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三十年百姓影像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0
ISBN:9787807269779
页数:263页

章节摘录

  学戏是为了走出来  易鸿(以下简称易):众所周知,1978年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但是,很多人并不了解,这一年也是川剧的复兴之年。酷爱川剧的邓小平于1978年春来到成都,点名要看川剧传统戏,禁锢多年的传统戏曲随之再次进入大众的视线。那时,你还是个小姑娘吧?  陈巧茹(以下简称陈):1978年我才11岁,对国家大事没有什么概念。我出生在云、贵、川三省交界的叙永县,人称“鸡鸣三省”的地方。我父母都是县川剧团的演员,虽然我骨子里很喜欢跳舞,但是我们那个小县份可供选择的很少,生活中唯一能接触到的表演只有川剧。当时,我们那里很闭塞,交通不方便,连电话都很少见,不像现在,有那么多渠道可以接触到国内外各种艺术门类,电视、电影、DVD什么都有,所以那时我没有什么选择。1979年,12岁的我考入县川剧团,开始学唱川剧。  易:因为你父母都是川剧演员,所以你才喜欢上川剧的?  陈:没有,没有。其实,当时在我幼小的心灵里一直有个坚定的信念:我一定要出去,从这里出去。我有个姐姐,当时学生毕业都要“上山下乡”,姐姐被送到偏远的农村支边去了。我不想去乡下,那就一定要学到一门手艺,只要会唱戏,就可以不到乡下去。就是这么一个单纯的想法。进了叙永县川剧团,就跟老师学唱戏。那时没有什么川剧学校、舞蹈学校之类的,都是老师带学生。  我很幸运赶上那个“拨乱反正”的年代。1978年春,邓小平点名要看川剧传统折子戏,在成都市金牛坝省委招待所的小礼堂,一连三个晚上看了《拷红》《乔子口》《迎贤店》等十三出川剧传统折子戏。之后便提出文艺上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不能让全国人民只看“八个样板戏”。所以传统戏曲一下子解禁了,什么“帝王将相”啊,“才子佳人”啊,都可以演了。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社会上“破四旧”,剧团里的戏服,绣有龙的袍子,都被剪碎烧掉了。解禁后看的第一出传统川剧是《林冲夜奔》,觉得好漂亮啊,唱腔太美了。演员穿的戏服,白色的袖子为啥那么长呢?那时才知道川剧的传统戏是什么样子。我从那时起正式踏入了川剧这一行。  “文化大革命”期间,县剧团只准演样板戏,什么《红灯记》啊,《奇袭白虎团》啊,所以剧团里基本上都是老演员,没有年轻演员,年轻点的演员都是从“五七干校”招来唱样板戏的,根本不是从小娃娃开始培养。传统戏曲解禁后,不管四川的还是全国其他省市剧团,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都在大量招收年轻的戏剧演员,现在全国每个剧种,秦腔、晋剧、越剧、黄梅戏的领军人物,都是那个年代招进剧团的,现在都是剧团的台柱子。  易:进入县剧团后,学戏很苦吧?对一名戏曲演员来说,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呢?  陈:因为各方面条件都不错,我顺利地考上了叙永县川剧团。从12岁到16岁的几年时间里,就在安县、荥山那些地方演,一年四季都在演,有时候一天演三场,铺盖、春夏秋冬的衣服都带起,还带一张钢丝床。就这样,一直到16岁到了成都。那几年给我打下了非常好的表演基础,生活虽然非常辛苦,但学到了非常多的东西。

前言

  1978年12月18-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被废止,取而代之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中国的改革开放以此为标志,拉开序幕。2008年8月8日,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在北京隆重开幕,北京奥运会向世界呈现了一个现代的、开放的、团结的中国形象。1978-2008年,三十年过去了。三十而立,虽然围绕改革的争论还在继续,但改革开放之路已然是一条康庄大道。这条大道的形成并非一帆风顺,要健康地走向未来仍需要付出巨大的艰辛和努力。继往才能开来,以这三十年为一段,进行回顾、思考是很有必要的。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是中国走向市场经济的三十年,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三十年”,是中国有史以来“未有之变局”,其历史内涵是极其丰富的。总结改革开放三十年,有不同的层面,比如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我们从中可以看到这一过程的起伏跌宕和波谲云诡。政界、思想界、文化界和经济界等均会对其展开回顾与反思,其价值不言而喻。《我的三十年·百姓影像》一书正是这“回顾与反思”潮流中的一朵小浪花,因为它选取的角度既不是宏观的,也不是宏大的,而是从普通人的个人经历出发,诉说这三十年的遭际与变化。  回顾重大的社会变革,个人往往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历史的真相有时却隐藏在不经意的细节中,个人生活史可以折射时代变迁,是大历史的有益补充。而且,这种个人化的小历史往往更生动,更能呈现出历史的原貌。作为普通百姓,个人对社会进步的推动或许极其有限,但这样的个人却是社会变革最真切的感受者,他们的故事、他们的喜怒哀乐,最能说明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进步。四川并不是改革开放的中心或者前沿地带,但作为经济改革试点的“扩大企业自主权改革”却是率先在四川进行的。同全国其他地方的人一样,从恢复高考开始,四川人经历并参与了改革开放的所有阶段,他们的人生足以反映这个刚刚逝去的时代。因此,我们选取了十九位四川人,以故事和老照片来勾画人物影像,可以说书中每一个人物的个人“影像”,无不是这个时代浪潮中的一颗真实的小水滴。  著名画家何多苓在1977年前还是凉山州的一个知青,已年近三十。倘若不是高考制度的恢复,他艺术上的抱负何处施展?同样,雕塑家朱成、版画家徐仲偶,他们命运的第一次重大转折也都与高考制度的恢复直接相关。年龄更长一些的李伯刚先生、冯学成先生,在改革开放前的岁月里,靠求知支撑艰难岁月,一旦阳光照临,人生之路便豁然开朗。他们的成功一则与长期的精神文化追求有关,二则为时代所赐。原本打算在体工队踢踢球,退役后分配到一个好单位的足球运动员马明宇,赶上了中国体育走向市场化的大潮,成为搏击时代浪潮的骄子。他的梦想被放大了何止百倍、千倍?赵树同先生在改革开放前就声名远播,后几经沉浮,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成为收藏领域的大家,其所依凭的经济实力来源于艺术与商业的结合——这是改革开放三十年间凸现的观念之一。樊建川先生从副市长到地产商再到中国最大私人博物馆群落主人,何农先生从戏剧研究员到策划大家再到“川菜发展优秀企业家”,卿光亚先生从专业小提琴手到导演再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内地第一所私立学校的创始人,他们的转身是那么富有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自然,这三十年间并非只有传奇故事才动人,寻常百姓寻常人生,也一样令人感叹。因此,我们也选取了山区农民、下岗工人、民间艺人、出租车司机、派出所民警、基层干部等各行各业中的代表人物。他们在时代的变革中起起伏伏,虽无惊天之伟业,但大多能按照自己的兴致前行,呈现出丰富多彩的人生。这正是对改革开放三十年最有价值的注脚。  每一个人的生命轨迹都是不一样的,我们选择的十九位被采访者证明了这一点;另一方面,这十九位被采访者又有一定的相似性,那就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是他们最重要的人生阶段。在个人生活史中感受和发现大历史,这是我们小小的初衷。  卢泽明2008年9月于成都

书籍目录

陈巧茹:生活在这个时代是我的幸运樊建川:我一直在时代最前沿往前冲冯学成:君子以正位凝命何多苓:享受着绘画、诗意以及边缘何 农:潮里潮外三十年侯月平:山区农民的土地情结李伯刚:甘于清寂的科技实业家李方福:见证绵竹年画的风雨历程马明宇:感谢我所生活的这个时代裴埠生:一位民警的自我实现卿光亚:一个校长的梦想与试验之路佟小庆:沉浮寻常事荣辱皆从容昊明玉:我是人大代表“专业户”谢绍清:不忍为“天车”唱挽歌的末代盐工徐仲偶:我的1978赵树同:一个人三十年的收藏甄先尧:中国农家乐之父周红灵:一直在路上朱成:一个倒着活的人

编辑推荐

  《我的三十年百姓影像》选取中国社会生活中若干个具有代表性的普通老百姓,具体包括文化界、教育界、艺术界、曲艺戏剧界、工商界、新闻界、体育界、政界、医药界、民间学术界以及警察、农民、手艺人、基层乡镇干部、出租车司机和技术工人等。以百姓画像的形式切入,以小见大,反映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给老百姓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的伟大成就。《我的三十年百姓影像》图文并茂,以平实的语言、生动的图片亲近读者,让他们通过他人的事例看到自己生活的缩影。《我的三十年百姓影像》资料性、可读性俱佳。

作者简介

《我的三十年百姓影像》讲述了: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普通百姓,个人对社会进步的推动或许极其有限,但这样的个人却是社会变革最真切的感受者,他们的故事、他们的喜怒哀乐,最能说明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进步。

图书封面


 我的三十年百姓影像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