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之思

出版社:云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1
ISBN:9787548213529
作者:简圣宇
页数:194页

内容概要

简圣宇

书籍目录

审美之思:当代语境下的艺术理论与批评
目录
第一章 “审美疲惫”:当审美遭遇当代语境
第二章 “审美情调”:现代主义艺术魅力的一种彰显形态
第三章 “审美威慑”构成原因分析
第四章 “审美威慑”的日常表现
第五章 “虚假审美认同”:不可忽视的非审美因素
第六章 艺术的价值与价格
第七章 虚实、可写性与(后)现代主义艺术理论
第八章 女性主义批评所存在的问题
第九章 康德的审美四契机与当代阐释危机
第十章 “境界说”与“精神科学”之生命内涵比较
第十一章 以辩证的态度对艺术作品进行哲学解读
第十二章 以广西壮族民间曲艺反观艺术起源学说
第十三章 无尽的探索:“美的本质”问题
第十四章 美感:我们对存在的切身感悟
第十五章 回到本真的艺术体验本身

作者简介

20世纪70年代末到21世纪初这段时间来,是中国艺术史上最具有历史纪念意义,也是最富有戏剧性一个历史阶段。在这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中国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国度,经历了从过度政治化的文艺思潮的衰落,到现实主义思潮的复兴,再到国外的现代主义思潮的大规模重新进入,以及后现代主义消费主义语境在各个大中城市成形这四个重要历史阶段。
在这一历史过程中,许多表面上琐碎而实际上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审美现象也随之产生。这些由现代主义艺术所引发的审美现象,大多曾以相似的面貌出现于它们的原发地:欧美。所以在欧美国家,已经有许多学者作过各种卓有成效和富有启发意义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工作。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西方对现代主义艺术所进行的相关研究,基本上只是针对他们本国或西方世界里的现代主义艺术现象,而对于现代主义艺术进入中国后引起的新的审美现象,则极少关注。与此同时,国内对于现代主义艺术的研究也有轻视、滞后的倾向,相关书籍并不多,不是《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王岳川,尚水编)、《国外现代艺术学新视界》(李心峰选编)之类专门介绍国外理论的,就是诸如《眼界大开》等带有猎奇色彩的介绍式著作。《美术》杂志曾就相关问题举行过系列讨论,期间有理论界的一些学者做出了可贵的探讨,不过在探讨过程中,时常有清醒的理性分析让位给情绪化和简单化和的道德判断的倾向,他们对于现代主义艺术的评判,更多的只是停留在纯粹道德批判上,延续着改革开放前的那种偏于刻板的旧式思维,而较少真正以一种平和的心态,从多学科的学术视界上,以贯通性思维来审视这一艺术现象。所以尽管他们在现代主义艺术进入中国后引起的新审美现象的研究上,起步早、论述多,批评声势浩大,但最终却没有做出多少学理上的细致阐析。这就使得对这方面的研究,成为了一项非常迫切的任务,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因此,非常有必要择取出那些最有代表性的审美现象,并且从其在中国当代语境下的呈现感性表征入手,站在历史和现实的理论实践高度之上,以具体的文本细读和真切的生命体验为核心,融通传统与现代的审美理论之所长,而又不囿限于其所具有历史局限性的思维框限,于新的审美视阈内分析和阐释出这些审美现象。而这个审美思辨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对鲁道夫•阿恩海姆的视知觉理论、克莱夫•贝尔的形式美感理论、等相关文艺美学理论加以融通性运用,而且还应当把这些文艺学、美学、艺术学、哲学、心理学与媒介传播学、经济学、社会学等跨学科理论联结起来,以多学科大视角,立足于对复杂历史背景的反思。高屋建瓴但又不脱离文本细读和具体的生命体验,从艺术本身的特性出发,穿透现象的表征,审视其深层结构,对其中的各个原因进行总结,构筑起一个初步的、有建设性的理论架构,以期为之后的深入研究做好铺垫工作。
闻一多先生曾说:“我始终没有忘记除了我们的今天外,还有那二千年的昨天,这角落外还有整个世界。” 如果我能够冒昧补上一句的话,那就是,除了我们昨天和今天,还有无限广阔的未知的未来。《东吴哲学论丛》主编任平曾阐述办刊宗旨时,提出“宁创新而浅稚,勿老成而平庸”一语,这亦可为本书的写作宗旨。
本书力图以具体文本分析和理论探讨相结合的方式,梳理当代语境下的艺术理论与批评存在的困惑与思索,但并不认为自身所提的理论和阐述已处于完全正确的、已完成的状态,恰恰相反,本书更希望给读者展开一个个指向远方的探索性提问,从平日所未思之处出发,从庸常所习见之处出发,由读者与笔者一起踏上这无尽的思想旅途。本书不求完成解答,只求有激发启迪的效果。
常言道,船停泊在港湾里最安全,但那不是造船的目的。理论探索,亦如是。


 审美之思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作为该书的读者之一,《审美之思》通读下来我觉得这既是一本专业性质的艺术理论著作,也是一本供艺术学理论专业方向学生或爱好者的很好的读物。是一本可以增进和丰富艺术理论与艺术批评的好书,可以使读者从不同的视角展开思维,对当代语境下的艺术理论与批评有新的探索欲望。 全书读下来,让我收获很多,尤其在读过第六章后,我自己也开始思考,到底是什么左右着艺术价值与艺术价格,接下来便是本人是一些思考:一、不可量化的艺术价值作者注意到,无论古今中外,在对艺术作品的评价体系中,一直存在着一个深刻的、根本的致命缺陷:人类自有艺术至今,从未建立起一套对艺术作品的“艺术价值”进行精确地、可量化的、可推演的、有课操作性的衡量标准。因为这种标准注定是不可能建立和推广的。的确如此,正因为艺术的价值是不可以精确衡量的,所以艺术、艺术品才更具有让人向往的魅力,因为一些可以清楚的了解其价值、功能、功用的东西会让人产生倦怠,就认为会是生活的必须。而艺术就不同,它可以为生活添色,成为生活的调味品。因为艺术价值既具有审美价值的一般性涵义,又有其特定的涵义。艺术价值一般包括艺术的审美价值和经济价值,以及认识价值、教育价值、道德价值、娱乐价值等,是以审美价值为主体的多种价值的综合体,构成一个有机的系统。审美价值,是指客体对象与审美主体在审美关系的生成中所体现出的能够满足人的审美需要、引起人的审美感受的具有某种社会性的客观属性。从广义讲,审美价值不仅体现于艺术活动之中,而且是诸多社会实践活动所共同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狭义的审美价值表现在艺术活动中,它是艺术创造所追求的最重要的价值目标[ 田川流《艺术价值与审美理想》,文艺报,理论与争鸣【N】,2007.06.30第003版]。 二、被量化的艺术价值作者认为,当经济资本侵入艺术领域,“货币价格”介入审美活动之后,事情发生了更加微妙复杂的变化:因为在资本逻辑中,简直没有什么是不能用货币来标明价格的——几乎一切艺术品,不管是中国的还是西方的,传统的还是现代的,或是后现代的,都可以作为艺术消费品被至于拍卖行里。方便、快捷地用货币来加以“量化”,而不去管这种“量化”究竟有多粗暴、多简单化。由于艺术的经济价值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强化,艺术的经济价值所具有的负面作用也愈加体现出来。它作为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对于社会的经济发展起到显著的推进作用,另一方面有时又以其巨大的经济作用,冲击着艺术的审美作用以及艺术家的审美理想。一些艺术家在可观的经济利益的诱使下,逐渐放弃了艺术的审美理想,以及作为艺术家的使命感,一味追求其经济利益,致使艺术出现一系列堕落的趋向,诸如艺术的过分感官化、低俗化、商品化等现象均有所泛滥。因此,不论是脱离艺术的审美理想而一味追求其经济价值,或是闭眼不看其经济价值而奢谈其审美价值的做法,均是十分有害的[ 田川流《艺术价值与审美理想》,文艺报,理论与争鸣【N】,2007.06.30第003版]。当然,这其中也有本身的基本功与创作功底就没有达到行业的普遍水平的所谓艺术家。三、影响艺术价值的因素作者在书中提到,当大众在日常生活中判断某件艺术作品的“价值”时,其实并不指涉这一艺术作品在艺术发展史上的地位,也不涉及艺术家在作品身上展现出来的卓越性、独创性和普遍可传达性,而仅仅是指它们已经或者可能会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上被确认的“货币价格”。在我看来,一件艺术作品的艺术价值主要由作品作者的知名度、作者的社会贡献、以及它的唯一性(例如作品作者已经不再创作或离世)、时间与客观原因的堆积所决定;其次,机构(包括拍卖行、艺术机构、画廊、艺术馆、经纪人等)对艺术品价值的影响也是不可小视的;其次,艺术消费也是艺术品价值最重要的环节,价值的最终实现,有赖于消费者的直接参与,艺术品价格的波动,也与广大消费者的接收与消费心态有着密切的关系;最后还包括艺术批评家的事前造势。这些都是除了艺术作品本身的额外附加值影响着艺术品价格的风向,人们在对艺术品价值考量的时候,更多的还是看创作者,一个好的作品首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其次是支撑作品的理论构架,因为即使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艺术家而不是名家或大师,也可以做到兼顾基本功与理论构架,但是其价格肯定远不足于名家、大师这些具有较高社会影响力的人。被称为“中国当代艺术的教父”的栗宪庭老先生说过:“一个艺术品产生以后,能否商业化是另外一个问题,艺术和艺术商品是两个问题,我后来一直提倡艺术和作品分开,艺术就是艺术家在创作,他们是很真实的状态,作品产生以后,就交给这个社会了,社会商品一定是商品化,你没有办法阻止的,文革的时候还会变成政治产品。一个艺术家不能保证他的作品到社会他扮演的角色,艺术家只能保证他在创作的过程中,他和作品的关系,作品一旦产生以后属于社会。社会当然有纯粹艺术的学术范围,也有艺术的商品范围,不同的问题,不是说艺术一旦商业化产业化了,艺术就不纯粹了”[ 栗宪庭,80年代也不是一个理想主义的年代凤凰网 http://culture.ifeng.com/niandaifang/special/lixianting/]。对于艺术品,只要进入市场,它就变成了艺术商品,也就必须要遵循市场上的生存法则,很多时候这种角色的转变是被动的,但也是目前甚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无法改变的。艺术品与艺术商品是非常相近的两个不同范畴,具有各自鲜明的特征。艺术品进入市场便成为了艺术商品。艺术品成为商品,对于社会经济文化与人的发展均具有积极的意义。从艺术品到艺术商品,从艺术审美价值的呈现到艺术商品的审美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共存,呈现出艺术品最终价值实现的必然途径。在这一进程中,艺术品的审美价值既可能得到张扬和放大,也可能遭到消解或弱化[ 田川流,《论艺术品与艺术商品的价值》,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N】2012年第57卷第六期]。具有时代精神和历史责任感的艺术家和艺术企业家,应当科学、正确地把握艺术与市场的关系,实现艺术与市场及其产业的内在链接与共生共长,促进艺术品审美价值与艺术商品综合价值的不断提升。
  •     第八章 女性主义批评所存在的问题这个章节尤其值得一读:如前所述,女性主义批评实际上仍未能真正建构起一个健全可靠的话语基点,既无法界定、阐释自身也把握不住话语指向,于是在随后进行话语拓展时,女性主义批评开始面对本不该出现的重重障碍。其中最明显的有以下两个方面:(一)非合理的假定性和形而上学倾向过甚由于女性主义理论者没能详致阐释究竟什么是合理的“女性/男性/人”等概念,结果造成拓展、实践时的理论紊乱。为此,女性主义需要用大量虚拟性、假定性的论据来进行自我支撑和掩饰。其中较为明显的要属她们在女性主义理论里所营造出的性别上的二元对立气氛,即在女性主义理论中,或显或隐地总把男性预设为男性中心主义者,置于所有女性的对立面:男性=男性中心主义者=父权制=专制和暴虐女性=女性主义者=“双性同体”=善良和希望这种“女性成见”在女性主义批评中往往是以超验、不证自明的“元话语”形态存在着的,不需要也不容许辩驳。如此建筑在偏激视界上的形而上学理论,很快便催生了一种与旧有父权文本这“厌女症”(Misogyny)异质同构的症候:“厌男症”。 无论是女性主义批评还是女性主义艺术,都存在着这种为“颠覆而颠覆,为反抗而反抗”的矫情的姿态。我们看到她们的姿态很激烈、很激进,但这种激烈与激进多是停留在姿态意义上的,缺乏具体的社会内容和社会政治性,抽象、空洞、大而无当,因而也缺乏吸引观众持久注意和共鸣的高贵的精神力量。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不厚的书,提出来的观点倒挺多,看问题的角度非常独特,别致的思考,感觉作者是在抛砖引玉吧,值得一看。 这本书似乎市面上很难买到,毕竟是作者的小论集。孔夫子旧书网上倒是有,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找找。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