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和空间视角的经济增长与地区趋同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4
ISBN:9787514130348
作者:罗浩
页数:272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二、封闭条件下的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 所谓“封闭条件下的制度变迁”,是指不考虑地区之间的相互作用,或者说假定各个地区之间是相互封闭的,在这样的假设条件下来分析一个孤立地区内部的制度变迁机制以及它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这实际上就是主流制度变迁理论的出发点,因为,主流经济学(包括主流制度经济学)是很少考虑空间因素的。本书也将这一使问题简化的假定作为分析的起点,当然,我们随后就将放松这一假定,将空间因素纳入进来,分析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之间的制度竞争、传播、移植或模仿,如何促进地区间制度乃至经济的趋同。 根据理论家们对人类制度变迁历史的观察,制度变迁的发生存在两种可能的机制: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前者是指一群(个)人为响应由制度不均衡引致的获利机会,而自发倡导、组织和实施的制度变迁;后者则是指政府基于其对制度变迁目标的理性认识,通过强制性的法律和命令而推行的制度变迁。这两种制度变迁机制的关系类似于资源配置中市场和政府这两种机制的关系,只不过前者是作用于制度变迁、而后者是作用于资源配置而已。因此,主流制度经济学便借鉴新古典微观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中有关市场和政府的资源配置理论,来构造上述两种制度变迁机制的分析框架。 (一)诱致性制度变迁 与市场中任一种商品的产出和价格决定类似,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决定也包括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对制度变迁需求的转变是由要素与产品的相对价格的变化以及与经济增长相关联的技术变迁造成的潜在获利机会所引致的;对制度变迁供给的转变是由倡导制度变迁的利益集团与反对制度变迁的利益集团的斗争所引致的。只有当利益集团及其代理人从制度创新中所获得的预期收益超过提供这种创新所必需的预期成本时,制度变迁才有可能发生。 作为一套社会交往的游戏规则,为了促进人们交往时形成合理的预期,制度在相当长期中是稳定的。假定原有的制度在初始时期与经济增长是相适应的,但是,随着经济的增长和时间的推移,经济系统中的要素禀赋、产品需求和技术水平可能发生明显的变化,由于制度的相对稳定性,原有的制度渐渐变得不能适应上述因素的变化,转而倾向于保护某些传统集团的既得利益,从而成为经济进一步增长的“瓶颈”。经济增长引起的制度“瓶颈”导致资源配置日益扩大的不均衡,改变这种不均衡将在不同利益集团间产生再分配效应,从而为某些新兴集团带来日益增加的获利机会,正是这种不断扩大的预期收益提供了制度变迁的一个诱导,诱发出新兴集团成员对制度变迁的强烈需求。

内容概要

罗浩,籍贯江西泰和,1975年生于景德镇。2004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经济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曾任南京大学副教授与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和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产业组织与区域经济、旅游经济与旅游规划研究,并专长于旅游、产业、区域、城市等各类规划。已发表学术论文48篇,其中包括《经济研究》、《中国工业经济》、《地理学报》、《地理科学》、《旅游学刊》等重要期刊论文。迄今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各2项、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广东省社科基金项目、广东省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课题、广州市社科研究招标课题各1项;主持或参与旅游、产业、区域、城镇规划等横向课题15项。兼任《经济研究》、《旅游学刊》、《南方经济》、《中大管理研究》、《暨南学报》匿名审稿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全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研究成果奖等的通讯评审专家。

书籍目录

上篇理论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定义 二、问题 第二节 前人的研究 一、国外研究 二、国内研究 第三节 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结构与创新 一、结构 二、创新 第二章 经济增长理论的回顾与讨论 第一节 早期经济学家的经济增长思想 一、斯密 二、李嘉图 三、马尔萨斯 四、马克思 五、马歇尔 六、熊彼特 七、杨格 第二节 主流经济增长理论的演进 一、哈罗德—多马模型 二、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三、新增长理论 第三节 发展经济学的经济增长思想 一、二元经济增长理论 二、不平衡增长理论 三、经济增长阶段论 第四节 其他非主流学派的经济增长思想 一、新兴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二、经济增长极限论 三、制度、制度变迁与新经济史 四、规模经济、垄断竞争和新经济地理 五、经济增长演化论 六、非线性经济学 第五节 若干问题的讨论 一、报酬递减还是报酬递增 二、均衡还是非均衡 三、渐进还是突变 四、历史和空间 第三章 经济增长理论与地区差距演变 第一节 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i:基础模型 一、自然资源瓶颈与经济增长停滞 二、突破资源瓶颈:产业转移办法 三、突破资源瓶颈:技术进步办法 第二节 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ii:技术进步等假定的修正 一、技术进步率为外生常数的情形 二、连续诱致性技术进步的情形 三、同时考虑产业转移与技术进步 第三节 经济增长中的地区差距 一、单周期的情形:地区差距的倒“u”曲线 二、多周期的情形:地区差距的周期波动 第四章 要素流动、技术扩散与地区趋同 第一节 经济增长理论中的趋同假说 一、索洛模型与经济增长收敛,仕 二、区域间经济增长趋同假说 三、国际或区际经济趋同的经验证据 第二节 要素流动与经济趋同 一、要素空间流动与地区间要素价格均等化 二、劳动力流动与经济趋同 三、资本流动与经济趋同 四、劳动与资本共同流动的综合效应 第三节 技术扩散与经济趋同 一、技术扩散过程的一般模型 二、技术扩散、后发优势与经济趋同 第五章 制度、经济增长与地区趋同 第一节 制度重要 一、从要素、技术到制度 二、制度为什么重要 三、制度与经济绩效:一个理论实验 第二节 制度变迁与经济趋同 一、再论制度的定义 二、封闭条件下的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 三、开放条件下的制度模仿与经济趋同 第六章 文化、经济增长与地区趋同 第一节 文化即命运 一、什么是文化 二、文化对要素、技术和制度的影响 三、文化禀赋与经济绩效:理论和案例 第二节 文化变迁与文化趋同 一、文化可变 二、诱致性文化变迁 三、文化传播与趋同 第七章 结论 第一节 要素—技术—制度—文化 第二节 历史 第三节 空间 下篇实证与政策 第八章 地区差距演变的数学推导和中国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变化趋势的数学推导 一、采用变异系数作为差距指标 二、采用口趋同指数作为差距指标 第二节 中国地区发展差距变化趋势的实证研究 一、经济增长的时间趋势拟合 二、地区差距与经济增长的回归分析 三、地区差距与经济增长的回归分析(剔除异常年份) 第九章 地区差距波动的周期谱分析:中国、美国、西欧、拉美 第一节 测度指标和分析方法 一、地区差距测度指标 二、周期谱分析简介 第二节 中国省际的分析结果(1952—2004年) 第三节 美国州际的分析结果(1929—2005年) 第四节 西欧十二国分析结果(1870—2001年) 第五节 拉美九国的分析结果(1901—2000年) 第十章 中美区域经济增长的趋同分析 第一节 分析方法 一、σ趋同 二、β趋同 第二节 中国省际区域经济增长趋同性 一、σ趋同 二、β趋同 第三节 美国州际区域经济增长趋同性 一、σ趋同 二、β趋同 第十一章 中美区域经济俱乐部趋同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第一节 研究方法 一、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第二节 中国的实证分析 一、总体空间差异 二、局部空间差异 第三节 美国的实证分析 一、总体空间差异 二、局部空间差异 第十二章 中美区域经济俱乐部趋同的空间马尔科夫链分析 第一节 研究方法 一、马尔科夫链 二、空间马尔科夫链 第二节 中国的实证分析 一、时间特征 二、空间特征 三、区域背景下的分析 四、长期趋势(预测) 五、俱乐部区域组成的变化 第三节 美国的实证分析 一、时间特征 二、空间特征 三、区域背景下的分析 四、长期趋势(预测) 五、俱乐部区域组成的变化 第十三章 政府要不要干预区域经济差距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市场对区域发展和区域差距的双面作用 第三节 自由放任和政府干预的争论与选择 第四节 政府干预的其他理由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编辑推荐

《中青年经济学家文库:历史和空间视角的经济增长与地区趋同》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中青年经济学家文库:历史和空间视角的经济增长与地区趋同》的上篇从经济增长与地区趋同交互作用的视角切入,依循要素—技术—制度—文化四种增长源泉在历史和空间中的周期性调整,分析地区差距周期性长期演变的过程和机制。下篇用多种数学、统计、计量、空间分析方法,对中国以及美国、西欧、拉美等经济体的地区差距长期演变进行了多角度的实证研究,并进行了政策讨论。


 历史和空间视角的经济增长与地区趋同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