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知识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
ISBN:9787506072045
作者:汪丁丁

内容概要

汪丁丁,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当代深有影响力的思想家。经济学博士。研究与教授: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领域。出版《经济学思想史讲义》《行为经济学讲义:演化的视角》等数十部书籍。曾在《读书》《财经》等重要媒体就“中国问题”“人生问题”不断发言,近年身体力行主持“跨学科教育”实验,知行合一,直面“教育问题”。长期关注“个体生命的自由”,倡导批判性思维,尤其关心青年人的思想成长,与读者互动的搜狐博客被誉为网上的“柏拉图学园”。

书籍目录

序言  经济、知识、制度
第一篇 知识的私有化及其超越
文字的代价
知识的私有化及其超越——《读品2007》序
通才如何炼成
我会将自己的著作版权送予谷歌数字图书馆
我关于汪晖事件的评论文章
为什么维护学术规范比不维护更好
中国需要何种学术规范
从影响因子引发的联想——谈谈中国学术状况与出路
第二篇 有知的无知
时间持存理性——兼评普利高津《确定性的终结》
谎言与知识
“卢卡斯批判”,以及批判的批判
男性与启蒙
重要的都是具体的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为周其仁《改革的逻辑》跋
第三篇 主义与科学
“主义”与“科学”
挑战全体科学主义者和非历史主义者一个平凡的问题
报忧远比报喜重要
演化——不确定性与创造
复杂秩序涌现过程的案例——评麦克法兰《现代世界的诞生》
锁入效应与“英雄史观”——从“信息的故事”得到的断想
第四篇 专业视角看新闻
为什么我们没有新闻
严肃新闻的社会条件——丁丁《财经》“边缘”文章
转型期新闻的风格
中国新闻的三重身份:真相、批判、公共空间
何谓“新闻敏感性”
第五篇 其人其事
纪念杨小凯文章
逝者:赫希曼——穿越边界的思想者
逝者:布坎南——要政治家,不要政客
逝者:艾智仁——来自亚美尼亚的亚当•斯密
逝者:于光远——学术与政治的双重变奏
信孚与我的教育生涯
与民间力量一起成长
丁丁和我们:胡舒立一席谈
《经纬》发刊词
编后记
汪丁丁:找回灵魂的任务

作者简介

本书是汪丁丁从知识经济的视角,根据“有知的无知,即有限理性”—“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问题”—“精英意识与精英身份的矛盾冲突”这三个层面论述人与知识之间的关系,包括对未来知识、教育与学术的发展的深刻思考。因此,本书的侧重点是在物欲横流的浮躁年代,知识精英如何应对思想和哲学的匮乏。
读者最渴求的是什么?是知识和智慧。如何获得知识?什么最关乎此?作者对著作版权的处理怎么样?学术规范吗?如何做到知识创新?知识的未来会怎样?新闻媒体对信息,对知识的传播有什么作用?现阶段中国为何有新闻敏感性?思想者、政治家、经济学家等知识精英该如何才能为知识,为知识的传播做出贡献,如何应对思想和哲学的匮乏?知识教育的现状如何?
对此,汪丁丁教授通过同积极思考的青年学子们的对话和讨论,对知识私有化、知识启蒙、新闻传媒、学术与教育等重大问题进行了哲学层面的深入探讨。也许你没能去北大听课,但是你可以买来一套《青年对话录》来参与讨论与思考。读汪丁丁的书,如同在黑暗的隧道中艰难前行,一开始你可能茫然无措,但最终你将适应这黑暗并发现其中的微光,在它的指引下一路向前。


 人与知识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我喜欢读那些能让我眼前一亮的观点,但是通常这样的观点出自于枯燥的论文中,而难得的是这本书有专栏的文笔,可以让人一泻千里,又有论文般的严谨。在我看来,这是一本有关智慧的启蒙的书。作者在序言中说道:柏拉图设想了一个实验,假如有一台体验机,它提供一切你能想象的体验。那么,柏拉图问:你愿意在这台体验机里生活一辈子吗?关于这个概念,有电影《楚门的世界》、《黑客帝国》将之演绎。电影中,主人公拼死也要逃出那假的世界。可是,有一天,作者在北京大学的课堂里提问:鸦片,体验机,你愿意在鸦片引发的幻觉中度过一生吗?当时,有足够多的同学回答:我愿意。尽管有如此多的人愿意沉溺于幻想,但作者仍然写下这本书。目的是因为他觉得人类幸福感的来源,有3个方面:物质生活的,社会生活的,精神生活的。在这3方面提供的幸福感当中,作者的体验是:1来自精神生活的幸福感最为强烈而且持久;2精神生活要求真知,而不是幻觉。为了这真知,作者写下了这本书。第一篇的“只是的私有化及其超越”颇有见解。开篇便说道:“智慧被知识取代,就是文字的代价。”作者认为,文字颠覆了人类面对面的交往,一集基于面对面交往的社区情感。也就是说,人类社会因为文字的普及而异化为抽象社会,情感被文字抽象掉了。确实如此,而在网络时代,这一种异化更加严重。同时,因为文字的出现,只是被私有化了,而智慧却被人摒弃了。可是,基于知识的私有化过程的人生,是技术的人生,千篇一律。基于智慧的人生,则是艺术的人生。这不禁让人想起所谓的知道分子的嘴脸。
  •     汪丁丁的《青年对话录》系列图书目前已出版三辑,第一辑:《什么样的人生是值得追求的》《教育是怎样变得危险起来的》《未来八年我们该如何做》,第二辑:《阅读,成为你自己》《身体与生命:西医与中医》,第三辑《人与知识》《人与制度》《人与经济》。第三辑偏向学术化,但内容依然通俗易懂,核心思想侧重于返回到以“人”为核心的经济学、知识论和制度理论。在《人与知识》里,汪丁丁探讨了知识、技术、经济、学术和学术规范、科学、中国新闻以及一些知名人物的纪念文章。通读全书,除了一些比较专业的概念,比如卢卡斯批判、模态逻辑、冥律、纳什均衡等和前辈大师的观点来历(如艾智仁、塔勒布、布坎南、卢卡斯等智者),大体上可以读出汪丁丁对青年一代具有一定经济学常识或辩识能力的期待,对人生价值的扣问,以及对青年成为“有灵魂的专家”甚至通才的期许。对非经济学人士来讲,从经济到政治、历史、社会各方面,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读来也颇多收获。在《知识的私有化及其超越》一篇中,汪丁丁探讨两种人生(技术的人生和艺术的人生)的差别:“基于知识的私有化过程的人生,是技术的人生;基于智慧的人生,是艺术的人生”。“求知的目的是将知识变为自己的,而知识过程的意义在于知识能被转化为智慧”。对求知目的的探讨其实也是解答日益强化的阅读饥渴和焦虑。事实上,对这样的读书焦虑,英国剧作家萧伯纳也说过:“好书读得越多越让人感到无知”。读书如画圆,已知的半径越长,未知的圆周越大。但在这里,从知识到智慧的进化过程可以缓解一部分饥渴和焦虑,方法是“批判”或者“判断力”,将知识更细分为:批判的知识和解释的知识。汪丁丁《宽带写作》中对此曾论证,有兴趣也可以一观。在知识爆炸的今天,从知识到智慧,相信也是读书人必由之路,量变到质变,最终知识化为智慧。而此时的智慧特征之一,就是汪丁丁所说的去私有化。但有个问题既然“去私有化”,即“无我”的境界,作者又提智慧的第二个特征是“个体性”,这又如何区分?在此文最后,作者又说,“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缺了社会实践,读万卷书就沦落为私有化过程。”对此,我也心存一点疑惑: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没有社会实践这一功用性,读的书行的路,就不再是智慧了吗?《通才是如何炼成的》一文,作者提出,通才必须有三点:勤奋+广泛+各类知识的细节。通才的技能主要在协调不同专业知识的能力。而通才的培养依赖于有拥有跨学科的教师队伍。这里又涉及教育行业的官僚体制,学术官僚和新闻体系中的官僚,其实也是对政治体制的嘲讽和批判,这一部分内容简明而与我们的生活相关,看得相当快意。在理性思维方面,也有许多立场鲜明的真知追求:权力趋于腐败,绝对权力绝对趋于腐败;理性的假设,前提是人的自由,选择的自由;通过知识获取自由,必须让你所在的人群整体获得自由,通过知识而不是谎言;不确定性决策过程中,收益与损失的权衡在一定的框架内进行;“人天性的懒惰务求思维和行动省力,凡违背预期的事件,我们都认为麻烦”,这也是官僚化决策体系里,报喜不报忧,不喜负面消息,理性却又不能排斥的原因所在等等。也有一些的文章,还让人有种用经济学的眼光看待历史之感。读书以解惑,认识知识与其他社会各方面的联系,也为我们为什么读书,如何读书,并如何实践应用,提供了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     我正在研究诗与技术的关系,所以读到本书绪言里的文字说到被邀请发言的经济学领袖们多数对当代经济学过于技术化的倾向表示不满,才知道原来即使是在经济学领域,都未能避免技术的影响,而令人欣喜的是“未来的一百年,经济学将逐渐摆脱技术化的倾向,转而关注真实世界里的重要问题。”本书是研究人与知识的关系,原来知识也存在有没有根的问题,尤如人自己也存在这个问题,甚至整个世界有没有根的问题,这不但与技术占领世界有关,也与市场的垄断有关,“大众体验的生活已经是市场生活。”即使国内的学术期刊,这要求每个博士要毕业就必须应对的东西,也充斥着尽可能多的技术细节。我之所以一直反对那种数理风格的技术语言,也是因为象作者所说:“数理风格要求在一系列严格的假设下推演文字,从而不再有隐喻和联想,不再有古典文风的魅力,于是阅读也不再是富于创造的。”我抗拒着论文风格的写作也主要是希望保持阅读的活力,对世界有着真实的体验而非符号。作者在此借经济学引申到此书想谈论的主旨-知识论,想说明知识也缺少根的危机和“错置实境”的迷途,从而说明这是人类的命运。知识的私人化也是一种技术,而技术都是千篇一律和百无聊赖的么?作者是经济学的名家,所以在分析知识时便也能驾轻就熟地从经济学角度来解答一些有关知识的问题,比如如何脱离专业的立场,采取“人文的”立场。我们都知识尼采与海德格尔都是反形而上学的,但究竟为什么要反,即使倡导生命哲学的柏格森也说过:“概念的好处在于节省人类体验真实事物的时间。”但我却并没有想到过连语言本身都会具备这种经济学性质-节省体验时间。只有最初的行吟诗人使用语言时还能保持“面对面”的交往及其情感,如果这样来看,现在网络的交流就更是概念化了,抽象为只存在概念性的精神交往,却减少了情境中情感的个体体验。也许人应当从对“经验”的重视转向对“体验”的重视,而减少对更为丰富的外在世界的抽象化为符号。作者在此表现出对于目前智慧被知识替代的深深忧虑,并认为这就是文字的代价-这个经济学术语。作者所说的“复杂的体验克服了浅薄,却并不能保证人的幸福。”这也正是我这些天一直在思考的困惑,善发展到现今,已经很难单纯地来形容一个人了,所以才有王小波说的,真正的善需要一种高智商,确实可爱的善缺少一种深度,但是深刻却往往与痛苦相联系,是选择肤浅的善呢?还是选择成熟而复杂的超越伦理的美?到底哪种能让人真正的幸福?或许很多人最终还是选择“平和”。作者所提到的判断力与阅读焦虑的问题,对于资深阅读人来说是很有体会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智慧的参与,审美判断不仅属于知性的范围,而是要超越知性的,而上升到“悟性”-一种“理性的直觉”,体现心性与天道的交互作用的直觉活动。以物观之是一种知识,以我观之是一种意见,而以道观之就是智慧,我们最想得到的应当是智慧。作者对技术与智慧有着独到的见解,似乎是将此二者对立起来的,从而认为基于知识的私有化的人生是技术的人生,而基于智慧的人生是艺术的人生,前者百无聊赖,后者则是自由的个性化的。但是,从幸福角度来讲,贫血的生命体验未必就比丰富的生命体验要痛苦,要想得到后者,代价虽然不是技术或公式化,但往往是要付出血的代价才能有高峰体验与极致的深刻的收获,一般的人都是没有机会或者不情愿去体验的。作者是很有血性的,我欣赏他的话:“我不喜欢任何商业机构、作协或任何官方机构玩弄我们的民族情感,我认为那是在亵渎我对这片土地的情感。”这是作者慷慨将书的电子版权让与谷歌的原因,也因为作者在强调这个社会普遍缺少和不肯珍视的感受性,这一点作者是特立独行的。对于平庸之恶的体会,也即思想能力的缺失,我已毫不缺乏,甚至在交友时都是以此为标准,决不妥协,与平庸决裂将是我继续要坚持下去的。平庸的表现从总的社会上来看就是作者提到的韦伯的话:“学术而缺乏思想,专家而没有灵魂。”这就导致了一个人或社会对什么是真正重要的事情缺乏判断与感受力,所以才有目前社会的诸多弊端并进一步失去了故乡与根,从而丧失了存在的理由。本书对学术规范的强调是提醒我并要求我警醒的地方,对于学术我也算是个初学者,所以一开始从严要求自己怎么都不为过,作者对汪晖的批判也是出于对学术规范的肯定和维护,甚至他于《中国社会科学》这最高权威杂志发表的文章,可见我原来对于所谓最高的权威杂志的致疑也并非完全站不住脚。作者在《知识的私有化及其超越》里谈到了当前中国学术腐败的内幕,这对我个人来说,也许更加强了我的叛逆性,“局内人制定规则,局外人服从规则,否则无法进入局内。”看来我是永远进不了局内的了。看到“海外多年的学术生活,让这些灵魂开始高尚起来的年轻人实在无法适应国内官僚化的生活。”我更向往能去国外做学术了,看来真要做学术得去国外,如果不换行业,就不要回来,这样才能保证永远高尚,维护内心的独立与精神的自由。“学术的理想状态是每名教师或学生,只服从内在的评价而不必服从外在的任何标准。”这更坚定了我将在原来已在走的路上继续走下去的决心。“一个没有生活的人,不论读多少书,都不能看到真理。”这是我一贯的观点,虽然也曾为自己重视生活更重视读书反思过、忏悔过,觉得要是不把那么多的时间花在生活上,而是花在书本上,可能远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因为那著名的互文性,可以判定早就是个合格的作家了,而现在却为了生活之故还一事无成。但如果知识就是权利,那如何判断这一权利与现实生活中真正的享受权利的人的区别呢?我很感兴趣的一篇文章是《男性与启蒙》,认为更美好的世界是与女性的思维方式有密切关系,这与我最近读到的关于中国社会阴阳分配已经完全失衡的说法很接近,觉得整个社会只存在着阳刚之气,却太缺乏如水一样的阴。而我又是一个反女权主义,其实也完全是有着相同的逻辑的,女权主义不仅仅想争取自己的权利,而是妄想除去自身的女性特征,从生理方面也要取得与男性相同的权利。“让女人回归女人”这是我要呼吁的,这个世界应有更多的女性特征才会更美好。这其实与作者主张“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更重要都有着内在的一致性。普通人都以为抽象的东西是更高级的更超验的,但这也往往导致“用全然无定论的普遍原则来指导我们的行动。”让我感到震惊的是作者所提海勒的“文化创造”,是创造者被生存逼迫到无处可走时迸发出来的生命原始力量的创造……你可能必须让自己陷入疯狂状态,将你自己逼迫到理性方式无可能应付的境地,然后,偶然地,意义重大的体验降临了。这种总结,非自己经历过而不能为,但这种体验如果只是发生在一个无名人士身上呢?还会有重大的意义吗?历史是英雄人物创造的,这话深得我心,所以我是典型的反民粹主义。作者说在当代中国,学院派知识分子,失去了批判主流社会的能力。而在我看来,与其说是失去了这种能力,倒不如说是利益驱动的机构,不再有此动机了,只要能拿到课题,又是老生常谈的白猫黑猫论。而作为一名机构的在读博士,却常常因为批判主流与现存生活方式而受到白眼与压制甚至勺难,让人怀疑读博的意义所在。在这种环境下如果能继续保持批判的态度,是不是也算得上是英雄?而作者认为,对主流社会恒持批判态度的人,我们称为“知识分子”,如此看来,大多数教授都还算不上是知识分子,他们只能算得上是既得利益者。小凯性情的谦和,作者认为并没有妨碍他率直地表达那些反潮流的见解,这说明思辨力与批判力,并不一定要主人必须有一个锋芒毕露的性格,只需要有良知和勇气就可以,而小凯更因为有信仰,所以才表现出一种自由思想的品质。如果要我选最想要的奖项,那书中所提的这一个将是激动人心的:“2003年度最具社会良知和民族良心、最具文化影响力、推动社会进步的杰出学人。”还有比这更高的嘉奖么?读了这本书,以前并不了解汪的我来说,认为是名至实归的。在他的经历的鼓励下,我作为一个学子更坚定了继续坚持走一条“灵魂之路”的决心。

精彩短评 (总计9条)

  •     有点掉书袋
  •     人的理性,因为人不能成为神而不能不是有限的。
  •     作为编者,当是第一位读过的了~
  •     跟沈爷是老朋友
  •     有那么几篇很厉害的感觉。
  •     感觉挺深奥,有点不想经济学家写的,像是哲学家了。
  •     只读懂了片段,是一本需要反复咀嚼、补充经济学知识后再看的书。汪算是经济学界里文笔比较好的作家,但他广博的知识涉猎使得每位读者都无法跟上他的思维和见解,更妄谈他对于经济领域纷争的观点。基本来说,最触动我的还是对知识本身的认知,对知识与智慧的关系,对科学、信仰、理论的重新理解,这些都是这个信息时代被严重忽略的问题。
  •     书中涉及的好多概念和人名我还很陌生,但几乎都能引起我渴望理解和继续探索的兴趣。从书中对很多社会的、公共的、知识的话题的深切关怀中,不光可以强烈的感受到作者沉厚的学术功底和广泛的阅读兴趣,也可以深深的感受到其人文的、基于责任的、包含着启发和引导的一种态度。
  •     调查研究和实事求是,是对付理性自负永远不会过时的药方。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