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语中出生入死

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1
ISBN:9787531328780
作者:王尧
页数:336页

作者简介

就喜欢某一种风格的作品,比如像川端康成是我特别喜欢的,还有普鲁斯特,还有英国的曼斯菲尔德,一个女作家,类似这样一种叙述很慢、而又比较优雅的,像曼斯菲尔德又带有一点纯真的、比较纯洁的那种感觉。无论川端康成也好,普鲁斯特也好,虽然都是截然不同的作家,但他们的作品都很纯真,就是这样的一些作家。但过了二十年以后,我发现我现在是什么作家都喜欢了,不再是什么这个或是那个,我发现只要是好作家你就是喜欢他。所以我相信这一点非常重要。我曾经也因此而告诉过其他学校的那些学生,我之所以能成为一个作家——假如你们认为我还是一个不错的作家的话。那我必须告诉你们,我作为一个读者比我作为一个作家更优秀。正是因为我有阅读和判断文学作品的那种能力,反过来又把握了自己写作的分寸,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任何一个作者,他的前提必须是一个好的读者;是一个好的读者,他才能成为一个好的作家,否则他不能。要是他净读一些烂书,他的阅读能力很低的话,他能写出好东西吗?所以我觉得要培养大学生们自己的那种阅读能力和自己的兴趣,而那种阅读的能力是首先必须要有一种阅读的乐趣,有了这种乐趣以后,他的能力就会增长;没有这种乐趣,他的能力就增长不起来。他老是在想,别人都说它好,我为什么看不出来?


 在汉语中出生入死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这本书是从旧书摊上淘来,匆匆翻了几页,发现这本从书名就开始有点故弄玄虚的书不过是本访谈,好在访谈的对象还是有点讲究,比如李锐,比如余秋雨,比如莫言,叶兆言,余华,方方等,就收入囊中了。我其实对于访谈类的书不太感兴趣。一时一境,其实对一个人状态影响甚大,如果不是长期的追踪采访,出来的东西甚至不能反映一个人真实的情况,恰恰这里的访问都是在某个会议期间,所以,我只能说,有参考意义,或者,如果对某个作家有兴趣,可能有一些疑问需要得到解释。由于里面的那些作家我并不是每个都很喜欢,也就不可能每篇都看得很仔细,但是,匆匆扫过一眼,也觉得这个采访者至少对他们本身的作品及历史都是很清楚的,也因此,有某些问题上会有一些深入的交流,而不至于真正流于我们所在平时那些报章上看到的那些虚浮的东西。我真正关注的多一点的是叶兆言。他是一个带有贵族气质的人,更因为他相对于别的人是比较年轻的,所以,经历的苦难较少。他的家世称得上著名,受的教育也算得上是精英,所以,他所见所感,与升斗小民比,完全不同,感受也格外不一样。他有一种在玩味文学的味道,又说起家里的影响,说起父辈,祖辈对中国文学的见解,那么举重若轻,但又让人思之沉重,中国文化在退步,这难道不是一个警醒?但是,又有什么办法吗?我记得叶兆言的一系列关于秦淮的小说,我看到的时候就有惊艳之感,我一直觉得那是学张爱玲学得最象的小说。另外,张爱玲去世的时候,我在电台里听过一篇稿子,是叶写给张的,说研究生期间以张为题,在故纸堆里翻,那些片断,我点点滴滴地听出了椎心,于是,在93年那样一个秋天的晚上,我静静地流下了眼泪。如果人与人之间会由于一些无关紧要的点滴而得到一些莫名的牵系,这无疑也是一种。别的一些作家,我觉得莫言的说得最好,至少平实。至于其它,包括余秋雨,我都没看出新意,或是诚意。

精彩短评 (总计6条)

  •     呵呵,为共同点握手~
    其实我不太爱看评论,好多评论我们都知道是如何出炉的,不具备广大接受性。。。
  •     我觉得这本书只是一种补充
    可以了解作家创作以外的一些东西
    主要是一些杂乱含混而不好表达的东西
    但是这本书包括这个访谈活动都不是很正式严肃的
    个人觉得也就是作为补充阅读
    我都是睡觉前会翻翻
    by the way
    很同意你关于叶兆言的一些观点
    就像书中贾平凹说的
    他的血液里没有贵族血统
    而叶兆言则带有贵族的气息吧
    另外我也不喜欢余秋雨
  •     无甚特点
  •       这本书是从旧书摊上淘来,匆匆翻了几页,发现这本从书名就开始有点故弄玄虚的书不过是本访谈,好在访谈的对象还是有点讲究,比如李锐,比如余秋雨,比如莫言,叶兆言,余华,方方等,就收入囊中了。
      
      我其实对于访谈类的书不太感兴趣。一时一境,其实对一个人状态影响甚大,如果不是长期的追踪采访,出来的东西甚至不能反映一个人真实的情况,恰恰这里的访问都是在某个会议期间,所以,我只能说,有参考意义,或者,如果对某个作家有兴趣,可能有一些疑问需要得到解释。
      
      由于里面的那些作家我并不是每个都很喜欢,也就不可能每篇都看得很仔细,但是,匆匆扫过一眼,也觉得这个采访者至少对他们本身的作品及历史都是很清楚的,也因此,有某些问题上会有一些深入的交流,而不至于真正流于我们所在平时那些报章上看到的那些虚浮的东西。
      
      我真正关注的多一点的是叶兆言。他是一个带有贵族气质的人,更因为他相对于别的人是比较年轻的,所以,经历的苦难较少。他的家世称得上著名,受的教育也算得上是精英,所以,他所见所感,与升斗小民比,完全不同,感受也格外不一样。他有一种在玩味文学的味道,又说起家里的影响,说起父辈,祖辈对中国文学的见解,那么举重若轻,但又让人思之沉重,中国文化在退步,这难道不是一个警醒?但是,又有什么办法吗?
      
      我记得叶兆言的一系列关于秦淮的小说,我看到的时候就有惊艳之感,我一直觉得那是学张爱玲学得最象的小说。另外,张爱玲去世的时候,我在电台里听过一篇稿子,是叶写给张的,说研究生期间以张为题,在故纸堆里翻,那些片断,我点点滴滴地听出了椎心,于是,在93年那样一个秋天的晚上,我静静地流下了眼泪。如果人与人之间会由于一些无关紧要的点滴而得到一些莫名的牵系,这无疑也是一种。
      
      别的一些作家,我觉得莫言的说得最好,至少平实。至于其它,包括余秋雨,我都没看出新意,或是诚意。
      
      
  •     文学家和语言学家,完全是两类人。
  •     在汉语中出生入死?还高端访谈?
    按照现在流行的话来说,这标题就是装b装成了sb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