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构建筑的历史

出版日期:2016-1
ISBN:978753404460X
作者:【英】威尔•普赖斯
页数:320页

内容概要

威尔•普赖斯(Will Pryce):是一位具有国际声誉、得过奖项的摄影师。他曾在剑桥大学和皇家艺术学院学习过建筑学,并且在伦敦印刷学院学习过新闻纪实摄影。

书籍目录

一种建筑的方式
远东
北欧
西欧
东欧
美国
东南亚
澳大利亚
木构的未来
一种不同的方式
前言
萨克森的选帝侯奥古斯都鼎力王(Augustus the Strong,1670—1733)曾如此夸耀自己:“在我发现德累斯顿的时候,它还是座由木头建造的小城;而我在离开德累斯顿的时候,它已经是一座由石头建成的宏伟城市了。”他的这句话阐明了一个人们共有的偏见。对于奥古斯都来说,砖石建筑相较于木构建筑有着不言而喻的优越性。英国艺术史学家詹姆斯•费格森(James Fergusson)在1876年曾如此批评缅甸的寺庙:“用木头建造的做法剥夺了建筑物的纪念性外观,而这种纪念性外观在真正的建筑语汇表达中是不可缺少的。”他的这一评论在不经意间赞同了奥古斯都的看法。如果地震时费格森曾在木构头寺庙中呆过,他就会感激木构建筑远比砖石建筑要可靠得多的稳定性。但是费格森更在乎的是哪种建筑“看上去”更加稳固,而非建筑结构上的能力。如果是这样,对他来说就不会有什么比用石头建造的建筑更为稳固的建筑了。法国旅行家A.L.卡斯泰兰(A.L. Castellan)曾在1811年描述土耳其海滨别墅时,表达了相似的观点:“这些疯狂的宫殿与它们轻巧的建筑都像儿童用剪纸做出来的纸城堡,它们没有任何结构上的强度。”在过去的几百年中,这些海滨别墅证明了它们具有绝对足够的结构强度,但它们给人的印象却失败在“看上去”不够坚固。
对于奥古斯都、费格森和卡斯泰兰来说,真正恰当的建筑是用砖石建成的。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木构建筑一直因为与砖石建筑不同的性能而无法获得和其他建筑同等的地位。直到今天,这样的偏见仍然存在着。举例来说,在布鲁姆费尔德(Brumfield)深具影响力的《俄罗斯建筑历史》(A History of Russian Architecture)一书的1993年版中,书的封面是一张醒目的木构建筑照片,然而全书长达498页的主要内容中却没有涉及木构建筑,仅仅只是在第20页的附录中提到了一点而已。
这本书想要表明一个观点,那就是木头绝不是一种不如其他材料的劣质建筑材料,它仅仅只是一种不同的材料而已。它所延续的是一种不一样的并通常被忽视了的传统。这种传统不仅早于砖石建筑的传统,且与之一直并行发展着。在这平行的历史中出现了一些著名的建筑,除此之外也有着许多被忽略了的建筑。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建筑传统,具有自己的技术逻辑。
这本书并不是一份关于木构建筑的详尽研究,这样的著作会需要许多卷才能完成。它仅仅是一部关于一些可以称之为最好的木构建筑和那些代表了重要地区传统木构建筑的选集。因此它不可避免地是从主观角度出发的,但这本书仍然尝试着想要将全世界的木构建筑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展示。为此,在本书范畴中的“木构建筑”指的是使用木材作为结构系统的建筑,而非那些仅仅用木材作为表皮的建筑。

作者简介

这是一部深入解释木构建筑技术层面的问题和文化背景的学术研究!由英国最受推崇的建筑摄影师威尔•普赖斯游历世界后精心创作而成,不仅是一次令人兴奋的视觉旅程,也是对建筑历史的一个重要贡献!
编辑推荐:
世界上许多伟大的建筑是木构的。木头是一种拥有独特形制、颜色和结构的材料,但在建筑的历史中经常被低估或者忽略。作为人类最初的建筑材料,它衍生出了许多建筑风格并延续至今,但它巨大的贡献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忽视。虽然木头的重要性一直被隐藏着,但它终于慢慢地开始受到应有的关注。全世界一流的设计师越来越喜欢使用木头以达到社会及环境上的需求。
威尔•普赖斯是一个系统学习过建筑学并接受过摄影记者训练的获奖摄影师,他的摄影作品使他成为英国最受推崇的建筑摄影师。他的作品本身充满着戏剧的张力而又不过分夸张,在技术上完美无瑕的同时又不仅仅只停留在纪录的层面,它们传达着在与这些令人惊叹的建筑相遇时最初的激动心情。
他游历世界以探寻那些著名的和不知名的木构建筑,不仅将日本寺庙、挪威木板教堂和旧金山“彩绘仕女”(painted ladies)这些人们熟知的景点放在聚光灯下,也发掘了从未被人发现过的默默无闻的建筑。因此,本书不仅是一次令人兴奋的视觉旅程,同时也是对建筑历史的一个重要贡献。
全书共有超过400张彩色插图。
内容简介:
《木构建筑的历史》本书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来深入地剖析木构建筑技术层面的问题和文化背景。普赖斯用饱满的文字来描述日本从佛教历史中衍生出来的无比精彩的木构文化遗产;俄罗斯木匠是如何造就了俄罗斯木构建筑标志性的洋葱圆顶;挪威的木板教堂如何揭示了异教徒的过去;突厥部落如何将海滨住宅从亚洲带到了欧洲;新英格兰的定居者是如何在几个世纪以后,由彼得•卒姆托和伦佐•皮亚诺这样富有经验的建筑师发展出了生动且极富原创性和天才的新木构建筑。木构建筑将持续发展,拥有着鼓舞人心的未来,如同其光辉的过去一样。
专题建筑史丛书还有《砖砌建筑的历史》和《图书馆建筑的历史》。


 木构建筑的历史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建筑是人们人为的生活空间,既满足了人类安顿居家的实际需要,也成为追求精神生活的一种创造。建筑的本质是空间,从建筑内部的构造设计,到外部的周围环境,这个流动空间构成了建筑物的美学价值。然而,在钢筋混凝土的城市森林中,到处可见密集的建筑群,与周边环境格格不入,看了《木构建筑的历史》我才恍然大悟,这看似安全牢固的用材同时也割裂了人与自然空间的联系,建筑的美学内涵被严重压缩。 比起这些使用年龄还不到200年的结构性建筑材料,木头的运用则要早许多。木建筑有着独特的结构美感,木头本身的颜色和纹理温暖而流畅,裸露的原木表面让人心生亲近大自然的感动。同时轻质抗压度高的木材既有良好的防震性能,又能调节室内空气,保存时间悠久,就可持续性而言,比钢结构建筑更环保,这也让这个古老而传统的建筑材料换发出新的光彩。这是我们未来选择的方向,也让我们得以重新看到大自然的美丽。 书中从地域和时间的不同维度介绍了形形色色的木建筑,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建筑传达出的丰富的美学与哲学内在。天坛依照严格对称的轴线建造,三重檐建筑每一个元素都有对应的含义,象征了天空、星宿、季节、时间。中心化的布局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明秩序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东南亚国家的建筑由于炎热的气候大都采用高架式,有防洪、通风、减少蛇虫威胁的功用,而华丽炫目的装饰则展现了当地人民的宗教活动和精神需求。从这些风格各异的木建筑中能看到一个国家的宗教文化与历史变迁、当地的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让人不禁惊叹木材对外部环境与传统文化的亲和力,这就是木建筑的美学原则,造型美观、细节精致、融于自然。我喜欢北斯德布鲁克岛的慕伦芭之家和澳大利亚布里斯班的罗斯伯里楼,随性的木结构隐于繁茂的树木中,好像它们本就是一体的。这些木建筑就像树木一样,也是自然生长的啊!日本木匠懂得用生长在山北坡的树木来建造建筑中朝北的立面,这样的巧思让人对木建筑在时下的大放异彩充满了信心。如果我们能挣脱出钢筋水泥的束缚,由梁柱撑起我们的巢,凿榫打眼,在木头中自在呼吸,重新回到自然,该是怎样一番美景!

精彩短评 (总计4条)

  •     木建筑的文化与美
  •     超级精美的大图和深层文化背景相结合的建筑大美之书。
  •     和自然空间相连的木建筑是多么美!
  •     要想找到具体的做法,那你是买错书了!但是作为木构建筑的历史看起来又很乱的感觉。读到最后一章才看出点启示,然后结束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