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
ISBN:9787506069533
作者:王小妮
页数:216页

内容概要

王小妮: 1955年生于长春市,曾随父母下放农村和作为知青插队前后7年。1978年春考入吉林大学中文系,后做电影厂编辑。1985年迁居深圳,2005年起在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任教。曾出版诗歌随笔小说多部。作品包括:《我的纸里包着我的火》、《世界何以辽阔》、《安放》、《一直向北》、《上课记》、《上课记2》等。

书籍目录

壹 普希金在锅炉里
贰 钻出白菜窖的人
叁 两个姑娘进城看电影
肆 新土豆进城了
伍 一个口信
陆 在烟囱上
柒 喇叭和像章
捌 结巴
玖 火车头
拾 燕蛤喇
拾壹 棋盘

作者简介

发生在1966年的故事。日常市井中普通的人们,在那特殊一年里,日复一日的懵懂和不宁。王小妮用她从容的文字、含蓄的方式,还原那一年中,北方城乡间各不相同的人心冷暖。触碰了突然事变的降临带给平凡人们的影响,故事简单而蕴藏的情感深远。
他们的故事绝非特殊,而是普通又普遍的。这些普通人,从事各种行当,背负各种历史,在这个人人自危之年的某个临界点,他们的生活发生了身不由己的改变——这改变不是轰轰烈烈的生死抉择,而是灰色地带的沉浮明灭,人性的斑斓底色由此彰显。


 1966年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0条)

  •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本和书写“虽然热衷于大历史的,始终还把它当作是一个极特殊的年份,或褒或贬,我倒觉得它更像罗生门,未来会持续出现新的无限的讲述空间。”王小妮在这本书的前言里开头是这样一句话。末尾她写:“希望这11段故事能留住那一年人世间的最末梢,并以此握有穿越时光的力量。”个体虚构和历史真实一段并不曾远去的历史总还带着历史本身所具有的那种隐秘、深沉的属性,尤其其具有着那样特殊年代的气质而容易使距离那段历史颇近的我们生出探秘的心思、挖掘的想法,对于以摆弄文字为生的我来说,在拿到这本小说之后隐约还带着某种敬畏,在阅读之前更有种把小说背后那段历史从文字的缝隙里打捞出一些碎片,拼接出历史原貌的冲动。是的,对于历史与文字的关系的缠绵无间,写字的人总体会的十分深刻。王小妮显然也是如此,所以,她才会把童年记忆里那些带着特殊色彩、特殊烙印的真实片段,演化成一个个的故事,对于人物和故事的真实而言,它无疑是虚构的,但对于历史真实而言,它无疑又是写实的。开篇故事:每个人的脚下都埋着雷这本书的阅读是深入的,不像其他一些书籍,整本书看完后几天脑子里就完全剩下了纸张搅成的浆糊了。这本书的书写本身就带有刻画的力量。从第一个故事到最后一个故事,断断续续的看了许多天,直到最后一个字从眼底滑出,重新翻到目录,仍然对目录上的11个故事的每一个人物和其中的故事细节印象深刻。“普希金在锅炉里”、“两个姑娘金城看电影”、“新土豆进城了”、“火车头”、“燕蛤蜊”、“棋盘”等,各个故事里的人物都是清晰可辨的。第一篇故事“普希金在锅炉里”,描写了一家人和一个年轻锅炉工的故事。我印象深刻的是描写这家的小女孩的几段文字:“天哪,这是写的什么,女孩好害怕,她从来没见过这样一些中国汉字组合在一起,还是纯蓝墨水写的,整整齐齐的。”“她没看过任何别的大人们的书。可是这烧锅炉的是个怪人,这些可怕的字把她吓坏了。女孩飞快地爬上光秃秃的木板床,一边跑一边听着心跳。拉着她自己的棉被,缩紧着躺下,又拉棉衣盖着脸。可是,有一团东西继续追过来,她不停地想遮挡,不停地躲。她想:一个好好的人,为什么要写这些吓人的字呢?这一定就是被抓住捆起来满街游斗的流氓吧。一定是的,是最坏的坏蛋。”这个故事里,年轻的锅炉工一直设法保护着的那本由学生时代交往的苏联笔友送给他的普希金诗集最后被女孩的爸爸扔进锅炉里烧掉了。只有这样,这家人才能安心。普希金的几句爱情诗句在动荡不安、鸡飞狗跳的年代竟是随时可能引发爆炸、带来灾难的地雷,这样荒谬的事情那时在每一天、每一个普通人身上、每一处角落里发生着。只这一件小事,这一个开篇的故事,读者就可以真切地感觉到那个年代的特殊气味了。简洁洗练的文字与沉涩时代背景的反差书的文字简洁、干净,没有浓彩重墨的渲染,文字大多是白描的语句,装着生活原本的模样,装着那个时代原本的模样。王小妮的文字里带着一股子流动在书页上的灵气,这种书写的灵气像是给那个年代安上了一对能穿透历史帷幕的双眸,它隐藏在文字的后面,与每一位阅读的人对视、交流,传递出一份文字之外的历史神韵。在“两个姑娘进城看电影”里有这样的描写:“车子停在一颗挺拔的大核桃树下面,从那儿正好望见通向城里的国道。笔直的光芒耀眼的国道。这一年的庄稼真是不错,它们就要长高、就要萋满国道两侧,从高远的地方看,国道就像一条发灰的松紧带。”“卖盐的姑娘不断落在后边,她总想回头再看看那个堂皇如宫殿的城市。她回家就要对爹说,城里就是好,没有电影的城里也照样好的。”“黑漆的土路,她的心悠荡荡的像空口袋,没看到电影的遗憾苦森森地涌上来,挂黑丝绒帘子的门和有颜色的叫金花的好看姑娘,为什么她一进城,城里就不给演电影呢?”这样的文字,在王小妮这本书中,随处可见。以一个个人物串起了1966那个特殊年代,就像一件件的手工雕塑一般,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不同姿态、不同遭遇、不同生活景象衬托出浓重、沉涩的整个时代背景。“普希金在锅炉里”是年轻的锅炉工,“钻出白菜窖的人”是城市里的年轻丈夫,“两个姑娘进城看电影”里面是两个农村姑娘,“新土豆进城”是一个院子里面住着的两位老人、城市打工者、年轻教师夫妻和他们的孩子,“在烟囱上”是一个看小人书店的孩子,“喇叭和徽章”是一个走亲戚的南方姑娘,“结巴”是一个口吃的孩子,“火车头”是一个父母被抓走、哥哥出门串联、被迫成了孤儿的孩子,“燕蛤喇”是一个中年男人和他的四个儿女,“棋盘”是一家老、中、青三代人。仔细读来,每一个故事里面都有孩子的身影,这样的书写是作为11岁时亲历过那个时代的作者的特殊烙印,我想,每一个孩子的视角都该有着作者个人对那个时代的触摸。那份感觉在经历了岁月的沉淀和酝酿后,被清晰呈现在这本书中。以作家亲历去还原历史的书写具有超越时代的意义1966,并不曾逝去太久,对于那个年代的记忆还有许多都保存在父辈人的心中。毫无疑问,那是一个荒谬的、不合理的、可怕的时代,可是每一个身处当时的人都是无知无觉的。对于那段历史,红卫兵、造反派、大字报……这是我从父辈口中偶尔得知的印象。从1966到1976,中国从那一年开始进入十年浩劫,“抓革命促生产”、“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口号已经不喊了,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的几句喊话轻易就煽动了全国上下上亿青少年学生鼓噪、狂热的灵魂。我们始终不能完全了解,这种“全民发烧”、“集体无意识”的现象诞生的深刻根由。但无疑,从上述的11个故事里面我们看到了那代人的独特生存状态:忧闷、茫然、惊悚、恐惧,无法把握明天和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无知无常、无心无力。王小妮在前言里这样写道:“普通人的感受最不可以被忽略和轻视。他们真实确切地感受,永远是纯个人的,无可替代和最珍贵的,是可能贯穿每一条短促生命的。”的确,这是以个人的视角在书写历史,是以作家个体的亲验和亲历还原历史,这样的工作对于文字工作者,对于作家本人,对于整个中华民族的成长和进步,都具有着超越文本的意义,具有比书写更强大的内涵价值。字数:2400菠萝于2014年7月12日出评
  •       首先,我想说说这本书的设计,外包装全黑,把外包装揭开,里面是全红的封面,我对这个设计是由衷的佩服的,就这一黑一红的设计,就诠释了本书的所有旨意。首先映入眼帘的全黑,仿佛是罩在那个特殊年代上的一块遮羞布,是啊,在无边的黑暗里,就是发生了什么,我们也看不见,摸不着。再深想,意义远不止于此了。那耀眼的红,一样是那个年代里永远的基色,最高贵的色彩,最衷心的色彩,当然,再深想,就觉得毛骨悚然了。那一年,有数以亿计的人就这么在一块巨大的黑幕下小心翼翼地活着,成为生命中不由自主的红舞者,这是我命名的由来。  说到最黑和最红,我甚至想到了先前的某地的打黑与唱红,多么惊人的巧合,或者就是别有用心的陷阱,无论对与错,历史总会时不时地给我们开一个玩笑,一曲红与黑,于是死伤无数,白骨累累,人心惶惶,不得安宁,就是再站得住的鹅毛大雪也遮盖不住历史犯下的罪恶,再大的雨水也冲涮不掉早就风干在历史耻辱柱上的血迹。就是过去这么多年,依然时时敲打着我们的心灵,叩问着我们的良知。有人在挣扎多年后会站出来鞠一个深躬,流一把悔恨的泪,算是对自己对历史的一个交代。  11个故事,同样一种人生,我读出的不仅仅是恐惧,是挣扎,是无措,是压抑,更是曾经的预言成为现实。我分明看到乔治奥威尔的政治寓言小说《1984》搬上生活的银幕,还有历史上永远不得翻身的纳粹、大清洗,那是一个什么时代啊。  这本书读完,我忘不了几个意象:俄式建筑,日语,语录,孩子,大雪。我一直在想,这些意象有什么关联呢,对于那个特殊的年代甚至具体的年份又在昭示着什么呢?那时候中苏断交不久,关系恶化,许多与苏联有关的建筑、书籍等面临灾难。中日尚未建交,民族仇恨犹在,一切与日有瓜葛者都被带上汉奸的帽子。这时候红代表着忠诚,代表了一切,所谓“万岁不离口,语录不离手”,一切日常的交谈、买卖都成了语录的阵地,多年后的我们反观当时的社会,不免觉得可笑,可那就是历史,活生生的,血淋淋的,甚至真实比我们想象和接触到的更甚,我们的祖辈就生活在其中,幸运的死里逃生,不幸的为那个时代殉葬,我们应该庆幸的不是活在最好的时代,而是我们的祖先能够在几十年前的一场人类浩劫中死里逃生,因此才有了之后的我们。那些当年初涉人世的孩子,如今都已垂垂老矣,11篇故事中有7篇以孩子的视角为主切入故事,这也符合作者当时的年龄,更显得真实。在真实之外,突然觉得可怕,那个时代成长起来的孩子该有怎样的心理和三观。我们一直说新中国之后出生的一代多么幸运,可他们又多么不幸,赶在60年代中后期成了红卫兵,继而上山下乡,来回折腾,一生跌宕起伏,永远没有安宁,甚至在多年后的今天还要面临认与不认的内心挣扎。一场大雪冷寒彻骨,多少人在家里闭门不出,不仅仅是怕冷,更是怕最高指示,最新指示。一场大雪不仅覆盖了罪恶,更覆盖了被踩踏的良知,覆盖了一切发生着的历史,可是太阳终究会出现,大雪迟早会退去,我们早晚会看到,历史更不会忘记。  看似安静到无声的故事,实际上是某个重大时刻来临前的集体失声,除了等待,没有别的事可做,就像一个被打进死牢的囚犯,每一天都在等待审判的宣读,能平静度过一天并顺利看到明天的太阳,就觉得死而无憾了。还是心惊胆战地活着,道路以目,国人莫敢言,噤若寒蝉,或出逃,或赴死,或苟延残喘,等待更残酷的未知,良知泯灭,人性决提,恶之花遍地,鲜血流进雪地,流进黑幕,无声无息。信任的城墙曾经多么坚不可摧,这时候也变得弱不禁风,人人自危,看到的不再是友善,而是怀疑,仿佛有一种巨大的力量在推动,在逼近,高压到难以喘息,最后窒息。  很平实的故事,只是发生在了那个敏感的年份,一切就显得那么有预兆,那么不平凡,山雨欲来风满楼,黑云压城城欲摧,无论是锅炉工、医生、工人、孩童、教师、看门人,都无法逃离罪恶之城。似乎,只要我们平复心境,静下来,就能听到那个年代的人心脏的跳动,急促,短暂,突然停止,又突然跳动。我的脑海中竟然一连闪现了三部曾经看过的电影——《芙蓉镇》《活着》《霸王别姬》,当黑白颠倒的社会被扶正,有人死去,有人疯了,有人还在隐忍地活着,都是对曾亲历的时代最好的讽刺。有多少人为时代殉葬,就会有多少后来者为曾经的冤魂祈祷。有多少历史被可以封锁,就有多少后来者冒险挖掘。有多少鲜血渗进泥土,就该有多少今日之阳光让过去的罪恶现行。  我应该难过,为那些没有活过来的没有名姓的普通人。我应该开心,为我终于可以通过文字缅怀和追忆那个有血有肉却也是非不分的离乱时代。我应该庆幸,我的先人曾以乞讨为生,换来我今天的一条生命。  谨以此文献给逝在特殊年代的灵魂,他们是黑暗中的红舞者,值得我们永远追忆。
  •     作者:蒋倩知道王小妮这个人,还是某一日浏览腾讯新闻时,无意在一篇文章的底部看到了一篇关于她的采访,名字叫做《80年代没那么美好》,作为一名80年代生人,顿时被题目所吸引,便想看看到底在经历过更早年代的人眼中,我们所出生的年代有什么我们还不了解的地方,于是,便知道了王小妮和她的短篇小说集《1966年》(王小妮著,东方出版社,2014年1月第1版,2015年2月第6次印刷)对于王小妮,她的丈夫徐敬亚是这样描述的,“一个不会下任何棋打任何牌的女人,一个拒绝唱卡拉OK的女人,一个没有饰物没有化妆品的女人,一个连自行车也不会骑的女人,一个一生中从未去过理发店的女人……在最看重名声和利益的年代,她几乎不用与自己的私念战斗,就可以安然默默地写作”,称她为“烈女、圣徒”,而她本人则不以为然,认为就是瞎说呗,去反驳反倒把它真当个事儿看,不理它自然也就过去了,言语中透露出作为诗人的随性,王小妮作为当代著名诗人,出版了诸多诗集,如《我的纸里包着我的火》、《半个我正在疼痛》等,但也有长篇小说《人鸟低飞》、散文集《上课记》、随笔等作品,短篇小说集《1966年》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她给文学月刊《作家》杂志供稿做连载,本来是每月一篇,后来因为编刊的变化,只完成了11篇。当时只是觉得小说内容是关于“十年文革”这个敏感话题的,上学时候的历史课本几乎只字未提,平时接触到的各种能记录历史的载体也没有过多描述,只能从文学作品中窥探一二,于是变很好奇这本短篇小说中具体会怎样描述,搜索一下正好图书馆里有这本书,便赶紧借来一看究竟。《1966年》,看到这个书名,对于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来说,总是很快地能联想到点什么吧,手臂带着红领章的红卫兵,高喊的口号,抄家,胆战心惊的身影……大多数的文学作品都喜欢用这些标志性的词语来描述那个年代,笼统而热烈,但是《1966年》却并非如此,作为一个开端,它更多的是通过一个一个普通人的故事,来记录那一年所发生的一切。《普希金在锅炉里》中的六口之家,以往每年冬天单位都会派来锅炉工烧锅炉,但是从今年开始,他们必须自己学着烧锅炉,因为现在让工人阶级来给他们干活变成了错误的事情,而且非常错误,于是,家里的四个小孩开始分工学着烧锅炉,这个分工即使父母不在了,也不能变;父母不在?父母怎么会不在呢?厨房窗户外面贴的整张整张的大纸,父亲开会时谨慎的神情、压低的声音,还有小女孩说怕把火压灭时,父亲所说的“共产党就最讲认真,共产党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让孩子们懂得了当下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语录本上的话不容反驳。而作为一家之主的父亲也一直在试着辨别家里以外的响声,甚至一直在暗中等待一阵山崩地裂的敲门,然后是一群人猛扑进来,喊他的名字,他的腿会立刻一软,然后,又马上从自己家的某个角落里挺身起来,他要喊得响亮一点,他说:到!这个提前等待着的预演,紧张短促,像一段折子戏,已经在父亲的脑子里彩排了无数次,从大杨树开始满街落黄叶到白霜下地,他都感到了不耐烦。所以清晨传来去年那个锅炉工的微弱敲门声时,他不禁在想,除了我这种岌岌可危的家伙,还有谁这么胆小?当看到是锅炉工时,他先是感到很为难:烧锅炉,这是单位里才能决定的事情,再说,我们已经想好了,自力更生,今年我们自己烧,今年和去年,不一样了;可当锅炉工坚持留下来烧锅炉时,父亲突然用很低的声音问:是我们单位叫你来的?心想现在可不敢相信这种突然冒出来的年轻人;当得知锅炉工是自己来的时,父亲赶紧说:烧锅炉得请示组织,你和我,谁能不听组织的?最后在母亲急着上班,锅炉又灭了的情况了,父亲同意让锅炉工用一个礼拜教教孩子,在路口分别时,父亲对母亲说:如果晚上我不回来,你锁好门,千万不要去找我,然后又说:那个非要来给我们少锅炉的,不是谁派来监视我的吧?身边各种事态的变化,到处张贴的“黄黄绿绿的、整张整张的大纸”,让工人阶级烧锅炉变成错误的事情,窗户下面偷听的人,等待中的山崩地裂的敲门声,夜晚楼上不断翻倒东西、很多人喊叫、皮鞋跺脚、铁钉刺刺划地板的声音,以及那个时代特有的语言,这一切都暗示着原本的生活节奏已经被打乱了,价值观也在这一年开始重组,人人变得岌岌可危,六口之家的命运随时可能会改变,每个人都在尽量隐藏或者毁灭一些可以被别人抓到把柄的东西,小说中的小女孩无意中发现了锅炉工藏在洗澡房的书包,里面放在普希金莱蒙托夫的书,父亲以为是锅炉工藏在这里给他们招麻烦的,决定连自己家的那本普希金抒情诗也一起烧掉,却不知道这也了却了锅炉工正打算借用他们的锅炉烧毁的一桩心事,原来这个冬天也改变了锅炉工的生活,家庭出身不许他报考大学,于是他做临时给人烧烧锅炉的零工,他喜欢一个人守着锅炉,听着风把炉子里的煤变成红炭,在这时候,读一本屠格涅夫,或者莱蒙托夫,或者普希金,世界就很美好,可是,这个冬天不一样了,一个书包折磨着这个年轻人,于是他想到了去年烧锅炉得那户人家。当得知书已经被烧了,他冻僵的脸有点笑了,过去的几个月,那个书包给他带来的危险比定时炸弹还大,现在一把火就换来了风平浪静,这把火竟然都不用他动手去点,他,安全了。这一家人的生活还在继续,终于有一个晚上,有人敲门了,一些人冲进来,翻走了日用品,搬走了旧式梳妆台……家里变得如此的“干净”或许应该感谢那把火吧。这一年在东北大地上,一切都在慢慢地发生着,这种变化由不得你来决定,而只能在黑暗中等待着,不知道什么时候厄运就会降临,每个人都在把自己经历过的人生,像炒栗子一般,在锅里翻来覆去的寻找是否有什么不“干净”的地方。所有的城市都差不多,大字标语在风里稀里哗啦地翻卷,人们一会站到台阶上,一会踩在自行车后架上,四处寻找热闹,只要有人高喊一声,围观的人群马上聚过去……《喇叭和像章》里,学生不再去学校上课,铝制品工厂不再造铝锅铝盆,而是制作像章,南方来避难的姑娘被操场上的女学生遇到,会问她是来串联的吗?这对于操着外地口音的学生来说应该是最安全的回答了,学校高音喇叭呼喊串联回来的同学火速返校的通知;每天在广播里朗诵《海燕》的少年告诉姑娘过了桥的另一所中学负责接待南方来串联的学生,中午发馒头;《结巴》里面那个住在走廊最深处的中学生,可以做火车去北京,每天戴红胳膊箍,威风得不得了;而小学生没资格上北京,他们就想到免费坐有轨电车,在自己出生的这个城市里到处转转,于是以宣传毛泽东思想为理由登上电车,还发明了贴切的宣传词: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欢迎上车;共产党最讲认真,请买票;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抓好扶手,前方转弯,这些朴实平淡的描述,只是告诉人们那一年的生活有了什么样的改变,真实地展现了社会的变化在学生身上留下的痕迹,让读者自己于文字间的细微处去感知历史的模样。而被改变的又何止是这些呢,《在烟囱上》藏小人书皮和邮票的男孩,两年前家里本来有个“小人书店”,他抱着一根长竹竿,有看书的过来,小男孩就站起身,抬起竹竿问:你要哪本?他总能最快速度从靠墙的纸箱里找到这本书,而现在这些能要他们命的小人书全被母亲给烧了,小人书店的招牌也被放倒在地上,有字的一面翻过去,小男孩整个夏天都被反锁在家里……那年男孩7岁,应该在这一年的9月上学读书,可是还没到7月,全市的大中小学都不上课了。《火车头》里的小男孩,当官的父亲和母亲都被带走,哥哥作为中学生去了北京串联,孤独的他每天在火车站等待着哥哥的归来,饿了偷点面包充饥,冬天实在太冷偷走铁路工人的棉袄和大盖帽,男孩每天都在哥哥的床上睡,当哥哥的女同学告诉他哥哥不回来时,男孩感觉周围存在着的一切都在褪色,世界就是灰白的一团。《新土豆进城了》里豆腐厂的更倌因为20年前当了三天国军,后来半路逃跑,这些年天天怕人突然揭开被盖,审他交代历史,在一个报纸满天飞的早上,他知道他又要跑了,往北边人烟少、荒地多的地方跑,而此时住在同一个院子的老头也悄无声息地消失了,老太婆以为把偷偷留下来的金首饰埋在刺玫树下就安然无事了,结果还是被挖出20年前做妓女的往事;学校的男教师因为叔叔做过伪官吏而被校长叫去谈话,第二天准备交情况说明的时候学校却听课了,校长本人也因为隐瞒了做伪官吏的历史而被带走……1966年,是一段特殊历史的开端,对于大多数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来说,只能从影视作品、文学作品,历史课本含糊的说辞还有身边经历过的人口述略微知晓,历史对每个人的改变和影响是不一样的,有人觉得好,也有人觉得坏,昨天在医院输液时,听到旁边一位五六十岁左右的人跟几个大学生模样的年轻人说起自己当年坐红卫兵时,去北京串联,毛主席跟周恩来亲自接见他们,吃饭不要钱,坐火车不要钱,住宿也不要钱,一脸自豪的回忆往事的神情;曾看到孙海英说过一句话,大概是“说文革好的这些人,因为当时你们在乡下,不是歧视你们,城里人才知道发生了什么”。特定时期有特殊历史,毕竟已成过往,无须过多评价,对于想知道那一年中国东北大地上发生了什么的人,倒是可以从这11篇小说中那些小人物的平常生活里探知历史留下的痕迹。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诚如刘瑜女士所说,王小妮的文字轻得像雪花,故事却重得如岩石。
  •     诡异私密的对那个年代的视角
  •     那個北方城市1966年夏天和冬天的故事。只是屬於那個時代孩子的記憶該如何講給沒有生在那個時代後來的孩子們呢?
  •     以1966为横截面,写的短篇小说,还不错。
  •     不如预想的精彩
  •     不太好
  •     山雨欲来风满楼。1966年的长春。从孩子的视角更多一点。各个阶层,从行将被打倒的高干到根正苗红的工人家庭,无不弥漫着紧张的气息
  •     故事很沉重,但她的小说写得像诗歌一样,很轻盈,意犹未尽!
  •     与冯骥才的《一百个人的十年》不同,本书通过小说式的十一个故事,反映了那个时代普通人的生存状态。
  •     没有杀声震天,没有批斗游街,也没有具体的狂热场面。但11个发生在1966年的故事,都以一片血红为背景。普通人最普通的一切,都在那个环境下受到不易观照到的影响。习惯了反思和伤痕作品,这样不落痕迹的细小叙述,透着更深的张力。
  •     切入点很小,从众生中看到这个时代一点一点的到来。
  •     一直喜歡的文革題材,不同於以往看到的,這是實實在在發生在1966年的故事集,很觸動。特別喜歡的是,作者描寫細節,環境等方面總能將目標描述的很生動形象,讓人心生歡喜。沒有大氣磅礴,或者華麗的語言,但最簡簡單單的文字,卻真實的打動人心。
  •     读的过程,伴随着压抑,和未知的恐惧,害怕主人公突然遭遇不测,死亡,可就在这一刻,好像有一盏灯,突然一下亮了,也可能是灭了,故事就结束了。
  •     文笔好诗意,故事也是平常百姓家,冲突也很平淡,却也让我能看出那个特殊年代的某种心里压抑!确实是难得看到以这样方式讲述那个时候的生活。
  •     从几个小故事,看当时大时代大环境的变化,但是挺特别的,因为文革对每个人的影响又是不一样的,可以看到各种阶级各种年龄的人眼中的1966,喜欢
  •     不知道你们读的时候有什么感觉,我感觉作者每句话都另有深意。她的文字很细腻,读起来跟诗一样,是有诗性的。 这种感觉我是很喜欢,你们呢
  •     平淡的令人窒息,空灵中带来恐惧,习惯了或轰轰烈烈,或诙谐讽刺的笔触写那段历史,诗一般的文字描写十一个不同身份的人的故事,虽没有血雨腥风,却让人了解到那个年代给人们留下的深深的伤。
  •     反倒不是很喜欢...感觉对故事没有多少好奇心了
  •     短篇写得真好,视角很棒。
  •     我就想知道,那段时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     想起外公在世时和我讲的1966年发生在他们家的故事,也是戴着白帽子,挂着大牌子,一篮子的鸡蛋摔碎在古色古香的宅子前。
  •     太多茫然显得雷同,相似的父母和老太太,孤独的孩子。说是那个时代的气息吗?人物塑造得不及气氛好。
  •     在大时代的裹挟下,每一个人都不能幸免,字里行间透出的那份小心翼翼和如屡薄冰,故事发生在1966,山雨欲来,将来未来,却始终会来,作者刻意的留白,不说破,但我们都知道即将到来的是什么,温和讨巧的叙事手法,带给我们的缺是隐隐的触目惊心。
  •     “好在她们是因为钩花朵成的朋友,这友情现在还安全还不会互相告发”,不咸不淡的文字,出来的效果却不是不疼不痒。特殊年代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隐隐欲发。没有名字的人也是活生生的人。
  •     感觉在看老电影,永远不会拍出来的电影,小人物的年代特写。
  •     这是我看过写文革最清新柔情的书,就像山涧的清泉。但走近触碰会有刺骨的冰冷遍布全身。那些年内心的巨大冲击都化作针,刺痛着现今的我们。
  •     差点儿因为对《上课记》的失望错过这本《1966年》,看上去都是轻描淡写地讲述,几乎没有任何暴力的描述,可是那压抑、恐惧、冷漠以及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风暴前夕,却让人真真切切地感受到。
  •     这大半年不知道在干嘛………磨磨蹭蹭看到现在…………有心酸处 有会心一笑处 完似未完
  •     十一篇文章,十一个故事,说的是当时中国城市与农村不同人物不同的遭遇。故事中并没有表达什么作者的观点和意见,可是从讲述的故事里能够感受到当时社会气氛带给人的困惑、不安及恐惧······
  •     正好在冬天,正好在故乡。敏感的年月,有光的结局。
  •     王小妮喜欢用“哦”这个字。 在荒诞、滑稽、可笑、沉痛的故事让生活有一种可爱都可爱不起来的感觉。
  •     众生相
  •     王小妮老师的文字有一股诗性,在寥寥数语勾勒出的画面中,诉说着那个黑暗年代的变迁,通过对每一个小人物的细致描写,反映出大时代下,人人自危的芸芸众生相,人性被考验,人性的善和恶都被放大。诗性的文字把我带到当时的场景,让我也经历一遍,没有鲜血淋漓,却让人心中难受。她的描写当真令人叹服,时时刻刻用一些小而隐秘的事物刺痛心灵。
  •     我想说好评
  •     快慢节奏的把握很好
  •     很独特的红色文学,既不热火朝天,也不苦大仇深。轻快、雀跃的笔刀,挑落裹缠在1966上的凝重。王小妮自成一派,举重若轻,把欢快的童趣与冷峻的政治统合得浑然天成。
  •     喜欢在烟囱上,局外人的角度写那个年代,平静海面下尽是汹涌!
  •     我不明白广图为什么把这种小说放在一堆言情小说的中间,难道仅仅是以小说来分类,那确实都算中国小说。 读它的时候以为会是完整的讲一个故事,却发现是不同的小故事,每一个都是那么平凡,每一个涉及的人生都是不出彩,可是又会让你感到恐惧,那种力量。
  •     本来这种题材的小说就不是我的菜,无意看到封面莫名被吸引,原以为是一本小说,打开才知道是十几篇短篇集..文风很细腻,可能是与我儿时农村的记忆产生共鸣,读起来竟有点伤感。嗯,抱着对文革增一点了解的目的来,无果而终。
  •     2016093:从30年前开始看《69届初中生》,除了今年的前名作家的亲历忽略了,关于那个时期的种种很少错过。这本和之前的都不同,很少这样套装的短篇,错开时代的主场、疯狂的人群、及亲历者的视角,仅靠山雨欲来前的阴云,漩涡外的普通人被迫偏离的轨道,预感失控、无法逃避的节奏、就成功的把现在的我们拽进那个灰色、逼仄的年代。不适合一饮而尽,为避免雷同,偶尔穿越吧。
  •     山雨欲来
  •     很会讲故事。写的都不是最激烈的故事,看似平淡,回想起来感慨良多。人在时代面前如此渺小而悲凉,却又透着人性中的善良和胆怯
  •     语言风格不是自己喜欢的,断断续续好几个月才把这本书看完。
  •     1966年对于中国的历史来讲绝对是值得深刻记录的一年,历史是书写王侯将相这些少数人的,而王小妮的《1966》却把镜头对准了芸芸大众中,书写了普通人在这一年遇到的事情,通过工人、农民、医生、中学生、小学生、收废品的等等小人物的遭遇,映衬了整个时代大背景。每个人都是受惊的小兽,时时刻刻惴惴不安、如坐针毡,所有的人都患上了焦虑症、妄想症等心理病。故事短小精悍,却让人身临其境,跟随一个个主人公回到那个天翻地覆的年代。
  •     你总是不知道,大雨般的命运到来之前会有什么事情发生。
  •     看过不少关于文革题材的作品,但是这个真的特别难看,写作水平太差了!
  •     读书,没有别人的悟性,也许无法正确理解文章,但也能收获“零星”
  •     对那段历史充满好奇
  •     一直对那个十年所发生的事情很感兴趣,总想通过小说看到那个年代的社会生活,文字很朴实,人们也很朴实,但却带给我一种异样的恐惧。
  •     有一点疑惑,经常在句尾拖一个“哦”是怎么回事?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