蔗糖史

出版社:中国海关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1
ISBN:9787801656469
作者:季羡林
页数:858页

章节摘录

插图:至于吉敦谕同志所引的《凉州异物志》,是根据清张澍的辑佚本,张澍并没有肯定说,这确实是宋膺所撰。吴德铎同志最后的结论是:“我国开始炼取蔗糖的时间是唐朝,并不是像吉先生所说的‘始于汉代’”。十八年以后,吉敦谕同志在《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第4期发表了一篇《糖辨》。吴德铎同志在同一个刊物上,1981年第2期,发表了《答(糖辨)》。这两篇文章实际上是上一次论战的继续,各人仍坚持自己的观点,但新提出来的资料不多。我上面根据十八年前的文章所作的介绍基本上能概括后两篇文章的内容,我在这里不再详细加以叙述。我仔细拜读了两位同志的论文,我觉得,两位同志的意见都有合理的部分,但又似乎都有点走了极端。根据现有的资料,经过力所能及的去伪存真的剔抉,我只能采取一个中间的态度,做一个折衷派。吉敦谕同志的推理方式有合理的成分,比如他说:“甘蔗既是我国土生土长并已广有种植之物,何能迟迟至数百年后,我国人民还不懂制造蔗糖,而从印度学得了此种技术呢?”(《糖辨》第182页)甘蔗在中国是否是“土生土长”,我在另外一个地方再详谈这个问题。但是对于他整个的想法,我是觉得合情合理的。中国这个民族是既善于创造又善于学习的民族。从汉朝就接触到“西极(国)石蜜”(是什么东西,另文讨论),中间经过魏晋南北朝,在许多《异物志》里都有记载,却一直到了唐初才从印度学习熬糖法,在五六百年漫长的时期中竟对此事无所作为,这使人不大容易理解。根据现有的材料来看,制蔗糖的程序不外两种,一种是曝晒,一种是熬炼。按道理讲,前者似乎比较简单,只要有甘蔗汁,在太阳下一晒,就可以凝稠。此时恐怕还只是稠糖,而不是沙糖。这种曝晒的办法许多书中都有记载。比如《吴录·地理志》、宋王灼和洪迈《糖霜谱》引《南中八郡志》:“曝成饴,谓之石蜜。”嵇含《南方草木状》:“曝数日成始”等等。但是很多书却曝煎并提。比如杨孚(?)《异物志》说:“又煎曝之,凝而(如)冰”;《凉州异物志》说:“煮而曝之”。因此,我们很难说,曝煎二者,哪个在先,哪个在后。用曝煎的办法制造蔗糖可能在南北朝时期已经有了。到了唐太宗时,《新唐书》明确说,向摩揭陀学习的是“熬糖法”,是专门用煎熬的办法,根本不用曝晒的办法。

前言

经过了几年的拼搏,《糖史》第一编国内编终于写完了。至于第二编国际编,也已经陆续写成了一些篇论文,刊登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杂志上。再补写几篇,这一部长达七十多万字的《糖史》就算是大功告成了。书既已写完,最好是让书本身来说话,著者本来用不着再画蛇添足、刺刺不休了。然而,我总感觉到,似乎还有一些话要说,而且是必须说。为了让读者对本书更好地了解,对本书的一些写作原则,对本书的写作过程有更清楚的了解,我就不避啰嗦之嫌,写了这一篇序。我不是科技专家,对科技是有兴趣而无能力。为什么竟“胆大包天”写起来看来似乎是科技史的《糖史》来了呢?关于这一点,我必须先解释几句,先集中解释几句,因为在本书内还有别的地方,我都已做过解释。但只不过是轻描淡写,给读者的印象恐怕不够深刻。在这里再集中谈一谈,会有益处的。不过,虽然集中,我也不想过分烦琐。一言以蔽之,我写《糖史》,与其说是写科学技术史,毋宁说是写文化交流史。既然写《糖史》,完全不讲科技方面的问题,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是,我的重点始终是放在文化交流上。在这一点上,我同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是有所不同的。我之所以下定决心,不辞劳瘁,写这样一部书,其中颇有一些偶然的成分。我学习了梵文以后,开始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欧美许多语言中(即所谓印欧语系的语言)表示“糖”这个食品的字,英文是sugar,德文是Zucker,法文是sucre,俄文是caxap,其他语言大同小异,不再列举。表示“冰糖”或“水果糖”的字是:英文candy,德文Kandis,法文是candi,其他语言也有类似的字。这些字都是外来语,根源就是梵文的的arkara和khan和khandaka。根据语言流变的规律,一个国家没有某一件东西,这件东西从外国传入,连名字也带了进来,在这个国家成为音译字。

后记

季羡林先生重要的学术著作《蔗糖史》(精装本)终于面世了。先生撰写此书耗时甚长,先后断续达十七年(198l-1998年),其间1993-1994年则集中用于在北京大学图书馆收集资料,除周日外,“风雨无阻,寒暑不辍”,披阅典籍,达数十万页。有关糖史的专著,此前曾有两部出版,即:Edmund O.von Lipp-mann的Geschichte des Zuckers(1890年)和Noel Deerr的The His-tory of Sugar(1949年)。此二书取材丰富,立论沉稳,堪称佳作。季先生所著糖史与之有别:一、从文化交流而非科技发展的角度探讨植蔗和制糖的历史;二、采用了大量无可取代而又极具启发意义的中文资料。因此,相对于前两部著作,《蔗糖史》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有明显突破。本版《蔗糖史》以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季羡林文集》第九、十两卷为蓝本排印,经十数次校改后付梓。为尽量维持季先生手稿原貌,方便以后的研究,出版社保留了季先生手稿在一些用字、用语上的习惯。季先生的学生、社科院亚太所研究员葛维钧先生为本书的出版投入了大量精力,于近一年时间里,通读全文数次,在使之成为权威版本上做了许多工作。为此我们深表感谢。

书籍目录

穷搜百代以竞厥功——浅述季羡林先生撰写《蔗糖史》的动机、方法和内容
《蔗糖史》自序
第一编 国内编
《蔗糖史》(国内编)自序
引言
第一章 飴餳餳餹
第二章 周秦至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飴餳餳餹以及甘蔗和蔗浆
第三章 石蜜
第四章 蔗糖的制造在中国始于何时
第五章 唐代的甘蔗种植和制糖术(618-907F)
附 关于唐代制糖法的一点小考证
第六章 宋代的甘蔗种植和制糖霜术(辽金附)(960-1279F)
第七章 元代的甘蔗种植和沙糖制造(1206-1368年)
第八章 明代的甘蔗种植和沙糖制造(1368-1644年)
第九章 白糖问题
第十章 清代的甘蔗种植和制糖术(1616-1911年)
附录一 清代糖史部分资料索引(杨宝霖制)
附录二 浅述明朝、清前期广东的甘蔗种植业和制糖业(杨国儒)
第二编 国际编
第一章 第一编中已经提到过的有关第二编的内容
第二章 甘蔗的原生地问题
第三章 西极(国)石蜜
第四章 从佛典的律藏中看古代印度的甘蔗种植以及沙糖和石蜜的制造和使用
第五章 唐太宗与摩揭陀——唐代印度制糖术传人中国问题
第六章 邹和尚与波斯——唐代石蜜传人问题探源
附 甘蔗何时从印度传入波斯
第七章 欧、美、非三洲的甘蔗种植和沙糖制造
第八章 南洋一带的甘蔗种植和沙糖制造
第九章 日本的蔗和糖
第十章 琉球的蔗和糖
第十一章 埃及以及其他阿拉伯国家的种蔗和制糖
附 有关蔗糖的阿拉伯文资料
第十二章 蔗糖在明末清前期对外贸易中的地位——读《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札记
附章 新疆的甘蔗种植和沙糖应用
第三编 结束语
在甘蔗种植和沙糖制造方面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以及中国在这两个方面所起的作用
附录 一张有关印度制糖法传人中国的敦煌残卷
附 对《一张有关印度制糖法传入中国的敦煌残卷》的一点补充
问题
再谈问题
后记

编辑推荐

《蔗糖史》:季羡林:这是我一生当中最重要的学术著作。历时17年,凝聚季先生一生最多心血的鸿篇巨制。一部围绕蔗糖展开的世界文化交流史。体现在植蔗制糖上的文化交流轨迹《蔗糖史》精装本的出版原是季先生98岁生日的献礼,如今他却不能亲见其书,令人遗憾。

作者简介

《蔗糖史》内容简介:经过了几年的拼搏,《糖史》第一编国内编终于写完了。至于第二编国际编,也已经陆续写成了一些篇论文,刊登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杂志上。再补写几篇,这一部长达七十多万字的《糖史》就算是大功告成了。书既已写完,最好是让书本身来说话,著者本来用不着再画蛇添足、刺刺不休了。然而,我总感觉到,似乎还有一些话要说,而且是必须说。为了让读者对《蔗糖史》更好地了解,对《蔗糖史》的一些写作原则,对《蔗糖史》的写作过程有更清楚的了解,我就不避啰嗦之嫌,写了这一篇序。我不是科技专家,对科技是有兴趣而无能力。为什么竟“胆大包天”写起来看来似乎是科技史的《糖史》来了呢?关于这一点,我必须先解释几句,先集中解释几句,因为在《蔗糖史》内还有别的地方,我都已做过解释。但只不过是轻描淡写,给读者的印象恐怕不够深刻。在这里再集中谈一谈,会有益处的。不过,虽然集中,我也不想过分烦琐。一言以蔽之,我写《糖史》,与其说是写科学技术史,毋宁说是写文化交流史。

图书封面


 蔗糖史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5条)

  •     我想买,但为什么缺货
  •     书很学术,很适合研究,纸张很好,适合收藏,缅怀先生
  •     翻完,在没有搜索引擎的领域的考据实属不易。小结知识点:起自印度,三国始种甘蔗,历朝历代不断精进
  •     海关版所谓纳入近百古版画插图,颇有钓誉之嫌。。方寸大小仅供浮光掠影。。
  •     文献巨多,适合当参考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