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入门-牛津通识读本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
ISBN:9787544729666
作者:乔纳森·卡勒
页数:304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在这个传统意义上的文化研究受着两种力量的张力的驱使。一种是要复苏通俗文化的欲望,要使其成为人民的表述,或者为边缘群体的文化扬声;另一种是对大众文化的研究,认为它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压力,形成了压制性的意识形态。一方面,研究通俗文化就是要触及普通人生活中重要的东西——他们的文化,与唯美主义和教授们的文化相对立的文化。另一方面,又有一种强大的推动力要表明人民是如何被塑造的,或者说是如何被文化力量控制操纵的。人民在多大程度上是被文化形式和文化实践建构的主体,从而可以称他们为具有某种欲望或者价值观的人,或对此表示“质疑”?质疑这个概念源自法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路易·阿尔都塞。比如,广告称你为某种主体(一位会喜欢某种品质的产品的消费者),通过反复向你灌输,你便逐渐占据了这样一个地位。文化研究就是探讨我们在多大程度上受文化力量的操纵,以及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或者用哪些方式使文化力量为其他目的服务,就像人们说的,发挥“能动作用”。(“能动作用”是流行理论的简略提法。这是一个我们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成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主体,以及我们貌似自主的选择在多大程度上是受制于我们所不能控制的力量的问题。) 文化研究存在于两个因素的张力之中。一方面,分析家的欲望是把文化作为一套代码和实践来分析,这些代码和实践将人民和他们自身的兴趣隔离开来,并且创造出入民逐渐形成的欲望;另一方面,分析家又希望在通俗文化中找到价值观的真实表述。一种方法是证明人民能够利用资本主义和它的传播业强加给他们的文化材料去创造他们自己的文化。通俗文化就是从大众文化中产生的。通俗文化是从与之相对立的文化素材中产生的,因此它是一种斗争的文化,是一种利用大众文化的产品来体现创造性的文化。 文化研究一直与身份的不确定性,与身份的形成、体验和传导的多种方式紧密联系。因此,对于不稳定的文化和文化身份的研究便尤为重要,这主要指那些少数族裔群体、移民群体、妇女群体等。他们在与较大的文化群体认同时可能会有困难,而他们又置身于这个较大的文化之中,这个较大的文化本身是一个动荡不定的意识形态的建构。

前言

序言赵宪章乔纳森•卡勒(Jonathan Culler, 1944— ),1966年毕业于哈佛大学,1974年获牛津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1975年任耶鲁大学教授,后执教于康奈尔大学,当代美国著名文学理论家,欧洲理论在美国的权威阐释者之一。他于1975年出版的《结构主义诗学》被认为是成功移植欧陆理论的范例,推进了文学批评从文本细读向理论阐释的转型,从而获得了美国现代语文学会颁发的标志美国文学批评最高荣誉的J.R.罗威尔奖。此后,卡勒又顺应学术发展的大势卷入解构主义大潮,他于1982年出版了另一部代表作《论解构:结构主义后的理论与批评》。卡勒并没有将解构主义(后结构主义)与结构主义截然地分离,但是两书在方法和结论上有着明显不同,作者自称前者只是对结构主义的“介绍”,后者则是直接参与一场生机勃勃、难解难分的论战,从而塑造了他作为美国解构主义批评代表人物的学术形象。《文学理论入门》是卡勒1997年出版的一部新作,属于通识类或导引类读本,尽管篇幅短小、简明扼要,但是观念新潮,思想敏锐,集中呈现了西方文学理论的最新发展,对于建构我们自己的理论话语极富有启发性。和我国的同类著作相比,卡勒的《文学理论入门》作为面向一般读者的通识类读本,并没有摆出学术权威的架势颐指气使,没有用独断论的口吻强行推销他的一家之言,而是将各种理论同时纳入他的论域,以期读者能在这种对话关系中独立自主地辨析是非,进而形成自己的倾向或立场并参与本书的理论建构。这种开明、开放式的理论表述不仅体现了作者对历史的尊重及其学术民主的对话思想,更有益于激活读者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毋庸讳言,这种表述方式很自然地使人联想到我们已经或正在组织编写的类似读本。尽管理论界已经意识到本质主义和独断论的弊端,但是,无论是在学术研究还是在理论教学及教材编写中,真正达到平等对话的境界尚有待时日,革除长期的思维惯性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样,卡勒的《文学理论入门》就有可能为我国的读者带来陌生感,使长期习惯于接受“定论”的读者感到无所适从。当然,这并不是说卡勒在他的《文学理论入门》中有意隐蔽自己的观点,而是说他的观点是以尊重历史和他人为前提,在充分评介相关理论的同时阐发自己的一家之言,从而激活读者的言说,为他人介入讨论预留了空间。例如,和我们的文学理论教材类似,关于“理论是什么”和“文学是什么”这两个问题,往往是通识类读本不得不首先解答的问题。那么,卡勒是如何解答这两个问题的呢?首先,卡勒认为,就文学理论的实际效果来说,应将其定义为对于“常识”的批评,即对于言语和语言、文本和意义、写作和经验等惯常判断的质疑和颠覆。“一般说来,要称得上是一种理论,它必须不是一个显而易见的解释”,“它鼓励你怀疑那些被认为是自然的,是先天给定的事物”。就此而言,卡勒认为,“理论常常是常识性观点的好斗的批评家。”他以福柯和德里达为例具体说明了理论的这一当代意义,即在质疑“常识”的同时提供“非同寻常”的另类思路和选择。显然,卡勒对文学理论的定义完全出乎我们的意料。在我们的语境中,“理论”总是被定义为某种永恒的“普遍大法”,“放之四海而皆准”,特别是对于那些已被冠以“经典”的理论更是只强调学习、接受,而不是鼓励持疑、批判,更无“读者参与理论建构”之意识。这就是卡勒给我们的重要启发:包括他本人在内的解构主义并非要解构意义,而是要对“终极意义”及其唯一性提出质疑。对于“终极意义”及其唯一性的质疑只是解构主义的前提而不是目的,解构主义的最终目的是激发学术质疑精神,即“在无疑之处提出疑问”,对一切被视为合理的和惯常的知识提出挑战。这才是解构主义之精义,是其最具价值的现代学术意识——倡导同现成理论开展对话并建构新理论的独创精神!卡勒的《文学理论入门》所要解答的第二个问题是“文学是什么”。同我们的文学理论教材一样,这个问题也是通识类读本不能不回答的问题。有意思的是,卡勒不仅不像我们的文学理论那样直接为文学下个定义,然后由这一定义出发展开逻辑表述,而是首先对“文学是什么”这一问题的合法性提出质疑,认为这个问题对于文学理论并不重要。因为在他看来,现代理论已经超越了学科的边界,它所关注的对象也就不一定是文学本身,何况非文学作品同样具有文学性,而被我们称之为“文学”的东西又有那么多不同,即使literature这个词的现代含义才不过二百年,此前是广义的“著作”和“书本知识”(汉语中的“文学”也有类似的演变)。也就是说,卡勒尽管提出了“文学是什么”,但是又拒绝回答这一问题,对这一问题本身的合法性提出了质疑。他是在玩弄语言魔方,还是在实验其解构主义的思维方法?如果我们保持必要的耐心继续阅读下去,就会发现卡勒并不是在搞什么语言魔方,他没有欺骗我们。事实是:他并非真正拒绝对这一问题做出解答,他所拒绝的只是对这一问题做出“逻各斯”式的解答,认为“什么是文学”的本质主义追问应该让位于“是什么让我们(或者其他社会)把一些东西界定为文学的”。于是,卡勒首先从文本出发,认为当语言脱离了其他(实指)语境,超越现实目的时就有可能被解读为“文学”。因为这样的文本并不是要人们去做什么,只是引发人们注意其中所隐含的复杂意义。这是它的属性和特点。另一方面,如果将文学看作程式(语言形式)的产物,那么,文学叙述不在于它要传达的信息,而在于它“值得一读”,甚至忍受语言的晦涩、费解和不切题的折磨也值得我们去关注其中的意义。很清楚,这实际上是卡勒对文学本质的提问方式所做的视角转换:不是追问整个文学的“逻各斯”定义,而是反问什么因素(属性的或程式的)可能使人们将某种文本视为文学。前者自上而下、居高临下,后者自下而上、由经验归纳;前者追求唯一的、终极的定义,后者旨在呈现多元的和多变的状态。这种多元和多变的文学状态,就是卡勒所介绍的五种理论解答:1.文学是语言的“突出”,2.文学是语言的综合,3.文学是虚构,4.文学是审美对象,5.文学是互文性的或者自反性的建构。卡勒并没有肯定哪种解答是最好的和正确的,只是给出关于文学本质的五种理论,认为它们无非是五种“视角”,并且提醒读者:“对每一点论述,你都可以从一种视角开始,但最终还要为另一种视角留出余地。”——这就是解构主义!这就是乔纳森•卡勒!这就是他的《文学理论入门》最重要的创新。反观我们的同类读本及其关于文学的定义,在现代学术意识及其方法面目一新的今天,不仅无视学界对于本质主义的质疑,而且还在津津有味地奢谈“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之类的陈词滥调,不仅滑稽可笑,而且过于自蔽、自大和堂吉诃德了。文学对于人类最重要和最深刻的意义在于它的不可重复性,正是文学的不可重复性激发了持异精神及其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生成。解构主义对于文学理论的现代意义就在这里,它以文学的不可重复性解构了文学理解的单一性和终极性,使文学自身的属性得以在理论层面重新复活。否则,固守本质主义对于“逻各斯”的追问,无论怎样“变脸”或者粘贴上什么新标签,都会把鲜活的文学整死,不但无益于激活读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反而可能给原本生气勃勃的文学铐上早已准备好了的枷锁。退一步说,即使不考虑借鉴解构主义,将文学定义为“审美意识形态”的合法性何在?首先,“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这一表述属于偏正结构,它所关注的主要是“意识形态”而不是“文学”本身;与其说这是关于文学的定义,不如说是对意识形态的“注脚”和“补充”,何以能够成为“文学”的定义?其次,文学不仅和意识形态相关,还同不属于意识形态的“意识”相关,甚至同不属于意识的“潜意识”相关;并且,在文学文本中,后者依次比前者更具有文学性。既然这样,将文学定义为审美意识形态的合法性何在?看来,理解文学还是要靠我们自己的脑袋——一切现成的理论不但不一定都是合理的,反而一定都是可以质疑的,包括提倡这种精神的解构主义和卡勒本人,以及我们面前的这本《文学理论入门》,还有我为它所写的这篇序言。

名人推荐

很难想象会有另一本文学理论简述比这一本更加明晰,也不会有另一本在这样有限的篇幅内能囊括更多的内容。卡勒的阐述技巧一直备受赞誉。在这本书里卡勒找到了讲述文学理论的最佳方式和风格。——英国批评家弗兰克•柯莫德

内容概要

乔纳森•卡勒 美国著名批评家,美国康奈尔大学英语与比较文学教授。著有《论解构:结构主义后的理论与批评》、《结构主义诗学》等。

书籍目录

前言
1 理论是什么?
2 文学是什么?这个问题重要吗?
3 文学与文化研究
4 语言、意义和解读
5 修辞、诗学和诗歌
6 叙述
7 述行语言
8 身份、认同和主体
附录:理论学派与流派
索引
英文原文

编辑推荐

《牛津通识读本:文学理论入门》由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南京大学教授赵宪章作序推荐。《牛津通识读本:文学理论入门》以英汉双语形式呈现,方便对照阅读。《牛津通识读本:文学理论入门》中附有英汉对照索引,方便随时查阅。

作者简介

《牛津通识读本:文学理论入门》内容简介:乔纳森•卡勒向我们解释了什么是“理论”。他没有描述各个“学派”之间的争斗,而是勾勒了理论所倡导的各个关键的“流变”,直接阐述了文学理论的内涵。《牛津通识读本:文学理论入门》会让每个想要了解当代文学的读者受益匪浅。


 文学理论入门-牛津通识读本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文/吴情如何才能判定一部文学作品的优劣高下?对这一问题,不同的读者可能有不同的回答,毕竟,每个人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价值体系和审美经验。那么,文学品鉴活动是否应该存在权威?因为,当我们难以(完全或部分)统一“口径”时,针对一部作品的评论只会陷入无休止的口头论争和文字游戏。在这一情形下,借用理论,以专业的视角看待作品,似乎是必然选择。不过,所谓“理论”,并非专指文学理论,“对于文学的本质和文学分析方法的系统解释”。文学是广义的社会活动之一,“理论”也是综合性的,涵盖人类活动多个方面。近些年来,学术界中的文学研究逐渐扩展为文化研究,便是综合性理论运用于文学的一个例证。《文学理论入门》(Literary Theory),美国康奈尔大学英语与比较文学教授乔纳森·卡勒著。卡勒(Jonathan Culler)是当代著名文学评论家,主要作品包括《论解构:结构主义后的理论与批评》(On Deconstruction:Theory and Criticism after Structuralism)、《结构主义诗学》等。在《文学理论入门》一书中,卡勒先就何谓理论提问,接着回到文学的老问题,何谓文学。卡勒从不直接回答,而是借助学者的研究案例,引导读者得出结论。既是导师,又是朋友。“何谓文学”这一问题困扰学术界良久,几乎所有的文学理论教材都难以逃避这一本体问题。然而,无论是追溯语言的流变史,抑或是探索文学的发展史,都无法总结出人人满意的答案。在卡勒看来,这一对文学本质的追问,其实“并不重要”,一方面,文学作品作为文本之一,始终是广义的综合性理论的研究对象,当其被客体化时,“使之成为文学的部分”(文学性),早已不甚重要。在这一情况下,文学作品也好,史学作品也罢,都不外乎是一种叙事而已。另一方面,这一本质主义的追问早被后现代社会所谓解构主义思潮中视为一种病态的执迷。毕竟,文学活动自身表现出多个面向,每一部分都为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提供存在上的证明。尽管如此,但卡勒为方便读者理解“何谓文学”,还是提出了关于文学本质的五个层面构想:其一,文学是语言的“突出”;其二,文学是语言的综合;其三,文学是虚构;其四,文学是审美对象;其五,文学是互文性的或者自反性的建构。五个本质?当然,也就无所谓本质。自有文字起,先民们已开始了不自觉的文学创作。可对读者而言,文学作品,究竟有何用处?“用处”一词时常为人文学者诟病,因其内含工具理性对效用效益的强调和暗示。勉强说起,卡勒认为,文学是审美对象,因而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传递中立的审美的体验”,同时,也能“培养一种民族自豪感,在不同阶级之间制造一种伙伴兄弟的感觉”,起到代宗教之用。当然,文学作为语言的“突出”和语言的综合,具有一定思想性,可传递当局的意识形态,偶尔可能充当政治的传声筒,变成政治的奴隶。中国古代文论极其侧重“文以载道”,因而,在重视主题思想的同时也容易消磨文学的审美特征。现今的中国社会,文学日益走向边缘化,许多人哀叹文学已死,但对文学自身来说,或许并不是灾难。在不久远的过去,以文获罪,依旧存在。当文学接入市场,卸下沉重的政治包袱时,或许,文学便能焕发出别样的生机。以往的文学研究,多半注重主题、思想、人物、性格、情节的理解和阐释,作者的生平常被纳入解释范围之内(作者论)。在语言学转向后,文学被结构主义者视为封闭自足的系统,从文本出发,由文本细读阐明文本的内涵和意义,逐渐成为学界共识。相应地,作家论慢慢让位于作品论和读者接受理论。在《文学理论入门》中,卡勒还就文学研究或文化研究中的多个理论范式——精神分析学、现象学、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等——进行了简单却不含糊的说明。理论多而不繁,虽大都点到为止,却难免仍觉意犹未尽。对非文学专业的读者而言,这些理论看似晦涩艰深,实则对理解文学作品大有裨益。当然,理论本身存在争议,如弗洛伊德学派所谓“死本能”(作为心理学家的弗洛伊德,他从精神病患者身上归纳出一系列结论,后延展到“正常人”身上的适用性至今遭到部分学者否定),但他的个人无意识理论以及对个人意识结构层次的划分,与多数人的感官/知觉经验相符。不能说不对,而又不能不分情况一股脑接受。文学是“有无之间”的产物。似乎写了什么,而又好像什么也没写。文学无用,文学亦有大用。有趣的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很少会被严肃的认知心理学家采用,但在文学研究或文化研究上地位显著。说白了,文学不同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它充满了诸多的未定点,等待读者填充。好在,文学自始至终允许质疑,也允许合理猜测,不过,最好在一定的理论视角之内。因为,使用同一套话语才好沟通交流。文学,一颗心与另一颗心的问与答、听与说,你来我往,彼此交互,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还是蛮棒的一本书,只不过对于自己来说,觉得如果先看一些略带主观意见的文学理论书籍再来看这本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所以,以后有机会要重看。
  •     看完后,整个人都O_O了
  •     书很好,翻译问题永远是学术译作的大问题,比如参考了一些有关奥斯汀和塞尔的论文及摘录,才明白原作者的意图。希望有机会把英文版细读一遍。
  •     完全读懂这样一本是“理论”又不是“理论”的书,大概要建立在一种对文学理论各个流派有一定理解力的基础上。像我这样的初学者只能尽可能地多揣摩,然后从中吸取一些中心思想,比如不要给自己限定太死,文学是很宽泛的概念,要能够接纳各种不同的观点,在广泛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理论”。
  •     作者由理论入文学,又回到理论。很多概念需要反复读才能明白
  •     一切都是不可知,一切都是哲学。。(主体那部分译的太sorry了吧= =)
  •     本书最精辟之处在于没有急于给文学下定义,而展示出了各种不同观点。“理论是跨学科的。”“理论是分析和推测。”“理论是对常识的批评。”“理论具有自反性。”“理论家能够提供的不是一套结论,而是为新思想的出现开拓视野。”
  •     大一…读不懂…过几年再来…
  •     入个门怎么这么难!
  •     之前一门课订的教材,那时候老师说难度太大不适合我们就没用。想看点理论的东西,就翻出来看了,看的是后面的英文版,虽然这本书主打的是译文,英文原文只是做参考的存在,但是英文排版就不能认真点,全部左对齐………看着不舒服………还好我没强迫症。书写的不错,成功地把我带进了福柯的坑。
  •     堪比教材,深入浅出
  •     开放的邀请。重点注意后几章节。
  •     好难读
  •     伟大的解构主义。依旧入不了门。
  •     简单,所以不简单。
  •     懵懵懂懂,云里雾里,但是感觉又打开了一扇门。
  •     述行与述愿概念的了解打开了认知新大门
  •     中文部分。等理解之后再给五星好了。
  •     對文學是文學權威人體認同地文本一觀點深以為然。
  •     短小精悍,准备二刷,好好总结出对文学母题的争论以及理论上的几次大冲撞。
  •     好像是去年年底读的。现在唯一还记得的就是第四章和第六章的内容了。
  •     讲理论的理论最终永远得不出结论
  •     2017年19:如标题所言——入门。谈得比较浅。大部分内容已在其他书上看过
  •     有太多一知半解。这样如何学得了文学…
  •     应该两年前就读上,而拖了那么久才读,也还是挺有启发性。
  •     以几个概念为主线介绍了文学理论,浅显易懂。但是行文略显拖沓,内容较少。中文翻译得不好,建议读英文部分。
  •     大学那会读的。
  •     作为入门很清晰,推荐
  •     格局宽阔,和想象完全不一样。起初以为是只是《文学理论》,可开篇便说“文学理论”应用的广阔,然后也顺理成章地,在前面几章“文学”的介绍后,进入了“理论”的部分,然后再也没有返回(狭义的)文学本身。不过也因此,本书更成为一种,比文学理论本身更有意义的写作指导。
  •     这本书真正意义上才适合做文学理论课的教材
  •     理论问题不会有和谐的答案,它提供的也不是一套结论,而是为新思想的出现开拓视野。在对文学进行解读的时候,它对你的预测与假设提出质疑与挑战。正如我始终相信文学是没有终点的,理论也没有终结。
  •     exm,入门?读起来痛苦死了,敢情我那么多年学的都是假语文。
  •     喜欢文学的话非常有帮助,了解了不同流派与文体。9分。
  •     004: 我对所讨论的话题毫不关心.. 但是仍旧能够看懂一部分
  •     中文部分/我们围成一个圆圈跳舞、猜测,而秘密坐在其中知晓一切。
  •     我妈问:你专业到底是学啥?权衡之下,我给她提供这本书,并且祈祷这书不要把她吓到,且能让她对于一批寄生于文字的学人及其学术产业之中的动荡不安、生存焦虑和一点微茫的高傲能够感同身受。
  •     这本真正说明了什么叫做“关于文学他懂得很多,除了文学本身。”果然到处都是解构。
  •     理论永无止境
  •     虽然是因为专业课才读的,但内容不局限于对文学理论学习的引导,也有对思考本身的讨论。
  •     文学的功能部分提到了民族性-《想象的共同体》/ 身份、认同和主体-巴特勒:女性主义身份政治学的局限……文学(述行语)是一种行动;文学既是意识形态的手段,也是使其崩溃的工具;是使社会准则内在化的有效方式,也提供了一种社会批评的方式;既能创造认同,也提供了抗争之基础。和《守夜人与夜莺》对照看会更有意思~【我觉得我已经没法好好学文学理论了
  •     1609,前三章似乎更精彩些,最后的“附录:理论学派与流派”真是越简单越如堕云雾之中。可以作为“批评方法论”的参考文献。
  •     很难读的一本好书。感觉要读很多遍才行。难读有两个原因,一是翻译太生硬,二是信息太庞杂。
  •     做了許多筆記,第六章寫的太精彩,意識到從前不是我在讀小說,是小說在我身上完全實踐了它具備的功能。 於是我更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也許根本就不需要或者沒有這所謂的位置,所謂的自我)
  •     暑假准备再读英版。序言让我真正关注南大。
  •     希望四年以后能够读懂。
  •     最后几页实在是看不懂了(我也很无奈啊ˊ_>ˋ
  •     强推。真不愧是“入门”,作者真的做到了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即使看了一些其他理论书的基础上,再回头看这本书还是很喜欢
  •     没有什么学院派架子 行文平易近人 读到对许多问题的生动阐述时 从前与师友研读文学理论的情景历历在目 …
  •     感觉还是需要重读的
  •     是一本好书,同时也是一本需要并经得起反复阅读的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