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房间

出版社:天培
出版日期:20000101
ISBN:9789575606466
作者:Virginia Woolf

作者简介

作者簡介:維金尼亞•吳爾芙Virginia Woolf (1882 ~ 1941)---英國當代小說家、散文家及文學評論家。以其作品風格細緻微妙見長,並奠定女性主義文學及現代文學之雛形。為入選二十世紀十大小說家中唯一的女性,並榮獲〈TIME〉雜誌名人榜。
◎由於天性敏感,十三歲喪母之慟所帶來的精神創傷延續了她的一生,影響創作甚巨:在寫完長篇小說時,她總會寫一些文章來釋放強大而窒息的焦慮,本書即是其中之一。但終因長期為憂鬱症所苦,於41歲投水而死。作品有:《波浪》The Waves、《日與夜》Day and N 內容簡介:若莎士比亞有個才華洋溢的妹妹,她會一樣成名立萬……?在維多利亞時期,女子是不能受教育的。而吳爾芙卻在封閉古老的社會裡帶你進入另一個想像的空間。
◎本書是由吳爾芙在英國紐南母(Newnham)和格登(Girton)兩間女子學院的演講〈婦女與小說〉兩篇講詞合併而成。其中對女性書寫的空間與意義作精闢的闡述,並做了一個結論:『女性若是想要寫作,一定要有錢和自己的房間』。這篇精彩獎稿發出了女性的聲音,視為女性主義的重要著作。


 自己的房间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品读伍尔芙,会让我想起三毛。其实她们的作品风格迥异,难道只是因为她们都拥有天赋的才情,却自己断送了卿卿性命?不是,不那么简单。她们都渴望自由独立;她们都具有令自己满意的幸福婚姻,却均遭质疑;她们的精神不堪一击,脆弱如蝶蛹;她们一个浪迹天涯,一个独坐自己的房间,但一样的孤独无助……这只是我的执拗,将她们无端的联系在一起,因为对于她们不同的生活方式,我却同样的艳羡:三毛游走天下,书写自己的足迹——一个足够现代、足够自在的灵魂;而伍尔芙早年生活安逸,读书、写书,还自己出版,透着十二分的惬意——遥不可及的小资的恬静:她坐在属于自己的、看得见风景的房间里,低头书写给友人的信笺,偶一抬头,那秋意正浓的黄叶便落进了她的心底。多么安宁,有如瑰丽的画卷,我都会因此想的出神。不过,这房间也未必就是伍尔芙心驰神往的。在《一个自己的房间》中,伍尔芙曾经绝望地写道:“那种才能,是死亡将其掩盖起来了,那是种小小的才能,不过对拥有者来说却弥足珍贵,那种才能毁灭了,而随之毁灭的还有我的自我,我的灵魂———所有这一切都像锈菌一样,吃掉了春天的花朵……”中国被父权浸淫了几千年,100年前的英国也好不到哪里去。一个女人小时侯生活在父亲的房子里,长大之后生活在丈夫的房子里,迟暮之年则可能寄居在儿子的房子里,唯独没有自己的。自己的房间意味着自由、财产、庇护,一个心灵的归所。伍尔芙的命运不会比其他的女人优越,在她看来,一个女人获得自由的最佳方式就是写作,拥有一间自己的房间,毫无羁绊地写作,从而达到心灵的自由。伍尔芙对于自己房间的渴望逐渐演变为对女性权力的向往,她的内心充满了疑问:为什么图书馆里都是无数男人书写女人的作品,而没有女人自己记录的历史;为什么那个年代为数不多的女性作家都变成了狭隘的小说创作者,整日在风花雪月里堆砌自己的想像,而不能参与诗歌和学术?她把这些都归咎于女性经济的依赖和教育权力的被剥夺。这一点在女性越来越自由的今天,依然具备价值。拥有良好的教育背景、体面的工作、稳定的收入、点击量颇高的博客,能说这样就具备了伍尔芙笔下期待的心灵自由了吗?还是会有些许苦涩在心底暗涌吧。伍尔芙于1882 年出生于一户严守维多利亚道德的家庭。父亲莱斯利" 斯蒂芬爵士是著名的哲学家、文学批评家,优越的家学滋养了伍尔芙的文学天赋。但维多利亚时代,女性无权接受正统教育,而且父亲及两位异父兄弟的严厉管教令她的精神极度紧张,几近发疯。唯有母亲与她最亲近,鼓励伍尔芙写作,用温暖的母爱慰藉她沉郁的心灵,但1895年母亲的去世令她失去全部的精神依靠,一年后,她自杀未遂。之后又经历了因父亲和姐姐去世的两次精神崩溃。在1912 至1922 这10 年间,伍尔芙似乎已能从家庭成员死亡的痛苦中解脱出来,并找到了自己的终生伴侣:里昂那多" 伍尔芙。在写给里敦" 斯特莱切的信中,她毫不掩饰新婚的欣喜之情以及对家庭惬意生活的向往:“我们家(位于萨塞克斯)是世界上最适宜读莎士比亚的地方……”在说起伍尔芙时,人们总避不开女权主义、同性恋、抑郁症这些冰冷的词语,这些坚硬的铠甲对她优雅的身躯无异于伤害。在我看来,她只是一个无比睿智的女人,拥有自己的声音和头脑,如灯塔般伫立于大海,冷冷的、超然的对世间侧目,明晰生活的真实而拒绝投身其中,但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健康还有幸福感。尽管她的丈夫深爱她,可是个人的性情、命运总是在出生和童年时代既已定型,当爱出现的时候,总是太晚了。1941年3月28日,一个初春的早晨,59岁的伍尔芙写完了她最后一部手稿《幕间》,口袋里装满石块,走进了欧塞河,斯人已去。我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伟大的艺术家都选择了这样的方式和世界告别:1890年的梵高、1927年的叶赛宁、1942年的茨威格、1956年的杰克伦敦、1961年的海明威,还有老舍、三毛、海子、顾城……有人说是时代的悲剧、人性的脆弱,我想是那一颗颗敏锐之心,如玻璃般晶莹又易碎,既然不能苟活,找不到出路,就只有放弃。当美好的幻影在心中一点点破灭,他们就留不住自己,尽管心中满是眷恋和不舍,还是走了,步步回头的走进暗夜,走进冰河,不需要挽留。伍尔芙在给她丈夫的遗书中写道:“我感觉我快要疯了。我不能让这样可怕的情况继续下去了。我恢复不了健康。我听到一些声音,这让我不能够全神贯注于自己的工作。我和它斗争过,但是却再也不能够继续了。我将我的欢乐归功于你,但是现在这些欢乐却再也不能继续了。在今后我也将不会再打扰你的生活了。”字里行间倾诉的依恋与不舍很能赚人热泪,但他们只有夫妻之名。由于伍尔芙幼年遭受异父兄弟的性骚扰和家长制的禁锢,使她多年沉迷于同性之爱,她与里昂那多之间更多的只是“伙伴关系”,但我依然会为字里行间的依恋所感动,她亲昵地称他为“小水濑”。这或许可以理解为,伍尔芙终生对爱无止境的追求和渴望,这一点还可以在她的书信中找到佐证。 “若无信件来往,生活将会分崩离析。” 1912 至1922 年间,伍尔芙共写了600 封信。在信中,伍尔芙付出了极大的热情,联系、关心她所爱的人,以期望收获对方对自己的爱的回馈。读她的信笺,会读出一个不同的伍尔芙。一个平凡的、甚至有些八卦的伍尔芙。 信里找不到丝毫的,一个女权主义者所固有的愤懑、反抗,谈的多是些琐事,比如怎样帮姐姐范尼萨找厨师,与英国著名传记家里敦" 斯特莱切分享最近读过的一些书籍,给她的未来侄儿取名字,为艾略特争取基金事宜。在这些信件里,没有《一个自己的房间》中的呐喊、挣扎、硬朗、尖利,有的只是脉脉温情。读着她充满爱、温暖、甚至机灵狡黠的信,再联想到她的一生及作品,不由得感觉到一丝悲凉。这个女子,注定一生孤独。世间恐怕没有比伍尔芙更虔诚,更投入,更伟大的文学爱好者,她写了读书笔记无数。如果她活在当下,不知道会有多少出版商趋之若鹜的找她写书评,想像中该是何其热烈的场景,是不是可以把伍尔芙作为书评的鼻祖呢?那是大约100年前,她每天坐在卧室里,对前辈们的作品品头论足,那些大量的评论无一不显示她视野的开阔、评判的睿智和思想的深邃。从清晨到深夜,她专注于浩如烟海的书本中,一边搜寻闪烁的灵光,一边与耳边的幽灵进行抗争,因为那个幽灵总是附在她的耳边说:“我亲爱的,你是个年轻女人。你在评论一本男人写的书。你要可爱一点;温柔一点;说些奉承话,骗人话吧;把我们女人全部的诡计和把戏都用上。永远不要让人猜出你有自己的头脑。别忘了,要做个纯洁的女人。”当然,她赢了,她做到了用自己的头脑“对小说加以回顾,表达自己认为正确的人际关系、道德、性别的观点”。这些令人一时难以读完的随笔,背后支撑的是多么巨量的阅读!她的阅读时光令人遐思,那是父亲的书架带给她的幸运时光、家学渊源。她在一篇《阅读时光》的随笔中说:“我们看到许许多多的书籍问世,而且经常有人告诉我们现如今人人都能写作。这话倒也不假;然而我们毫不怀疑,在这一堆滔滔不绝的语言的洪流与泡沫中,在这些洋洋洒洒的庸俗浅薄的作品中,还存在着某种伟大的、如火如荼的热情,只要有一个大脑碰巧比别人的大脑更高兴地转动一下,就能产生出流传百世的作品。” 这些话仿佛出自今天,意味深远。如果有人问起,读伍尔芙作品的最深刻的感受,那就是:错过了太多美丽的阅读时光。无论清晨抑或日幕,安静一隅,自今日启。
  •     女性主義於我自己是個重要的啟蒙,透過女性主義,我學會反省很多原先以為理所當然的東西,學會如何拆解這些概念,學會如何向這個世界發問挑戰。但是這個階段終於還是要過去的。如果只停留在這個階段,最後也就只能把自己生命所有的問題都推諉給世界和其他人,自己躲在這種批判大旗下毫不長進。「自己的房間」這本書重要的地方不完全在於「控訴」過去女性是如何被排除在主流文學創作之外,她還有積極的一面,因為只會控訴抱怨是不會有創造和貢獻的。結語很重要,女性有了錢,還有自己的房間,並不是這樣就夠了,那只是一個相對平等的開始,我們應當期待女性拿出一流的作品,回歸文學創作的本質和眼界。真正感人而偉大的文學作品並不會因為是男人寫的或是女人寫的而有差別,重點是要如何追求那個偉大和力量,而不是用女性文學的標籤沾沾自喜。

精彩短评 (总计13条)

  •     巨流河 里面介绍过的书
  •     明显我跟不上她想的=。=
  •     大陆出中文版了么?
  •     女性一定要有自己的房間,當鎖上門時,可以不被任何人打擾。這並不僅僅是說要有實體的房間,更是一種象徵意義。要給自己獨立的成長和思考空間。
  •     很有魅力的文字,很给力的对男人的讽刺
  •     放弃摘抄习惯,否则整本书都会被我抄下来~单膝跪地唤一声曾太祖婆婆~
  •     一个略有限制却又在当时时代超前的视角。作为女权运动的启蒙,很多有价值、不偏颇的观点。印象最深的是词句里节制的态度和费心维持的相对客观。未完全读懂,感觉很多地方都有深入的可能。
  •     一个人自己的房间
  •     推荐
  •     女人一定要有一间自己的房间!15年前看过此书后,作家的观点内容深深地影响着我我,原来读优秀的书,与优秀的人交往,便有机会享有优秀精彩的生活。
  •     我不赞同肖尓瓦特那样的激进者,所以伍尔夫的“双性同体”诗学我认为很有意义
  •     这本「说教」的成份很少,更多的是对于女性自主及创作的期许,以及对迈向性别平权、艺术多元化的展望。字句裡偶有洞见、热情和值得三思的段落。 「心智上的自由得靠物质方面的东西,而诗得靠心智上的自由。」「一个人能使自己成为自己,比什麽都重要」
  •     借閱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