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与超越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9
ISBN:9787300178073
作者:[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内容概要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1870—1937),奥地利心理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他与弗洛伊德和荣格一起被人们并称为深蕴心理学的三大奠基人。
阿德勒一生精力充沛,努力工作,勤于著述,发表论文、出版著作300余种。主要著作有《神经症性格:个体心理学与心理治疗基础》、《器官缺陷及其心理补偿的研究:对临床医学的贡献》、《理解人性》、《个体心理学的实践与理论》、《生活的科学》、《自卑与超越》、《神经症问题:病例史手册》等。阿德勒的著作被翻译成法语、西班牙语、荷兰语、意大利语、俄语、汉语、日语、韩语等多种文字出版。他一生对积累财富或创立学派不感兴趣,感兴趣的是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生活的意义 /
第二章 心理与身体 /
第三章 自卑感与优越感 /
第四章 早期记忆 /
第五章 梦 /
第六章 家庭影响 /
第七章 学校影响 /
第八章 青春期 /
第九章 犯罪及其预防 /
第十章 职业 /
第十一章 人类与同伴 /
第十二章 爱情与婚姻 /
索引 /

作者简介

《自卑与超越》作为阿德勒的后期作品,比较系统地体现了其个体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全书共分十二章,分别论述了十二个主题,即生活的意义、心灵与肉体、自卑感与优越感、早期记忆、梦、家庭影响、学校影响、青春期、犯罪及其预防、职业、人类与同伴以及爱情与婚姻等主题。他围绕这些主题着重阐述了自卑感的形成及其对个人成长的影响,个人如何超越自卑感,如何将自卑感转变为对优越感的恰当追求以取得成就。


 自卑与超越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在此之前思考了很多年,也曾小有所得,但到看了这本书才终于有完整的答案。不同的人的人生意义也许不一样,但寻找的方向是一样的:自我价值的实现与最大化。人最大的幸福,是自我价值得到世人承认。为什么光自己承认、自己满足是不够的?因为我们无法定位这份价值是否真实。沉浸在自我中是危险的,无边无际,容易迷失,无法分清真实与虚幻。自我是一片深海,我们只有借助身边的人才能不轻易迷失,才能借此锚定自我在真实世界中的位置。我们的所作所为,我们的人生,要对别人有意义,要得到别人的认可,得到现实世界的承认,这才算是真正的有意义,真实不虚。人最好的事业,是做自己有兴趣、能做好、社会也认可的事;找到那些你具有、社会也认可的价值,把这些价值发扬出去,让世人因你的劳动创造而受益。如何实现自我价值,从而找到人生的意义,活得踏实?1、寻找到自己的天赋,努力发展它,实现它的最大化,让世人承认它的价值,从而实现自我价值。2、如果找不到自己的天赋,那就用劳动创造来让世人承认你的价值,从而实现自我价值。劳动创造这些付出是最为人类所共同认可的价值。读书笔记:https://book.douban.com/people/sssssj52/annotation/25768272/有天赋有理想的人不要为了谋生而放弃追求,那是浪费生命: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7830035/
  •     最近没什么书看,略为烦躁,便想:“那就看看论文式著作好了。”英文原名: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中文直译:生命对你意味着什么。这个版本的译名则是《自卑与超越》,我可以不负责任的告诉你,这完全就是个标题党!个人认为叫做《儿童、青少年教育心理学》比较合适。“提出论点并阐释,给出实例并分析”,这是全书的写作模式,不艰涩,非常浅显易懂,未使用学术语言(不要问我何为学术语言,我也不知道),是一本通俗性读物。全书共十二章,从目录即可知道每章主题,分别是:生活的意义、心灵与肉体、自卑感与优越感、早期记忆、梦、家庭影响、学校影响、青春期、犯罪及其预防、职业、人类与同伴、爱情与婚姻。作者主要倡导“接纳并分享他人的活动、善于合作、甘于奉献”等价值观,也许有部分读者不同意,但对于此类主流价值观,我们并没有反对的理由。提醒:别指望从第一章“生活的意义”中找出意义,首章更类似于总论而不是结论。
  •     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在翻译上质量明显好过马斯洛的,译文通俗易懂装b主编一出手,还是有两把刷子的么……能感觉到Adler是个比较细致人,在案例中提出了没注意到的细节问题。语言平实,但是很罗嗦 一个观点反复说,所以整本书的观点很散,只是简单得按照人的成长阶段来写了容易出现的问题 和相关的解决办法。Adler主要从人与他人社会环境的联系出发。他认为人存在广义的自卑和超越心理,联系到社会便会出现有益、有害的两面。有害的就是神经症——不愿与他人合作、过分关注自己的利益, 从而演变为错误的优越目标。Adler理想中的健康人格就是自我奉献,与他人社会协调,倾向于社会学。个体心理学更像一面镜子,照出的是每个人生活风格的背面。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1.把所有问题的根源归结于“无法合作”(包括狭义的和广义的),又把无法合作的根源归结于“家庭教育以及作为弥补作用的学校教育”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母亲的作用,又延伸谈到家庭分工和婚姻爱情。这实际上只是在阐述问题,而没有阐明原因以及解决方法。2.通篇都是独断的言论,所以理论漏洞较多且显而易见。
  •     最后一章想整章分享给在爱情中觉得很难过的女孩子。总之,这本书想告诉我们的就是要和别人好好相处,承担作为一个地球公民、社会公民的责任,要在家庭、学校中好好地培养孩子,让他们都成为有合作精神的人,我非常赞同。然而这本书过分重视和别人相处,完全摈弃了solitude,这也是不可取的。
  •     翻译有点不尽如人意……梦和婚姻的部分不是很能理解,还需研读
  •     阿德勒教授写出一本育儿经
  •     感觉就是……不符合作者价值观的人,就不该存在,就全是失败者。受不了这样的简单粗暴的书。
  •     每段记忆,不管他认为多么零碎,都代表了他值得回忆的某些东西。之所以值得回忆是因为影响生活的就是他所描绘的。
  •     无话可说 满分推荐
  •     自卑是一把双刃剑,孩子接受来自家庭、学校的正确引导尤为重要,在青春期孩子应该得到正确处理各项成人问题的机会,家长应该在孩子不同的时期扮演不同的角色,以尊重而非控制,以平等而非宠溺。‘如果一名教育者真的将性格和智力的整个发展都归结于遗传,那么我不明白他在职业中还希望实现些什么。另一方面,如果他知道自己的态度和努力影响孩子,他就不会用遗传的观点逃避责任。’阿德勒对教育工作者的期许。
  •     豁然开朗,合作、兴趣、超越
  •     挺好看的,但西方的心理研究终究还是有部分不适应东方环境的地方。
  •     经典。有时间要再读一遍。
  •     看完整个人淡定了不少,不再容易panic。生活风格是一脉相承,渗透到各个方面。另要有合作精神,关心他人,与他人连接。想起了诺基亚的slogan:connecting people 还是蛮牛逼的。
  •     没翻译好
  •     不愧是一个学派的创始人
  •     没看全,仅仔细看了前三章。 自卑,引起的被‘优越感’而裹挟,迫使做出‘指向生活无用的’行动。此观点让我认清一些事情。谢谢!
  •     以一个学者的角度解读在工作中遇到的心理学问题,对一些症状做出分析诊断,但是却没有给出解决办法,总的来说和《少有人走的路》是两本完全不同的书。前者偏向理论,后者则给予问题的解决方案。这版翻译的有点晦涩,可能因为是学术性比较强的原因,不得不对照其他译本进行比对。书是好书,要是翻译的再通俗点就更好了。
  •     小白并不太懂
  •     是给选择赋予生活此种意义和风格的人的书,值得沉下心阅读。感谢让我遇见这本书的人。在追求完美的道路上,也感到很幸福,从童年至今做过别人生命中的Angel也遇见过许多Angel,让我有勇气冲破黑暗,唱到烦死人~
  •     还是我欣赏不来心理学著作吧,没能体会到如何克服自卑
  •     充满正能量的阿德勒
  •     说到最后都是一群要把思想强加给别人的神经病
  •     人生三大重要关系:人受到环境的制约;人是人类中的一份子;婚姻与爱情。对应的分别是职业选择、社会交往与爱情婚姻。每个人都带着自卑,而正视自卑会促使超越。
  •     整体是本好书,虽然心理学的同学表示阿德勒就是喜欢给人灌鸡汤,但他倡导“人类要尽可能的合作”我还是...蛮喜欢的。书名叫做自卑与超越,其实并不仅仅限于自卑,而是在各种场景下,学校、职业、婚姻等等讨论如何正确的行事,培养健全人格。主要切入点还是童年的极大影响,很多成人的态度、思维方式、行为都受童年经历、态度的深刻影响;同时,发生、经历了什么不是最重要的,如何评估才是影响一个人的关键。虽然无法说作者写的就一定正确,但总体来说积极向上。寻找合适的切点进行治疗或者纠正,平等的思想和人格,反对遗传的决定,更注重后期个人的行为,不要放弃自己和其他人。 灌了一本鸡汤,也不能说全是鸡汤,其实也给出了一些方法论,如何调整自己之类的。如果有心自己好好读一读,多思考一下;对于教育小朋友、亲密关系相处都有相益处吧。
  •     人大这套书的译本相当不错
  •     同为INFP感到骄傲。
  •     去年冬天开始看的,断断续续今天才全部看完,心理学中经典的大师之作,对认识自己、分析自己有着十分珍贵的指导意义,太好的一本书。
  •     非常棒的一本书。一口气读完了。
  •     感觉评分太低了,阿德勒的书语言比较平实,通俗。这本可以说是比较好的普及大众的书籍,中国缺这种书,醍醐灌顶。
  •     绝对五星推荐。虽然里面的各个大部分,青春期、学校之类的大块,在之前接触过的心理书中都有一些了解,刚开始会认为没什么特别之处。但是看过后,发现阿德勒的书,事例和分析相结合,前后呼应,例子数目还算可以,细节关注也让我惊喜,做了很多笔记。接下来还是期待遇到更深入剖析的书。阿德勒的思想跟弗洛伊德确实是有很多不同,我也比较倾向前者。而这本书,主体真的是“自卑”吗,更突出德是阐述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吧?值得再多读几遍。
  •     再次认证了一个家庭的重要性对未来的后代会有怎样的影响。
  •     翻译上缺点文采,不过意思基本在
  •     (关键词:对他人的兴趣、合作、五岁以前、家庭、母亲。)然而现世没有这样的完美主义,我们还需要对世界对家庭对他人对自己多一点宽容和同理心。
  •     作者还是受到精神分析的深刻影响,成其继承与发展的分支。也有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味道。喜欢书中这个观点(大致):对于过去的回忆是我们自己潜意识选择的,进一步加深了自卑感与寻求某种优越的倾向,从而影响生活各方面的认知与选择,甚至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还有,书到后半部就越来越拖沓,不过那些案例还是可以看看的。另外,有木有更浅显易懂的翻译版本…
  •     JUST FOR 讀書報告
  •     现象分析尤其是儿童心理那一类写的细致,但涉及到方法论就有些简单粗暴了…
  •     在这本书里可以懂得人生意义。
  •     在家庭一章写的尤其好,对了解自身提供了一些思路。了解自己真的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学习多一些也许困惑就能少一点。
  •     可能是自己没有在学术的角度来读这本书吧,觉得枯燥无趣。本书虽然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对自卑进行分析,但看起来只是对童年阴影进行剖析。最后解决自卑的方法落脚在:一是了解童年时自卑产生的原因;二是去寻求合作,与他人的沟通。
  •     非常好的心理书,看的过程中,自己的经历的记忆不断涌现,翻译的很好,读起来舒服,关于幼年的经历对于整个人性格和人格的形成深有体会,是一本好书,对于教育孩子的家长也大有裨益
  •     感觉自己被刷新
  •     感觉更像是一本育儿宝典,翻译略显生硬......读这本书就像是在接受作者的训练,阿德勒在书中结合实际反复强调了自己的观点......
  •     每读一次都多一分收获,在自我察觉中反思确定目标,让训练紧随其后,何乐而不为?
  •     感觉那个时代写书的作者都很冲,想要让所有人都认同他们的观点,所以特别的绝对。有些观点是可以借鉴的,但是有些观点就不敢苟同了,总之,如果能接受他的语气的话,还是一本值得看的书
  •     太啰嗦,看不懂。
  •     看似鸡汤的著作
  •     学会与人交往沟通就可以摆脱自卑
  •     阿德勒的生平就是他理论的实践过程,不能欣赏更多,无论是对他提出的三个核心观点还是他值得尊敬的一生。
  •     只有奉献让人铭记。
  •     合作精神是阿德勒非常重视的一种社会品质。良好的工作者,别人的朋友,爱情和婚姻的真正伴侣,是作为一个社会人的标准。
  •     阿德勒写的很好,就是这版翻译太垃圾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