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的基本知识(修订版)

出版日期:2015-6
ISBN:9787550250928
作者:钱歌川
页数:160页

内容概要

钱歌川(1903—1990),原名慕祖,笔名歌川、味橄等。湖南湘潭人。著名的散文家、翻译家、英语学者。1920年赴日留学。1930年进上海中华书局做编辑,曾参与创办《新中华》杂志,并担任《中华英语半月刊》主编,在此期间,将大量精力放在英语读物的翻译、编写、出版方面。1936年入英国伦敦大学研究英美语言文学。1939年回国后,先后在武汉大学、东吴大学等处任教。曾与鲁迅、茅盾、田汉、郭沫若、郁达夫等文化名人交往,参与文化运动。1947年春,前往台北创办台湾大学文学院并任院长。20世纪60年代赴新加坡,先后任义安学院、新加坡大学和南洋大学中文系教授。1972年底,以70岁高龄退出讲台,后移居美国纽约。
钱歌川一生发表了大量散文与英语教学资料,包括《翻译的基本知识》《翻译的技巧》《英文疑难详解》《英文疑难详解续篇》《英文语法作文大全》《论翻译》《简易英文文法》《简易英文动词》《美国日用英语》《英语造句例解》等,影响深远。

书籍目录

重版补记
一 一个古老的问题
二 约定俗成万物名
三 岂有此理必有误
四 严复说的信达雅
五 佛经的翻译方式
六 批评的和实用的
七 直译和意译举例
八 译文第一要通达
九 首先要了解原文
十 中英文中的虚字
十一 不能翻译的字句
十二 两国语义不尽同
十三 在动手翻译之先
十四 选用适当的字句
十五 英译中五种方法
十六 英文长句的译法
十七 容易译错的字句
十八 二竖的故事试译
附录 翻译实例评述
出版后记

作者简介

流行华语世界四十载的翻译知识入门书
民国英语教育泰斗一生翻译经验之菁华
长踞亚马逊翻译类图书排行榜第1名
【编辑推荐】
作者钱歌川有丰富的翻译教学和亲手翻译经验,《翻译的基本知识》以短小的篇幅,凝聚了翻译理论与实践的菁华,适合所有对翻译问题感兴趣的人阅读。本书前半部介绍了翻译的历史、语言学基础、规则和标准,后半部手把手地教授翻译的具体步骤,以点带面,涵括了翻译领域的基本问题,引领读者轻松步入翻译的殿堂。
钱歌川为海派散文名家,具有高超的字句锤炼功夫和卓然的语言感悟能力。本书虽为学术著作,却如英国散文一般耐读。书中的英译中举例皆选自莎士比亚、欧·亨利、海明威等名家名作,中译英则多出于《论语》、《左传》、李白、苏轼名篇佳句,读者在学习翻译的过程中可随之提高文学修养。
【内容简介】
本书讲解翻译的基本知识,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论论述,又有具体细微的实践指导,篇幅短小,深入浅出。自20世纪70年代出版以来,在华语世界广为流传。
全书凡十八章,前半部纵论古今,介绍翻译的历史、语言学基础、规则、标准,有如知识小品,即使不通外文者,读起来也会兴致盎然;后半部教授翻译的具体步骤,俯拾引用当时欧美优秀作家文句及中国古典作品为例,由简及深,纠偏取正。附录部分列举大量误译实例进行评述改译,可供读者研习实战技巧。
读者可通由此书领略翻译的魅力,掌握翻译的基本知识,增进翻译的能力。


 翻译的基本知识(修订版)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开读就曾想,书评怎么写?恭恭敬敬表达敬佩之情,还是尽力实事求是,发些真情实感,并且奉献一些有益众人的干货?结论是后者合乎我的作风,也不会浪费读者的时间。背景介绍完毕,该正题登场了。翻译之要,作者悉数列举。而我只谈自己能有所发挥的几点。一、译者之名如今从事翻译的人员,通称“翻译”,古已有之。而古时还有其他称呼。作者开篇即引书为证。 “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礼记》” 寄、象、狄鞮、译,译者之名已列出,不过得名缘由却未提及。我猜先贤料定后进知其义,于是略过解释。而事实恰恰相反,我几经思索,多方查找,还无法领略其中真谛。困惑多时。后来,机缘巧合,读到宋朝周密的《癸辛杂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2月第1版,第51页),顿时疑窦全解。 “‘译者’之称,见《礼记》,云东方曰‘寄’,言传寄海内外言语;南方曰‘象’,言放象内外之言;西方曰‘狄鞮’,鞮,知,通传夷狄之语;北方曰‘译’,译,陈也,陈说内外之言。此皆立此传语之人,以通其志。今比方谓之同事,南蕃海舶谓之唐帕”,西方蛮徭谓之蒲叉,皆译之名也。” 如此解释,意义自然明了,再无障碍。寄:寄托,转换天下外文的责任就托付给译者了。象:模仿,译者负责描摹天下外文的意思。于是,翻译又称“象寄之才”、“象胥”。狄鞮:通晓外族语言的人。而翻译又称“鞮象”。当然,狄还可以表示北方的部族。此处不知为何不用此义。译:陈述,把外文的意思表达出来。于是,翻译又称“象译”、“鞮译”。另外,周密还提到“唐帕”。也许沿海人民接触外国人多,音译了某种外文中表示翻译人员的那个词。只是不知由哪国语言而来,有待考据人士赐教。文末还提到“蒲叉”,又是恼人之词,无从查找可信来源。曾在网上提问,至今无果。 二、约定俗成:名称对译要细心作者提到中国的“笔”,即“毛笔”,说英文作brush。单独这么说,估计很容易误导人,还以为是用来扫地、刷衣服的东西。不过,说英语的人士似乎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给这种brush起了个新名字calligraphy brush,这样就可以避免歧义了。看到作者的叙述,不免想起一则旧闻。中国原本就有猕猴桃(苌楚),后来为引种至新西兰,改良后转销中国,取名kiwi fruit。起初,译者不知此物即是猕猴桃,于是音译为“几维果”,平添了异国的神秘感。其实译者要是有时间、有精力、足够细心,这种不地道的译文就可以避免了。所幸,后来大家都知道几维果就是猕猴桃了,字典上的译文也加上了猕猴桃。当然,几维果又称Chinese gooseberry。还有个例子想公诸同好。读过Oliver Twist之后,大家估计不会忘记Jack Dawkins。此人可谓空空妙手。在和Fagin演练的时候,其上乘的偷窃技巧展现得淋漓尽致。所以此人得了个诨名Artful Dodger,即善于闪躲之人,引申为someone who is clever and manages to get out of difficult situations and avoid answering questions(《麦克米伦高阶英语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年11月)。想象一下,中文如何表达这个意思呢?有约定俗成的叫法吗?搜索枯肠,我觉得该用“太极高手”。这里的“太极高手”并非用的本义,而是指那些“善于顾左右而言他而回避问题之人”。岂非天然对译?盼方家赐教。再举一例。古华写过《芙蓉镇》,后来市面上有了英译本。书名译成Hibiscus Town。当时就觉得译名有问题,一查字典,果然不对。hibiscus指的是“木槿”Hibiscus syriacus,而木芙蓉是Hibiscus mutabilis,明显不一样。况且用于书名的话,何不避开拉丁语而用俗名?Confederate rose或者cotton rosemallow。而芙蓉镇之芙蓉兼指“木芙蓉”和“水芙蓉(即荷花)”sacred lotus。请看书中原文:不晓得是哪朝哪代,镇守这里的山官大人施行仁政,或者说是附庸风雅图个县志州史留名,命人傍着绿豆色的一溪一河,栽下了几长溜花枝招展、绿荫拂岸的【木芙蓉】,成为一镇的风水;又派民夫把后山脚下的大片沼泽开掘成方方湖塘,遍种【水芙蓉】,养鱼,采莲,产藕,作为山官衙门的“官产”。每当湖塘水芙蓉竞开,或是河岸上木芙蓉斗艳的季节,这五岭山脉腹地的平坝,便颇是个花柳繁华之地、温柔富贵之乡了。【木芙蓉】根、茎、花、皮,均可入药。【水芙蓉】则上结莲子,下产莲藕,就连它翠绿色的铜锣一样圆圆盖满湖面的肥大叶片,也可让蜻蜓立足,青蛙翘首,露珠儿滴溜;采摘下来,还可给远行的脚夫包中伙饭菜,做荷叶麦子粑子,盖小商贩的生意担子,遮赶圩女人的竹篮筐,被放牛娃儿当草帽挡日头……一物百用,各各不同。小河、小溪、小镇,因此得名“芙蓉河”、“玉叶溪”、【“芙蓉镇”】。 所以,芙蓉镇不能译作Hibiscus town。可是要是译成Cotton Rosemallow and Scared Lotus Town,估计太长了。那还不如音译成Furong Town,总比单用hibiscus好得多。三、翻译的标准与条件如今的标准各式各样的,信达雅、信达切等等。而作者引述的似乎更加详细、实用。标准来自高僧彦琮。现附于下,供同好参考。诚心爱法,志愿益人,不惮久时。将践觉场,先牢戒足,不染讥恶。筌晓三藏,义贯两乘,不苦闇滞。旁涉坟史,工缀典词,不过鲁拙。襟抱平恕,器量虚融,不好专执。沈于道术,澹于名利,不欲高炫。要识梵言,乃闲正译,不坠彼学。薄阅苍雅,粗谙篆隶,不昧此文。四、大部分译文都比较出色,少部分有待商榷。第40页:Poetry suffers in translation-------and the reader suffers with it.作者译文:诗太难翻译,译出来多半不成样子,读它的人,也跟着感到难受。二牛译文:译诗,诗受罪;读译诗,读者受罪。第41页:An Englishman who had just landed in China entered a restaurant to appease the pangs of hunger.作者译文:一个刚在中国登岸的英国人,因为肚皮饿得发慌,就走进了一家餐厅去用食物充饥。二牛译文:有个英国人腹中饥饿,阵阵刺痛,刚在中国下飞机,径直去了餐馆解饿。二牛点评:a. 作者用了“肚皮饿得发慌”,实际指的是“饿得心神不宁”,却没有表现出肚子“饿得阵阵刺痛pangs of hunger”的内涵。b. 二牛加了原文没有的“径直”二字,其实是为了照应just,而且让句意更连贯。c. land当不及物动词(自动词)既可以表示下船登岸,也可以表示飞机着陆,并非像作者所说“飞机着陆应该用‘他动词’”。比如you'll land in Haneda Airport, Tokyo at six in the morning(《英汉大词典》第2版,上海译文出版社);第41页:the inner man was soon satisfied.作者译文:他的内在的人随即感到满足了。二牛译文:1. 他的五脏庙很快就消停了;2. 他的五脏庙很快就不闹腾了。二牛点评:inner man就是stomach,作者已经提到了。但是意思表现不力,纠结于字面,导致文辞不顺,而且生造“内在的人”。用上五脏庙就好多了,本来就是现成的说法,随手拿过来就是了。第44页:When the last of my fellow passengers had gone I put down my paper, stretched my arms and my legs, stood up and looked out of the window on the calm summer night through which I was journeying……作者译文:当我最后一个同车的人走了以后,我便把报纸放下,伸了一个懒腰,然后站起身来,望了一回窗外我正在走过的平静的夏夜……二牛译文:旅途中静谧的夏夜,最后一位同车的乘客也下车了,我放下报纸,伸伸胳膊动动腿,起身向窗外张望……二牛点评:有时候得打乱原文顺序,然后根据意义重新组织语言翻译,最后方能气顺,意思连贯。这个例子就是这种情况。还要提一点,原译的“伸了一个懒腰”不准确,因为stretched my arms and my legs既包括胳膊的动作,也包括腿的动作,而伸懒腰仅仅是胳膊和腰部动作。能写的就这些了,其他还有更细微的东西,继续写就太琐碎了。总体上来说,作者古文积淀深厚,英语文章读得广泛、深入,各种例证信手拈来,是我等后辈翻译的榜样。作者已经讲全了翻译的基本知识。第一次写书评,如此写法,不知合格与否?本人原文http://nanchongwangchong.blog.163.com/blog/static/18988315820158303304056/
  •     目前的翻译市场其实有些让人看不懂。翻译这件事的门槛似乎为零,只要是会那么点英语配合点词典等工具书好像就能够做好这件事。而僧多了之后雇主也开始变得任性,厚厚一沓资料却只给一晚上的时间,报酬却又少的可怜。在这样的市场下,只能孕育出一群以百度翻译为主、自己翻译为辅的廉价翻译大队,以及一堆让人看不懂,甚至哭笑不得的翻译“作品”。但无论在何种糟糕的市场,出类拔萃的那一群人永远能够占据到金字塔的顶端,做出最好的作品,得到最大的报酬。翻译界也是如此,就算百度翻译再强大,也永远无法取代顶尖的翻译者。因为,翻译是一门艺术,而不仅仅是一门手艺活。读完钱歌川先生的《翻译的基本知识》后,对于这点会有更深刻的认识。翻译这件事从来就不简单,它是对翻译者两种语言掌握水平的终极考验;此外,还是翻译者逻辑能力和对世界认识程度的总和。在书中,钱歌川先生关于“乌鹊”的翻译很好地说明了这些问题。英国的汉学大师把曹操的诗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英译为:The stars are few, the moon is bright.The raven southward wings his flight.而中国的大学教授将这句则译成了:When the stars are few And the moon shines brightly,Magpies and ravens are winging their way Southward.英国的汉学大师翻出了音律,中国的大学教授也似乎翻译得不错。但其实,两人的翻译都在同一个问题上出现了错误:曹操诗句中所说的“乌鹊”,究竟是什么?翻翻古籍,我们可以发现,乌鹊并不是英国人所说的raven,“乌鸦”;也不是中国人笔下的magpie and raven,即喜鹊和乌鸦;而就是“喜鹊”magpie而已,“乌”则是形容词。上述两位翻译者的翻译功力不言而喻,从字里行间便能感受到他们的厉害。但就算功底深厚,翻译这件事真是不知不觉就容易犯错误,乌鹊、乌鸦,乌鸦和喜鹊,好像已经很接近,却还是有误,经不起一再推敲。用钱老的话讲,翻译的困难,“是自古以来就有了的”。所以,想要成为一名经得起推敲的翻译者,必然要走过一条艰辛的漫漫长路,打好语言的基础知识,训练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不断阅读中外作品,提升自己对语言的敏感,积累常识。如果你和我一样,也对翻译非常感兴趣,或者是一名翻译新手,那么这本钱老的《翻译的基础知识》是必读的启蒙读物。它并非是一本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而是在每个篇章用实践来说明翻译的原则理论,篇幅虽小,却很有味道。再加上钱老作为海派作家的特有风格,文字亲和又不失内涵,洋洒却又有核心,读起来很是过瘾。如果想看更多翻译的例子,则可以读钱老的另一本《翻译的技巧》,可以从书中钱老的经典翻译中学到不少实战经验。最后想说,虽然在篇头吐槽的当前翻译市场的乱象,但翻译这件事却也从来没有被忘记过。还记得最近《复仇者联盟2》中被网友嘲笑的奇葩翻译吗?还有之前苹果的“bigger than bigger”,如果说“比更大还更大”只能笑掉了中国果粉的大牙,那么,“岂止于大”的出现则能让果粉赞叹连连的同时,感受到翻译之美。翻译之美,正是在于它的不确定性。翻译之路没有答案可循,翻译者穷其一身也只能无限接近于原文却不可替代作品本身。但每一次的接近,都是一场艺术创造。

精彩短评 (总计13条)

  •     乃知翻译之难
  •     作者对翻译一直抱有诚恳的态度,再版多回每回都有修订,而且其中提到了王叔岷、连云升等文史名家。
  •     收获很大,特别推荐
  •     钱老在附录的翻译实例评述里点评一个译者说:“盛译完全是自己在乱写,与原文无关,无可评述!”批评另外一个译者说:“从前的翻译家讲究信达雅,现在的翻译家就采用猜筛栽,读到XX(直接写出译者名字)的翻译,证明确是如此。就在上面这简单的一句译文中,他也能运用到这三种法宝。”real耿直特别可爱!233333333333!
  •     好书,受教了。
  •     大师小作
  •     学习啦!不过钱歌川先生的语法用词和我们现在教科书的不一样,需要琢磨一下,不然都不知道他讲的是哪个语法点。翻译大家就是大家啊!希望我也能在这条路上走得远一些~
  •     流行华语世界四十载的翻译知识入门书,民国英语教育泰斗一生翻译经验之菁华。
  •     翻译入门第一书
  •     #書友集推书# @書友集 特别诚恳的一本翻译理论小书。钱老在书里阐述中英互译的理论与问题时引述了大量翻译实例,点名道姓地批评了某些译者,该怼就怼,不留情面。初接触翻译的同学都应该阅读这本书。
  •     钱老的言语功底深厚。btw, 感觉中国这帮老学究们写出的东西都不容易看懂,不是语法结构太难就是词汇太难,或兼而有之。啧啧啧,不喜欢看
  •     我实在没什么文化
  •     人名翻译不忍吐槽 总体还是很好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