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季节的读书方法

出版社:江西教育
出版日期:2007-3
ISBN:9787539247281
作者:傅佩荣
页数:199页

章节摘录

所谓“自我定位”,并不是静态的安顿,而是兼含“位置与方向”而言,犹如英文中的“orientation”一词所指涉的。青年期念书,不能逃避这两个问题:一、我在哪里?从宇宙、地球、国家、社会、家庭、公司机构,一路反省下来,务必弄清楚自己的角色、身份、地位,由此产生安分知足之心。二、我要去哪里?这是方向问题。随着年龄增加、世代交替,我在职位上总是向上发展,但是人生难道只是后浪推前浪,一波波冲向沙滩后就平息了吗?难道我不能选择个人特殊的人生价值吗?这个时候,哲学可以帮一些忙。哲学并不提供答案,它只提供“思考的方法与架构”。方法上循序渐进,把握本末轻重;架构上力求完整,设法观照全局。其实人人心中都有一套哲学,只是隐而不显,没有清楚展现而已。现在可以自问:我所得到的一切东西之中,哪一样比较重要?或者,哪几样比较重要?理由何在?我要珍惜的是“财富、名声、地位、权力”,还是“朋友、家庭、志趣、事业”,还是“知识、艺术、人格、信仰”?这三大类价值不一定是互相排斥的,同一类中的各项也未必不能兼顾,但是我必须列出一个优先顺序,以便确知自己在选择时,如何安排。

前言

读书不是学生与老师的专利,而是人类天赋的需要。亚里士多德说:“人类天性渴望求知。”求知的方法很多,从感觉经验、行为模仿、刻意学习到沉思冥想,都可以增益心灵的内涵,其中又以识字读书最为关键。“识字”看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无边无际。王云五先生的学历表上,就写着“识字”二字,因为他没有受过正式的教育,完全靠自修学习,念了好几部字典与百科全书,后来以学识广博而望重士林,还在大学中指导学生写博士论文。他所谓的“识字”,其实包含了读书在内。在教育普及与程度提升的今日,读书对许多人而言,若不是考试与升学的工具,就是谋职与升迁的手段,不然就是消遣与解闷的途径。大家都承认读书的重要,但是书海无涯,人生苦短,  “重要而不需要”就成为一般流行的观念了。工商繁荣、百业振兴,资讯媒体使人眼花缭乱,教我们如何定心下来念一本书?至于按照计划、定时定量、持之以恒地去念书,更是难上加难了。以前有些学者喜欢开列“必读书目”,好像身为中国人必须读某些书,否则不够水准。即使这样的想法值得肯定,书目的内容也大有商榷的余地。原因很简单,不是每个人都读得懂这些书,读懂之后也不见得能与生活拉上关系,然后书是书,我是我,双方的距离渐行渐远,“读书无用论”又多了一个例证。因此,读书首重启发兴趣,其次则是掌握有效的方法。兴趣或趣味,可以源于主观的动机意念,也可以出自客观的利益考量。无论动机或利益,都是受人启发而有,但是必须直到自己翻开书本、沉潜其中,汲取作者的智慧、品味作者的见解时,兴趣才能真正落实。单就静下心来的一刹那而言,书的功效在运作了。我们欣赏“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赞誉,但是若不先读十年书,又如何判断一席话的价值?我认为,“听君一席话,想读十年书”是比较写实的说法。凡是启发我读书兴趣的,就是我的良师益友。其次,读书的有效方法是什么?方法与对象、目的都有直接的关系。如果读的是教科书,目的是升学考试,自有一套制式方法;如果读的是报纸、杂志,目的是增加见闻,则有另一种速读方法。我们关心的是人文思想方面的书,目的是为了深化人文素养,提升价值品味的能力,可以进而把握生命的意义,活得比较踏实而快乐。这个时候又该采取什么方法呢?这里所谈的方法有两个层次:一是选择合宜的书,二是消化书的内容。

内容概要

傅佩荣,1950年生,祖籍上海。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毕业,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曾任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哲学研究所所长,比利时鲁汶大学、荷兰莱顿大学客座教授,现任台大哲学系教授。傅佩荣教授的教学深受学生的欢迎,曾获教学特优奖、大学生社团推荐最优通识课、《民主报》评选为校园热门教授等奖项。另外在学术研究、写作、演讲等方面皆卓有成就。近年来在大陆也颇有声誉。傅佩荣教授著作甚丰。其作品深入浅出,擅长说理,范围涵盖哲学研究与入门、人生哲理、心理励志等。著有:《生命重心在何处》《人生需要几座灯塔》《抗压有方法》《不同季节的读书方法》《哲学与人生》等。

书籍目录

一得之愚谈读书(自序)
第一辑 随着季节展书读
四季与读书
少年读书
青年读书
中年读书
老年读书
春读
《论语》
泰戈尔的《诗集》
夏品
《庄子》
梭罗的《湖滨散记》
秋思
《老子》
房龙的《宽容》
冬温
《孟子》
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书中天地宽
第二辑 读书方法面面观
培养读书兴趣
读书的计划
读书的方法
四种读书的方法
专注与精深
《论语》读法之一
《论语》读法之二
读书风气
书店与阅读风气
我的阅读天地
文学听力
向历史请益
从学习到表达
书是我的良伴
第三辑 品味好书乐无穷
《开拓创意心》
《先知》系列
《四大圣哲》:影响我最深的一本书
《苏菲的世界》:从困惑到觉悟
《谈判上道》
《三分天下》
《有爱无恨》
《开拓灵性的人生》
《人生四季之美》
《完全道德》:邪恶之谜
《风雨江山》
《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
《两种自由的追求:庄子与萨特》
《传统的再生》

编辑推荐

《不同季节的读书方法》:成功励志经典人生即将登陆CCTV“百家讲坛”开讲少年、青年、中年、老年,人生的四季。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往复的时光。傅佩荣告诉你,如何组合人生与自然的四季,选择对的书,怎样读书。不同季节的读书方法:读书不是学生与老师的专利,而是人类天赋的需要。孤独是为了沉思,沉思可以品尝智慧。在追求自我实现与幸福人生的路途上,励志作品无异于一盏盏明灯。一个人心灵伟大的程度,与他承受痛苦的能力成正比。 初次阅读一本书,有如初识一位朋友,中介交换名片、记得相貌而已;重读则像老友重逢,有渐成新知的可能。书本成为良友,其意亦近于此。

作者简介

《不同季节的读书方法》原是作者的一次演讲的题目,讲完之后回响热烈,于是着手分篇写成一系列短文。现在集结成书,文分三辑,一是“随着季节展书读”,说明人生与四季的各阶段,在选书时的基本考虑。二是“读书方法面面观”,作者把自已念书的粗浅心得与有限经验,从各个角度铺设出来,或许可以提供一些参考。三是“品味好书乐无穷”,代表对某些人文思想的作品的通识与素养,是极为可取的资料。全部三辑中,总计探讨了二十余本作品,当然不可能深入周全,但是由许多侧面所映照出来的读书观点,却足以合成一个完整的心智成长历程。


 不同季节的读书方法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24条)

  •     读书不是学生老师的专利,而是人类天赋的需要。
  •     哲学系的作者,娓娓道来四季读书心得。提到的不少哲学书籍可以作为参考书目去阅读。反复讲到《论语》,打算重读一遍。
  •     符合傅佩荣一向的浅显易懂的大师风格 内容就略为单薄了。
  •     1.书之时间隐喻。 2.书分三部分:一较好,二次之,三又次次之。 3.其实没什么新想法,但因是从个人体会来谈,故较真切。
  •     本想当成方法论来看但单薄的紧。特别是第三辑,若是开书单也请开的丰腴些、干巴巴的介绍也无甚味道、数量不上不下的很是有骗钱嫌疑。
  •     粗略读过~
  •     因为作者而买了这本书,但是看了之后觉得内容有点空洞,有一种受骗的感觉~
  •     电子版
  •     在缺乏心理准备与人生体验时,接触了充满幻想与理想的唯美作品或批评眼光,结果常常造成个人与现实世界的脱节,甚至产生了厌世倾向,影响了正常生活。
  •     是还有几页有点用
  •     有计划的读经典
  •     傅佩荣推荐的书及读书方法,境界相差太大,哲学博士及研究所长的他推荐的哲学书太深奥。简单些的先记下,春:论语、泰戈尔诗集;夏:庄子、梭罗 湖滨散记;秋:老子、房龙 宽容;冬:孟子、尼采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     ①我之前的读书计划基本OK,青年时期要读哲学、心理学、管理学、专业、人际相处类、宗教、艺术和历史;②本书可以作为书单,同时有些章节可以当做具体读某本书的方法指导;③不同季节读不同的书,实践性不强;④精读、略读、重读和默读。
  •     作为不走“文科”这一路的我来说有些不是很符合,但是从陶冶情操修身养性这个角度确实有不少可借鉴的。很喜欢作者的笔风。
  •     方法 读书
  •     春读论语泰戈尔 夏品庄子瓦尔登湖 秋思老子与宽容 冬温孟子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有些篇目我还是觉得挺有道理的
  •     第三部分乍看是书单实则有些变味成文学评论了 诚意略有不足…前两部分认真阅读实有裨益
  •     给人启发的一本好书
  •     读书归根还是要读经典,还要反复读,能温故而知新,快消书好比零食,只能偶尔充当娱乐之资。
  •     最有价值的部分是作者推荐的书。以及作者就如何读书的一些心得与体会 学习文学的孩子不会变坏,只是他们的梦想容易幻灭而已
  •     青年期读书决定一个人的生命品质
  •     小书。诚如其他读者所言,作为演讲是非常合适的,而作为单行本,则有些单薄和重复。
  •     其實內容不關乎四季,而是在開頭按照人類年齡順序,對青年、中年和老年給出了三篇讀書建議,其后都還是傅先生喜歡說的論語等孔子學說,無太多我喜歡的部份。針對青年提供的讀書建議是工具書、能獲得新知識的書(個人覺得新知識是相對你的認知度的,所以這裡涵蓋的可多可少)、自己感興趣的書籍以及勵志書籍(如果看書多的話,個人認為到一定程度這類書籍可以不用翻閱,因為自有一套內部自我激勵或者明白的系統了)。
  •     赠任小姐阅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