊和葵姬身邊的侍女,都是世間少有的絕色美人,又常舉行公子心愛的游藝,千方百計討其歡心。桐壺更衣以前所住的桐壺院,如今成為了源氏公子在宮中的居所。昔日侍候桐壺更衣的侍女,也未加遣散,轉於侍候源氏公子了。桐壺更衣娘家的邸宅,也由修理職、內匠素奉旨大加改造。這裡原本有林木假山,風景十分優雅;現在更將池塘擴充,大興土木,裝點得愈加美觀了。這便是源氏公子在二條院的私邸。源氏公子常想道:「這個居所,如能讓我與心愛的人兒居住才好啊!」每每想到這些,心中難免有些郁悵。世人皆言:「光華公子」,是那個朝鮮相上意欲誇贊源氏公子的美貌而取的名字。《第一章 完》

非常的罗嗦

拿来做教课书真好漫画的时候我就看睡着了,文字版的看了一半,放弃……可以的话,我会说,我宁可去看红楼梦~!!·!!!

物哀的美

《源氏物语》是一本对日本文学发展起着极其重要影响的古典名著。相传它成书于1001年至1008年间,描写了日本平安时期的日本风貌,因此称它为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作者紫式部,与《枕草子》的作者清少纳言并称为“平安双壁”。然而这本被推崇至此的小说,翻开一看不禁让人瞠目结舌,全书无非围绕着源氏公子及其之子熏与一群身份地位各不相同的女子周旋的故事。说起来,这样的风流韵事毕竟难登大雅之堂,坊间玩乐尚可,由此著书却显得多此一举,然而这“一举”居然影响深远。《源氏物语》究竟有怎样的美,容易让人忽略?梁文道说:“如果我们真的能够消化掉整本《源氏物语》,我们大概也就能够掌握到一种以前我们所没有的感性能力。”而这种感性能力,或许我们要从“物哀”这个角度来发现。“物哀”是日本国学家本居宣长相对“汉意”所提出的一个概念,是不受汉文化影响的一种观念。这种“物哀”的意思是,万物有灵,且存在的时间相对短暂,不仅要看到万物的灵,还要试着将万物的灵表达出来。于是那些能够“真情流露”、“触景生情”、“心有所感”的人便是懂得“物哀”精神的人。整部《源氏物语》便是沉浸在这样的“物哀”之中。“不觉中已值早春,虽是风和日丽,却仍是春寒料峭。叫人坐等花开,心中好生焦急!只有梅花知春最早,枝头已是春意闹,引得众目观赏。那一树红梅,争先怒放于门廊前,颜色鲜艳动人。源氏公子不禁喟然长叹,吟道:“春上梅枝人人望,莫名红花不可怜?此乃无可奈何之事!””“艳阳高升,原野上的朝露很快便了无痕迹。源氏痛感人生如梦,像朝露一般,愈加万念俱灰。”“物哀”还是日本一种审美观念。悲和美,常常交融在一起。哀愁的情绪,往往使得美感大增。这种情感我们并不陌生。常常是这些悲剧美的东西更加容易占领人心,我们常常透过悲剧,看见生命的局限。《源氏物语》中,源氏追求自己喜欢的不同女子,不受道德约束,这是一种超越理智的情感,它只随本心,或者说是一种精神追求。这种“物哀”的情感对日本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直到现在。《源氏物语》被誉为“日本红楼梦”。从篇幅上说,确实和红楼一样浩瀚。《红楼梦》中人物关系复杂,却有可梳理之处,但《源氏物语》的人物关系却不似那么清晰,不存在我们所理解的“辈分”这样的关系,哪怕是血亲,最好也能够“独立”的看待。条件允许可以看着人物关系图来阅读这本书。这一点,如丰子恺在后记所说,“平安时代的荒淫无道”比较符合。丰子恺将这本书翻译出了明清小说的味道,读起来几乎没有什么障碍。文中引入了日本和歌的句子,以及中国的古诗,别有情境。《红楼梦》和《源氏物语》的主人公都是贵族的翩翩公子。宝玉对大观园姐妹们温柔多情却专一,哪怕未能看清世事,也能够慈悲地对待。蒋勋说,宝玉是像观音一样的人。他真心对每个人,哪怕别人不领情。源氏也仿佛对每个人都好,但似乎别有用意。看到他教导儿子的言行仿佛很好地诠释了“道貌岸然”。但不论是宝玉或是源氏,都是生动的角色。《红楼梦》和《源氏物语》写尽女子命运。红楼的诸芳个性鲜明,即使不能抗拒命运也依旧有其风采;源氏中的女子美貌,却少了个性的魅力,或者是时代的杰作。读红楼,是一种视野的开阔和慈悲;读《源氏物语》是一种感性的惨淡和悲凉。不是非要比一比,只是刚好,一种渊源。不比,也可以读一读。同一本《红楼梦》,鲁迅先生曾说:"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源氏物语》亦然。

我也说说

纯粹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读这书的(人物关系忒复杂),可没想到一个月过去,书也被我“啃”下来了,可见这书还是不错地!

读源氏物语有感

《源氏物语》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比《红楼梦》早了700多年。两部堪称经典的古典小说都善于言情,以爱情悲剧故事贯穿始终。《红楼梦》是优雅高贵的汉语典范,用十年心血浇灌而成,其中有作者自传的情感经历。文中对善良女性的爱护,对权贵汲汲于功名利禄的批判,对权贵腐败生活的蔑视,是极尽笔墨功力的。而在阅读《源氏物语》时,终究读不出如《红楼梦》般优雅高贵的魅力,总感觉存在深深的“隔”,或许是我对日本文化存在“隔”,以及自身阅读功力有缺陷。我终究把这部经典小说读成通俗的言情小说。《源氏物语》叙述源氏、夕雾、薰君两代人错综复杂的情感历程。其中源氏是多情放荡的美男子,文中用大量笔墨赞美他绝世的外貌和才华。他遇到心仪的美人就非得占为己有,以致和他有过情感瓜葛的女子竟达十三人之多,他没有弄到手的只有空蝉和玉鬘两个女子。源氏能够如此放纵,与当时日本的婚姻制度有关,男子可以随意占有女子而不受惩罚,甚至是才华横溢的表现。这是制度给予男子的特权。而夕雾只守着云居雁,则怕被人耻笑。夕雾和薰君相对于他们的父亲源氏而言,则理智并忠情。后半部写薰君与大女公子和浮舟之间的恋情,坚贞不渝,颇为动人。在众多女子中,我喜欢完美无缺的紫姬。她对源氏的爱纯洁善良,同时她又有贵族女性的宽容大方。她深知自己无法挣脱女子在婚姻中卑贱的命运,不可能让源氏只爱自己一人,于是,她用自己宽容的爱和善良去抓紧源氏的心,她不卑不亢地接受源氏处处多情的现实,与每一个人和谐相处。她真心养育明石夫人的女儿,倾尽一个母亲所有的爱,这种超越血缘关系的母爱让人由衷地敬佩。如此善解人意的女子必然得到源氏最多的宠爱。阅读这本日本古典小说,可以了解当时日本宫廷的生活,了解佛教在当时日本的盛行。书中几乎每个人都有过遁入空门的想法。佛门成了人心的最好皈依,可以抚慰每一个伤痛的心灵。书中朱雀帝、三公主、源氏、紫姬、藤壶女御、空蝉、浮舟等等,最后都选择遁入佛门。《红楼梦》中同样有贾宝玉、贾惜春、芳官、藕官等遁入空门。佛教思想贯穿这两大古典名著的始终,这并不是偶然的。佛教自大唐盛传入东土,一直至紫式部写《源氏物语》,曹雪芹写《红楼梦》,深入人心,成为抚慰人心的良剂。无论《源氏》,还是《红楼梦》,都可读出宗教信仰对人心的重要,是人类最好的自我救赎。

更喜欢同名的漫画,因为实在是画得太精致了

小说的开头挺喜欢,可是越看越觉得有点吹牛,有点像现在的网络小说。更喜欢大和和纪的同名漫画,画风很华丽精致,有着她一贯的幽默。

源氏物语

任何女人遇上光源氏,都是一个劫。光源氏的女人,没有一个是幸福的。从这个层面上来说,确实有点像《金瓶梅》,但《源氏物语》毕竟还是比《金瓶梅》写得好很多,无论是在思想层面还是在内容上。

不禁失落在遥远的时空

有的书在看的时候很过瘾,一口气读完痛快淋漓,《源氏》不是这种;有的书沉郁顿挫,看过后思绪万千,《源氏》也不是这种。它是不属于这个快读时代的一本让人心酸的书,心酸的不是它的故事,而是看书的人。《源氏》看不快的,速读之下,味同嚼蜡,,没有什么跌宕起伏的情节,也没有过目不忘的警句与思潮,只是要慢慢的看,慢慢的融进纸上的字里行间,便有如跌进了漫天花雨,衣衫裙裾拂拭之间,不由得醺醺然。常说《源氏物语》是日本的《红楼梦》,那众生百态间的温香软玉,确是有点红楼的感觉,但或许是红楼梦太真实,太过众生相,失于距离的美感,我倒愿在闲散之时做一次更遥远的穿越,只是掩卷之时总有深深的失落,仿佛蓦然间黄粱梦醒,回望前尘尽蔑……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说起来,《源氏物语》一书于我,可谓如雷贯耳,久仰大名。很久以前便知道了这部世界名著,却一直因种种原因缘悭一面。去年岁末,终于机缘巧合购得此书,于是诚惶诚恐,恭敬拜读,其敬重如同看中国的《红楼梦》。事实上,这部书在日本的地位恰如《红楼》之于中国,妇孺皆知,家喻户晓。该书约写于公元1001至1008年,作者紫氏部,女性,原名藤原,称为藤氏部,后因其书中紫姬这一人物为众人所喜爱,遂大家都改称其为紫氏部。全书共五十五回,近百万字,主要以源氏公子及其子的爱情史为主线,描述了平安时代(公元794-1192年)日本的宫廷文化,贵族生活,以及皇室中男女间的情爱之事。其词藻华丽,意境唯美,颇受中国唐代文化的影响,被誉为世界上第一部长篇小说。岁末无聊,读书正好。遂不舍昼夜地将《源氏物语》通读了一遍,读罢后掩卷静思,对该书的评价竟只有八字:盛名之下,其实难负。恐怕,以《源氏》在世界文学史的地位,我的这八字评语,委实大不敬,大有不知天高地厚之嫌。然而,我坚执此辞。客观说来,形成这一观点的原因有二,其一,毕竟为译文,不能与读母语文字一般感同身受;其二,《源氏》名气太大,所以便对之有了过高的期望,因而形成落差。而主观原因,我想,还是因为有《红楼梦》在前作了范例。虽然,《红楼》比《源氏》晚了900年,但两书的差距,我以为,绝不止900年这么简单。况我一向以为,日本孤岛锁国的自闭式文化,怎及我中华大国之泱泱文化,如今两者相较,日本文化的大气不足,细致有余,足可令我于此俯视。当然,我这种论调,恐怕会被许多人视为狭隘。就此打住,还是就事论事,只说《源氏物语》这本书,不及其他。先来看一看书中的人物描写。个人以为,人物描写是传统小说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若没有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作基石,小说的大厦便倾倒了一半,再怎样好的词藻也显得虚浮无力,徒有其表,小说也会因此变成空中楼阁,令人无从着力。而《源氏》的主人公源氏公子及其身边众多女郎,做为该书的基石,恰恰因面目模糊,个性含混,致使整部书处于苍白单薄的层面。由于每个人物都不能跃然于纸上,令人如亲见其人,因此,这部书能给人留下印象的人物几乎没有,这也直接导致该书不能使人有深刻隽永的回味。由是,不免想夸一夸《红楼梦》。不是我身为中国人自卖自夸,仅从人物描写这一点,《红楼》已胜《源氏》太多,不说主角,只说那些配角,晴雯之刚烈,探春之果敢,袭人之和顺,凤姐之刻薄,无不令人记忆犹新。作者将鲜明的个性附着于人物身上,该着墨时着墨,该虚写时虚时,浓淡相宜,张驰有致,使得这些人物立体化,形象化,爱恨分明,呼之欲出。而反观《源氏物语》,主人公源氏公子,除好色外,他的个性与人性的部分,基本被隐在了紫氏部纤笔的另一端,忽略得踪影全无。他的爱,他的情,他的痛,他的悔,所有这些大起大落的情绪,紫氏部未作任何详尽描述,或描述得很不够。这样一个感情丰富的贵族公子,其内心世界也应是极为丰富的,而紫氏部对此显然着力不足。作者将重点全部放在了源氏容貌之美,气韵之高贵,风度之秀雅上,以超量的形容词对他的衣着,举止做详尽描述,且乐此不疲,令人读来既觉拗口,又感无趣。就我个人观点看来,我以为,作者在写书时,不由自主地为自己树立了一个完美情人的典范,将所有不能实现的关于男人的梦想于此一一实现。而她自己则俨然成了女主人公紫姬,聪慧美丽,温柔顺从,才华绝世,气度高雅,简直比钗黛合一还要完美。紫氏的此种文笔,其实是日本文学主观感情至上的一种体现。当然,这样写并非不可以,只是不能太过,否则,读者仿佛隔岸观火,不干己事,无法融入书中。日本地处孤岛,历史上几乎没有被他国侵略过,因此缺乏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融,在精神上,鲜见开阔放达的思路,相反比较自闭,文学作品常常偏于感性和主观情绪,作者与其笔下主人公为一体。这也导致了《源氏》一书的视角偏狭,过于细腻到了琐碎的程度。而紫氏的落笔亦太过纤弱,此种笔法写小品与散文是极好的,而以《源氏》之人物众多,关系繁复,这样的笔法则明显捉襟见肘,极为局促。且过多过繁的情景描述,亦使该书节构异常松散,没有一根清晰可循的主线,少了一根有力的筋骨。因此,《源氏物语》与其说是一部小说,莫不如说是一部长篇散文更为恰当些。再来看作者的文字。紫氏部出身书香门第,且颇富才学,这一点于书中可见一斑,时不时一首小诗,假书中人物之手写来,或信笔来一段关于书法,绘画的阐述,还有对音律的评断,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诚然,于文学作品中显示才情,这一点未尝不可,然而,若一味沉浸于此,将小说本身放在一边,就让人难耐了。纵观《源氏》全书,诗词短句比比皆是,平均每页便有一至两首,可谓多极到滥。作者全不管这些诗句用在此处是否恰当,也不论这些诗句是否能起到推进情节的作用,只是随心而写,信笔拈来。况且,以我个人观点,这些诗也未必是什么警句妙语,大多为泛泛之作,作者明显为才力所缚,不能尽情挥洒,这样的才情,据我看,倒是不要也罢。记得有一首紫姬的诗:海潮侵客袖,居人泪沾襟,若将襟比袖,谁重复谁轻?恐怕此乃《源氏》一书中的最佳诗作了,读来词句倒也清新,却也只是纤巧而已,无甚可圈可点之处。当然,作者身处平安时代,大唐文化盛行,汉诗流传广泛,且作者本身对汉诗亦颇为喜爱,因此左一首右一首,处处皆是,这一点可以理解。然而,作者也不能因偏好诗词,便将小说置于度外,且行文时过于注重修辞美好,诗旬优雅,却犯了以辞害义的毛病,从而令读者由头至尾为纤丽的词句所包围,最后不胜厌烦。写到这里,不得不再提一提与之齐名的《红楼梦》,该书中诗词亦相当多,但却极少铺陈,基本都是有所为而为,或点缀故事,或转换场景,或描述贵族生活,或明示人物心态等等。且曹雪芹殚精竭虑,为书中人物量身定做,模仿各人语气身份成诗,惟妙惟肖,这一份才情,比紫氏要高明了太多。日本民族一向讲究毁灭的美学。这个词组中,毁灭居次,美才是第一。因此,他们才会将樱花选作国花。樱花开时绚烂奢靡,谢时惊天动地,连毁灭也是凄艳绝美到极致,完全符合日本的民族性。《源氏》一书亦同理,小说是其次,美才是第一。因此,通篇艳词丽句,华美词藻,而小说本身的阅读性则大打折扣。我读《源氏》,如同掉入花丛,一大片一大片的华丽,炫得人眼花,看得人起腻。当然,《源氏》也并非一无是处。至少,它还是较忠实地记录了日本当时的贵族生活,以及那时的服饰,音乐,戏剧,绘画等概况。由书中看来,平安时代的日本,社会风气浮华放荡,贵族生活更是充满淫逸之气,上至皇室,下至普通贵族,基本无甚国事可论,每日只是吟风弄月,饮酒作乐。源氏的主要生活便是到处留情,暗恋的,偷情的,强娶的,凡世间之风流勾当,无一不曾试过,甚至还和年逾六旬的老太婆在一起,可谓遍尝人间风月。这一份风流,倒是不输贾宝玉。全书虽如前所述,人物苍白单薄,但相对而言,有关女性的描写较细腻些。个人比较喜爱几个女性人物的名字,如:空蝉,夕颜,花散里,未摘花,浮舟。这些名字若以中文的字面意义来解释,恰巧都暗合着它主人的命运:空蝉是一场无果的追逐;夕颜虽美,却终将在夜色中逝去;花散里万花散尽,唯余平静清和,喻其容颜普通;未摘花则是不为人欣赏的花,无人采摘,暗示其丑陋;而浮舟的命运,真如水上浮着的小舟,一生动荡不安。这些细微处的小巧心思,也只有紫氏部这样纤细敏感的女子,方能写得出。《源氏物语》是平安时代日本贵族的生活缩影,更是一场浮华大梦。成千上万的读者于这梦中或醒或醉,或褒或贬,各抒己见。李煜有词云: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用来形容此书予人的感受,倒是恰当不过。一江春水滚滚流逝,有人看到了两岸风物,喜之不禁;有人闻到了一季花香,爱之不已;而我,只见水过天青,繁华落尽,茫茫四野中,无所来,无所去,只剩一个春天淡漠的影子,在远方,遥遥挥手……姚琪

片断

高二的时候看的这部小说,记忆都很淡了。自己认为上册好看些吧,在源氏还没变成无所事事又臃肿的大叔之前。能记得的只剩下一些片断,或是一个名字,或是一个情节。紫式部的名字很好听,还有故事发生的年代--平安,类似的还有飞鸟这样的称呼,犹如俳句一样,像是一朵悬空而生的莲花,空寂而又美丽。有人说这是一部日版的红楼梦,故事用一个金絮其外的纨绔少年将那个年代各式各样的女孩子串成一串,粘粘糊糊的,无一不是玩偶一样的命运,让人不禁赞其美,哀其失。书里提到的俳句这个东西也不错,虽说只有短短的17个字节,相当于两句诗,少了像中国诗词里的叙述铺排,只提其精华言之。但正如此,留给人比较大的想像空间。关键不在他说了什么,而是你心里想到了什么,有点像枯山水。通过让欣赏者对抽象事物的具相化的过程,使之回归内心的记忆,感触,从而达到自省的目的。有印象曾经喜欢过的俳人有松尾芭蕉,好像后来引领“芭蕉”一派,算是蛮个性的一个人。他有“朦胧马背眠,残梦伴月天边远”这样的俳句,也有古池や蛙飞び込む水の音(古池塘呀,青蛙跳入水声响 )这样听起来跟儿歌一样的俳句,老少咸宜。

我邪恶了,对不起

一直说这部大块头是日本的红楼梦,回想起来,大概是十年前看的吧。我是个心理阴暗的人,能记住的,就是“养成”、“LOLI”这种不上台面的字眼,对不起了!

类红楼

如果年轻时候读也许兴趣会更多些现在读有些力不从心了推荐给年轻人读很像红楼的风格又像三言二拍的意思也许老的时候可以再细读

源氏物语小感

“日本东京一妇女读书会,30人,坚持了20年。每月第二和第四个星期五下午2小时,活动400多次,最大79岁,1993年9月3日读完《源氏物语》54小卷。"如此可见,这部书曾影响了许多不同的读者。《源氏物语》曾被誉为日本的《红楼梦》,故事情节的复杂,各色各式人物的描写不计其数,小到船夫打渔归来的叙述,大到宫廷内部纠纷,故事完整语言多元化,一个女子能将其如此细腻的描绘出来,确实令人佩服。

我比较感兴趣的是中国很多诗人的诗被引用

被推荐给糊弄了,用简单一点的现代话来说,就是一个帅的不得了的富家公子,如何死皮赖脸的把各种各样的美女丑女哄到手的事情,最后小老婆出轨,生下孽种。各朝各代,无论那个国家都存在的淫乱故事。

了不起的紫式部

紫式部,到底是怎样的女子,竟然能完成如此壮观的巨著,让我们窥见毗邻那端的隐秘史诗。一部在日本堪比中国《红楼梦》的作品,竟是出自一女子之手,不得不让人钦佩和优点神往,看如何在女性视角下折射男权社会之宫廷和人生。光源氏的故事,缠绵悱恻,迂回曲折,至于庞杂得让人思绪迷乱,但终会发现,其实在膨胀的外壳下,紧随着作者之笔体,我们就能发现一个真实的光的情感线索。女子,在那个时代,显得那么不堪一击。光源氏的三段感情及其三加三个女人的故事,构成了《源氏物语》的整体框架,一曲千年恋曲在心间跳动。光的爱,光的挣扎迷茫和成长的心迹,描述得繁花似锦却又赶紧利落,没有半点拖泥带水,娇揉造作。那时的光,彼时我们心中的紫式部,一曲时代的悲伤恋曲。

我读物语

这是一本说‘失恋’的书,充满了哀伤的美。倘若你经历过热恋和失恋,就能看懂这本书。这本书里其实没有什么‘光华公子’。他只是一个道具,一个锦绣屏风。在‘云隐’之前,只有女子们在体味求之而不可得的心痛和伤悲。在‘云隐’之后,只有[浮舟],为了希望中的爱而活,为了失落的爱而死。她想要的,是得不到的。喜欢日本没什么可害臊的。那是‘哀伤之美’的国度,只要是失恋过的,没有人会感觉不到这种美。不必因为日本政治家而不喜欢日本。在日本,最差劲的人才去弄政治。也不必因为中国的‘酒吧爱国主义者’而不喜欢日本。他们只是一帮把国旗当内裤穿的人。喜欢日本,是因为喜欢哀伤的美!

最初和最后

后来,想了下是什么时候读的这本书呢? 那年和最好的朋友约好了一人买了一套,一是因为那时候对平安时代有着莫名的好感,二是因为译者竟是丰子恺,回家之后还是很疯狂的,一直就看到凌晨两点。对于光源氏,其是一直都觉得他还是蛮痴情的,看到最后觉得他还是很爱紫氏的,只是觉得他自己可能都不太明白自己究竟爱的是谁,是身边实实在在的女人,还是最初的那个影子。大抵男女对于自己的初恋都有一种莫名的情愫,说也说不清楚。世上最幸福和不幸的事莫过于得到和失去,但何者幸,何者不幸,就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了。

历史行进中的爱恨情仇

因为喜欢丰子恺读了这本书,看完后印象最深的是那些女子美丽的名字,现在你随处转转blog,就会发现有n多的人在用里面的名字。夕颜是用的最多的。从历史的角度讲,这是一部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历史长卷,充斥着贵族阶层的利益纷争。从女权的角度,是对将妇女作为政治工具的揭露与痛斥。但最好,还是当成悲情小说来读吧,已经够沉重了。紫式部对感情纠葛的描摹很细致,也要佩服丰子恺译的好。繁多的人物,可能会令部分读者心生厌倦。

To be the best

“……高高的红叶林阴下,四十名乐人绕成圆阵。嘹亮的笛声响彻云霄,美不可言。和着松风之声,宛如深山中狂飙的咆哮。红叶缤纷,随风飞舞。《青海波》舞人源氏中将的辉煌姿态出现于其间,美丽之极,令人惊恐!插在源氏中将冠上的红叶,尽行散落了,仿佛是比不过源氏中将的美貌而退避三舍的。左大将便在御前庭中采些菊花,替他插在冠上。其时日色渐暮,天公仿佛体会人意,洒下一阵极细的微雨来。源氏中将的秀丽的姿态中,添了经霜增艳的各色菊花的美饰,今天大显身手,于舞罢退出时重又折回,另演新姿,使观者感动得不寒而栗,几疑此非人世间现象”不由自主地在文章的开头援引了这段话,我想这是每个初读《源氏物语》的人都会陷入的一种境地吧。这种对于主人公光源氏的无尽遐想,大概是每个人都会产生的。记得自己和朋友们说起光源氏的时候,居然会是一脸的灿烂和喜悦,大家就会说:“一个能让男人如此迷恋的男人,该是怎样的光彩夺目啊!”大家当然只是说笑。当然为什么光源氏会对我们这些初读《源氏物语》的人,甚至是男人都产生如此的吸引力,我想这该是有源可溯的吧。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提《源氏物语》的作者――紫式部,作为中等贵族阶级的紫式部,其思想和审美理想也深深地打上了独特的烙印。首先在塑造光源氏这一形象时,她不惜重墨泼洒,进行多方面的美化,为其平添了种种优秀,甚至是超乎常人的特质。一个容貌出众,仪态秀美,才华横溢,聪明颖悟,风流倜傥,儒雅俊秀的贵族赫然出现在每个初读此文的人的脑海中,几近完美无缺。他一坠地,就有着“人间少有,清秀如玉”的容貌,7岁读书,从此便精通诗文,吟诗弹唱无所不能,此外还显露出经世济民,辅佐朝政的能力和雍容大度的政治家风范,在宫廷的权势斗争中表现出退让容忍的态度。其次是对于光源氏的仁慈,博爱,善良,多情的赞美,“秉性仁慈,德泽普及万民,扶穷救弱,拯救济危,善举不可胜数。”;在情场上,对女人有情有意,是个始终如一,从不变心的痴情者,“即使是对于那些不是他所深爱的妇女,也决不轻易遗弃,而总要给以照顾。”那些被光源氏眷养在六条院的女人们似乎的确是验证了这一事实,只是她们可能多半是表面繁华而内心辛酸的吧。大概,源氏,就是紫式部的心里完美男人的形象吧,作者通过对这一人物的极力塑造来寄托自己的生活理想是无可厚非的,我也不想去多说什么作者的历史和阶级局限性之类的话,我现在想谈的是为什么我们这样的学生,为什么会对光源氏产生如此大的兴趣。不可否认,精英意识早已被深深地扎根在我们这样一个群体的年轻人脑海中,在中国,甚至是在整个被中国传统文化所影响的东亚,我们这样的孩子从小被灌输精英意识:从一年级起就知道要和同学比成绩,比谁上了重点中学,名牌大学;工作以后比谁赚钱多;结婚以后比谁的孩子学习好;老了以后比谁子女孝顺。所以,长期处于和别人比的状态,容易出现心理不健康。幼儿园的时候家里人就问我“以后要不要留学啊?”,小学时,大家都说“我要当科学家”,不会有人说“我要当清洁工,当工人。”诚然,这的确没有什么不好。精英意识,to be the best。可是中国人太多了,要成为the best付出代价的代价太大。于是,太多人或是惰性,或是价值观,或是迫于事实,总之他们接受了,默认了自己不可能成为最优秀的那个群体。久而久之,他们丧失的了这种精英意识,从而也丧失了某种思考的能力和进取的机遇。而我们这些在现有的竞争体制下取得了阶段性胜利的年轻人,在属于大学的这个特殊时期,都会或多或少有这样一种精英意识。社会上总是批判这样一种意识,会有一些“这会让大学生眼高手低,缺乏操作能力”之类的反面腔调。本来大学就是一个特殊的环境,任何好的大学无不关注生活,更试图超越、反省、批判生活,于是便需要和生活保持一定的距离。任何社会都是不完美的,有残缺的,因此任何绝对理想主义的东西在社会上都不免要碰壁,在此情况下,一个与社会保持适当距离的智力群体的存在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在这一点上,这种精英意识的存在不仅仅无可厚非,而且是十分必要的,甚至是整个社会进步的基石。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是,这种试图与社会大众保持距离的目的,往往会导致一些思维偏差,甚至是思维畸形的产生。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做一种类比,把我们这些所谓有着自己独特精神的大学,姑且认为是一些名牌大学,和那个时代的宫廷或是上流社会做一个类比,或许会有一些偏颇,但是的确是有一些可比较之处的。首先,这个环境都可以认为是包含了这个时代一些必不可少进步的元素。其次,这个环境中的人都在试图与社会保持一定的距离,或者更确切的说,正是这种对于距离(智力距离?)的心理认同,促使了这些进步因素的产生。在平安时代,民众更多的诉求还在一个稳定的生活这种比较基本的层面上,而作为中等贵族的紫式部,自然是与普通的社会群众不同的精神诉求,她的大半生是在颠沛失意中度过的,因此她对自己坎坷生活自然感情流露和对不幸婚姻的体验,转化为同病相怜的心态来看待这些妇女,能把自己最大的热情倾注其间,这当然与当时社会普通民众的诉求是有着显著差距的;而在大学中,我们这些所谓有“精英意识”的人基本不会囿于一些生活琐事,基本不会忙于基本的生计问题,于是便会有一些理想主义的诉求,有时间来读一些书,想一些事,想一些也许社会上无法实现的事情,在自然科学方面,霍金的理论或许一百年也无法验证;而社会科学方面,无数经济学家的理论或许都是不可行的,但这并不说明这种思考是没有意义的 。思考的本身是没有对错的,但是思考的结果则必然不是一定正确的。于是,大学生就很容易对于一些理想主义的东西产生天然的亲近感,而在《源氏物语》中所构建的这样一个光源氏,又是基本符合传统中国男性的审美理想的,正如前面所说“容貌出众,仪态秀美,才华横溢,聪明颖悟,风流倜傥,儒雅俊秀”,这可能也是这样一个男人对我们这些受中国传统文化深刻影响的人产生吸引力的原因吧,而他的种种品行也是我们千百年来所一直推崇的。只是其中有两点要加以说明,一是感情生活的泛滥,我实在不敢恭维,但也仅仅是白玉微瑕而已;二是他对于地位低下的人所谓的“善举”,在我看来,多半是自己所拥有的优越地位和权力的自然产物,而这一点恰好对应了我们这群大学生相对于社会大众的“智力(知识)优势”心态,从这个角度看,光源氏对我们构成吸引力也是不足为奇的。“在这些虚构的故事之中,亦颇有情味,描写的曲折委婉的地方,仿佛真有其事,即使明知是虚构,看了却不由你不动心。”用这句话来总体概括对于《源氏物语》大概并不过分。只是小说毕竟是小说,故事毕竟是故事。对于我们而言,对于我们青年人而言,保持一颗独立的心,保持一份独立的思想,不怕犯错误,这就足够了,年轻就是用来犯错误,并且用十倍的错误去摧毁错误的过程,我们也会在这样的过程中慢慢成长和成熟起来。

丰老先生的译本弥足珍贵

这部书曾被誉为日本的《红楼梦》,丰子恺老先生曾呕心沥血译过此书,可以说是译此书的上上品,除此之外我还没发现有任何人译的版本能与丰老译的相媲美,只可惜这个版本在书店已经罕见。吾曾寻寻觅觅,想收藏此版本,只是想买到丰老的版何其难也。

绝对的巨著!!

如果你想看日本人的书,这本最好在一开始的时候读,这是一部典型以日本人的叙事方式写的书,它是代表作!!

紫式部,爱过源氏的女人们,何尝不是在怜爱自己

小学六年级,因为看到《源氏物语》的漫画,太过震撼,想知道光源氏的故事是不是作者虚构,于是疯狂的开始查找日本的历史文献、辞海和文学书目,真的让我找到了紫式部,帮我拼凑出一个对日本平安时代,贵族阶层的淫逸生活和男女爱情的想象图。那时还是读不太懂原著的,大量的诗歌,详尽的宫廷文化,各种音乐佛教文化的展示,中国味浓厚,说它是爱情小说,绝不止此。那种狂浪而又隐忍、含蓄的爱,光源氏神子一般的风采,不管是男性的魅力、才华和胆识包括他的抱负,以及一众女性人物的描写,真的非常吸引。不过原著的行文较为松散,在漫画中主线则被处理的明确易解了许多,因为其中的人物众多且关系纷繁复杂,我还是边看漫画边看完的原著~初初觉得源氏是一个完人了,不轮出身样貌才情还是跌宕的一生,包括他一生众多的情人。后来才觉得,其实他带走的是作者对一个懂得女性的时代逝去的哀悼,源氏一辈子在追逐爱情,可以说他爱每一个情人,也可以说是这些女人在让他感受被爱,他却并没有真真感受过他少年向往追逐的理想爱情,总有遗憾,却一辈子嘴硬。他不是平安时代的卡萨诺瓦,直到垂老,才肯承认自己心底的失落。多年后,在大学的图书馆再看到这套书,又开始读,发现感受已不一样,作为一个成年女性再看,其实源氏不过是书中的影子,真正的主角,是一个个与他爱恨纠葛的女人,〈源氏物语〉重不在用男人的眼光点评女子的貌美与才情,展示的也是她们落寞的内心。贵族又怎样,空有满腹经伦,身为连名字都不能拥有的女性,在那能够以寄的,也只有爱情而已…淡淡的哀愁,慨叹事事无常,除了爱情、诗歌和音乐,最终大部分人选则空门超脱这一切。五物语中最喜欢的一部,因为这本书开启了我对日本古典文学的阅读之门。说句题外话,日本的文学改变漫画,都画得很好,我很多的历史和文化方面的兴趣,皆因一部漫画开始,谁说漫画不能成为理想的教科书呢?

她是谁家的大姐?

买《源氏物语》的缘由有两个,一是冲着名著,且是丰子恺所译;二是正碰上网上书店打折。从那个网站上买过几次书了,还未发现盗版的,目前还是信任他们的。我无事时候居多。一般多是找书消遣。上星期翻起了这书。开始,是磨磨蹭蹭强往下看。读最初几页的感受,是难理解倭人习性。另外也觉自己对源氏的痛恨有些可笑,古倭人源氏胡作非为关梅某什么事?但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带着厌恶的心情,看源氏所作所为。另外说不清的就是,不知为什么,虽则讨厌,但竟然一直关注了下去,并没有掉头他顾。肯定不是为了看源氏怎么偷女人的。是为了看那一个个可怜的女人的风韵?不知道。但有一个原因肯定不会错,这就是名著的魅力。我看的三册版。昨天下午看到第一册后半部分,竟然被吸引住了,下班后也不急着回家,椤是加班近一个小时,把上册看完才回的家。昨天晚上靠在枕上,开始看第二册。越看越不忍释卷。白天公事之余,二册已看过大半,晚上加点班估计今天能看完。不过,我想明天肯定全部三册都会看完。因为明天是周末,不用担心二天起不来,晚上废寝没有问题。我看小说速度一向很快。先急咻咻浏览一遍故事,精彩章节回头再慢慢欣赏。和源氏有染的女人真多。想要把她们数清楚恐怕挺费力的。作者极力赞美这个男子,偶尔,我也会被她蛊惑,想像一下这位绝世美男的风姿。其实我猜测,多半是情人眼里出潘安。外人看着未必就那么俊俏。还发现书里对中国文化简直崇拜之极,看口气,只会比今日年青人哈美哈韩更炽烈。再就是古代日本人门窗太不谨慎。要不然的话,一个男子只消掀起帘子推开隔窗,就轻易地糟蹋了那么多女子,这些还多是贵族世家的贵妇小姐,普通人家更是不堪设想了。书看得马虎,但故事人物差不多明白大概,只有一个人物没拎清,就是槿姬,她是谁家的大姐?都怪这源某人,勾搭的女子太多了。另外书中“和歌”也很有意思,抄一首欣赏:欲试忍耐心,戏作小离别。暂别心如焚,方知戏不得。2005年11月24日

泛泛而谈

《我见过樱花在风中凋落》《源》也许这就是他们所说的日本式的悲剧,没有宏达的历史命题,没有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只是以细腻的手法描写日常琐碎,男女私情,以刻画心里性格,体现个人命运的悲剧。且说源氏吧,身为皇子却自幼丧母,才华横溢却被降为臣籍,深深恋着藤壶却被长期为这段孽缘羁绊,历经宦海沉浮最终位极人臣却时刻经受着“我心岂在宦名间”的折磨,一生流连于万花从中却由此而伤害了最爱的紫姬——他缺乏与痛苦人生的抗争,却是把经历的苦难看做前世的罪业,是自己的宿命,自己只能无可奈何的接受。不止是他。葵,由于自己的高傲得不到丈夫的爱,最后在生儿子后郁郁而终;未摘花,花散里,家道中落,孤苦无依幸而被源氏收留,得以安度残年;紫姬,自小被源氏收养,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但谁又知道她内心深处的痛苦?她们的痛苦经历虽然不尽相同,却相同的选择了麻木的隐忍痛苦。突然想到了《千只鹤》中的拧巴的菊治,孤苦的文子,以及他们间不了了之的孽缘,其实在情节上《千只鹤》和《源氏物语》还是有一些可比性的,人物对苦难的麻木,爱恋的超越伦理,以及寻找爱情替代品的魔咒。这是可以理解的,有明显迹象显示川端康成的创作受了紫式部的影响。在另一方面也表现了日本人的真实一面(此处可以吐槽,变态狂),至于是什么我说不好,如果硬要说的话大概是一种淡淡的忧伤吧,就像樱花风中凋零。《谁打开了女权的潘多拉》无疑,《源氏物语》中的女性命运是悲惨的,她们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实在让人怜悯。但这也是大背景使然吧,在中国,西方的名著中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在民主曙光出现之前的黑暗时代,命运悲惨的仅仅是女性?显然不单单是——是当权者视之如草芥、在社会活动中没有话语权的弱者。像新婚之夜被强征戍边最后客死他乡的少年,连年灾害被卖身沦落风尘的女子,可惜没有人为他们著书鸣不平。这样说来那些衣食无忧,整天情情爱爱的女贵族也不算悲惨吧!何况紫式部也未必是要揭露什么平安时代的黑暗、女性的不幸遭遇吧,她没有生在我们的年代,她没有我们的觉悟,她不知女权为何物。我们与作者不在同一个历史背景下,观念也南辕北辙,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意淫古人,硬要给她画上女权的标签呢。我觉得这比阉割了丹麦皇家骑兵团旗帜上的狮子更荒唐,真正的女权应该体现在实事上,而不在于这种细枝末节的表面文章之上,这恰恰体现了那些拿女权向周围一切开炮的人的虚伪与自卑。我不禁想调侃一下,“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呢?把女权引入了《源氏物语》人,你这是要毁了《源氏物语》的节奏啊!《源》的迷人之处就在于它散发的静怡的东方之美,在开满夕颜花的茅舍草帘后传来的“夕颜凝露容光艳,料是伊人驻马来”诗句,在那帘外递进来的系在一支腊梅上的熏香熏过的纸杯,上面用朱笔写着“我不传音君不问”。这种淡淡的美,你造吗?思想是可怕的,对于那些没有能力改变不公正待遇而恰恰又拥有了思想武器的人来说的尤其是这样——空洞的思想只能给人带来无限的痛苦。也许这就是好多闪耀着智慧光芒的作家都生活痛苦抑郁的原因吧,这么说来我也算是终于勉强的懂了西川的那句话——写作像一个黑洞,当你靠的越近是你就会被吸进去,没有能力和决心的人不要靠近。退一步而言,什么都不懂,又何尝不是现在庸人的一种好的生活方式,只不过有些残忍罢了。而对于古人,就不会了有什么残忍可言了,她不需要,也不能够了解当世的人人平等,男女平等,为自己而活云云。有人说紫の上活的好痛苦,她不曾有一日为自己而活:早年不谙世事就被源氏这条色狼召至府上,按自己的喜好调教,以致完全丧失了自我,之后源氏又不断出轨,一次次伤她的心。要我说,她更本不懂你说的那一套理论,又怎么能理解你说的不幸呢。有人说,后来想摆脱源氏,出家为尼,按自己的意愿活着,这是自我的觉醒,是女权的觉醒。撇开历史的局限性不言,这有点像《千只鹤》中文子最后摔了志野陶,与菊治断绝,西方文艺评论喜欢把它说成自我的觉醒,女权的觉醒。但我总觉的不太好吧。《爱在午夜后》说起《源氏物语》,我最感兴趣的是云居雁。读过《源》的人都知道,云居燕不过是个打酱油的啊?!有些事情往往是这样,你越不了解的,越朦朦胧胧若隐若现的东西越能勾起你的兴趣,这一点有点像男女之爱——朦胧总能激情起你无限的激情,而熟悉后激情就退潮了,这一个规律也能用到云居燕和夕雾的爱情上。 我一直羡慕云居燕和夕雾那种两小无猜的爱恋,从小同吃同睡,一起玩,一起哭,彼此不能分离,也丝毫没有意识到彼此之间的喜欢。直到有一天,她们突然被分开了,因为他们长大了,甚至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样见面了。而这也恰恰给了他们一种暗示,于是他们相恋了,这有点像樋口一叶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只差让旁人一点而已。历经劫难,这对“缺乏新意的”恋人终于修成了正果,但随着激情退潮,夕雾最后出轨了,不爱云居燕了,天真快乐的云居燕妥协了,被生活的鸡毛蒜皮杀死了。想到这里我不禁有点怜悯她——这是当时女性的悲剧。每个人生来都是一块棱角分明的岩石,只不过棱角后来让岁月的河流磨砺掉了。这么说来,云居燕让生活蹂躏了,也该坦然视之,何况她还是生在那样一个女人不能把握自己命运的时代。让我们也设身处地的看待那个时代大背景下的夕雾和云居燕,夕雾还不算薄情,诚如夕雾所说:我以前深爱着她,现在她脾气变了,我甚至讨厌她,但我永远不会离开她。虽然这是夕雾的一面之词,但也能窥见一斑吧——激情死了。但他们之间还有一条看不见的纽带,像亲情一样的爱,精神层面的与生俱来的彼此依靠,不能分离。

花语与花

这本书还没有读完,只读到137页,大约十分之一,却颇有些感想。不得不着手记下,恐时间抹去我的感受,我的沉思。源氏的故事,初读之时颇有些玄幻之感,总觉得不真实、太过传奇色彩,但心里还有沉沉的念叨,这是纪实物语与和歌物语的完美结合,是非虚构的真实。最先触动我的,自然是爱情。天皇对铜壶更衣的恩宠,源氏与空蝉的欲断还连,源氏与夕颜的“夕颜”昙花恋。因为真实,才更加美丽,更加难能可贵,也才更加震撼一个读书者的心。忧能使人伤,几千年来,皆是如此。空蝉没有所谓的争取自由爱情,而是以自己的绝情和选择抗拒生命中的诱惑。自由,在空蝉那里,并不一味是通往快乐的通道;对于我这痴人来言,值得我再去揣摩自由的份量,褪去盲目的狂热,做一个冷静的思考者。夕颜,多么美丽的花,却经不得时间的打磨,当夜色穿过纱窗投进房间,自然是要吞没掉真的或假的,言语或美颜。总觉得她的死太突然,想来不禁令我十分叹惋。美好的幸福总是太过短暂,正如源氏公子所想,莫非是前世的恶姻缘?倘若她知道源氏的爱情等级判定下的自己,会不会伤透这心?源氏真的有所谓的爱情吗?我明晰不了,太复杂。私通毕竟不代表爱情,源氏的心理独白也可能有伪装。孰真孰假呢?紫儿的命运如何,我还猜不出,但觉得终究是一曲悲歌。且期待着如何续唱吧……

谈和红楼对比 谈日本文化

一直没机会读这本书,因其号称与《红楼梦》比肩。红楼是一本太全面的书,宏大到很难认同表达的个性,看至五十回未读完,也是因为预料到了悲剧结局心有不忍。然而《源氏物语》不属于同一体系。以源氏公子为中心展开的人物关系简洁明了(至少较红楼而言),这能让读者把更多关注放在对情愫的感悟上。动画中(超译百人一首)紫式部说,我只想写一部源氏公子秘而不宣的各种恋情的小说,出发点相当明了。而作为儒释道熏染下的仕人曹雪芹,必将社会、命途放在叙述中,形成全景式的上帝视角。章回体发展到明清确实已登峰造极,无所不包无所不揽野心甚大,而源氏创作时期正值唐传奇发展,它学到了唐文化一角,并将其相当成功地发展成为了独一无二的日本文化,正如和歌以白居易为宗一样,白氏诗歌于唐诗而言只是通俗的代表而已,这无疑是日本文化的显著优点。谈谈内容。好的作品一定不是某个定论能概括的。讲述源氏摘花问柳的事迹前,有各公子对山水画的品评一章,让人眼前一亮。不过这部分内容极少,一来是因为全书主旨不在于此,二来可能也是因为作者所知有限。几回故事读下来,甚至对源氏公子多情的性情也抱有同情了,甚至能感受到他遍寻知己而不得的痛苦。他说,寻找一位红颜知己何其之难?然而他的执著,却是现今的人所没有的的。丰子恺老先生的翻译非常出色,尤其是起兴部分,信手拈来尽是美词佳句,对仗工整不用生僻字的习惯与和歌一致。长夜如年 忧心如捣 朔风乍起 泣对秋光徘徊望月 缅怀前尘 凉月西沉 夜天如水寒风掠面 草虫乱鸣 挑尽残灯 枯坐凝思对于日本文学的评价,除了叶渭渠先生的“物哀、幽玄、风雅”,似乎也该尽快学习新的理论了。

夕颜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我是这样解释的,天连日的阴郁,寒风凛冽,太阳都躲的不见踪迹,眼看就要下雪了,来我家吧,火炉烧的正旺,汤着新制的酒,我们一起喝两杯,谈谈女人。一定会有男同志怒斥,怎见得就是要谈女人,以为是女人们凑在一起啊!错,女人们凑在一起可谈的相当多,基本上不谈男人,谈什么,知道都知道,不知道的说了也不知道可是男人们,凑在一起谈女人,很多书上都有描写,源氏物语中有一段写的就相当的值得回味。(三年前所看,有误差请勿指出)那是一个下雨的夜晚,空气潮湿阴冷,当值的恰好都是氏族公子,这样的天出门会情人恐要弄脏衣服,不若聚在廊下,围着火取暖,总要说点什么,公子们风雅的谈今说古后,开始聊起了女人,聊起了曾经经历过的女人,这时光源氏的大舅子用恋恋不舍又很懊悔的口气说起了一个错失的女人,这个女子温婉,恬静,娇巧的模样惹人爱怜,夕颜就以这样的方式登场了,被一个饱览美色的公子哥用无比怀念又伤感的口气谈起,他讲完之后,所有的人都陷入懊悔,这样的女子怎么就没让自己遇上呢,光源氏更在心底将这个女子的轻轻的勾勒出来了。光源氏和夕颜的相遇十分的意外,不过对于光源氏这样整日以搜罗美女为己任的人来说,这样的相逢也谈不上什么偶然。当时的日本,除了房屋就是荒山野岭,峻削的山谷,密密苍郁的树木,道道深涧,条条河流,傍晚的时候,景色定是幽静清雅,感觉略带惆怅的,山石越发深沉,树木更加森然,河水淌着余晖,路边简陋的民宅里现身一位美丽的小姐,看到生人又羞涩的躲进竹帘内,只能从竹帘下看到颜色鲜艳又雅致的衣裙,这是怎样的感觉,艳遇一场,于是开始和歌,日本人总是很麻烦,看聊斋那是不必这样烦琐的,挑信纸,配颜色,附花语.......你一封,我一封的,继而相约女家中,这就是夕颜了,比那位公子哥的描述更加的美丽动人,体贴,娇柔,常面带羞涩又不吝于表达爱慕,光源氏原本听完那人的讲述已经心往神驰了,又觉得可望而不可及,甚至都见不到,居然得到了,珍而重之,匆匆找了个宅院,想要金屋藏娇,宅院荒废久了,久到屋檐院落挤满了草,烛火都驱逐不走黑暗,夕颜,夕阳的容颜,无限好,近黄昏,抵不过黑暗,死于当夜。光源氏的女人很多,紫夫人是主角,总算有印象,夕颜却总也忘不了,一样忘不了的是胧月夜,这样的名字就不容易忘掉。

很爱的《源氏》

丰子恺的译文很优雅恬静,让不懂日文如我也能感觉到如是的美,我先是被每一节的名字打动,夕颜,紫姬,明石,胧月夜,花散里,都是好美的文字,然后便是看到无数美好无比的女子,温存如夕颜,唯美如阿紫,甚至略显冷淡如空蝉,都有各自无上的美感。在紫式部散文似的笔触下,一个个都鲜活起来,还有自然景色,花鸟鱼虫,春去秋至,空山灵雨,每一样都无比可爱,无比令人陶醉,夜深人尽时,一个人默默在灯下阅读,融入源氏优雅哀伤的情感世界,该是一件无比美妙的事吧!

枕边书<源氏物语>

说起来,源氏是非常舒适的枕边书.但也只能是枕边书.夜深人静时候闲闲看上一章.若是大白日里一章章通读下来,只怕好多人都会被那些琐碎重复的描写闷死的.我这些天在想物语里那些母女两代承恩的故事.夕颜和玉鬘,六条和秋好.都是非常有意思的对比. 夕颜出场时已是一女之母,但却让人觉得是书中女子中最为天真烂漫的一个.而她的女儿玉鬘,确是书中少有的意志坚定的女子,更是罕有的对源氏的美貌无动于衷. 六条和秋好也是有趣的对比, 六条感情最为炽烈, 秋好皇后却是人如其名--像秋水一样幽冷.她好象从来未成爱过任何人,大概是年少的时候看了太多的母亲和源氏之间的纠缠.玉鬟被髭黑大将夺走一节,很可以玩味。玉鬟出嫁前,真的是倾倒一时,几乎和书中所以最高贵美丽的贵公子有深交。源氏,夕雾,冷泉天皇,兵部卿亲王,柏木都曾为她着迷不已。而最后她却几乎是莫名的嫁了个和风雅最不相干的髭黑大将。不得不让人觉得作者的安排是有讽刺味道的。少年时候看,最喜欢那些细节:折得小小的信纸上系上长长的花枝,真是很美的风俗呢。而且我记得好像还讲究信纸的颜色要和花枝相match,比如浅紫的信配深紫的花什么的。樱花、棣棠、藤花、梅花、抚子、红叶、松枝等与季节相应的花草,听听名字就觉得很美呢。

(转)《源氏物语》人物关系表

[ 1]一院┣桐壶院 (母:皇后)┃┣朱雀院 皇太子 入山修行之上皇(母:弘徽殿太后)┃┃┣今上 (母:承香殿2)┃┃┃┣皇太子 (母:明石皇后)┃┃┃┣式部卿亲王2 二皇子(母:明石皇后)┃┃┃┣匂亲王(注) 三皇子 兵部卿亲王(母:明石皇后)┃┃┃┃┗小公子 (母:八亲王之二女公子)┃┃┃┃┃┃┃┣常陆亲王2 四皇子(母:更衣)┃┃┃┣五皇子 中务亲王?(母:明石皇后)┃┃┃┣大公主 一品公主(母:明石皇后)┃┃┃┗二公主 藤壶公主 薰之妻(母:藤壶女御)┃┃┃┃┃┣大公主┃┃┣落叶公主 初柏木之妻 后夕雾之妻 二公主(母:一条夫人)┃┃┣三公主 尼僧 光源氏之妻(母:源氏公主)┃┃┃┗(薰)┃┃┃┃┃┗四公主┃┃┃┣光源氏 六条院太上天皇(母:桐壶更衣)┃┃┣夕雾 入大学寮 左大臣(母:葵姬)┃┃┃┣右卫门督2 大公子(母:云居雁)┃┃┃┣权中纳言2 二公子(母:藤典侍)┃┃┃┣右大弁2 三公子(母:云居雁)┃┃┃┣侍从宰相 四公子(母:云居雁)┃┃┃┣权中将 五公子 源少将?(母:藤典侍)┃┃┃┣宰相中将 六公子 藏人少将(母:云居雁)┃┃┃┣头少将? 头中将?┃┃┃┣兵卫佐2┃┃┃┣四位少将2 七公子?┃┃┃┣大女公子 皇太子之女御(母:云居雁)┃┃┃┣二女公子 今上二皇子之妻(母:云居雁)┃┃┃┣三女公子(母:藤典侍)┃┃┃┣四女公子(母:云居雁)┃┃┃┣五女公子(母:云居雁)┃┃┃┗六女公子 匂亲王之妻(母:藤典侍)┃┃┃┃┃┠〔冷泉院 (母:藤壶皇后)〕┃┃┣薰 源侍从 源中将 右大将 中纳言 今上驸马┃┃┃ (母:朱雀院三公主 生父:柏木)┃┃┗明石皇后 今上之皇后(母:明石姬)┃┃ ┣(皇太子)┃┃ ┣(式部卿亲王2)┃┃ ┣(匂亲王)┃┃ ┣(五皇子)┃┃ ┗(大公主)┃┃┃┣萤亲王 帅皇子 兵部卿亲王┃┃┣左卫门督2 (母:右大臣1之三女公子)┃┃┣侍从2(母:右大臣1之三女公子)┃┃┣王孙二人┃┃┗女公子 东厅女公子(母:真木柱)┃┃┃┣四皇子 (母:承香殿1)┃┣帅亲王 (母:更衣)┃┣蜻蛉亲王 式部卿亲王┃┃┣侍从3 (母:前妻)┃┃┗宫君 (母:前妻)┃┃┃┣八亲王 在俗圣僧(母:大臣家女御)┃┃┣大女公子(母:大臣3之女)┃┃┣二女公子(母:大臣3之女)┃┃┃┗(小公子)┃┃┃┃┃┗浮舟(母:中将君)┃┃┃┣冷泉院 十皇子(母:藤壶皇后 实父:光源氏)┃┃┣皇子 (母:玉鬘之大女公子)┃┃┣大公主 (母:弘徽殿女御)┃┃┗二公主 (母:玉鬘之大女公子)┃┃┃┣大公主 一品公主(母:弘徽殿太后)┃┗三公主 斋院(母:弘徽殿太后)┃┣前皇太子┃┗秋好皇后 斋宫 冷泉之皇后(母:六条妃子)┃┣桃园亲王 式部卿亲王┃┗槿姬 斋院┃┣三公主 左大臣1之妻(母:皇后)┃┣(头中将)┃┗(葵姬)┃┗五公主[ 2]先帝┣式部卿亲王1 兵部卿亲王(母:皇后)┃┣源中纳言 兵卫督┃┃┗小公子┃┃┃┣中将1┃┣侍从1┃┣民部大辅2┃┣髭黑之元配 (母:正室)┃┃┣(藤中纳言)┃┃┣(次郎君)┃┃┗(真木柱)┃┃┃┣紫姬 光源氏之妻(母:按察大纳言2之女)┃┗二女公子 冷泉之女御(母:正室)┃┣藤壶皇后 四公主 桐壶之皇后(母:皇后)┃┗(冷泉院)┃┗源氏公主 朱雀之藤壶女御(母:更衣)┗(三公主)[ 3]常陆亲王1┣醍醐阿阇梨 律师┗末摘花 (母)[ 4]中务亲王┗民部大辅1?┗明石尼姑 明石道人之妻┗(明石姬)[ 5]左大臣1 摄政太政大臣┣头中将 藏人少将 太政大臣(母:一院三公主)┃┣柏木 左少将 右卫门督 权大纳言(母:右大臣1之四女公子)┃┃┖〔薰〕(私生,视为光源氏之子)┃┃┃┣红梅 少纳言 弁少将 右大臣(母:右大臣1之四女公子)┃┃┣大夫2 公子(母:真木柱)┃┃┣丽景殿4 皇太子之女御 大女公子(母已故)┃┃┗二女公子 (母已故)┃┃┃┣弘徽殿女御 冷泉之女御(母:右大臣1之四女公子)┃┃┗(大公主)┃┃┃┣云居雁 夕雾之妻(母改嫁按察大纳言3)┃┃┣(右卫门督2)┃┃┣(右大弁2)┃┃┣(侍从宰相)┃┃┣(宰相中将)┃┃┣(大女公子)┃┃┣(二女公子)┃┃┣(四女公子)┃┃┗(五女公子)┃┃┃┣兵卫佐1 头宰相? 头中将?┃┣藤侍从 藏人少将?┃┣大夫1┃┣左卫门督3?┃┣藤宰相┃┣八郎君 男童?(母:右大臣1之四女公子)┃┣玉鬘 尚侍 髭黑之妻(母:夕颜)┃┃┣(左兵卫督)┃┃┣(右大弁1)┃┃┣(头中将3)┃┃┣(大女公子)┃┃┗(二女公子)┃┃┃┗近江君┃┣左卫门督1 藤大纳言 左中弁? 藏人弁┣权中纳言1 东宫大夫┗葵姬 源氏之妻(母:一院三公主)┗(夕雾)[ 6]右大臣1 二条太政大臣┣藤大纳言┃┣头弁┃┗丽景殿2 朱雀之女御┃┣四位少将1┣右中弁┣弘徽殿太后 桐壶之女御┃┣(朱雀院)┃┣(大公主)┃┗(三公主)┃┣三女公子 萤之前妻┃┣(左卫门督2)┃┗(侍从2)┃┣四女公子 头中将之妻┃┣(柏木)┃┣(红梅)┃┣(八郎君)┃┗(弘徽殿女御)┃┣五女公子┗胧月夜 六女公子 朱雀之尚侍[ 7]□┣大臣2┃┗明石道人 播墨前守┃ ┗明石姬 光源氏之侧室(母:明石尼姑)┃ ┗(明石皇后)┃┗按察大纳言1┣云林院律师┗桐壶更衣 桐壶之更衣(母名门贵族出身)┗(光源氏)[ 8]大臣1┗六条妃子 前皇太子妃┗(秋好皇后)[ 9]□┣丽景殿1 桐壶之女御┗花散里[10]□┣常陆亲王1之妻┃┗(末摘花)┃┗太宰大弍2之妻[11]右大臣2┣髭黑 右大将 右大臣┃┣藤中纳言 (母:式部卿亲王1之长女)┃┣次郎君 (母:式部卿亲王1之长女)┃┣左兵卫督 三公子(母:玉鬘)┃┣右大弁1 四公子 右中弁(母:玉鬘)┃┣头中将3 藤侍从(母:玉鬘)┃┣真木柱 初萤之妻 后红梅之妻(母:式部卿亲王1之长女)┃┃┣(女公子 (父:萤兵部卿亲王))┃┃┗(大夫 (父:红梅))┃┃┃┣大女公子 冷泉之女御(母:玉鬘)┃┃┣(皇子)┃┃┗(二公主)┃┃┃┗二女公子 今上之尚侍(母:玉鬘)┃┣头中将2┗承香殿2 朱雀之女御┗(今上)[12]大臣3Ⅱ┣八亲王之妻┏女┃┣(大女公子)┃ ┃┗(二女公子)┃ ┃┃ ┗□┃ ┗中将君 初八亲王侍女 后常陆介之妻┃ ┣(藏人右近将监 (父:常陆介))┃ ┣(小君 (父:常陆介))┃ ┣(浮舟 (父:八亲王))┃ ┗(左近少将之妻 (父:常陆介))┃┗左中弁2┗弁君2 初柏木侍女 后八亲王侍女(母:柏木之乳母)[13]左大臣2┗女御 冷泉之女御[14]梅枝左大臣┣大藏卿┣修理大夫┗藤壶女御 丽景殿3 今上之女御┗(二公主)[15]竹河左大臣┗宰相中将(三位中将2)之妻[16]伊豫介 常陆介┣纪伊守1 河内守┣右近将监┗轩端荻 藏人少将之妻[17]右卫门督1 中纳言┣空蝉 伊豫介之妻┗右卫门佐 小君[18]大弍乳母 光源氏之乳母┣山阿阇梨┣惟光 宰相┃┣兵卫尉┃┗藤典侍 夕雾之妾┃ ┣(权中纳言2)┃ ┣(权中将)┃ ┣(三女公子)┃ ┗(六女公子)┃┣少将命妇┗三河守之妻[19]□┣三位中将1┃┗夕颜 常夏 初头中将之妾 后源氏之妾┃ ┗(玉鬘)┃┗宰相┗宰相君 玉鬘之侍女[20]东山尼姑 惟光父之乳母┗东山僧[21]播墨守┗良清 近江守 左中弁┗五节君2[22]□┣北山僧都┃┃按察大纳言2┃ Ⅱ ┗已故女儿 式部卿亲王1之侧室┗北山尼姑 ┗(紫姬)[23]少纳言乳母 紫姬之乳母┗弁君1 紫姬之侍女[24]兵部大辅Ⅱ ┗大辅命妇左卫门乳母 光源氏之乳母 后筑前守1之妻[25]□┣和泉前司┗中纳言君 胧月夜之侍女[26]太宰大弍1┣筑前守2┗筑紫五节[27]宫内卿宰相Ⅱ ┗宣旨之女 明石皇后之乳母宣旨[28]按察大纳言3┗五节君1[29]太宰少弍Ⅱ ┣丰后介 兵藤太夕颜之乳母┣次郎┣三郎┣扬名介之妻┣姐姐┗兵部君[30]□┣左中弁1┣柏木之乳母┃┗(弁君2)┃┗侍从乳母 朱雀院三公主之乳母┗小侍从 朱雀院三公主之侍女[31]□┣一条夫人 朱雀之更衣┃┗(落叶公主)┃┗□┣大和守┗小少将君 落叶公主之侍女[32]大辅君 八亲王二女公子之侍女┗右近1 八亲王二女公子之侍女[33]常陆介 陆奥守 浮舟之继父┣藏人式部丞(母:前妻)┣藏人右近将监(母:中将君)┣小君(母:中将君)┣源少纳言之妻(母:前妻)┣赞歧守之妻(母:前妻)┗左近少将之妻(母:中将君)[34]大将┗左近少将 常陆介之婿[35]仲信 大藏大夫┃┃道定 大内记┃Ⅱ ┗女[36]□┣□┃┗时方 出云权守 左卫门大夫┃┗因幡守[37]□┣阿阇梨1┗浮舟之乳母┣大德┣姐姐┗右近2 浮舟之侍女[38]内舍人 薰之家人┃┃右近大夫 薰之家人┃Ⅱ ┗女[39]□┣右马头┗蜻蛉亲王之后妻[40]小野尼姑 母尼僧┣横川僧都┃┃ 卫门督┃ Ⅱ ┗已故女儿 中将2之亡妻┣妹尼僧┗□┗纪伊守2[41]□┣中将2 小野妹尼僧之婿┗禅师[42]□┣阿阇梨2 横川僧都之弟子┗少将尼姑 小野尼姑之弟子

泡mm版《说岳》

不知道该选择读过还是在读,因为没读完,暂时也不想去读完。小时候看过《说岳》,印象最深的是大将军们在帐营里问,谁谁谁来挑战,谁去出迎?于是下面便有将领接上,愿往。然后将领出帐应敌,大凡胜利,总是砍下敌人头颅,回见将军,接着便是记下军功不表。章章若此,回回相同……看了看《源氏》,感觉很像,所不同是一个是说书人说故事,一个是老婆婆说故事;一个是临阵杀敌,一回一个人头,一个是泡mm,一回一个姑娘。

那华丽丽的俳句,那华丽丽的欲望

光源氏有爱过任何一个女人么?看不出,实在看不出。最多只能说是被美色所惑。读这本书,最累的就是看那些俳句。或许是我看的版本的翻译问题,那些本来美丽的句子读起来令人无比烦躁。看来我还是没有那个欣赏水平。

政治不分国界

往往家族、责任、政治下都有错中复杂、灰暗、不可见人的一面。源氏物语对于平安时期日本的强势男权更是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虽然算是本史类文学,但作为女性看完还是有种不竟然的凄然的感。

情与爱的救赎——体味《源氏物语》的爱情

源氏赤裸着身体怀抱着自己的继母藤壶的时候,一种再也难以抑制的火焰燃烧着他的胸口,直到喉咙。同时灼烧他的,还有那隐隐的痛,那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罪恶感。他不知道明天的明天等待他们的会是什么,抑或他根本就不想知道。只需深知,这里有一份爱、一种情,一个自己爱慕多年的女子。这种爱虽越过了伦理,却美得令人那么心疼,美得精致而易碎。 藤壶又何尝不知道今夜月圆花满的释放之后,又会有怎样的轮回,怎样的罪与罚。她不愿去想,不愿面对。也许眼前源氏的这双黑得深邃、闪着若有若无泪光的眼,才是自己生命、爱情的意义所在。于是藤壶欣慰却痛苦地将今夜的自己献给了源氏。窗外,夜雨染成天水碧。然而,这夜过后,痛苦和罪孽的感觉却如爬山虎般缠绕了藤壶的整颗心,紧紧勒住,快要窒息。在伦理与爱情的博弈中,藤壶只得在痛之中选择了前者。压抑自己的同时,离开了源氏。这份爱,爱的太痴、太茫,也许离开才是最后的救赎。抑郁的源氏因而陷入了忙乱的偷香窃玉。很难说那份爱在他心里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印记与存在,然而我们看到的却是源氏确确实实地走进了其他女子的身体。源氏的爱就像他的名字——光源氏,以一种欲喷薄的爱欲为圆心,以微弱却诱人的光不断地向外辐射。让人难以苛责,亦难以抗拒。不论是空蝉、夕颜还是紫姬、胧月夜,她们都在这个光圈的范围内,用身心承载着这份情与爱,这份痛与救赎。与胧月夜的私情被揭发后,源氏终于难以承受,隐居深山。那些《源氏物语》里的爱情,总是游走在爱与痛的边缘。每一次的接近与疏远,每一次的“犯罪”与自我的救赎,都像是浸泡了的浓茶,苦与乐都只能浸于心,不堪言。然而,因果总是有应,罪总是逃不脱罚的网。纵使只是落叶般的轻盈,却无法逃脱宿命的重力。由于冷泉帝地位的复升,源氏回到了过往繁华的生活。而美貌的三公主与柏木的偷恋,却使源氏真真正正感到了罪与罚的因果报应,内心超越伦理那份爱彻底崩裂。终于了断尘缘,隐遁出家。也许禅道的空阔与深邃、隔世的清净与放彻,才能真正抚平源氏内心的爱与痛。故事至此却还未了。三公主与柏木的私生子,名义上源氏之子——薰却也一样难逃宿命之手的判决。自有人假冒薰之名占有了浮舟之后,浮舟的内心再也不能平静。终于在“尽忠”思想的缠绕之下,投河自尽。薰,心死彼岸。《源氏》的爱,总是发自内心的冲动,但又按捺的太多。最终导致了场场悲剧。那些用死去救赎情与爱的人,不知他们得魂在那一片天空里能不能更好过一点。然而他们已经做到了自己认为的极限。那些笑声,消失在渐渐湿润而模糊的空气中那些生命,隐匿在彼岸没有归宿的救赎里那里会不会花开?开的如和你在一起时那样的灿烂。

高雅

一直以为书中的人物像是在画中那样,穿着华丽的衣服,一举一动都十分优雅。于是一幅幅地翻过,欣赏着美丽的风景和人物,乃至美丽的名字,看着源氏从少年长成大人,书中女子一一出现,觉着仿佛像是玩rpg游戏那样顺理成章。真的希望这样的画卷能够一直延续下去。书中印象最深的地方有两处。一处是夕雾和云居雁两小无猜的恋情。与源氏和诸女之间的感情相比,夕雾的这份恋情要更加纯洁些。另一处是最后那一段浮舟的投水。浮舟是书中为数不多的命运悲惨的女子,可惜没有人能理解她柔弱的抗争,不论是薰和匂亲王还是救她上来的人。梦浮桥后她的故事或许会更加痛苦吧。还是就在此结束的好。P.S. 神思者的源氏物语千年纪配乐很好听,完全表现出了书中的优美。P.S.S. 其实我觉得丰子恺的翻译还是不错的,古雅的白话,节奏很合适。至于和歌,听说它是五七五七七的,翻译成七言诗不知道好不好。或许诗这种东西还是要看原版的。

看完

一套三本,550多万字,居然看完了,中间没有掺杂看别的书,这样的经历印象中似乎初中时看《乱世佳人》时曾有过。现在开始看第二遍了。浮舟的命运到底如何,很是挂牵。

可欣赏的唯有女子

重读几遍,剥开风雅的外表,和异国古代的特别思维和审美情趣,剩下的就是丑陋的故事。本文不谈肉,只谈骨。这么多年我一直没读懂结局。我一直以为源氏最爱是紫姬,他最后念念叨叨说自己是个罪孽深重的人,我也以为只是通篇可见的口头禅,最近发现原来是真的,紫姬最后是对源氏和这个不合理的世界看透死心的,其他女人们也是吧……在我看来,全书唯女子可读,所有的美好和悲哀都在女子身上,因为她们够真,看着她们哭和笑我都心疼。源氏也好,薰也好,夕雾也好,柏木的爹也好,书中所有男人无论美丑都如宝玉所言,皆浊物也。开篇哥儿几个凑一起聊女人,多么没心没肺不把人当人待的话都说了,之后再看见他们出口成章诉衷肠就觉得烦,心里直骂“你丫再编!真能装好人,狡猾的大坏蛋!”女人不过是物品,是用来征服和豢养的,是可以用质量和数量进行横向比较的。“女子是悲哀的”,但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这悲哀全都来源于男人,可恨紫式部偏把这悲哀写出来,于是这悲哀也变成了女人用来供人品玩的一种质地。连她们死后,源氏们也可以在对自己进行的反思和批判之中获得“我真是有情有义”的精神满足。还能再欺负人一些么?!!!!其实男人里也有干净的。夕雾小时候很可爱,心里只有云居雁一个人,可惜长大了也染了成年男子的臭气。柏木被三公主迷得颠三倒四最后赔了小命,倒是挺清洁的。但可惜是吓死的。源氏什么的,最脏了。女孩儿里面槿姬最有骨气,不见就是不见,你是个沾花惹草的主,那我干嘛还自投罗网向那看得见的可悲命运狂奔?!六条妃搞得名声很臭,但好歹最后自己离开了源氏,没落得作人家妓的下场,而其魂魄一次又一次出现也可以说是一种反抗,是抹亮彩。可是大部分女孩儿都是傻瓜,整整一颗心掏出来,却给了只有表面功夫的心地虚浮的骗子。真可怜,真叫人着急!然而这份单纯却是十分美好的。

可以和红楼梦比较来读

很厉害的一本小说,日本文学里的泰斗级别的书了。可以和《红楼梦》比较着来读,,,,比方说,里头的人物关系,人民文学的这个版本,一开始就有一张很庞大的人物关系图的。比较汗的是,至今偶还搞不清楚里头的关系,太复杂,源氏是很强悍的-_-!

源氏物語---資料庫---日語版

源氏物語---資料庫---日語版Choose another message board Prev Discussion Next Discussion Send Replies to My Inbox ReplyRecommend Message 1 of 19 in Discussion From: 春花朵朵 (Original Message) Sent: 11/8/2004 10:33 AM First Previous 5-19 of 19 Next Last ReplyRecommend Message 5 of 19 in Discussion From: 春花朵朵 Sent: 11/8/2004 10:35 AM http://www.sala.or.jp/~rest/index.html後宮之晏 ReplyRecommend Message 6 of 19 in Discussion From: 春花朵朵 Sent: 11/8/2004 10:36 AM http://www.mori-gatari.com/ものがたり.com ReplyRecommend Message 7 of 19 in Discussion From: 春花朵朵 Sent: 11/8/2004 10:36 AM http://www.page.sannet.ne.jp/mori-y/genji.html ReplyRecommend Message 8 of 19 in Discussion From: 春花朵朵 Sent: 11/8/2004 10:36 AM http://www8.plala.or.jp/shinozaki/genji-index.htm源氏入門 ReplyRecommend Message 9 of 19 in Discussion From: 春花朵朵 Sent: 11/8/2004 10:37 AM http://homepage3.nifty.com/genji_db/源氏的加工文化 資料庫 ReplyRecommend Message 10 of 19 in Discussion From: 春花朵朵 Sent: 11/8/2004 10:37 AM http://www.eonet.ne.jp/~kyoto-kotone/源氏的美男美女 ReplyRecommend Message 11 of 19 in Discussion From: 春花朵朵 Sent: 11/8/2004 10:37 AM http://www.h2.dion.ne.jp/~miyawaki/Genji/tree.html源氏物語的世界 再編 ReplyRecommend Message 12 of 19 in Discussion From: 春花朵朵 Sent: 11/8/2004 10:38 AM http://ja.wikipedia.org/wiki/%E7%B4%AB%E5%BC%8F%E9%83%A8紫式部 ReplyRecommend Message 13 of 19 in Discussion From: 春花朵朵 Sent: 11/8/2004 10:38 AM http://www.asahi-net.or.jp/~sg2h-ymst/yamatouta/sennin/musikibu.html紫式部 ReplyRecommend Message 14 of 19 in Discussion From: 春花朵朵 Sent: 11/8/2004 10:39 AM http://nagoya.cool.ne.jp/kaori1973/NY0/new_page_00.htmReplyRecommend Message 15 of 19 in Discussion From: 春花朵朵 Sent: 11/8/2004 10:39 AM http://www1.ocn.ne.jp/~nijyo/index.html ReplyRecommend Message 16 of 19 in Discussion From: 春花朵朵 Sent: 11/8/2004 10:39 AM http://www.f-izumi.com/~bk8s-sndu/ReplyRecommend Message 17 of 19 in Discussion From: 春花朵朵 Sent: 11/8/2004 10:40 AM http://www.iz2.or.jp/index.htmReplyRecommend Message 18 of 19 in Discussion From: jj20030623 Sent: 11/8/2004 12:52 PM 解説をご覧になりたい帖名をクリックして下さいReplyRecommend Message 19 of 19 in Discussion From: jj20030623 Sent: 11/8/2004 12:54 PM 名帖解說http://www.genji-daigaku.com/content/54jo.asp

但愿清秋夜未央,千宵并作一宵长

若要人评说日本文学的巅峰之作,我想大部分对日本文学有所鉴察的人都应当首推《源氏物语》,由于我目前的阅读量不足以支撑自己做出此类判断,因此我在看到大多数人的认定之后,觉得自己有必要拜读一下这部小说,于是我选择了丰子恺的译作开始漫读,并在最近两天读完了它。对这部小说的整体感触是它真的很像中国的《红楼梦》——皆可认作各自国家“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书中谈及的人物以及探讨主题也与《红楼梦》有颇多相似点。然而我读它之前所接触到的信息也坚决限制在“它对日本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力、作者为紫式部、描写了平安京时期日本的风貌”等基本关键词上,并刻意回避了很多评论,因为别人的评价往往会对自己的判断产生极坏的影响。比如之前所读的《白鹿原》,我选的读本是雷达评点版,边读小说边看雷达的评点,刚开始倒也顺遂,可是不久后发现自己内心的想法与之有很大出入,渐渐地发现这简直是折磨,这样做不仅妨碍了自己的想法自由蔓延,而且每当看到“不相符”的评点时我情绪常常不自觉地低落、不解起来。因此,我此次读《源氏物语》所采取的“小聪明”措施着实对我帮助不少,并且在我刚刚看到其他人的评论之后,又更加清晰深入的认识了这部小说,当然,这其中我自然也存在着与其他人相左的观点。我想先为源氏正名很多人对源氏的评价不高,认为他荒淫无度、用情不专等等。我认为这种评价是片面而又不精准的。首先,我承认源氏应当是风流至极的,但是,当我们把他放在那样一个大环境下观察时会发现,他不是个玩弄女性的刽子手,顶多算的上是平安王朝时的“弄潮儿”。他在那样一个时代,相对于其他人,对女性、对国家真正负起了的责任。对于他的风流,我认为他在某些方面很像贾宝玉,作为一个“情不情”者,他的爱遍及了一切可以蔓延的地方,他的大爱泛滥而拥堵,但从不卑微。正如作者所说:大概他对于女人,一经接近,爱情便会油然而生吧。只是,没人知道这是悲哀还是幸事。一旦将源氏与时人对比便可发现他的“优势”。首先,源氏对于女性在当时可谓仁至义尽——对所有与之有恩泽的女性无不悉心照拂,就连相貌丑陋的末摘花也不例外。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葵姬之兄,他风流,风流到他在民间流落的子女不胜其烦,而他却从未下定心思找全所有与其有雨露之恩的女子;再有,威望极高的八亲王将浮舟与其母抛弃而拒不认养,只因她地位低。源氏身上却无此类现象发生。不仅在其时,就算是在现世,他在某些方面做得也比一些为人吹捧的“大家”做得出色得多。他与葵姬之姻本是父母命定,当然没有爱情,然而他对葵姬一直没有怠慢,直到葵姬去世。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被捧为民国才子的徐志摩,他与原配张幼仪也是父母所定,没有爱情可言,然而他对张幼仪就苛刻得多了,从开始的全无心思到最后的坚决离婚,无一处不透露着才子背后的狭隘。······除此之外,我们可以看到源氏在其他方面也有着不少闪光点。他在教育子女方面可谓面面俱到,文中源氏对夕雾与明石皇后的教育能让人很明显看出他的良苦用心与高瞻远瞩;他度量足够大,无论是对于贬斥他的弘徽殿女御还是对于因其遭贬而疏远他的空蝉之弟小君,源氏都能做到开诚相见,从未怀恨;他为人处世极好,我们可以从两个细节看出,一是他在流放须磨时,朝中大臣大都前去道别以表惋惜之情,另一是他在给明石姬写信的时候不忘慰问乳母等身份低微的人,类似的细节还有很多;还有,他对于女子也有自己的原则与底线,并不是一味地只顾亲近女性,比如,他绝不信见妓女,因为他认为她们轻薄无情,正如他所言“风月之事,情感而发,亦须对方人品可敬可爱,方有意趣,即使逢场作戏,倘对方略有轻薄之态,也就失却牵惹心目的价值了”。他的亮点,不止于斯,我只拣了些有代表性的来说而已。说了这些并不代表源氏是个无缺的人,我只是建立在世人对他评价不高的基础上为他正的名,毋庸置疑,他是封建社会贵族阶层的代表,他们在某些方面尤其荒淫自私,且容我下面详谈。《源氏物语》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这样的时代。整本书对平安时代的弊病揭露得虽不彻底,却也入木三分。那种与生俱来的阶级感竖在每个人面前,这命运的前体透露着无尽的悲哀。对于源氏的容貌,作者恨不能将其形容为六界尤物,而那种持着“叫人看了寿命也可延长”的外貌的人,在整本书中实在是太多了,这些惊人的外貌,在我看来却是对时代最无情的嘲讽。由于当时选拔人才依靠裙带关系,家中若有亲女嫁到宫中或是寻得了好的夫婿,全家皆可得福,而这些女子,必定是貌美才全者,就这样,一代代的美女进宫,经过这一代代的“面貌净化”,皇族血脉会出来几个丑人?这是令人哭笑不得的事实,更是一个让人仰天长啸的悲剧。不仅是源氏,薰君从一出生便身染异香,处处让人惊讶艳羡。这源氏的美貌与薰君的体香,便是先天的阶级,高等人才配拥有的资本,繁杂人等永远配不上这样的“高级装备”。这讽刺来得果然彻底!平安时代是一个骄奢淫逸的时代,社会达到全盛,上层贵族恣意享乐。而这全盛,自然不是因统治者的放纵建立的,却是前世臣民的心血展示在他们面前,源氏等人自然看不到自己的拙劣与懈怠,以为世界永是为他们太平而美好着,他们便只顾着纵乐,他们没有镜子,一切似乎合情合理,因此奢靡之风得以延续,他们只图得“但愿清秋夜未央,千宵并作一宵长”。然而时间久了,这座大厦势必崩塌,诚然,小说没有写到这一时刻的到来,但是,历史告诉我们,这是必然的。毕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不得不承认这部小说反映了当时女子悲惨的命运,一夫多妻制给不了女子太多希望,爱情是奢侈而无效的,男子即便爱上了一个女子,也很容易转移,而其余的女子,作为自己夫君的“侍奉者”,自然得不到爱情,她们顶多算作——性奴!而她们当然可以产生爱情,只是那没有半点用处,所有人都不会在意这种感性动物的“软材质”,时人只晓得,男子看中的,倘地位相当,迎了过来便是。所以,这部浩繁的小说,起点是女子的悲惨命运——源氏之母的去世,终点同样是女子的悲惨命运——浮舟沦为僧尼、薰君不信任也不爱她。多么美好的一个承合,也许这本就是循环,沉沦百世,终究是那抹秋色,叶落了,来年再来便是。说了这些,恨不能把心中所感全部倾谈,然而剩余的大多是一些闲碎之感,只能留给自己在今后漫长的岁月中慢慢品味,自己的人生,也许会因此而增彩吧。

人生梦幻情缘,如在梦中

从来没有读过这样的书,读的时候也没有看任何介绍,只是尝试着看下去,谁知也停不下来。从文字来看,形容角色俊丽的文字和来回书信的词句虽然可玩可赏,但总归单薄。故事涉及的方方面面也远远不及红楼梦丰满有深意。人物性格极为单一,仿佛无论王公大臣侍女平面看到面目俊俏的源公子一概被美貌臣服。一句句类似让众人倾慕不已,赞美雕琢无不用其极。而源氏情妇们由于数量繁多,特质也多是温柔/美丽/才质等等,如不深思便容易将其符号化。总之种种,初读时以为选错了情色书籍……可能是我自己浅薄,不细说。我尚处在被故事情节深深吸引的阶段。故事中有悖伦理之事实属平常,爱上酷似已逝母亲的藤壶皇后,又掠来与藤壶想象小自己十几岁的紫姬,将其亲自抚养再占为己有,与后母风流一时诞下皇子。如此等等,但读来不觉荒诞反而觉得情思微妙。源公子虽是主角又像书外的旁观者一样,深情地关注着每个出现在故事中的女人,每一个都诚心诚意极其用心,除了偶尔提及好久不去拜访对不住某某之外全然没有半点儿矛盾。因此有人说此书反应了那个时代的女人面对强大男权体制毫无挣扎余地,实在可悲。或许是罢。众多评论说,书中男子观赏女子总是一副欣赏古董的模样,比如分出上中下等,上等女子出生富贵就算有缺陷也总被忽略,有一两个长处就被夸大传颂以致众多公子求婚,等交往时才发觉无甚特别之处。再说下等女子,往往知其人者稀有,却常出天真/才情之人。例如夕颜。读此书人,有几个不爱夕颜。这女子身世可怜,却天真温柔让人甚感亲切。但红颜命薄,才觉得是上天的缘分,那天降的感情戏份足够给这传奇故事半个结局,然而如夕颜花般才见美艳已经逝去,仿似一场梦境,让人不愿醒来。越是如此越觉得果真是前世姻缘,亦真亦幻引人遐思。这书唯有女人才能写成。用现代话讲,意淫成份颇多。并不是说男才女貌的幻想,而是女人关于情爱的幻想。以一人之心享万千感情的美与苦。完成各种情感的探险,揣摩不一样的感受。例如有悖伦理的爱慕和宠幸。例如对老女人的尝鲜。例如对心爱之人替身的执着,生离死别/有爱成恨等等。若每段故事都看入心中定不能自拔。这书也只能是女人写成的。故事虽然丰富但是线路都短促,怎么说呢?就像编故事,编到感情恰到好处了不知如何继续了,只好让其他故事也穿插进来同步上演。几乎每个故事都是刚刚好到了一个结局然后被强制性延续。因为整部书几乎没有其他全一个“情”字,而感情又是瞬息万变不能长久的东西,故逻辑线路短也就容易理解了。作者像一个充满幻想和感情的女人一味写着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以求尽兴。我着实爱这本书,因为与它气息相通,昏昏然二十余年,都为一个“情”字活着。痛苦也罢开心也好,仿佛一直在梦中。

读完第一次,累

读完第一次,觉得很难受,说话和思维都受到影响了。不忍心再看一次了。再等一些时间再读吧。每个人的故事众横交错,真心觉得像是历史一样。偶然读到的男人之间的2段,和最开始评论各种女人的部分,好像和现代人的想法也有相似的地方。可能这就是名著厉害的地方吧。

看之前要先了解下日本历史

 紫式部的《源氏物语》,据说是日本的《红楼梦》,是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所以我对这本书原本期望很高。刚开始看的时候,确实很吸引我,日本的宫廷生活,古代日本男人女人之间的地位差异,还有日本人也热爱诗词,喜欢白居易,上流社会之间来往应酬必须以诗对答,相当非常有意思。可看到后面,越看越觉得庞杂、冗长,相同场面和心理描写重复过多,几代人之间的故事,写来写去也就是那么几样,源氏公子的爱情故事和生活,也不过如此而已。读这本书,好象得先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还要熟悉一些古代日本的官衔等级,再加上的译作,有些地方理解起来还有有些费力。个人觉得,这本书是无法和我们的《红楼梦》相媲美的,不过作者作为一名女流之辈,在古代日本,写出这样伟大的作品来,已属相当不易。老实承认,因为越看越觉得亢长重复乏味,所以最后的五分之一没看。

日本的红楼梦

看过一部与《源氏物语〉很相近的日本电视剧叫《大澳》,讲的也是从一个后宫仕女眼中描绘出的皇权世界。自知这些人手中掌握着无上的权利,可就做人来说诗集起可悲的,上到天皇下到婢女,都逃脱不了身在宫中得被禁锢的命运。然而,在紫式部的眼里,自我解嘲和细致入微能为这枯燥范围的宫廷生活平添几许诙谐。这也是日本人的独特所在。不知道丰子恺还可以翻译日文~

怀旧

原来没有什么世风日下。古人的开放程度让我们现代人瞠目男女关系乱,相当的乱对于源氏的大量描写用现在流行的话讲就是雷

源氏读书笔记之浮舟

人生如行梦浮桥,颤颤巍巍恐失足      她是宇治十帖的女三号,八亲王的私生女,从小在乡下长大的内向女性。宇治十帖的女主人公们,大多平凡无奇,即使是宇治的大君和中君,虽然描写的风华绝代,但是只要一对比,论相貌她们必然不如紫之上,论才情不如六条御息所,论气质恐怕连明石之上都不及,更不用提瑾斋院。      浮舟就是这末世的一介女流,从小过着不被承认的日子,在乡下地方孤寂的长大。后来由于被退婚,才来到了京城寻找异母姐姐,就是当时的香兵部卿宫的侧室夫人,宇治中君的照料。      当时的薰正百无聊赖的骚扰中君不已,于是中君为了解脱就告诉他有一个人和已故的姐姐长得非常像,薰于是便决定照顾那位女性。但是他是一个由于自己身世非常自卑的人,因此格外在意世人眼中的形象。浮舟由于出身太低,从一开始就被薰君当作侍女般对待,甚至只是藏在宇治,当一个一般的情人罢了。      香皇子从小就喜欢和薰君竞争,所以排除万难的去和宇治的这位浮舟幽会。所谓妻不如妾妾不如偷,一时间对浮舟十分热心,虽然浮舟各方面都不能和他的侧室中君相比。      浮舟从一出场,就这样夹在两人之间摇摆不定。薰这个人我非常讨厌,很有一种假道学的气味,而且他从一开始就把浮舟当已故的大君替身,根本忽视她本人的存在,把浮舟硬生生安排到以前大君的住处就是明证。而且他一直嫌弃浮舟出身国守之家,总觉得她粗鄙迟钝,无法和心目中那个完美的故人相比较。而香皇子说穿了根本就是一时的情热,他这个人向来沾花惹草非常轻浮。但不管怎么说,起码这个人尊重浮舟,真心的爱着浮舟,所以浮舟自然也爱着他,但是也明白他绝非可以托身之人。就是这样的一个内向的弱女子,根本无法选择,加之后来她和香皇子幽会一事败露,所以最后只有投水自尽。      投水失败被救起的浮舟,突然显现出了一种精神上的强力。她以前是一个非常优柔的人,也正因为如此才会在两个男性之间徘徊不已。然而被救后的她开始想,难道没有一种可以不依附于任何人独立活下去的方式么?难道女性就一定要得不到自由么?于是后来浮舟选择了断然的出家。《浮生若梦》里面有一段浮舟投水前的自白,就是非常怨恨薰和香皇子只是口头的爱,没有一人对她是真心的。而正是这种恨意,才最后促成了她的投水,以及后来的坚拒薰。      长达五十四帖的源氏至此完结。      纵观前面四十四帖的女性,无论出身何等高贵,才情如何优越,无一不是需要男性的照顾才得以生存下去。强如瑾斋院,最后的身份也是接收源氏照顾的女性之一。然而只有最后这个平凡无奇的浮舟,终于逃脱了婚姻和情爱的束缚,走上了自己的人生之道。或许之所以要叫做梦浮桥,就是因为她看穿了男性的爱是不可能持久的,而建立与这种爱情之上的平安朝松散的婚姻关系,只能给人带来无穷无尽的痛苦罢了。      浮舟总是让我想起《春雪》的聪子,都是处在被侮辱被忽视的地位,其本人根本就是男性权力下的牺牲品,却要打着爱的旗号加以升华这种残害行为。而她们唯一能够反抗的,无非是出家而已。末世的女流之辈,似乎注定要过这样的生活。      似乎幸福这东西,本来就只是给末摘花这样无知无识的人准备的。

经典

超级美的。很佩服作者对细节的刻画能力,无论是服饰,场面,还是人物心理,有时候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一个非常经典或者曲折的场面和心情。和中国的红楼梦差不多吧。只是篇幅是在太厚。能完全读完,不容易啊

源氏

诗赋语汇醉人心脾。美中不足是在缠绵悱恻的爱情和富丽堂皇的宫廷以外,读不到厚重的历史感和深入的社会省思。终究是一部爱情片,而不似红楼那般更是一部社会史。

表现物哀的名著

一本表现日本平安王朝贵族生活的古典名著,记录了源氏与众多女子的恋情。我们不要过多纠结于这些情感纠纷,也不要以中国式的伦理道德去审视。我们要领会的是其中表现出的有所哀、有所感的人生体悟。

紫式部与清少纳言

清少纳言与紫式部都位列中古三十六歌仙,与同时期的和泉式部并称平安时代三大才女。清少纳言是皇后宫定子身边的女官,而紫式部与和泉式部是中宫彰子身边的女官。一条天皇与定子也算是恩爱夫妻,但是感情终究抵不过权势的争斗。定子的父亲早亡,哥哥藤原伊周在与叔叔藤原道长的摄政关白之位的争夺中失败,藤原道长掌握实权,权倾朝野。道长迫使一条天皇立自己的女儿彰子为与皇后品级相同的中宫。(好吧,日本的天皇长期处于不自由、无实权状态。古世有摄政关白,中世有幕府将军,现代有首相。好悲催~)不知在藤原道长“此世即吾世,如月满无缺”的豪迈情怀背后,隐藏着多少阴险奸诈的争斗。两后并立的时间不长,不过每次一条天皇见定子都要偷偷去见,定子的境况可想而知。这种情况持续了四年,清少纳言也大约侍奉了定子四年。在后来紫式部入宫侍奉彰子的时候定子已经难产去世,清少纳言也离开宫里了。清少纳言与紫式部应该没有见过面,但是有了这层政治上的对立关系后她们貌似互相看不惯。清少纳言的《枕草子》,总体来说嘛,平淡、闲适,略矫情。其实紫式部对清少纳言的批评也是在说她矫情。《紫式部日记》。一方面,清少纳言写的就有点矫情。她平常应该很闲,想到点什么就写点什么。不过清少纳言心态很好,虽然定子皇后不得势,但是她还是用心体会生活中朴素的美好。另一方面,林文月翻译的也矫情,太讲究字斟句酌,她翻译的《源氏物语》我就看不惯。不过周作人的翻译又太过平实,所以虽然不太喜欢林文月把和歌翻译成楚辞格式,但还是看了林文月的版本。在网上看了pdf的,然后就觉得没有买的必要了,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就是对好多事、好多景都写了一点见解的小随笔,可以想见在那种无事可做的环境下写一点小东西来消遣其实也是很开心的。话说我现在越来越不能欣赏某些散文了,那华丽的文字,造作的氛围,读来真是荡气回肠的反胃啊。当然《枕草子》还不错。紫式部的《源氏物语》看的丰子恺的版本,和歌翻译成七言,挺有韵味。林文月的译本还是一如既往的讲究字斟句酌,反而失了风雅。谁说女作家的作品就一定要女性翻译?其实紫式部是有点强势的,从她对清少纳言的批评中来看她一定不喜欢林文月那种版本。钱稻孙也有翻译,仅存一帖,文字简练、功底深厚,但是特别有红楼梦的味道,感觉不太对(我是被丰子恺译本先入为主洗脑了,不要相信我~)。虽然《源氏物语》号称日本的红楼梦,还真是莲花有莲花的好,玫瑰有玫瑰的好。不过还是觉得红楼梦更好一些,人物更加鲜活完整,(是不是呢,还是受电视剧的影响)感觉红楼梦像工笔画,源氏物语像写意画。当然毕竟《红楼梦》成书时间晚很多。清少纳言的生活,不得不说她与定子皇后真的感情很好,不是姐妹、胜似姐妹。《琵琶行》。紫式部对彰子,则更多的是长辈对后辈。我在想根据紫式部和藤原道长的暧昧关系,她是不是把彰子当养女看待的啊。虽然觉得《源氏物语》是好于《枕草子》的,不过还是更喜欢清少纳言,机敏、随性、张扬,似乎又多了一些灵气。紫式部对清少纳言的批评,也是现在众多不喜欢《枕草子》的人的同感。(我觉得我偶尔可以理解清少纳言这种状况哎。是因为我也很矫情吗。。。)清少纳言并没有紫式部那种一定要写一部流传后世的作品的意愿,据说只是为了消遣写给自己看的,矫情一点也无可厚非。只能说每个人有各自向往的生活方式和人生理念,她赏她的花,你看你的电视,各有各的好。其实每个人都是在自己的世界里幸福着。(这是不是建构主义的思想主张的体现。。。)

霓虹国最有名的种马文

女性写种马文,有点怪。看来女人天生就喜欢被奴役,说的就是这个。光华公子,光有一副好外表,内里毫无值得称道之处,幸亏作者在结尾前,终于将他写死了。否则膈应得人吃不下饭。里面的女性,一个比一个花瓶,可怜,可悲,可叹。

薪尽烟消亦可哀

《源氏物语》被当作日本的红楼梦来宣传,其实这两本书并不相像。我家的源氏物语是八二年人民出版社那一版,前头序言很有意思,先是说本书反映了宫廷的复杂的政治斗争,是腐朽贵族生活的缩影,再是对源氏荒淫无耻的批判,最后则总结道该书描绘了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历程——我读这本书的时候也还小,但心里已经开始疑惑了:这书说的跟序言是一回事吗?或者反过来说,这序言是给这书作的么……紫式部自身估计是没法子批判源氏的荒淫无耻了。至于政治,书中肯定有所表露,但也不会是她的主题。就像刘心武一直强调的双悬日月照乾坤,即使真有此事,也不是曹雪芹写红楼梦的最终意图,只能当作大背景来看。背景是需要的,然而没有人会关注它胜过演员的表演。一切都生拉硬拽到政治斗争之上,非要用这个来解读全书,未免本末倒置。无论曹雪芹还是紫式部,他们都是想记录一种生活,一种他们曾经有过的生活,以及在这生活里曾经存在过的人们。这样想,读起来反而轻松。还有一个共同之处,这两本书都可以随便翻一页,从中段随意看起。这完全是从我私人的阅读习惯来说的。我比较喜欢这样乱翻书,而且反复看,有时候还能看出一些有趣味的东西来。比如今天午睡前正好翻到《法事》一章,内里有紫姬赠给明石的一首诗:身随物化无须惜 薪尽烟消亦可哀赠诗的背景是紫姬患病,自知不久于人世,于是举行了盛大法事祈福。法事中僧人吟唱《薪樵》一章,于是紫姬心有所感。但何以要赠诗给向来不算和睦的明石?明石是源氏当年流放之际背着紫姬娶下的妾,身份较低,好不容易生育了个女儿又被紫姬抱养。身随物化自然是指自己即将死去,“无须惜”便是对死亡的态度,可既然死去都无须惜了,还有什么可哀的?睡意朦胧中一想,薪烟当指源氏的恩爱荣华,所不能抛撇者惟此而已。既如此,此诗赠明石也就顺理成章,可以说是袒露心迹的话。而明石装作不懂她的意思,虚词敷衍,其实质也还是不肯融洽,不肯原谅。不知是不是翻译的原因,源氏物语里的诗歌都太浅白,比红楼差得太多。不过有一点倒很有意思,这里的诗歌全是酬答中的,其弦外之意就很耐人寻味。粗一看很可能不屑一顾地放过,再看时,明白了,原来人情世故都在这里:因是此人,故作此语。这过程就有了寻宝游戏一样的乐趣,仿佛是无意中发现了作者偷偷藏起来的宝贝。我猜刘心武对红楼,也是怀着这种有点恶作剧的兴趣的。在网上查到插图版本的源氏物语,转在博客里。注释是自己加的,不一定正确。http://xiaohaoshayu.blogbus.com/logs/6270395.html

回头是爱 —— 《源氏物语》(原作:紫式部 翻译:丰子恺)

流萤读出的光,在深情女子的目光及处渐行渐远。晨雾下,枕边人,爱喃语。 这是结构光源氏人生的最大部分,即使背景外还有高贵身份承载的尔欺我诈。然对于他、对于我们,那不过是场初秋的凉风。微寒的只有轻,远不及其他四季浓烈般的爱情烙下的只字片语……好比温柔,一点头。 就像,从前。我是被平安京淡款的华丽优雅吸引,那从盛唐东渡的精致。处处诗词,处处卿。 而爱,因为占据才唯一。他撒下了太多的种子,衬托自己举世无双的光华。被美丽所迷惑的人,何处才能明白真心。来世里,登莲座,似无望。执著于爱情的罪孽。魔法使,一去不回。————我是有爱的分割———————喜欢《源氏物语》,才会去看《千年之恋》。喜欢《源氏物语》,不会再看《千年之恋》。崛川顿幸构筑了一个只留华丽的世界。女子很美,女子很坚强。但他们的名字不是独一无二的紫姬和明石。平安京的风华,在千年之前,绝笔于那个叫紫式部的女子手里。一切不符雷同。千年の恋 ひかる源氏物語 真人电影导演: 崛川顿幸 (Tonko Horikawa)主演: 天海祐希(Yuki Amami) 、 常盘贵子(Tokiwa Takako) 、 吉永小百合(Yoshinaga Sayuri)推荐所有想了解平安风情的亲去看一下《源氏物语》,当然最好是小说,最好是丰子恺爷爷翻译的版本。我并不喜欢《千年之恋》,总觉得导演的描述和我要的不同,但其中的和服是很美的。一直从头到尾喜欢的是紫姬。———以下内容全部摘录自网络—————《源氏物语》小说在线地址:http://www.genjimono.cn/book/genji.htm《千年之恋》电影在线地址:http://www.tudou.com/playlist/id/337305/作品简介 《源氏物语》是日本的一部古典文学名著,对于日本文学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被誉为日本文学的高峰。作品的成书年代至今未有确切的说法,一般认为是在1001年至1008年间,因此可以说,《源氏物语》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一定的地位。 这部小说描写了宫中的斗争,反映了当时妇女的无权地位和苦难生活,被称为日本的“国宝”“源氏”是小说前半部男主人公的姓,“物语”意为“讲述”,是日本古典文学中的一种体裁,类似于我国唐代的“传奇”。较著名的还有《竹取物语》、《落洼物语》、《平家物语》等。《竹取物语》中辉夜姬的故事在日本更是妇孺皆知。《源氏物语》在日本开启了“物哀”的时代,在这以后,日本的小说中明显带有一种淡淡的悲伤。而“物哀”也成为日本一种全国性的民族意识,随着一代又一代的诗人、散文家、物语作者流传了下来。作者简介 源氏物语的作者是日本平安时代(公元794-1192)的著名女作家紫式部(973-1015),紫式部本姓藤原,字不详。按照日本古代妇女没有名字的惯例,紫式部只是后人给她写的作品上加题上的名字。因其长兄任式部丞,而当时宫中女官往往以其父兄的官衔为名,以显其身份,所以称为藤氏部;后来因她所写《源氏物语》中女主人公紫姬为世人传诵,邀改称紫式部。作者生率年月不详,普遍认为是生于978年,死于1015年。紫式部出身于充满书香气的中等贵族家庭,是一位极富才情的女子,其祖父等辈及兄长都是当时有名的歌人,父亲更是长于汉诗和歌,对中国古典文学颇有研习。作者因此自幼得以随父学习汉诗,并熟读中国古代典籍,她不仅对白居易的诗有很深的造诣,而且还十分了解佛经和音乐,这就是为什么我国读者读《源氏物语》时,很容易感到是在读一部中国古典名著的原因之一。紫式部家道中落,曾给一个官吏做过小妾,丈夫去世后,依赖父兄生活,寡居十年。后进宫做了彰子皇后的侍读女官,这篇小说就是她写给皇后供天皇消遣的读物。因为有宫廷生活的直接体验,对当时日本贵族阶层的淫逸生活及男女间的情爱之事有全面的了解。加上作者内心细腻、敏感,所以《源氏物语》读来令人感动,就仿佛一部古典静雅而又美丽哀挽的“言情小说”。 作品内容全书共五十四回,近百万字。故事涉及三代,历70余年,所涉人物四百多位,其中印象鲜明的也有二三十人。人物以上层责族为主,也有下层者族、宫,己诗女及平民百姓。全书以源氏家族为中心,上半部写了源氏公子与众妃、诗女的种种爱情生活;后半部以源氏公子之子熏君为主人公,铺陈了复杂纷繁的男女纠葛事件。从体裁看,该书颇似我国唐代的传奇、宋代的话本,但行文典雅,很具散文的韵味,加上书中引用白居易的诗句90余处,及《礼记》、《战国策》、《史记》、《汉书》等中国古籍中的史实和典故,并巧妙地隐伏在迷人的故事情节之中,使该书具有浓郁的中国古典文学的气氛,我国读者读来有读本国小说那种强烈的亲近感。而且该书与《红楼梦》一样,所涉人物都是皇族,虽然所展示的场景是日本的贵族阶层,但对爱情生活的着墨点染却与《红楼梦》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却比红楼梦早了700多年,因此,被认为是日本的《红楼梦》。  目录  第一回 桐壶  第二回 帚木  第三回 空蝉  第四回 夕颜  第五回 紫儿  第六回 末摘花  第七回 红叶贺  第八回 花宴  第九回 葵姬  第十 回 杨桐  第十一回 花散里  第十二回 须磨  第十三回 明石  第十四回 航标  第十五回 蓬生  第十六回 关屋  第十七回 赛画  第十八回 松风  第十九回 薄云  第二十回 槿姬  第二十一回 少女  第二十二回 玉髪  第二十三回 早莺  第二十四回 蝴蝶  第二十五回 萤  第二十六回 常夏  第二十七回 篝火  第二十八回 朔风  第二十九回 行幸  第三十回 兰草  第三十一回 真木柱  第三十二回 梅枝  第三十三回 藤花末叶  第三十四回(上)新菜  第三十四回(下)新菜续  第三十五回 柏木  第三十六回 横笛  第三十七回 铃虫  第三十八回 夕雾  第三十九回 法事  第四十回 魔法使  第四十一回 云隐  第四十二回 匂皇子  第四十三回 红梅  第四十四回 竹河  第四十五回 桥姬  第四十六回 柯根  第四十七回 总角  第四十八回 早蕨  第四十九回 寄生  第五十回 东亭  第五十一回 浮舟  第五十二回 蜉蝣  第五十三回 习字  第五十四回 梦浮桥  故事开始于桐壶帝在位的时候。出身低微的更衣,独得桐壶帝的宠爱。后此更衣生下一位皇子,其他嫔妃,尤其是弘徽殿女御也愈加忌恨。更衣不堪凌辱折磨,生子不到3年,便悒郁而亡。小皇子没有强大的外戚做靠山,很难在宫中立足。桐壶帝不得已将其降为臣籍,赐姓源氏。源氏不仅貌美惊人,而且才华横溢。12岁行冠礼之后,娶当权的左大臣之女葵姬为妻,但葵姬不遂源氏的意。于是源氏追求桐壶帝续娶的女御藤壶,据说女御酷肖源氏生母。不久,两人发生喵喵喵关系,生下一子,后来即位称冷泉帝。源氏到处偷香窃玉,强行占有了伊豫介的后妻空蝉 ,还向比他大7岁的婶母六条妃子求欢,并同时辗转在花散里、末摘花等众女子之间。当他劫持一位不明身份的弱女子夕颜(其实却是葵姬之兄头中将的情人)去荒屋幽会时,这女子不幸暴亡,源氏为此大病一场,病愈进香时遇到一个女孩,她酷似自己日思夜想而不得相见的藤壶,得知她是藤壶女御的侄女,名叫紫姬,就趁紫姬熟睡把她带回家中,收为养女,朝夕相伴,以寄托对藤壶的思慕。几年后紫姬出落得亭亭玉立,高贵优雅,才艺超众,十分可人。源氏便把她据为己有。葵姬生下夕雾小公子时,因六条妃子生魂附体而过世,之后紫姬被扶为正夫人。  桐壶帝退位以后,右大臣弘徽殿女御的儿子登上皇位(朱雀帝),源氏及岳父左大臣一派从此失势。恰巧源氏与右大臣女儿胧月夜偷情之事败露,源氏自觉噩运临头,便远离京城,到荒凉少人的须磨、明石隐居。为排遣寂寞,与明石道人的女儿明石姬结合,后生一女,被选入宫中做了皇后。由于天降异兆,朱雀帝又重病在身,朝政不稳。源氏奉召回京辅佐朝廷。不久,朱雀帝让位给冷泉帝。源氏升任太政大臣 ,源氏及左大臣一门恢复了往日的繁华气派。源氏建造了集四季景物为一体、蔚为壮观的六条院寓所,将昔日恋人统统接到院里来住。源氏近40岁时,将朱雀帝之女三公主纳为正妻,紫姬终因心力交瘁,病卧在床。早已凯觎三公主美貌的头中将之柏木趁源氏探病的机会,与三公主幽会,被源氏发现。柏木惧悔交加,一病不起,英年夭折。三公主生下容貌与柏木毫无二致的私生子薰后,落发为尼。源氏深感自己和藤壶喵喵喵之罪的报应临头,心如死灰。恰巧紫姬不久又逝,源氏失去了精神支柱,了断尘缘,隐遁出家。几年后死去。  源氏之子夕雾为人方正严谨,并不像父亲一般处处留情。源氏刻意不让夕雾仕途太顺利,意图培养。夕雾从小与表姐云居雁青梅竹马,两情相悦,但云居雁之父葵姬之兄嫌弃夕雾官位不高,又一心想送女儿入宫,因此不答应夕雾求婚。夕雾思慕云居雁不得,恰逢唯光大夫家送入宫中作舞姬的女儿藤典侍酷肖云居雁,因而与她私通,后成为夕雾侧室。后来夕雾终于和云居雁结为连理,生育许多子女。柏木过世后,与之生前交好的夕雾前往安慰其夫人时,爱上了柏木遗孀落叶公主。落叶公主自感命运凄凉,一直不肯接受夕雾的求爱,最后夕雾在侍女们的帮助下才得遂心愿。源氏过世之后夕雾任太政大臣,位高权重。  源氏之子薰生性严谨。20岁来到宇治山庄爱上了庄主八亲王的大女公子,不料遭到拒绝。大女公子病故后,他寻回外貌酷肖大女公子的八亲王的私生女浮舟,填补心灵的空白。可是 匂皇子深夜闯入浮舟卧房,假冒薰的声音,占有了浮舟。当浮舟意识到自己一身事二主后,毅然跳水自尽,被人救起后削发出家。尽管薰一往情深,多次捎信,以求一见,但终未了此心愿。  书中登场人物:  桐壶帝:源氏的父皇  桐壶更衣:源氏的母亲  藤壶中宫:先帝的皇女,桐壶帝的中宫,长得和桐壶更衣相像。  冷泉帝:名义上是桐壶帝的皇子,实际上是源氏与藤壶中宫密通所生之子。  王命妇:藤壶中宫亲信的侍女。  兵部卿宫:藤壶中宫之兄,紫之上之父。  葵之上:源氏的正室夫人,在生下夕雾后就过世了。  夕雾:源氏与葵之上之子。  左大臣:葵之上之父。  大宫:桐壶帝的姊妹,左大臣的正室夫人,是葵之上与头中将的母亲。  头中将:左大臣与大宫之子,葵之上之兄,后来官至内大臣。  紫之上:也叫做若紫。葵之上过世后,在实质上是源氏的正室,后来在六条院里是春之町的女主人。  北山尼君:紫之上的祖母。  北山僧都:北山尼君的哥哥。  少纳言:紫之上的乳母。  明石之君:源氏的侧室,两人之间生下明石中宫,是六条院冬之町的女主人。  明石入道:明石之方的父亲,是桐壶更衣的表兄弟。  明石尼君:明石之方的母亲,入道过世后出家为尼。  明石中宫:光源氏与明石之方的女儿,也是紫之上的养女、匂宫的母亲。  今上皇帝:冷泉帝的皇太子、朱雀院的皇子,以明石中宫为皇后。  女三宫:朱雀院的皇女,光源氏第二任正室,薰之母。  朱雀帝:桐壶帝第一皇子,光源氏之兄,让位给冷泉帝以后被称为朱雀院。  花散里:六条院夏之町的女主人,是夕雾与玉鬘的养母  丽景殿女御:花散里之姊,是桐壶帝后宫的妃子。  光源氏的兄弟朱雀帝:桐壶帝第一皇子、光源氏之兄。母亲是弘徽殿女御。  萤兵部卿宫:桐壶帝皇子,光源氏之弟,和藤壶之兄兵部卿宫不是同一个人。曾经暗恋源氏的养女玉鬘。  八之宫:桐壶帝第八皇子,曾经被卷入在冷泉帝东宫时代的废太子阴谋中而隐居,后来在宇治十帖的部份登场。  光源氏身边的女性:  空蝉:伊予介的续弦妻子。  轩端荻:空蝉的继女。  夕颜:也是头中将的爱人,是玉鬘的母亲。  末摘花:常陆宫的公主。  源典侍:仕奉桐壶帝的年长女官,另有情人修理大夫。  胧月夜:右大臣的第六个女儿,是弘徽殿女御之妹,后来成为朱雀帝的尚侍。  槿斋院:桃园式部卿宫之女,和源氏之间没有肉体关系。  六条御息所:前任皇太子之妃。  秋好中宫:六条御息所之女,后来成为源氏的养女,做冷泉帝的中宫是六条院秋之町的女主人。  其他:  藤原惟光:光源氏乳母之子。  源良清:光源氏的家臣,少纳言。  光源氏的晚辈  头中将(内大臣)的子女  柏木:头中将(内大臣)的长子。  玉鬘:夕颜与头中将(内大臣)之女,光源氏的养女。  弘徽殿女御:头中将(内大臣)之女,与朱雀帝之母并非同一个人,是冷泉帝的后宫妃子。  近江之君:头中将(内大臣)之女。  云居雁:头中将(内大臣)之女,夕雾的正室夫人。  红梅:头中将(内大臣)之子,柏木之弟。  其他:  藤典侍:光源氏乳兄弟惟光之女,夕雾的侧室。  王女御:兵部卿宫之女,是冷泉帝的后宫妃子,也是紫之上的异母姊妹。  髭黒大将:今帝的舅舅,披香殿女御之兄,迎娶玉鬘做正室夫人。  髭黒的元配:兵部卿宫之女,紫之上的异母姊。  真木柱:髭黒之女,嫁给萤兵部卿宫,丈夫死后又改嫁红梅大纳言。  落叶之宫:朱雀院的女二宫,柏木的正室夫人。柏木死后,成为夕雾的第二夫人。  宇治十帖的人物:  薰之君:名义上是源氏之子,实际上是柏木与女三宫之子。  匂宫:明石中宫之子,今帝的第三皇子。  大君:桐壶帝八之宫的长女。  中君:桐壶帝八之宫的次女,后来成为匂宫的侧室。  浮舟:桐壶帝八之宫之私生女。  横川僧都:救起投水自杀的浮舟并且帮助她的人。历史版本 此书,共有54卷, 流传现今的已不是原版了,在纷乱繁杂的众多古抄本中,可信度较高的就是所谓的“青表纸本”和“河内本”前者是由镰仓初期的个人藤原家定整理编订的,而后者是源光行。源亲行父子整理编订的。中译本:●丰子恺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12月初版﹝简体字版﹞,远景出版1986年初版,木马文化2000年重印﹝繁体字版﹞。电子版目前有1-30,33-43,54章。●林文月译,中外文学月刊社1978年初版,洪范出版1997年重印●殷至俊译,版权不详,约2001年出现在因特网上除了1962年12月-1965年10月丰子恺首本中译本外,亦有英、德、法译本,英译本最早,成书于1921年。另外,日本国内亦有注释本和日语译本发行。作品影响 《源氏物语》是一部让日本民族整整骄傲了十个世纪的著作。川端康成在接受诺贝尔奖时所做的讲演上也曾指出:《源》是日本小说创作的最巅峰,他自己也不能与其相比较。这虽有几分自谦的成分,但是这数千年来《源》确实影响着日本文学的发展,至今,仍无人能超过这部著作。 作品评价 日本是个充满矛盾的国家,在歧视女性的传统大行其道的同时,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源氏物语》偏又出自一位女性之手,它大概可以被看成是中国的《红楼梦》,因为其中的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出场人物达到四百之多。《源》主要讲述了平安时代里日本贵族的生活,以光源氏的故事为核心,带出了众多与之关系暧昧的女性。葵姬是他的正室,出身高贵气质冷淡,光源氏冷落她,陆续有了藤壶、紫姬、明石姬等多位心爱的女子。相继和光源氏亲近的女人还包括栊月夜、夕颜、六条御息所等十数位贵族女性。或因偶遇生情,或有宿世之缘,书中大量写实的白描让贵族们糜烂而又出奇优雅美丽的生活横陈在读者眼前,相隔千年却始终魅力不减。对于异国读者而言,弄明白这部著作的首要问题是心随意动,在没有被大量的人名弄糊涂之前先领略到日本文化里美丽和暧昧交错互动的气氛。书里有许多关于喵喵喵的描写,所以日后出现《失乐园》或是《感官王国》一类日式作品实在无须惊讶,毕竟1001年的时候,日本人就已经用他们的严肃态度来享受这道人生易垮的堤防。  

日本的"甄缳传",源氏物语

身份高贵,长相异于常人的美丽,却亦年少轻浮,因为没有得不到的女人,于是养成对不伦恋的癖好,愈是得不到的,愈是偏要得到。于是,他的挚爱应该是他的继母,藤壶。紫姬与继母长得相似,于是爱情从娃娃抓起,从小养大,一直陪伴。但是藤壶其实长得像他的母亲,所以还是恋母情结作祟。后面亦有源氏儿子夕雾对紫姬亦不可自抑的情感,本人是女,对不伦之恋没有任何感觉。但似乎对于男性,这儿子对继母,干爹对女儿,真是难以逾越的槛。说到干爹对女儿,这源氏也是难以自抑,也说到我在这一部女人戏中最讨厌的女人,玉曦。对于源氏这位干爹的性骚扰,她却一直敢怒不敢言,内心暗自垂泪,想自己身世坎坷,表面上却顺从源氏。源氏不是什么坏人,长得也是美男子,(虽然这会年纪大了点),你直说就可,何必自作自叹。还讨厌她当然是因为长得太美,所有人都被她迷住,其他女子也很美,只是遭遇不同吧。我最喜欢的当然是明石姬啦。美丽贤淑,懂事大方,谦卑却又做人硬气,弹了一手好琴。她对源氏的态度也是不冷不热,并且一早就明白源氏是不会一辈子只钟情于她的。后面遭遇也可怜,生了女儿,却因为身份不高贵,过继给紫姬,骨肉分离。她与源氏相识于源氏最惨最低落的时期,源氏还想过要自己当皇帝,让明石当皇后。可惜,源氏得意回到京城后,对她却有点生完蛋的鸡的意味。但是每次源氏看到她,还是觉得她这么高贵美丽,不能自抑,她对源氏也是觉得真是高贵,意气风发的美男子。夫妻相处越久,竟越互相觉得越动人并值得尊敬,真是最好的姻缘了。其实还没有看完,向来爱看长篇复杂人物书籍,这次真的挺长的,电影里的内容真只是里面很短的一截。

人物评论:《源氏物语》之源氏

本不该写这篇文。随便看看吧。比较一下《源氏物语》之源氏与《红楼梦》之宝玉。宝玉对女性的态度是尊重,当做平等的“人”看,甚至当高己一等的“女神”看。源氏把女性当玩物看。封建时代,女性被当做男性的玩物,所以曹雪芹、贾宝玉才卓尔不群。紫式部是女性,然而却默认女性的这一地位。塑造的女性(只看了几个),不仅自甘玩物,并且唯恐男性玩得不开心,真是敬业的妓女!当然,这样的女性,我们只能哀其不幸,恨是恨不起来的——大环境使然。但是对源氏,则无论如何不能同情。这种垃圾,说是垃圾都侮辱垃圾。就是跪下舔宝玉的脚,也嫌污染了宝玉。——然而紫式部却是把源氏当做偶像人物来塑造的。以上只是人物评论。就艺术表现而言,《源氏物语》的确是杰作。

和式风味

其中的人物关系如何如何,不大愿意去管,就这么翻着翻着,看完了。很舒服的感觉。这是我几年前看的书,其中具体的人物名字等等已经记不起几个,但是每次一想起这本书,那种和式气息就会重新感受到。独特的日式的美感,于我是读此书的享受所在

我看《源氏》

我本身对长篇小说实在是提不起劲,会耐下心把这部小说看完也完全是拜漫画的功劳。在一次北京的国际书展上看到大和和纪画的《源氏》的漫画,大开本的装帧让喜爱漫画的我爱不释手~~当时就想抱回家算了,可惜工作人员回答说现在中文翻译版本只译完了一本。。。失望啊失望。。好不容易等了半年听说书出了,和同学两个人满世界的搜寻这本书。。奈何当时N家书店连这本书听都没听说,书店老板听说还是本漫画书时看我们的那眼神都像是看两疯子了都。。。托了N个人好不容易把书拿到手一口气就看完了,嘿嘿,还不满足就跑去把小说买了,看完后的感觉就是漫画还是好看点,比较通俗易懂。。。如果不是先看漫画,这小说版的是无论如何都没可能坚持看完的。。。对这本小说的感觉就是日本人真是能乱啊~~~乱到了年纪不想管事了就全出家~~出了家还不安分。。。太复杂了。。。

浮华人生

《源氏物语》是一部让日本民族整整骄傲了十个世纪的著作。川端康成在接受诺贝尔奖时所做的讲演上也曾指出:《源》是日本小说创作的最巅峰,他自己也不能与其相比较。这虽有几分自谦的成分,但是数千年来《源》确实影响着日本文学的发展,至今,仍无人能超过这部著作。——摘自 百度知道  看过《红楼梦》几遍都爱不释手的人会不会爱看《源氏物语》呢?《源氏物语》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作品的成书年代至今未有确切的说法,一般认为是在一零零一年至一零零八年间,比《红楼梦》早几百年。  《源氏物语》让我想起我的舞女思然,可爱的圆脸,翘翘的睫毛,白嫩的皮肤,搞怪又多愁善感的性格。是高二时候聊天她跟我提到她几乎从小到大都在看这本书的吧。看着她圆溜溜眼睛后面流露出的严肃,又听得一句“《源氏物语》相当于日本的《红楼梦》”,我心中油然升起一股肃然起敬与自叹弗如混合的感情。  一千多页的鸿篇巨作,能够经得住大和民族十个世纪以来细细考量的眼光,这样的功底绝不仅仅是一句“凤头猪肚豹尾”可以总结评价的。事实上,“what is essential is invisible to the eyes”——《小王子》,“真正打动人心的是朴实无华的感情”,还有一句——“功夫在诗外”——这三句旁征博引的名言戳穿了青年人贪图虚华的心理,因此翻完前三回,发觉辞藻情节平淡,就随手丢在一旁,整个高中没有看完这本书。  东方的书和西方的书绝对是两种风格,虽然都同时“余音绕梁”,在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虽然读完都似懂非懂,就此搁置一边,而真正的内涵需要人用一生去反复咀嚼领悟;但西方的书张扬,每一本书力求自己的不同,无论从哪一点,立意、形式、写作风格、选材、切入思想角度……每每让人当下瞠目结舌;而东方的书同东方魂魄一样,高贵而谦逊,真正像一面镜子一样照得出你人性中浅薄无知的一面。东方的书大多是这样,你看它是名著慕名拜读,还未看完心下凉了半截,看完以后不屑一顾唾弃它,于是从此以后倒向西方阵营,大肆吹捧西方文学中天马行空的一面。然而这本名著身裹尘埃躺在岁月的风尘里,躺在你的遗忘里,笑看你轻狂、愤世嫉俗的热血方刚。它像水一样从你心上流过去了,“淡而无味”,你想。有一天,你突然遭遇人生中某一个不可名状的情景,这时,在记忆某个角落里,有些金片一样的思想正悄悄闪烁着,这时你疑惑而欣喜地拾起,才发现这正是东方的思想。你折返回去抽出那本书,再好好读将下去,才发现作者能如此善解人意地表达你最微妙的情愫,用古老而精炼的语言,你不禁赞它是知音。而随着你人生的一步步开阔,历经沧海桑田,世事无常,你又发现那本书永远读不完,读不透,年轻时候对它无情的嗤笑令你深深羞愧。你不由得奉其为大师,永远的明灯。这本书是“安如泰山,呆若木鸡”的,“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让世人难以望其项背。  这次读完《源氏物语》,我又犯了上述低级错误。自以为不过耳耳,自以为它“淡而无味”,自以为没什么值得摘抄学习的。然而时间一天天过去,《源氏物语》在脑海留下的是一幅幅模糊的图像,是一味芳华,那样奢靡那样优雅,渐渐令我惶惑了。我才满脸羞愧地面对它,提笔要写,却生怕表达不确切将它写坏了。  写西方名著的读书感还比较容易畅所欲言,因为“人人生而平等”,我作为卑微的小卒也有自己的声音,写东方名著的读后感却经常是“高山仰止”,在博大精深的底蕴下,在作者世代流传的芳魂下恭敬地低下头,诚惶诚恐。  书中多描写日本皇室生活,吟诗作画,管弦丝竹,舞风弄月之事,极富有小资情调。不过,“作者虽然主要描写源氏的爱情生活,但又不是单纯地描写爱情,而是通过源氏的恋爱、婚姻,揭示一夫多妻制下妇女的悲惨命运。小说着墨最多的是源氏及其上下三代人对妇女的摧残,源氏的父皇玩弄了更衣,由于她出身寒微,在宫中备受冷落,最后屈死于权力斗争之中。源氏倚仗自己的权势,糟蹋了不少妇女:半夜闯进地方官夫人空蝉的居室玷污了这个有夫之妇;践踏了出身低贱的夕颜的爱情,使她抑郁而死;看见继母藤壶肖似自己的母亲,由思慕进而与她通奸;闯入家道中落的末摘花的内室调戏她,发现她长相丑陋,又加以奚落。此外,他对于紫姬、明石姬等不同身份的女子,也都大体如此。在后十回出现的源氏继承人熏君(他名义上是源氏和三公主之子,实际上是三公主同源氏的妻舅之子伯木私通所生)继承了祖、父两辈人荒淫的传统,摧残了孤苦伶仃的弱女浮舟,又怕事情败露,把她弃置在荒凉的宇治山庄。在这里,读者通过这些故事,可以看出这种乱伦关系和堕落生活是政治腐败的一种反映,和他们政治上的没落与衰亡有着因果关系。”   ——摘自书中“前言”  写前言的这位前辈用辞未免太过尖锐,什么叫“源氏的父皇玩弄了更衣”,更衣本来就是嫁作他人妇,在那样的制度下,夫妻相敬如宾,怎么是“玩弄”?源氏对于妇女,似乎也不能称上是“糟蹋”,源氏天生“容貌漂亮,仪态优美,竟是个举世无双的玉人儿”,性情又风流好色,只是苍蝇毕竟不叮无缝的蛋,与他发生关系的女子们自己也未加检点,才会遭此非难吧。  在这一点上贾宝玉倒是比源氏优秀多了,他喜爱花一般的女子,但毕竟是因为花颜令人赏心悦目,人人都爱的。后世即使想加罪与他,也只是说他“意淫”。贾宝玉不曾有过伤风败俗的行为,谈何乱伦。对于袭人,那另当别论,她是内室丫鬟,迟早要收作侧室的。  我看《源氏物语》,倒真极为憎恨这个男人的拈花惹草,就算他光一样华美的外表和盖世无双的才能又怎么样,仍旧难过美人关。“光华公子源氏(光源氏),只此名称是堂皇的;其实此人一生遭受讥评的瑕疵甚多。尤其是那些好色行为,他自己深恐流传后世,赢得轻佻浮薄之名,因而竭力隐秘,却偏偏众口流传。”这可不是一般的“英雄难过美人关”,这是一生中都在跨栏,却每每被绊倒,成了“牡丹花下死”的好色之徒了。  而此人去世前几年仍旧在纳妾。平时出门巡游又绝不放过任何一个看上的姑娘,唉……对那时的窈窕淑女来说,福哉?祸哉?他倾诉衷情,花言巧语哄人开心,又有钱有势有才能——哪个女人不会因此心神荡漾?她们全都出身卑微,单凭这美丽的皮囊才能出人头地,过上好日子啊。  “在贵族社会里,男女婚嫁往往是同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是斗争的手段,妇女成了交易的工具。”——摘自书中“前言”  因此,无论是身份高贵的左大臣女儿葵姬、三公主乃至明石女公子,还是紫姬、空蝉、六条妃子,到近江君、夕颜、玉鬘、浮舟、末摘花,无一不是侍奉男人、取悦男人的一件衣服,小时父母尽心培养只为飞入豪门,得了高官宠幸还须感恩戴德,若丈夫移情纳妾,正夫人不可嫉妒,反而应该平心静气与后来的夫人相处。紫姬是书中评价最高的人物,也是源氏最爱的妻子,他仍是不能专一于她,侧室有六七个,紫姬常为此流泪生气。直到她死去,源氏才明白自己不懂珍惜。  腐败和淫逸生活当然是作品揭露的丑恶的一面。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欣赏欣赏书中的和歌、皇室成员闲时的各个比赛、文字游戏还有鲜明个性的艺术形象就是大大一件乐事了。  “欲试忍耐心,戏作小离别;暂别心如焚,方知戏不得。”——《古今和歌集》“不识武藏野,闻名亦可爱。只因生紫草,常把我心牵。”——《古今和歌六帖》  “渴慕武藏野,露多不可行。有心怜紫草,稚子亦堪亲。”  白居易《闻夜帖》“谁家思妇秋捣帛,月哭风凄砧杵悲。八月九月正长夜,千声万声无了时。应到天明头近白,一声添得一茎丝。”  “在体裁方面,《源氏物语》颇似我国唐代的变文、传奇和宋代的话本,采取散文、韵文相结合的形式,以散文为主,织入近八百首和歌,使歌与文完全融为一体,成为整部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  “作者在继承本民族文学传统的基础上,广泛地采用了汉诗文,单是引用白居易的诗句就达九十余处之多;此外还大量引用《礼记》《战国策》《史记》《汉书》等中国古籍中的典故,并把它们结合在故事情节之中,所以具有浓郁的中国古典文学气氛。”——摘自书中前言    武藏野  日本关东地方中部城市。在东京都中部,大部在武藏野台地上,东南部为低湿地。面积11平方公里。人口135万(1985)。开发较早,有史前遗迹。1947年设市。铁路通达后为东京市区近郊农产品供应基地和居住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设有军工厂,曾为军事重工业城。精密机械和电机工业中心。有城蹊大学、电气通讯研究所等。为东京都住宅卫星城。  日本和歌  是日本的一种诗歌体。  这种日本诗是对汉诗而言的。日本最初的诗使用汉字写成的,有的用汉字的意,有的用汉字的音。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具有日本特点的诗。因为日本人叫大和民族,加之写了要吟唱,所以便称其为和歌。  和歌包括长歌、短歌、片歌、连歌等。  和歌是受中国五言绝句、七言律诗的影响,因此出现短歌五七五七七的形式,即使是长歌,最后也是以五七五七七结尾。日本除短歌外尚有更短的俳句。它也是定型诗五七五的格式,只有十七个字。  和歌作为日本文学的一种独特形式在历史上留下了异常清丽的风景。它以和音为基础,多用枕词、序词[1],声调庄重、流丽。有短歌(5·7·5·7·7)、长歌(5·7·5·7,……7·7)、旋头歌(5·7·5·5·7·5)等多种形式,体现了日本复杂的精神文化。   长久以来,包括笔者在内很多人对和歌有一种错误认识:以为它只是公卿贵族们自命清高、逃避现实的产物,是只知嘲风弄月的靡靡之音。但事实上,文学体裁本身并无过错,区别只在如何应用。而且随着对它的深入了解,你会发现其中不乏至情至性之作,有些更是天籁之之音,几可与唐诗宋词媲美!  和歌的起源非常久远,一般认为是伴随着"记纪神话"--即《古事记》和《日本书纪》的传诵而产生,具有口口相传的民谣特色,如语句反复、惯用俗语等。内容也多为传说和颂祝,有明显的宗教色彩,几乎可说是一种咒术或者"言灵信仰"。赛画  “时值三月初十左右,天气晴朗,人意悠闲,正是风光明媚的季节。宫中此时恰好没有重大的节会,大家很空闲,每日只是以竞相搜集欣赏书画为消遣。源氏内大臣想道:‘同样竞赛,何不扩大规模,让陛下多欣赏些?’便特别用心搜集佳作,尽数送入梅壶女御宫中。于是两女御都有了各式各样的许多画。故事画内容最为丰富,构图最吸引人,所以梅壶女御选的尽是古代故事的名画杰作。弘徽殿女御所选绘的,都是当世珍奇情景及趣味丰富之题材。讲到表面的新颖与华丽,则弘徽殿女御较胜一筹。此时皇上左右诸宫女,凡具有修养者,每日品评短长,以绘画鉴赏为事。”赛香  “同一种香剂调制法,广泛流传各处。但因人人趣味不同,配合分量略异,因而香气浓淡各别。此种研究分析,非常饶有趣味。萤兵部卿亲王觉得各种香剂各有短长,难于断然判定。其中只有前斋院槿姬送来的‘黑方’,毕竟幽雅沉静,与众不同。至于‘侍从’,则确定源氏所制者最为优良,香气文雅可爱。紫姬所制的三种香剂之中,‘梅花’的气味爽朗而新鲜,配方分量较强,故有一种珍奇的香气。萤兵部卿亲王赞道:‘在这梅花盛开的季节,风里飘来的香气,恐怕也不能胜过这种香剂吧。’住在夏殿里的花散里,闻知各种夫人大家制香,互相竞赛,觉得自己何必挤在里头,与人争长。可见她在制香等事情上也是谦虚退让的。因此她所制的只有一种夏季用的‘荷叶’,香气特别幽静,异常芬芳可爱。住在冬殿里的明石姬,本想调制一种冬季用的‘落叶’,但念此香比不上别人,亦甚乏味。因此想起:从前宇多天皇有一种优越的熏衣香调制法,公忠朝臣得其秘传,再加研究精选,制成名香‘百步’。她便依照此方调制,香气馥郁,异乎寻常。萤兵部卿亲王认为此人心工最为巧妙。照他的评判,各人各有优点。因此源氏讥笑他道:‘你这评判者真是面面光的啊!’”书法  “已故的母后藤壶道人,书法工夫甚深,具有秀丽之趣。然而笔力较弱,未免缺乏余韵。尚侍胧月夜确是当代名家,但是过于潇洒,亦是美中不足……”  “写在平整的中国纸上的草体字,萤兵部卿亲王看了觉得特别优越。又有高丽纸,纹丽细致,柔软可爱,色泽并不鲜丽,而有优雅之感。上面写着流丽的假名。笔笔正确,处处用心,其美无可比拟。观者似觉跟着书家的笔尖而流动着感动之泪,真乃百看不厌的佳作。又有本国制的彩色纸屋纸,色泽鲜艳的纸面上信笔率书着草体字的诗歌,其美亦无限量。萤兵部卿亲王看了源氏这种随意挥洒、妩媚动人的手迹,爱不忍释,更不想看别人的作品了。  “左卫门督所写的,一味冠冕堂皇,锋芒毕露,然而笔法并不十分端庄,有矫揉造作之感。所写的诗歌也都选用奇特之作。妇女的作品,源氏不肯多拿出来。尤其是前斋院槿姬所作,绝不轻易示人。诸少年所书的苇手册子,风流潇洒,各尽其美。夕雾所作的模仿水流之势,畅快活泼,处处芦苇乱生,很像产苇有名的难波浦上的景色。像水的文字与像苇的文字交互错综,非常美观。又有数页,一反优美华丽之风,将文字加以意匠,写成怪石嶙峋之状。”乐宴  “各种琴的弦线都调整好之后,合奏就开始了。诸琴各有所长,而其中明石夫人的琵琶尤为美妙纯熟,手法高古,音色清澄,非常富有趣味。夕雾倾耳而听紫夫人的和琴,觉得爪音亲切可爱,反拨之音也异常新颖悦耳。其繁华热闹,并不亚于以此为正业的专家的大规模表演。想不到和琴,也有这等美妙的弹法,夕雾不胜惊叹,这是紫夫人长年用功练习的优良成绩……明石女御所弹的筝,须在别的乐器休止的瞬间不知不觉地透露出音节来,听来也很娇艳美妙。三公主弹七弦琴,虽然还未十分纯熟,但因正在用功练习,所以并无差错,颇能与其他乐器合拍。”  “以前明石女御弹筝时,爪音优美可爱,又含有她母亲的古风,‘由’音弹得很微妙,而又非常清澄。现在紫夫人弹筝,又另有一种手法,从容不迫,婉转悠扬,似有一种魔力,能使闻者心驰神往。‘临’手法也弹得比女御更有趣致。从吕调移到律调之后,诸乐器都变了调子。律调的合奏非常娇媚华丽。三公主弹七弦琴,五个调子弹出种种手法。其中最要当心的第五、第六两弦的拨法,奏得非常巧妙。她的琴技全无稚气,已经十分成熟,能应用适合春秋万物的曲调而随机应变地作出种种表现。”人物紫姬  “源氏来到紫姬房中。他近日看看三公主和明石女御的相貌,觉得都很美丽;现在看看紫姬,觉得这个人多年看惯,目染耳驯,并无特别惊人之处,然而毕竟无人赶得上她,真是一个奇迹。从无论哪一点上看来,她的气品都很高雅,周身没有一点缺陷,可使见者自觉羞惭。相貌艳如花月,姿态新颖入时。加之种种优雅的熏香融合集中,这便形成了一种最高的美姿。今年比去年更盛,今日比昨日更美。永远清新,百看不厌。”末摘花  “首先,她坐着身体很高,可知这个人上身是很长的……其次,最难看的是那个鼻子。这鼻子首先映入人目,很像普贤菩萨骑的白象的鼻子。这鼻子又高又长,尖端略略下垂,并带红色,特别教人扫兴。脸色比雪还白,白得发青。额骨宽得可怕,再加下半边是个长脸,这整个面孔就长得稀奇了。身体很瘦,筋骨棱棱,形甚可哀。肩部的骨骼尤为显露,衣服外面也看得出,教人看了觉得可怜。”明石夫人  “明石夫人夹在这些高贵的妇人中,想必会相形见绌,但事实并不如此。她的举止态度非常优雅,令人看了觉得自惭。气度之悠闲与容貌之妩媚,不可言喻。身穿柳绿色织锦的无襟服、近似淡绿的礼服,外面拴着轻罗围裙,借以表示谦逊。然而人皆对她怀着好感,绝无轻侮之意。”  “明石夫人非常贤能,不但把女公子的住处布置得优美入时,华丽无比,即使细微之处,亦都装点得风流优雅,巧妙精致。……每逢适当时节,紫夫人也入宫来探视。她和明石夫人的交情越来越深,彼此都无顾虑了。明石夫人对她既不过分放肆,又毫不卑屈,举止态度都很恰当,真是不可多得的理想人物。”

不是很喜欢

当时之所以看这本书是因为号称是日本的《红楼梦》,可能是我欣赏水平有问题,里面除了乱伦和流水账,没有别的东西,看不下去。至于电影,标签打的也是日本《红楼梦》,虽然有吉永小百合和常盘贵子啥的,但是一开篇就是女演男,心里就有点反感了,片子买了几年了,一直束之高阁,懒得看。

一个男人的恋爱。

源氏,一个与女人们不停缔结恋情关系的男子。自初恋的不可得,到之后的无数艳情,他似乎总在女人中寻找完美女性——也是他的初恋的影子。一个寻找的过程,也是他寻求慰藉方式。众多的情人,大概与当时的走婚习俗有关。源氏游走在这群女性之中,给她们带去的是短暂的幸福和无尽的幽怨。喜欢书里的纤细的情感和淡淡哀愁。存了三个版本在家,没事翻翻,比较比较,有趣的紧。

想起

读此书完全是受当时一个国内女书评家的一篇文章的影响,看到书名时以为是跟老达尔文物种起源一样的东东。看完书后,才发现爱情原来是可以那样的。十三岁的我也就明白了,爱不是一个单纯的东西。橘树繁生故乡地,芬芳花开遍旧园

源氏物语~~

虽然没有认真的看完源氏物语 怎么说还是一部名著 有如中国的红楼梦一般 我想日本人必定是抱着源氏物语作为了解本国文学的一种方式把 呵呵

无法拒绝的一部日本作品

虽然是中文系的学生,毕业论文却选择了这样一部作品来研究。虽然周围的同事都说我受到太多日本文化的“荼毒”,但是还是不能否认自己对其的兴趣。这是在日本文学史上堪称标志的作品,后代的作家如川端等无不承认自己曾经从这部作品中汲取养分,获得灵感。相信喜爱细腻的日本文风的人们都会喜欢这样的一部作品,也都应该找来读读。

没有留下什么印象的传说中的名著?

中学时期抱着一本厚厚的源氏物语读了一遍,不甚记得。只记得书中讲究的行为,讲究的物件,不讲究的源氏,不讲究的世道。乱伦,sex,死灵附体,还有日本人做作的礼仪,无法被我大脑正常接收的书中的那个社会,都被时间的流逝中选择性遗忘了。到现在我也不能理解藤原是如何写这部作品的,不过又似乎能明白一些“紫式部”的悲哀。藤原家的女儿,直到去世也因为没有名字,被冠以“紫式部”这个充满无奈的作者名。其实最不能理解的是,居然有人称之为日本的红楼梦? 别玷污宝玉黛玉还有各位阿春了!!纯美的爱情在源氏物语中早已被玷污,看似感人的爱情故事蒙着一层阴郁的血气。

“君似菖蒲草,我身似水菰。溪边常并茂,永不别菖蒲。”

“君似菖蒲草,我身似水菰。溪边常并茂,永不别菖蒲。”源氏中所吟唱的和诗大多数都太很一般,开头我都有心好好品读,直到后来觉得这些个情诗写得还不如没有的好,真正影响我阅读趣味,索性有的就不读了,大多不过是互诉衷肠,或者男性热切求爱......只这一句让人影响深刻,但是所说之人与花散里的感情却和这诗描述的境况却大相径庭。花散里,末摘花二人容貌在文中不过尔尔,及之过之人不计其数,然而光源氏尚且施恩至此,可见其人性情所在乃是惠及他人,恩荣并济。侧面也可以看出,像夕颜如此温婉可爱之人尚且得不到头中将的认可,可见日本古代的贵公子中源氏可谓是高尚的。然而,源氏所谓的恩泽又害了多少心中尚有自我的却被禁锢身心的女人,葵夫人,六条妃子,最最甚者莫过于紫姬夫人,她的童年从遇见源氏就中断了,从此生活中只有源氏,有了这个十全十美的人儿,源氏尚且还要继续寻花问柳,最终让紫姬被嫉妒杀死,“杀死”她的身子,在弥留之际还不许她剃发出家,让她终身只能陪伴在他身边,是“杀死”了她的心。源氏于她亦夫亦父,从小养育她,可谓文学史上最在的萝莉养成记;紫姬于源氏亦友亦母,紫姬长得像藤壶妃子,而藤壶妃子长得最像源氏的母亲,这个源氏的真爱毕竟来自于恋母,然后紫姬于源氏不仅仅是妻子,他从小培养她温顺的性格、高贵的品质,令她含蓄高雅。风情之事还要告诉紫姬,他视她为知己人,还告诉她你不可以妒忌。就算在其他六条院的女人看来,紫姬的高贵与所获得宠爱是他们万望莫及,但是紫姬的痛苦却因为宠爱愈多而愈加痛苦。还有槿姬,玉鬘也较受推崇,我却不大喜欢,可能因为装逼嫌疑太高,或者名字太像个丫鬟了。还有一种人,胧月夜、六条妃子,很放纵自己欲望的一类人也不见得结果很差,但他们毕竟有点过了,也不甚喜欢。其实六条妃子还是很有个性的,在书中将怨妇角色贯彻到底,从生魂迫害葵姬,然后死了再过二十年阴魂继续来迫害紫姬,虽然没有明说,恐怕夕颜一夜毙命也个女人所为。看了觉得蛮好笑的,这个女人要不是爱源氏爱的太深切,就一定是作者故意想写死男主角的真爱而故意设定的杀人武器。最最讨厌的是三公主,就顶了个公主的名头,实则平庸,却跑来六条院跟紫姬分庭抗礼,迎娶三公主第三日紫夫人起来迎接源氏,神色非常和悦,却把满是泪痕的衣袖隐藏起来,努力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可能作者笔墨偏爱紫姬让人每读至此写紫姬如何隐忍都会心中无限悲叹,也愈发讨厌三公主。何况三公主还与柏中将苟且,真正配不上高尚的地位。柏中将也不是很好的人,自己身累公主,最后因为得不到公主而怨她,说什么三公主本来不是一个人温良贤淑的女子。唉,由此看来,那些个风流男人的痴痴情状不过演给你看,演给我看,一旦目的达不成或者太轻易总是与同性好友私下非议这些可怜的女人的。最后,1012年前的女作家可以写的这么经典,很佩服!2012年10月26日 读完 《源氏物语》,第一篇书评。

据说是日本的红楼梦

如果与红楼梦相比,它确实要逊色得多。不过欣赏六条御息所及紫之上,这两个女人都是对爱很执着的人,却有截然不同的两种方式,一个是强烈的占有与嫉妒,放下了原有的矜持与傲慢;另一个则能与宽容与忍让将爱人留在身边,可内心却有这样的矛盾,因为爱本来就是自私的。讨厌源氏物语中的男人,在他们的眼里女人是他们不断想占有的物品,纵然有句话说男人没有色与不色之分,只有有自制力和没有自制力之分,但仍觉得这是群长期处于发情期的畜生!当然我只是讨厌这样的男人,其他有自制力的人还是不反感的,毕竟鄙人的性取向很正常!

丰子恺版 vs. 林文月版

译文如同嚼过的馒头,同一个馒头不同人嚼有不同的味道。喜好哪一个是个很主观的选择,最好是用品酒的方法,对照地读上几句,然后看哪一个更合自己的心意:A: "人生到处即为家"B: "人生如寄"A: "这里的板垣旁边长着的蔓草,青葱可爱。草中开着许多百花,孤芳自赏地露出笑颜。"B: "通风的木板围墙上爬满了青青的蔓草,几朵白色的花得意自在地开着。"A: "请放在这上面献上去吧。因为这花的枝条很软弱,不好用手拿的。"B: "把花儿放在这上面带给他吧。枝叶蔓生,不好用手拿着呢。"A: "但觉用这把扇子的人的衣香芬芳扑鼻,教人怜爱。"B: "那上面微微染着一股物主的香泽,难免教人心旌摇荡。"A: "苍茫暮色蓬山隔,遥望安知是夕颜?"B: "夕颜华兮芳馥馥,薄暮昏暗总朦胧,如何窥得兮真面目?"A: "源氏公子渐觉世路艰辛,不如意之事越来越多;"B: "世事纷扰,烦恼愈多。"A: "且说须磨浦上,萧瑟的秋风吹来了。"B: "如今须磨地方已吹起了'撩人愁绪'的秋风。"A: 60年代在中国大陆完成B: 70年代在台湾完成A: 译者为男性B: 译者为女性A: 约90万字B: 约110万字A: 简体字B: 繁体字A: "须磨"一帖注解有33条B: "须磨"一帖注解有50条A: 叶渭渠写的前言,5页半。其中提到"政治"6次,"阶级"6次。B: 林文月自己写的"洪范新版序"(4页),修订版序言(27页)。A: 62年开始翻译,65年完成,80年出版B: 73年开始翻译,78年完成,其间每年出版一本单行本A: 定价人民币45元B: 定价新台币1120元 (按照当前汇率,约折合人民币230元)A: 作者75年病逝于急诊观察室B: 作者现旅居美国周作人曾评丰子恺版为"茶店说书",对照读了《夕颜》中的几段之后,觉得这个评论不无道理。源氏物语是古雅、是哀伤、是缓慢、 是细腻、是女性。林文月版感觉更接近这种风味,虽然不是特别喜欢她用楚辞的形式翻译和歌,但总的看来,林文月版的馒头更可口一些。

为紫君

你来 告诉我海为什么是蓝的草为什么是绿 你来 教我描眉梳头 你来 会我读书识字同我抚琴游憩 你来 带回你的女儿 你要看着我 一寸一寸成长 皮肤光洁 鬓角秀丽 烂漫天真 然后你来 在我最美好的时候摘取 你来 叫我知男女欢好晓耳鬓斯磨 你来 领我认情深不寿你必须爱我我是你灵魂里分裂出来的婴孩 是你尚不相识的爱人吾父 吾兄 吾夫 吾之光是的 你尚不认识我 在我死去之前

源氏读书笔记之六条御息所

六 条:(忽然跪下,紧紧抱住站立着的若林光的膝头,用面颊在上面蹭擦着)求求您,不要对我这样冷酷无情。      若林光:你这样低三下气,我还是头一次看到哩。(旁白)真奇怪啊。好像不是人在抱着我。 而且,腿脚也动不了了。      六 条:从一开始我就没有矜持过。      若林光:倘若早—些告诉我这一切就好了,或许会是另外的结局。      六 条:你没有觉察到这一切,都是你的过错。你真的不知道,我的眼中早己失去了矜持? 当女人措辞强硬时,其实她已经失去了引以为豪的矜持。女人之所以羡慕女王,是因为女王拥有天下最多的矜持,那种女人易于失去的矜持……啊,你的膝头!你的膝头冰凉、坚硬,如同睡枕一般。      若林光:康子君……      (摘自三岛由纪夫《近代能乐集》之 葵上)   ­           御息所特指为天皇或东宫产子的女性。由于其居住在六条故名。      这个女人以生灵作祟而闻名,我以前也不喜欢这个人物,不过后来长大了,才慢慢理解到她骨子里的那种傲慢与悲伤。她十六岁的时候成为太子妃,并产下一女,原本应该有着繁华的生活的,却因为太子的早逝,加之父母的去世,带着女儿生活在六条的离宫。      26 岁的时候,她遇见了当时只有17岁的光源氏。那个时候的六条是众公卿眼中的集风雅于一身的贵妇人,可谓是平安朝文化沙龙的主持人,而且以书法闻名于世,却陷入了与光源氏的恋情当中。光源氏当时已有正妻葵上,加之葵上娘家是权倾朝野的左大臣,因而六条御息所连妾都当不上,只能当光源氏的半公开情人。      这个女人胜在矜持,也败在矜持。光源氏毕竟青春年少,受不了她的束缚,最终对她逐渐冷淡。然而这个女人却又表面隐忍决不发作,内心却幻化成爱之厉鬼。最后六条御息所生灵作祟,害死了光源氏的正妻,自己也不得不随女儿远赴伊势。      印象最深的是近代能乐《葵上》中,生魂的六条御息所终于可以放下贵妇人的架子,跪在光源氏脚下,说着“喜欢你,喜欢你”的话。可是越是这样,光源氏就越发厌恶她。      最后很多年以后,光源氏回忆起来这个女人,才感慨自己的那么多对象中,恐怕没有一个人有她爱自己爱得那么深了。然而伊人已逝,一切也只有惘然了。

日版的红楼

日本的纪实小说,尤其是描写古时候的爱情故事的,都让人在读最初几页时觉得不知所谓读不下去。耐着性子读着读着,就开始体会到那种意趣了。源氏物语和春琴传都是这样。一群富家子弟皇亲贵戚,闲着无聊就探讨撩妹技能,喝酒,弹琴吹笛,吟诗作赋。人与人交往最重要的技能就是能随时作几句诗,不会写诗的都是没规矩,长得再漂亮也没人要。女的全都窝在家里,头发丝都不能被别人看见,有客人来聊天最大的礼遇也就是在两人面前搭一个屏风面谈。一言不合男的就跑进去折腾这个女的,折腾完了这个女的也就归他所有了。当然不如红楼写得传神。但的确是有些神似。最有趣的地方在于,主人公源氏死去的那一篇章,作者竟然略去不写,怕写来太过悲伤,自己和读者们会受不了。这也与红楼有异曲同工吧。

叔叔是搞艺术的,家里有很多西方文学和外国文学。从小就喜欢古文。第一次看源氏物语的时候;才对日本这个国家有兴趣。从那时开始关注了临近的这个岛国。小时候不懂太深沉的含义,只是对描述的华丽语言有些记忆,我想再去看一下这本书,它的真实

源氏物语与红楼梦

当然,我是看了《红楼梦》之后才看《源氏物语》的。《源氏物语》中的诗很多,整体感觉跟读中国小说似的。很多人拿它来和《红楼梦》相比。个人觉得,纯粹从读者的角度来说,它与《红楼梦》还是有差距的,当然这个得捌开它成本比《红楼梦》早得多等等这些文学价值、历史价值。也许是各有所好,大家怎么看这两部书?

赞赏译文大过原作故事本身

前后拖了大半年终于读完上中下的源氏物语。浮云掠影,人事浮沉。情爱不可永存,男子无忠诚,女子如菟丝。凋零之美比比皆是,不好说好看或不好看,不属于一口气想读完之类。颇适闲来无事,睡前灯一盏,展卷助眠。章节开头的标题诗意可喜,丰子恺译文太美,古雅带香气,大过故事情节本身。

需要理由吗

比<红楼梦>差得太多,但仍不失为一本难得的好书,不同女子的不同性情,只可惜男子的薄情与否往往决定了女子的一生命运。最喜欢细致到犹如历历在目的衣着细节,让人横生向往之情。每个人的看书理由都不一样,所得的也必不相同,那么,喜欢了就是理由罢!

家外文化慢慢品

最初看这本书完全是受到文坛对这部作品的推荐以及日本动漫的影响,第一次看这部作品印象并不是很深刻,只是觉得文字了了,配的插图很精致好看,后来在看渡边淳一的《失乐园》的时候,其中渡边引用了源氏物语里面的一个小故事,讲源氏与三条御息所的爱情以及从性爱角度分析源氏渐渐对三条失去兴趣的原因,这才恍然有点发觉,其实身为古代文学,并不是我们翻译过来就能领略其中深味,但在本土却影响深远,正如欧洲文学会经常对圣经、罗马神话引经据典,我们也经常引用四书五经格言警句,我们不容易读懂圣经不容易读懂源氏,正如不是一个文化氛围的人读不懂我们的论语我们的红楼梦。源氏物语的魅力不止在于故事情节而已,否则所有小说都是伟大的作品了。只是针对源氏物语的故事情节而言,在大学语文的年终论文里,我用了这样的题目,自古多情最无情,至于源氏公子,那时的爱情与现世必经不同,我们又能苛责什么。

物之哀

紫式部将一种不经意却很浓郁的哀伤贯穿在整部书中,物之哀就是全书的主旋律。他生命中所有美丽的女子,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如花般渐渐逝去,无力阻挡。

郑振铎所译版本为佳

从前读《源氏》故事,以为与我国《红楼》相比肩毕竟言过其实,但作为世界上极早的长篇小说,其所享崇高声誉也是自然。后再读《源氏》却发现从前所位发现之美,原来却是译者不同,致误会如此之大,郑振铎先生所译《源氏》令我真正领会此书之美,未看过丰子恺先生的译本,故不能妄加评论,由此为自己不通日语为憾。

很一般

头衔是很牛的读初中时候就看过了,记得故事就是宫廷斗争,插画里面有宽大华美的衣服,无病呻吟的诗词,比中国古典差的远了

六条女御,拯救者?

六条活着的时候,生魂出窍,杀死了源氏的正妻葵姬;六条死后,她的鬼魂又杀死了源氏的第二任正妻紫姬;她仅仅是做为一个怨妇出现的么,还是她就是拯救那些被源氏禁锢的女人的寓意性人物…

《源》的作用

一段日本封建宫廷的奢靡恋爱史,脱去华丽的外衣,仍旧是一尘不变的男女爱情。自古以来,不变的男女观念,在封建男女地位的暗讽中揭示。永远都是一个不老的话题。渡边淳一说的:“虽然现代文明已经发展到了今天这个地步,但男人和女人之间,却依旧为了毫无新意的情感之事反复进行着无休止的争吵,一点都没有进步。”但是,尽管大家都知道那是重男轻女的思想统治的反应,我们不小部分女人,还是在潜意识地通过这本书学习应该如何做女人。我疑惑,这本书,到底是拿来讥讽封建重男轻女的不平等,还是借以学习如何处理男女间情感的教科书?

给你讲一个美丽的爱情

他爱上了他的母亲,这是世人所不容,这个美丽的故事变成他心里的秘密,得不到祝福的爱情永远最美,从此带着这种遗憾游戏人间。从此,源的身边有多少的女人,就有多少女人为他伤心流泪。可在他的心里就只有一个藤壶,当得知藤壶的离世,那个放荡的源再也没了寄托,即使世上女人再多,也是随她而去,这样的男人,是专情还是滥情,谁能说清。。

只用爱情的眼光

若干年前,有一阵子,发疯般的迷上了日本小说。从村上春树,到渡边淳一。从〈挪威的森林〉,到〈雪国〉。最后,被〈源氏物语〉征服。不喜欢用政治的眼光去评论这本书。尽管,所有的爱恨情仇,都离不了社会,离不了道德,离不了分分合合。只用爱情的眼光,去看一场,男人与女人的,爱与分离。也读过〈红楼梦〉,同是写一场官宦人家的爱与恨,〈源氏〉写得更为纯净。〈源氏〉的女子,远观,都似荷;近观,有荷,有梅,有兰,也有纤竹。。。《红楼》的女子,远观,争奇斗艳;近观,仍是争奇斗艳。也许,也就是日本民族“大和”之风吧!丰子恺先生译作的这套《源氏物语》,最可取的,就是在日式腓句上的造诣。若非深厚的中国古代文学底子,恐很难译出如此耐读的腓句了。。。诚然,无法与《红楼〉中的“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天尽头,何处有芳丘”相比拟,但,仍不失为精致。缺憾是,日式腓句的意境,终归浅了一些。写情,写景,以实为主,少了留给读者,留给未来联想、幻想的空间。也许,也正是日本民族“求实”之风吧!这两夜,抱着暖炉,借着月色,重读〈源氏〉,重读年少时光。

源氏哀歌

日本的“红楼梦”,这一称号深深吸引我这个红楼爱好者,遂借到700多页厚重的《源氏物语》。几乎每页都出现的情诗,连篇的景物描写,穿脱衣服般出现的各色女子,构成了这部庞大无语的内容,似乎只是详实的描写,和红楼无法相提。或许是翻译的原因,读此书总有佶屈聱牙之感;或许是文化差异之故,诸多女子委身源氏期期艾艾,凄苦一生倍感辛酸。日本汲取汉唐文化,似乎是中国文化的附属,而它却发扬了千年,反观我们,舍弃所谓的糟粕,剩下的又是什么。因而,甚是羡慕那些莺莺燕燕的贵族女子,或歌或舞,皆才情,只因生在男权社会,除了依靠男子,出家,死亡,断没有其他出路。这也非哀其不幸,倘若在中国诸多佳人荟萃必上演一出华丽丽的宫心计,源氏得以坐享美人福,上至皇妃,亲王夫人,各色小姐,下至侍从,皆迷恋之,处处留情处处情,空落个抑郁早殇、愤愤出家,无法善终。且, 当时如何善终?不如白茫茫一片真干净。

转自落落的BLOG

读万卷(删)黄(/删)书——《源氏物语》(刚刚才)读到过半。……看到现在,感觉那个源氏公子几乎不会想什么,一天到晚满脑子只有“那模样十分可爱”,“觉得她十分可爱”,“倒也十分可爱”,“真是异常可爱”。这翻译的词汇到底有多贫乏啊!……所以愤而去买了另两版的《源氏物语》,分别是丰子恺和林文月的译本,以期待一洗我脑海里这个词汇枯竭的公子image~……这书目前刚刚看完一半,但那源氏公子着实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里面有一段写他在节日大典上跳完舞后,入夜时望着当空皓月,觉得“这种时候,太应该找个女人睡一下了”,于是偷偷溜到一间房门外,最后躲在门后,逮到一个路过的小姐,就把她横抱了进了房间里。那女的虽然一时非常害怕,但又“感觉到一股男性的温柔”。而源氏公子则对她说“你喊叫也没用”,“还是乖乖从了我吧” ……连“破喉咙”和“没有人”都出来啦!……(急待查明丰子恺和林文月两版是到底怎么翻译这句的……)。让我这种本来就常常能在花香的公园里,清澈的小河边,眼前缓缓飞过两只骑在一起正交配的蜜蜂,或蜻蜓,或苍蝇的人,实在很震撼!似乎有种说法把《源氏物语》和《红楼梦》相提并论。梁赫群一定会问:你考虑过《红楼梦》的心情了吗?而且,你还考虑过《金瓶梅》的心情吗?

日本的金瓶梅

与其说是日本的红楼梦,不如说是日本的金瓶梅,同样写一个色狼如何玩弄女人,同样也有乱伦,主人公性格比较类似,西方的唐潢,日本的源氏,中国的西门庆,都是类似的角色这么书情节很拖,而且平铺直叙的风格(平家物语也是如此),一般没有耐心的人很难阅读,此书好就好在对不同女人的心理有一定描写,作为男人来说,可以参考如何泡妹妹的一个过程源胆大心细,只要自己喜欢的女人总喜欢博出位,一定要弄到手为止,比如在泡一个给老男人做老婆的新娘时,半夜钻进人家房间,当这个新娘要用所谓贞节劝说源不要来硬的时候,他却一言看穿女人的伪装,甜言蜜语的劝说她和他苟合.色狼从事和能够得手就在于胆大心细,无论西门庆和源都是如此作为女性心理指南可以看看,很多时候,所谓男女之事都在于半推半就,男的作为主动者如何透过表明摸透女性心理,往往事半功辈,这本小说可以作一个参考,由于是女性写的,所以对女性恋爱心理更有渗透力,可作为色狼培育基础教材

源氏公子代言人

借口身体微有小恙,翘班两天,无所事事,甚为幸福。期间读《源氏物语》。罗唆拖沓之极,似老婆婆回忆往事。不过倒也和了这两天的状态,恹恹无力。歪在哪里,便随手读来,一目十行,也不担心错过什么精彩之处。原本吸引我的是源氏公子其人。一出场就被形容得美轮美奂,容不得不让人细探如此人物会有怎样的生活。不过我的联想力有时候实在能让自己大吃一惊。读不过几页,脑海中源氏公子的形象代言人就已然是楼下一只俊俏的小公狗。用俊俏二字形容这只小公狗并无不妥。第一眼看到,就觉得这小狗那眼,那鼻,那耳朵都秀而灵动。一身火红色的皮毛,蓬松的尾巴,再加上玲珑的身材,惹得过往行人注目。想我颇喜欢小狗,也识狗无数——可爱的有,威猛的有,但是如果说俊美秀气,那非这只小狗莫属啦。(狗中之源氏公子,不为过呢。)或是到了小狗交媾之季。屡次三番看见它追着其他狗。而那些狗也体态不一,有比它大出好些的,也有与它一样娇小的。这倒是和源氏公子一样,上及父妃,下及小他好多的小女孩,都无一不成为他追逐的对象。不过这小狗也是情种,看见别的小狗被主人拉走,也会露出怅然若失的神情。倘若象源氏公子一样能诗会赋,也一定会和上几首诗,让那些小母狗,还有周遭众人感动一下吧。这样说会不会有源氏的fans拍我板砖?不过相比其它作品而言,这作品能享有那么大声誉实在是很奇怪的事情。不能以情节取胜,也不能以思想取胜,所仰赖的也仅仅就是篇幅长,述及的情节场景多了吧。日本人还真是少见多怪。不会再看下去了。因为受不了每个新情节的描写都和旧情节类似,也受不了那些无病呻吟的诗句。不过托源氏洪福,以后有人向我提起这著作时,我一定会想起楼下那只俊俏的小狗的吧。ps:那只小狗真的真的太漂亮了。尤其是穿着一件蓝色条文状的小T恤。如果我有相机就好了。拍来给大家看。

纷繁复杂的宫廷爱情

读这本书,缘起于对日本文学的好奇。先是川端康成,后是村上春树,于是溯本求源,发现了这样一本,被称为日本的《红楼梦》的巨作。翻译的文章阅读起来毕竟有许多局限性,但仍能从中体会到那种化不开的浓重宫廷爱情气息。

不能错过的小说

《红楼梦》也是看破,但还是有不食人间烟火的理想“宝黛”,而在它诞生700多年前,日本的一个宫女——紫式部早就把这种理想也看破了。什么样的因缘,才能在封建社会的日本产生由女性写就的这样一部巨著?我很惊叹。

幻无依——《源氏物语》碎感

今日习琴不禁想起明石姬來。此上品女子才思雋秀,琵琶技藝尤為純熟,手法高古、音色清澄。而我之拙音,不求新颖悦耳,只当是《判断力批判》之美学实践吧。康德言,无词之音乐当属自由美,可知脱去概念语言,音乐才拥有了它的自由。冬夜陋室里一曲寒鸭戏水,然脑海里满是须磨地残月西沉之光景,忽又想起源氏之死,于是胸中郁结……至“云隐”篇,源氏辞世,可知世间无论何等高贵贤明之人,终免不了如此结局。他一生风流潇洒,享尽浮世荣华却也饱尝命途多舛。直至晚年,俗念难消、道心未固,紫夫人立志离绝红尘、专心修持,不因厌世之念,只为献身佛法,然源氏终不许,定要待她离世之际,方肯为其落发,唯恐独留尘世、孤命难安,殊不知虚空世界难常住啊!读到此处,似觉身在黎明乱梦之中,不堪源氏之执念与悲苦,千年遗念直教我饮泣吞声、抱恨愁叹……御線香「幻無依」就要焚完了。「魔法使」篇源氏有詩雲:「抱恨心常亂,安知日月經?年華今日盡,我命亦將傾」,「雲隱」篇源氏謝世。

断句。

第一次看源氏物语是小学五年级。老妈在新华书店买回来以后神秘兮兮地藏在阳台的书柜不让我看。就冲这句话我拿出来看了。当年觉得故事很不错。藤壶妃子很销魂。小日本很发指。主要还是受书的封面影响,YY了一翻,老妈回来我也就只好作罢不往下看。源氏爱上了一个永远无法被他占有的人,所以他要不停地占有不同的女人,马尔克斯在霍乱时期的爱情里也描绘过这样绝望的爱。只是我不知道紫式部有没有给源氏安上一个那样的内心。虽然总是和不同的女人做爱却仍可以说:“我为你保留了处子之身XXX年。”我想他应该是问心无愧的。他没有对得起任何一个被他占有过的女人,所以他问心无愧。我始终不相信紫姬是个例外,她只是母亲的形象在年轻身体上的诠释。紫姬是高贵的信徒。她有如藤壶妃子那样的一张完美侧脸。我却无法对她印象深刻。源氏迷恋母亲,所以他追求比他年长的六条所。我还是喜欢小时候看过以后被我鄙弃的六条所。六条所是最爱源氏的人。只不过真正的爱情是不能掺和到这个局里的。所以她最最不幸。

后宫的鼻祖

很佩服自己,这么后宫的书也能看完。美丽无双的光源公子到处找美女丑女老的少的泡,软的硬的使,想要的要,想甩的甩,萝莉的要养成。从这本书里也真正见识了,一个宝石是怎么变成死鱼眼睛的。我觉得老年的光源氏很让人恶心。


 源氏物语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